第一篇: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作者:袁玲华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做好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避免医院内产生交叉感染,确保在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方法:随机选取50名医护人员,安排到发热门诊为发热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治疗以及护理。结果:发热门诊的环境、人员以及消毒隔离管理都得到重新规范,患者安全得到保障。结论:做好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可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来自墨西哥的新型呼吸道传染疾病,患上此病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此病传染性极强,一旦被传染,病情发展迅速,若是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则会由于呼吸道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做好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以此确保在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本院对发热门诊进行组织管理、科学的防护,并且认真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1.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1.1对发热部门人员进行管理
从医院中选取50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在50例医护人员中,主要以内科系统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感染科医护人员为主,将其安排到发热门诊,并且制定相应的职责与工作流程,例如:预检分诊岗位职责、工作人员上下班流程、甲型 H1N1 流感患者处置流程及报病流程以及患者就诊流程等[1]。对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点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进行体温测量,确保无发热现象和无流感样病例症状。此外医院对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开展培训,除了要参加学习培训外,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熟练掌握甲型H1N1流感诊治穿、脱防护用品顺序、就诊流程、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传染病疾病抱卡制度、穿脱隔离衣、六步洗手法等以提高护理疾病技能和消毒隔离技术,并进行考核,还相互提醒监督。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须和患者接触,为了避免被传染,医院提供医护人员免费的营养餐、新鲜水果和奶制品,均衡营养,使医护人员增强体质、提高体抗力。实行科学合理的排班,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病人,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将甲型H1N1 流感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对医务人员采取针对性和广泛性培训。
1.2对发热门诊环境进行管理
对发热门诊环境进行管理主要是对发热门诊设置挂牌、指向标志醒目以及门诊采用全封闭式就诊流程等,我院将发热门诊单独设立在感染大楼一楼,通风性较好,在发热门诊病人通道口醒目位置书写“发热门诊”字样,与门诊大楼、急诊间隔开来。由于发热门诊设立在感染大楼一楼,设置比较偏远,加之又是新设置的门诊,患者及家属不易找到,所以在医院各个大门入口、门诊大厅、急诊大厅等重要区域设立明显的指向标志,把患者引入就诊范围,采用红色箭头指明方向,将患者引到目的地[2]。发热门诊应采用全封闭式就诊流程即:成立专门的挂号收费室、检查室、药房、输液室、留观室,每个医疗室都必须齐全,便于患者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大范围活动很可能感染上其他疾病,所以患者最好在固定的范围内活动,可加速病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设立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让工作人员和发热患者从不同路径出入发热门诊,降低工作人员受感染的几率。
1.3制定消毒管理措施
对医疗工作区定期进行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工作需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值得注意的是:
(1)工作区每天保持通风,打开窗户,使空气形成对流;(2)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每天二次,每次1小时,在消毒工作完毕后要保持室内通风;(3)在病人通道的入口处放置含有1:50稀释施康(相当于1000mg/L含氯消毒液)的地垫,并要求始终保持湿润,使用1:50稀释施康消毒液擦拭器械表面、桌面、坐椅及门把手,医用N95口罩每4小时进行更换一次,特殊情况应马上进行更换,例如出现口罩潮湿。至于医用设备血压器、听诊器每次使用后都须用75%酒精棉片消毒2遍,眼罩等患者接触过的物品或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保证医用设备上没有残留任何病菌。不可忽视的是垃圾桶与垃圾的处理,垃圾桶必须有盖,桶内用黄色双层医疗垃圾袋,处理垃圾过后,垃圾桶需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垃圾袋扎紧双层袋口,袋口喷洒1:50稀释施康消毒液后做无害化处理。护士长、院、感护士要落实好各项消毒工作,同时监督环境卫生情况与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情况。
2.讨论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流行性疾病,由于此病传染性强、病情发展迅速,若是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死亡率高,因此备受人们所关注。发热门诊是医院控制、筛查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阵地,每一个治疗环节都备受重视,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实行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门诊部适当的调整防控措施,从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到发热门诊的环境都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消毒管理措施,保证甲型H1N1流感爆发高峰期医疗工作依然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发热门诊对患者进行症状监察工作至关重要,其主要是通过监察患者的呼吸道病状,若是发现患者存在呼吸道传染病即可早期进行治疗,是遏制呼吸道传染病恶化的主要途径[3]。人们都具有2003年的“非典”经历,对甲型H1N1流感有一定的认识,医护人员对此病也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医院从医护人员做起,对参加甲型H1N1流感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在培训中医护人员可提自身的医疗护理技术,使各项操作更加规范化,提高防护意识,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抗力,避免自身受到病毒的侵害,只有在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之下才可有效进行治疗工作。对门诊进行组织管理,做好消毒隔离等防御措施,在患者经过发热门诊的集中收治,一一做诊断排查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本研究随机选取50名医护人员,安排到发热门诊为发热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治疗以及护理,在甲型H1N1流感期间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可见,做好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可避免医院内产生外交叉感染,确保在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总之,在甲型H1N1流感期间,医院发热门诊要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可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于晓恒.防控甲型 H1N1 流感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0,7(6):162-163.[2]熊任英,李爱青,肖建勤.甲型 H1N1 流行期预检分诊导诊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212.[3]罗乐宣,冯占春,张剑.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管理,2012,24(3):5.
第二篇: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卫生系统甲型HN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
区卫发〔2009〕136号
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将《平凉市崆峒区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八日
本预案适用于崆峒区卫生系统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应对准备及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管理 2.1 组织机构
2.1.1 区卫生局在区政府的领导下,与农牧、食药监、质检、工商、财政、宣传、公安、旅游、教育以及爱卫会等有关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密切配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依法开展各项预防控制工作。
2.1.2 成立“崆峒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局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科室和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疫情处理、医疗救治3个工作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应急工作任务。
2.1.3 成立“崆峒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专家技术组”,由区级医院及疾控中心从事内科、儿科、放射、检验、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学等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全区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临床诊断、治疗、会诊、排查及医务人员的分级培训等技术指导工作。
2.1.4 成立“崆峒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疫情应急队”,由疾控中心从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灭菌、卫生检验等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全区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应急处置、疫情报告管理、病原学、血清学样品采样、运送等工作。
2.1.5 成立“崆峒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医疗救治队”,由
知识宣传教育;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政令畅通;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疫情处理组:由卫生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人员和疾控中心负责人组成。负责防控工作预案的制定;指导和协助各单位开展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监测报告以及现场处置工作;组织对疾控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负责分析、统计、汇总疫情资料和疫情报告,及时提出防控工作措施和建议;指导疾控中心做好防护用品、消杀器械与药品的储备;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医疗救治组:由卫生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人员和有关医院负责人组成。负责医疗救治情况的统计、汇总和上报;确定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物资、器械、药品的储备;指导医疗机构做好预检分诊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负责疑似病例的核实和诊断;组织制定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和措施,指导全区医疗救治工作;培训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2.2.2 区卫生局职责
区卫生局负责指挥、协调、管理全区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和防控策略;组织专家技术组对甲型H1N1流感例进行会诊;开展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加强与教育、宣传、广电、食药监、建设、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和联络制度,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症状至肺炎不同程度疾病表现的病例(体温≥38℃),加强对本单位医务人员及辖区内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2.2.5 卫生监督机构职责
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预检分诊、消毒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置、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措施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重点开展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食品卫生、水源卫生、大型活动场所、车站、候车室、学校、消毒灭菌产品、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等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2.2.6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爱卫办负责疫情发生地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在城市以整顿环境卫生为主,在农村积极推广改厕、改水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搞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宣传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疫情监测和报告 3.1 疫情监测
3.1.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流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仔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对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接触史以及曾赴疫情发生地旅行的流感样病例要及时进行登记报告。
3.1.2 区级医院为全区甲型H1N1流感定点监测医院,对就诊患者进行监测。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要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的要求,认真筛查流感样病例,做好病例的登记、报告和病例采样等工作。
报告人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的义务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3.3.2 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个人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城区应于2小时、农村应于6小时向区疾控中心报告。区疾控中心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报告。区卫生局在2小时内向区政府报告,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
3.3.3 报告内容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执行。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的发病转归等情况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医疗救治 4.1 诊断标准
4.1.1 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4.1.2 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的预检分诊工作。要在门(急)诊所有入口处设立流感样病例预检分诊点,必须在呼吸科等科室实行二次分诊,指定专人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和对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发现可疑患者,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进行临床诊疗活动。当初步怀疑为医学观察病例或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报告,并及时采集标本,按规定送检。
4.3.3 严格落实转诊制度,严禁不具备传染病诊治条件的医疗机构留治相关患者。疑似、确诊病例要立即转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转运工作由接诊医疗机构承担,患者转诊转院使用的救护车必须符合隔离防护要求和急救要求,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预防措施。
4.4 院内感染控制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和人员防护,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疑似病例、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医院应严格进行院内感染控制,合格布局,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同时应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将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分病房管理,并佩带外科口罩。医务人员和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加强室内通风和规范消毒。疫情分级和应急响应 5.1 疫情分级
1(5)开展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控甲型H1N1流感知识水平。
5.2.2 本区范围内发现医学观察病例或疑似病例,采取IV级响应措施:
(1)加强甲型H1N1流感应急监测,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2)立即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标本、样品采集工作。
(3)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4)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疫点内居住和聚集场所的消毒处理工作。
(5)医疗机构做好病人接诊、救治、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6)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5.2.3 本区范围内发现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但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且无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人群扩散的趋势,在IV级响应的基础上,启动Ⅲ级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区疾控中心设立统一的咨询热线电话:8212862,24小时解答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的咨询、举报和投诉。
(2)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减少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性,做好公众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社会恐慌。
(3)结合疫情发展趋势,指导开展学校、农村、建筑工地、车站及公共场所等重点部位、场所、人群的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36.2 标本采集和送检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09版)》附件2)要求,及时采集相关标本,由区疾控中心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标本采集类型、方法参见《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有关内容。标本储存、包装和运送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6.3 病例管理
列为医学观察病例的,由医疗机构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院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隔离治疗期间,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要分开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
6.4 密切接触者管理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区疾控中心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立即转送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参照《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09版)》附件5。
5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知识,提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能力和诊疗水平。
8.1.3 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区疾控中心要依照本预案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演练方案,认真组织模拟演练。演练工作要融锻炼队伍、规范程序、确立标准、宣传教育于一体,增强应急能力,提高全区防控水平。
8.1.4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各单位要保证必需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经费,储备必要的应急预防性药品、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药品和检测试剂、消毒器械、防护设备等物资,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
8.1.5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各医疗机构要加强门、急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和管理,设立发热门诊、落实预检分诊、转诊、隔离、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制度。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要求建设、管理隔离治疗病房。落实传染病患者的转诊、会诊制度,保证诊疗安全。
8.1.6 强化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人员,强化专业人员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切实加强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和管理工作,使生物安全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8.1.7 加强完善协作机制。加强与畜产、质监、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建立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健全预测预警机制,一旦获得疫情信息,要立即行动,做到与相关部门“三同时”,即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理。
第三篇:在民办教育、校车管理和甲流防控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甲型H1N1流感防控暨取缔违法办学机构、整治校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县长 谢铁山(2009年11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有关全县甲型H1N1流感防控暨取缔违法办学机构、整治校车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内容是,认真分析当前我县在甲流防控、民办教育和校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安排部署对持续暴发且有扩散蔓延之势的甲流进行防治、对非法举办和不合格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取缔和停办、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进行整治。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甲流疫情迅速蔓延,必须严防死守
自甲流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但“第二波”疫情接踵而至,且来势凶猛。前天,蒋书记、张县长又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要进一步高度警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全县甲流防治工作万无一失。
(一)形势严峻,甲流防控迫在眉睫。截止11月15日,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69160例甲流确诊病例,已治愈53612例,死亡53例。而我县自10月19日以来,高考补习学校、祁阳二中、三口塘小学、椒山小学、白水中心小学、祁阳四中等相继发生流感暴发疫情和流感样病例。目前,补习学校、祁 1 阳二中已扑灭疫情,解除疫区封锁,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椒山小学流感样病例也已陆续治愈返校。连续暴发几起疫情,这预示着我县甲流疫情已进入了快速传播期,对此,各级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高度警觉,迅速行动,切实把各项防控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
(二)明确职责,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围绕防控方案,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切实做到“思想不动摇、人员不撤岗、机制不松散”,在今冬明春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切实保持对甲流防控工作的高压态势。具体说来,各部门职责如下:
各乡镇(场)政府:负责组织领导辖区内的甲流防控工作,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启动防控预案,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防控专项经费和物资保障,督导检查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县卫生局:组织制定甲流防控技术方案、应急预案,组建流行病学调查组、疫情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全县流感防治工作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组织协调和督导医疗卫生机构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统一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根据预防控制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离、封锁有关地区等重大措施的建议;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活动。
县疾控中心和各镇防保站:负责甲流疫情预警监测,负责对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发现流感疫情,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波及范围,实施密切接触 2 者追踪和管理,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县疾控中心负责指导县属高中开展对学校教职工甲流防控知识培训,各镇防保站负责指导辖区内的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对学校教职工甲流防控知识培训,增强其对甲流的认知、发现和报告等能力;负责对辖区内高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用药和疫苗应急接种。
县直医疗机构和各镇中心卫生院: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设立专门的感染性疾病科或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就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开展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仔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对有甲流病例接触史以及近期曾赴甲流疫情发生地的流感样病例要进行登记报告。对重症病人由定点医院集中收治,较重病人由中心卫生院负责收治,轻症病人鼓励居家或社区医疗机构及乡村医生收治。
县教育局:组织实施学校的甲流控制措施,防止甲流在校内发生和流行,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配合卫生部门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制定本校(园)甲流防控工作方案,成立防控领导小组,由校(园)长负总责,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将甲流防控工作落实到学校具体部门、落实到每个班级。加强教职员工培训,使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明确各自职责,知晓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熟悉防控工作程序。疫情发生后,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相关防控和处置工作,(三)联防联控,全面落实防控措施。要按照“强化预防措施,严控社区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减少疫情危害”的防控策略,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卫生部门要加强疫情的预警预测和形势研判工作,迅速启动甲流应急响应预案和工作方案。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认真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和体温监测制度,做到严把“监测关”。各级医疗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集中收治、分级救治”的原则,切实做好甲流疾病的医疗救治工作。确保“零死亡”。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收治”的原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时刻保持备勤状态,确保“零扩散”。
(四)加强宣传,消除公众恐慌心理。充分利用电台广播、电视播放、网络宣传以及印发科普资料等方式,向大家讲清楚流感是怎么回事、怎么治,让干部、群众了解甲流可防、可控、可治,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绪,稳定民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及时、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地向公众介绍疫情发展情况,帮助公众了解、掌握防控知识,引导公众积极配合、参与防控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预防意识和能力。要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公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五)接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我县已从11月5日开始,按照“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人群甲流疫苗的接种工作。目前,已对补习学校、祁阳二中学生和教职工、公安、司法及一线医务工作者等开展了疫苗接种。在甲流疫苗接种过程中,卫生部门要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和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同时,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任何费用,4 要不折不扣地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民办教育资质不备,必须坚决取缔
近年来,我县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和“严准入,严评估,重监督,重引导”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连续几年被评省民办教育先进县,为我县的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全县民办教育还存在非法和不合格的现象,急需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引导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民办教育规模较大,办学难题日益突出。目前全县合法民办教育机构346个,专职教职员工1671人,在校学生25733人,规模较大,但办学艰难。一是生源不足。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和全县生源的减少,民办学校招生年不如年。如陶铸中学在校学生最多时达到3200多人,现在只有2200人;云龙中学高中部在校学生最多时达到1800多人,现在只有600多人;曙日中学、英杰中学、腾龙学校高中部因招不到高中学生或停办或改为初中、小学;民办职业学校也由最多时的1600人锐减到现在的1100人。二是师资匮乏。民办学校师资主要来源于新毕业的大中专生和离岗退养或退休的老教师,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或持有较低层次的资格证却从事较高层次的教学工作,且结构很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极少。三是监管困难。非法举办和不合格的民办教育机构的存在,扰乱了全县教育的办学秩序,但教育局执法主体单一,执法力度有限,取缔、停办的力度十分软弱,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管十分有限。截止目前,该停办和取缔的66个民办教育机构,只停办了15个,仅占需取缔、停办总数的22.7%,仍有52个非法和不合格民办教育机构还在举办。
(二)多次整治效果不佳,强力推进取缔停办。县教育局根据评估结果,分别于2008年6月、2008年10月、2009年2月对66所不合格及非法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下发了停办取缔通知书,但仍有大部分学校还在举办,对这些学校,必须采取铁的手腕,强制取缔停办。一方面要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领导挂帅,组织县教育局、县法院、县政府法制办、县监察局、县公安局、县广播电视局等有关部门及相关镇政府分管领导召开联席会议,组建取缔停办整治工作队伍。另一方面要部门配合,强力推进。县教育局是实施主体,依据《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对非法举办和不合格的民办教育机构下达教育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必须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县教育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做好相关学校生源的疏导;县法院依据申请,对需取缔停办的民办教育机构依法强制执行到位;县政府法制办负责执法行动的指导和法制服务;县监察局负责加强执法工作的监督监察;县公安局负责处理执法过程中的矛盾与纠纷;县广播电视局负责整个取缔停办过程的宣传与报道;各镇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调处在取缔停办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
(三)努力构建长效机制,确保民办教育有序。根据现行民办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上级政策精神,加强现有教育资源整合,调整民办学校布局,引导学前教育公民办并举、良性竞争。一是调整民办教育的办学思想。以发展非义务阶段民办教育为重点,尤其是职业教育,努力扩充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幼儿教育逐步过渡到以公办幼儿园(班)为主体,鼓励以行政村为单位举办幼儿园(班),边远地区可以由小学或教学点举办学前班或设立独立办 6 班点,实行幼、小合办。二是畅通公民办师资合理流动。在保障公办学校师资充足的前提下,允许教师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聘请教师要优先从超编学校考虑。县内公办学校的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必须办理好有关手续,其评优评先晋职等均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期满回原学校任教。三是规范公民办学校招生管理。高中阶段的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全县招生计划,与县内其他高中学校同批次招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坚持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自主招生。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在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招生
三、校车管理形势严峻,必须严肃整治
校车管理是近几年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凸显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要认真吸取“1〃4”事故教训,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下大力气,加大力度,一步一个脚印,将校车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一)线多面广、隐患严重。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布局调整不断深入,农村寄宿制学校合并扩建、民办幼儿园日具规模。目前,全县80台校车分布在全县18个镇的62所幼儿园。此外,全县还有100多台无校车证的非法校车在接送学生,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突出表现在:一是目前已认定资格的校车仅占去年原有校车的90%,且车况普遍较差,绝大部分是二手车;二是车辆随意更换驾驶员,大多数更换人员不符合驾驶条件;三是没有落实跟车验车、收车制度;四是有100多台在接送学生的非法校车,手续不全、无保险、无校车证;五是农用车、摩托车、无牌无证车、报废车辆接送学生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六是所有校车和 7 非营运车辆都存在十分严重的超载现象,一台限载7人的车辆,普遍载运20多人,最多的竟达32人,安全隐患十分严重。如果不加治理、任意存在,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给一些家庭带来巨大伤痛,产生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所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二)加强教育,强化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和教育。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范畴,明确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开足上好安全教育课程,还要通过班会、集体活动、举办交通安全专题讲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安全知识录像、发放交通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学生、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要利用媒体宣传安全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对学生乘车安全正面典型的宣传,对反面事例要进行曝光,倡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校车安全优先、乘车高峰期学生优先的良好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三要强化校车源头管理。各镇、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要以村组、社区为依托,实行就近入园、上学,尽量减少校车数量,对校车要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教育、统一运营标准、统一审批程序、统一管理,要以镇为单位,实行校车属地管理,各镇政府要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组织成立校车管理委员会,加强对校车的多层监管,从源头消除校车安全隐患。
(三)部门联动,全面整治。各相关部门要把整治校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贯彻落实“条块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加强协作、集中整治。一要明确整治内容。坚持做到“四见”、“四不漏”,即见机动车、见驾驶人、见车主、见安全责任人;不漏一校、不漏一村、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不合格的营运校车的整顿,要逐一进行地毯式排查,杜绝不符合条件校车上路运行;二是抓整治校车超载及非法车辆接送学生歪风,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发现一起,一律从严从重处理;三是抓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要加强学生在上学、放学、放假等特定时段的管理,督促学生不乘坐非法营运、超载车辆;四是抓安全信息管理,所有乘车学生都要建立详细的交通往返安全信息卡,交管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及时核查,并建立相应的档案。二要明确整治重点。由当地镇政府、县安监局、县教育局、县交警大队、县交通局组建执法队伍,对所有校车进行一次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对今年9月份校车安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复查,对整改不到位、安全状况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要坚决停用,对因接近报废年限及已到报废年限,现在仍在运营的,要立即予以强制报废停运。三是明确整治职责。公安、交通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规范校车审批程序,立即对校车驾驶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从业资格、驾驶技能和驾龄等,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辞退;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督促学校建立健全接送师生乘车安全管理制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学生定点定 9 时上下车制度,进一步完善校车接送档案等,使校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
(四)落实责任,共同监督。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要负总责,要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方面要落实责任主体。各级各部门要完善和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制,将任务和责任真正分解落实到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对本校(园)师生安全负有直接责任,是本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校车安全管理的责任。各校车车主和驾驶员要签订安全责任书,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关法规,做到依法出车、依法驾驶,保证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各部门要联合组建专门的督查工作小组,加强对专项整治活动的引导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马上整改。同时,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校车安全的监管工作,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确保实现校车规范管理。
同志们,甲流防控、非法和不合格民办教育机构取缔、校车整治等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责任重大。我们要以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全县广大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以强有力的领导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显著实效,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让人民群众放心,让社会满意。
第四篇: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为科学地判定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所以对其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依法、科学、及时、有序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进一步传播、扩散,我中心印发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一、密切接触者的判定
甲型H1N1流感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以下简称甲型H1N1流感病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的技术指南,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是自病人出现症状前1天至发病后7天,或至病例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1-7天。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
在判定密切接触者,分析其感染发病的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与病例接触时,病例是否处于传染期、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例的接触方式、接触时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和物体的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采取有 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二、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及追踪
(一)各地卫生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追查病人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涉及跨区域的密切接触者,可通知有关省份协助追查。
(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和调查。
(三)对涉及外籍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情况,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向当地外事部门报告并向卫生部通报。
三、密切接触者管理
加强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延迟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蔓延。在该病的流行初期、流行高峰或流行后不同阶段,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工作要求将适时作出相应调整。
(一)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指定场所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二)医学观察期间是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顺延至第7天结束。
(三)在进行医学观察前,要向密切接触者说明医学观察的依据、期限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做好科普知识宣传,包括甲型H1N1 流感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信息。
(四)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及同居所的人员不得外出,集中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保障分室居住。
(五)医学观察期间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卫生机构每日对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访视(早晚两次测试体温),详细记录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对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还应注意了解有无其他病症。
2.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每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情况。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认真做好本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3.实施医学观察的工作人员应做好基本的个人防护。(六)医学观察期间,密切接触者如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采样和检测,并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排除甲型H1N1流感,与其有密切接触的全部人员解除医学观察。
(七)医学观察期满,如密切接触者无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医学观察,并由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书面健康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