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在社会管理上闯出新路(共5则)

时间:2019-05-13 03: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要在社会管理上闯出新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要在社会管理上闯出新路》。

第一篇:上海:要在社会管理上闯出新路

上海:要在社会管理上闯出新路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7月11日至12日在世博中心举行。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创先争优,深入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切实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为顺利完成“十二五”开局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俞正声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作关于本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安排的讲话。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委常委吴志明、董君舒、杨晓渡、杨雄、屠光绍、杨振武、李希、丁薛祥、朱争平等出席。

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决议》,通过关于递补市委委员的决定,通过关于追认给予张仁良同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有关事项。

俞正声在讲话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地运用讲话精神指导和推动当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上海“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用讲话精神进行新的审视和思考,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路,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在谈及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俞正声分析指出,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运行平稳健康,开局工作良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问题。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稳定物价工作,做好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准备,确保市场价格稳定有序,确保经济运行平稳和群众生活需要。从长远来看,上海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是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建设公共租赁房的模式和办法,积极探索试点新的住房政策,千方百计解决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

“要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感。今年是“十二五”开局年,能否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是要狠抓落实。”俞正声强调,要抓好重大项目的落实,抓好对内对外开放的落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舒舒服服、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可能实现“四个率先”,不可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历史任务。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高位运行,逐步解决对土地收入的偏好问题,工作上加强督查考评,真正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在发展高端制造业上下功夫,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努力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在谈及关于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问题时,俞正声指出,“11·15”特大火灾事故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发展安全第一,只有安全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希望大家真正把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加快制定安全规划和工作举措,建

立健全安全法规制度,加大安全保障投入,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安全责任落实和考核,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上海城市安全水平上一个大台阶。

俞正声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我们要认清形势、认清使命,狠下决心、狠下功夫,努力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闯出新路,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在居住政策、社保制度、就学问题、规范用工等方面创造条件,让外来常住人口融入上海;要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审慎处理分配问题,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权机制,继续加强信访工作;要加强郊区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重点关注大型居住区、大型镇、城中村三个区域,着力加强市级的统筹协调,建立以人口为第一要素、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断创新镇、村基层管理的体制机制,着力加大投入,支持郊区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通过最严厉的准入、最严厉的监管、最严厉的执法、最严厉的处罚、最严厉的问责措施,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努力使上海成为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党,首先在于党的公信力,在于党能否保持清廉为民的本色。”俞正声强调,要认真抓好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当前要认真贯彻年初确定的七项专项治理,认真贯彻换届工作中有关纪律的规定,认真做好领导干部房产登记等申报工作,认真贯彻有关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部署,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点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对工作不力、作风不正的干部不姑息迁就,对党组织不忠诚老实的干部不予重用,不断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韩正在讲话时指出,今年以来,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进“十二五”规划开局年各项工作,总体上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韩正指出,去年发生的“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也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难以忘怀的伤痛。我们必须把城市安全放在首位,下一步,重点要抓好五方面工作:一要深入彻底抓好事故整改;二要建立制度化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三要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四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管理;五要扩大全社会广泛参与。对于群众十分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要进一步理顺机制,加强管理。

韩正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依托“四个中心”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要创新政府扶持机制,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要聚焦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着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大力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和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积极推进重点区域和郊区新城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第二篇:学校食堂管理上墙制度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人员应经常参加食品卫生知识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掌握与食品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卫生常识,并能对本单位的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和培训;

2、卫生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做到人人掌握应知应会的食品卫生知识,按要求操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每年组织一次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20学时,并进行卫生知识考试,对卫生知识考试不合格者要重新进行培训,补考不合格者要调出食品生产经营岗位。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烹饪食品时不得使用亚硝酸盐,学校食堂不得贮存亚硝酸盐;

2、采购食品添加剂要到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并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和使用说明书,对产品标签没有卫生许可证编号,没有厂名、厂址,没有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

3、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不清的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

4、调料罐必须有明显标记,表明罐内调料的品名,购入调料或向调料罐内重新填加调料,必须向下一班操作人员交接,操作人员在不明调料的来源时,不得使用。

学校食堂库房管理制度

1、食堂库房必须专人负责,为保证食品安全,库房现时上锁,除管理员外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入库;

2、库房内设置食品架,原料分类摆设,食品原料等应离地35cm,离墙45cm,离棚65cm放置;

3、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做好出入库记录;

4、严禁“三无”食品及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等入库存放;

5、保持库房卫生清洁,物品规整,保证通风良好;

6、设置防蝇、防鼠等设施,安全有效;

7、库房管理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工作;

8、库房管理工作未按上述规定操作,造成纰漏,将追究库房管理员、负责人责任。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携带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2、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所有待使用的容器、用具必须洗净、消毒。食品加工前应检查是否有感官异常;

3、进入烹调间的食品必须洗净,盛装食品的容器必须放在指定的台案上,不得放置在地面。炸制食品的食用油不得反复使用二次以上;

4、各岗位工作时必须随时清扫地面、案台。废弃物应置于污物桶内并将污物桶加盖;无防蝇窗纱的窗户不得打开;

5、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烹调间。负责人定期检查各岗位人员操作情况。

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

一、食堂管理员根据每日食谱要求,通知库管员准备每餐所用食品原料;

二、肉、禽类食品用专用清洗池清洗,用专用菜板、专用刀进行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三、蔬菜类根据不同品种进行粗加工:

叶菜类摘除不可食部分,用洗菜池清洗干净后,用专用案板、专用刀根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根茎类:在洗菜池中清洗干净外皮,需打皮处理的,打皮后再次清洗,然后用专用菜板、专用刀根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四、粗加工人员必须穿戴整齐工作衣、帽,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工作。

五、负责人随时监督检查各岗位工作人员操作情况。

学校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1、食堂原料采购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掌握食品卫生知识和采购常识;

2、定点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要索取食品的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采购肉、禽类食品要索取检疫证明,采购非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检查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3、采购食品,必须向食品经营者索取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复印件,有的食品要有QS标志(质量安全认证),建立索证档案,索取的证明要分类并按时间顺序存档管理;

4、每次采购食物均要向货主索要收据,并保存收据至食品进食后无异常;

5、食品原料采购负责人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1、进入面食间的人员必须携带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必须穿戴工作服、帽,操作前必须洗手;

2、加工面食品的机械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有污物,使用后应该清洗干净;面板使用后不得有残留物;

3、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专用;

4、墙壁、地面应保持清洁;

5、污物桶必须加盖;

6、个人物品不得带入面食间。

餐具、用餐清洗消毒制度

1、使用后的餐具必须在指定的餐具洗涤槽内将食物残渣和油污洗涤干净,再将餐具置于另一餐具洗涤槽内用洗涤剂冲洗干净;

2、确认餐具已洗净后,将餐具置于待消毒的餐具存放架上;

3、将待消毒的餐具置于餐具消毒设施中消毒;

4、将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保洁柜中待用;

5、厨房内待使用的餐具及供客人使用的餐具必须使用餐具保洁柜中已消毒的餐具,否则不得使用;

6、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或以75%的酒精擦拭消毒);

7、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

学校食堂餐厅卫生管理与检查制度

1、建立健全餐厅卫生清扫制度,坚持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清分工包干负责制度,并定期检查;

2、餐厅设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消灭“四害”;

3、餐厅地面保持清洁(无水、无油迹、无尘土、无垃圾);

4、餐厅服务人员要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工作时间不得吸烟;

5、餐厅服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用流水洗手后上岗;

6、餐厅服务人员出外办事,入侧前必须脱下工作服、帽等,回来后用流水洗手;

7、餐厅服务人员上岗必须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8、对学校食堂卫生食堂负责人要经常进行自查,主管领导定期检查,若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9、学校食堂卫生处理要按标准严要求,不留死角;

学校防投毒措施

1、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执行校门出入登记制度;

2、严把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各环节的安全关;

3、原料库专人专管,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入内,库房随时上锁;

4、厨房内除本单位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能随意进入,工作人员离开时要锁门;

5、定期对教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员工防投毒意识;

6、各环节由专人负责,学校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防投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纠正,出现安全事故要追究具体管理人员及主管人员责任。

学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上岗前必须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并取得健康证者方可上岗,工作时要佩带或随身携带健康证;

2、从业人员每年定期体检,合格者领取当年的健康证,健康证超过一年者,视为无证;

3、本制度执行责任人每年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掌握结果,发现“五病”人员及时调离岗位;

4、本制度执行责任人要定期检查从业人员持证情况,如在有关部门检查时,发现无证上岗人员,除追究无证上岗人员责任外,还要追究本制度执行责任人责任。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本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学校食物中毒预案。

一、食物中毒抢救领导小组

组 长:古玉高 副组长:陈顾欣

成 员:罗广刚、王文超、李刚璘、吴理松、李文浩。

二、发生食物中毒后的报告

当共同就餐人员在就餐后的一段时间被同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怀疑食物中毒。此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学校食物中毒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组长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到岗,部署各项救治及处理工作。

三、具体措施及责任

1、组织抢救工作由陈顾欣同志负责。应立即联系医疗单位,及时向医院运送患者进行救治;

2、由古玉高同志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由古玉高同志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说明事故的经过及严重程度,必要时请求支援;

4、由李钢璘、吴李松负责现场的封闭保护。食堂应立即封闭,任何人不得进入。剩余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食品的容器用具必须保留,待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人员调查事故原因;

5、由罗广刚、王文超维持现场秩序并接待有关询访人员。

四、校食物中毒抢救领导小组组长古玉高负责校内抢救工作的组织协调,联系电话:***

第三篇:你认为中国石化在资本预算管理上存在哪些改进之处?

讨论题2 你认为中国石化在资本预算管理上存在哪些改进之处?

1.预算是指关于资本支出的预算,是企业规划与控制资本支出的通称。所谓资本支出是指运用于资本资产的支出,以协助获得未来的营业收入,或减少未来的成本。资本支出包括用于土地、房屋、设备等长期资产的新建、扩建、改建或购置的支出以及长期投资的支出。资本预算的特点是:资金量大、周期长、风险大、时效性强。

2.传统的预算管理缺乏战略的指导。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企业的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具有的战略地位还没有认识清楚,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缺乏权威性,预算管理的执行缺乏严肃性,执行的结果缺乏激励性。没有在企业的战略环境下制定的预算管理,往往重视企业的短期行为,忽视企业的长期目标,制定的短期预算指标和长远发展战略不能适应,编制的预算各期的衔接性较差,导致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传统预算的编制方式和编制手段落后。现阶段,很多企业使用财务软件进行预算编制,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电算化,但是预算编制的方式和手段依然落后。利用财务软件编制预算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较低的成本内重复使用,还可以快速地对销售额、成本函数、成本动因等进行分析和评估,具有很强的预算分析能力和灵活的计划能力。但是,财务软件往往都缺乏对预算过程的支持,很难得到动态的实时数据,无法按照各个岗位、各个部门和个人的具体标准对预算进行实时控制。

4.缺乏事前的计划、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分析。首先,在编制全面预算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数据,传统的编制方法下,信息不方便存储获取,虽然预算的编制过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但是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使得预算丧失了事前控制的作用。其次,传统的编制方式下,企业不能及时处理预算的反馈信息,也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改和调整预算,没有对预算执行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再次,在对预算执行的事后分析中,传统的编制方式下,需要编制大量的分析报表并进行大量的计算才能算出预算和实际发生额之间的差异,要想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预算差异进行分析更是难上加难,数据收集的不足也会导致预算的分析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异性。

5.在资金结算方式上,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采用的是全收全支、收支两条线。这种方式便于成员企业逐笔核对结算交易,有利于保持结算的稳定和结算的及时性,但这样虚增了资金收支的金额,加大资金运行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金收支的速度。

6.国外大公司相比,目前国内大型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领域和程度还很不彻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制于金融法律环境、银行网络系统及清算体系,急需提高企业信息化营运和管理水平。

第四篇:社会管理由“政府包办”转向多元共治

社会管理由“政府包办”转向多元共治

近年来,牡丹江市在社会管理中创新体制,由“政府包办”向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多元共治转变,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百姓反映强烈的利益诉求。

牡丹江市把保障食品安全做为当前最大的民生实事。为叫响“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品牌,他们提出从种养、生产到流通服务各个环节都要从“田间负责到餐桌”,坚决杜绝违规生产和销售,禁用高毒农药行为,确保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对检测呈阳性的蔬菜进行严厉查处。全市各市场、商场、超市还全面建立和实施食品准入管理制度,堵住黑加工点及不达标生产企业产品的进入。

根据百姓对公平问题的诉求,牡丹江市积极营造司法公平、机会公平、征收公平的社会环境。穆棱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群众工作局和法律援助中心,率先开展了基层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工作,使群众合理诉求在基层得到妥善处理。针对百姓反映强烈的入名校难、入好园难等问题,牡丹江市加快推进学区制改革,在市直属中学设立三个学区,消除大班额、择校热等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实现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同时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加快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3年底,全市拟投资2.4亿元,新建、改建、扩建83所公办幼儿园,并制定落实贫困家庭幼儿入园资助减免政策。

牡丹江市还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目前,全市已搭建了覆盖全市十个县(市、区)的社区服务“四级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群众性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社区专业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相融合。按照规划,到2015年,城市社区将全部建成和谐社区。2009年12月,他们投资建设了全国第三家、全省首家社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这一平台将全市1.7万个社区服务网点组成联动系统,服务项目几乎涵盖了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社区服务“十五分钟”便民圈。

牡丹江在社会管理中还突出社会关爱,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各类特殊群体。今年以来,他们加快推进3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试点,重点解决失地农民、城市无业居民等特殊群体的保障诉求,大幅度提升社会保障的均等化、公平度和可及性。通过在全省首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全市始终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为解决全市低保家庭中的特殊贫困家庭的困难,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全市成立了爱心帮扶协会,从而把过去单纯的救济变为救急和日常救助相结合,使这部分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保障。为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东安区在全省率先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建立对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教育、公益劳动、过渡性安置等三个基地,从而形成了监管、教育、服务“三管齐下”的新模式。

第五篇: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变革、挑战及应对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变革、挑战及应对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是我党首次提出,也是三中全会的一大亮点,改变了传统的以自上而下管控为特点的“管理”理念,摒弃单一的行政管控手段,转变为一种强调国家与社会合作共治的“治理”理念。这标志着“治理”取代“管理”,成为我党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本文以村务监督委员会视角,主要围绕治理理念的演进、社会管理到治理的变化与挑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以期为相关单位带来一点启发。

【关键词】治理 背景 特点 挑战 对策

一、治理理念提出的背景和历程

治理理念的提出及演进

自1989年世界银行报告中首次出现“治理”一词以来,治理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不但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而且在现实政府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一面旗帜。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过程,强调政府与社会通过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寻求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 合作管理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它以合法性、参与性、公开性、透明性、回应性、法治性和责任性等为基本特征。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进入公司治理改革新阶段以来,从营利性组织的公司治理、金融机构治理到非营利组织的大学治理、慈善机构治理、政府治理,再到当前的国家治理,治理改革逐渐渗透到改革的各个层面。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党的执政理念也经历了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XX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社会建设和管理”列入“五个统筹”之中;XX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XX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XX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由“格局”上升为“体制”,并且强调“法治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推进理论创新,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二、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带来的理念和方式的变化——以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为视角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为此,课题组选取了基层治理中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为视角,以金山区的村监会建设为主要基点,尝试对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所带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针等一系列的变革进行阐析,探究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寻求应对之策。

我国村监会的发展历程

村务监督组织其实早在我国建国初期的50年代就有存在,名称叫“监察工作委员会”。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机构体制没有延续下来。全国第一个“村监会”于XX年6月18日在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选举产生。XX年底,浙江、陕西两省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村监会。XX年10月28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发布,其中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为村监 会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后陆续有不少省市开始探索实施,但还未全面铺开。

上海市金山区从XX年3月起,先后在金山卫镇及金山工业区高楼村开展村监会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XX年1月份,金山区全面推进村监会工作,区委办和区府办印发了《关于在本区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对机构设置、成员产生、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规范。4月前,全区各村完成选举;6月份,124个行政村的村监会开始正常运作。村监会依法行使六项职责:

1、监督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

2、监督村务公开情况;

3、监督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

4、监督村干部廉洁履职情况;

5、监督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的其他事项;

6、主动收集并认真受理村民的意见建议。村监会的全面建立,在金山区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

社会治理突出特点

1、主体多元

虽然社会管理包括政府作为主体的管理行为和公民社会组织作为主体的管理行为两个主要方面内容,但社会管理仍然侧重于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政府是社会管理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而社会治理则强调合法权力来源的多样性,社 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也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任何一个单一主体都不能垄断规范和管理的实践过程。

在村监会产生以前,除村民会议有监督权,此外无专门的村务监督机构,对村务的监督大都是通过基层政权组织来实现。由于村民会议召开有法定的程序,需由村委会召集或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在当今农村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状况下,村民会议召集难度很大,难以随时召开议事,难以保障村民参与村务监督的权利。村监会的成立,创设了一条多元参与村务监督的机制。在金山区的实践中,村监会成员为5人,均由选举产生,来自基层农村的各个方面,能够更好地代表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利益,并行使各项村务监督职责,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多元参与性。同时,多元参与使村监会能够汇聚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使村级事务能够为更广大的村民服务,推动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平等参与、合作

社会管理较多地表现为从行政部门的主观意愿出发管控社会,通过命令式、处罚式、服从式管理等强制性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为民做主、替民做主;而社会治理则更多地强调民主,强调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平等参与、平等协商,并形成最终的决策以管理社会事务。

村监会的设立,为村民平等参与村级事务提供了平台,一方面,村民可以通过选举,平等地加入村监会,如金山区在实践中规定,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本村村民,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并具有胜任工作的身体条件的都可以参选;预备候选人由村党组织推荐、村民代表联名推荐和村民自荐等方式产生。另一方面,在村监会中,每一位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可对村级事务自主表达意见、协商讨论,并形成相关的建议,最终影响村级事务的实施。如金山区规定了村监会成员的四项权利,包括知情权、审核权、监督权和建议权,同时也规定了依法履行职责、积极支持村“两委”工作、认真接受考核考评和努力提高工作水平等四项义务。

3、依法治理的理念

社会管理更多地是讲究用行政手段、行政命令的方式来管理社会事务;而社会治理则使治理方式从主要由政府单方面管控向多元治理方式转变,要求在运用行政权力之外,更多地运用法律的、市场的、文化的手段,对公共性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尤其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体现了依法治理的理念。

村监会的组建过程,就充分体现了依法治理的理念。如金山区在实践中,设计了多项制度规范村监会成员的依法产 生和依法履职:一是村监会成员按规定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并规定了回避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和财务工作人员、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及其近亲属、近姻亲不得担任村监会成员;二是在规定了村监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建议了评议制度,每年年底,村监会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村民代表会议对其履职情况的民主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进行考评;四是加强了纪检监督,规定村监会接受镇级纪委的指导,并向其汇报工作。上述制度的建立充分保障了村监会成员依法依规产生并履行职责。

4、源头治理的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利益不断多元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显现,而社会管理运用行政化的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往往有滞后性,且局限于“案结事了”,作用主要体现在治标上;社会治理则通过公民的多元参与、社会组织的作用发展等渠道,让公民及社会组织适时、适度的参与,公民的诉求得以有效地表达,同时也能够最大范围地集中各方智慧,推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从而在源头上消除矛盾纠纷,实现治理目标。

在村监会成立之前,由于无专门的村务监督机构,村务监督有明显的滞后性,村民的诉求无处释放,基于对村级组织的不信任,又缺乏其他有效的社会组织作为缓冲带,基层政府就承受了极大的来自基层的矛盾所形成的上访、群体性 事件等所带来社会稳定压力。同时,由于村两委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不少村务决策随意性大、财务开支不规范,在滋生矛盾纠纷、恶化干群关系的同时,还易形成违法犯罪。据统计,近5年来,金山区发生村官职务犯罪25起,涉及征地拆迁贪污受贿、农机补贴虚报、挪用资金等多个领域。

村监会成立,则实现了四项职能,发挥了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功效。一是民主监督的平台,村监会通过事前参与决策、事中积极参加、事后及时公开的机制,把监督渗透到村级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解除了村务监督的滞后性问题;二是科学民主决策的桥梁,通过列席村“两委”班子会议、评议“两委”班子决策、监督修正决策偏差,确保科学决策,同时村监会成员既是监督员,又是信息员、宣传员,能有效收集社情民意,汇聚各方智慧,构成了村级科学民主决策的桥梁;三是矛盾纠纷的化解器,村务管理无法回避人情的浸渗、村官的腐败、村民的积怨,村监会的存在,从制度建设上为村民诉求释放提供了出口,大量的矛盾被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干群关系的润滑器,以村监会为平台,实现村级各项事务,特别是财务工作和敏感事项的公开透明,督促村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消除了群众中存在的疑虑和误解,实现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有效缓解了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

如在金山区最早开始试点的高楼村,村监会运行一年 来,参与村“两委”班子决策12次,对326张485万余元财务发票进行了审核和公开,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6条,协助村干部妥善解决了15起干群矛盾和邻里纠纷,促进了和谐。

三、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罗马非一日建成”,任何改革都非一蹴而就,受长期以来的管理思维、管理方式的影响,社会治理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社会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管理部门不愿放手的问题

行政部门或相关授权组织受长期以来的管理思维的影响,习惯于大包大揽,习惯于对社会进行命令和控制,不愿放权,不敢放手,为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设置诸多或明或暗的障碍,严重损害了社会治理的根基。

在我国的村监会建设中,基层政权组织及村“两委”“选自己人,选对的人”的思想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在选举监委会成员的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基层政权组织、村“两委”直接介入选举或者间接介入选举,导致“民选变官定”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村务监督的法治性和公信力。

同时部分村干部担心权力受制约,从内心深处抵制村监会,村务监督在其眼里是一项“不得不”执行的政策,对村监会的工作消极对待,甚至于“暗箱操作”,对村干部的监督在事实上成为了村“两委”的自我监督,村监会蜕变为村 决策、管理机构的附庸,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去了。

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

社会治理强调社会各方面对社区事务的主动参与,需要最广泛的公民参与和最主动、最自觉的志愿精神。但这也正是社会治理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在经济实现自立后,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参与社区事务和基层治理的意愿也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我国社区理念尚未形成,公民缺乏参与经历和锻炼,志愿精神不强,参与意识仍然不够。体现在村监会建设实践中,虽然对村监会成员的人选并未限定范围,但从实际产生的成员来看,基本都是以老干部、老党员等原体制内人员为主,这虽有种种原因,但关键点还在是村民缺乏参与意识,不关心,“觉得事不关已”;不参与,“怕耽误时间,怕找麻烦结冤家、怕工作不力不好交差”等。参与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治理的发展,体现在村监会委人员组成上,有时会存在固定人员,形成体内循环,使其很容易产生倾向性,使监督走过场,甚至还可能与村级组织“抱团取暖”。

依法参与能力不够的问题

社会治理强调社会各方在有效地对话、协商、合作的基础上来管理社会事务,这对参与者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公民的依法参与能力仍然不够,一方面对如何有效参与缺乏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依法参与的 意识不够,不作为、乱作为甚至非法作为的现象屡见不鲜。依法参与能力不够严重损害了社会治理的效果。

这在村监会建设中也有体现,如从全国范围内看,村监会成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业务知识匮乏现象仍较为普遍,对村经济财务、政策精神、村集体项目等重大事项不了解,对监督的重点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不明确,对于村务监督无从下手、力不从心。另一方面,部分村监会成员职责意识不强,由于怕担负监督风险,或者怕破坏与村干部的私交,得罪村里一部分人,对某些有损群众利益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存在监督不作为的现象,不依法履职的情况。

平台建设不规范的问题

社会治理要求为社会各方参与社会事务提供规范系统的平台,消除社会各方的参与顾虑,保障社会各方的有效参与。但当前平台建设仍不系统规范,主要表现为参与的渠道不畅、平台的运作机制不顺、平台的保障机制不力,导致社会治理未能发挥应有效果。在村务监督委会员建设上,具体体现为:

1、村民参与村监会的渠道不畅。村监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各级组织对于村监会的社会面宣传仍不到位,群众对村监会的性质和职责不甚了解,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群众的参与渠道不畅。

2、村监会运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尚不健全。一方面,对 村监会履职的程序未有详尽的制度安排,包括监督如何立项、村监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监督工作随意性大,导致村监会成员不会监督。另一方面,对村监会决策的效力未有明确规范。村监会虽说可以依法监督,但其作出的“监督决议”对村委会及其成员有何约束力,目前并未有强制性规定。这也意味着村委会及其成员完全可以对村监会作出的监督决议置之不理。

3、保障机制尚不完备。一是物质保障问题,由于地区差异,部分地区的村监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办公经费尚不能保障,村监会成员的补贴未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履职支持问题,对村监会在难以履行合法、有效的监督时,如何为监督提供有效的保障,避免监督落空,对此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规范。

四、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的对策

管理部门依法放权

社会治理要求行政部门或相关授权组织按照社会治理的理念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调节的、凡是社会能管得住管得好的,就交给市场和社会。行政部门或相关授权组织要加强与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合作,综合运用法律、市场、文化等手段进行引导和调控。同时要加强对行政部门和相关权力组织的法律监督,督促其有效地放权。这是推进社会治 理的根本之策。

在村监会建设中,基层政权组织要彻底抛弃传统思维,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上,保障村监会成员的依法依规选举,保障村监会依法行使职责,对于村“两委”非法干预村监会选举和行使职责的情况,应严肃查处。同时,要发挥纪检、检察等法律监督机构的作用,对于基层政权组织和村“两委”非法干预的,应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金山区在实践中明确由区纪委监察局、区检察院负责工作督查,就是一次良好的探索实践,可资借鉴。

开发社区公共事务,让公民在不断参与中提升意识和能力

社区公共事务是基层群众自治的基础,必须首先存在公共事务而后才能谈及自我管理或者治理。事实上,社区公共事务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开发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在社区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影响居民生活的公共问题,只要将公共问题纳入到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去,公共问题将变成了社区公共事务,居民将自发参与到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基层治理过程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将得到持续的锻炼和提升。

就村监会建设而言,应当在规范的范围尽可能多地开拓监督领域,不仅限于村务公开监督、财务监督,还涉及到决策监督、干部履职监督、社情民意收集反馈等各个方面,要 通过规范化的村务监督,不断提升村务监督的吸引力,提升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教育考核,提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社会治理是依法治理,要求参与者依法行使职权。在公众依法参与能力尚不够的情况下,教育培训和考核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加强法治教育,提升公众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二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提升公众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三是加强评议考核,完善进出机制,保障依法参与。

在村监会建设上,一是要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知识及村务监督相关规范的学习,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教育,提升村监会成员的依法履职意识;二是加强对纪检、村务监督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抓好金融、审计等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三是建立奖罚激励机制,要认真执行评议制度,村监会每半年或每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工作,并接受评议,对履行监督到位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履职监督不到位的建议村民代表会议给予罢免和调整。同时纪委、检察机关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对于在履职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规范制度和程序,搭建好参与社会治理的完备平台

社会治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要站在党在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加强对社会治理的宣传,同 时也要依据社会治理的相关特征,科学合理地设计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从参与渠道便利通畅、参与方式自愿平等、履职保障有效充分等方面保障多元主体的参与,保障社会治理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具体到村监会的平台建设,要注重三个方面:

1、加强宣传引导。要将建立村监会提升到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宣传。一方面,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等平台,以专题讲座、报告会、专题电视片等形式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窗、标语、文娱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基层群众中进行宣传,提升村监会的影响力。

2、加强运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建设。一方面,可参考村委会的议事程序,制定村监会的工作程序,明确监督的发起、立项、讨论、决策规则,明确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如金山区在实践中重点推进议事规则、工作例会等制度建设,是良好的尝试。另一方面,明确监督决议的效力,可明确规定村“两委”及其成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对内对监督决议进行回应、说明及整改。

3、加强保障机制建设。

一方面,加强物质保障。金山区在实践中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按照“七有”要求,加强村监会硬件建设;规定村监 会成员的误工补贴由镇级统筹考虑安排,并视实际情况形成递增机制,较好地解决了物质保障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履职保障。可依照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村民委员会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的,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村监会在难于履行合法、有效的监督时,可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接到申请后应及时答复和妥善处理。从长远看,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或修改法律的途径赋予村监会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权利,对村委会不合理的决策及村级重大问题,可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公开表决,以真正地从村民自治的角度保障村务监督的效力。

下载上海:要在社会管理上闯出新路(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要在社会管理上闯出新路(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