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教师

时间:2019-05-13 03:0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教师》。

第一篇: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教师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李德刚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的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发展的重点。它是根据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成果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而制定的,它涉及了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其为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了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历来是我国任何时期规划的重点,它涉及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围绕着人民平常生活而存在的问题。十二五规划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规划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是未来我过五年发展的基础和方向,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生活水平滞后,或许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十二五规划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

十二五规划的内容也可以大概归纳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速度。

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学习,首先了解了‚十一五‛期间中国取得的成绩,以及‚十二五‛开始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十二五规划尤其提到了农村建设,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因为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然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让中国的富民之路又见曙光。

民生方面,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进展都是以民生为关注点,这会让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实际的好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政府也进一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中。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未来五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我们知道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一些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臵突发事件能力大幅提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高度重视民生、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取得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胜利。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已经‘赛程过半’,‘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通过学习,使我深受鼓舞,感受颇深。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们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十二五教育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行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要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是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就

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的就业改革与发展做出专题性规划。五是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点滴学习体会:

一、把育人为本做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做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我做为一名普通普通教育工作者,更加坚了做好为教学服务的决心和信心,为学院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把改革创新做为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改革、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基础薄弱校大胆试验,加快改革步伐。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三、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为重中之重。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生命力。规划纲要详尽的论述了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的方式、方法、步骤、保障措施及前景。我做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在纲要的鼓舞下,更加坚定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开拓视野,博学多闻,为十二五规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提经济,谋发展,强盛乃治国之所求。促民生,保和谐,富民乃强国之根本。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肯定了过去的五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在前者的奠基之下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十二五规划”。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工作已经开启,而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作为一名国家基层干部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为全国的各个领域做出规划。然而“民”作为一个国家的最基本因素故为重要,所以安民、富民便是国家制定各项政策、方针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不断追踪学习,从个人角度来看,今年的十二五规划的亮点还是在于“民”。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

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基于上述理由,做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

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故我想说:“民生重于泰山,力在富民,志在强国” 作为一名国家基层干部,深感自身能力和阅历的浅薄,需当不断学习以自强,争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第三篇: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商英四班王桐

一、“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 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 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 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 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 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 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 年3 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二、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 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

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小城市地方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本地区的“十二五”规划工作。

1、对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区域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目前经济增长深层次问题,明确的区域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明晰的产业组合及布局规划、找到牵引产业集群的切入点,因此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应对本区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分析,通过对区域经济基础、发展环境、社会文化和战略地位等关键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以及如何根据发展机遇、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区位特征,确立本地区的独特地位。

2、明确区域定位及整体发展战略。定位是规划的关键,必须以“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原则为指导,结合本区域基本情况,着眼长远,立足中期,明确区域定位及区域整体发展战略。

3、分析区域产业组合及布局规划。区域的产业布局应以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充分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结合区域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圈的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周边区域的战略定位和竞争影响,开展错位竞争与优势互补,合理定位,抓住机遇,引领发展,成为本经济圈的核心。

4、通过区域营销策划增强区域品牌。为了把“规划”落到实处,实现区域发展战略,必须把加强和全面推行区域营销作为区域发展经营的纲领,不断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1 世纪的城市竞争实际上是包括产业在内的全方位竞争,产业聚集必然导致城市间在资金、技术、知识和知名度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城市竞争力固然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质量,但也需要外在的包装宣传。区域营销突出了城市的定位和主导产业,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区域营销是城市发展的新课题,需要各界人士,包括政府、商界、学界、市民等共同参与。

5、制定招商引资、产业园区规划及方案。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是规划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招商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咨询领域,因此招商引资规划必须根据本地区产业选择和布局,组织有关专家及人员,换位思考,精心设计项目。

三、“十二五”规划重点在于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如何编订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有人认为“十一五”规划制订得挺好,但是从几年来的实施情况看,效果并不太理想。这段时间增长更多地偏向于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从产业结构上,本来“十一五”希望服务业更多地带动经济发展,但实际结果是工业发展大大快于服务业的发展。从城市化发展看,“十一五”城市化的进展不是很理想,主要困难是农民工市民化。另外区域发展方面,“十一五”规划提出来要建设主体功能区,事实上行政主导的,行政区域经济还有所强化。

第二是如何确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比如GDP,“九五”计划确定增长速度为8%,实际增长是8.6%;“十五”确定是7%,实际是9.5%,计划指标与实际完成差距比较大。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计划经济留下来的规划体制问题“十二五”期间如果还是按照这种方式做,还是改变不了过去的路径。到底怎么转变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个如何确定约束性指标的问题“十一五”规划将目标分为两类,一个是预期性,一个是约束性,从目前的执行情况看,节

能减排两方面效果最好,原因就是作为约束性指标,它落实到了各个地区。“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可能在原来指标的基础上考虑增加指标。第三个问题,如何推进城市化问题。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如果没有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的所有好处就都不存在,又会变成土地的城市化,人口半城市化。城市化战略在10 年前就提了出来,这10 年间城市的变化非常大。光是土地的城市化,没有人口的城市化,消费起不来,最后还是走回到投资拉动经济的老路上结构。

四、“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是主要方向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最初源于2007 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住房次级贷款危机,已经从初期的国际金融危机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的影响自2008 年下半年逐渐显现。这一次经济危机的波及面之广、冲击力之大远远超过1998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在许多指标和方面超过上世纪30 年代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因此可以被看作百年一遇。按照世界经济史上的经济周期规律,一次经济危机自爆发、加深到稳定,再到复苏,长者5-8 年,短者3-5 年,前后平均5 年左右。考虑到21 世纪以来知识、技术、信息经济的突飞猛进,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经济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这次经济危机的周期乐观估计也要持续3 年左右。目前,我国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的趋势,但是加入世贸后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不可能独善其身。现在我国距离“十一五”时期结束还有半年的时间,乐观估计在“十一五”末全球经济危机及对于我国的影响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样“十二五”规划正好处于经济周期的回升期。但是,也不排z仍然尚未完全消散,这些可能性情景分析都应在“十二五”规划制定时给予充分的预计和应对之策。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要深入研究解决好扩大内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影响中国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其中扩大内需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十二五”时期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战略调整的关键阶段,必须将扩大需求的着眼点放到国内需求上来,夯实扩大内需的基础性环节和配套性工作,要着眼于2020 年国家一系列战略目标的确定和要求,着力培育和提升国内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五、心得体会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基础: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我深刻的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有两个特点很重要: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展望: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那么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正确政绩,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第四篇: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篇一: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商英四班王桐

一、“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 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 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 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 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 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 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 年3 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二、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 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小城市地方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本地区的“十二五”规划工作。

1、对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区域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目前经济增长深层次问题,明确的区域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明晰的产业组合及布局规划、找到牵引产业集群的切入点,因此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应对本区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分析,通过对区域经济基础、发展环境、社会文化和战略地位等关键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以及如何根据发展机遇、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区位特征,确立本地区的独特地位。

2、明确区域定位及整体发展战略。定位是规划的关键,必须以“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原则为指导,结合本区域基本情况,着眼长远,立足中期,明确区域定位及区域整体发展战略。

3、分析区域产业组合及布局规划。区域的产业布局应以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充分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结合区域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圈的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周边区域的战略定位和竞争影响,开展错位竞争与优势互补,合理定位,抓住机遇,引领发展,成为本经济圈的核心。

4、通过区域营销策划增强区域品牌。为了把“规划”落到实处,实现区域发展战略,必须把加强和全面推行区域营销作为区域发展经营的纲领,不断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1 世纪的城市竞争实际上是包括产业在内的全方位竞争,产业聚集必然导致城市间在资金、技术、知识和知名度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城市竞争力固然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质量,但也需要外在的包装宣传。区域营销突出了城市的定位和主导产业,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区域营销是城市发展的新课题,需要各界人士,包括政府、商界、学界、市民等共同参与。

5、制定招商引资、产业园区规划及方案。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是规划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招商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咨询领域,因此招商引资规划必须根据本地区产业选择和布局,组织有关专家及人员,换位思考,精心设计项目。

三、“十二五”规划重点在于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如何编订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有人认为“十一五”规划制订得挺好,但是从几年来的实施情况看,效果并不太理想。这段时间增长更多地偏向于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从产业结构上,本来“十一五”希望服务业更多地带动经济发展,但实际结果是工业发展大大快于服务业的发展。从城市化发展看,“十一五”城市化的进展不是很理想,主要困难是农民工市民化。另外区域发展方面,“十一五”规划提出来要建设主体功能区,事实上行政主导的,行政区域经济还有所强化。

第二是如何确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比如GDP,“九五”计划确定增长速度为8%,实际增长是8.6%;“十五”确定是7%,实际是9.5%,计划指标与实际完成差距比较大。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计划经济留下来的规划体制问题“十二五”期间如果还是按照这种方式做,还是改变不了过去的路径。到底怎么转变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个如何确定约束性指标的问题“十一五”规划将目标分为两类,一个是预期性,一个是约束性,从目前的执行情况看,节能减排两方面效果最好,原因就是作为约束性指标,它落实到了各个地区。“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可能在原来指标的基础上考虑增加指标。第三个问题,如何推进城市化问题。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如果没有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的所有好处就都不存在,又会变成土地的城市化,人口半城市化。城市化战略在10 年前就提了出来,这10 年间城市的变化非常大。光是土地的城市化,没有人口的城市化,消费起不来,最后还是走回到投资拉动经济的老路上结构。

四、“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是主要方向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最初源于2007 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住房次级贷款危机,已经从初期的国际金融危机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的影响自2008 年下半年逐渐显现。这一次经济危机的波及面之广、冲击力之大远远超过1998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在许多指标和方面超过上世纪30 年代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因此可以被看作百年一遇。按照世界经济史上的经济周期规律,一次经济危机自爆发、加深到稳定,再到复苏,长者5-8 年,短者3-5 年,前后平均5 年左右。考虑到21 世纪以来知识、技术、信息经济的突飞猛进,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经济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这次经济危机的周期乐观估计也要持续3 年左右。目前,我国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的趋势,但是加入世贸后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不可能独善其身。现在我国距离“十一五”时期结束还有半年的时间,乐观估计在“十一五”末全球经济危机及对于我国的影响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样“十二五”规划正好处于经济周期的回升期。但是,也不排除进入“十二五”后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仍然尚未完全消散,这些可能性情景分析都应在“十二五”规划制定时给予充分的预计和应对之策。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要深入研究解决好扩大内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影响中国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其中扩大内需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十二五”时期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战略调整的关键阶段,必须将扩大需求的着眼点放到国内需求上来,夯实扩大内需的基础性环节和配套性工作,要着眼于2020 年国家一系列战略目标的确定和要求,着力培育和提升国内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五、心得体会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基础: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

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我深刻的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有两个特点很重要: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展望: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那么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正确政绩,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尊敬的党组织:

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经过学习,我了解到,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这一切,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下一个五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五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就必定能够书写我国发展史上又一个五年的崭新篇章。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的发展,这也是来几年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策性的意义,“十二五”更是关键的一程。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因为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然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让中国的富民之路又见曙光。

我们依然关注民生,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进展都是以民生为关注点,这会让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实际的好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政府也进一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中。如何在经济发展的 同时更多地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未来五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次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包容性增长”,是对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次定调。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十二五”时期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扶持政策。

我们关注经济发展方式,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我们知道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一些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大幅提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高度重视民生、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取得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胜利。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已经‘赛程过半’,‘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作为共产党的后备军,应时刻关注党的方针路线,坚决执行,同时向大家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内容,让大家了解会议的议程。同时认真学习,了解会议主要内容,快速提升自己。

当然,在学习、国家时事政治、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各方面,我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党支部能够多多关注我的成长和努力,并给予提醒和帮助和考验。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党支部的帮助和考验,我会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十二五”规划学习心得——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2010年3月28日,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日子——被正式批准为入党发展对象即正式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到现在已将近一年了。一年来,我始终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原则和使命,时时关注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时事,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紧跟党的步伐,努力让自己的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

2010年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审议通过有关“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拟定于2011年5月出台“十二五”正式规划。全国人民为之振动,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各地纷纷组织党员、群众讨论,为“十二五”积极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大学生预备党员,理所当然把这作为自己学习的好机会。以下是我学习“十二五”规划的心得体会。

与此前的规划不同,“十二五”规划追求“民富”,而过去的规划多是以追求“国强”为目标。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也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富民之路的新曙光。民生是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那就有失偏薄了,如今,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要有更高的追求。

2011年01月,广东省两会正式通过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综览全文,“幸福广东”是最新亮点。未来5年,广东的发展蓝图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了实现“幸福广东”的目标,广东将“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预定在8%以上,这一增长率只略高于全国预期目标,低于国内很多省份的目标,也低于广东“十一五”预期目标和实际增长速度。这是为何?对此,汪洋书记解释道:“暂时的稍慢是为了将来的更好和更快,只要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过来了,即使一段时间速度和总量被别人赶超,我们还可以东山再起,迎头赶上。”这让我不禁为之叹服。长期以来,一些地区以追求GDP高速增长为目的,不惜以牺牲环境和少数人利益为代价,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这回,广东省以纲领的形式明确了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实为我党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让我们看到党以人为本的重大决心。

2011年2月21日,广州市长万庆良在广州市人大十三届六次会议上表示,广州以“三个突破”、“五个全面推进”努力实现“十二五”目标,并明确“把广州放在世界先进城市坐标体系”。此外,万庆良用“五味”巧妙地解释了“幸福广州”:生活有甘甜味、环境有清新味、事业有成就味、社会有人情味、文化有高品味。其实,这也可以与建设幸福广州的五个方面相对应:经济要增强实力、环境要散发魅力、民生要彰显给力、创业要充满活力、社会要形成合力。

从党中央到省委、再到市县,各地区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响应党的“十二五”规划,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更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将牢牢记住自身使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服务他人的能力,为建设幸福校园尽自己一份力量。

经过学习,我了解到,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

篇二: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范文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是将“富民”作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

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资料来源:http:///data/xdth/ 篇三:学习“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1)“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学习,我了解了许多内容。首先,与以往的规划不同,“十二五规划”的核心主题是“民富”,而过去的规划多是以追求“国强”为目标。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也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富民之路的新曙光。民生是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只有改善民生,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的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服务。其次,面对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在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面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所积累的珍贵珍贵经验,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对在“十二五”期间的建设有了更高的追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

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后,在面对“十二五规划”,我们自身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是思想准备。做好思想准备,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有了正确的理念,我们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知识和工作准备。“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重要任务,应当看到,这其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是极其复杂艰巨的,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而应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自觉地加强学习、抓紧学习,掌握完成工作需要的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牢牢掌握主动权,才能立足自己的岗位,为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2)“五年规划”是我们党通过对国内外时局的精准把握、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深刻总结而得出的战略性指导纲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拉开了未来5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的序幕。

在经过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变化,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与此同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

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这表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为此,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作为其开篇之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因此,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银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标志性领域,提升银行业核心竞争力,提高银行业的服务水平,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本着“十二五”精神,推动金融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金融服务理念。在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实际的金融创新、金融便利的各种发展战略,完善监管体制,调整和完善创新监管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将推动金融创新贯彻落实到每一项金融工作中,并贯穿于金融业务运行的始终。同时,我们因深刻的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金融需求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来满足人民不

断变化的金融需求,为人民的利益服务。我们应脚踏实地,通过我们在金融岗位上的努力工作,为“十二五”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3)“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在我国的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标志着对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突出的贡献,成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担负着向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在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支持农民增产增收的主渠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贯彻落实“十二五”精神,对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我们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完全有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做出自己的贡献。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4)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集中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2010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丰收的一年,也是共和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端,刚刚成功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重要判断:“‘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我国经过了过去五年的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正是这些、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走过辉煌的“十一五”时期,下一个五年将更加迫切、更加重要。下一个五年,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刚刚结束的时期届五中全会,主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的发展,这也是近几年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蓝图,也就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也就是说,“十二五”时期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十二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是接下来我国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关键中的关键,重中之重,“十二五”不仅肩负着继续发展经济的重担,更要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经济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接下来的五年的重大挑战。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也是“十二五”的重要课题。

因此,下一个五年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及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古人云:“民乃立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而如今,“十二五”规划把以前的规划中“富国”变成了“富民”,所以,现在,在政策上,党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也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今天中国的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

够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充足物质基础,因此,真正实现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将不再是梦想。

我们关注经济发展方式,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我们知道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一些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大幅提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高度重视民生、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取得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胜利。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已经“赛程过半”,“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因此,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正确政绩,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我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应时刻关注党的方针路线,坚决执行,同时向大家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内容,让大家了解会议的议程和规划的具体内容。同时认真学习,了解会议主要内容及规划具体内容,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31011班

03101099号

申浩

2011年7月30日

下载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教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教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商英四班王桐 一、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 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学习“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建议讨论稿全面总结了我县“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对今后五年内的发展制定了框架,描绘了美好的发展蓝......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的心得体会 经过学习,我了解到,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 "十一......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目前,我们即将迎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现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开启,而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

    学习“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学习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推荐)

    学习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四月份我有幸参加了沈移元老师的“区、镇十二五规划专题讲座”,现谈谈我听后的心得体会。沈老师就十二五规划的历史地位、全面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

    学习“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学习“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XX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集中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111(五篇范文)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一、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 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 年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