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委如何抓好第一要务

时间:2019-05-13 03:0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党委如何抓好第一要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党委如何抓好第一要务》。

第一篇:地方党委如何抓好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紧紧抓住、抓好这个“第一要务”,把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国富民的必然要求。近年来,xx市委紧紧围绕“强市富民、发展xx”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加快发展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效。

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建工作理念,坚持一切着眼于发展。积极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建工作理念,强化发展意识,在抓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先、以发展为重,对有利于发展的事情优先考虑,对阻碍发展的问题及时解决;强化服务意识,把加快发展中的难点、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为加快发展营造氛围、培养人才、集聚力量、提供保证;强化效益意识,破除党建工作是软任务、难出政绩的思维定势,确立党建工作不仅能出凝聚力、战斗力,而且也能出生产力的效益观,最大限度地把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促进发展上来,用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党建工作,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了脱离发展抓党建、忽视党建抓发展的错误倾向。

完善“系统配套、运转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坚持一切立足于发展。健全和完善一套系统配套、运转协调的党委工作机制,是促进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强化各级党委“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完善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全市形成了“党委集体抓,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分工抓,责任部门共同抓,党务干部专心致志抓”的新局面。在完善和落实公正选人用人机制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群众公认的民主推荐机制、公开透明的干部考察机制、注重公论的干部评价机制、公道择优的干部任用机制、公平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公正严明的管理监督机制,逐步构建一套围绕“第一要务”来评判和使用干部的工作机制。在完善和落实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上,我们积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极探索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机制、制度规范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查案惩处机制、干部保护机制、廉政责任机制,逐步形成严格教育促使干部“不想贪”,严格管理促使干部“不能贪”,严格监督促使干部“不会贪”,严格惩处促使干部“不敢贪”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探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党建工作方法,坚持一切服务于发展。主动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大党建工作力度,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积极开展创建“六个好”党组织和“双增双比双联”活动,使党组织和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提高了地位和威信;主动适应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了“一岗(党员先锋岗)、一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站(党员联络站)、一校(社区党校)”为主体的社区党建活动体系,有力地推进了街道党建工作向社区的延伸和发展;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探索新形势下抓党建工作的新方式,通过建立“党建联系点制度”,把党建联系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示范点,先后培养、推广了一批致力于发展的先进典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注重立足于实际,着眼于解决问题,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活动载体,通过开展“村会协作”活动,引导市、县技术学会和科研机构与村里签订“村会协作”协议,开展有偿技术协作,既为科技人员提供了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也让农民群众学到了实用技术,达到了科技与农业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合作双赢的目的。

构建“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坚持一切有利于发展。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党建工作服务于发展的切入点。近年来,我们紧扣发展这个主题,着眼于拓宽党建工作,为加快发展构筑平台,着力于构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党建工作在服务发展中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一是全面推进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重点的思想建设,在形成加快发展的共识上下功夫。深入把握发展这个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观念武装党员干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发愤图强的责任意识,在全市上下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发展、求真务实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全面推进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重点的组织建设,在提高发展的本领上下功夫。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职能,区分不同情况,注重把熟悉经济工作、善于抓项目、用心抓落实、得到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和重点经济部门,并引导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成为致力于发展的领头雁,从而使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推进发展的职能得到了更有效的落实。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发展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注意根据xx市是农业大市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的特点,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积极探索并组织开展“农业155”服务网络建设、“双带双创”、“双培”、党员创“大户”等活动,逐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

三是全面推进以培养、吸引、使用为重点的人才开发工作,在增强稳步发展的后劲上下功夫。针对作为欠发达山区在招才引智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探索“构筑平台,招才引智”、“借脑发展,借梯登高”等柔性引进方式,吸引了不少“两栖型”、“候鸟型”高层次人才,为加快xx市的发展献计献策、出智出力。

四是全面推进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在优化服务发展的环境上下功夫。通过开展“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执政为民”教育活动,坚持干部“驻村夜访”制度,提高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效能等,下大气力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了重视发展环境、注重服务形象的良好氛围。

五是全面推进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在提供促进发展的制度保证上下功夫。各级党委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管全局、把方向、议大事、用干部、抓落实,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战略问题、全局指导和宏观决策上,努力做到扭住中心不放松,抓住机遇不放手,遇到困难不低头,加快发展不停步,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二篇: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带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乡镇党委只有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本文将根据鹤城区凉亭坳乡的实际情况,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的问题为落角点,深入探索地方党委抓好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途经,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进程。

关键字:地方党委;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途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执行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和农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地方党委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直接领导者,有责任、有义务重视好,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坚持党的根本原则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近几年来,凉亭坳乡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差异有计划的发展党员数量,不

断优化党员结构,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结构建设,在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

层党组织在引领群众加快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方面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个方面,受我乡地处

偏远,交通不便,群众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

在引领农民致富上仍处于摸索阶段。另一个方面,由于国家不断

强化惠农和支农力度,群众对党的依赖和需求越来越高,农村基

层党组织所能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

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农民为拓宽经济来源,增加收入,我乡有近一半的人口在外务工,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在农村基层党建

中出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根据我乡2008年党

内统计年报表可以看出,初高中以下文化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80%以上,且女性仅占党员比例的13.8%。存在知识文化水平偏

低,女性党员偏少,结构比例失调等现象。

二、党员队伍素质偏低

农村党员良莠不齐,素质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很少关心国内外大事,国家法律法

规政策,对国家重大法律法规模棱两可,更有极少数党员对中国

共产党失去信心,在思想上动摇了对党的坚定性。

2、组织观念

较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

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我乡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党员的流

动性明显增强,部分党员的组织观念日渐淡薄,很少或从不参加

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开会迟到或不到的现象屡有发生。

3、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越来越少的党员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

思考问题,把人民群众当作真正的主人翁。更有党员表示党员和

群众没有区别,不会或者没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

管好自己就行。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农

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偏差。在村级干部中,有致富项目,能给群众作榜样,带领创业的干部很少,能对群众带富、帮富的党员严重不足。

三、党员管理难,党性观念淡薄

在我乡,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党员日益增多,而且大多为年

轻党员。这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是党员分

散、流动,难以集中,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过组织

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副其实的“下

岗”党员;二是部分老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绪中,不能正确看待党

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对个别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以偏概全,时常发

生“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叹,致使一部分农村党员动摇了

信念,减弱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政治优势。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

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

接点”。它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我们党加强

执政能力建设的平台。因此,提高我乡党委的执政能力,关系到

我乡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我乡党委在深入切实抓

好农村党建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

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夯实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乡党委要

提升我乡农民党员率先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能

力。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推动网络党建向农村党组织延伸,采

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

论、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

展的能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其认识到农村基层组织和

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

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领导,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好不好,表现在下边,根子在地方

党委。因此,我乡党委要以强烈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抓不好基层

党组织建设是失职,不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渎职”的思想,成立

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并切实履行

职责,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我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

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并根据

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

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坚持按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

3、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

乡镇党委与农村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有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乡党委在引导农村基层党委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时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及时转变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要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特征,立足于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抓什么问题,把落后村、问题村的整改是不是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不是得到妥善解决,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大胆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要创新乡镇干部的工作方式,实现由“领导管理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要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教育乡镇干部把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作为推进村民自治、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事来抓,要求乡镇干部变“管民治民”为“服务于民”。一是坚持以宏观管理为主。乡镇干部必须学会用市场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教育的手段来开展工作,尽量

减少微观干预,注重宏观指导。二是坚持以说服引导为主。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同群众商量,宣传发动教育群众,用成功经验引导群众,用致富榜样带领群众。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乡镇干部应当真心实意地尊重村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察民情、听民意、集民智、解民忧,当好人民的公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地方党委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汪进玉.乡镇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J].甘肃:定西日报 第三版

第三篇: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文档来源:鹤城先锋

近几年来,凉亭坳乡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差异有计划的发展党员数量,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结构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群众加快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个方面,受我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群众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农民致富上仍处于摸索阶段。另一个方面,由于国家不断强化惠农和支农力度,群众对党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农民为拓宽经济来源,增加收入,有近一半的人口在外务工,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出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根据我乡2008年党内统计年报表可以看出,初高中以下文化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80%以上,且女性仅占党员比例的13.8%,存在文化水平偏低,女性党员偏少,结构比例失调等现象。

二、党员队伍素质偏低

农村党员良莠不齐,素质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很少关心国内外大事,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国家重大法律法规模棱两可,更有极少数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失去信心,在思想上动摇了对党的坚定性。二是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部分党员不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也没有把人民群众当作真正的主人翁。更有党员表示党员和群众没有区别,不会或者没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管好自己就行。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偏差。在村级干部中,有致富项目,能给群众作榜样,带领创业的干部很少,有能力带富、帮富群众的党员严重缺乏。

三、党员管理难,党性观念淡薄

在我乡,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党员日益增多,而且大多为年轻党员。这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是党员分散、流动,难以集中,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副其实的“下岗”党员;二是部分老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绪中,不能正确看待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对个别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以偏概全,时常发生“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叹,致使一部分农村党员动摇了信念,减弱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政治优势。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是党与群众、政策

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它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平台。因此,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全乡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

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夯实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不断提升我乡农民党员率先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能力。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推动网络党建向农村党组织延伸,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其认识到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领导,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好不好,表现在下边,根子在地方党委。因此,乡镇党委要牢固树立“抓不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失职,不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渎职”的思想,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并切实履行职责,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并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坚持按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

三、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

乡镇党委与农村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有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镇党委在引导农村基层党委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时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及时转变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特征,立足于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抓什么问题,把落后村、问题村的整改是不是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不是得到妥善解决,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根据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大胆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创新乡镇干部的工作方式,实现由“领导管理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尊重村民群众主人翁地位。要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教育乡镇干部把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作为推进村民自治、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事来抓,乡镇干部要变“管民治民”为“服务于民”;注重宏观指导。用市场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教育的手段来开展工作,尽量减少微观干预,坚持以说服引导为主。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同群众商量,宣传发动教育群众,用成功经验引导群众,用致富榜样带领群众。(作者/张应堂 系区凉亭坳乡党委书记怀化市鹤城区党建研究会2009理论研讨活动二等奖论文)

第四篇: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带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乡镇党委只有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本文将根据鹤城区凉亭坳乡的实际情况,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的问题为落角点,深入探索地方党委抓好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途经,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进程。

关键字:地方党委;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途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执行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和农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地方党委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直接领导者,有责任、有义务重视好,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坚持党的根本原则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近几年来,凉亭坳乡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差异有计划的发展党员数量,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结构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群众加快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个方面,受我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群众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农民致富上仍处于摸索阶段。另一个方面,由于国家不断强化惠农和支农力度,群众对党的依赖和需求越来越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所能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农民为拓宽经济来源,增加收入,我乡有近一半的人口在外务工,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在农村基层党建中出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根据我乡2008年党内统计年报表可以看出,初高中以下文化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80%以上,且女性仅占党员比例的13.8%。存在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女性党员偏少,结构比例失调等现象。

二、党员队伍素质偏低

农村党员良莠不齐,素质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很少关心国内外大事,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国家重大法律法规模棱两可,更有极少数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失去信心,在思想上动摇了对党的坚定性。

2、组织观念较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我乡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党员的流动性明显增强,部分党员的组织观念日渐淡薄,很少或从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开会迟到或不到的现象屡有发生。

3、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越来越少的党员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把人民群众当作真正的主人翁。更有党员表示党员和群众没有区别,不会或者没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管好自己就行。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偏差。在村级干部中,有致富项目,能给群众作榜样,带领创业的干部很少,能对群众带富、帮富的党员严重不足。

三、党员管理难,党性观念淡薄

在我乡,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党员日益增多,而且大多为年轻党员。这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是党员分散、流动,难以集中,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副其实的“下岗”党员;二是部分老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绪中,不能正确看待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对个别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以偏概全,时常发生“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叹,致使一部分农村党员动摇了信念,减弱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政治优势。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它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平台。因此,提高我乡党委的执政能力,关系到我乡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我乡党委在深入切实抓好农村党建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

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夯实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乡党委要提升我乡农民党员率先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能力。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推动网络党建向农村党组织延伸,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其认识到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领导,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好不好,表现在下边,根子在地方党委。因此,我乡党委要以强烈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抓不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失职,不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渎职”的思想,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并切实履行职责,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我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并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坚持按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

3、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

乡镇党委与农村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有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乡党委在引导农村基层党委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时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及时转变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要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特征,立足于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抓什么问题,把落后村、问题村的整改是不是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不是得到妥善解决,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大胆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要创新乡镇干部的工作方式,实现由“领导管理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要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教育乡镇干部把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作为推进村民自治、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事来抓,要求乡镇干部变“管民治民”为“服务于民”。一是坚持以宏观管理为主。乡镇干部必须学会用市场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教育的手段来开展工作,尽量减少微观干预,注重宏观指导。二是坚持以说服引导为主。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同群众商量,宣传发动教育群众,用成功经验引导群众,用致富榜样带领群众。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乡镇干部应当真心实意地尊重村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察民情、听民意、集民智、解民忧,当好人民的公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地方党委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汪进玉.乡镇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J].甘肃:定西日报 第三版

第五篇:发展是党的第一要务

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重要论述,从党执政兴国的高度强调了发展的重大意义。”

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它既指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等诸多内容,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要务,通常是指最重要而又最紧迫的任务。

一、充分认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大意义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是人类全部历史和全部活动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对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作过精辟论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重要内容,并强调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谈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也经历过不少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严重自然灾

害等各种严峻考验,党中央始终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途径。我们党能够执政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就必须抓好发展。一是生产力的先进性是在发展中保持和实现的。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推动生产力以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向前发展,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是文化的先进性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实现。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只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真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是人民利益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实现。所以,坚持“三个代表”就要坚持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前进中问题的关键。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也要看到,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靠发展,只有抓好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显现出蓬勃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是一项艰巨而又宏大的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要实现这一要务,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实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人民的富裕与否、科技水平的高低,都可以归结为经济实力的强弱。不首先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不可能缩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换言之,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才能增强经济实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当前,我们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就业压力较大;二是农民收入增长较慢。要靠发展才能不断缓解就业压力,使经济增长率高一些。新的就业岗位是在经济增长中产生的。第三产业之所以能多吸纳就业者,是因为人民的收入水平将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上升,从而人们的消费支出总额将增长,消费结构将相应地发生变化,第三产业也就发展起来,并相应地增加就业人数。解决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较快地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改良品种,增加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的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见,农民收入的增长归根到底也只能在发展中实现。此外,还应当认识到,财政收入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带动的关系。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财政收入才能稳步增长。我国前进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依靠国家投资来解决。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投资起主要作用。有了国家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西部大开发的步

伐就能加快,农田水利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有资金保证,而这正是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所必不可少的。其次,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从较深的层次考察发展问题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发展首先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上,但绝不是单纯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当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上,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我们革命的目的,也是建设的目的;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进步的目的。应当承认,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正面临许多新问题,如地区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差距较大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等。所有这些前进中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经济和社会能不能协调发展,地区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均收入差距问题能不能逐步解决,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内在要求。进一步说,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包括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包括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法律、思想、人才等方面的保证,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充分发挥,必将不断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

第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观,要点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汲取一些国家发展中的教训和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包括治理已被污染的江河湖泊,对重点区域和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整治,节约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这不仅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而且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当前我们在环境和资源方面所遇到的新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为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创造了物质条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总之,只有从上述三个不同的层次来全面理解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落实到行动上,我们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下载地方党委如何抓好第一要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党委如何抓好第一要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要继续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五篇范例]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重 要 论 述 要继续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根本任务所规定的。与革命和战争年代不同的是,在共产党夺取国家政权之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社会的生产和建设,促进国家与......

    安全生产是第一要务

    安全生产是第一要务 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中,九峰物业公司根据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2015年小昆山镇“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召开班子安全会议,制定工作计划,......

    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

    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 中办发[2006]21号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进一步明确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

    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致力于经济建设第一要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省委把漳州列为第一层面,市委要求比全省提前二年、比全国提前五年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并制定了“发挥农业优势、工业立市”总体目标,提出了具体奋......

    时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

    时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贯......

    时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

    浅谈“第一要务”与反腐败的关系

    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认清发展与反腐败的关系,强化服务“第一要务”意识,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一、服务“第一要务”,必须真正树立发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