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证发展看问题,对比变化求深刻——2011年高考作文简析
辩证发展看问题,对比变化求深刻——2011年高考作文简析面对2011年的高考作文,学生共同的感觉是难以下手,觉得和平时训练的作文大相径庭。以前积累的素材、名言似乎都用不上。文章写起来觉得空洞、乏味,很难写深刻。其实,细究一下,作文难度并不大。
今年的作文,属于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为写实性,没有什么寓意,观点也十分鲜明,即:中国变化了,发展了,崛起了,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了。要求也很明确,要歌颂国家的变化和发展。
出题者意识到这个题目过大,于是材料进一步具体指导,让考生从军事、科技、经济、政治等方面选择小角度进行写作。尽管,这几个角度对普通考生而言,还是远了些,大了些,空了些,但是,它却给考生指出了写作思路,即化大为小,大处着眼,小处着笔。
观点给了,方法也很明确,既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又确定了写作方法,甚至还明确要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那么,题目就很好写了,如同小学写过的家乡的变化、餐桌的变化应该都可以;男同学写自己关注的军事和体育,那么姚明、刘翔、李娜都可入题;女同学自然也可以去写巩俐、宋祖英、萨顶顶。只不过,无论从文笔还是主题,自然不能永远停留在小学的水平,要做到夹叙夹议,记叙议论抒情三者密切结合。注意叙述的典型化、概括化,议论的集中化、深刻化,抒情的自然化、真实化。
当然,考生觉得最难的就是深刻主题了。其实,只要回想一下我们写作的基本训练,难深刻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看待,考生颂扬祖国某一方面变化的同时,用辩证的思维去透视一下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或者引发人们更深入的思考,文章想不深刻都难。
2、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展变化是历史的必然,只有顺应历史进步的发展才值得人们歌颂。文章中,以未来主人翁的态度思索探讨今天的发展变化,是否顺应历史,是否有可持续性等等。例如,写经济发展,厂矿增多,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可同时,是不是带来了污染、噪音,民风民俗也发生了改变,喜什么,又该优些什么?这样,既完成了作文要求所感、所思,又完成了深刻这一高层次要求,简单而实在。
3、对比之中见变化。崛起的中国与过去的东亚病夫,开放的世界化的经济与过去的闭关锁国忆旧社会贫苦,展新中国腾飞,抒发考生豪迈与激动之情。文章内容自然也就丰富充实深刻了。
可见,坚持写作训练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学生作文的理论水平。当然,只要扎扎实实做好基本功训练,就能应对任何变化。
附示例作文:
软件硬件一起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六神七的成功发射,海军在索马里的顺利护航;孔子学院在欧美的开办,汉语教学的普及与推广;吉利熊猫收购沃尔沃,国家GDP增长,排名仅次于美日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正以大国的姿态维护着世界的稳定,世界更以惊奇的眼光关注着中国的崛起。
是的,中国发展了,国强民更富。瞧瞧,我们一家三口住上了130平方的房子,父母虽然只是工薪族,但也有了私家车。爷爷奶奶住进了城,嘴里整天感慨生活天天像过年。节假日驾车荣归故里,发现老家变化更大,原来的土墙土房消失得无影无踪,连过去家境困难的三舅家也盖起了漂亮的二层大洋房。父母常忆苦思甜的小学校舍,在我眼中优美恬静神奇得像三味书屋;村镇的办公楼掩映在绿树丛中,正是一座白宫,阔气且优雅
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是今日中国的主旋律。然而,我们看到的发展变化硬件居多,物质居多,可软件呢?
奶奶干了一辈子乡村医生,需要老家出具一份证明。年长一点的村民都知道,因为几乎每一家孩子大人都让奶奶看过病。可年轻的新上任的医疗站的法人代表就是不同意,原因很简单我不知道,我母亲知道是我母亲知道,我不知道。父亲急了你是法人,不是个人!你不知道,可以调查嘛,可年轻人说正因为我是法人,代表法律,我不知道,就是不能开给奶奶填写的一份表格,需要村委会、村医疗站盖章五个村民签字且格式为一式六份,可卫生院的办事人员一次只告诉你一条,当父亲和其他乡村医生在乡和村之间跑了三趟,问个究竟时,办事员慢悠悠地说:急什么,国家政策要慢慢理解嘛,你能耐,你自己办去!噎得父亲哑口无言,办事员还教育父亲关口渡口,气死霸王,关口要慢慢过。
忽然想起一个笑话,说有人问一农夫当你富了,你想干啥,农夫回答很利索买两碗扯面,吃一碗,倒一碗。回到乡下,暴发户这个词常萦绕在耳边。看看报纸,最贵的车被中国人买走了,最贵的香港楼盘据说也被大陆人买了,听说中国人准备对外出击了!反正,钱有的是
可是,当台湾因环境污染对大陆游客有不满时,当欧洲各国一边期盼挣我们的钱却一边无可奈何的摇头时,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囊中饱满的同时,脑袋是不是也该装更多的东西,否则,纨绔土地主将成为我们国人的代名词。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这是领导人的高瞻远瞩,硬件软件要一起变,这更是国家发展的必须。是的:当我用奴隶式要求,当我用封建的理念和效率生活在21世纪的土地上,我怎能说,祖国啊,我将你深深的爱恋。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三:李红梅
第二篇: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
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
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的开始。这次大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从此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使中国的大门打开,走向世界。这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划时代的事件。因为这次大会是在中国历史朝何处走,以及向哪个方向走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中国其他领袖共同所做出的伟大决策,正是这个决策使中国人民在以后的30年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伟大变化,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还是民生方面,人们生活中所能看到和所接触到的方方面面都与开放前的中国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来,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华大地焕发出了更新更强大的活力,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变成现实。30的求索与奋斗,使一个经济上贫穷、落后的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个方面的重大政策。对内改革,指的是要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它各方面体制;对外开放,从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两个方面的重大决策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改变了过去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的“一穷二白”的底子,成为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了改革的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重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确立了农户作为农村的微观经济主体。这个转变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为从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到1984年解体,在中国存在了26年,在它刚开始实行时有其必然性,也是中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各项事业的恢复,人民公社体制这个“政社合一”体制下存在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统一分配,在“出工一窝蜂,干活大呼隆”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遏制,从而导致个人消费品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盛行,不能对个人形成有效激励。这种体制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城镇居民的农副产品供应紧张,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困苦,还有一亿多人不能解决温饱。
从1982年开始,国家连续发了关于农村工作的5个一号文件,奠定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阐明了农村经济要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进入21世纪以来,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此后,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中重中之重,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战略。从2004年开始,中央又连续发布了5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抓住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部署了六大制度建设,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这一系列关于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部署,是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步骤。所有这些党的方针政策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根据。
从1985年起,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了。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这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冲破了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束缚,使我国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变化之二: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生活方式个性分层,“小资”时尚浪漫生活模式引人注目。变化之三:率先步入“数字时代”。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邓小平是在1979年第一次提出“小康”这个概念的,后来在1986年时对它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容:“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过好。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中有的国家不多。国家总的力量大了,那时办事情就不像现在这样困难了。”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臵!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第28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们为我国取得了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总数达到100枚的优异成绩,位列金牌榜第一位的前所未有的奇迹。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中国体育事业的强国地位。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还有发生在四川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世界看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从北京奥运会,世界体会到了13亿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从中国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世界感受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责任感和这种责任感给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带来的信心。
在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总体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误失衡。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最基本的是经济与政治、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够协调,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几大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治体制改革却是碎步缓行,进展不大。我们国家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我们在报纸新闻媒体中所看到的很多地方的官员领导人无视法律法规,作为执法人知法犯法,而且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为自己谋取私利,不惜损害国家的荣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还有很多的企业单位以及个人,同样在利益的驱动下,干了很多有害国家,有害人民的事情等等。“官本位”非但没有削弱,还有增强之势。目前存在的民生问题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工农差距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风气败坏,腐败严重等问题,这些都同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有关。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79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⑤《中国农村改革30年研究》张晓山、李周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第三篇: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创新——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 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
甪直中学课题组
由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创新》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蒋鸣和教授)已经被中央电教馆批准立项为“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教电馆研06261116号)。我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申报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概述如下:
1、研究背景
1.1、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是在现代教学观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这一平台“重构”教学的过程,也是课程现代化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当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革新。本课题的学校层面研究定位于深层次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问题,通过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学科的多样化学习模式、学习路径和评价模式的实验研究。
1.2、世纪之交,外语教学已进入后交际教学法时期,为了适应初一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学习的新需求,外语教学强调“语言知识,语言意识,语言本领”。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技术为高度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控制其学习实践并获取他们最感兴趣的材料。语言及文化教育与课程模式紧紧相连;而课程模式又把有效策略、评价过程和技术结合在一起。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策略把构建课堂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基于多媒体的有效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练习作为语言学习的关键。
1.3、外语学习最需要在认知、感受和行动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多种“刺激”,产生有效的“体验”,才能在所“反应”。有刺激、有体验、在反应的学习只有在有意义和有目的特别是与自己有关的活动经历当中才会发生。这样的教学活动指与学生的需求、期望、兴趣、关注和利益等有关的活动,是种种真实的身心经历。事实上,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语言,而且是通过语言学习获得人的经历的过程,而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有强有力刺激及体验。
当代外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标”、“以方法为导向”、“以学为主”、“在干当中学”、“在交际中学交际”、“学习是经历”、是“学做事”而不是“学做题”、是“学应用”而不是“学用法”、是“求会”而不是“求懂”、是“会学”而不仅仅“学会”、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应用、学会生存”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等等。
2、相关概念界定:
2.1、信息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应用,涉及到人与计算机的相互作用,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事物。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同文本、图形、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变换相关联。通俗地说,信息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主要包括:扩展人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器官采集信息功能的感测技术;扩展人们的神经系统和交换信息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人们的思维器官存储、分析、加工、处理信息功能的计算机技术;扩展人们的施效器官施用信息功能的控制技术。
2.2、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应用各种基于教室的学习形式,例如:会议,实验室,书籍等 外,还结合其它多种学习方式,例如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 相结合;自主学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相结合等,核心目的就是要将传统的课堂式学习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相结合。
3、研究目标
3.1、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 3.
2、培养具有良好创新精神的学生;
3.3、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科研型、实践型英语教师队伍; 3.
4、提升我校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水平。
4、研究内容
现代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优势互补的混合式学习策略在国际上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策略把构建课堂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基于多媒体的有效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练习作为语言学习的关键。为此,我校特别针对初一英语学科进行了精心设计学案、教案、练习等一系列单元,支持练习、反馈和合适的学习任务,这系列的内容和合适的训练混合的策略使初一英语学科混合学习路径得到保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1.借鉴外语教学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发初一英语学习内容与合适的训练融合的课程系列,将现代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优势互补,形成创新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路径。
4.2把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应用和日常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展初一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和学习路径
4.3研究英语学习评价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借助数据库信息技术,建立集数据采集、聚合和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学习信息反馈系统,探索我校初一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 4.4.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网络学习的平台
探索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研究,有效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在先进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技术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手段来达到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目标(多种手段,不仅仅是电脑、多媒体,包括其他技术、器械的运用);探索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两不偏废(课堂教学中粉笔、黑板、书籍决不可全部被电脑等替代);探索如何建立在教师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进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因而,评价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看他是否掌握和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而更重要的在于看他能否能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研究,不搞灌输、不搞题海,不加练习密度,而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5、课题研究方法
我们将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坚持科学性、循序渐进、系统性的原则,集中培训、观摩名教师公开课以及备课组讨论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一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教学改革。并不间断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和技能,身先士卒地带动一批批教师进行学习研究。
5.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的研究承认每一位参与研究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实践知识的作用,要求初一英语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促进教师在理论指导下自主研究制作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反思研究,在不断反思中发展专业。
5.2、个案研究法:
在整个初一年级英语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2个教学个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教师教学设计策略评价,对教学效果的测试,对学科数据的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说服力的案例,以支撑课题研究的结论。
5.3、调查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研究学生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其学习的影响。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入校之初对学生英语的基础作一个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期中、期末对学生再作一次调查,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学生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效果,从而改进研究方法及步骤,以支撑课题研究的结论。
5.4、文献研究法: 借助学校订阅的教学报刊杂志和各类教育网站搜集初一英语学科教学策略的国内外学术信息,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把资料分类整理,编印成册或放入学校内部网上。教科室推荐课题组成员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教育的智慧》、《教学行为指导》、《现代教学论》、《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等书,并做好业务学习笔记。通过学习,掌握国内英语课程改革动态,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以便指导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
6、实施步骤
6.1.准备阶段(2007年4月-2007年7月)
酝酿、确定研究课题,落实研究人员;调查问卷,了解目前中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地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状况;论证、设计具体实施方案。
6.2.学习、培训、实践阶段(2007年7月-2008年7月)
学习现代教育的相关理论,吸取传统教育中的精华部分,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发初一英语的学习的平台和学习软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参校内为主包括校外的培训、听课、评课;同时开展探索研究工作,研究初一英语学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使之服务于培养学生修养能力、创新精神、协作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设计基于网络的初一英语测试及反馈系统的解决方案;在实验中形成有我校特点的初一英语学习模式和学习路径。
6.3.总结验收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2月)
汇总有关资料(包括各种数据、实况录像、多媒体课件、评比获奖情况等资料的汇总)。撰写教学论文或经验心得、准备研究实验报告、实验课例、研究性学习成果等。
7、课题的组织与分工 7.
1、人员组成:
课题总负责人:
顾金根
甪直中学校长 书记 课题组主要参与人:
沈玉方
甪直中学副校长 副书记
陆益
教科室主任
宋建祖
教技室主任兼教务处副主任 金培芳
教务处副主任 陈春华
电教组组长 曹峰
校团委书记 沈沁涛
信息技术教师 顾秋红
信息技术教师 俞静芳
英语备课组长 盛永根
英语教师 王芳
英语教师
7.2、任务和分工:
设计申报、前期实验论证:
顾金根
宋建祖 开题报告、中期研究报告:
宋建祖
陆益
上网搜集资源、音像资料制作:
曹峰、沈沁涛
顾秋红
课件的制作及应用:
金培芳 陈春华 俞静芳 盛永根 王芳 结题报告、论著出版:
沈玉方、陆益
8、预期研究成果
8.1、初一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
8.2、预习教本、练习单元等各种支持练习、反馈和合适的学习辅导材料,及教学用网络平台。8.
3、结集出版相关论文集。
9、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9.
1、研究力量和水平9.1.1 顾金根:
苏州市政治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1978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任苏州市甪直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国叶圣陶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现代化》全国理事会理事、中国管理学会会员、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会员、苏州市叶圣陶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苏州市棋类协会副主席。
主要业绩:参编《中国经济大辞典》(南京出版社),主编《高考一本通》(2000年全国高考“3+X”全国模拟试卷与评析(文科综合卷))入新高考名校秘卷 政治),编撰出版了近百万字的教学资料,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发表有关论文20余篇,主要有《初中“细腰”现象剖析》、《中学生心理矛盾浅析》、《中学生自我心理训练管窥》、《中学综合学科教学的哲学思考》、《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结构初探》、《从学生反馈信息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完善和发展》等。主持江苏省“九五”课题《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已结题)的研究工作。研究能力极强。
9.1.2 沈玉方
苏州市化学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学习和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艺术,潜心教育科学研究,积极参加省级(《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学中正确应用的研究》等立项课题的研究;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在《江苏教育研究》、《中学生知识报》、《中学生学习报》、《中学化学》、《化学 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考试报》等较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数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县评比中获奖,与人合作出版《高考化学考点分析》、《化学教与学》、《名师导学》等专著,在吴县市乃至苏州市有一定影响。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全方位渗透、多渠道培养》——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四步台阶教学法取得可喜的成绩,通过“抓住起点——观察,把握重点——实验,围绕焦点——思维,垒起支点——自学”的四步台阶教学法,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有序、有效地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广大师生的赞誉。研究能力极强,所研究课题均已经全部顺利结题。
9.1.3 陆益
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各个课题的核心研究成员,参与了《以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普通高中综合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农村普通高中女生情感意志的培养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等的课题的研究,研究能力极强,所有课题均已经全部顺利结题。
9.2研究的信息技术环境设施
我校已经建成校园网络系统,100M宽带接到每一个班级、办公室,做到“班班通”。学校已建有中心机房一个,配有三台服务器。建有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3只),网络教室(6只)。有自己的网站,我们的网址是:www.xiexiebang.com。由专人负责,专人定期更新。有“国之源”、“清华同方”、“K12”等资源库,学校还自己创建一套适合本学校的资源库。
9.3研究其它保障 9.3.1组织保障
校长顾金根、副校长沈玉方挂帅,并由一大批骨干教师牵头组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并聘请市、区的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把关。
9.3.2经费保障
课题研究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全力保障。保证开题、结题及过程中的各项经费及时到位。保证调查实验、资料搜集、会议研究、论文结集、论著出版、制作课件等各项经费如期支付。预算总研究经费为10万元左右。
9.3.3时间保障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不少于每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