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与征稿启事(北外2013.10))(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03:3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与征稿启事(北外2013.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与征稿启事(北外2013.10))》。

第一篇: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与征稿启事(北外2013.10))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与征稿启事 基于多元人才观,探索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未来中国与中国的英语教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定于2013年10月19—20日在北京共同举办“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主题为“基于多元人才观,探索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未来中国与中国的英语教学”。

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就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这一命题为我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与目标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未来中国的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将具有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也要培养立足本土、了解国情、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外语人才;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注学科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也要培养注重实践、适合行业或专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面对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我国的外语教学也要“随需应变”,树立人才培养的“多元观”,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不同特点、不同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多元人才观这一认识,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需紧密结合社会需求、院校发展和学生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建立全面、清晰的课程体系,探索多元、有效的教学模式。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既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综合实力提升的需要,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殷切期待。

本次研讨会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人才培养目标,既高瞻远瞩,又立足现实。研讨会将坚持开放、务实的原则,针对我国英语类专业教学未来肩负的使命与面临的 1

挑战,汇聚全国专家学者的智慧,就不同类型高校外语院系的发展特色、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发展等课题进行充分研讨。

一、会议安排

研讨会包括五个阶段:

(一)主旨报告,(二)专题发言,(三)院校论坛,(四)综合汇报,(五)大会总结。

(一)主旨报告: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国际机构高层人士、教育部高教司领导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家,就新形势下外语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进行指导和建议。

(二)专题发言:在参会者中征集发言人,围绕不同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等,阐述所在院校的改革思路与教学实践。可参考以下专题内容:

1.国家未来发展与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2.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3.以交际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

4.以输出能力培养为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

5.体现思辨能力培养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

6.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

7.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8.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9.教学评估体系建设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10.英语专业教师发展与团队建设。

(三)院校论坛:根据国内高校类别分设,包括外语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等分论坛,结合学校类型与专业特色,探讨面向未来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同时,会议将专门设置数字论坛,探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学资源的建设。

(四)综合汇报:各分会场及院校论坛主持人根据发言及研讨情况,对本会场主要发言内容及意见、建议等进行整理、提炼,同时结合自己的观点,在大会做综合汇

报发言。

(五)大会总结:邀请主旨发言人做总结发言,并回答参会者提出的问题。主旨发言人可根据研讨会整体情况,从不同视角进行总结,对会议中交流的理念与实践进行点评,对提出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剖析,对未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建议,使大会主题得以进一步融合与提升。

二、征稿安排

收到本通知后请选择上述专题发言议题中的一项,也可就会议主题自拟题目,提交发言摘要。研讨会将组织专家进行遴选,安排分会场发言。每人发言时间为30分钟,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体现特色。请于2013年7月15日前提交300字左右的发言摘要(见“参会申请表”)。9月15日前会务组确认入选者,发出邀请函,并将摘要编入《研讨会手册》,安排发言时间与场次。入选者请于会议报到当天提交发言PPT。如有纸质介绍材料,需提前发给会务组,由会务组负责印制和分发。

研讨会结束后,外研社将组织充实完善本次研讨会的投稿和发言稿内容,结集出版《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暂定名)。

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研讨会,并期待您积极投稿、到会发言。

三、报到时间

2013年10月18日(周五)。参会者持邀请函报到。

四、会议时间

2013年10月19-20日(19日全天,20日上午)

具体安排(详见届时编印的《研讨会手册》):

10月19日上午:

08:30-09:00 开幕式

09:00-12:00 主旨报告

10月19日下午:

14:00-17:00 专题发言

17:00-18:00 专题发言综合汇报

10月20日上午:

08:30-11:00院校论坛

11:00-11:40院校论坛综合汇报

11:40-12:00 大会总结

五、会议地点

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市大兴区)

六、会议费用

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餐费、会务费及资料费由主办单位承担。

七、会议联系

联系人:都帮森电话:010-88819662邮箱:zhaiyao@fltrp.com

第二篇:“2013粤澳高端论坛——海洋强国与粤澳未来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3粤澳高端论坛——海洋强国与粤澳未来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陈茜

 2013-05-16 10:53:02

来源:广东社科网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澳门理工学院一直以来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合作关系,长期以来双方互邀专家学者参加由对方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并开展合作研究,高层之间也保持频繁的互访和交流。2010年7月双方签署了《澳门理工学院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书》,进一步提升了双方之间合作的高度和深度。为了落实合作协议,去年温宪元副院长率团访问澳门,双方达成共识,决定今年11月11-13日在澳门举行“2013粤澳高端论坛——海洋强国与粤澳未来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将广邀海峡两岸四地和国外学者参加研讨和交流。

海洋蕴藏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人类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对海洋的探索,但由于海洋的浩瀚和深度以及技术方面的限制,人们对海洋的了解和开发还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诸多陆地资源的长期开发和匮乏,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竞争中的热点。国际海洋法公约在规范和保护各国海洋权益的同时,亦促使各国把眼光投向海洋,一些国家实施以岛圈海的战略,更加剧了对蓝色国土的竞争,南海和东海争端已经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最不稳定因素。随着中国在2012年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和中国石油需求的60%依赖进口,包括石油安全在内的经济安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安全概念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冷战的结束,在国家安全向低政治领域延伸的同时,安全疆界亦延伸至国土之外,形成了对中国来说诸如“马六甲困局”等安全威胁,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不仅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在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大背景下,亦将对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澳门理工学院将联合举办“2013粤澳高端论坛——海洋强国与粤澳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将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澳门理工学院已经将该研讨会列为今年学术工作的重点,共同努力办好这次研讨会。

第三篇: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名称】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建设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

【颁布单位】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颁布文号】昆政办〔2010〕102号

【颁布时间】2010-4-23

【实施时间】2010-4-23

【正文】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建设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昆政办〔2010〕10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昆明市建设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三日

昆明市建设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本市建设行政执法人员恪尽职守,公正执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对本市建设行政过错责任的追究,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建设行政过错责任,是指本市负有建设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以下简称“行政执法”)职能的各级建设行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和其委托执法的部门(以下简称“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下简称“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审批、日常行政管理等行政执法过程中,故意或过失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造成不良后果或严重影响,被有关部门责任追究或因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被撤销、变更、纠正具体行政行为而应承担的责任。

第四条 建设行政过错责任的追究由有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或纪检监察机关负责实施。

第五条 建设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惩处与责任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建设行政过错责任的承担主体是行政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包括具体工作人员(经办人、执法检查人员);部门负责人(审核人);分管(主管)领导(批准人)等。

第七条 行政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追究其责任:

(一)违法、违规实施行政审批、批后管理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行政违法行为的;

(三)不认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重大质量、安全或其他管理事故,给国家、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较大损失的;

(四)违法或错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经行政复议被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的;

(五)违法或错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经行政诉讼被人民法院撤销、变更或限期履行的;

(六)违法行使行政处罚,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害或其他不良后果的;

(七)被上级机关认定属行政执法过错的;

(八)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八条 行政过错责任分为直接责任、直接领导责任和间接领导责任。

第九条 在行政审批工作中出现行政过错责任的,按以下方式进行责任追究:

(一)经办人未经审核人审核、批准人批准,擅自作出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经办人负直接责任;

(二)经办人不严格依照审批程序实施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经办人负直接责任;

(三)经办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致使审核人、批准人不能正确履行审核、批准职责,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经办人负直接责任,审核人、批准人负间接领导责任;

(四)经办人对某问题提出异议致使出现错误后果,审核人、批准人未及时发现或纠正,审核人负直接领导责任,批准人负间接领导责任;

(五)审核人不采纳或者改变经办人正确意见,经批准人批准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批准人负间接领导责任;

(六)审核人不报请批准人批准直接作出决定,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

(七)批准人不采纳或者改变经办人、审核人正确意见,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未经经办人拟办、审核人审核,批准人直接作出决定,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

(八)其他情形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责任。

第十条 在日常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检查过程中出现行政过错责任的,按以下方式进行责任追究:

(一)经办人不依法履行职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不良后果的,经办人负直接责任;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未尽监督职责的,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执法检查人员在执法监督检查过程中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应发现的问题未及时发现、应处理的问题未及时处理;或违法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造成不良后果的,执法检查人员负直接责任;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未尽监督职责的,负直接领导责任;

(三)执法检查人员超越权限、违反法定程序实施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强制措施的,执法检查人员负直接责任;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未尽监督职责的,负直接领导责任;

(四)执法检查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重大质量、安全或其他管理事故的,执法检查人员负直接责任;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未尽监督职责的,负直接领导责任,主管领导负间接领导责任;

(五)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作出的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由领导班子集体承担责任;

(六)其他情形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责任。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从轻或免于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一)行政执法人员发现行政执法过错,主动、及时纠正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过错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已改正的。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执法人员不承担行政过错责任:

(一)行政管理相对人虚假陈述或出具伪证,致使发生行政执法过错的;

(二)对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决定或行政措施,行政执法人员明确表示不同意见且有据可查的;

(三)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未能作出明确规定,无法认定责任的;

(四)其他不应追究责任的。

第十三条 追究行政过错责任的方式有:

(一)诫勉谈话;

(二)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通报批评;

(六)调整工作岗位;

(七)停职检查;

(八)劝其引咎辞职;

(九)责令辞职;

(十)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人员行政过错行为由有关部门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追究、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行政过错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行政过错责任行为的;

(二)对相关调查工作进行干扰、阻碍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申诉人、检举人或者责任追究承办人的;

(四)其他应当从重处理的情节。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提起申诉、控告。经复查后发现处理错误的,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纠正。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关于宗教与文化发展的思考——在“宗教与和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宗教学会第七次全国会议”上的发言》[范文模版]

法 音2011年第8期(总第324期)第45页

------------------

关于宗教与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宗教与和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宗教学会第七次全国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学 诚

(2011年7月15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形成的历史。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形成文明,除了人类所具有的生存与繁衍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日本著名佛教思想家池田大作在论及文明形成的要素时说到,生产力的剩余、社会组织、人的愿望都是建设文明的素材,但它们还不是文明形成的灵魂。除上述因素之外,还要有更深的前提,即“为什么而建设”这一思想意识,而把握这一方向的智慧则来自于宗教和哲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则更进一步指出,宗教是文明生机的源泉,各种文明形态就是此种文明固有的宗教的反映(《展望二十一世纪》,1985年)。由此可见,宗教与文化是人类文明形成的核心要素。回顾中国宗教与文化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中华文明的演变经历了如下三个关键的历史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对应中华文明的定型期。铁制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由此而形成的社会新阶层对原有的社会秩序产生强烈的冲击,社会开始变得动荡不安,乃至后来形成了春秋争霸、战国争雄的局面。面对此一局势,以天下为己任的诸多杰出思想家应运而生,他们大都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为了重构新的社会秩序而提出种种救世学说和主张,并因此而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华文明也从此走上了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截然不同的道路,并奠定了随后两千余年发展的基本格调。作为这个阶段的思想成果,法家在辅助秦王朝走向统一之路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儒家则在构建汉王朝的新政治格局中脱颖而出。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应中华文明的更新期。自东汉末年开始的王纲解纽,使土地及农民流入豪门巨族门下,由此形成的庄园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再加上北方诸胡的入侵,使整个社会陷入了连绵不断的战乱之中。面对此一局势,儒家今文经学谶纬之说依附政治,并日趋荒诞;而古文经学又偏重章句训诂,流于繁琐支离,均难担当治世之重责。魏晋名士的清谈之风由是应运而生,但对于社会秩序又是破坏之功多,建设之功少,同样难胜救世之大任。面对此一境况,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却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西域诸国及本土的僧人积极翻译经典、四处讲学、阐释义理,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有了此一阶段的积淀,至隋唐盛世,诸多祖师大德更进一步创建了具有本土化色彩的汉传佛教诸宗。本土化的佛教思想又促进了儒家文化的自我更新,并成为宋朝以后构建社会新秩序最重要的精神资源。

三、清末民国时期,对应中华文明的再生期。清朝自康乾盛世之后,国运由盛转衰,吏治腐败,武备废弛,再加上人口激增,致使民变不断,社会**频仍;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又打开了列强入侵中国的大门,中华文明因此而遭受了以科学和民主为精神内核的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对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华民族有识之士相继推动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乃至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救亡图存乃至强国富民的尝试。这些尝试由技术而经济,由经济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并最终触及了文明的核心。随后经过民国时期各种思潮的剧烈激荡,中华文明终于以全新的姿态又站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华民族一改积贫积弱的旧貌,呈现出今日繁荣富强的局面,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韧性与内在生命力。

回顾中华文明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可以发现,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不同宗教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而进步之后的文明又能给社会带来新一轮的长治久安。春秋战国时期,来自东方的齐鲁文化,来自西方的秦文化,来自北方的燕晋文化,以及来自南方的吴楚文化,在中华文明的成型过程中各自发挥了独特作用,为形成空前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的佛教文化与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了更新中华文明的强大推动力,并为空前繁荣的隋唐盛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而清末民国时期,来自西方的科学、民主与法治精神,对于中华文化的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与过去宗教和文化的交流所呈现的局部性和单向性特点不同,当今世界宗教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呈现出全局性与双向性的特点。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宗教和文化都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为世人所了解,同样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习和吸收其它国家、民族和地区优秀的宗教和文化,并因此主动完成自我更新与发展。经过百余年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之后,中华文明当有更多的自信来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历史积淀,同时也当有更多的优势来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以完成中华文明新一轮的创造与再生,从而为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以及人类的福祉贡献一份力量。

下载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与征稿启事(北外2013.10))(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与征稿启事(北外2013.10))(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