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时间:2019-05-13 03:2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篇: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财务本101 魏巍 06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观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第二篇: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大力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过大的城乡差距,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也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要提升农村的发展地位。从基本目标来讲,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新农村是一致的。如何使城乡二元变一元,使城乡由分割到互动到互补到融合,如何立足于不同的时代条件和新的任务来建设新农村,解决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基本的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城镇化来实现。这不仅是因为城镇化是中国现阶段和今后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城镇化包含了太多的丰富的内容,而且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与城镇化紧密关连,城镇是统筹城乡的桥梁;新农村建设尽管是在农村进行,但如果就农村谈农村、就城市谈城市,不讲“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讲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市民化,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一个结点,一个关健点。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体系中的一个节点,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之尾、乡之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热变冷又变热的过程,由肯定到分歧甚多的过程,其功过是非任人评说。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对小城镇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必须重新加以认识。

一、从小城镇大问题到小城镇大战略 小城镇问题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之后迅速得到了各部门的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广泛讨论。1983年第4期的《社会学通讯》发表了费老的《小城镇大问题》一文,认为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乡结构、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重大问题,要好好研究。此后的两三年,形成了一个研究小城镇问题的高潮。80年代中后期以后,开始对主要由乡镇企业推动的小城镇建设进行反思,有的甚至提出了在中国发展小城镇不如发展大中城市的观点,历数小城镇发展的种种弊端。二十年过去了,回顾这段历史,中央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发展小城镇,建设好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为缩小城乡差别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往回看,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关注重视小城镇问题。1955年11月7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于小城镇的设立就有了明确规定。

1963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里,提高了设臵城镇的标准。

1979年我国政府就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了政府工作日程,提出了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并制定了小城镇体系稳步发展的一 系列配套政策。

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对于设臵建制又作了新的规定:①县级机关所在地一律设镇;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可以设镇;③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口岸地区,确需建镇,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省也出台了相应的具体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2001年通过的十五规划中10次提到小城镇,要求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注意发展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各省各部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研究机构,如建设部成立了村镇建设委员会、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国村镇建设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规范标准以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等;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科技部启动了“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建设部还会同国家其他五部委共同开展并完成了确定全国1887个重点镇的工作,同时拟定了八个课题。建设部内各司局也分别将工作重点延伸至小城镇领域。

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小城镇的发展都作出了安排和布署,提出了不同要求,对小城镇的发展始终予以关注。这表明小城镇具有独特的功能,其地位是大中小城市所不能替代的。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非建制镇。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特点

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需要的有力推动,使我国的小城镇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据建设部和农调总队提供的情况,就建制镇而言,聚集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增加农民收入,解 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量增长较快

据统计,1949年我国有建制镇2000个左右,1954年初发展到5402个。1965年主要因建制标准的提高,建制镇减少到3146个。1975年进一步减少到2800个,集市也由原来的五万个减少到二万个左右,而且其中半数以上有集无市。1985年全国共有建制镇7956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8.7%。1990年增加到11392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20.4%。1995年建制镇个数为17282个,占全部乡镇36.7%。2000年建制镇个数达到19692个,占全部乡镇的45%。2002年全国建制镇达到19811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比重达到50.7%,首次超过乡个数。2004年底全国建制镇个数17785个(不含县城关镇,2003年7月我国有县级行政区2861个)。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不同时期比较看,到2002年,东部地区建制镇达到8113个,比1985年增长2.7倍,占乡镇比重由1985年的14.5%,上升到54.9%,占全国总镇数的比重41%;中部地区建制镇6207个,比1985年增长2.1倍,占乡镇比重由1985年的8.2%,上升到57.0%,占全国总镇数的比重达到31.3%;西部地区建制镇5491个,比1985年增长2.8倍,占乡镇比重由1985年的5.9%,上升到41.7%,占全国总镇数的比重为27.7%。以上情况表明,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小城镇实力强,水平高,明显处于领先的行列;中西部地区小城镇数量少,实力弱,发展水平低。

3、经济实力增强

当前,建制镇的发展正由数量增长阶段向经济实力增强、质量全面提升阶段转变。主要表现在:

人口规模扩大,非农业人口增多。据统计,1999年平均每个建制镇有7874户,29560人,到2002年平均每个建制镇增加到8654户,32309人。镇总人口超过10万的有403个镇,其中20万以上的43个镇,30万以上的10个镇,有3个镇人口达50万以上。

吸纳劳动力增多。2002年每个建制镇从业人员为16719人,比1999年增加1780人,增长11.9%;其中农业从业人员为9981人,占59.7%,比1999年下降4.2个百分点;非农业从业人员为6738人,占40.3%,比1999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

镇区建设加快。1999年平均每个镇区占地面积为248公顷,2002年增加到305公顷,增长了23%;1999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垃圾处理站0.29个,到2002年增加到0.34个;平均每个镇电话装机量由1693部,增加到3563部,平均每百户装机数量由21.5部,增加到41.2部。

经济实力增强。1999年平均每个建制镇的财政收入为720万元,2002年增加到1136万元,乡镇企业年交税金由609万元,增加到935万元;平均每个建制镇居民年末存款由1999年的6284万元,增加到8008万元。涌现出一批经济实力强,聚集能力强的镇。据统计,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亿元的镇达到357个,其中最高的财政收入高达19.4亿元。这些镇的特点是人口规模大,乡镇企业多,经济发展水平高,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镇的平均人口为9.3万人,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万多人。

4、社会事业得到了一定发展

社区环境进一步改善。1999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学校17所,在校学生4767人,教师267人,2002年学校减少为16所,但在校学生增加到4980人,教师增加到284名。1999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医生48名,病床数38张;2002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医生47名,病床41张。

(二)当前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许多地方对城市发展十分偏爱,拆了旧城建新城,搞了小城搞大城,这样容易出成效,容易让人看得见,认为小城镇是小儿科,比较效益低,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都有限,难规范、难管理,因此对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喊得多,做得少,没有把发展小城镇放到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的角度来考虑,放到建立完整的城镇化体系来考虑,放到农村现代化、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去思考。

2、缺乏科学规划,执行规划不力,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缺乏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存有较大的盲目性,高峰时一年设镇2000个,低谷时一年设镇几百个,建制镇的发展速度忽高忽低,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城镇布局不合理,造成城镇发展无后劲,小城镇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和协调,城镇体系层次不清、城镇职能雷同、区域基础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小城镇规划中产业规划薄弱,小城镇建设缺乏经济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对于一些下了功夫搞了规划的小城镇来说,由于规划执行不力,规划随意变动,形同虚设,起不了制约作用。

3、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由于资金紧缺、运作无方等原因,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跟不上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以马路作市场,交通阻塞、吃水难(2004年底,全国还有11.4%的建制镇未建供水设施)、电力供应不正常,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很普遍,严重影响了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

4、体制不顺,管理无序,权责不清

小城镇的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现行领导体制与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对小城镇的调控引导受到多方挚肘。有的有责无权,有的有权无责;有的多头管理,为了部门利益,互不相让,工作难协调。

5、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

许多小城镇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社会化服务功能较弱。许多建制镇产业聚集水平较低,缺少主导产业,规模较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不强,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还有一些地方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和单打一的方式来“规划”小城镇的产业和市场,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造成一些小城镇规划不科学、建筑无风格、产业无特色、城镇无品位。

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2002年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的人口达到了3.23万人,每个建制镇人从业人员1.67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约占60%,非农业从业人员约占40%,后者比例还在逐渐提高。无任是哪种情况,这意味着在小城镇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己刻不容缓。但在全国大部分地方,由于财力、认识、决心等原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十分滞后,尤其是外来人口难以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从而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还有小城镇建设的用地问题,向农民征地是一次性买断还是以土地换保险好;小城镇的工业化到底是规模经营好还是集群经营好;小城镇的管理模式是简单照搬城市模式还是另有路径;小城镇建设中单打一的问题,等等。

三、发展小城镇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指导原则 发展小城镇,一是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放任不管。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量力而行;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防止盲目攀比。三是要深化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和管理机制,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要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小城镇的要求。四是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能搞单打一的建设方式。要把发展小城镇放到城乡统筹的大局中考虑,要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臵,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环保等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发展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能搞两张皮。

中央要求,到2010年力争将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使全国城镇化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

2、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 美国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它是在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 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与英国有很大不同。有专家研究指出,美国在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主要有:一是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塑造城镇不同地特点和培育有个性地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二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地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三是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四是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五是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要建章立制,依法办事。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 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英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其城镇化是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英国的据历史学家估计,早在17世纪,英国就有1/2的农业人口农闲时从事工业生产。这些乡村工业集中在工业村庄,其发展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后来,相当一部分工业村庄演化为城镇。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农村中心村的建设等,英国十分重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做法各不相同,但具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小城镇的个性。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面向“三农”问题,秉承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把小城镇这篇大文章做好。

3、要加强制度创新 一是要创新户籍制度,让农民能够从身份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淡化社保、就业、医疗、上学等制度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

二是要创新土地制度。我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土地制度对农民来说具有特殊的社会保障功能。但农地不能流动,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农民进入小城镇后要放弃宅基地的问题,都是影响农民进城进镇的障碍。因此要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解决好农地产权归属问题。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移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以解决入镇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生活仍然有着落,这样他们入镇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也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总之,要千方百计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安居乐业。

三是要创新就业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乡村就业靠土地,城市就业靠计划的时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城市就业压力很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很多,小城镇应当以自己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就业中的歧视行为,允许各种就业方式存在,在市场导向作用下,逐步建立可以自由流动的城乡一体的劳 动力市场。

四是要扩大社会保障面,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实际出发,分阶段、多层次、多形式地建立农村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解决多头管理、见利不让、难以协调的问题,现在农村的社保是“三驾马车”、“五龙治水”:卫生部门管合作医疗,民政部门管贫困救济与最低生活保障,计生委搞计生保险,扶贫部门搞扶贫保障。小城镇怎样搞,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新路,确保进镇的农民能住得下、有工作、留得住,确保进镇上班但住在农村的农民工也有一份应得的社保。五是要创新小城镇的社会管理体制。小城镇是城市的雏形,兼具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小城镇在强化自己的产业支撑时,一定要在高起点上统筹好小城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发挥好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的作用。

六是要创新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四、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战略意义是什么,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认识不统一,将会直接影响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进程。

1、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

中国农村人口多,转移量大,不可能都到城市里来,这个帐 一定要算。积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和大规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减轻城市压力,它是人口的“蓄水池”、“节流闸”。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作了研究后指出,“一个城市在其规模达到30万人以后,就会失去其规模经济效益。相当经济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大批的农村小城镇,每一个小城镇都拥有一些工厂、电站、中等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

2、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小城镇能够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将为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场所,有利于培育农村市场,逐渐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小区域经济中心。

3、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农村人口进镇工作、进镇定居,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就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4、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扩大投资需求尤其是吸引民间投资,可以明显提高农民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扩大对住宅、农产品、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这 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国内需求不足和农产品阶段性过剩状况,而且也为整个工业和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5、有利于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005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3%,城市化进程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处于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中央要求要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并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其实这也是城市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6、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冲破城乡壁垒,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小城镇已经成为城乡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成为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成为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处于城之尾、乡之首的小城镇,对于打破城乡分割,把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之间多方面的稳定的联系,促进城乡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一个地方多种网络系统的主要结点,在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与枢纽作用。小城镇是一个区域的重要的增长点、增长极,能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7、可以有效地克服和避免一些“城市病”

“扩容提质”是当前我国城镇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以 往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怎样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防止城市“贫民窟”、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精神压抑、人情冷漠等一些城市病的出现,这是后发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大力发展小城镇可能是农民的最好归宿。这样的小城镇没有大城市那样高的门槛,离老家也近,到小城镇生活工作后容易适应,特别有利于在外务工、有一技之长和一定资金积累的农民工回小城镇创业。

小城镇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的问题。发达国家90%的小城镇都生存保留下来了,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中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57%仍生活在农村的中国,面对城市的压力和这样一支强大的农村后备军,面对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这样一个大好机遇,我们要以现有的县城为基础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城镇,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使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和科学规划的城镇体系中得到全面提升。

第三篇: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社会管理的思维创新与路径

社会管理与群众利益有着内在的相关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公权力与群众的关系。“党建统领、社会协同”其内在的机理是处理好预算跟服务的关系,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四大要素问题在于其结构关系,新时期的党群关系要处理好党委与公众的关系、党委与政府的关系,在加强社会管理中,党的各级组织要贯彻群众路线,客服官僚主义,发挥统领和协调各方利益的作用。要矫正各级权力的滥用,防止社会过渡分化,新时期的社会管理要重视公众参与的新特点,正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参与政府动员与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功能,通过培育自主性的社会组织,整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加强社会自治和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急剧的社会转型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此,在多元的社会治理格局中,需要培育社会力量,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上,一方面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在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需要了解社会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的主题能力建设。同时,需要在组织、体制、机制上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保障。

改善党群关系与社会管理创新密切关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与社会规范、价值变迁在进一步催促社会管理加速,时空压缩使得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在正面发展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诸多社会矛盾等负面效应。当单个或是局部是正确的要素合成后可能是错误的结果,合成腐败即是一类,当前各地贫乏的群体性事件即是集体无意识的多重叠加,因此需要加以重视研究,通过改善新时期党群关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第四篇:统筹城乡发展

申论热点:统筹城乡发展

【背景链接】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标准表述】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

第五篇: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落实这一战略决策,必须从战略高度考察其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明确其战略思路和主要内容,给出其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

1、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已具备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条件

城乡关系一般是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工业化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逐步成为接受“补助”、“补偿”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关统计指标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会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既与这一阶段我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看,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和不断扩大,“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主要原因是,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多地注重于在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是要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跳出“就三农论三农,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主要内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观念、机制和体制的诸多变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1、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就是要通过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通过文化、人员、信息交流,经济、教育与科技合作,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在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上,目前从上到下已形成共识,达成了明确的战略思路:那就是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把“三农”问题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战略布局中统筹考虑,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的充分互动加以解决。“城里人”要关心“乡下人”,城市要帮扶农村,工业要反哺农业,应当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来分析,我们都不难得出结论,新阶段农业的问题需要工业参与解决,农村的问题需要城市参与解决,农民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劳动力转移来解决。

2、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指经济范畴,它包括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在经济上应把农民致富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长富于民,藏富于民,实现农民“有其利”;在政治上应把善待农民与尊重农民、组织农民结合起来,给农民国民待遇,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农民“有其权”;在思想文化上应把教育农民与转变农民

观念、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弘扬勤劳、善良、讲修养的传统美德,增强民主、科学、讲公德的现代文明意识,实现农民“有其教”。具体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编制城乡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农民梯度转移。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尤其要在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情况下,政府要调动和引导各方面的力量着力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商业网点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乡村联系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尽快改善。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基础设施。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负,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农业税,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

1、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抓好落实

农民处于末等公民地位是农业和农村不景气的深层根源。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地域中,到处都搞得比较漂亮,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生活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首先要满足城市,然后满足农村。不改变这样的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只有各级政府和城市市民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确的观念,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城乡统筹的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

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没有统筹城乡发展,也就谈不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目前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思想已基本统一,关键是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其考核内容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新的调整和补充。其重要内容要把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业绩作为重要指标,加大这方面的权重,考核中要多倾听农民和民工的建议和心声。

2、统筹城乡发展要注意以“三化”带“三农”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应“三化”并举,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这是近几年我国解决“三农”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我们调整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依据。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辩证的统一体。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核心,只有通过工业化才能逐步“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城镇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可以通过城镇的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村土地集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农业经营企业化。企业化寓于产业化之中,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为推进农业企业化,要下大力气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多种运行模式。今后不管是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政府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

3、统筹城乡发展要把统筹城乡教育作为首要工程

城乡差别大、农民增收难的根子,集中体现在教育、医疗、养老上。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农村各类人才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发展相对薄弱,难以实现均衡发展和高水平、高质量提高;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存在,受校舍、师资及学生就学愿望的制约,高中段教育实现全面普及面临困难,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不平衡现象有继续拉大的趋势;税费改革之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与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学校正常运转受到影响,农村教师工资发放标准不统一,来源不稳定;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和方法落后等。因此,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就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农村教育工作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破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相伴随的城乡教育差距,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一是努力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为确保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青岛市的做法是与县区政府签订《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书》,将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纳入区县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责任目标,对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增长、学校布局调整、危房改造

等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针对农村学校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校际差距较大等问题,以乡镇为单位,重新规划农村乡镇中小学布局,实施农村小学、初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镇初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命以及教师的聘任、调配交流等实行区市教体局统一管理,建立教师工资按照区市统一标准发放制度。二是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打造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首先是建立城乡学校帮扶制度。城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市区的学校与农村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通过教师定期交流培训、联合举办教研活动、经济支持等形式,实现理念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其次是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和残疾儿童少年就学保障办法,使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城市的中小学取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等额外收费项目,使其享受与城市孩子相同的录取条件、收费项目;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残疾儿童少年全部实施免费教育,免费项目包括杂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所需经费按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区级财政负担;第三是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就读资助。县区政府要按有关规定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农村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为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培训效果,应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政府对接受培训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和资助。

4、统筹城乡发展要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作为突破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保障。目前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国家财政的支出中,只有少数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在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国家基本没有承担责任。农村目前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政府只有帮助农村地区建立起与城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把土地从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中解放出来,城乡统筹发展才有基本的制度基础。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促进农民土地保障转向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压器”。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地区差异的原则,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条件已基本成熟的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广到全国;先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逐步建立养老保险。其主要内容有: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制度,减少和消除“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阶层的产生,政府应从财政和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比例,通过“以土地换保障”的形式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稳步推进城镇社保向农民覆盖,最终实现与城镇社保接轨;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形成与城镇低保水平的合理比例关系;稳步建立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5、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减少农民”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GDP中比重越来越低。只有农村人口也同步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的循环状态。否则,农业人口不减少,大多数的人口只能创造和占有越来越少的财富,是难以富起来的。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适时转移与充分就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长期繁荣的必要前提。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从事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占有,为农业走规模经营之路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使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比例发生逆转,在农业生产效益、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能使农副产品生产者获得成倍的效益。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其更大的作用在于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劳动力的观念和意识,使城市中的先进思想和文明生活方式在农村广泛传播;同时市场信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迅速在农村扩散,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第三,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别是造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从近几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劳动者报酬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比重,2000~2002年依次为54.2%、79.2%和60.9%。可见,劳动者报酬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由此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三农”问题,能够取得多重效果,可以加速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当前,各级政府应当注意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协调和指导,维护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合法权益。2004年中央1号文件确立了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的完整政策框架。当前,必须解决的政策问题有: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实行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实行暂住申报制度;清理整顿对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的乱收费,输入地政府必须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中,不能变相向企业或个人转嫁负担;建立并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经费筹措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公共卫生领域给民工市民待遇;把农民进城务工纳入《劳动法》实施范围,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将农民工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让农民能充分享受自由进城和自由迁移的权利并妥善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下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筹城乡发展

    专题二统筹城乡发展 一、时政背景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就是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

    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二.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三.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1、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我们对这战略深信不疑的......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

    城乡统筹发展汇报材料

    汇报提纲 各位领导: 按照要求,下面我就近年来我▲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作一简要汇报。 一、近年来统筹城乡取得成效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

    统筹城乡发展(汇报材料)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中共舞钢市委舞钢市人民政府 (2012年3月) 舞钢市是一座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

    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汇报

    滨海县八滩镇统筹城乡发展情况介绍 (2012年4月18日) 一、八滩镇规划编制情况: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超前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的要求,着力做好各项规划编制规划工作。20......

    统筹城乡发展(精选五篇)

    “三农”问题探究? (一)问题表现? 1、农业问题:农业基础脆弱((1)技术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抗灾害能力差;(2)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