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引基层热议(★)

时间:2019-05-13 03:2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引基层热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引基层热议》。

第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引基层热议

(舆情)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引基层热议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基层干部群众党员对此反应强烈。

一、促进发展党员工作与时俱进,规范党员发展工作。1990年中央组织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对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发展党员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孝丰镇老石坎村党支部书记说:“《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颁布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方法,有利于保证党员的质量。

第二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简称《细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1990年中央组织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对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发展党员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通知强调,《细则》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体现了实践探索的新经验,是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遵循。《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切实做好《细则》的学习、宣传和实施,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

第三条发展党员工作应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第二章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

第四条 党组织应当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外群众对党的认识,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第五条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六条入党申请人应当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也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第七条 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

第八条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第九条 党组织应当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

(一)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

(二)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

(三)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

(四)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第十条党组织应当采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集中培训等方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第十一条 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一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第十二条 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当及时报告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应当及时将培养教育等有关材料转交现单位(居住地)党组织。现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应当对有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并接续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

第三章 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第十三条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后,可列为发展对象。

第十四条 发展对象应当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党组织指定。

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党员,不能作入党介绍人。

第十五条 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是:

(一)向发展对象解释党的纲领、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

(二)认真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工作经历、现实表现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

(三)指导发展对象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

(四)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发展对象的情况;

(五)发展对象批准为预备党员后,继续对其进行教育帮助。

第十六条 党组织必须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政治审查的基本方法是: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函调或外调。对流动人员中的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时,还应当征求其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基层党组织的意见。

政治审查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注重本人的一贯表现。审查情况应当形成结论性材料。

凡是未经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第十七条基层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二十四个学时)。培训时主要学习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入党教材》,可以作为学习辅导材料。

未经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第四章 预备党员的接收

第十八条 接收预备党员应当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九条 支部委员会应当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报具有审批权限的基层党委预审。

基层党委对发展对象的条件、培养教育情况等进行审查,根据需要听取执纪执法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党支部,并向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发放《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未来三个月内将离开工作、学习单位的,一般不办理接收预备党员的手续。

第二十条 经基层党委预审合格的发展对象,由支部委员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召开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人数的半数。

第二十一条 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主要程序是:

(一)发展对象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二)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有关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三)支部委员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审查情况;

(四)与会党员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在支部大会召开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统计在票数内。

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第二十二条党支部应当及时将支部大会决议写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连同本人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培养教育考察材料等,一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支部大会决议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主要表现;应到会和实际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表决结果;通过决议的日期;支部书记签名。

第二十三条 预备党员必须由党委(工委,下同)审批。

乡镇(街道)党委所属的基层党委,不能审批预备党员,但应当对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的预备党员进行审议。

党总支不能审批预备党员,但应当对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的预备党员进行审议。

除另有规定外,临时党组织不能接收、审批预备党员。

党组不能审批预备党员。

第二十四条党委审批前,应当指派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同发展对象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助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谈话人应当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并向党委汇报。

第二十五条 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和表决。

党委主要审议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入党手续是否完备。发展对象符合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完备的,批准其为预备党员。党委审批意见写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党支部应当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对未被批准入党的,应当通知党支部和本人,做好思想工作。

党委会审批两个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应当逐个审议和表决。

第二十六条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批,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七条 在特殊情况下,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可以直接接收党员。

第二十八条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献身,事迹突出,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生前一贯表现良好并曾向党组织提出过入党要求的人员,可以追认为党员。

追认党员必须严格掌握,由所在单位党组织讨论决定后,经上级党委审查,报省一级党委批准。

第五章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第二十九条 党组织应当及时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对预备党员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

第三十条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党总支)组织进行。

第三十一条 党组织应当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

第三十二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应当及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第三十三条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是:本人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支部委员会审查;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报上级党委审批。

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对到会人数、赞成人数等要求与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相同。

第三十四条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批。审批结果应当及时通知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应当同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第三十五条预备期未满的预备党员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当及时报告原所在党组织。原所在党组织应当及时将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认真负责地介绍给接收预备党员的党组织。

党组织应当对转入的预备党员的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无法认定的预备党员,报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批准,不予承认。

第三十六条基层党组织对转入的预备党员,在其预备期满时,如认为有必要,可推迟讨论其转正问题,推迟时间不超过六个月。转为正式党员的,其转正时间自预备期满之日算起。

第三十七条 预备党员转正后,党支部应当及时将其《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转正申请书和培养教育考察材料,交党委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保存。

第六章 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和纪律

第三十八条各级党委应当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党务公开的重要内容。

对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每半年检查一次,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每年检查一次。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并向下通报。

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对具备发展党员条件但长期不做发展党员工作的基层党组织,上级党委应当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必要时对其进行组织整顿。

第三十九条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每年应当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报告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和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如实反映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对违反规定发展党员的查处情况。

第四十条 县以上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应当重视对组织员的选拔、配备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十一条各级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和不正之风,应当严肃查处。对不坚持标准、不履行程序、超过审批时限和培养考察失职、审查把关不严的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典型案例应当及时通报,对违反规定吸收入党的,一律不予承认,并在支部大会上公布。

对采取弄虚作假或其他手段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发展为党员,或为非党员出具党员身份证明的,应当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第四十二条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的式样由中央组织部负责制定,省级党委组织部门按照式样统一印制,并严格管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细则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组发„1990‟3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公车改革——车补引基层公务员热议

日前有媒体报道,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完成,按照改革方案,车补按照级别高低分为多档。虽然北京市的改革方案还没出台,但不少公务员看到国家机关的方案,还是引发了热议,如果按照这个模式,领导补更多会不会让基层不平衡?不同部门用车不一样如果补贴一样会不会不合理?这个额度的车补够用吗? 核心: 中央单位车补按级别分三类 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干部公务用车。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规定,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而地方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30%。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补贴标准的150%。据中国之声报道,多个部委的工作人员表示,去年11月底单位公车已经全部封,在2014年最后一张工资条上,车补现身。目前中央层面的车辆封存和补贴发放已经基本完成。根据安排,2014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而地方党政机关则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力求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4年12月19日,江苏省发布《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确定首批改革单位就有1.6万个。江苏省相关部分负责人透露:“上半年省级机关要改到位,下半年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要改到位,这次第一步改革是党政机关和参公的事业单位,下一步还有其他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要按照时间节点推进。” 目前,各省份2015年预算编制工作已经展开。中部某省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三公”经费中,公车购置与运行费将不再出现。该负责人说:“现在具体政策还没出来,机关事务管理局方面得具体拿方案,但在今年预算安排中,公车购置、运行维护这一块的费用已经拿下来了。” 而一东南省份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由于省里的公车改革具体落实方案还未确定,因此年初拿出的预算账本公车经费仍将存在,但随着改革推进,这部分经费将用于“车补”及人员安置等。记者采访了解到,北京市目前还没有出台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多个委办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只是听到了风声,目前还没听说有实质性内容。但国家机关车改的报道他们看到了,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和担忧,如果地方按照国家机关这一方案来改,领导补得更多会不会让基层不平衡?不同部门用车不一样如果补贴一样会不会不合理?这个额度的车补够用吗?(李泽伟)进展: 部委工作人员不再拿票实时报销 记者从部分国家部委了解到,“车改”在中央层面事实上早已开始进行,伴随着公务交通补贴的陆续发放,不少国家部委公务员也纷纷感慨:“车改确实动真格了!” 据了解,在执行“车改”之前,一些单位内部因公务出行而造成花销的情况多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遇到执法、稽查等需要多人参与的集体行动时,通常由单位派出公车负责往返交通。如是个人的单独行动,在一些部委,可按照不同的交通工具交票报销。“无论是私车公用,还是打车、地铁,报销时都需要实时票据,领导签字,层层报告,手续十分繁琐,很多时候花得不多,都是自己垫付了。”一位国家部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执行公车封存、发放交通补贴以后,这笔钱就直接作为因公出行的补贴,弥补了此前需要报销,或自行垫付的付出。“够不够要看怎么花,以前如遇高峰时段因公出行,开私家车肯定不划算,选择公共交通钱就够了。但随着地铁、公交的涨价,以后这笔账也要按实际情况重新计算。” 针对网络上一些网友指出的“基层公务员跑腿多,补贴少”的议论,一位国家部委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了不同的声音:“实际上,在不少国家部委,出行最多的反倒是领导。由于出席的会议多,基本一周内两到三天需要外出开会的情况很普遍,无论是开车还是打车,这笔钱也算是真正用在了交通补贴上。”(刘洋)热议: 补贴按级别高低分三六九等是否公平? 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规定,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北京市一位委办局公职人员告诉记者,他对他们上级单位的国家机关比较了解,他认为国家机关这么补有合理性,“部里就是领导出去开会多,基层相对要少”,而如果放到基层,他的疑惑来了,“我们作为基层工作人员,也经常要到远郊区县去检查、调研和其他工作,也许领导用车还不如我们多,补贴却反过来了,这会不会让人不平衡?” 也有人认为这分档方案有其合理性,一位市级单位人士持这一看法,“领导用车更多,局长到市里开会,到各地检查调研,普通科员需要你经常去市里开会吗?”另外,他指出,这里所说的一般公务用车只是针对“部门的车出去调研、开会”,而诸如救灾、抢险、执法检查等相关部门的用车,不能算到一般公务用车里,“基层工作人员开车去执法检查是挺多,人家也没说给你停这个啊”。用车次数不同的部门补贴一样是否合理? 按照目前透露的国家机关改革方案,车补是按人头补,打到个人工资条里,一个级别一个额度,前述委办局人士向记者表述了自己的担忧,不同单位用车频次可能不一样,单位内不同部门也不一样,如果补贴都一样,可能会有不合理的地方,“就算同一个单位,一个经常需要下去的核心业务部门,用车的需要和办公室等部门肯定不一样,如果补贴都一样,那不合理”。这些车补够用吗? 按照国家机关改革方案,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与此同时,取消了一般性公务用车,意味着部门需要用车就从这些补贴里安排。前述市级单位公职人员介绍,他认为国家机关的补贴可能够用,“国家部委的人在市里活动的部分用这个来补,他们到外地工作就算出差了,走专门的差旅经费,”但是北京市的委办局到远郊区县的用车则不算出差,但却耗费较大,“到平谷、延庆,这种距离的在我们这里也常见,前阵子检查就去十六个区县过一遍,半个月基本天天用车,如果按照这个补贴额度,够用吗?”(李泽伟)对话: 车补不够可以坐公交 对话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长期研究公车改革问题。记者:国家机关的车改完成后,对地方的改革方案有没有指导意义,地方会按照这种模式来还是会另辟蹊径? 叶青:应该会有指导意义,这次国家机关的改革把车补直接打到工资条里,方案简单明了,地方应该会借鉴这个大的框架和模式。补助额度上可能不一样,按照改革方案,地方可以比中央和国家机关上浮一部分,那很多地方在这个范围内用足政策,按最高额度补助也是可以的。记者:现在按照级别高低划分出车补的中高低档,会不会让基层工作人员觉得不平衡? 叶青:没有绝对的公平,现在这种方案已经很简单了。基层工作人员如果有抱怨也正常,但你觉得补少了,如果你多年后提干了,那补助要不要给你降下来。记者:不同单位和部门用车频次不一样,补助一样会不会不合理? 叶青:这个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征不同,比如档案局,那可能日常工作中别人找你多,你去找别人少,那用车就少一些。如果都补一样是不合理。其实有的地方已经在试点,比如温州,就按照单位用车频次不同划分出三类单位,给予不同额度的补助。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用车频次也可能不一样,也有的单位按照这个方法分为几档在试点。记者:车补一刀切,会不会不够用? 叶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指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什么是适度?够不够都是相对的。政策这样要求,就有尽量减少公务用车的意思。够不够,自己想办法。比如有的活动,完全可以采取公共交通的方式,一个城市内,做公交地铁也未尝不可,下去检查,有时候几个人拼一个车可能就可以省点钱。另外,你还有那几百块钱补助,社会上好多人还没这个补助怎么办,都是共产党员,这点困难还克服不了。(转自:《北京青年报》)

第四篇:习近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讲话引热议

习近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讲话引热议:

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6年04月20日19:24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陈键、易潇、赵越)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接受人民网采访的专家、学者等表示,这是网信事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人民网记者还就习近平重点谈到的“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络安全”等议题听取了被访者的意见。

习近平讲话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作为参会代表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吴曼青谈了他的感受。他说,这是网信事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史册。总书记站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高度,指出网信事业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凸显了网信事业在支撑国家发展、改革、稳定中的先导性和引领性地位,这不仅是对网信事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更大期许,也充分展现了总书记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网信事业新的跨越发展的‘春天’来了。”他说。

“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勾勒出了中国网络国家战略框架,从中国自身来说,是为了服务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建设目标,从世界层面看,这次座谈会是中国参与全球信息化和把握历史机遇的重要体现。”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在参加完座谈会后接受采访时说。

“我有幸作为网络安全界的代表参加这个活动,把经过前期调研、融合了网络安全业界多家主要企业、科研机构、专家院士的观点向总书记汇报,这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在倾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备受鼓舞,深感网络安全事业使命神圣、大有前途。”安天实验室首席架构师肖新光谈了他的参会感想。

中国信息产业迎来历史机遇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要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说,“互联网+”正在让传统行业发生巨大变革,它将重构传统行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以目前浪潮在“互联网+”领域的实践为例,浪潮正在通过将互联网大数据与企业内部数据的结合,优化传统行业的生产、决策流程,资金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等,以此带动整个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而让其实现跨越式发展。

“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是互相促进的,‘互联网+’能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力和生产力。”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说,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传统实体企业转型不可避免。中国很多传统企业面临着体量足但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传统企业更好地实现转型与升级,将企业、开发者聚合在一个生态系统之上,帮助企业找准定位和拓展更多的商业模式,最终打造出集开发、管理、安全、整合为一体的互联时代企业战略。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创新主体、产业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布局前沿技术,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创造和把握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发展空间。习近平还指出,要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要有决心、恒心、重心,树立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

孙丕恕说,总书记的相关指示,我们在企业运营中真正在实践。他还说,信息化无国界,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下,先进技术的消化、引进、吸收、输出以及融合是大势所趋。虽然中国的信息技术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在某些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们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一些成功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全球信息化市场的表现体现出中国的力量。

肖新光认为,中国IT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外向进取十分关键,中国企业不应满足于本国市场,应该学习华为,要有自主研发的信念,有为全球用户服务的雄心。全球供应链时代,不让人进来是不现实的,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占据全球市场,这是中国更大的战略利益之所在。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辅相成习近平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对此,吴曼青表示,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指出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的关系,这次座谈会上又辩证分析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关系、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强调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吴曼青认为,在信息化发展实践过程中,重发展轻安全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无论是需求部门还是研发部门、建设部门,都应该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同研究、同设计、同部署、同推进,实现协调发展。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秘书长、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研究员李欲晓也表示,网络安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书记的相关论述非常准确。

“我十分同意总书记的论断。”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特别就讲话中提到的“网络安全”论述谈了他的看法。他说,目前互联网已经进入到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所有的企业都会变成互联网企业,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就会变成重中之重。他认为,所以如果安全问题解决不了,智能汽车行业未来的很多行业就难以发展。

“我认为未来5年,智能硬件产业将获得飞速发展,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250亿个设备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那时,我们将真正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万物互联时代的安全问题将会更加严重。不仅危及人们的隐私、财产问题,还会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周鸿祎说。他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的提法表示认同。

腾讯副总裁丁珂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生态圈,安全也一定要立足行业去建立生态,构建“互联网+”安全生态圈迫在眉睫。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不可能有互联网的快速、稳定发展,“互联网+”就无法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认为,在新时期,互联网安全形势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加速了产业经济与互联网的融合,传统依靠一两家安全企业提供服务的模式早已不适用新时期的安全保障需求,产业链安全生态建设既要有法律规则约束,又要建立真正融合共享的开放平台。肖新光说,当前国内存在“只要发展可以不顾安全”、“为了安全可以不发展”、“搞安全会影响发展”等不同倾向的错误观点,总书记的讲话可谓高屋建瓴,一锤定音。从现状上看,国内在网络应用技术、信息化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确实在网络安全方面长期没有同步投入,欠账较多,后续我国一定会补上、补好安全这堂课,让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真正双轮并进,两翼齐飞。

第五篇:“庭长必须会做饭”引热议 基层法官:法庭艰苦

“庭长必须会做饭”引热议 基层法官:法庭艰苦

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摄

近日,“法庭庭长必须会做饭”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争议。小食堂、小菜园、小宿舍„„这些看似和司法审判毫无关系的“五小”建设,将被纳入河南法院绩效考核,让很多人不解。

重视“五小”,是搞形象工程,还是另有深意?河南商报记者深入省内多个基层法院的人民法庭,试图还原法庭的真实面貌,探寻“五小”的现实意义。

河南商报记者 赵强 实习生 周坤锋

4月23日下午6时许,河南省虞城县法院李老家人民法庭庭长陈学勤正蹲在法庭院子东侧的菜园里割韭菜。

法庭院子里有3块菜地,有1块刚种上辣椒,另外2块地里种着韭菜、包菜、生菜,满眼绿色。

最多的时候,这里种过10多种菜,番茄、苦瓜、空心菜、葱、蒜„„家里常吃的菜,这儿基本上种的都有。

李老家法庭位于虞城县李老家乡,距离县城10多公里。刚搬来时,院子里空空荡荡,怎么利用楼前这2亩左右的空地曾在干警中间引发讨论。有人说搞绿化,种点花草。但很快被否定了,因为种花草成本高,而且比较难打理。最终,大家选择了种菜,把菜种满了也是一片翠绿,最关键的是,实在。

很快,法庭5名干警的午饭问题解决了,而且这里种的菜根本吃不完,一部分还送到了县法院的大食堂。

一些来法庭打官司的人看见了觉得有些“另类”,庄严肃穆的法庭院内种满了菜,咋看咋感觉不太搭调。

法庭院里开菜园,另类?

菜园里的“调解室”

去年10月,省高院从“关心法庭干警、优化法庭环境”角度考虑,要求全省人民法庭推行小食堂、小宿舍、小菜园、小图书室、小活动室“五小”建设。可渐渐地,“五小”产生出让制度设计者都没有想到的“膨化效应”。

“我要是说小菜园能帮我们办案,你信吗?”陈学勤问记者。他说,2012年4月,70多岁的李老太怨气冲冲地来到法庭,她说自己的养子阿强在广东打工时不慎坠亡,建筑公司赔了74万余元,阿强未登记结婚的媳妇、阿强生母、大伯等人都要分这笔钱,李老太死活不肯让步。

陈学勤把李老太拉到菜园里,可不管陈学勤怎么说,李老太就是听不进去。

“你看看我们种的菜咋样?”陈学勤岔开话题。“你这菜不中,番茄上还恁多虫,番茄应该这样种„„”李老太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陈学勤说,就跟你们记者采访讲究采访地点一样,法官办案的地点也很重要。你在办公室里跟村民讲法律,正襟危坐,他们不愿意听,还觉得你在摆官架子。“老百姓跟谁亲?跟地亲。法官坐在菜园边,老百姓就觉得没有距离。”

厨房里的“合议庭”

在虞城县法院站集法庭的小食堂里,摆着一个写有菜单的小黑板。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一到两个菜,番茄炒鸡蛋、酸辣土豆丝„„都是家常菜。中午开完庭,庭长李军就跑到厨房里,炒俩菜,下一锅面条,这就是法庭5名干警的午饭,每天由干警们轮流做饭。

去年10月的一天傍晚,李军从县法院回来就直奔厨房。“今天我给大家炒菜。”他说。

这天中午,法院领导来法庭暗访,发现法庭大门紧闭,门口的便民小黑板上没有写去向,也没留联系方式。李军受到批评,还写了检查。

饭桌上,李军很懊恼。原来那天5名干警全都下乡办理一起多年的疑难执行案,去得匆忙,忘了在黑板上留言。

“以后大家监督我,再犯这样的错误,我自己免自己的职。”李军说。看到庭长自我检讨,大家开始自揭缺点。一顿晚饭变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

李军说,法官都是很有想法、很有性格的人,如果在会议室里开会,有些话说出来效果不好,可能还会引发矛盾。但在食堂里,大家做着饭、聊着天,甚至合议案件,当天办案时的心得或者困难,都能很自然地说出来。

吃住问题都解决不了

法庭咋能留住人?

最近在网上招来非议的“法庭庭长必须会做饭”让陈学勤觉得“很可笑”,“没有在法庭待过的人,不知道法庭的艰苦。”

陈学勤把法庭比喻成“驻边的哨所”,远离闹市,枯燥、单调。他说,法官的家很多在县城,中午不可能回家吃饭。有的法庭虽然离乡政府很近,但因为经常到下午1点多才开完庭,到了乡政府食堂,饭早就没了。

“如果连最基本的吃、住、行问题都解决不了,法官更不愿意待在基层的法庭了。”陈学勤在人民法庭工作了21年,清楚法庭人员流动的频繁,有的年轻法官一看法庭这么偏远,就不愿意来了。

而如今,建设“五小”已被不少基层法院院长视为“管理的艺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再强调法官的职业尊荣感,没有最基础的后勤保障,精神激励都是空谈,更别说追求公平正义了。”虞城县法院院长侯文说,近些年,县法院不管从政策还是资金上,都已经向法庭倾斜。

省高院院长说

省高院特别强调,要把握好人民法庭“五小”建设的根本目的,通过合理利用人民法庭空闲土地和房屋,解决好法庭干警的吃饭、住宿、休息和文体生活需要,保障法庭干警吃好中午一顿饭,不能贪大求奢。

4月23日,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到兰考调研,第一站就是东坝头人民法庭,他调研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法庭的“五小”挑刺。

“小食堂要常态化,一定不能凑合。小宿舍不需要豪华,但一定要一尘不染。小图书室不要求藏书有多少,但最基本的报纸杂志一定得有。”张立勇说,人民法庭都在乡镇,如果法官吃住都只能往家跑,肯定沉不下来心,工作也难以做到脚踏实地。

庭长说

让庭长学会做饭,似乎和法官的本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对此,张立勇的看法是,做饭的过程,能增强凝聚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另外,乡镇的人民法庭就这么几个人,如果请专门的厨师来做饭,会造成浪费。如果庭长带头做饭吃,或者每个人轮流做饭,将更加方便。

“可能在外人看来这是搞形式,但法官们觉得,小食堂有大作用。”兰考县法院东坝头人民法庭庭长窦战勇说,“每天工作、吃饭、休息都在一起,这样打造的环境更简单。干警们没什么抱怨,甚至有调到县法院的机会都不愿意去。”

而在虞城县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庭长杨新建看来,法庭工作的头绪更加繁杂,除了办案,法庭还要配合乡镇负责辖区的社会治安治理,化解基层矛盾。

“法庭干警的工作更加琐碎,付出的时间成本更高,需要真正扎根基层,‘五小’解决了干警的后顾之忧。”杨新建说,“五小”就是为法庭“量身定制”,在县法院完全没有必要搞“五小”。

(河南商报)

下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引基层热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引基层热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