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
我国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
来源:世界农化网日期: 2014-2-1
1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会商研判,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面积36.8亿亩次,比上年扩大10%左右。对此,农业部10日要求各地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防控措施,全力打好病虫防控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
受境内外越冬基数偏大及华南稻区春季降水偏多影响,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其中,稻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长江流域等稻区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4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北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7亿亩次。玉米粘虫冬前基数高于常年,食源条件丰富,东北、华北、黄淮和西南等玉米产区偏重发生,涉及面积约9000万亩。如遇降雨集中等异常天气,局部可能出现暴发危害。
同时,流行性病害具有偏重流行风险。由于冬前菌源充足,作物抗病性普遍较差,以及感病期遭遇多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小麦条锈病在川、甘、陕、鄂等常发区偏重流行,预计发生面积3000万亩,比上年增加30%;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江淮和黄淮麦区发生流行程度重于2013年,需实施预防控制面积约8000万亩。稻瘟病在西南、江南、东北部分稻区存在大面积重度流行的可能,发生面积约7000万亩次。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南、西北、华北等主产区继续保持重度流行态势,发生面积约3500万亩,与上年相当。
暴发性病虫也呈区域重发态势。预计小麦穗期蚜虫全国发生2.5亿亩,比上年增加6.4%。在黄淮海麦区大发生,在西北麦区偏重发生。水稻螟虫全国发生2.5亿亩次,比上年增加14.7%。在江南北部、长江中游、西南中北部、江淮西部稻区偏重发生。玉米螟全国发生
3.7亿亩次,与上年持平。在东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大部偏重发生,在东北中北部呈大发生态势。
第二篇:我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
我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
期货日报2月11日报道: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会商研判,201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趋势,预计发生面积36.8亿亩次,比上年扩大10%左右。对此,农业部10日要求各地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防控措施,全力打好病虫防控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
受境内外越冬基数偏大及华南稻区春季降水偏多影响,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其中,稻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长江流域等稻区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4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北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7亿亩次。玉米粘虫冬前基数高于常年,食源条件丰富,东北、华北、黄淮和西南等玉米产区偏重发生,涉及面积约9000万亩。如遇降雨集中等异常天气,局部可能出现暴发危害。
同时,流行性病害具有偏重流行风险。由于冬前菌源充足,作物抗病性普遍较差,以及感病期遭遇多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小麦条锈病在川、甘、陕、鄂等常发区偏重流行,预计发生面积3000万亩,比上年增加30%;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江淮和黄淮麦区发生流行程度重于2013年,需实施预防控制面积约8000万亩。稻瘟病在西南、江南、东北部分稻区存在大面积重度流行的可能
第三篇:调研表明:我国幼儿身体素质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
调研表明:我国幼儿身体素质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
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9月02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成年人、老年人部分有关情况
为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化进程,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按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10个部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其中,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幼儿、成年人、老年人体质监测工作;教育部牵头组织实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继续承担本次监测的技术任务,同时,广泛吸纳其他方面的科研力量参与工作。监测工作自2009年1月至今历时2年半,共经历了前期筹备,数据采集,数据汇总和处理,工作总结等四个阶段。全国31个省(区、市)共成立了200余支测试队伍、880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了工作。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对监测工作重点阶段、重点问题、重点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采取相应措施,对指标确定、抽样方式、器材使用、检测方法、数据录入等做到统一规范,特别是建立和运用了“质量控制网络系统”,对保证监测工作的平稳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质量控制网络系统”由国家、省级和现场质量监督员三级共同管理实施,可及时了解全国31个省(区、市)的工作进度、测试质量等。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增加了监测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各地按照要求,做到了工作的规范化、测试操作的标准化,保证了监测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次监测对象为3~6岁幼儿、20~59岁成年人和60~69岁老年人;监测内容包括体质检测和问卷调查两部分。检测指标包括体质所涵盖人体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询问指标包含受测者的基本背景和日常生活习惯;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监测对象,每个省(区、市)规定的总样本量为7,200人,全国共计223,200人;实际从全国187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幼儿园、行政村抽取有效样本231,925人,其中,幼儿51,159人、成年人155,054人、老年人25,712人。主要监测结果表明:
1、幼儿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
2010年,幼儿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平均数比2005年均有明显增长,体重增长幅度最大、胸围等围度指标增幅次之、身高等长度指标增幅最小。自2000年以来,我国幼儿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幼儿的身体素质呈持续增长趋势
2010年,幼儿多数年龄组的大部分身体素质指标略高于2005年的水平。自2000年以来,我国幼儿身体素质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
3、成年人、老年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
按照我国颁布的BMI各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筛查显示,2010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1%和39.8%,比2005年分别增长3.0和4.2个百分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9.9%和13.0%,比2005年分别增长1.9和1.7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呈现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
4、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
反映身体机能水平的成年人肺活量、台阶指数和老年人肺活量,比2005年有较大提高,但与2000年基本持平,表明2010年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有所回升。
5、成年人的力量耐力持续增长,绝对力量和爆发力呈持续下降趋势
反映力量耐力的俯卧撑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指标的平均数,自2000年以来呈持续增长趋势。2010年,成年人的身体素质中的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等指标平均数略低于2005年,更低于2000年,呈持续下降趋势;纵跳、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等指标平均数则低于2005年,高于2000年。
6、老年人的柔韧性和反应能力有所提高,力量素质有所降低。
与2005年相比,2010年老年人的柔韧性和反应能力等指标有所提高,其中男性的提高幅度在0.1%~2.4%之间、女性的提高幅度在0.2%~3.2%之间;力量素质等指标有所降低,其中男性的降低幅度在0.6%~6.2%之间、女性的降低幅度在1.3%~6.9%之间。
7、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持续上升
与2005年相比,2010年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即达到合格标准以上的人数比例)有所增长,这种增长的趋势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城乡人群中均有所体现。同时,与2000年体质监测结果比较,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说明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自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极大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国务院批准设立“全民健身日”并颁布施行《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推动了各级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积极参加运动健身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次监测数据反映出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以上的人数比例持续增加,充分说明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使我国国民的体质总体水平持续提高。国民体质表现出体格增强、有氧能力全面提高的特点。但也反映出部分年龄人群的体质水平还有波动,中老年人的力量素质下降趋势没有得到遏制等问题。说明我国国民运动健身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运动健身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体育健身是最积极、有效、重要的措施手段。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将继续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为抓手,对本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更加广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更加广泛地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加科学、人本的公共服务。
第四篇:试论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趋势
试论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趋势 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全面综合的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1)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和结构调整引发的矛盾冲突;(2)社会保障滞后和就业矛盾的问题相对突出;
(3)不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4)基层组织软弱涣散;(5)有的领导干部政策水平不高;(6)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严重;(7)有的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僵化;(8)法治建设相对滞后;(9)社会缺乏自我调控机制;(10)敌对势力的插手、煽动和操纵。豍但结合我国国情从社会结构转型、利益主体冲突、政府决策失误、利益表达机制、法制观念淡薄等方面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结构发展转型是群体事件产生的基本原因
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一国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一方面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容易陷入所谓的“中等发达国家陷阱”。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上述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社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公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发展脱节,造成新旧思想、观念、文化之间的冲突,引发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出现了基于不同利益阶层、群体、组织之间的分化,经济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均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的保障机制缺失、民主机制建设停滞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了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鸿沟不断拉大;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民主、法治、维权意识的加强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
唤醒和强化,成为导致群体事件频频发生的基础性原因。
二、法治传统缺失是引发群体性事件重要原因
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我国形成了强大的“人治”传统,法律制度建设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问题在法律框架内难以找到相关的解决依据,损害了公民的权利,各级政府也习惯依靠政治、经济、行政手段解决问题,法律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之一,而没有从“依法治国”的政治高度去考虑问题,造成法律制度缺失进而成为引发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性原因。
1.保障公民自身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法律缺失,导致在改革中,下岗、失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土地征用补偿的法律规定不完善,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出现了大量不仅失地、而且失业失保者,造成了城市拆迁改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
2.政府部门决策不当,甚至违法行政,损害群众利益。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和行政执法时,为了政府短期利益或者执政者的个人政绩,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漠不关心,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违法行政。民众的利益一旦受损或遭受侵害,为寻求国家权威的保护,单个的社会成员会意识到集体行动的重要,体制外的对抗性群体力量就会产生。豎
3.司法救济渠道不畅、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行政诉讼的审查范围有限,司法途径解决公民和国家之间的矛盾有限,针对因政府部门的不当决策而引发的矛盾,现有的司法体制受地方影响较大,不能很好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司法救济成本较高,导致了我国的信访方式不断激烈化、信访数量连年上升,通过聚会、示威等形式施压,使很多原本可以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的个体性矛盾慢慢演化成了群体性事件;同时,现实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导致了人们出现“司法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4.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我国长期以来具有“人治”超越“法治”的错误法治观念,群众也存在朴素的“清官情节”,随着社会发展,权利、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但民主参政、维权意识与需要以法治作为前提和基础,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群众具有维护自身权利的需求,却不懂、不会运用法律武器和合法途径予以解决,认为法律途径“耗时耗力”,而是选择相对较为有效的越级集体上访或闹事的方式,通过引起党委、政府重视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很多人还存在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心理。
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完善是产生群体性事件的体制原因
我国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进入了难以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全部兼顾的阶段。但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又缺乏表达利益诉求的正当渠道,特别是当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时,就容易出现政府广场静坐、集体上访、聚众阻碍交通、冲击党政机关等集体性施压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我国目前对于公民参与正常的利益表达的“游行、示威、集会”活动,主要是根据1990年由公安部制定的《集会游行示威法》执行:“对公民提出的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要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对于合法合理的申请,要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原则,从严掌握。对于不予许可的,应当坚持劝阻、疏导的方针,尽力说服申请人撤消申请,或者通过其他民主渠道解决问题。在审批工作中,要坚持事先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报告的制度,尤其是对一些敏感的问题或重大问题的处理,应由党委政府决定。豏但在实际执行中,公安机关出于对政府和社会承受能力出发,担心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对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进行了严格的审批限制,客观上就把绝大部分的不损害公众利益、也非暴力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都进行了抑制,但是情绪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宣泄,如果正常的渠道不能充分表达其意愿,必然转向其他的渠道,这也是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我国群体形式事件的发展趋势
但随着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特别是在目前处于金融危机和网络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对群体性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我国群体性事件正处于量变向质变转变的关键时期。
1.群体性事件自身具有不断向上发展,上升到政治、价值追求的必然趋势。从近十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上看,从具体的经济利益诉求到抽象不满情绪的“无直接利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特别是近期以“乌坎事件”为代表的个别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诉求明显体现了“选举”等具有政治意义的诉求,部分还有可能会上升到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成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冲突因素。
2.网络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使事件的影响加大并吸引更多参与者,并使国内外各种力量参与其中,各利益群体的诉求具有蔓延和结合的趋势,引起不同阶层和政治群体甚至国外舆论的参与,导致部分群体性事件性质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回落,各种深层次矛盾集中爆发;群体性事件开始向全国扩散,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公权力与私权的矛盾,也表现在私权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广东新塘事件”中展现出的本地户籍常住居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已经不仅仅是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生存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劳资纠纷,而是外来农民工迟迟不能融入城市之后,被歧视和被剥夺的情绪综合爆发,本地人与外地人
矛盾有时候甚至超越了劳资矛盾,成为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引起重视和解决,将有可能导致问题的深化和矛盾的爆发,导致整个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改变。
第五篇:我国紧固件行业发展有望呈平稳趋势
我国紧固件行业发展有望呈平稳趋势
当前,中国紧固件行业面临着洗牌转型,持续的产能过剩和紧固件销售下降,部分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一个紧固件企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培养产业的内在动力,但当前我国大多数紧固件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不足,缺少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少,企业的技术人才匮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我国紧固件行业也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紧抓内销市场,依托汽车、高铁、造船、先进制造业、IT及电子电器等重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直把创新、转型作为重点,坚持不懈地调整产品结构,让紧固件行业实现了稳中有升的趋势。
从销售总额和产量看,中国和日本的销售总额接近,分别为93.75亿美元和96.9亿美元,但销售总量却是620万吨和287万吨。也就是说我国出口的紧固件产品吨位最大,但附加值却是最低的,因此一定要在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上下功夫。出口之所以同比大幅增长,缘于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欧盟反倾销的影响,我国紧固件出口量堪称史上最低,仅为161万吨。冯金尧解释说
经过几年来的产业转型、调整重组,韩国紧固件产业的发展之快让其震惊。他曾参观过两家韩国工厂,其中一家企业有200多名员工,其销售额为6亿元人民币,即人均劳动生产率为200万元,另外一家企业的300多名员工创造了10多亿元的销售额,意味着人均劳动生产率250万元。车间里几乎全部是自动化生产。
与此同时,高强度、非标异型件产品也有了较快发展,已接近市场总量的六成。较大提升了行业2011年的产品均价。专特精是我们行业要走的一条路。第一步,我希望企业能把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到50万~100万元人民币,只有超过100万元,企业才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冯金尧说。
可以说,紧固件行业在上一个五年的发展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龙头企业保持较快增长,涌现出了晋亿、常熟等超10亿元的企业;同时,也出现了宁波金鼎、山东高强度、上海标
五、浙江乍浦等一批超5亿元的企业;以及近200家超亿元企业。但同时令人忧的是,微小型企业多而分散,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且不少企业低价倾销,市场不够规范,企业竞争力不强。
企业最为重要的其实是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并且紧抓质量,走高质量路线,而专、特、精将是紧固件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