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复旦177名学生为何联名“刀下留人”(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4:5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时政热点:复旦177名学生为何联名“刀下留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时政热点:复旦177名学生为何联名“刀下留人”》。

第一篇:时政热点:复旦177名学生为何联名“刀下留人”

[键入文字]

日前,由复旦大学177名学生联合签名的《关于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请求信》寄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随之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份《声明书》。建议给被告人林森浩一条生路,让他洗心革面,并在将来照顾受害人黄洋的父母。177名学子表示,希望国家、社会、法院综合考量,慎重量刑,能给林森浩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5月7日《法制晚报》)

笔者似乎又看到当初药家鑫杀人案网络论战的场景。目前世人震惊的复旦大学生林森浩投毒案,二审还没开庭,网上已经对他的177位同学展开了道德与法治的“审判”。日前,复旦大学177名学子联名上书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为被告林同学求情。这封希望“刀下留人”的请求信,昨天经媒体披露后,几乎触犯了众怒,愤怒的网友直指这些复旦学生是“法盲加脑残”。

据说这是由复旦大学一教授发起、177名学生自愿联合签名后寄往上海高院的求情信表示,对受害同学黄洋之死,“极为难过、极为悲痛、极为同情”,被告林森浩投毒,其罪严重,后果惨重,林本人必须痛彻心扉地忏悔,如果得以生存,应以一切办法为受害父母尽孝、赎罪。177名同学表示,“我们愿意代黄洋尽孝,尽一切力量帮助他的父母”。

虽然话说的情真意切,但是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明白,复旦投毒案最终的判决结果,不会因为舆论的激愤而加重量刑的砝码,同样不会因为177名同学的求情而改变。笔者认为,作为通过一个案例起到普法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格杀勿论”或“刀下留人”的讨论都是允许的,这其中不免感情色彩浓重了些。此时谁都不应该因为这些学生的诉求,而将他们摆在公众道德与法治的对立面似乎也不是明智之举。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大学生们为什么要联名签署这份《求情信》?目的无非有两点。

一是,要表达,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不让这一条生命消逝、不再让另一个家庭遭遇痛苦,也是一种善良与包容。要珍惜活着人的生命,毕竟作为每一个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不易,在他还没有为社会为国家做什么的时候就结束生命,实在是可惜。

二是,通过此举感化被害人家属,能否网开一面留他一条命。其实我们知道这封《求情信》影响到法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他如果可以影响到被害人家属,心有所动或许法庭会根据家属的态度给予考虑。

但是笔者不能不说,《求情信》的背后这些大学生对于应有法律知识的缺失,或对司法公正持怀疑态度。笔者并不想将这些同学由于对于法律标准的认知,推到道德的审判席上。因为这177名大学生的诉求是朴素情感。怀念同桌的同学情,但朴素的愿望并不会作为法律量刑的标准。而且这样情感多少也对被害身亡同学也不公平,这不是对死者的哀思,活着的人且行且珍惜那么简单,如果一份《求情信》就能够左右司法那么法律尊严何在?社会的良序又怎么实现?

177名大学生的朴素之举,在法律面前是天真的,不被人们所接受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善意与正义从来就是两回事。感情也代替不了司法的公正。林同学既然剥夺了黄同学生的机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会,那么法律就不应该给林同学留下生的机会这就是司法实践告诉我们法律最真实的一面。

我们只能说177名同学“刀下留人”的诉求,是一种权利,一种参与。但是书卷气太浓,我们也许会说书卷气是一种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但是在关乎到生命的大是大非面前,这种所谓的良好素质显得一文不值,如果我们将复旦投毒案作为法治的课堂,我们不妨将这些校园骄子,融合到法治的圆桌上来,融合到豁达的社会生活的大格局中去,让他们感受真正的包容,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但有一点质疑笔者想提出来,就是《求情信》背后有没有黑手在给力,导演出这场闹剧,因为现在只要引起社会关注的案例都会有些人兴风作浪,搅乱人们的视线,从而影响人们应有判断力和是非观!文/随意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二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层层禁令为何管不住一张嘴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层层禁令为何管不住一张嘴

前段时间,浙江温州市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通知》以及《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实施细则》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被网友称作“史上最细公务接待标准”,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这样的标准是否有意义。“公务餐”到底该怎么吃?留给人们的思考仍然沉重„„

1.谁能找准“舌尖上的腐败”?

“现在谁也不缺一顿饭,新规定对于大部分公务员而言是‘解放’,有些活动再也不需要参加了。”温州市纪委出台这份《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实施细则》(下称“细则”)以来,一位在温州市瓯海区工作的公务员对此评价颇高。因为有“同城单位不得互相宴请”、“陪餐人数不得超过被接待方”这样的“硬”规定,他在一个月里就“少了三四次应酬”。

在细则中,类似的硬杠杠还有不少,例如“工作餐每人不超60元”、“公务接待要逐月公示报告”、“同城单位不得互相宴请”、“参翅鲍名酒不得上桌”„„为什么一个地级市的公务接待细则要规定得如此具体?

一位长期从事接待工作的基层干部说:“在地方上,超规格、高规格接待要习以为常,中午接待时饮酒要习以为常,来一两个客人陪吃一桌人同样要习以为常„„”长期以来,公务接待饱受诟病,问题之一,就是在标准、细则上模糊不清,有太多可“自由把握”的空间。

为了尽量明确公务接待中的“灰色地带”,各地不乏探索和尝试。例如北京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下发过关于接待标准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副部级(含副部级)以上干部每人每天伙食费标准最高不超过80元;局级以下(含局级)干部每人每天伙食标准最高不超过60元;如确需宴请的,每人每餐不得高于一天的接待标准,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中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上洋酒、鲍鱼、燕窝、鱼翅及茅台、五粮液等各种国产白酒„„”2005年,湖北武汉市对全市各级机关公布公务接待“六条禁令”,其中包括“在市内从事公务活动,原则上不得安排和接受招待用餐;在本市范围内,禁止上下级之间,部门、单位之间借各种名义用公款相互吃请;禁止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培训学习期间,不得用公款互相吃请”等;而陕西商南县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中则明确规定“工作餐标准:省军级领导每人每天120元;市级领导每人每天标准为100元,县处级领导每人每天标准80元”。

尽管时代在不断变化,但各地推出接待规定的核心意思无非就是两条:厉行务实节俭,严禁铺张浪费。只不过各地都在寻找更有效、更符合实际的遏制“舌尖上的腐败”的标准。而温州推出的实施细则,无疑是在某些方面找准了“舌尖上的腐败”——接待人数、接待经费、接待菜品、接待范围、披露监督、查处方式等巨细靡遗。正因如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评价说:“温州新规划定了接待范围和标准,为治理奢华接待提供了一些借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层层“禁令”能否管住一张嘴?

当公众还在热议温州细则之际,7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作为我国首部专门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条例》对公务接待的范围和标准、预算管理及问责等作出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简化礼仪、务实节俭的原则管理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将公务接待费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的预算和决算情况;对违反规定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十分巧合,温州的公务接待新规成了对《条例》一次恰逢其时的“诠释”,尤其是在管住“嘴”上给出了一个范本。

竹立家认为,《条例》表明了中央对治理奢华接待的决心。不过,如果仔细追溯相关的政策法规,便会发现类似的条例过去并非没有。

198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各级领导干部外出活动接待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外出活动,不得安排住接待外宾、侨胞的豪华宾馆,禁止举行迎送宴会,进餐时不要备酒。就餐人员要按标准交伙食费,服务人员的工作餐和误餐费也要严格按规定办。会议室、会客室和卧室,一律不备香烟、水果或其他食品。”

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食宿不准超过当地接待标准的通知》明确提出,“用餐由各地接待部门按当地接待标准安排,确因工作需要陪餐的,要严格控制人数,减少次数。用餐和陪餐要坚决杜绝浪费,不准上名贵菜肴,更不准上当地不出产的名贵菜肴和酒水。”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中也规定,“接待对象需要安排用餐的,接待单位应当按照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伙食标准安排,不得超标准安排用餐,提倡自助餐,一般不安排宴请。接待对象应当在本级财政部门规定的伙食补助费定额内交纳伙食费,回本单位凭据报销。”

„„

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各级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禁令多达上百项。但“禁嘴”的效果显然并不明显,以至于在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中央提交提案,建议从设立反浪费立法等角度遏制公款吃喝,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修改刑法设立“挥霍浪费罪”。

第三篇: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大学校长卸任为何留下众多遗憾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大学校长卸任为何留下众多遗憾

“根叔”又火了。李培根卸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他在3月31日发表的离任演说中,共留有19处“遗憾”,舆论认为,能以大学校长身份说出这种“遗憾”,敢于揭示这种“遗憾”,是对于知识分子担当与人文情怀的诠释。

这一充满“遗憾”与反思的离任演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让“根叔”的形象更加动人,也会促使更多人思考如何改变导致遗憾的原因。笔者进一步猜想,接下来其他大学校长在离任时,是不是也会借鉴“根叔”此次演讲的风格,谈任期“遗憾”,指出大学教育、管理的问题,向师生们致歉? 众所周知,“根叔”之所以被舆论广为关注,是因其在2010年毕业典礼上十分接地气,用了诸多网络潮语进行激情演讲,此后,在全国范围的高校内,刮起了一阵“根叔式”演讲的旋风,对大学校长称“哥”道“叔”,也成一时风尚。

很多人认为“根叔”的演讲抛弃了官话、套话,为校园带来了清新之风,让校长显得更可爱、更亲民,因此大家乐于见到这种风格的演讲。但是,校长们演讲风格的改变,与大学精神的回归,大学去行政化的改革,还不是一回事。观察大学的转变,必须分析其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而不能只看校领导的表态。

大家会发现,大学的官味,很难因演讲中少了官话而减少,大学的功利化,也很难因校长质疑功利化而稍减,就连“根叔”也承认,“这个校园里还是多了一些官气,少了一些学气”。一些大学校长批评自己正在做的,批评之后却不愿改或无力改变,这样的事实让人们逐渐意识到,既要关注校长们所说,更要关注他们的行为,弄清楚为何“说好”容易但“做好”艰难。

我相信,“根叔”的离任演讲表达了发自内心的遗憾,在那样一个新老交替的严肃场合,他没有遵循官场套路表达各种感谢,也没有顾及宣布人事任免的领导们的感受,而把自己真诚的反思和歉意和盘托出,这无疑需要勇气和担当,值得尊敬。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注意另一个问题:很多校长清楚大学的问题(在各种场合主动谈到,鞭辟入里),但在办学中却难有建树(不愿或者无力推动教育改革),而在离任后又对此表达遗憾(展示自己的内心不安和良知),这种纠结的状态,实际上展现了校长们面临的困境。

在目前的环境中,以言和行归类校长,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官话+传统办学(占大多数),二是抛弃官话+传统办学,而真正的锐意改革者少。第二类校长的办学行为虽然难有根本性的改观,但因为敢说,已属难得。

毫无疑问,今天的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校长们的主要遗憾,来源于体制。管办评一体化的教育管理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体制,限制了大学办学自主权,使大学严重行政化与功利化。但是,如果把所有问题都推给体制,而把一些校长的不作为、乱作为也归到体制头上,则不应该。

其实,在今天的教育体制中,学校的主要领导凭借智慧、勇气和努力。也是有作为空间的,一是消除不该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教育问题,努力做职业化的校长,包括不打招呼、不动用职权干涉招生;实行学校民主决策,不搞一言堂或拉帮结派;实行利益回避,不搞权力通吃。二是在学校办学中,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包括迎接上级评估、检查时的弄虚作假,以及申请课题、项目时的跑要和公关。对这些不正之风,学校主动或被迫迎合只会加剧其程度,只有鼓起勇气站出来反对,才能防止其蔓延。三是依法治校,杜绝侵犯学生权益、教师权益的行为,同时用法律武器捍卫法律赋予学校的权利,而不是有法不敢依。

校长和教授群体其实是推进整体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校领导,只有在任上积极作为,负重前行,才能减少离任时的遗憾。但一些校长和教授们严重的自我体制化,加重了我国大学教育的顽疾,如今,已鲜见校长、教授对学术道德的堕落、学术尊严的丧失感到内心不安了。以“根叔”的影响和地位,他能在离任时迈出这一步,就显得难能可贵。

第四篇:2018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天价春晚门票为何年年有约

2018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天价春晚门票为何年

年有约? 网友反映,网上有人高价出售央视狗年春晚彩排的入场机会,要价千余元,此外春晚门票也被标到几万元一张。卖家声称,入场券或门票都是通过内部渠道拿到的,门票只能大年三十当天拿票。昨天,记者致电中央电视台热线,工作人员表示,春晚门票和彩排现场从未授权对外出售,希望市民不要上当受骗。(2月10日《北京晨报》)

央视春晚,是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举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如今已经走到了第35个年头。可以说,经过35年的陪伴和熏陶,收看春晚已经成为国人一道不可或缺的“年夜饭”。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不再满足于坐在电视机面前,更希望亲临春晚现场去感受这场辞旧迎新的文化盛宴。正因此,春晚门票充满了诱惑和想象。

事实上,网上兜售春晚门票并非今年才有的新鲜事。翻看此前媒体的报道,似乎每到农历年关,都会有人在网络上售卖春晚的现场门票,而且动辄几万块钱一张,今年最贵的要价已经到了5万元。央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春晚门票从未授权对外出售,希望市民不要上当受骗。这样的提醒固然是善意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问题是,网上售卖的天价春晚门票,为何年年如约而至?

众所周知,春晚是面向全国观众的文化大餐,是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公益活动。而既然春晚是公益活动,就不会存在商业运作,也就是说春晚门票只能免费赠送,不能明码标价地对外出售。据媒体报道,春晚现场门票发放有严格的要求。

针对今年网络售卖春晚门票的行为,央视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了辟谣。但从辟谣的内容来看,只是提醒市民不要相信、不要上当受骗,这样的辟谣未免过于简单了点,并不能真正消除公众的疑虑。因为不管是什么途径流入网上售卖,不管网上叫卖的门票是真是假,如果央视没有交代清楚春晚门票到底是怎么分配的,最终都流向了哪里,必然会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开门办春晚”已经提了很多年,而在网络上吆喝着售卖春晚门票的声音却不绝于耳。这也提醒我们,要想真正实现“开门办春晚”,当务之急就是应当增加春晚门票管理的透明度。就此而言,对于春晚门票的分配方式、具体流向等信息,央视不妨开诚布公,主动接受

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同时,针对网上售卖的春晚门票,不管是真是假,央视还要主动查一查,到底是什么情况,给公众一个交代。

第五篇:2015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中国古圣贤为何受外国总统追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访韩时,向韩国总统朴槿惠赠送了一幅赵云的画像。这是件很有意思的礼物,读过朴槿惠总统自传的人都会发出会心的一笑。

在自传中,朴槿惠说,小学时随着对《三国志》的沉迷,“我尤其欣赏赵云,现在回想起来,甚至怀疑自己的初恋对象会不会就是赵云,因为每次只要他一出现,心中就会不自觉地小鹿乱撞。”人们据此把赵云说成是朴槿惠的“初恋对象”,照此说法,朴总统可说是得到了“初恋对象”的画像了。

看上去,这似乎是朴槿惠总统的幸运,其实是三国鼎立时蜀国“常胜将军”赵子龙的幸运。一个公元3世纪的历史人物,竟然能在今天的异域遇到知音,难道不是幸运吗?当然,很多人喜爱赵云不是偶然的,这种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也不是孤例。比如,读过闻一多先生名著《唐诗杂论》的人,也一定会认为闻一多是贾岛的异代知己。至于王安石诗云“赖有斯人慰寂寥”,则简直是引孟子为同调了。

假如不拘泥于圣贤的学究式定义,那么赵云虽只是一员虎将,也未尝不可视为古之圣贤。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只可做愤激之语看;若光会喝,别无是处,就算一餐能喝十斤茅台,也还是要籍籍无名于后世。但“诗仙”李白身后不寂寞,“诗圣”杜甫身后也不寂寞,“千家注杜”是何等的盛况。以五言诗独步古今的陶渊明,则在身后连乾隆皇帝也来凑热闹,以九五之尊加入“和陶”的行列。因此,古来圣贤在其生时不免寂寞,而其身后一定不寂寞。有功当代、泽被后世的圣贤,何曾被人们忘怀过?他们总会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

若有人问今圣今贤安在哉,则定要被人笑为迂阔。像王阳明那样从小立志要做圣人的人,从来都是极少数。但道理却是残酷的,立志做圣贤的未必成功,连做圣贤的念头也没有的则一定不能成功,谁见过一不留神就成了圣贤的呢?不过,古往今来,总有很多的仁人志士心中悬着圣贤的标准,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如今却有一些人,居庙堂之高,享俸禄之厚,宝马雕车,锦衣玉食,身既不“修”,家亦不“齐”,上马未必能安邦,下马未必能治国,成天琢磨的是如何以权谋私、以权猎色、以权自肥,不义之财数以亿计也不嫌其多,房产数十处尚嫌其少,公德私德一滑再滑以至于找不到底线。毛泽东有诗云“国有疑难可问谁”,设若“国有疑难”,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衮衮诸公中,有几人能像赵子龙那样“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

自从春秋时叔孙豹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的论断,此“三不朽”即流传至今,为历代朝野之精英所认同。而放眼那些腐化堕落的高官大吏,固然与此“三不朽”无涉,甚至连其功过也不必盖棺即可论定。他们在位时权势熏天,大约不寂寞的,但不要等到身后,他们就成了寂寞的历史尘埃。为官若没有圣贤心、没有百姓情,大概便只有动物行了。其实,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做一点像圣贤那样的事算什么难呢?你看人家赵云,只长坂坡“怀

抱后主,直透重围”一个情节,就让朴槿惠总统怦然心跳,让后人为之血脉贲张。但廉洁可以伪装,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却一定装不出来。(作者滕朝阳为北京青年评论家)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wt.mc_id=br4383)

下载时政热点:复旦177名学生为何联名“刀下留人”(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时政热点:复旦177名学生为何联名“刀下留人”(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