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通镇下沟村建“三账三卡”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打通镇下沟村建“三账三卡”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本报讯(通讯员 李学智 张德发)近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打通镇下沟村通过建立“三账三卡”,密切干群关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真真正正做到解民急排民忧。据了解,该下沟村的 “三账”分别是民情台账、征集意见问题台账以及整改台账。该村村支两委通过大下访,实地入户走访,切实了解每家每户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情况,分社分户建立民情台账。通过开展征求意见活动,分社对征求的意见问题建立台账。针对征求的意见问题,建立整改台账,落实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使整改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卡”分别是便民服务卡、政策宣传卡以及事务代办卡。便民服务卡通过公开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干部、联系村领导干部的联系方式,切实解决群众“找人难”的问题。政策宣传卡针对广大群众关心的政策进行宣传,解决群众“政策不了解”的问题,并且一个月更新一次。事务代办卡通过公布代办事项、代办人员联系方式,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打通镇下沟村建三账三卡”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
第二篇:打通镇“一建三查”促作风转变
打通镇“一建三查”促作风转变
今年以来,打通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健全纪律制度和查改问题入手,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收集机关作风反馈信息36条,排查“四风”问题25条;使广大干部职工持续保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状态。
据悉,该镇党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维护党的纪律、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出发点,建立领导班子例会、民主生活会、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干部廉政评价等纪律制度,并以日常抽查、定期检查、社会暗查、群众监督等方式,注意发现实际工作中违反纪律新问题,严格监督执行;认真开展党内自查。始终把党的纪律放在重要位置,严格落实纪律高于一切的要求。如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检查为政不廉、为政不勤,以纪律约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开展党务、政务公开,扩大群众政风行风监督,开展自查自纠,规范干部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形象,认真落实监督检查工作的思想纠偏、错误更正、问题规范、违规整改、案件查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树立党的执政为民良好形象。二是党员自查。组织党员干部自查自纠,反思工作中违纪行为。三是社会监督。调动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和群众监督力量,设立意见箱,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督促机关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在做好“一建三查”的基础上,该镇党委对照《党章》和《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抓实党员的日常监督和自查自纠,强化遵守纪律的监督检查。党员干部和职工都能自觉遵守纪律,用纪律约束党从政行为,维护纪律的严肃性。
第三篇:打通镇下沟村2018年关工委工作要点
打通镇下沟村2018年关工委工作要点
2018年下沟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将以党的十九大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区、镇关工委工作要求,围绕“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工作方针,积极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做好“传承、关爱、引导”工作,促进下沟村关心下一代青少年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和科学发展观。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青少年的正确方向。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牢牢把握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认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工作的新目标新要求,激发“五老”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积极性和热情;牢牢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总要求,进一步凝聚起关心、支持、参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正能量”。
3、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创建“五好关工委”加强下沟村关工委工作规范化
1、结合本村实际,创造新做法、新经验,实现村关工委建设工作规范化。
2、加强关工委的领导班子建设和“五老”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配强领导班子。不断巩固和壮大“五老”队伍,建立和完善“五老”队伍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管理机制,保持领导班子和“五老”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3、充分发挥“五好”作用,大力弘扬“五老”精神。通过会议,总结关工委工作,学习区、镇关工委工作要求,发挥“五老”具有的精神,进一步发挥村“五老”奉献余热,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情。
三、加强自身建设,营造关工正能量
1、“打铁还需自身硬。”实践证明,发挥内在力量是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环境的重要前提。要坚持学习,做到“三个转从”。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关工班子要带头学习,增强学习本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强大动力。“三个转从”,就是要从要求别人做到的转为自身做起,从作风硬朗转为率先垂范,从喊破嗓子转为做出样子。要克服“年年抓点做样子,年年都是老样子”的固疾。要实行多元化、多样化的创新思路,让广大未成年人更受裨益。
2、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作为长期目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进一步找准为青少年提供精准服务的着力点和切入口,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努力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2018
中共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下沟村党总支委员会 年5月3日
第四篇:古城镇“一线两册三卡”促干部作风转变(精选)
“一线两册三卡” 促干部作风转变
--古城镇“百名干部进农家”活动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深入贯彻胡总书记在福建和龙岩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革命老区干部好作风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增强为民意识,切实解决影响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古城镇纪委选准工作载体,从今年3月起在镇、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政策、听诉求、解民忧、促和谐”为主题的“百名干部进农家”活动。活动主要采用“一线两册三卡”工作法,镇村两级干部入户宣讲、上门听诉、帮民解难,达到了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的目的。自活动开展以来,镇村干部对4650户群众至少走访了一遍,共收集意见建议十三类326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起,为民办实事354件。通过活动的开展,镇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工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镇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主要做法
1、“一线”--一线工作法。将全镇4650户农户的走访任务分解给41名镇干部和34名村主干部,让干部深入一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通过登门入户看一看家庭状况,聊一聊生活情况、讲一讲党的政策、访一访社情民意、谈一谈大好形势、帮一帮困难之处,听一听建议意见。由挂村领导带队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和龙岩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强农惠农政策、当前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等,要求每名干部每周至少走访10户以上群众,重点走访孤寡病残的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对上级政策认知度不高,认识不清的家庭。干部吃住在农户家中并自付伙食费(5元/餐),不得增加村级和农民的负担,做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实际行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维护干部在农民中的形象。镇纪委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在全镇通报。村里召开有关会议、发生突发事件、出现群众上访、落实重要工作时,联系干部必须到现场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切实做到“领导一线指挥、干部一线工作、矛盾一线解决、发展一线促成”。
2、“两册”--宣传手册、民情恳谈手册。为确保“百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取得实效,古城镇将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期间在福建和龙岩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强农惠农政策编成《“百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宣传手册》供镇、村干部学习、宣传,以指导实际工作。同时,制作《民情恳谈手册》发到每位干部手中,要求干部在入户时对户主姓名、家庭人口、联系电话、耕地面积、竹林面积、家庭成员就业情况、主要经济来源、宣讲的内容、群众的诉求要一一作好详细记录,并由农户签字确认,预防走过场。
3、“三卡”--连心卡、诉求卡、民生档案卡。一是发放“连心卡”。为每位干部制作了“连心卡”发放到挂钩联系的群众手中,“连心卡”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联系电话,让群众有困难能第一时间与干部取得联系。二是制作“诉求卡”。对群众提出需要帮助解决又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制作成群众诉求卡,交由综治办进行分类整理、交办处理、建立台账,实现民生问题动态管理,同时要求责任人要主动与诉求人沟通联系、及时反馈问题办理情况。三是建立“民生卡”。为每一户群众建立一张卡片,内容包含:户主姓名、家庭人口、详细住址、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家庭成员就业情况、需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并及时根据实情变动“民生卡”内容,让党委、政府全面实时准确地掌握全镇的村情民情,并以此为依据服务民生。
二、主要成效
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镇村干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农村工作方式逐步转变,受到基层党员群众的一致欢迎,有利地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1、干部作风得到明显转变。因各村都已通水泥路,交通便利,加上农业税的取消,干部已多年没有在农民家中吃、住的习惯。通过“干部进农家”活动的开展,干部再次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重新感受农村生活,体察民情,让广大镇村干部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视为自己的义务和光荣,自觉转变作风,服务于民。干部在群众中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到目前为止未出现干部因工作作风被群众投诉的情况。
2、群众利益得以更好地体现。在此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干部通过上门走访、串门串户,主动找群众谈心、交流思想,进村入户到群众家中进行访问,随时掌握群众思想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使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时得到了反映和解决。收集来的十三类326条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集镇人饮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通自然村道路建设上。据此党委、政府果断决定将集镇人饮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在财政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86.7万元,建设集镇用水第二水源点。并在15个行政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现已争取国家项目资金950多万元,正准备对井头、元坑、苦竹、中都、古城、下增、黄泥坪、青山等8个村的农田进行高标准建设。
3、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开展走访活动的过程中,本着联系群众、联络感情出发,上门串户,发放连心卡,倾听群众的冷暖疾苦,让群众有了更直接倾诉的地方。同时,及时了解群众的家庭状况、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群众技术欠缺、增收困难等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让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爱护。同时,积极争当人民群众的调解员,积极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共化解各类群众矛盾纠纷36起,今年来我镇没有发生非正常访和越级访现象。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走近群众讲政策、听诉求、解民忧,改进了作风,促了社会和谐,维护了群众利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一是农业实力不断增强。“党群共富产业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各产业区产值及效益明显提高,全镇推广种植优质稻2391亩、再生稻512亩、淮山1500多亩、槟榔芋600多亩;建立毛竹丰产示范片11个共2.3万亩;存栏河田鸡5.1万羽。二是新村建设步伐加快。已完成了古城、中都、梁坑、青山、南岩等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并在古城、梁坑、南岩三个村开展新村建设试点工作,三个试点小区共规划建设农民新居323幢,第一期63幢,已竣工入住,第二期及灾后重户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全镇有9个村顺利通过了省级“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验收。三是民生工程持续推进。投资41万元建成古城村、梁坑村防洪提;投资200多万元的安全饮用水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投资86.7万元的集镇饮用水工程即将峻工;投资8万多元的激情文化广场正在施工。
第五篇: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纪实
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典型经验材料
一、基本情况
五家沟村,地处灵口镇以西的古灵路畔,距县城40公里,距镇政府西5公里,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548户,2030人,全村地域面积3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70亩,山林面积6万余亩,荒山荒地面积2万余亩,为省级贫困村之一。2017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69户,557人,其中五保户18户20人,低保户18户60人。
近年来,按照上级大力发展产业强农富农的相关要求,我们村结合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将栽植连翘树确定为我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也将其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来做。我村连翘树种植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前几年,村民自发的利用自己的荒山荒地栽植连翘树达500亩,目前已全面挂果,年亩产收入均在1500元以上,加之山区高山野生连翘甚多,每年夏天群众都有到周边山上采连翘的习惯,而且收入很不错。由于利益趋动,群众对栽植连翘树积极性很高。近年来,种植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造成了全村大部分沟槽和坡塬地荒芜,即是有部分群众耕种也遭到野兽侵食,形成大面积土地荒芜,荒山面积甚广。虽然我村的山上前几年植树造林种有大量的松树,目前已经成林,但因松树属喜阴树种,阴坡全是松树林,而阳坡几乎全部是荒山,面积高达2万余亩,有利于栽植喜阳坡生长的树种—连翘树。连翘树属多年生长的乔木,一次栽植永续利用,且防旱防虫,人工技术成本低,粗放式管理即可,适宜农民栽植。2015习总书记在中央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指出,组织起来将农村资源有效整合,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使广大农民成为农村资源的真正受益者,才是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兴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村支部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利用我村的荒芜土地资源,解决农民“有资源没资产,有权利没利益”的传统经营体制,经过反复考证,于2016年年初成立了洛南县鑫泰连翘种植专业合作社。
洛南县鑫泰连翘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48户,其中贫困户169户,达到入社社员全村覆盖,合作社有管理人员9名,入股股东15人,入股社员68户,合作社拥有股金367万元,有办公用房120平方米,各种制度及办公设备齐全。为了便于基地管理,新修通往山顶的产业路3.5公里(现已全部硬化),并在山顶修建基地管理用房60㎡,假山、喷泉、凉亭等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2016年基地栽植连翘林2300余亩,全部通过土地流转荒山租赁方式,由合作社管理经营,收益归合作社所有,2017年栽植连翘7000多亩,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共计栽植连翘树近万亩,成活率高达95%以上,我们计划再用3年时间将我村范围内的所有阳坡荒山,和沟槽坡塬地2万余亩全部栽植成连翘树,让连翘产业成为我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践行总书记号召,让废弃资源有效利用,让农民成为农村资源的真正受益者。
二、主要做法
(一)、资源变资产
近年来,由于我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加之我村通过四次移民搬迁,边远山区零散居住的困难群众已全部搬迁至四个集中安置点居住,导致大部分坡塬地和沟槽地因精壮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同时由于近年来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相关政策出台,野生动物对沟槽坡塬地的农作物破坏较大,导致群众只有种的却没有收成,致使大面积甚至边远山村的几个组所有土地荒芜。2015年中央提出“三变”政策后,我们从推动农村产权制度着手,积极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变资产,让沉睡千年的土地及荒山资源活起来,我们将废弃的土地、荒山资源租赁回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出资群众有偿务工,按照合作社的技术要求实行统一化栽植,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让群众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初步完成了资源变资产的发展模式。
(二)、资金变股金 为了实现资金变股金的合作社发展模式,让村民手中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活起来,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实现资金使用中效益的最大化。村支部、村委会配合合作社动员全村有经济能力的群众15户,每户入股20万元,经济条件差的有发展产业欲望的群众在合作社入股5000-20000元不等,用于合作社的初期发展,合作社股东及入股群众共计83户为合作社集资367万元,用于租赁、流转土地荒山,建设基础设置,购买连翘苗,栽植、管理、施肥等开销,合作社目前通过集资、贷款、争取多方投资,总支出达600余万元。目前,2016年栽植的连翘树已经有部分挂果,让入股群众看到了希望,在以后的连翘基地发展中更有信心和投资欲望,从而实现了资金变股金的蜕变。
(三)、农民变股民
发展产业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村民收益,我们利用推动农村产权制度之机,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等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权化,土地股权化,资源变股权,同时采取集中入股,产业带动,农民受益等方式,使农民变股民,让农民富起来,从而解决“农民有资源没资产,有权利没利益”的传统经营体制。村支部、村委会配合合作社多次召开群众会研究荒山、土地租赁价格,确定每亩荒山每年租金为50元,坡耕地每年每亩200元,群众或在每年10月1日之前领取租金,也可以用租金入股,等三年后连翘树挂果有收益后按入股金额领取相应的分红。因我村已有7年前新栽植的挂果连翘林,亩产每年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为此,有些群众因无劳动力,有想法没办法,就将荒芜的土地和荒山以资源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合作社,等待以后分红,从而完成了全村农民变股民的合作社发展模式。
三、启示和前景
1、由村支部、村委会牵头组织动员全村村民将各户名下的所有荒山、坡耕地以租赁和入股形式交由合作社运营,同时协调合作社组织群众有偿务工,力争用3年时间将全村所有荒山、坡耕地包括各公路沿线目所能及的坡坡墹墹、堎堎坎坎全部栽植连翘树,让资源变废为宝。为了加强连翘产业的科学管理,合作社组织专业人员对已栽植的连翘林进行修剪、施肥、除草等管理,确保三年后每株连翘树都能发挥最大效益,完成每亩每年产值1500元以上。
2、连翘树挂果期间,村支部配合合作社组织以贫困户为主的专业看管队,防止偷采特别是制止大面积青采,以提高连翘果实药用价值。同时村支部、村委会配合合作社与相关药厂合作,按照药厂相关技术要求适时采摘,筹建连翘果实初加工企业,解决全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
3、为了方便连翘基地管理,我们计划将在北边与邻村接壤的山顶上修建一条集防火、产业路于一起的防火带,确保连翘林不受邻村火源伤害,更为以后高山旅游观光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