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高法规定政府强拆前须向法院申请
最高法规定政府强拆前须向法院申请
http://msn.huanqiu.com 2012-04-09 14:19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高人民法院今天(9日)出台司法解释,规范办理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上午出台了《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说,这条司法解释出台的目的是为了依法正确办理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案件。这条司法解释共计11个条文,充分考虑对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多重保护,确立“裁执分离”为主导的强制执行方式。这条司法解释就大家最关注的“强制执行”的方式明确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一般由做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同时这部司法解释还就此类案件的管辖权问题规定,由房屋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来管辖,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决定管辖法院。
这条司法解释中规定,征收补偿决定存在有七种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公众可以就这七点情形向人民法院充分举证。这七种情形包括:
一、明确缺乏事实根据;
二、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三、明确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了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产生活经营条件没有得到保障;
四、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
五、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六、超越职权;
七、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予强制执行的情形。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执行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在5日内将裁定送达申请机关,也就是政府机关。
司法解释中对申请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除了法律还有条例规定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和附具的材料外,司法解释要求申请机关要额外提交其他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征收补偿决定及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和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裁量,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以及一些法律法规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司法解释明确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申请机关负责人签名,加盖申请机关印章并注明日期,而且这个申请应当自被执行人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如果逾期申请,除有正当理由之外,人民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房屋征收和补偿事关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这些重大的事宜。从《行政强制法》和条例颁布实施以后,有关市县的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最高人民法院一直都密切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及实践运行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和积极的协调,起草了这个司法解释。他们也介绍,在多次征求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最高法院内设部门以及下级法院的意见,经过充分论证之后出台了这条司法解释。这条司法解释虽然只有11条,但是对于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相关案件的审理,具有很好的规范作用。
第二篇:“村委会强拆赔350万”成最高法典型案例
村委会将土地租出去后遇到征地,在未谈成补偿的情况下,村委会进行强制搬迁,被法院认定侵权并赔偿。昨天,该案成为最高法院首次集中公布的7起民生类典型案例之一。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典型案例对下级法院同样有约束力”。
2009年12月30日,薛海金与河南省修武县郇封村委会签订期限为六年的承包合同,承包了村中北地工业区养狐场进行狐狸养殖。在合同履行期间,因项目开发需要对薛海金养狐场用地进行征迁。郇封村委会在双方对搬迁补偿费用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且薛海金不在场的情况下,于2011年3月5日对薛海金养狐场进行了强制搬迁,造成薛海金损失。河南省高院终审判决郇封村委会赔偿薛海金狐狸损失350余万元。郇封村委会向最高法申请再审被驳回。
对于将此案作为典型案例的原因,最高法指出,当前,采用暴力手段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而少数地方政府认为受害人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破坏稳定的大局,群众不配合拆迁就是影响发展。但是,以丧失公平公正为代价换取的“稳定”是暂时的,必将引发新的不稳定;侵害群众利益带来的“发展”切断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利民、不惠民的发展不可持续。
昨天,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行政法室主任周汉华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也可称之为“示范性案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一般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多发而又容易有争议的案件。
昨天,孙军工表示,此次通过公布典型案例的方式,将案件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是进一步加大司法公开,推进审判流程公开的重要举措
第三篇:因政府强拆广告牌申请赔偿理由及金额如下
高炮广告牌申请政府赔偿理由及金额
1、广告牌造价:
我公司于2009年8月与淮南市共胜广告有限公司签订合淮阜高速公路淮南段建设单立柱双面及三面广告牌制作合同。合同建设造价每座18万元,同时付给曹庵镇政府土地赔偿款每座7万元两项合计建设造价每座25万元。
2、广告经营损失:
我公司于2009年9月—2012年10月先后共建单立柱双面及三面广告牌20座每座广告牌都与客户签订了广告发布合同每座广告牌发布费均价12万元。每年广告经营收入均在240万元,按照2009年8月与曹庵镇人民政府所签合同经营权30年计算扣除已经营5年还有25年经营期计算每年经营收入240万元/年*25年=6000万元。
3、无形资产损失:
我公司于2000年成立,先后与淮南广电局、淮南市日报社等多家龙头媒体合作分别代理电视及淮南日报社广告的发布权。在淮南市广告业有较高的声誉,在淮南新闻界、商界及广告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公司多次被淮南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由于这次广告牌的强拆和不明真相的宣传,给我公司的商誉及客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及损失,广告牌强拆之后客户纷纷打来电话索要未到期的广告发布费及赔偿金,银行再融资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到目前我公司尚欠企业及个人贷款高达400万,我公司要求对企业商誉损失赔偿100万客户广告发布未到期赔偿金70万。
4、精神损失:
我公司的20座广告牌在2009—2012年建设时由银行贷款、投资人投资及亲属借款多方面筹资完成。有的广告牌建成后才一年多就被强拆了所有投资人及亲属在多次上访无果的情况下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有位投资者母亲由于极度担心住院一个多月,年关近至,投资人及员工谁也无心过节谁也无法享受春节的乐趣,至今一位投资人只有背井离乡在内蒙打工维持生活及偿还亲属的借款,为此申请精神损失50万。
以上事项共申请赔偿:
1、广告牌造价500万。
2、广告牌经营损失6000万元。
3、无形资产损失170万:其中商誉损失100万、客户赔偿损失70万。
4、精神损失50万。共计:6720万元
备注:附件:建设合同一份、广告客户签订合同一份、上缴土地赔偿金发票二份
申请单位:淮南市零点传播有限公司
第四篇:最高法 政府申请强拆须评估社会稳定风险
最高法 政府申请强拆须评估社会稳定风险
2012年4月10日 06: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白龙 选稿:徐俊
东方网4月10日消息:不愿房子被拆迁,政府申请强制执行了怎么办?政府自行决定强制执行合法吗?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对办理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作出了具体规范,保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权力滥用。
最高人民法院4月9日发布了《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从案件受理、审查、执行和新旧规定衔接等程序和实体方面,对人民法院办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作出了具体规范。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定》着眼于提高操作性、指导性,有利于从制度上理顺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秩序,防范强制执行过程中发生违法和侵犯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事件。
《规定》共11条,自2012年4月10日起施行。
多重保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
【提要】当事人对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起诉;当事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起诉;政府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审查和裁定;执行中存在违法情形的可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人表示,《规定》充分考虑对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多重保护。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办理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案件中,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和保护手段:
首先,当事人对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其次,当事人对补偿决定不服或者补偿协议达成后反悔的,也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三,当事人既不起诉又不履行征收补偿决定,有关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对征收补偿决定的合法性、正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执行的裁定;
第四,行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存在违法或者不当情形,被执行人及利害关系人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行政赔偿诉讼。
这些机制的设置与执行,对于切实保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权力滥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明确“裁执分离”的强制执行方式
【提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不能自行决定强制执行,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
据介绍,《规定》明确了“裁执分离”为主导的强制执行方式。
所谓“裁执分离”,是指作出裁决的机关(机构)与执行裁决的机关(机构)应当分离,即不能由同一机关(机构)既行使裁决权又行使执行权,从而体现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
体现在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强制执行方面,“裁执分离”主要体现为两种情形:
一是根据《条例》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也就是说,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不能自行决定强制执行,而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
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征收补偿决定的合法性、正当性需要受到司法机关的监督,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合法有效的,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二是就人民法院内设机构而言,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由行政审判庭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需要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由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组织实施。
补偿明显不公平应裁定不准予执行
【提要】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等情形,不准予执行
就申请机关应当提交的材料及相关要求,除《条例》规定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及附具材料外,《规定》还列举了六项具体内容。包括:
征收补偿决定及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及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及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根据《规定》,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以下七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包括: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超越职权;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执行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在五日内将裁定送达申请机关。
就强制执行的方式,《规定》明确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就新旧规定的衔接过渡问题,《规定》明确,《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房屋拆迁裁决的,参照《规定》有关强制执行方式的规定精神办理。
第五篇:最高法 政府申请强拆须评估社会稳定风险
最高法 政府申请强拆须评估社会稳定风险
2012年4月10日 06: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白龙 选稿:徐俊
东方网4月10日消息:不愿房子被拆迁,政府申请强制执行了怎么办?政府自行决定强制执行合法吗?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对办理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作出了具体规范,保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权力滥用。
最高人民法院4月9日发布了《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从案件受理、审查、执行和新旧规定衔接等程序和实体方面,对人民法院办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作出了具体规范。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定》着眼于提高操作性、指导性,有利于从制度上理顺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秩序,防范强制执行过程中发生违法和侵犯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事件。
《规定》共11条,自2012年4月10日起施行。
多重保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
【提要】当事人对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起诉;当事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起诉;政府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审查和裁定;执行中存在违法情形的可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人表示,《规定》充分考虑对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多重保护。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办理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案件中,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和保护手段:
首先,当事人对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其次,当事人对补偿决定不服或者补偿协议达成后反悔的,也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三,当事人既不起诉又不履行征收补偿决定,有关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对征收补偿决定的合法性、正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执行的裁定;
第四,行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存在违法或者不当情形,被执行人及利害关系人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行政赔偿诉讼。
这些机制的设置与执行,对于切实保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权力滥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明确“裁执分离”的强制执行方式
【提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不能自行决定强制执行,必须依法向人
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
据介绍,《规定》明确了“裁执分离”为主导的强制执行方式。
所谓“裁执分离”,是指作出裁决的机关(机构)与执行裁决的机关(机构)应当分离,即不能由同一机关(机构)既行使裁决权又行使执行权,从而体现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
体现在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强制执行方面,“裁执分离”主要体现为两种情形:
一是根据《条例》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也就是说,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不能自行决定强制执行,而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
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征收补偿决定的合法性、正当性需要受到司法机关的监督,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合法有效的,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二是就人民法院内设机构而言,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由行政审判庭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需要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由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组织实施。
补偿明显不公平应裁定不准予执行
【提要】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等情形,不准予执行
就申请机关应当提交的材料及相关要求,除《条例》规定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及附具材料外,《规定》还列举了六项具体内容。包括:
征收补偿决定及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及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及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根据《规定》,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以下七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包括: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超越职权;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执行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在五日内将裁
定送达申请机关。
就强制执行的方式,《规定》明确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就新旧规定的衔接过渡问题,《规定》明确,《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房屋拆迁裁决的,参照《规定》有关强制执行方式的规定精神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