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法院要在公正司法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人民法院要在公正司法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自觉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保持文明进步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作为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人民法院法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应该怎样来体现现实中的社会主荣辱观呢?笔者认为,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做到司法公正,在公正司法中去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
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法院队伍建设不放松,使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即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广大法官和工作人员为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要在司法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加以贯彻落实。
二是要统筹各项审判工作,全面实现司法公正。人民法院要以依法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审理好起诉到法院的每一件案子,认真对待各方当事人的每一项诉求。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能只表现在口头上,必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审判工作中,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普遍满意的目标。
三是要做好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工作,切实体现司法工作的人文关怀。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至今还有7587万的绝对和相对贫困人口,对这部分弱势群体应当在诉讼中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要对他们寻求司法保护大开绿灯,绝不能让他们因为交不起诉讼费而打不了官司,只要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就要及时为他们办理立案手续,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降低诉讼成本;加大到案发地巡回就地审理案件的力度,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支出,并借此扩大法律宣传效果;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审理调处和裁判他们的纠纷,讲求诉讼效率,维护其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四是增强司法工作中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法院的审判工作要置于党委的绝对领导下进行,要用公正高效的审判工作实绩服务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自觉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司法服务。
第二篇:人民法院要在公正司法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自觉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保持文明进步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作为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人民法院法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应该怎样来体现现实中的社会主荣辱观呢?笔者认为,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做到司法公正,在公正司法中去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法院队伍建设不放松,使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即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广大法官和工作人员为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要在司法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加以贯彻落实。
二是要统筹各项审判工作,全面实现司法公正。人民法院要以依法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审理好起诉到法院的每一件案子,认真对待各方当事人的每一项诉求。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能只表现在口头上,必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审判工作中,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普遍满意的目标。
三是要做好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工作,切实体现司法工作的人文关怀。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至今还有7587万的绝对和相对贫困人口,对这部分弱势群体应当在诉讼中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要对他们寻求司法保护大开绿灯,绝不能让他们因为交不起诉讼费而打不了官司,只要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就要及时为他们办理立案手续,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降低诉讼成本;加大到案发地巡回就地审理案件的力度,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支出,并借此扩大法律宣传效果;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审理调处和裁判他们的纠纷,讲求诉讼效率,维护其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四是增强司法工作中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法院的审判工作要置于党委的绝对领导下进行,要用公正高效的审判工作实绩服务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自觉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司法服务。
第三篇:人民法院如何实现公正司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政治、经济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正在不断的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正在不断的提高。为了一毛钱的火柴,为了名誉要求赔偿一分钱的官司时有出现,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运用法律的武器讨回一个公道。人们呼唤着公正,而公正又是人民法院和全体法官所追求的目标。公正司法是提高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高大形象的体现。那么如何才能公正司法。下面笔者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影响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主要因素
司法不公的现象的确存在,引起了社会上的普遍关注。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现象是影响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主要因素。在审判程序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些案件久拖不结,违反法律规定受理或不受理案件,违法采取或解除财产保全措施,不按法定程序评估和拍卖被执行的财产,二审案件轻易发回重审等;在实体裁判方面,主要表现为:有的法官偏袒一方当事人,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错误裁判,有些案件定案证据不充分,适用法律不正确,裁判文书又论理不清;在司法作风方面,主要表现为:有的审判和执行人员受利益驱动,办关系案、人情案甚至金钱案,法官与案件当事人及代理人关系过密,谋求或接受妨碍公正执法的宴请和馈赠,司法为民的宗旨淡化,对当事人的诉求冷漠等。
二、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具体内容
所谓公正就是公平和正义。对人民法院而言公正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程序公正。人民法院审理、执行的所有案件都是依照程序法的规定来
进行的,任何案件非经法定的程序审理和执行,都是违法的或无效的。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法时往往认为它对实体的处理没有多大影响而忽视其重要性。殊不知程序的公正是一切公正的前提要件,是确保实体公正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程序违法的案件,其处理结果是公正的。例如刑事案件必须在送达起诉书十日以后才能开庭,这是一个法定程序,任何法官都不得违反。法律上这样规定是给被告人一个充分的答辩时间,也是为被告人请律师辩护一个充足的准备时间。如果我们违反这个程序,就很难保证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案件的公正审判。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执行各类案件时首先是要严格的依照法定程序办事,法律上有规定的必须严格依照规定。例如诉讼法都规定了审理案件和执行案件的期限,我们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审结或执结案件,否则就是一种不公正。超期审理,超期执行是严重违反程序法的行为,“迟来的公正,也是不公正。”其次是在对待案件当事人上要一视同仁不得对张三适用这种程序而对李四适用那种程序,或者对张三适用宽松的程序而对李四适用严厉的程序。例如在民商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有一个举证期限的规定。虽然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期限的长短,但实践中我们都是以三十天为期限,也就是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必须在三十日内完成,否则就认为是无效证据。如果给予原告的举证期限是三十天,那么,给予被告的举证期限也应该是三十天,决不能一个多给而另一个少给。
2、形象公正。法官的形象是与司法公正有着某种密切关系的。法官的形象应当是一个正派人的形象,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法官本人的形象,更代表着整个法院的形象。法官在办案当中应该着装,即使平时上班着便装也应该干净整齐,落落大方。当然如果说要求我们的法官一天到晚西装革履,全身上下都是
名牌,这也不现实,这与我们目前的经济条件还不相适应,但至少也要有所修整,穿着打扮要体现一个法官的精神面貌,给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第一印象是信得过的,是放心的,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
3、语言公正。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工具。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句好话三冬暧”“话不投机半句多”等等都是说明语言在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性。法官也是人,法官也要通过语言与周围的人特别是案件的当事人进行交往。为什么有的法官处理案件当事人就心服口服,心里感到高兴和舒畅?为什么有的法官一处理问题就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都闹翻,搞得案件处理不下去,甚至有的当事人到法院领导面前告状要求法官回避?这就是涉及到我们法官在处理具体的案件中是否做到语言公正。法官是裁判者,应当居于中间地位,任何案件没有到最后宣判,都不能对原告或者被告妄加评论,说三道四,否则当事人就会认为你这个法官有偏袒一方的嫌疑。作为一名法官在语言上对待原、被告双方要做到一视同仁。对原被告双方的违法行为,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应当加以训斥,而对他们的正当理由和要求则要拿出耐心认真听取,不能妄。语言也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对当事人服判息诉能起到促进作用,反之运用不得当,即使你的判决是公正合法的,当事人也会在心里横着一口气,总认为你这个法官不公正,有偏袒对方的嫌疑。
4、行为公正。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外在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作所为。法官也是人,他也要有所活动。除了正常的公务活动以外还有诸如社交、亲友、同学、同事等等方面的活动。活动越频繁,在社会上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是好还是坏,是由法官的活动性质所决定的。从事高尚的,有意义的,对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有帮助的活动,其活动的性质就决定了在社会上会引起正面的影响;而从事低级趣味的,肮
脏的,见不得人的,为文明社会所不耻的活动,其活动的性质就决定了在社会上会引起负面的影响。每一个法官,特别是从事审判工作第一线的法官在社会的一定范围内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公众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法官所从事的公务活动特别要注意其行为的公正性,要对社会负责,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如果行为不公,就会使案件当事人乃至人民群众产生对法官的不信任。
5、实体公正。实体公正是指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处理结果应当符合案件所查明的事实,并与所适用的实体法相对应。实体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没有实体上的公正,那么其他的环节再公正也形同虚设。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实体判决所依据的是依法查明的法律事实。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因而实体公正也只能是相对的公正,绝对公正只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人民法院的任何判决都是由法官作出的,即使是通过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也是由法官集体作出的,因而法官是最终实现实体公正的主宰者。由此看来,要做到实体公正,法官是最为重要的,这与法官的学识、阅历、经验、业务能力、道德品质、政治素质等方面息息相关。对一个案件的处理,实体上是否公正,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法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品质;反映出法官对待案件当事人的态度和对整个社会所负责任的程度。两个事实相同的案件,由不同的法官审判只要是公正的判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一致。而不公正的判决,其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法律赋予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但这种自由裁量也应当考虑案件之间的平衡,而不是随心所欲,因人而异的裁量。实体不公正是引起涉法上访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损害法律威严,影响人民法院形象的重要因素。如果说实体不公是因为法官的水平不够那还情有可原,如果是
因为贪赃枉法而造成的实体不公,那就问题严重了。
三、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应具备的条件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永恒的主题,也是人民群众和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公正司法不仅有其特定的内涵,而且实现公正司法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物质条件。司法的目的就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调节各种法律关系,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人民法院是司法的主体,也是人们进行诉讼活动的公众场所,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拥有与审判工作相适应的物质条件。高大威武的审判庭,环境优雅的办公场所,现代化的交通、通迅工具是人民法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公众场所要有公众场所的样子,威严的地方也要有威严的架式。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民法院在物质条件上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不仅办公大楼威严高耸,办公条件也都实现了现代化。但是我国幅源辽阔,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基层人民法院的物质条件还处于原始的起步阶段,“七化建设”刚开始着手实行。由于人民法院的管理体制是地方化管理,因而其物质条件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
2、法官的素质条件。法官的素质即包括法官的政治素质也包括法官的业务素质。任何法院都是要靠人来运作的,法官在法院的运作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法官的素质在实现公正司法的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法官首先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密的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人民是否满意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得失。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其次法官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光有为人民
服务的思想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就要求法官必须认真学习法学理论,深刻领会立法精神,刻苦钻研本职业务,提高驾御法庭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表达、判断的能力。法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办案的公正与效率,而那种想当然、凭经验办案而不注重自我提高,不注重知识更新的法官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当然,并不是说多读几句书,多背几个法条就能成为高素质的法官,经验的不断积累,知识的不断更新,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是造就合格法官的必经之路。
3、法官的待遇条件。平常我们一提起法官的待遇,总觉得难以开口,认为这是思想不好的表现。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法官的待遇与公正司法有着重要的联系。法官的待遇应当包含法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法官也是人,他也有荣誉,也有人生价值,也要养家糊口。目前对法官的要求和对法官的待遇是不相对称的,这种矛盾在经济不发达和欠发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实行司法考试制度后进入法官序列的门坎提高了,现代法制建设对法官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但法官的待遇还是受到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见得有多大的提高。实行上级法院的法官从下级法院的优秀法官中挑选的用人机制是提高法官政治待遇的体现;实行沿海发达地区的法官与内地不发达地区的法官经济待遇相同,也是提高法官经济待遇的体现。要想使法官真正珍爱自己的职业,使法官重视手中的权利,使他们感到有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就必须提高法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这种待遇的提高必须得到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以上是笔者就人民法院如何实现公正司法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但笔者坚信,只要做到以上内容,我们所追求的公正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第四篇: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新的形势下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在深化认识、把握内涵、宣传教育、躬身实践等四个方面下功夫,为促进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要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各级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自觉做到“五个认清”,即认清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认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认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认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标杆,明确新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分清美丑的新要求;认清自己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肩负的重要责任,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增强践行“八荣八耻”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二、要在把握内涵上下功夫
首先,从荣辱观的思想渊源来看。“荣”和“辱”作为一对道德范畴的概念,自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文化精神活动开始便紧紧伴随着人类。荣辱是荣誉和耻辱的合称。“荣”即荣誉,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褒扬与嘉许,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积极评价。“辱”即耻辱,是社会对个别行为的贬抑与嘲弄,体现了社会对个人或社会外部对社会内部的精神打击。荣誉代表着社会舆论或公共权威对某个人或集体的行为所赋予的精神价值。它既可以通过奖品、奖金、奖状、奖章来体现,也可以通过勋章、头衔和称号来体现,还可以通过社会舆论的赞扬来体现。与荣誉不同的是,耻辱是人的自我价值感遭到损害或人的自尊受到打击时产生的情感。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明体现。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科学而合理地回答了荣辱观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仅为我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我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八荣八耻”道德规范,言简意赅,易懂易记,切实可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方面它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它是对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崇高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写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大力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道德规范,争做一个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人。
三、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
在宣传内容上,要大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县市各部门贯彻落实具体举措和进展成效,宣传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在宣传形式上,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作用,通过开辟专栏、发布广告、专家讲评、发表领导电视讲话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要通过悬挂张贴标语,举办墙报板报,开展文艺汇演,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机关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努力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在宣传措施上,要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纳入各级宣传职能部门的考评内容;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拒绝假恶丑,争做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四、要在躬身实践上下功夫
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道德培养,带头躬身实践。一是要把道德建设作为能力培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厚德才能载物。对领导干部来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因此,要把道德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着力强化奉献意识,过好名利关;强化公仆意识,过好权力关;强化敬业意识,过好苦乐关;强化廉洁意识,过好钱物关;强化家庭意识,过好女色关;强化法规意识,过好人情关,自觉“慎独”、“慎微”,树好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要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天天面对,事事相关,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道德规范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和行为之中,自觉做一个有良好道德的人。三是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唱响主旋律,大力弘扬正气,抵制各种不健康文化。要切实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明确明辨是非、美丑、功过的标准,旗帜鲜明的支持“八荣”,反对“八耻”,自觉追求真善美,拒斥假恶丑,自觉坚持和发扬优良风尚,抵制和纠正不良行为,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五篇: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新的形势下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在深化认识、把握内涵、宣传教育、躬身实践等四个方面下功夫,为促进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要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
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各级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自觉做到“五个认清”,即认清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认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认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认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标杆,明确新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分清美丑的新要求;认清自己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肩负的重要责任,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增强践行“八荣八耻”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二、要在把握内涵上下功夫
首先,从荣辱观的思想渊源来看。“荣”和“辱”作为一对道德范畴的概念,自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文化精神活动开始便紧紧伴随着人类。荣辱是荣誉和耻辱的合称。“荣”即荣誉,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褒扬与嘉许,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积极评价。“辱”即耻辱,是社会对个别行为的贬抑与嘲弄,体现了社会对个人或社会外部对社会内部的精神打击。荣誉代表着社会舆论或公共权威对某个人或集体的行为所赋予的精神价值。它既可以通过奖品、奖金、奖状、奖章来体现,也可以通过勋章、头衔和称号来体现,还可以通过社会舆论的赞扬来体现。与荣誉不同的是,耻辱是人的自我价值感遭到损害或人的自尊受到打击时产生的情感。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明体现。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科学而合理地回答了荣辱观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仅为我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我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八荣八耻”道德规范,言简意赅,易懂易记,切实可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方面它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它是对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崇高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写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大力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道德规范,争做一个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人。
三、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
在宣传内容上,要大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县市各部门贯彻落实具体举措和进展成效,宣传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在宣传形式上,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作用,通过开辟专栏、发布广告、专家讲评、发表领导电视讲话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要通过悬挂张贴标语,举办墙报板报,开展文艺汇演,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机关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努力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在宣传措施上,要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纳入各级宣传职能部门的考评内容;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拒绝假恶丑,争做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四、要在躬身实践上下功夫
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道德培养,带头躬身实践。一是要把道德建设作为能力培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厚德才能载物。对领导干部来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因此,要把道德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着力强化奉献意识,过好名利关;强化公仆意识,过好权力关;强化敬业意识,过好苦乐关;强化廉洁意识,过好钱物关;强化家庭意识,过好女色关;强化法规意识,过好人情关,自觉“慎独”、“慎微”,树好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要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
中。“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天天面对,事事相关,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道德规范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和行为之中,自觉做一个有良好道德的人。三是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唱响主旋律,大力弘扬正气,抵制各种不健康
文化。要切实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明确明辨是非、美丑、功过的标准,旗帜鲜明的支持“八荣”,反对“八耻”,自觉追求真善美,拒斥假恶丑,自觉坚持和发扬优良风尚,抵制和纠正不良行为,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