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农业局

时间:2019-05-13 04:1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节地区农业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节地区农业局》。

第一篇:毕节地区农业局

毕节地区农业局

对各县市区农业局2009年度目标检查方案

根据局目标管理领导小组的安排,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对各县(市、区)农业局全年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方式

对今年各县(市、区)农业局的目标检查方式,采取由各县(市、区)将目标完成情况汇报材料、佐证材料报送到局目标办,目标办组织相关科室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听取各县(市、区)目标完成情况、综合核实并评分的方式进行。

二、时间要求

各县(市、区)农业局于2009年12月15日前,将2009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及佐证材料(同时报电子文档)送地区农业局目标办。

三、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

1、由各科室对各县(市、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分,各科室对其牵头考核的项目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各科室检查评分结果经局分管领导签字后送局目标办汇总。

2、召开2009年度各县(市、区)目标完成情况汇报会,进行民主考核评分。

3、局领导班子对2009年度各县(市、区)目标完成情况评分。

四、目标考核分值构成各县(市、区)农业局全年目标完成情况得分=月调度与季度督查分值×30%+年终检查分值×50%+年终民主考核分值×10%+领导评价分值×10%+附加分(总分达到95分以上可申报 1

附加分)

五、相关要求

1、各县(市、区)农业局要根据检查内容准备好汇报材料。

2、各县(市、区)农业局要根据检查内容准备相关佐证文件资料以及文书档案等,对佐证材料要求只要能证明目标完成情况即可。

3、局领导班子、各科室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分。

二○○九年十一月十日

第二篇: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工作报告(定稿)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工作报告

(2011年3月15日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毕节地区工作委员会第89

次会议上)

行署专员 张吉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行署向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去年,是我区经历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机遇中开拓奋进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旱灾交织在一起的艰难复杂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地区人大工委、政协工委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抢机遇、抓投资、调结构、保增长、促和谐、求跨越,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大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把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来抓,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9亿元,增长75.9%,增幅名列全省第一。全区生产总值达到600.85亿元,增长14.6%;财政总收入127.57亿元,增长3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9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2.12亿元,分别增长54.4%、42.8%,增幅名列全省第二,其中一般预算收入总量上升为全省第二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4元,分别增长9.6%和14.9%。

(二)大力抓好产业培育发展,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切实加快工业提速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29.48亿元,增长13.6%。一是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按照“七通一平”(供排水、供电、道路、供气、通讯、网络、公交、土地平整)要求,快速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建成园区面积近25平方公里,引进各类企业40余户,建成投产项目20个,园区工业总产值达53.62亿元。二是支柱产业得到巩固提升。108对煤矿建成投产,煤炭项目完成投资102.6亿元,原煤产量4500万吨。威赫可再生能源基地风力发电项目一期工程5万千瓦项目建成发电,大方电厂、黔西电厂二期、金沙电厂“上大压小”异地改建等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发电量404亿千瓦时。中烟公司毕节卷烟厂年产40万箱及联合工房就地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卷烟产量203亿支。三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帆骏马二期二万辆重卡、10万辆轻卡技改工程及配套厂家全面开工建设,河南煤业黔西煤化工、永贵煤机制造项目开工建设,9个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基本建成,万吨金沙回沙酒三期4000吨技改项目开工,磷矿石烯土分离及精细化磷化工试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石化60万吨/年烯烃、40亿方/年煤制气、60万吨/年煤制醋酸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迅速。

(三)大力抓好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按照“路网先行、拉开建设、加快推进”的原则,加快城市路网、市政公用设施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突出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及时调整毕节—大方城市总体规划,松林、小坝片区地形图测绘及控规编制有序开展,编制完成《毕节地区历史文化“五古”保护与发展规划》,启动第一批全省历史文化名村的村寨保护规划编制,强化规划评审及法规监察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二是扎实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建设和村寨整治“四轮驱动”,完成城镇建设投资42亿元,建设和改造城市道路60公里,毕节市草海大道、百里杜鹃大道、“一院三馆”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百里杜鹃旅游功能区开工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厂8座,3个县垃圾填场正常运行,启动一批县城新区和35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建成生态文明家园“黔西北”民居12万户,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三是着力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以“整脏治乱”和“满意在毕节”活动为抓手,加强城镇卫生清理、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毕节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活动深入开展。

(四)大力抓好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断改善。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千方百计在“跑部前进,争取支持”上下功夫,集中力量狠抓一批事关毕节长远大计、跨越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黄织、林织、六沾等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成贵快铁和毕织、织纳铁路开工建设。开工建设厦蓉高速清织段、织纳段、毕节至生机段和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段,杭瑞高速公路遵毕段和毕威、黔织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加快,完成机场试验段工程,100%乡镇开工建设油路和100%行政村通公路。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毕节夹岩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被省政府列为“一号工程”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开工建设纳雍金蝉水库和黔西附廓水库加高扩建工程,金沙胜天、织金大新桥水库建设顺利推进,完成毕节倒天河中型水库加高扩建工程。开工建设28座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19座小

(一)型和3座小

(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建成烟水配套工程24.7万亩,解决57.7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实施有效灌溉面积248.87万亩,建设抗旱应急水源点3262处、引水工程430处。三是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5万户, 有线广播电视县乡联网工程顺利实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口计生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2.38亿元,新增变电容量628MVA,线路497公里。

(五)大力抓好“三农”工作,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切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抓好扶贫工作,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85亿元,增长6.1%。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启动实施“3321”工程(经果林30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300万亩、蔬菜300万亩、茶叶100万亩、中药材100万亩)和“三万”农业示范工程(每个县市发展1万户农户,每个农户拥有1亩以上年产值超过万元的高效农田,每个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建立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5400亩,完成无性系茶苗繁殖基地建设2570亩,新建果园1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人工种草35.13万亩,种植药材19.56万亩,建立马铃薯、蔬菜、茶产业等各级各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余个。引进农业项目(企业)29个,培育认证地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48个、协会149个。二是着力保障粮食生产。抓好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着力保障全区粮食安全,种植玉米378.92万亩、水稻70.16万亩、马铃薯506.3万亩、蔬菜250.37万亩、豆类150.2万亩、杂粮116.92万亩,实施粮食增产工程154.4万亩,粮食总产量263万吨,因灾减产3.3%。三是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生态文明家园进村道路硬化58.3万平方米,进组道路硬化44.5万平方米,连户路硬化44.2万平方米,院坝硬化79.1万平方米。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5.1万口、乡村服务网项目点95个。四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突出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织金县“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和威宁县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区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

(六)大力抓好旅游资源开发,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加强景区景点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宣传促销,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元,增长31.5%,有力地带动了物流、房产、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6.1亿元,增长20%。一是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启动百里杜鹃景区“花海文化城”和门景系统改扩建工程,织金洞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建成大方贵州宣慰府古城、彝族风情街,韭菜坪景区完成门景系统、旅游公路、游步道、停车场建设,威宁马摆大山等一些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二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成功举办 “2010年中国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草海国际观鸟节”、“织金国际溶洞文化节”及一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通过多种旅游节庆的举办,切实提高了毕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加快其他服务业发展。毕节物流园区、黔西物流园区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前期工作基本结束,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站408个、农村商品零售超市42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超市1250个。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房地产投资50亿元。

(七)大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强力推进林业建设,走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之路。一是林业建设成效显著。完成营造林面积72.8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115.68平方公里,“三江源”一期工程建设1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03%。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发证面积1526万亩,发证率97.4%。完成集体林勘界确权面积1560万亩,林权勘界率为99.4%。二是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三岔河流域“河长制”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启动了14个煤矿、1家卫生院污染治理工作,编制189个煤矿企业煤矿废水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切实抓好矿山开采破坏区综合防治和地质灾害治理,投入项目资金近亿元。加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7.19平方公里。三是认真开展节能减排。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取缔力度,关停水泥厂3个、造纸厂1个、铁厂2个、煤矿6个、煤气厂1个、铅锌冶炼企业51个、焦化厂1个、硫磺厂11个。取缔土法炼锌炉40节、捣毁锌罐356个、拆除罐窑2个,“两土”死灰复燃得到有效遏制。

(八)大力抓好投资环境建设,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加强政务环境、商务环境、信用环境建设,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一是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2009减少审批事项达70%的基础上,将地直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由现有145项精减到67项,办事时限由平均6.56个工作日压缩为4.01个,成为审批事项、办事时限最少的地区之一。取消36个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实现了办事成本最低的目标。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举办了重庆经济协作区第十五次市长联席会、毕节试验区第三届招商引资投洽会和福州、成都招商、香港招商引资推介会,组织参加了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面向央企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15亿元,增长43%,总量和增速均名列全省前三名。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创业指导、员工培训、咨询服务等活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达到234亿元,增长30%。

(九)大力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和谐毕节”建设不断推进。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公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一是农村危房改造顺利实施。围绕消除一级危房、茅草房危房和金沙县整县推进等三项重点工作,投入资金24.1亿元,全面完成122047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二是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0.26万人,全区外出务工人数超过150万人。基本完成乡乡有老年公寓任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8.7亿元。启动金沙县、威宁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8.5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1.6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0万余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13.9万人。三是安全生产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谐矿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发生安全事故193起,死亡217人,分别下降22.8%和27.7%,安全生产综合考评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土地供应量6万余亩。深入开展和谐三区(矿区、工区、库区)活动,妥善处理矿群关系,各类矿区基本形成良性发展局面。四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政府签署的《毕节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试验区合作协议》,投入3.76亿元改造和建设学校240所,招聘特岗教师3302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0.17%。扎实抓好毕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科学技术两项成果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部文化作品受省级表彰。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传染疾病的宣传、防控工作,完成新增73.8万户地氟病防治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5.28%,比去年提高0.91个百分点。城镇医保参保率93.11%,比去年提高36.85个百分点。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全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我区团体总分、金牌总数跃居第三名,我区输送的运动员常勇获广州亚运会拳击项目52公斤级银牌。实施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支持的“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符合政策生育率91.42%,比去年上升0.16个百分点。五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扎实开展。建立健全“三级联动视频接访”长效机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5856件批次16830件人次,化解信访积案398件;投入经费2418万元解决信访积案282件。加大到省进京非正常上访重点人员梳理和排查力度,积极预防和处置各类不安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实现了“两会”期间进京“零非访”目标,全年上访人数由全省第一下降为全省最后一位。“平安毕节”建设深入推进,破获刑事案件7581起,破案率为47.72%,人民群众安全感上升了4.2个百分点。

同时,始终坚持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做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地委的领导下主动向人大工委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支持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加强与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加强民情民意调查,完善听证制度,促进了行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

去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战略机遇,妥善应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努力克服百年不遇的雪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生产总值为“十五”的2.54倍,年均增长13.79%;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9.65%、3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15%、12.6%,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61.61万人减少到不足35万人(老口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过去一年和“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地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国家有关部委以及深圳特区倾情帮扶的结果,是地区人大工委法律监督、地区政协工委民主监督以及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行署向各位主任、秘书长和各位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量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改善;经济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低;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滞后,农村贫困面大,农民增收困难;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量大,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问题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下一步工作,我们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和2011年工作打算 “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区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我们将认真实施即将审定的《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不断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围绕“强区升位、跨越发展”总目标,重点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到“十二五”期末,确保GDP超过1500亿元,力争突破1800亿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年均增长40%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其他各项事业提速发展,在“十二五”期末人均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认真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精心筹备第七届全省旅发大会,突出重点抓突破,围绕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生态建设、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为实现“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7%以上、力争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达到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全口径)、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着力实施百个亿元项目,确保实现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1万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外到位资金增长35%以上。一是把握投向编制项目。根据国家、省投资取向,结合“十二五”规划,抓紧谋划和编制一批能够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项目。二是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点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加大赴省进京力度,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挤进国家、省规划支持的“盘子”。三是拓宽渠道增加投量。继续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投入,继续发挥好各类融资平台的作用,撬动和吸纳银行、资本市场和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努力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主导的良性循环。四是加强管理促进投产。建全完善领导干部包抓重大项目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合同履约、资金到位、项目开工、竣工投产”四个比率,着力破解土地、资金、拆迁等项目建设“瓶颈”,促进项目尽早投产达效。五是着眼长远储备项目。按照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的要求,拓宽视野,放眼长远,瞄准外部环境、政策导向、产业转移和市场需求,储备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确保项目不断档、不断线,形成项目建设梯度推进的良好格局。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认真组织实施十大产业行动计划和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规划,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25%、力争27%。一是强化产业园区建设,增强经济发展集聚力。高起点、高水准搞好“三大基地”和“九个工业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水、电、路以及管网等基础设施一次性科学规划到位并分步建设,确保园区公用设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地区中小工业企业孵化创业园建设,争取20户以上中小企业落户园区。在有条件的乡镇规划一批工业小区或特色工业企业。全区新增建成园区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新增入驻企业100户以上。二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抓好煤矿整合技改扩能和兼并重组,加快22个大中型在建煤矿建设,煤炭产量达到5600万吨。力争开工建设织金火电厂,抓好大方火电厂二期和金沙火电厂“关小上大”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以力帆骏马二期技改项目为龙头的毕节载货汽车制造基地和以河南煤业黔西煤化工、永贵机电制造厂为带动的黔西县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开工建设织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煤制醋酸等项目。加快全区12条熟料干法水泥生产线和以浙江豪盛集团特高压电瓷制造基地为重点的建材产业建设。推进金沙回沙酒、毕节大曲、林酒、碧春酒技改扩能工程和毕节卷烟厂、复烤厂技改扩能建设。抓好以赫章生铁、铅锌冶炼项目为主的冶金产业。推进神龙果、雨润、蓝雁等集团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一批中药材加工项目。加快以东海纺织为龙头的毕节织造园基地建设,积极扶持黔西香港森仕集团服装厂和威宁毛纺厂等企业。抓好风能开发、太阳能发电、煤制油、煤层气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尽快摸清资源禀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狠抓运行调度,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加强对各产业、重点企业和县(市、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调度。建立由项目业主单位、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参加的对接机制,落实重大项目互保共建措施。切实理顺煤矿、电厂、电网和企业的关系,提高保障能力。坚持深入企业,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

(三)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路网建设为引领,加快具有毕节特色的城镇化进程,确保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一是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围绕构筑“一带两翼”城镇空间体系格局,编制完成“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全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抓好各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抓好以50个重点集镇、100个普通小城镇为重点的全区所有镇(乡)的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启动1820个重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二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各县城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完成撤地设市工作。强力推进毕节市、大方县同城发展步伐,全面启动双山(梨树)、德溪、碧海、金龙新区建设;黔西、威宁、金沙、织金县城按照3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拉开建设,纳雍、赫章县城按照10万人口以上规模建设,全面开工建设百里杜鹃花海文化城,抓好5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三是全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一院三馆”建设力度,启动地区体育场改建、综合训练场、体育馆、游泳馆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各县市文化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四是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注重边建边管,努力做到建成一片、管好一片、见效一片,同时在全区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城镇、园林城镇、文明城镇活动,努力营造城镇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五是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家园“五园新村”建设,完成黔西北民居新建改造30万户以上。搞好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基本完成1125个村寨整治。抓好威宁县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工作,完成金沙县“整县推进”总体验收。

(四)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破解发展瓶颈。

加快构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强区升位、跨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加快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按照尽早实现与黔中、滇中、成渝经济圈1—3小时快速连接的要求,推进成贵快速铁路、织纳水、隆黄铁路毕节至织金段、林歹至织金等铁路建设,力争昭黔铁路毕节至威宁、毕节至遵义段开工,实现区内规划铁路全部开工建设。推进毕节至都格段、清镇到织金、织金到纳雍、毕节至生机段、十八到碧阳、机场高速、黔西至大方至毕节和毕节开发大道建设,争取开工建设织金至普定、黔西至贵阳、毕节至镇雄高速公路,积极推动威宁至六盘水、威宁至昭通、威宁至宣威、黔西至金沙、六枝至纳雍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成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各项工作,新建、续建通乡油路200公里以上,新建通村油路1000公里以上。加快推进旅游公路、矿山公路建设和国省干道改造升级工程。毕节飞雄机场全面开工建设,力争2012年建成并实现通航。二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按照尽快解决工程性缺水的要求,扎实抓好水利部重点扶持对口支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大方岔河水库、毕节龙官桥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金沙胜天、织金大新桥2座中型水库,加快纳雍金蟾中型水库、黔西附廓水库大坝加高扩建工程进度,继续实施“三小”水利工程、金黔灌区、红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8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烟水配套工程33万亩,解决125万人以上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抓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维护和利用,加快各县城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启动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加快电力、信息化等设施建设。抓好全区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农村未网改电网改造,继续开展城市配网、农网建设和升级改造。建成地县乡三级电子政务外网,抓好有线广播电视县乡联网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五)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举措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332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万”农业示范工程,重点抓好以“十大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和“百个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巩固提升烟草、马铃薯、食用植物油等三大产业,大力发展核桃、茶叶、樱桃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和加工业,新增建设经果林5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种草30万亩、蔬菜20万亩、茶叶20万亩、中药材10万亩。二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培育20个以上地级、3个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力争新增1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370个以上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食品生产企业QS认证等农产品认证15个以上,力争新增5个以上省级著名商标、1个中国驰名商标。三是增强农业保障能力。抓好基本农田配套小水池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抓好主要农作物千亩连片标准化科技示范样板,争取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建设,强化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积极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四是狠抓扶贫开发。以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劳务经济、产业化扶贫为重点,实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试点,确保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按照“两年全面脱贫、五年巩固提高”的总体目标,抓好威宁县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

(六)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把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是做好第七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筹备工作,确保办出一届上档次、高品质、有影响力的旅游盛会,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区旅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二是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健全完善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和县(市、区)旅游规划,启动赫章阿西里西、大方油杉河、金沙冷水河等20个景区的规划建设。三是推进旅游精品线路及景区建设。继续完善东中西3条精品旅游线路。做好百里杜鹃、韭菜坪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推进百里杜鹃、织金洞“5A”级旅游区创建,黔西县按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创建标准进行打造。各县(市、区)每年新开发3个以上景区景点。四是构建多层次旅游体系。积极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地方民俗风情旅游、自然景观生态度假旅游、乡村田园风光旅游、人文历史景点旅游,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五古”的保护、开发和建设力度。五是加快其他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各县(市、区)物流项目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加强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七)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围绕建设改革开放先导区的要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一是不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把毕节试验区作为贵州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丰富和完善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力求在城乡统筹、土地管理、民营经济、金融创新、产权制度、资源开发、社会管理、行政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探索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加快发展非公经济。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实施“百户亿元企业工程培育计划”、农村非公有制经济“万户”工程和“万户小老板工程”,培育一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竞争性行业的主力军,成为创业带动就业的先锋。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好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和各驻外办事处、招商分局驻点招商,严格招商引资目标考核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对口帮扶、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发达地区、对口帮扶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投资大企业、大项目,力争在项目签约和引进资金方面实现新突破。

(八)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进一步构建“两型社会”。认真实施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坚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统筹协调推进,加大石漠化综合防治、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力度,确保完成石漠化治理17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6.5平方公里,营造林8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全面加强环境保护。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格防范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加强全区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以赤水河、六冲河、三岔河、偏岩河等流域为保护重点,加大对生活垃圾、废水污染治理力度,确保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三是认真抓好节能减排。推进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火电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监管力度,强化对煤炭采选、金属矿采选、建材、屠宰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九)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进一步建设“和谐毕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扎实抓好十项民生工程。为提高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地委、行署结合发展实际,制定了今年十项民生工程。目前,工作任务已分解落实到各级各有关部门,我们将认真抓好督查督办工作,确保各项民生工程圆满完成。二是努力扩大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问题,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城镇养老保险体系,扎实抓好金沙县、威宁县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逐步建立覆盖全区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四是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筹资的原则,落实好土地供应及配套资金、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廉租住房5826 套、公租房1080套、经济适用房650套、限价房550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600户和国有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1120户。五是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以控制政策外生育、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和建立二女户节育有效机制为重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六是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教育部“毕节贫困山区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巩固提升“两基”成果,启动“十二五”期间每个乡(镇)建一所公办幼儿园工作,开工建设毕节一中新校区,新建6所高级中学、8所思源项目学校和1所普通小学,启动地区职教园区和威宁职教基地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加强传染病防控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0%、95%以上。全面加强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物价、老龄、档案、地方志、人防、残疾人事业等工作,充分发挥各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七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煤采矿行为,突出煤矿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地灾防治、森林防火、消防和公共安全等行业(领域)的专项治理,力争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3%以上。高度重视和做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和谐矿区、和谐库区、和谐工区”构建活动,扎实推进“平安毕节”建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抓好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着力为“强区升位、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深入解放思想。努力使观念思维、体制机制、工作举措、干部能力与“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目标相适应,切实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二是着力增强本领。加强学习,不断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的视野、知识、能力适应加速发展的需要,做到抓发展有思路有点子,破难题有魄力有办法,保稳定有举措有成效,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三是优化政务服务。加快“六型机关”建设,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遏制腐败行为发生。四是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领导岗位责任制,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制,根据“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办法,严格绩效评估,强化督查,兑现奖惩,着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与会的同志们,做好“十二五”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地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为实现毕节试验区“强区升位、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毕节地区三个规定

毕节地区三个规定(1)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加强煤矿现场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毕署发〔2007〕39号):第一条 各级政府及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规定的通知》(毕署办通〔2009〕102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通过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煤矿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二条 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31号)文件精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加强煤矿现场管理的暂行规定》(毕署发〔2007〕39号)文件及补充规定等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煤矿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第三条 我区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灾害严重,必须提高对煤矿瓦斯和瓦斯治理利用工作的认识。取消低瓦斯矿井概念,提高瓦斯管理等级,低瓦斯矿井按高瓦斯矿井管理,高瓦斯矿井按突出矿井管理,首先要完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其次要加大系统优化和安全设施改造、建设工作力度,逐步过渡到综合防突措施管理,积极推进瓦斯综合利用工作。

第四条 煤矿要加强瓦斯日常管理,配齐人员,适时检查并确保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转使用,严格执行瓦斯管理的规定,严禁瓦斯超限作业。瓦斯检查要做到天天查、班班查、时时查。

第五条 采掘作业必须做到“逢掘必探、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所有煤矿必须配备75以上钻机和专业钻工队伍,认真开展探掘工作,要探明积水、煤层构造、瓦斯赋存等情况,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可能,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条 煤矿掘进工作面要实现独立回风,并按照相关规定安设可靠的防突风门。

第七条 加强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按规定安装和使用阻车器和挡车栏,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和打点挂钩双岗作业的规定。

第八条 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时要设专人“观山看顶”。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木支护,金属摩擦支柱必须于2009年底前淘汰,矿井的新掘巷道严禁使用木支护,新掘永久巷道推广使用锚、网、喷支护。

第九条 要严格实行远距离爆破。掘进工作面爆破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硐室内;爆破时,所有作业人员应撤至防突风门外安全地点的新鲜风流处,切断电源,设置警戒。

第十条 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的整合、技改煤矿,要加快建设进度。对重生产、轻建设,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煤矿,要取消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资格;对发生死亡1人以上事故的保留系统,要取消其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资格。

第十一条 煤矿企业要规范采掘布局,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严禁“三超”。必须按照核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生产;小煤矿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严禁超强度生产;小煤

矿一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班不得超过50人,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

第十二条 煤矿企业矿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入井带班的规定,并切实加强煤矿企业中夜班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凡未成立煤矿安全监管局的县、区,必须在2009年底前组建完成,要千方百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煤矿安全监管力量,按规定配备煤矿安全监管装备。煤矿企业要按规定配齐矿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设施和装备。第十四条 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安全培训,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煤矿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煤矿业主、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要把安全培训纳入日常安全管理,把不知不会作为隐患开展专项治理。第十五条 要加大对违法组织生产的煤矿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厉打击煤矿违法生产行为。

第十六条 加大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县(市、区)对发生的事故都要认真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潜在危害大的未逐事故,要通过分析,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召开煤矿事故现场会,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管责任的有关责任人,要按规定从严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煤矿,要按规定进行停产整顿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复产验收。

(2)《关于深刻吸取近期煤矿典型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现场管理的补充规定》(毕地安监〔2008〕174号):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当前,我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仍然存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禁令”和“三个规定”是根据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针对我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提出的最基本、最关键、最简洁、最明白、最容易掌握的要求,是抓好我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可逾越的底线和铁的纪律。各级各有关部门、各煤矿企业要充分认识抓好“禁令”和“三个规定”学习贯彻落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地区有关部门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学习贯彻落实“禁令”和“三个规定”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狠抓学习贯彻和落实,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二、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

要严格按照四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切实抓好“禁令”和“三个规定”的学习贯彻落实。

(一)百分之百保证送达。一是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立即把“禁令”和“三个规定”印发到煤炭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有煤矿的乡镇以及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送达时,必须要有回执和签收登记。二是要督促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将“禁令”和“三个规定”制作成2平方米以上的永久性大幅标牌,挂置在醒目位置进行宣传。以

上两项工作在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6月15日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将工作完成情况书面报地区安委办。

(二)百分之百组织学习培训。各县、市(区)和地区有关部门要把“禁令”和“三个规定”作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主要抓好以下四个层面的学习培训:

1、6月20日前,由地区安委办组织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地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以及煤矿安全监管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2、6月30日前,由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组织本县、市(区)煤矿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负责人、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和有煤矿企业的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3、6月30日前,由各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牵头,煤炭管理部门配合,组织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以及本辖区内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出资人)、矿长、副矿长、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4、6月30日前,由各县、市(区)安监部门和煤炭管理部门督促煤矿企业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所有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个学时,并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取得实效。让从事煤矿安全监管的领导干部、监管人员,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全体从业人员,熟知、掌握“禁令”和“三个规定”的内容。并把“禁令”和“三个规定”列为今后我区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组织开展。

(三)百分之百组织考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扎实抓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要组织所有参学人员进行考试,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

1、组织实施:一是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地区煤炭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以及煤矿安全监管人员考试工作由地区安委办负责组织开展。二是各县、市(区)煤矿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负责人、安全监管人员和有煤矿企业的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考试工作由县、市(区)安委办负责组织开展。三是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出资人)、矿长、副矿长、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的考试工作由县、市(区)安监局负责组织开展。四是对煤矿企业全体从业人员的考试工作由煤矿企业自行组织开展,县、市(区)安监部门监督实施。

2、考试要求:一是所有考试由组织单位统一命题,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进行。所有参考人员的考试成绩必须在60分以上,达到合格要求。二是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相关领导和煤矿安全监管人员考核不合格的,继续组织集中学习,补考1次。补考后,仍不

合格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请相关部门作待岗处理。三是煤矿企业主负责人(实际出资人)、矿长、副矿长、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考核不合格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责令其所在煤矿停产整改,继续组织学习,直至考试合格为止。四是煤矿从业人员考试不合格的,严禁上岗。

所有考核工作必须在6月底前完成。7月5日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地区安监局、地区工业能源委要将学习、考试情况书面报地区安委办。

(四)百分之百落实监管。一是煤矿企业必须对照“禁令”和“三个规定”的要求,组织开展全面的自查自纠,存在违反“禁令”和“三个规定”的,立即整改。二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将“禁令”和“三个规定”纳入煤矿安全生产检查的常规内容,严格按要求进行监管,对违反规定的,严查重处。

三、严格要求,确保取得实效

地区安委办要加大对各县、市(区)和地区有关部门学习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对未开展或未认真开展的,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禁令”和“三个规定”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把“禁令”和“三个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列入安全生产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贯彻、不落实、不执行的,严肃问责,对情节严重,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进行责任追究。(3)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毕署发〔2009〕13号):第一条 各级政府及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规定的通知》(毕署办通〔2009〕102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通过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煤矿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二条 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31号)文件精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加强煤矿现场管理的暂行规定》(毕署发〔2007〕39号)文件及补充规定等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煤矿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第三条 我区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灾害严重,必须提高对煤矿瓦斯和瓦斯治理利用工作的认识。取消低瓦斯矿井概念,提高瓦斯管理等级,低瓦斯矿井按高瓦斯矿井管理,高瓦斯矿井按突出矿井管理,首先要完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其次要加大系统优化和安全设施改造、建设工作力度,逐步过渡到综合防突措施管理,积极推进瓦斯综合利用工作。

第四条 煤矿要加强瓦斯日常管理,配齐人员,适时检查并确保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转使用,严格执行瓦斯管理的规定,严禁瓦斯超限作业。瓦斯检查要做到天天查、班班查、时时查。

第五条 采掘作业必须做到“逢掘必探、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所有煤矿必须配备75以上钻机和专业钻工队伍,认真开展探掘工作,要探明积

水、煤层构造、瓦斯赋存等情况,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可能,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条 煤矿掘进工作面要实现独立回风,并按照相关规定安设可靠的防突风门。

第七条 加强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按规定安装和使用阻车器和挡车栏,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和打点挂钩双岗作业的规定。

第八条 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时要设专人“观山看顶”。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木支护,金属摩擦支柱必须于2009年底前淘汰,矿井的新掘巷道严禁使用木支护,新掘永久巷道推广使用锚、网、喷支护。

第九条 要严格实行远距离爆破。掘进工作面爆破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硐室内;爆破时,所有作业人员应撤至防突风门外安全地点的新鲜风流处,切断电源,设置警戒。

第十条 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的整合、技改煤矿,要加快建设进度。对重生产、轻建设,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煤矿,要取消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资格;对发生死亡1人以上事故的保留系统,要取消其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资格。

第十一条 煤矿企业要规范采掘布局,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严禁“三超”。必须按照核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生产;小煤矿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严禁超强度生产;小煤矿一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班不得超过50人,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

第十二条 煤矿企业矿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入井带班的规定,并切实加强煤矿企业中夜班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凡未成立煤矿安全监管局的县、区,必须在2009年底前组建完成,要千方百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煤矿安全监管力量,按规定配备煤矿安全监管装备。煤矿企业要按规定配齐矿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设施和装备。第十四条 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安全培训,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煤矿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煤矿业主、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要把安全培训纳入日常安全管理,把不知不会作为隐患开展专项治理。第十五条 要加大对违法组织生产的煤矿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厉打击煤矿违法生产行为。

第十六条 加大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县(市、区)对发生的事故都要认真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潜在危害大的未逐事故,要通过分析,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召开煤矿事故现场会,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管责任的有关责任人,要按规定从严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煤矿,要按规定进行停产整顿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复产验收。

第四篇:农业局

南 部 县 农 业 局

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2009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和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体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局党组研究,现提出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粮油生产有增有减。全年粮油播种面积207.9万亩,较2008年增加5.6万亩,增2.77%;全年粮食总产53.83万吨,较2008年增产0.97万吨,增1.84%;全年油料总产 6.81 万吨,较2008年减4.2 %。

2、三大产业稳步提升。全年新栽、补栽水果6000亩,改造水果3000亩,其中改良水果2000亩,水果总产5.8万吨,较2008年增5.5%,实现产值1.2亿元,较2008年增5.6%。城郊优质商品蔬菜4万亩,总产16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较去年增收0.4亿元,增12.5%。新增中药材面积达到3.15万亩,总产15600吨,较2008年增30.2%。

3、项目推进富有成效。全年争取到位中、省、市、县农业项目32个,到位资金总额3999.7万元,超目标任务3000万元的 33.3%。其中:八大民生工程、重点工程任务超额完成。共改造中低产田土 1.41万亩,建设标准粮田2.1万亩,培训新型农民工4200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8.6万人次,支持农民新建沼气5800口。

4、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共开展招商引资和投资贸易活动8次,签订投资贸易合作项目45个,招引企业2业主个,引进资金0.7亿元,参加展销3次,招引水果经销大户鲜销枇杷、葡萄、脆香甜等水果2.8万吨,销售金额1.2亿。

5、农业管理有序有力。全县62个乡镇实现村帐乡管,库区72个重淹村全部规范建立项目资金台帐,农村“一事一议”深入推进。全年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10个。农资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日益完善。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全局动员,齐抓共管,多措并举,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局联系的街道、村社环境显著改善,机关办公场地、居家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7、机关建设扎实推进。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信访维稳、机关效能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国卫”创建、平安创建、文明单位创建、档案管理、计划生育“三结合”等工作全面达标。

年初县委、政府给我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其中,八大民生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定点支持乡镇工作人员落实,产业规划落实,项目支持到位。

(二)主要工作措施

按照中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全局围绕“3211”(三大工程、两大农业示范园、一大战略、一大活动)工作重点,突出“好”、体现“快”、讲求“实”,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1、实施“1亿斤粮食增粮工程”。一是扎实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五大作物高产创建。二是努力抓好种粮面积的稳定落实。三是突出抓好新技术培训推广,大力实施农科教三大行动(大培训、大现场、大示范)。四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提高防大病、抗大疫的应急防控能力。

2、实施“果蔬药特色效益产业增收工程”。一是实施“六大”产业带基地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培育优势、成线连片、品牌鲜明”的基本思路,全力推进212线枇杷产业带,马王至老鸦脆香甜柚产业带,潆新线、南洪线优质梨产业带,东坝至南隆优质葡萄产业带,老鸦、火峰等优质商品蔬菜产业带,柳驿、黄金等中药材产业带建设。二是构建“龙头企业+基地乡镇+专合组织+农户”的组织化发展模式,建成“各尽其能、协调行动、集中发力、联动推进”的产业推进长效机制。三是延伸“种、管、销、加”产业链条,在枇杷、脆香甜经销和中药材精深加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3、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今年,我们争取到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一是组建专家组,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组建了20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组建专家 组,遴选了技术指导员100名。经过专家组的推荐,共筛选出15个主导品种和21项主推技术。二是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紧紧围绕我县的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从全县72个乡镇中选10个乡镇,每个乡镇选10个村,每个村选10户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共计1000户。三是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建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中药材、蚕桑、水果试验示范基地10个,每个基地面积100亩以上,各示范基地坚持一村一品,综合示范。

4、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工程”。一是在大王繁荣村、定水庙子山村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五和谐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统一规划、项目整合、撬动农户、把握标准、总体推进。二是在老鸦文家坝实施猪-沼-菜-粮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一方面抓统一规划,上坝为1200亩的现代农业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中坝为大型生猪养殖场配套建设的沼气供给区,下坝为1300亩大棚蔬菜种植示范片。另一方面抓项目整合,整个示范园配套整合了13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同时抓专合组织,该示范园先后建立了蔬菜、粮油和生猪三个专业合作社,共吸纳业主3个,带动360户农户入社。

5、实施“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农业项目推进攻坚战略”。一是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理念,培养找项目的眼光,落实抓项目的措施,以项目推动为抓手,增强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严格项目实施和质量管理,完备方案、加快进度、保证质量。三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规范制度,四是全面提升项目实施效应,严格按照“提速增效,又好又快”的基本目标,做到一次建设、长期受益、群众满意。

6、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一是坚持以完善机关管理制度为基本手段,强化实施管理,激发机关干部职工的活力。在完善劳动纪律、财务管理的同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分解包干、分站落实和重要工作请示报告制度;项目争取、项目实施奖惩和风险抵押金集中收支等“三项制度”,以制度创新激发职工活力,增强工作推力。二是坚持以解放思想和狠抓落实为基本要求,突出工作实效,增强机关干部合心共为、合力共进的信心。三是以开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局工作执行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显著转变,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脆弱,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产业链仍然较短,产品附加值仍然较低。

2、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增多,农业系统内常规性项目推迟甚至减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到位太难,项目实施环境差、难度大。

3、粮油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偏低,耕作粗放,耕地撂荒现象仍然存在。国家对土地摞荒没有过硬的法律政策制约措施,土地流转上面重视过头,具体操作无措,机制不健全。

4、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多,投入甚少,空壳较多。农民负担,农村财务管理弱化,实际问题不少。

5、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够健全,基层的农技服务缺失,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6、全局人多事少,人浮于事,经费拮据,运转困难。

二、2010年工作的安排

(一)工作目标: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4.5万吨,油料总产达到7.8万吨,水果总产达到6.5万吨,商品蔬菜总产达到22万吨,新建中药材产业基地2万亩,新建专业合作社20个,争取农业项目资金4000万元以上,确保农民从种植业上获得纯收入增长10%以上。

(二)基本思路: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丘区强县、构建和谐南部),突出两个重点(农业项目推进、优势特色效益产业培育),应对三个风险(粮食安全、农民负担管理、项目资金使用),强化四个保障(技术服务、效能建设、机关运行、安全稳定)。

(三)工作措施:

1、大力实施“1亿斤粮食增粮工程”,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是扎实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五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以高产创建为载体,辐射带动全县粮食单产提高和品质进步。抓好技术、项目、资金的整合投入,开展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确保实现高产创建目标,力争创建几项享誉全市、全省的高产栽培典型。二是努力抓好种粮面积的稳定落实。大力推进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粮油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立种粮大户的激励扶持 机制,坚持将优质粮油订单倾斜落实到种粮大户;规划20-30个粮油生产基地乡镇,推动优质粮油产业化经营。三是突出抓好新技术培训推广。大力实施农科教三大行动(大培训、大现场、大示范),进一步提高新型农业科技扩散面、覆盖率;坚持围绕优新品种、节本高效、轻简化栽培、农机化配套农艺等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力争在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米、高筋高抗小麦、杂交双低油菜等新品种的推广上迈出新步伐;力争在水稻强化栽培、水稻旱育抛秧、玉米“三高”栽培、稻-芋-油固定厢沟双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上取得新进展并收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力争在粮食与种植产业协调发展的耕作制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四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加强植保专业服务队建设,整体提高防大病、抗大疫的应急防控能力。

2、大力实施“果蔬药特色效益产业增收工程”,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大力抓好“六大”产业带基地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培育优势、成线连片、品牌鲜明”的基本思路,全力推进枇杷产业带、脆香甜柚产业带、优质梨产业带、优质葡萄产业带、优质商品蔬菜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建设,特别是全力搞好新农村示范片产业建设项目,力争全县农业产业取得新的突破。二是大力构建“龙头企业+基地乡镇+专合组织+农户”的组织化发展模式。尽快建成“各尽其能、协调行动、集中发力、联动推进”的产业推进长效机制。三是大力抓好“种、管、销、加”产业链建设,特别是销售加工上取得新进展。四是打造农业新品牌。力争在枇杷、脆香甜等优特农产品、无 公害绿色食品的产品认证上取得新的突破,在标准化生产示范上拓展更大规模。

3、大力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运用。一是继续争取和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力争在管理体制改革建设上取得新的进展。二是尽力争取种子、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示范建设项目。整合资金推进农业局机关集中和功能完备化服务。三是加大对乡镇农业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发挥县乡农技推广示范作用。

4、大力实施“大王定水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老鸦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工程”,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在大王繁荣村、定水庙子山村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力争内示范园在产业发展、专合组织建设方面取得实效。二是在老鸦文家坝大力实施猪-沼-菜-粮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确保内大型沼气池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大棚蔬菜取得规模效益,专合组织发挥作用各项整合配套项目全面完成。

5、大力实施“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农业项目推进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全力向上争取项目投入,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二是进一步严格项目实施和质量管理。各业务站股必须切实承担起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完备方案、加快进度、保证质量。三是进一步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认真执行项目建设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资金集中支付制。局里不在任何项目中提取工作经费,各站股必须保证项目资 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对查出的项目资金使用违规违纪问题,局里决不庇护,首先查处。四是建立项目争取与项目实施奖惩激励机制。对项目争取和实施成效明显的将给予特别奖。五是全面提升项目实施效应。要突出抓好沼气建设,标准粮田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提速增效,又好又快”的基本目标,做到一次建设、长期受益、群众满意。

6、大力推进五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的效能和水平。一是围绕五城建设谋求发展,推动工作执行力。特别是在饮品城建设中,力争实施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项目,争取招企业入驻南部充实引领饮品精深加工。二是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强化实施管理,进一步激发机关干部职工的活力。严格执行劳动纪律管理、财务管理、项目争取、项目实施奖惩和风险抵押金等规章制度,以制度创新激发职工活力,增强工作推力。三是坚持以解放思想狠抓落实为基本要求,突出工作实效,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合心共为、合力共进的信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确保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坚持完善以落实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大力营造用心想事、踏实干事、高效办事、愉快共事等“四种氛围”,坚持“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精神,确保全局干部职工把力量用在“想干事”上,把勇气用在“敢干事”上,把本事用在“会干事”上,把作风体现在“善干事”上,把目标定在“干成事”上,把底线把持在“不出事”上。培育造就一支作风优良、务实高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更高的工作效能保 障全年全局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努力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五日

第五篇:农业局

农业局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县政府办:

2010年上半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抓住时机,精心组织,扎实安排,努力拓求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新特色、新亮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资府办字[2010]71号文件,现将农业局上半年主要工作和下半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农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上半年**县逸沁茶业有限公司的“出云峰”白茶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获得正式批文;香檀山茶业有限公司的“源之源”白茶荣获“江西省著名农产品”称号;省农业厅授予**县为全省茶叶生产“十强县”。在为企业服务方面,农业局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积极为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市级、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上半年已申报市级龙头企业2家,重新论定四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2家,重新论定2家。为企业产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工作正在开展,组织了六家企业参加省内外农产品博览会,加大了龙头企业产品推广宣传力度,实行了农业局领导干部与龙头企业“一对一”帮扶服务。4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正在紧

锣密鼓实施;上半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达7200多亩;新增5000亩白茶种植的山场正在抓紧选择,秋冬即可垦山定植;春季动物防疫注射工作已经完成。早稻种植面积6938亩,一晚种植面积达68000亩,因受洪灾,早稻、一晚及烟叶损失严重。

2、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我局利用农业业务优势,尽可能引进相关优势产业,将我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0年我局同其它相关部门一道引进一家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山庄(明辉山庄,坐落在马头山镇湖石村),同时去年引进的亿元油茶加工项目**县景田实业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增加进资2300万元。

3、配合县中心工作及农业项目申报和建设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治理一河两岸工作中,我局9户拆迁任务已完成7户,另2户因有临街店面,目前与其商谈拆迁工作遇到较大困难,但农业局领导及工作人员不辞辛劳,仍在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已争取到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资金40万元)及测土配方施肥(资金30万元)等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今年的争项目争资金工作主要围绕粮食生产、休闲旅游农业、农业产业化、动物防疫、养殖等方面进行,目

前已成功申报的项目有:测土配方施肥巩固项目县建设项目资金25万元、中稻万亩高产创建项目资金20万元、标准化养殖园建设项目资金40万元,在如期展开。同时农业局积极做好包乡扶村工作,大力支持挂点村新农村建设,上级规定要支助的扶村资金全部足额到村。

4、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落实情况

今年,县人大十五届四次会议交我局回复的人大代表建议是《还泸溪河自然生态亮点》,县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交我局回复的提案是《关于利用荒芜田地发展生态鹅养殖的建议》,农业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于4月14日召开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加快办理进度,答复函要规范,确保必要的办理经费,并主动上门联系代表、委员征求意见,对暂不具备办理条件的要做出恰当的解释,确保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达100%。目前农业局对要回复的建议和提案分别都作了书面答复。

5、政府信息公开及其它工作完成情况

围绕建立健全局机关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安全制度、工作责任制度、执行县统一的上班打卡、请假等制度及相关业务工作,农业局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信息上网数量达65条,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在抓好乡镇兽医站体制改革方面,信息公开招录畜牧防疫人员,确定畜牧防疫人员工作职责,妥善处理乡镇兽医站存留的历史问题,化解人员出路及安置。同时农业局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结合农业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六项创建活动”,结合创业服务年,农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党员干部与相关企业结成紧密的“一对一”帮扶服务,不定期举办与企业交流座谈会,并与企业在政府信息网上交流相关信息,取得良好效果。

6、抗洪救灾及应急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为认真做好农业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理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农业局制定了《**县农业灾害应急预案》和《**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使农业救灾工作得以高效和有条不紊的进行。特别是今年6月19日以来,我县遭受连续强降水,农业局测、防、报、救四项措施同时并举,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班子成员及各站、股按照各自分工认真负责,密切配合,在应对我县此次重特大水灾,做好农业救灾工作方面显示了农业局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成效。目前,我局已将向上争取到的120余万元救灾物质及资金拨付到了

各有关乡镇场,全县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按实施方案紧张有序进行中。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由于上半年我县农业遭遇了特大洪灾,农业损失惨重,上半年首当其冲的工作是搞好农业灾后恢复重建,使农民灾害损失灾后补、早稻损失晚稻补、水田损失旱地补、农田损失山上补,上半年损失下半年补,指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下半年主要工作如下:

1、抓好二晚秧苗后期管理和大田移栽。重点抓好二晚秧苗后期病虫防治和施肥工作,打好送嫁药,施好送嫁肥,做好二晚秧苗调剂,确保二晚秧苗质量上乘,数量充足,加快二晚种植速度,力争早栽,要在7月底之前二晚秧苗移栽完毕,要保证基本苗、施足基肥,早栽早管,确保二晚丰产丰收。

2、抓好一晚中后期田间管理,一晚是我县粮食生产的大头,目前重点抓好肥水病虫管理,注重防治二代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增施钾肥、薄水灌溉,抓紧修复水毁坝、沟、渠道,确保不断水。

3、抓好秋粮生产,对水毁农田暂时缺水一时无法修复的,要抓紧安排秋玉米、秋大豆、秋红薯及荞麦等旱粮生产。

4、扩种蔬菜,要利用现有蔬园及缺水田抢种各种蔬菜,抓好大棚蔬菜生产的落实,保障我县蔬菜市场正常供给。同时要重点抓好鹤城2000亩的蔬菜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促进我县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5、抓好茶叶及其它果园管理,对园地普遍做好除草、松土及施肥工作,促进我县茶叶及果园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6、抓好水毁池塘修复和鱼苗补放。各地要尽快修复水毁池塘,抓紧投放鱼苗,并精心管护。

7、抓好畜禽疫病防疫,做好补栏补笼工作,灾后畜禽防疫一定要严把关,一是要做好消毒工作;二是要打好疫苗,确保畜禽生产安全;要抓紧时间,筹措资金,补栏补笼,使畜牧业生产尽快得到恢复。

**县农业局

2010年7月20日

下载毕节地区农业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节地区农业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毕节地区麻疹监测

    贵州省毕节地区麻疹监测 了解毕节地区麻疹流行特征,为制订科学的控制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麻疹发病及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毕节地区200......

    2008毕节地区烤烟生产成本调查报告

    毕节地区烤烟生产成本调查报告“种烟是一种习惯”,目前,这种习惯已经发生了转变,一是因为烟用物资价格的上涨,二是因为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总之,是烟农经济意识的增强。2008年3月6日......

    毕节地区低保宣传标语

    **地区低保宣传标语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应保尽保,应退则退;2、城乡低保制度是德政工程、民生工程;3、全面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公平、公正、公开实施低保政......

    毕节地区“三个践行”学习心得体会.doc

    “三个践行”心得体会本次自己通过对毕节市教育局关于“三个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践行“爱的教育”;践行“系统育人的教育)”相关资料的学习,使我了解到毕节提出的以“树......

    贵州省毕节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文件

    贵州省毕节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文件 毕地安监党„2009‟27号 ――――――――★―――――――― 中共毕节地区安监局党组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 根据......

    毕节地区五心教育心得体会

    五心教育心得体会 教师:孙赛 “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知道,以......

    毕节地区十条禁令和三个规定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印发 毕节地区煤矿安全生产禁令的通知 毕署通〔2010〕18号 毕节地区煤矿安全生产禁令 为切实加强毕节地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有关法......

    毕节地区中小学校十个不承诺书

    毕节地区中小学校“十个不”的承诺 一、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班和收费特长班。 二、不违规招生和向非法招生中介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生的办学机构提供毕业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