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空中之友》解读新时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节目特色
从《空中之友》解读新时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节目特色
方 凌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中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民党政府重重阻挠,两岸人民联系交流的渴望难以得到直接满足,于是对台广播便成了大陆与台湾间唯一行之有效的信息渠道。鉴于行政区撤换等原因,大陆最早对台进行广播的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于1952年、1954年停播。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领导下,对台广播的重任便落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肩上。1954年8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向台湾广播,其呼号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1无论是作为党和政府对台政治宣传的喉舌,还是作为冷静客观报道大陆社会真实面貌的新闻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台”)对台广播在那段非常时期,都发挥了特殊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近三十年的摸爬滚打,特别是经过十年文革的挫折洗礼后,中央台对台广播于八十年代初进入了自己的持续调整、蓬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诞生的王牌栏目便是本文将具体探讨研究的《空中之友》。
作为一个创办于1981年元旦2的设主持人节目,《空中之友》在对台广播的两套节目中,每天播送十次,每次15分钟,专门为台湾听众排忧解疑,介绍知识,解答问题,提供服务,受到了广大台湾听众的欢迎,其主持人徐曼的名字在台湾更是家喻户晓。由此可见,时任“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的蒋孝武在八十年代中期再三强调要加强对抗措施,以消除大陆广播“心战威胁”并非偶然之举。台湾报界也针对大陆对台广播深入岛内民心,而台湾对大陆广播仍在老调重弹、盲目“策反”的现状3,呼吁台湾对大陆广播要了解广大听众真实需求,重新编排策划。上述事实,无疑反映了大陆对台湾广播的改革调整是颇显成效的。
那么以《空中之友》栏目为代表的中央台对台节目到底魅力何在?什么特质令其突破台湾当局从意识形态到现实生活中的不断阻挠,深深抓住广大岛内民众的心?
泛而言之,如果将可能影响到一个广播节目受欢迎程度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不难发现:前期听众市场定位、科学分析后的节目内容定位、节目播报过程中主持人语言风格以及节目后续工作的听众满意度都将关系到一个对台广播节目发展前进脚步的快慢,甚至它的生杨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53页胡耀亭:《全国对外对台报道优秀作品选》,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790页《以朋友口吻说话,别对敌人发言》,台湾《民生报》,1989-8-13日
死存亡。
一.前期听众市场定位
对台广播的受众群体自然主要由两千万台湾民众组成。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民众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大程度上它只是一个纯客观的按照地理要素划分人群的命名方式。这其中不同的人群由于受到自身原始籍贯、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认识方法与信仰固执性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想法,对节目内容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从籍贯上讲,我们可以将台湾民众粗分为土著居民和迁入人口。土著居民为1949年前就生活在台湾的人及其后代,迁入人口则指1949年后随国民党残军从祖国大陆逃往台湾的人及其后代。从政治倾向上分析,台湾民众可以分为赞成祖国统一的、赞成“台独”的和赞成维持现状的三部分。根据台湾至今的历次大选资料及调查数据表明,赞成祖国统一和赞成“台独”的都是少数,比例最大的就是希望能够维持现状的,这部分人中多数是台湾土著居民。他们之所以持这种态度,无非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对大陆基本情况缺乏应有了解,二是被台湾当局及深受其限制的台湾媒体的歪曲宣传所误导。这部分人人数最多,转变态度的可能性也最大。《空中之友》在中央台对台节目整体宗旨:“及时把大陆的现状及发展变化,特别是对台方针、政策传达给岛内人民,以解疑虑困惑4”的前提下,以这部分人群为传播的主攻对象是相当明智的。既兼顾了其他两个部分,又避免了节目内容格调过热过冷,单一化,在团结与分化敌人内部阵营的棋局里走了绝妙的一着。
相反,如果前期听众市场定位意识薄弱,不考虑受众切身需要,仅着眼于新闻信息的单方面“必受性”,以填鸭般的“议程式报道”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及大陆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可能就不光是信息的效果、“可受性”5要大打折扣,长此以往,给岛内听众形成固执冷漠的心理定势形象,必将失去听众、失去民心,失去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信任与憧憬。且看十年**时期的对台广播:当时深受听众欢迎的《听众服务》、《伟大祖国》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专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毛著选播》等栏目6。至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处被禁之列。就连最富人情味的家信节目亦成了除落款人名不同的千篇一律的政治说教。甚至当年的学生给老师的信,子女给长辈的家信都是指责的口气,不分长幼、不明情理,给台湾听众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二.科学分析后的节目内容定位
在摸清了台湾广播听众市场的主要构成后,如何才能既投其所好,让自己的栏目在岛内
王汝峰:《关于调整对台湾广播节目的整体性思维》,《广播业务》,1991年第9期新闻“必受性”、“可受性”原理参见刘建明编著:《当代新闻学原理》,2005,230页~234页杨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55页
“火”起来,同时又不违反原则,并能逐渐达到宣传大陆正面形象、思想的最终目的?长期的广播实践经验证明以经过科学分析的节目内容准确定位为基础的曲线宣传战术是行之有效的。
1999年《空中之友》栏目在台湾听众中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最爱收听的人节目内容一栏里,排在前几位的是:两岸关系、对台问题评论、国际新闻、回答听众来信等等7。而两岸关系和对台问题评论的中选率远远高于其他几项。不难看出广大台湾听众对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陆社会状况、两岸关系动态、祖国大陆对台政策是愿意也必须关注的。同时有关当前大陆科技信息热点、历史回顾专题、文化动态和经济建设发展活动的问答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一样,通过收听广播,希望的是更全面地了解对方,了解对方关于涉及自身的重大事件以及国际热点的态度立场。因此对台广播既不是对内广播,也不算外广播,但在形式上则更靠近对外广播,这就要求栏目主创人员对播报内容的把握更加准确精当。
以下摘录的是2003年4、5月份中央台《空中之友》的部分内容8:
日期 内容
4月8日 北京、上海——引领大陆前行的现代之城
4月9日 系列报道《中国烹饪王国游》
4月10日 系列报道《台湾学子在大陆》:面对竞争,与大陆同窗一起进步——
访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生宋作君
4月12日 《冬艳时间》介绍“台湾投资企业协会管理暂行办法”
4月15日 系列报道《2003·中国经济社会亮点》跨国公司巨头来华穿梭外交
4月16日 系列报道《中国烹饪王国游》台湾餐桌劲吹“上海风”——访台北晶
华大酒店黄来发厨师长
4月17日 系列报道《台湾学子在大陆》:——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李
芳瑜
4月18日 台湾学生如何报考大陆高校
4月19日 《冬艳时间》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及两岸贸易现状透析
5月8日 系列报道《台湾学子在大陆》:“我们在这边挺好的”——福建中医学
院台湾学生访谈 7韩长江:《新时期加强对台湾广播的思考》,《广播业务研究》,2000年第5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一周部分节目预告》,《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4月01日第五版、2003年04月08日第五版、2003年04月29日第五版
5月10日 从两岸经贸看台湾经济的发展趋势——访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博士
后鲍永正先生
从2003年4、5月份《空中之友》部分广播内容中,不难看出主创人员是煞费苦心,每个专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其中不仅涉及对大陆现代先进文化、城市发展成就的介绍,更侧重分析了两岸经贸往来现状及未来趋势,同时还针对越来越热的岛内青年“留学大陆”风进行了专题报道。这就使《空中之友》代表的对台广播较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1.通过对祖国大陆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进行长期、充分、客观的报道,潜移默化地改变台湾同胞因为台湾当局控制,并因岛内相关媒体长期欺骗宣传造成的对祖国大陆的片面错误印象;
2.报道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近年来在大陆投资的台胞多了,旅游观光客也多了,两岸的交流尽管受到台湾当局的限制,仍然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报道好这些活动,将大大促进两岸人民情感的拉近,统一族心理意识的强化;
3.广播内容中还有比重很大的对国际重大事件及台湾地区要闻要事的评论,对香港、澳门主权回归祖国后繁荣稳定情况的报到。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南联盟、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台湾发生地震为例,那段时间台湾地区听众就会明显增多,他们迫切地想了解祖国大陆政府的态度与措施。此时《空中之友》等对台节目就能抓住时宜,将宣传大陆对台政策方针举措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此外报道“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则可以用鲜活的事实说话,让台湾人民从现实中发现这一政策的可行性,逐渐在思想上接受它。
三.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及报道方式方法
80年代初,对台湾广播部的有关人员曾专门走访过台湾听众,当提出“我们的广播如何才能让人爱听”这样的问题时,台湾听众的回答是:“我觉得广播应当婉转动听。我在台湾听广播,有时不是为了听某个节目,而是想听听某个广播员美好的声音。听了他的声音,好像精神得到了满足。” 正是接受了这样的意见,在改革开放背景下,1981年元旦中央台对台湾广播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设主持人节目《空中之友》,并造就了大陆第一位广播主持人徐曼。一改文革时期“高、平、空、冷、僵、远”的对台广播语言风格,以为台湾听众服务、尊重听众感情为前提,在典雅、亲切、平等、真诚等语体语态下,用甜、软、轻、美等语调进行对台湾播音主持,可以说,使对台湾广播语言从此有了一个全新的风格。特别是当时确立的“交谈式”的播音主持方式,为这种语言风格找到了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并得到了台湾听众的普遍认可。
如1983年《空中之友》曾分六次播出对从台湾驾机起义归来的黄植诚先生的采访。在1983年4月10日第五次报道9中,记者请黄植诚谈谈对我们党几位重要领导人的印象,题材是比较严肃的。但是记者的采访轻松而富有生活气息,为主持人撰写的解说就更生活化,非常符合“徐曼”的形象和性格。采访录音分三段,每段前都有主持人的解说。在黄植诚谈对邓小平同志的尊敬之情以前,徐曼没有去评论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而是从其青年时代与蒋经国在苏联是同学谈起,从政治家的角度引起台湾听众的兴趣。谈邓颖超同志以前,以大家亲切地称她“邓大姐”来吸引听众的注意。谈赵紫阳同志以前,以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救国行列和“紫阳高照”的群众语言作为引子。这些解说词都符合主持人的身份,既没有明显的政治立场,又不失客观超然的评析,不易使台湾听众反感。
又如1985年12月29日《空中之友》播出的《我愿海峡两岸早通商》,主持人冬艳从自己买到了一双中意的皮鞋谈起,叙述了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接着话锋一转,又有根据地点出大陆商品在台湾十分抢手的状况,以具体事例说明了“海峡两岸的转口贸易确实是互通有无,共获其利的好事”,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向往之情。中间穿插张翰归乡的典故,勾起台湾同胞对故土的无限眷恋。整个节目“曲径通幽”,主持人犹如一位领导,将台湾听众一步步引向既定目标,而没有丝毫强加于人的压迫感。就像在家庭气氛很浓的屋子里与亲人唠家常,或与朋友促膝长谈,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情理交融。
四.积极举办听众意见收集活动
包括《空中之友》在内的中央台对台湾广播十分重视节目播出后台湾听众的反应。1981年《空中之友》开播不久,台播部便陆续收到台湾听众的来信。为了方便寄信人,台播部分别在北京、香港、日本和美国设立了5处信箱。这期间,通过《空中之友》希望找到失散多年的大陆亲友的台湾听众也越来越多。1984年至1987年,台播部共为187位台湾听众找到了大陆亲友11。这种“听众至上”宗旨不但为对台广播在台湾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更使大陆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台湾同胞心目中的形象得到逐步的改善。此外针对台湾听众举办的征文活动、听众座谈会也定期开展起来。通过这些途径我们不仅了解了当今台湾民众的真实社会心态和需求,还了解了他们对大陆对台广播的切身感受与具体意见,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对台广播的时效性、针对性,使其能更准确地掌握收听效果,改进节目内容与形式,争取更多的听众。并且通过座谈会、征文、新闻工作者互访活动,使对台广播听众网得到初步建立,进而通过人际传播的力量,逐步扩大大陆对台广播的影响力。910 宋朝玉:《访黄植诚(节录)》,《全国对外对台报道优秀作品选》,1982年05月04日
冬艳:《我愿海峡两岸早通商》,《全国对外对台报道优秀作品选》,1985年12月29日杨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76页
随着国内、国际形势和台湾局势的变化,台湾问题能否尽早成功地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越来越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及大陆整体经济的发展。几十年来,作为一支重要的跨海峡传播力量,以《空中之友》为代表的中央台对台广播在宣传大陆政策形象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相信通过对听众市场、节目内容、后期意见反馈等方面的不断摸索探寻,今后中央台对台广播一定能超越以前的成绩与辉煌,争取到更多正式的台湾听众,为台湾尽早回到祖国的怀抱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