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校企合作论坛总结
宁波校企合作论坛参会总结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之路和希望之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有关精神,以培养企业迫切需要的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技工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实践多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开展,增加了办学活力,实现了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多赢。
一、校企合作论坛情况概述
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本人代表辽阳技师学院参加在宁波举办的校企合作论坛。论坛主要内容以各学校校企合作成果展示、典型经验介绍、推广为主题,广泛交流和认真总结各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经验做法,深入分析校企合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发展方向,将校企合作工作向宽领域、深层次和高水平推进。各个学校领导参与探讨破解校企合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展望校企合作的发展前景,最后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轻工分会表彰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
二、校企合作论坛上所取得的经验体会:
1.校企合作可以推进职业教育机制改革的进程;
学生培养必须坚持以能力培养、素质培养为本位。而当前中职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靠自身教育资源很难实现。因此,我校高
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企业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使学校专业的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行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通过认真听取企业意见,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创新教育机制,使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相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2.校企合作为学生开辟实践平台;
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中职院校通过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落实全程化实践性教学,可以逐步实现教学方式由“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演练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企业实习基地,不仅可以作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基地,更可以作为经常性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感悟真实的职业环境,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有助于学生认识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健康的职业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3.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有机结合;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于中职院校服务经济建设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熟悉企业生产环节,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这样企业就可以将选拔人才的周期前移,节约招聘成本;学生可以熟悉企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流程,积累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企业选拔高素质人才与学生成功就业的双赢。
4.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互长;
校企合作可以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繁荣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引入企业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入企业管理、生产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把校园竞赛与企业生产经营对接,挖掘学生潜力资源,让学生参与企业建设。
三、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不够主动。
仍有不少学校存在着 “恪守固定模式”、“关门办学、闭门造车”等观念上的问题,合作不够积极主动,要么强调客观,原地踏步;要么被动跟风,搞花架子,反映在行动上,必然会是“坐等企业上门”,缺乏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合作甚至是“运动式”的,为了应付检查、评估需要突击合作,事后乏人问津,在合作上没有连续性。
2.发展上不够平衡。
一方面校与校、地区与地区之间,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或条件的局限,在开展校企合作的态度上、力度上和程度上都有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各个专业校企合作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有的因专业及其相应的产业性质,在合作上很松散、很不稳定,甚少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
3.合作层次较低。
与企业的合作大都集中于顶岗实习、推荐就业、聘请企业专家上课、举办企业家报告会等浅表层次合作,即使有合作层次相对高一些的,比如冠名班、订单培养、产学研等,也还处于初级阶段。离互
动介入、相互交融、深度合作,形成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更是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手段能力方面的问题。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实训安排等方面手段落后,还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不愿意合作;在合作中应变能力、服务能力较弱;校企间尚未建立有效的渠道,缺少协调沟通机制。
4.校企合作的社会大环境有待改善。
校企合作存在学校“一头热”现象,企业热情相对不高,究其原因,我国的法律法规尚缺乏具体的校企合作条文,政府也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激励约束监管机制,使得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成本增加等利益缺失,或者涉及到知识产权、安全因素等,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持久开展。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校企合作发展方向
我院被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轻工分会评为“校企合作先进单位”,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认可,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多元化发展,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办学制度,坚持为各地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与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促进职业教育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育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实现“教、学、做”融为一体,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处于国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全面建设更高水
平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十二五”规划中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结构调整作为主基调,而支持这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之一,是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这一经济社会大环境,既对职业教育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也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课题,更带给我们“顺势而为的新契机”。
第二篇:校企合作论坛安排
校企合作论坛
一、时间:11月21日下午1:00——4:30
二、地点:学校报告厅
三、场内安排:
1、后墙挂横幅。标语待定(总务处)
2、主席发言台三角牌21块,包括10个代表队,10家企业名称及评委;茶水接待。(办公室)
3、座位:
第一排:专家评委接待安排。(吴淑芳)第二、三排:代表队30人安排接待。(刘剑伟)
第四排及以后:计财学部学生150人,按统一着装,按指定位置就坐,12:30进场;学生的住、吃等工作。(政教处、食堂、张秀兰、黄聪聪及3位班主任)
四、器材
1、话筒4个(发言席2个,评委席2个,其中至少2个是无线的)。矿泉水300瓶,计算器一个,评分纸一本,水笔12支.2电脑、音响器材。(黄能潜)
五、活动流程
1、上午开幕式结束后,代表队举牌导引到报告厅;主席发言台三角牌替换。(傅杭仙)
2、文字采写、摄影(严晓婷)
3、学生礼仪、导引(学生2名)工作人员共计10人,学生礼仪2人。
第三篇:校企合作论坛活动内容
第 四 届 华 南 校 企 合 作 论 坛 论坛主题: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论坛主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一方面,企业普遍感到“人才难找”,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又普遍感到“有业难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导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个性化;二是由于高校很难找准企业个性化真实需求,无法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使自己的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如何使自己的企业在解决人力资源方面少走弯路,摆脱在招聘人才和利用人才工作中的困惑? 因此,无论是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高校的角度,都非常需要共同打造“人才供应链”,让“人才”有目的地被“生产”,让生产的人才能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同时,《教育部 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文---基于以上背景,本次论坛将重点讨论:
[论坛主要流程] 08:45——09:00 来宾签到及嘉宾入座
09:00——09:15 论坛开始,介绍本次论坛的主题、主席嘉宾、流程、主办/协办单位及参会人员
09:15——09:25 开场致辞: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09:25——10:15 主题发言;
1)政府代表发言
2)教育行业代表发言 3)院校行业代表发言 4)企业行业代表发言
10:15——10:35 大学生实习就业项目介绍 10:35——11:20 高峰校企论坛
11:20——11:40 签约仪式与颁奖授牌
11:40——12:00 现代服务业基地成立签约仪式 12:00——13:45 午间休息
13:50——14:10 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训认证项目介绍 14:10——14:40 项目介绍
1)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项目介绍
2)广东电信客户服务订单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14:40——15:30 企业介绍
1)友邦公司电销项目订单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2)喜来登假日酒店订单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3)现代服务行业国际人才实习就业项目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4)亚洲教育集团——新加坡实习就业项目
15:30——17:00 项目洽谈 17:00——17:10 嘉宾合影留念
第四篇:校企合作总结材料
校企合作总结材料
校企合作办学方案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作为学校办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趋势下,我校校企合作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
学校于2007年4月成立了由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委员会主要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我校校企合作各项工作。教务科各专业教研组组长负责制定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学、教务工作,并配备一名专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设
在“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观念实践中,我们逐步认清职业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互利双赢为原则,以技能成才为目标,以推荐就业为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校企双方合作开展高技能教育,促进学生高技能就业,成为高技能人才。
1、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科、培训科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对接,而且必须体现高技能;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四是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五是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习;六是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强化学生实习教学。
学校将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实习教学的合作伙伴,并成立实习小组,由学校确定组长负责上班和业余时间的学生管理,确保实习正常进行,同时请合作企业领导或专家听课,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是否对接进行评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所教、所学、所用的有效对接。另外学生实习之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相关协议,约定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费、安全等事项,实习期间万一发生事故,可依协议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三、校内强化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我校通过不断努力,经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改造、购买等方式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已基本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学校将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继续加强校内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的领导、管理和教学机制。
1、明确实习工厂的职能地位。学校负责对实习工厂的领导干部组织管理,担负教学实习和生产经营的责任。
2、成立“产学研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选派得力中层干部为主要领导,对实习工厂的产供销一条龙和产学研一体化共同负责。
3、理顺关系、整章建制。根据“一厂两责”的实际,理顺实习工厂与各专业教研室的关系,建立健全了生产经营、实习实训、技术协作、产品开发、安全生产等新的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保证前校后厂的管理机制顺畅运行。
4、工学结合、现场教学、真学真做的培养方式。学校将整合专业教师和实习工厂的技师、工程师等人员的力量,组成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利用实习工厂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由企业提供工艺标准、技术人员、工作量具和原材料,把学生以班组的形式进入工厂学习,由学生直接生产操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班组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这样既完成了实习工厂生产经营的任务,增加了企业经济收入,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长了职业才干,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校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
我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必须配置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方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并取得组织安排实习教学的自主权。为此,学校将与龙鼎集团、晨鸣纸业、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高层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能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1、共同打造师资队伍。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我校将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利用假期送至企业培训学习,聘请企业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车间轮训,以及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实施“订单”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上岗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企业的职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师资、场所,达到培训的要求。
3、企业搭建实习的平台。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其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特别是由企业安排其工程技术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努力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定向培养目标。
2007年富士康集团(烟台)录用我校133名学生,目前我们同该集团合作5年,企业对学生评价非常高,晨鸣纸业录用我校305名学生、华微电子录用41名(从96年开始与该企业合作),龙鼎集团录用学校17名学生,校企结合是确保技工教育更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满足受教育者需求、促进学校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办学捷径。我们将在不断完善这一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有利更有力的成才通道。
第五篇:校校企合作总结
校校企合作总结
近年来,学校为了与企业深层次合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训室,走出学校,在职业环境中进行现场教学,提升学生就业途径,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资源共享等形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组织机构:学校于2010年3月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办),在“学校招生就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了学校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拟定学校校企合作规划和校企合作计划,对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实行定期考核,及时总结,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拓宽学生就业视野。
二、运行方式:
1.企业提供实训设施设备,参与招生宣传和教学计划制定。2.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学板派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3.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提供适合学生实习的场所,毕业后双向选择就业。
4.学校每学期至少一次到企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三、具体模式:
(一)“订单培养”培养模式。学校在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订单培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以“冠名班”的形式进行招生。企业的知名度和学生具有畅通的就业去向并能得到学校+企业的培养教育,增强了招生的引导力。
订单培养操作过程是:1.签订“订单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企业对学生在校就读期间进行生活补助;2.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新生进校后.企业派人来校共同面试考核后,组建“订单培养班”。3.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在课程开发中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融合到课程设置中;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 企业按照协议录用毕业生。
学校先后与4家企业共同开设定向班,签订了三方自愿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已毕业安置“物业管理”××人,××××××有限公司已毕业安置“客户服务”×××人。
(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即学生第一、二学年安排一次到企业进行6一12个月专业见习,使学生加深专业认识,了解企业文化,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学校先后与“深圳××××××集团”、“广州××××××集团”等企业进行“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半,到以上三家集团安排学生进行6-12个月的实习见习,然后,学生回到学校再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增加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感悟力。
从2010年开始,学校已先后有1000名左右××××××专业的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到以上三家公司安排的企业进行实习见习。
(三)“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学生通过两年在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按教育部对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感受就业的压力和动力,探索就业方向,明确职业追求目标。并将企业文化编入课程体系,企业专家来校开设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讲座,深化学生对岗位技能和企业管理的理性认识。
学校通过多年实践,与一大批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并为本地经济建设和沿海发达地区输送了大批中职毕业生。其中,与本市企业达成协议并输送了学生的企业有:××××××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心、××××××房地产开发公司、××××××车辆有限公司、××××××商品有限公司、××××××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输送了学校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学生3500余人。
(四)“校校合作”培养模式。学校与发达地区学校举办了“校校联合”办学,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拓展学生视野。
“同心温暖工程”项目的校校合作。毕节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合作省(市)职教社特别是直接参与项目实施的学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参与的部门与单位突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困难,扎实肯干,形成了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的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新模式,打造了“同心温暖工程”毕节品牌。我校自2010年起,便参与了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近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和管理方式,在坚持不懈地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推动了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校先后与“山东××××××学校”、“广州××××××学校”、“上海××××××学校”进行联合办学。五年来,已送达北京、山东、上海就读的学生××××××人,全部是农村及贫困家庭学生。
四、学校校企合作的未来设想
学校未来校企合作发展的主题“产教融合,示范引领”。学校将 依托行业优势,打造品牌专业,坚持示范引领,高端带动,品牌共建,内涵发展。并致力于专业重构,着力建设具有交通特色的产业系,学校会计、计算机应用等类专业已经建设成为省、市级示范专业。学校将实施高端引领的多元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校在长期以来的办学实践中始终根植于企业,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创新合作形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并力争成立由学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人员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牵头组建“校协企职教集团”、“政校企培训联盟”、“产学研创新联盟”,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和培训中心、共建人才资源库、共建专业和课程、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形式,探索校企双制、品牌共建的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