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1、在历史上,蒋介石有着怎样的功与过?
蒋介石在历史上的错误:
一、任由外蒙独立
二、独裁统治
三、人民生活水平极差
蒋介石的七大历史功绩:
第一,形式上统一了中国.第二,废除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领袖国之一,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中国成了五常之一,争得了举世公认的荣耀。第三,以中华民族领袖的身份领导了抗日战争,并最终赢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对外作战的完全胜利。
第四,稳固了边疆,巩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避免了国家分裂。
第五,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学术活动十分活跃。
第六,内战失败后,在台湾深刻反省,明智的实行了比较人道的土地改革,发展台湾经济,很快使台湾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第七,蒋介石坚决反对台独行为和势力,维护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有着很强的民族自尊心.
2、在历史上,蒋经国有着怎样的功与过?
负面评价:纵容特务政治,助长白色恐怖。
正面评价
1解除戒严令,促进政治民主化.2、关心基层民众的生活,勤政爱民。
3、推动十大建设,让台湾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成长。
4、创设“救国团”,灌输青年爱国观念,并给予青年户外活动参与社交的空间,培养团队精神与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有效减少青年自杀率。
5、大量启用台湾本省籍官员(如李登辉、林洋港),使国民党逐渐本土化。
6、在集权政权中罕见的以统治者自身的清廉为表率,借以维持政府的清廉,发挥政府团队的廉能政治。
第二篇: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一、两对主要矛盾极其关系
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个人民大众的矛盾。关系:这两对这要矛盾极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勾结扶持封建势力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一般来说,当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之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外国侵略。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而当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此案去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是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
三、甲午中日战争
失败原因: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四、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五、洋务运动(1861-1895)
内容:1.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企业:上海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翻译类: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 工艺学堂:北洋医学堂 军事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等 历史作用 :
第一、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为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第三、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历史口号:自强,求富
六、清末新政目的:为实现自救。七、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十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八、三座大山的重压: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九、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积极、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十、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内容:1919年
第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第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第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十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李达、李汉俊、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董必武、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陈公博、周佛海。
十二、1922年7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十三、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十四、八七会议
十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问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
十六、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是什么
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十七、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
十八、1937年7,7卢沟桥事变
十九、平型关第一次大捷 二十、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二
十一、根据地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二十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犯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二
十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康如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二十五、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1945年
二十六、辽沈1948,9,12-11,2、淮海11,6-1949,1,10和平津1948.11.29-1949.1.31三大战役
无论是战争的规模还是取得的成果,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二
十七、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
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二
十八、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内容作用 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二十九、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战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三
十、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及社会矛盾的转变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三
十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
第四讲
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
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但又有着异常的特点:
一是在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
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没有无军队和地盘的军阀。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黑暗性和**性。
新文化运动
兴起:随着中华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一部分努力探求改变中国现状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在形势的推动下,掀起了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前期新文化运动(1915—1919年)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
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意义:
• 是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仍然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予封建主义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不仅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局限:
1、倡导者们还没有接受马列主义,不懂得封建思想文化同封建剥削制度间的关系,看不到封建思想文化的经济根源和政治根源,而把它当作一切罪恶的祸根。因而批判不可能是彻底的。
2、忽视人民群众,看不到民主政治的物质力量,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没有普及到群众中去。
3、运动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存在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的形式主义倾向,容易造成民族文化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思潮
4、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为只要文化问题的解决,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
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的进一步暴露。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化为实践、由理想转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式”,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
第一,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李大钊,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 条件:留学日本,使李大钊初步打下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推动:非常关注、潜心研究和热情宣传十月革命。
实践:李大钊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
发表于《新青年》的代表作:《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主要过程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3)、第二阶段:6月初开始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4)、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
•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爱国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历史条件: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为中国革命的新发展准备了条件 ;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学习、宣传和研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在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 主要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李大钊、陈独秀; 其次,则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
再次,是一部分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特点:
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的社会思潮很多,但是,究竟哪一种能够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中国先进分子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和推求.(1)李大钊与胡适:问题与主义。
胡适:“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其实质是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李大钊:“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其实质是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革命,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截然分开,两者应该并行不悖。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 胡适:1919年7月,《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新思潮的意义》。
• 李大钊:1919年8月,《再论问题与主义》,《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 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胡适派之间的论战,实质上是一次中国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需要革命的争论,其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国社会改造的一个规律,即中国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彻底的革命。
(2)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 1921年,在李达、陈独秀和区声白、黄凌霜之间 开展。
• 内容:不能抽象地反对一切强权;主张个人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 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斗争。(3)与假社会主义的论战
• 1920年,在李达、陈独秀、陈望道、李大钊和、梁启超、张东荪等之间开展.• 马克思主义者(包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同情者)同地主买办阶级和资产阶级右翼代表人物的斗争。
论战的意义
• 经过三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更加坚定了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使他们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用暴力摧毁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彻底改造中国。
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创办<<劳动界>>.<<劳动音>>等工人报刊;深入工厂劳动,成立工会组织.第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其基本思路是从内外因出发,总体上是敌强我弱。从客观上讲是“三个由于”:
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中国革命的敌人拉进反革命的阵营。
从主观上讲是共产国际的一些错误指示和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是一次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声势之浩大、发动群众之广泛、斗争之激烈,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高潮。肩负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擦干身上的血迹,执著于不变的初衷,开拓了一条全新却更为艰难的救国救民之路。
第五讲中国革命在探索中前进
国民党政府统治的性质
1、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和军事独裁统治,和北洋军阀没有本质的区别;
2、国民党独裁统治地位的确立—通过 “训政”取得了包揽一切的权力;
3、国民党政权的内外政策—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比以前更加严重;
4、国民党对共产党和人民革命的血腥镇压。
中统
军统
保甲制度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1、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2、中国革命转入低潮,工会农民协会等被查禁或解散。
3、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具有伟大的意义:
(1)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2)提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是中国农村真正的社会大变动,它要摧毁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从政治经济上解放广大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与恶果
“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正确地结合起来。
“左”倾教条主义的恶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红军和根据地损失90%,国统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100%。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宣传意义
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保存实力
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骨干,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以全力投入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国实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斗争。
第六讲
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主要特点:
• 一,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工农兵学商各界以及少数民族、海外侨胞共同参加,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外敌面前的同仇敌忾;
• 二,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在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喊中,抛弃了民主主义立场转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立场; • 三,一部分爱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转而同情共产党的主张;
• 四,一部分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如冯玉祥、蔡廷锴、马占山等坚决抗日,反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 • • •
抗战初期,导致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教材115)
1、由于敌强我弱的总形势。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2、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3、单纯的阵地防御作战。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一、抗日根据地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的再发展和再创造。
• 第二、抗日根据地的存在打乱了敌人作战前方和后方非划分,形成了多层复杂的包围和反包围、犬牙交错的战争势态,这是使敌人军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三、相持阶段后,日寇和国民党政府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把敌后看成是非常重要的战场,这正显示了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地位。
• 第四、抗日根据地长期抗击日军,消耗和牵制敌人大量兵力,这是导致战争最后胜利和抗战国事能真正落到人民手中的决定因素。
• 战斗在白山黑水的东北抗日联军也十分活跃,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打击敌人。
•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大批爱国青年和抗日志士涌向延安,经过培养训练后,又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
•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对稳定全国战局起了重大作用,是中国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条件。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抗日战争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地位,具有全局性意义。
• 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游击战辅助的,但它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减轻正面战场压力。•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的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在八年抗战中,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他们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 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就为八路军规定了战略方针:“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规定了基本的战术原则: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由于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实行不同的抗战指导路线,统一战线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在统一战线中,是坚持全面抗战路线,还是实行片面抗战路线?这对抗战成败和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党中央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抗战初期就提出必须反对阶级投降主义,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即既统一又独立,对国民党采取有团结有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这是把抗战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特别是建党以来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是毛泽东思想在抗战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它的提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内容、领导权和发展前途等有了明确而完整的认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中国抗日战争是100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使中国收回了由于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一部分主权,也收回了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大部分失地,被强割出50余年的台湾、澎湖列岛等地,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促进了民族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维护了世界和平,使中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抗战胜利的原因
•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第二,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 第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抗战胜利的基本经验
• 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胜利的力量源泉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胜利的精神动力
• 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但决不惧怕战争
•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七讲
三种建国方案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坚持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 产阶级的共和国。
第三种,工人阶级和其它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战后复杂的时局(1)有利形势
国际上,帝国主义力量下降;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中国人民经受了极大的锻炼,觉悟程度 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力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党集团不敢直接发动内战,采取了“和平”政策.(2)不利形势
• 国民党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 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是国民党集团的既定方针.• 美国政府支持国民党的反共方针.• 苏联政府对国民党政府作出了一定的妥协.国共军事力量的对比
国民党方面的总兵力为430万人,其中正规军248个旅;中共方面总兵力只有127万人,其中正规军61万人.国共军事力量对比为3.4比1.国民党军事方面的优势还体现在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上,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仅垄断了受降的权力,接受了100万日军的武器,而且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援助.在86个整编师中,有近一半为美械,半美械装备.此外,坦克 飞机 大炮 军舰等应有尽有.经济实力相差也很大.国民党统治着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和三亿以上的人口,几乎控制着所有的大中城市,拥有现代化工业及雄厚的人力物力,还能在财政上得到美国的支持.共产党的解放区只有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约1亿,城市全是小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的手工业,没有现代工业,也得不到外援,只能“自力更生”.共产党只有“小米加步枪”,国民党拥有“飞机加大炮”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无论在军事和经济哪个方面国民党都占有绝对优势.无怪蒋介石宣称:“五个月之内打垮共产党”.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 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防御 :
•(1)战略措施:一,提出“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提出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斗争,善于胜利;二,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军事上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在财政经济上提出必须做持久打算。三,继续通过谈判斗争,揭露国民党内战独裁的真面目,使更多人看到共产党是在被迫情况下进行自卫战争,赢得政治上的主动。•(2)军事行动 1946年6月—1947年2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6月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 意义:第一,土地改革使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得到满足,因而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同解放战争的胜负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工农联盟更加巩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使农村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土地革命是一场激烈的农村阶级大革命,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使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这是解放战争迅速走向全国胜利的重要保障。
国统区的政治和经济危机(1)掠夺性接收。(3)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2)加强特务活动,镇压爱国民主力量。(4)投靠美帝国主义,出卖中国利益。
民主党派的主张
• 政治上: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方法上: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经济上:改良的资本主义。• 方案上: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三条道路幻灭的原因 1.国民党的迫害 2.民主党派的软弱
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软弱性表现在五个方面
(1)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投机多于投资)
(3)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4)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5)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性的表现:
一是不敢发动农民,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二是不敢建立武装。
共产党的正确引导
• 1948年9月20日,中央拟定了邀请从香港、上海和长江以南前来解放区商讨召开新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士李济深、蔡廷锴、张澜、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郭沫若、黄炎培、马叙伦、何香凝、史良等77人名单。为了保证这些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大批已到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能平安到达解放区,由潘汉年、钱之光负责,许涤新、饶彰风、乔冠华、夏衍等组成专门小组,对进出香港的线路和安全措施,做了反复周密的讨论和部署,制定了北上的具体实施方案。
• 9月29日,第一批由香港北上的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等人安全到达哈尔滨。• 10月30日,潘汉年接到经中共中央讨论修改过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立即送给尚在香港的李济深、何香凝、周新民、马叙伦、李章达、彭泽民、章乃器、孙起孟、郭沫若等11人,征求他们的意见,并转达中共领导人请他们“早日北来”的愿望。当时,国民党特务云集香港,港英方面警戒森严,极力破坏我方活动,多方阻挠爱国民主人士北上,护送爱国民主人士的条件极端困难,任务十分艰巨。潘汉年指挥若定,组织力量,想方设法租用外国轮船,以运货名义,秘密将他们先后送往青岛、大沽、大连等地。最后,这些爱国民主人士一部分到达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哈尔滨,一部分到达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庄。从1948年9月至1949年3月,在潘汉年领导下,先后有4批爱国民主人士从香港北上解放区,总数约350人,没有一次失误。这些爱国民主人士的北上,保证了新政协的顺利召开和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1.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 它违背人民意愿,执行内战政策,失去民心。• 它贪污腐败,大发胜利财。
• 它实行独裁统治,对人民横征暴敛。
• 它依附帝国主义,损害中国主权与尊严。2.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 中共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史与人民选择中共的结果。• 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的结果。
• 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力量。• 人民军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力量。
• 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分不开 3.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 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第八讲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 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 答案要点:
(1)孙中山立志救亡国存,振兴中华,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民主共和的理想并没有实现。(2分)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和新的发展方向,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分)
(2)国家统一基本完成。对外获得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这些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3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2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第一,在军事政治方面 第三,在国际政治方面 第二,在财政经济方面 第四,在党的建设方面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巩固新生政权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 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 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中国在50年代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决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因素主要是:
•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壮大,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也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
•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愈来愈不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虎门销烟:经过: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评价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领导了虎门硝烟并取得胜利,后被遣戍伊犁,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意义):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启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从此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只要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由于世界。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启示: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次浩劫。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有力的驳斥了所谓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的谬论。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沙俄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6、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
7、左宗棠收复新疆: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9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境出现危机。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认识: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的阴谋,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维护了祖国统一,功垂青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左宗棠)
8、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启示: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为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挑起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是中国一次次挨打的主要原因。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震撼与刺激,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奋起。唯有不断变革、自强、自立,才能使自己的祖国屹立于民族之林,受到世界的尊重。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被列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1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12、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13、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内容:(课本P34—P35)。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影响: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良方案,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就一步发展。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康有为等人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14、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成立地点:檀香山)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性质
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5、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当选首任总统。
1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意义):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足(局限):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P41),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课本P47
19、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小结:
运动名称 领导阶级 学习重点
洋务运动 开明的地主阶级(奕忻,曾国藩等)科学技术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新文化运动 小资产阶级(陈独秀,李大钊)思想文化
(1)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其特点:
派别
主要主张
社会实践
特点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领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共同之处:挽救危亡。
(3)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8—11课)2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
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心地点 要求 领导者 主力 结果
1919年6月前 北京
1919年6月后 上海
五四精神: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是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2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诞生了。2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课本P57 24、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目的: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建立革命武装。P47 25、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
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26、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也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建军节),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两次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7、长征 :
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等。
8、遵义会议 ★
时间:1935年1月
目的: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内容: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2-15课)
9、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0、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
11、西安事变 :性质:爱国“兵谏 ” ★
背景: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评价张杨二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兵谏”,具有正义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意义及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2、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13、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4、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2007年是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启示:战争残酷,应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警惕战争,争取和平;刻苦努力,保卫祖国。
15、中国军民抗日事件:
战役名称 地 位 指挥者 党派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林彪 共产党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李宗仁 国民党
百团大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彭德怀 共产党 最大规模的战役
历史事件 时间 根本原因 地点 结果 影响
九一八事变 1931.09.18 日本经济危机 沈阳 东三省沦陷 日本局部侵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 1936.12.12 民族矛盾上升 西安 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 1937.07.07 侵略整个中国 北平平津沦陷 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全面抗战
南京大屠杀 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6、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17、中国共产党“七大 ”(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
(1)时间、地点:1945年 延安
(2)主要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8、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仪式,9月9日递交投降书,抗战结束。1945年10月25日,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到祖国怀抱。
1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抗战胜利的原因。①从国民党的抗战、共产党的抗战、人民的抗战等具体史实,概括理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②从美国在太平洋对日作战、苏联出兵中国的史实,理解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得到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和援助。③白求恩支援中国抗日的事迹,说明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爱国华侨对抗日的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这是取胜的最根本原因。启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取得的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0、单元小结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时 间 行 动
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芦沟桥事变后 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6—17课)
21、抗战胜利后,美国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介石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22、1945年8月,重庆谈判。评价:重庆谈判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临危不惧、勇于斗争的精神风貌,争取和平民主是中国人民的心声。23、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24、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大败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25、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6、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时 间 歼敌人数 结 果 意义
辽沈战役 1948.9——11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
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11一1949.1 55万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1948.11一1949.1 52万 华北全境解放 27、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2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共产党英勇作战,指挥得当;共产党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失民心;国民党指挥不当等等
29、单元小结:人民战争发展的过程
时 间 阶 段 标志性事件
1946年6月 战争爆发 蒋介石派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48.9—49.1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第六、七单元 经济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18-24课)
30、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3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时 期 发展状况 原 因
洋务运动到清末 民族工业萌芽,难以生存和发展 封建制度的阻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发展的黄金阶段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辛亥革命的推动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发展受挫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3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a.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b.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沿海沿江发达,广大内地落后 33、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 3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后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35、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6、科技思想简表
代表人物 主要贡献 主 张、地 位
詹天佑 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魏源 编写《海国图志》(史、地)师夷长技以制夷 爱国思想家
严复 翻译大量西方书籍、《天演论》 效法西方,维新改革 启蒙思想家
37、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38、清政府1905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清末)
39、文学艺术成就(可连线补充)
文学: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已》(他的小说为现代文学奠定基础,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空前高度)
郭沫若 《屈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美术:徐悲鸿 《愚公移山》,音乐: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思考:为什么我国在古代科技发明领先于西方,而到了近代西方的科技发明却领先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
①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有封建制度统治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乃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学技术没能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
②从教育制度上看,八股取士的科举在鼓励士人在考举人、考进士、考状元,埋头故纸堆,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不注意发明制造,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
③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古代是农业文明发展先进的国家,其科技发明属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而近代的科技发明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其科技发明成果能转化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日益丰富着近代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矛盾:
1、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久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名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任务:
1.求的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三
冯桂芬
思想: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四.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P48 1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3并且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4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五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六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七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 惧怕人民群众
八
三民主义:民权 民族 民生
九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2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赖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注 资产积极革命派的这些弱点 根源于中国名族资产积极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十一 “ 三座大山”—— 外国帝国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十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基本任务: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重要任务:反对官僚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十三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民主和科学
十四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五四运动成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成了新民主革命的开端
注
五四精神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十五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区别: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十六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条件)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是在半殖民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 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坚定的领导核心3从此有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 有了发动群众的崭新的革命方法
十七
两次会议 八七、遵义
三大起义 :南昌 秋收 广州
十八 “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
各占13
十九 1938年9月至十一月,中国国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扩大的六局六中全会。这次会议上,毛哲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二十 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1政治上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经济上 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文化上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十一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二十二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最主要的任务)、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二十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华民族抗日战阵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因:1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 中华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十四 全面内战爆发 :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军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二十五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坚持革
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 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二十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 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 2 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 3 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 4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二十七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的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从1987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二十八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二十九 P256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