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观后感《三次可可西里》(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04:0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可可西里观后感《三次可可西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可可西里观后感《三次可可西里》》。

第一篇:可可西里观后感《三次可可西里》

三次《可可西里》 电影展示的是一次巡山、反盗猎行动的经过。故事发生在被誉为“世界第三级”、“生命的禁区”的可可西里,是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

《可可西里》已经不是第一次看,2004年10月上映至今,已经看过三次。不想再心痛,不想再流泪,不想再看第四次。

每一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但每一次都记忆犹新。

第一次看《可可西里》是在2005年,在那个年纪里,我能想到的仅仅是,为什么好人的枪那么少,而坏人却又那么多枪。看待藏羚羊也只是把他当做是可爱的动物,大家喜欢它、要保护它,仅仅是抱着正义要战胜邪恶思想去看。我感慨志愿巡山队员的付出,感慨可可西里的美,感慨生命的脆弱。

第二次再看《可可西里》是2008年,藏羚羊称为奥运吉祥物“迎迎”之后,在老师的要求下,对它进一步了解。的确,可可西里和藏羚羊是不可分开的,与世隔绝的可可西里造就了藏羚羊,同时,因为藏羚羊身上潜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引来了一场“血光之灾”,可可西里也就因此风光不再,无人区也变成了盗猎者的金库。于是《可可西里》中,一群自卫队员,为了他们的家园、为了大自然、为了他们心中对藏羚羊的那一份信念,不惜舍命顽强地与盗猎者抗争,他们对于藏羚羊,对于可可西里的那一份执着是如此令人震憾。他们的坚定,深深震撼了我。

他们坚定,一个人守着荒山路口,三五年如一日,偶有队友巡山,小聚几分钟,欢歌载舞,我在想:结婚时候他们能有这么高兴吗?也

许有,也不过如此而已。三五年如一日,他们还有妻儿子女。他们还有自己的家!他们,在做着男人的事情,始终如一,坚守岗位。

他们坚定,守着金山,自己却挨饿受冻。队友受伤,医药费都不够。观影后,老师介绍:在中国境外,1公斤藏羚羊生绒价格可达1000―2000美元,而一条用300―400克藏羚羊绒织成的围巾价格可高达5000―30000美元。当时,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例高达1:8以上。一公斤藏羚羊生绒对于可可西里的人来说,如果他想得到,是不能再简单的事情。而他们一直坚定自己的道德底线。虽然,他们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卖了一点羊绒。我个人来看,是可以理解的。出于日泰的角度,我更能理解。如果一味守旧、不变通,那么失去的将是自己兄弟的性命,失去的将是一个很好的藏羚羊保护者,失去的是一条人命。而这一切只需要一点已经死去的藏羚羊的皮毛就能改变。我能理解!

他们坚定,面对皑皑雪山,面对高原奇寒,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盗猎者,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义无反顾的去斗争。武器装备不如别人,人手没有盗猎者多,他们依旧直视敌人,勇往直前。他们就是在黑暗中守护光明的天使。

他们坚定,坚定的守护着藏羚羊,守护着他们生活的可可西里。藏羚羊又是一种绿色生态的标志性动物。它主要生活于被称为“中国水塔”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其生态位臵类似东非大草原上的羚牛。由于其数量的庞大,与同一地区其他珍稀野生动物相比,在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据有关专家研究,大群的藏羚羊

为瘠薄的高原土壤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有机肥料,它们在春天对牧草的践踏像人类对冬小麦的压苗一样起到促使其分蘖的作用,使得牧草长势旺盛,而这又为其他食草动物创造了生存条件。它们产仔后遗留下来的大批胎盘及老弱病残者,又为狼、棕熊、秃鹫等许多动物提供了食物,因此它在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坚定,坚定第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2010年和宿舍人一起,第三次看《可可西里》,我能看到的更多了,可可西里不再是“美丽的少女”,我也不再去感叹它的绝美,不再去感叹造物主的伟大。我只感叹,可可西里的“可恶”。天高地寒,本来人是可以自由奔跑的,本来雪是可以赏心悦目的。而在可可西里,跑快了、跑多了,高原缺氧,人是会死的,它很“可恶”!

影片中日泰队长是贯穿始终的人物,大家都觉得他的死是电影一个令人较为感动的地方。我也感动,甚至有些伤感。多次观看,我能感觉到日泰和其他队员不同的地方,或许作为领导者,他能想的更多,也只有他能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是宿命。一个孤胆英豪,在重重困难面前,一次次的果断决定,一次次带领队员追击,也许大家会对它的不近人情感到愤慨,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他是谁,日泰是一个可可西里的守护神!他不是家庭主妇,要考虑谁和谁吵架,也不是公司老板,需要考虑盈利多少。他能考虑的只有可可西里损失多少!可可西里能保住多少!

如此,换到一个角度,也许都能认可他的作为。粮食不多,却要

一直追击敌人不放松,他知道,敌人离他不远,这次不追击,下次他再来,可可西里损失将更惨重。粮食不多了,抓住的人只能放了,有的人还可怜,那么多人没吃的,能走出荒漠吗?日泰不是神,照顾不了所有人,他能做的,是保住队友,保护可可西里,那些走不出去的人,杀死他们的是命运!追击敌人,车辆出故障了,也许有人会想,一辆车把所有人带走,慢慢追,或者慢慢回。日泰照顾不了所有人,责任让他带上记者,两人快速追击。至于队友,只能等待救援!、到了最后,面对众多盗猎者,手里只有一把枪,不可能武力征服敌人,他义无反顾走上前,要求敌人投降最终被盗猎者杀害。或许有人觉得可笑,但更多人能但觉到的,是英雄气概,是正义凛然,是男人的作为!

日泰的死好像是一个无尽于事的结局,在我看来是电影,不是生活。激动之余,我姑且揣测,导演不是要把英雄塑造得更英雄,只是要给人伤感罢了。在我心中,在那一刻:一个英雄,好像时刻在尽职尽责,在履行使命,好像能掌握自己命运,却突然间被命运击倒,伤感和臣服于宿命的无奈顿时涌上心头。

当然和日泰的的死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影片中的一个老人,一个社会底层挣扎的老人。老人带了两个儿子,深入荒漠。一张毛绒能有五块钱。在可可西里艰苦的环境里,价值千金的藏羚羊,就这样被剥皮,连同劳动人民一起,被盗猎者剥削着。有人说,贫穷是一种美,一种凄凉的美。感同身受,老人虽然也是盗猎者的帮凶,从道德、理性角度,该受谴责,在谴责的同时,谁能告诉我、告诉他,怎样摆脱现实

处境、摆脱贫穷,不再廉价的付出,不再参与残害藏羚羊!

社会、现实、生活、理性、法律、伦理等等等等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我们再努力。

可可西里的种种,深深牵动着我的心弦。艰苦的环境、坚强的巡山队员、落后的医疗条件......在最后,我仍在迷茫。人为了保护动物而死,值得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不保护,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死的将是更多的人。为什么会有人去盗猎,因为追求奢华生活,人的欲望。总之,有人盗、有人保护,有人被法律制裁,有人死去。因果循环,谁能想到,其中受苦的永远是底层的劳动人民。诸如死在荒漠中的老人的两个儿子,诸如没被发现的一直被剥削的劳动人民。他们也是迫于生计,日泰有人怀念,盗猎者有金钱收益。劳动人民有什么?有付出,有被剥削。和谐社会怎样拯救他们?

所有可可西里的亡灵,愿你们都能去到天堂,生前的错或对已经过去,生前的敌人,也许没有了金钱欲望,愿你们都成为天使,谈笑间,共同守护可可西里。

最后,向所有可可西里支援巡山队员致敬!

工程0901

郭建鹏

第二篇:《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观后感

——浅谈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

“可可西里”在藏语里意思为“美丽的青山”,蒙古语意为“美丽的少女”。无论是什么含义,它都令人向往。然而,这片美丽的土地却经历一次巨大的浩劫,也由此诞生了《可可西里》这部电影。

《可可西里》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片头寥寥几笔揭示了其发生的背景:1985年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100万只藏羚羊,但随着藏羚羊绒价格暴涨,可可西里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被杀戮殆尽。

整部影片从藏羚羊保护站上的巡山队员被盗猎者残杀的画面开始拍摄,讲述了秘密警察尕玉化身记者,来可可西里调查藏羚羊的故事。

影片主体讲诉的是以日泰为队长的巡山队抓捕盗猎者。他们连夜出发、赶路的过程中,他们抓捕到了以马占林为首的部分盗猎者,找回了部分藏羚羊皮毛,但狡猾的盗猎头目漏网了。于是巡山队员冒着风雪继续追赶盗猎分子,但此时,环境恶劣,车辆抛锚、汽油耗尽、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队员一个接一个牺牲。

影片高潮讲诉了尕玉和日泰队长追上了盗猎头目。但日泰拒绝盗猎头目的收买,最终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尕玉死里逃生,带回了日泰队长的遗体。

片尾以可可西里的故事传遍世界,大多数的国家禁止买卖藏羚羊皮毛结束。

短短的85分钟,一部剧情极其简单的电影,不矫揉,不造作——《可可西里》用它真实的记录,震撼了我的心。

除了片头,整部影片我并没有看到存活的藏羚羊,而是大量藏羚羊尸骨和皮毛。可见,人类出是以一种多么粗暴的方式剥夺了藏羚羊生命。众所周知,这种做法,在现在看来是有多么地不可思议和残忍。然而,在藏羚羊绒风靡的那个年代,这种做法却是屡见不鲜。这很明显地揭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因人而异的。然而,往往在一系列的价值评价中,总有一个价值评价的到了社会和发展的认可,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正确的价值评价。然而,正确的价值评价往往建立在一次次的错误的价值评价上:就像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的,禁止捕杀、买卖藏羚羊的规定,是建立在以日泰为首的巡山队的牺牲之上。

我认为,树立相对正确的价值评价,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最整个国家,乃至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如何树立相对正确的价值评价也就成了首要问题。

首先,要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评价,我们需要对人类自身(主体)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无论是史前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是影片所描写的现代化社会,人类总是不断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总是以我们(人类)为中心,对其他的物种采取了“物种歧视主义”。这就像是影片中的藏羚羊,那些盗猎者并没有将他们平等地以生命的角度去看待,以至于藏羚羊从一个强大的种族成为了濒危动物。

于是近几年,尊重自然的声音越来越响。这源于我们对自身有了一个良好的定位——我们只是大自然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王国聘教授曾说过:人类和其他千百万物种都生活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正是由于这些生命的存在,才使地球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因此,环境道德规范必须面对和解决好人与生物的关系,尊重生命就是环境伦理对处理人与生物关系提出的道德要求。它的主要原则是:敬畏生命,反对无故伤害生命;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拯救濒危野生动植物;取利除害要适度;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事业。影片结尾,也正是对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强烈呼吁。

其次,要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评价,我们需要对其他事物(客体)有长远的认识。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诚如影片中的盗猎者,他们看中了短暂的金钱利益,大量地捕杀了藏羚羊,这不但严重地影响了藏羚羊种群,对其他的物种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透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到处的流沙、稀少的生物、恶劣的生存环境,这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众多的巡山队员、盗猎者都死于这恶劣的环境。

因此,我们要以可持续的发展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人与其他物种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也要承认生物的乃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作为唯一的有智慧的动物,我们在维护自然平衡,促进自然价值链的延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价值评价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费尔巴哈告诉我们,实践是面对疑难的首要解决办法;马克思也曾说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日泰为首的巡山队,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自己的价值评价,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自己的价值评价,在挚爱的土地上,日泰做出最后一次生存的挣扎,他找到了“战士的归宿”。此时的日泰,散发出了生存与价值评价和谐统一的强烈光辉。事实证明,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他们也由此永远活在人的心中,闪耀在藏羚羊的历史长河中。

因此,在形成价值评价或判断后,我们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我,不断检验价值评价,不断改进,并最终让它合乎正确的价值评价。

虽然《可可西里》早已看完,“可可西里”的悲剧也早已结束,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它诠释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评价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头脑,挥之不去。我相信,这些也会长久地存活在人类的进程中,成为历史长河的一朵浪花,多彩岁月的一缕馨香。

第三篇:可可西里 观后感

《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作为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幅写照,弥漫着浓厚的自然情怀和人文气息.影片以其惨烈的造型语言和壮观的地域画面,不断地撼动着我们的心灵。可可西里的自然景象是美丽的,但可可西里的生存状态,却是令人焦虑的。导演陆川通过将这二者的强烈对比,折射出当今世界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上无数法则、无数关系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其他所有方面的条理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如果人类文明与地球灾难一块发展和扩大,这种文明最终就会将世界引向死亡。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向纵深推进,无数可可西里的悲剧已经上演,无数藏羚羊的厄运也已经到临,我们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危机正在挑战人类一切的现代性哲学观念、伦理道德、政治模式乃至基本的生存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未来的冲突绝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文明的冲突,人类必然会发展到为争夺生态空间而大动干戈的时候。

《可可西里》是一部关注人类自我生存状况和自然环境的电影。但又不只是电影,它是人生,它也是一场战争。是生态文明和经济利益之间的选择!在十八大后的今天,我相信这个选择一点都不难做出,我们的政府,已经选择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已经选择了可持续发展,已经选择了生态文明建设。而我们每个人,也要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可可西里,是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我们会做到的!

第四篇: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观后感

第一次在课堂上看《可可西里》时带给我特别深刻的感受。原来人们是用生命来保护野生动物,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凶恶的盗猎分子。看似纪录片的电影,真实的描写了这些我一直觉得是电影里才会发生的事情。

看到无人区那些只剩下一堆堆尸骸的藏羚羊,不光是巡山队员不可遏止的愤怒,相信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在愤怒。我不禁质疑,藏羚羊的毛皮就那么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吗?为什么要一再残杀藏羚羊来获取羊皮。把动物披在身上的人是最可耻最丑恶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也许盗猎分子也是因为生活所迫在不得已干盗猎这行,也许他们中的有些人是被逼迫的,也许藏羚羊皮是他们唯一可以利用的经济来源。可是,这一切不都是因为某些自私的人类才使得藏羚羊具有了商业属性吗。为什么要牺牲的是藏羚羊,甚至是整个族群呢?作为人类自私欲望的牺牲品,藏羚羊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人类不会满足于藏羚羊。水貂、狐狸甚至老虎、豹子,是不是所有动物的死尸都会出现在人类身上呢。仅仅是一己之欲。人类从动物身上索取的东西已经太多太多了,对他们的保护力度又太小太小。作为日理万机的政府,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闲钱来管哪个动物又被杀了呢,也许他们也在享受这些动物的死去带来的福利。保护野生动物这事,还真是得靠人们自己的良知来进行。我们并不是地球的主宰者,只是和万物和谐的共存一处而已,没有任何权利主宰别的生物生死。反思吧,人性的自私已经害死了多少生命!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说的真好,不深入了解是不会知道事情的真像。偏远地区是很落后,也因为他们落后,少了很多物质的诱惑,不必烦恼房价,不会过分在意外在。他们活的单纯而幸福,他们同大自然打交道,满足最基本的简单生活,多好。可是当另一些人打野生动物的主意时,他们用生命来捍卫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生命可贵,即使是动物。良心、狼心,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

影片最后日泰队长的死让我感觉到了一丝绝望。没有食物,汽车抛锚,队员伤亡,都不能阻止他的前行。在盗猎者的枪口下仍平静的坚持说:放下枪,跟我走。他的愤怒与执着、责任与艰辛都深深的打动着我。最后,连日泰这样的好人都死在了盗猎者的枪下。那么,还有谁都拯救这些藏羚羊呢?靠谁„„影片毫不遮掩地将好人送走,留这些无知的被金钱诱惑得没了自我的人们一走了之。留给我们如此绝望,如此凄凉。“在可可西里你踩下的每一个脚印,有可能是地球诞生以来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杀戮与死亡如此真实,生命如此苍白。突然感觉自己身处在一个多么矫情的环境里,所有的东西都被镀上了金色,披着美丽的外衣,虚假,都那么虚假。所有的人和事都做着互相欺骗的勾当,伪善横行。连最基本的情绪都是伪装的,你快乐吗?你为什么装的很快乐,又为什么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说起理想,大家都说戒了。说起信仰,大部分人说信仰是什么。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不活的真实点呢。做真正的自己,就算被嘲笑。活的简单点,生活不需要伪装和粉饰。做你自己想做的,即使在这个世界看来,你很天真。

第五篇:《可可西里》观后感

观《可可西里》有感

——用生命诠释的信仰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影片。讲述了一支志愿巡山队与偷猎者之间的殊死搏斗。在这里,圣洁与血腥并存,人性的复杂,贪婪与崇高的信仰善良并立。影片中以赤裸地捕杀镜头为始。藏羚羊被活活打死,偷猎者们直接将羊皮剥下。一片荒凉地可可西里高原上,铺满了藏羚羊皮。因为外国市场的需求,大量藏羚羊惨遭捕杀,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一个“活”字。平均海拔过四千的青藏高原上,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为了生存,一些人选择偷猎藏羚羊。这是生活现实所迫的无奈。

影片体现的不是一个善恶十分分明的故事,更不是一个兵捉贼的故事。当来自北京大记者朵玉来到巡山队队长日泰的住处时,他看到了阁楼上都是藏羚羊皮。在追捕偷猎者时,因为缺钱而不得不卖掉藏羚羊皮。这些都是现实所逼。“可可西里不是一个找寻道德的地方。在贫瘠的高原上,生活与大自然,才是他们的挑战,也是他们的生命。

可可西里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指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姑娘。这里有蜿蜒起伏的雪山,有浩瀚无垠的美丽星空,有滚滚东去的江河。可是与此同时,这里有令人恐惧不已的风沙,流坑,暴风雪等等。因此,巡山队员每次上山,同家人离别时,都有可能是永不再见的死别。但他们也因此养成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每一次的分别,他们也会抱头痛哭。队员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相聚时,会用拥抱与跳舞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此时的欢欣,相别时,甚至会痛哭流涕。但他们心中都有着共同的信念支撑,正如祭拜者,“他们的脸和手是脏的,但他们的心是干净的”。他们保护藏羚羊,实际上也是在保护可可西里纯净的灵魂。

即使面对着缺人,缺钱,缺枪的困迫;即使偷猎者多么凶残强势,人在漫天风雪中坚守着他们的信仰;即使要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辞。这就是这支英勇的巡山队,这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先驱者。影片临近结尾时,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而日泰倒在了雪地中,鲜血染红了四周的雪地,这是多么悲壮而震撼人心的一幕。

影片以一个记者的角度完整的记录了这支巡山队英勇抗击偷猎者的故事。从八人进山到只有四人活着回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同残暴的偷猎者作战,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同贫穷抗战,同死神赛跑。关于屠杀和保护藏羚羊的情节,影片都向一部纪录片一样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记录下来,生命!!死亡!!藏羚羊的生命,人类的生命影片中都显得如此的脆弱。

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了一群悲壮的英雄和他们荒谬的生活现状。我们看到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弱小与悲哀,我们欲哭无泪。他们活得并不轻松,可是他们却背负了沉重地责任与崇高的信仰。他们幸存下来的竟然有八人被政府起诉,判刑理由是他们私自卖过从偷猎者手中缴获的藏羚羊皮。

人性是复杂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于恶,好与坏的界限也并非时刻都泾渭分明。更多的时候是带的屈从于生存。

导演陆川说:“可可西里是天堂,也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在这里,有一些人,他们用我们难以想象的意志生存,维护着心中的圣地。

下载可可西里观后感《三次可可西里》(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可可西里观后感《三次可可西里》(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观后感可可西里,在蒙语中的意思一为“美丽的少女”又或是“青色的山梁”。看完全片,我才了解导演陆川为什么说:“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

    《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观后感 今天,思修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部叫《可可西里》的影片。 电影以赤裸的捕杀镜头为始──藏羚羊被活生生打死,然后盗贼直接把藏羚羊的皮剥下来。一片荒凉......

    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 ——观《可可西里》论文 摘要:可可西里是一个多重代名词,是一个地理名词,是在可可西里那片土地的藏羚羊,是在可可西里巡山队员的代名词,《可可西里》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

    《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蒙语中为“美丽的少女”的意思,在这一片安静恬适和平的圣土上,你可以感受到自然界天然的美丽,这个人类很少涉足的美丽地方,就如那秀色可餐、可爱活......

    《可可西里》观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作业《可可西里》观后感院系: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2011年11月16日《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观后感

    篇一:可可西里观后感可可西里,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一个神圣的地方,藏羚羊满山奔跑在青草地上撒下欢快的脚印。美丽神圣的可可西里安睡在宁静中。巡山车队开到了离藏羚羊最近的......

    《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让人心惊的是残酷的盗猎份子、残酷而美丽的自然风景,它是以纪实的风格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是按照一个记者的见闻为线索讲述的。他的开端、过程都在暗示一......

    可可西里观后感

    在这里,你留下的每个脚印都有可能是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 ——题记 镜头一:一只老鹰飞临,紧接着一群老鹰,然后是强巴干净赤裸的背,天葬师挥刀……镜头二:马占林久久地站在日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