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看赵老师上的《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课,让我更加明确这种学习方式的意义,这一堂课,赵老师先采用情境导入,用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情景为学生引入: 再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中了解所应学习的内容。这样既教会了学生知识,还教会了学生应该主动的探索知识。
我在教学《9的乘法口决》时,我结合教材内容,给同学们放了一段赛龙舟比赛视频,在同学们观看之前,我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算出在这个比赛中,一共有多少人在参加比赛”,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结合以前学过的乘法的知识,很快的找到了答案,从中就学会了《9的乘法口决》这一内容,本堂课,我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再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学习的。
所以我认为,探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它要求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传授者变为了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是04秋季开始在我市实施的一门新课程。国家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以上几个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活动课题。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将近4年,自2004年9月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在学校“质疑、导学、实践”的总课题引领下,以“课程资源在阅读中的综合运用”为主题,对该课程进行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要求)小学低年级:吸引学生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到“好玩”。指导学生学习怎样“玩儿”。在玩中学,学中学。这是低年级综合实践的基本特征,我们就是要在参与他们的玩耍中使孩子们“悟出”、“玩儿”的内涵,在“玩中”寻找规律。
小学中年级:侧重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主题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研究方法呢?比较、实验、查资料、调查、讨论、制作等。
小学高年级: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努力促使学生有所发现,能提出独立见解。引导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学习检索资料、搜集信息、使用信息解决问题。
小学高年级:使学生基本掌握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操作步骤:
观察
确定选题→制定研究方案→讨论→归纳整理→成果展示 查资料 交流评价
实践
调查
一、活动的组织
1、“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讲,要能使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把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应是不可缺少的活动组织形式。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3、班级活动
全班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利因素
1、我校是少年武警学校,我们将实施“研究性学习”与武警特色、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围绕“科普为本、科研为导、创新为魂”,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小课题。
2、“研究性学习”与“校本教材开发结合”。2007年上半年接受的全国十一五课题,将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教材开发的一部分。
3、对学校课题“质疑、导学、实践”的进一步延伸。
以上三个条件都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性学习”选题。(结合语文文本谈主题的选择)㈠语文文本本身就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①课后思考与练习安排的研究性学习话题。现在苏教版课之后的拓展训练尤为突出。如在《孙中山破陋习》课之后安排了“问问周围的老人,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把你了解的写下来”。
②利用好单元练习中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收集联书写春联,办小报迎国庆,说名道姓……这些研究性学习话题都为开展学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㈡以篇章引路,由扶到放,寻找主题。
这种选题的方法是“研究性学习”最常用的方法,它既是对文本的拓展,也是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这种选题需在培养学生能独立寻找主题前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如在苏教版第七册学完《老师,您好》这道现代诗,可结合劳动技术教育学到制作贺卡的方法,开展“做贺卡、送贺卡、老师情”的活动,不管制作的实物是否精美好看,教师都应鼓励感谢每位同学,只要他们乐于参与,乐在其中就行。在这课后,也可举办歌颂老师的诗歌朗诵会。学生通过课外查找一些有关颂园丁的自由诗、古诗或自己制作的小诗卡。在这点做法上教师在帮助学生拓展寻找主题时要有计划,有目的,要结合学生实际,经历由扶到放的过程,这种训练方法在达到一定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拓展的主题,进行综合评价。
在经历了由扶到放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征对课文拓展整合选择主题。如在学过《三顾茅芦》布置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筛选。如在学过《三顾茅芦》后进行主题筛选。
①讲一讲: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三国故事在我们班《每日一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的生动精彩。
②演一演: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排一排课本剧表演给大家看。
③看一看:看看电视连续集《三国演义》把它与读过的小说片断比较,你觉得电视剧对小说的改变是否成功,在日记本下写自己的想法。
④做一做:收集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以《走进三国》为主题设计特色作业。教师对以上的四个活动主题进行综合评议后,告诉学生我们在设计选择活动主题时要结合实际和自己的认知特点,主题不宜过大或不切实际操作。㈢以单元组课文之间的联系,寻找主题。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寻找单元组课文之间的联系。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寻找组之间的主题,如苏教版第八册,一组教材安排了《燕子》、《鸟语》、《珍珠鸟》、《云雀的心愿》等课文。这些课文或介绍有关动物的知识,或讲述动物的传奇故事,或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因此,可以借这组课文以“人与动物”为主题,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做法: A、动物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B、为动物设计名片?(实地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交流、介绍、制作设计图文结合的卡片)C、动物间的互惠互助。(收集资料,汇报)D、编一个童话故事,想象人与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事。(进行个性读写的训练)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是课文的一种拓展与延伸。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拓宽语文视野。㈡依据学生生活实际,寻找活动主题。(即自己寻找活动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是不容忽视的丰厚资源,教师可依据儿童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此外《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件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因此要求研究者大胆尝试其他方式,寻找活动课题。①联系语文资源寻找研究性学习主题。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课内外积累,找主题。如“探究唐诗宋词的月”。(举例说说为何可以寻找这样的活动主题),从收集体验作者借注“月亮”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的诗句(动手篇)。而后教师进行探究,到写出自己的感受(个性读写,收获篇)。像这样的活动主题还很多。如《快乐的节日》、《欣赏童歌学语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寻找色彩的脚步》等。
②整合其它学科寻找主题。举《综合实践资源包》的例子。③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课题。
a、我与社会。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中,只有时时刻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注意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适应社会。所以我们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留心观察社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如“广告语探究”、“店铺名称分析”和“环保主题”等。
b、我与自然。大自然是美丽、神奇莫测的,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如《探秘秋天》或《走进秋天》。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我们就让孩子们收集各种落叶、采集种子,然后让他们拿着自己收集到的落叶,采集到的种子来到课堂,分小组看一看、说一说、认一认带来的东西,不认识的可以请老师帮助。最后用自己采集到的东西做拼图,做标本。把学生的作品展示,让学生自己交流与学习,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产生愉快的体验。
建议:尝试多样学习方式,使综合实践活动“活”起来。
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今天已经是一种与生活具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具有实际性的人生运动。”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尝试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生成一些学习方法,使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①教学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用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再用演讲汇报“新闻快报”比赛等形式展示学生的收获。低年级可将课文中的童话、寓言故事分角色朗读和表演,也可以用“少年抄报”和“电脑设计”、“采蜜本”把语文课中需要积累和延伸的内容配上丰富的图饰积累下来。②丰富书源。一是开放学校图书阅览室。二是充实班级图书角,扩大图书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书籍。③营造浓厚的书香特色。良好的校园读书环境是培植书香校园的土壤,可以促使师生耳濡目染地受到激动、鞭策。积极利用校园的宣传栏、教室后的黑板报、橱窗等激励学生的读书热情。
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较为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研究性学习主题相对少,重复的课题多;把研究性学习与语文的知识积累和摘抄等同;重结果轻过程或重过程轻结果。
引发的思考:实践中我们发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希望老师们不断探索、共同进步。
第三篇:现代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从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向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的转变过程
现代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从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向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的转变过程,它是一个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民众习俗变革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以从两个层次上理解:一是从现象上理解,二是从本质上理解。
既然经济发展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从广义上看是社会发展的同义语,那么要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限度,就必须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经济发展的衡量。
那么,如何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呢?衡量经济发展的传统做法,就是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进行分类。如世界银行每年一期的《世界发展报告》,就是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把报告国分为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等几大类作为分析的基础。但是,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多缺陷。正是由于经济总量指标有不少缺陷,雨伞人们一直在设法弥补这些缺陷,建立其他综合指标体系来补充或者代替传统衡量指标。现在较为著名的有两大类指标体系:一类是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活因素在内的综合指标来衡量人类发展水平,即“人类发展指数“。另一类则是用生活质量衡量发展水平。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 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 程,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 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小学语 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它是以生活为源泉、实践 为根基、综合为特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学科综合实 践活动.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一 项崭新的教学形式.《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与 “识字与 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它体现着新课改的精神,将成为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 亮点.关键词:综合性实践活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新课改、研究性、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是新课改的 一个重要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一项崭新的教学形式.它依据 学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为基础, 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能力 水平,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综合 素养为目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课题积极开展社会研究性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提 出具体的目标要求是:1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 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 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 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 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 法.那么,如何有效地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 呢, 我在这里结合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谈一下我的一 些看法与认识.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遨游汉字王国》 ,这是一种全新的 教材形式——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 内容、呈现特点,及具体的目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与 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单元主题的整合发展到既有整合,又有 分离而独立为一个单元组.无疑,这是对《课标》重视“综合性 学习”的最好诠释.对于这种新型课程,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所采取的方式必须要走出传统的学习方式的藩篱.但是在实践 中, 学生往往缺乏综合性学习的意识或者还没建构综合性学习的 方法;同时,教师也还没有在综合性学习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没有积累相关的经验, 所有的这些现状都必然影响这一课程形态 的正常进行,同时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这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教材内容和教材的编排形式 上都有许多不同于以往教材的特点,教师必须明确这些特点、充 分把握教材,做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安排,才能实施正确的教学 策略.这个单元主体部分包括两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有 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单元的导语是全组学习的纲领, 为我们指出了汉字的三个特点: 历史悠久2、1、使用人口最多
3、书法是独特的艺术,又紧接着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三个任务:
1、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2、了解汉字文化
3、为纯洁汉字做些实事.完成每一个活动都要以学习阅读资料为先导, 但阅读资料和一般 的课文不同,在教学中不能以学习阅读资料为主,而要把阅读资 料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材料的例子,利用阅读资料的学习为 开展活动做一个引领.“有趣的汉字”这个板块的重点是让学生 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教材建议开展的活动有:搜集和编写字 谜,开展猜谜活动;查找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 联或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阅读材料”是围绕着活 动提供的,分为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三个部分.字谜 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游戏形式.教材提供了一些字谜范例,有文字 谜、画谜、动作谜,学生会很有兴趣.通过猜字谜,学生可以体 会到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的字型往往表示一定的意 义.学生在搜集使用谐音的文字作品中,可以进一步感受汉字的 有趣.教材提供的运用谐音的传统语文形式, 有歇后语、笑话等.《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学生阅读这个传 说,并讲讲这个故事,可以从中了解到汉字的历史非常久远,最 早的汉字是从模拟事物的形状开始创造的.“册”“典”“删” 《、、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知识的短文.它告诉我们,我国历史上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木头上写字, “册、典、删”三个字 和这段历史有关.从这三个字可以举一反三:汉字是一种表意文 字,如果我们明白了一些汉字的来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字义, 识记字形.“我爱你,汉字”这个板块,重点是让学生会初步认识汉 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但也面临着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的 现实问题.建议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初步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 欣赏和学习汉字书法;通过搜集有关错别字的笑话、社会用字调 查等,认识错别字造成的危害,自觉规范地使用汉字.“阅读材 料”分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汉字书法欣赏三个部分.《汉 字的演变》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显示几千年来汉 字的演变过程.从这四个字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 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的字形逐渐趋向简约.读读《甲骨文的发 现》 ,我们可以知道,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是我国现存的 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四五千年了.《一点值万金》是一件真实 的事,讲由于一“点”之差使价值 18 万的塑料袋成为一堆废品, 警示我们要防止错别字.目前街头招牌、广告、电视上的错别字 相当多, 《街头错别字》的照片就是一个例子.以此为例,引导 学生去调查社会用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一点力.《赞汉 字》 《书法作品欣赏》 和 分别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表现汉字之美.《赞汉字》用凝练的四言句式,概括了篆、隶、行、楷、草等不 同的字体特点, 赞美了汉字书法艺术.本组最后一篇阅读材料 《我 爱你,中国的汉字》是当代作家刘湛秋的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在作者眼里,一个个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 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作者觉得每个字 都有不同的风韵,而它们在书法家的笔下,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 的变化.本文语言生动,比喻形象,通过对汉字的赞颂,表达了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读来令人振奋.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有感情 地朗读,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小结.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 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教学 建议指出: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 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 和研究的过程.”所以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中既要体现综合 性,又要凸显学科个性.所以特别要注意:
一、开展有效活动,完善学生能力.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虽然都是在语文学科领域的内部, 但 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通过猜字谜,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诗 词、歇后语、对联,调查街头错别字,举办书法展览等活动,让 学生充分体验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广阔的 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空间,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 综合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说到 让学生活动,我们难免会担心:有些活动城市里容易开展,教学 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开展,农村和边远地区做起来就会有困难.好在教材的弹性相当大,教材提示的活动,不必全部去做,可以 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选做几项.比如调查招牌广告等社会用字的 活动,在农村开展起来有困难,可以改成调查自己和班上同学习作中的错别字.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活动的基本材料.如猜字谜、搜集谐音歇后语等, 资料缺乏的学校可以用教材上的材料作为主 要活动内容.二、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 动.”这是综合性学习与普通单元教学上重要的差别.教材的提 示是: “我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 字……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自主性” 的一个重要内涵, 就是要学会分析和判断, 学会选择.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综合能力.学生自由组成 小组,小组同学一起商量开展哪几项活动,怎样开展以及用什么 形式呈现学习的成果等,是锻炼自主与合作能力的极好机会.值 得注意的是,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又是初次开展时间较长的综 合性学习,要避免放任自流.教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就适 合开展哪些活动、不适合开展哪些活动, 积极地向学生提出建议.例如, “办一个书法展览” ,如果当地有书法展览,可以组织学生 去参观;如果学校里学生、教师、家长中有书法好的,可以请他 们提供作品,举办展览;如果班上喜欢书法的同学很多,也可以 办班级书法展.这些需要教师作通盘的考虑.教师对学生自由组 合小组的过程以及小组的活动进展,要及时了解和关注.三、不可忽略探究过程.从目前的教学情况开看,教师对知识形成以后的“实践”相 当重视:设计多种练习让学生巩固,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活动,包 括课外实践活动, 而对知识形成以前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却重视得 不够.比较多的情况是,教师匆忙导入新课,尽快得出结论,学 生没有经历理解、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的认知结 构理论认为,个体的认识起因于主体对客体的不断同化、顺应和平衡.在皮亚杰看来, “复制的真理只能算半个真理” ,真正理解 一个概念和理论, 就意味着主体对它们的重新探索、发现和创造, 而不是简单地接受、重复和记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在综合性学习中更能够得到体现.在这个单元中, 学生接触到的有关汉字的材料比较丰富,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 学生探究,掌握方法和规律.如猜字谜,不能猜出来了就完了, 还要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琢磨猜字谜的方法,还可以尝 试用这些方法编字谜;读了《 “册”“典”“删”的来历》、、,知道 了汉字跟我国古代的生活,文化关系密切,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些 汉字的来历;从《汉字的演变》表中,可以发现汉字的发展有由 繁到简的趋势,离实物形状越来越远;再如调查错别字产生的原 因,研究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办法等.其实,研究结果如何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学生在研 究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在研究过程中真正的实践,在研究过程中 使思维活跃,在研究过程中提高了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 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最为有效的途径,老师、家长、社会 有责任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营造合适环境!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只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本着将“活动”与“语文”有机地融为 一体的原则,就能抓住时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