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生报告新闻(低版本)
我院举办就业指导暨优秀毕业生报告会
11月6日下午举办了就业指导暨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学院张保琦副书记、左朝君副院长及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七个系部区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2010届毕业生参加了会议。
会上我院交通系汽车实验0104班毕业生孟庆杰、自动化系高级电气0308班毕业生张可进两位同学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岗位创业的经历,激发了同学们走向社会、参与竞争的勇气和信心。
招生就业处邢健生处长向学生介绍了今年企业招聘信息及招聘面试应注意的问题。11月份将有800多名学生学成毕业。学院已向毕业生提供39家省内大中型企业就业信息,2823个岗位等待同学们的选择,还有8个大中型企业预订明年5月份离校生,出现了我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希望同学们选择自己适合并具有发展潜力的职业,借助学院为同学们搭建的平台,走上成功之路。
张书记在讲话中,肯定了我院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具有严明的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立足岗位、勤奋努力,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他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提高求职能力和技巧,强调我院应届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定位,拓宽就业渠道。
这次会议使毕业生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第二篇:2011新闻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XX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XX年7月—XX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时,我见网上有“苏中周刊招聘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记者徐祥也准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经验啊!但我还是小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咨询情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较好的朋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第二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京或扬州报到,我高兴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老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XX年8月—XX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胡总书记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XX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本.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唯一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第三篇:毕业生新闻专业实习报告
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院里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认识实习。
XX年2月至6月这四个月期间,我在《**日报》(农村版)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全面接触新闻编辑业务,从处理地方记者稿件,参与选稿排版,到最后找总编签版,开始与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回想起在报社实习的那段日子,心里还是有诸多感触。
一、初到报社——半是懵懂半是新鲜
第一次到报社去是2月12日,我跟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到**日报社去报到,人事部的主任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因为是第一次到报社去,里面的人又一个都不认识,我们几个都不敢多说话,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无可避免的紧张起来,几个人站成一排规规矩矩的一声不吭,像接受检阅的士兵。主任阅人无数,很快就看出了我们的拘谨和不自在,他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们是自愿过来实习的,可不是我们强迫的哟,看你们的样子,好像我们抓的壮丁啊。”听了他的话,我们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实习手续办得很顺利,我听从报社地安排,跟着**编辑做新闻编辑工作,主管周三和周六的两个版面。令我高兴的是,我和我的同学**分到了同一个办公室,我们可以相互有个照应,心里感觉踏实多了。当我第一次跟王老师到她的办公室去的时候,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你的实习生活开始了,你要好好努力,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声誉。
二、实习生活初期——与实习老师良好的交流沟通最重要
办完实习手续我们当天就回到了学校,实习老师交代我们第二天早上要按时到报社上班。第二天一大早,冬日的早晨六点钟还是漆黑一片,我们就到校门口去赶首班车了,由于时间尚早,面包店没有开门,我们只好饿着肚子往报社赶,下了公交车,走在街上吹着冷风,我直在心里叫苦,真是饥寒交迫啊。到了办公室,打开门看到实习老师还没有到,心里总算舒了一口气,看了看时间,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分钟。利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我和**打扫了办公室的卫生。从那天起,提前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成了我和她每天必做的一门功课。
刚开始,我总觉得跟实习老师很陌生,仿佛我们中间隔着什么,正因如此,我那拘谨不争气的性格出来捣乱了,只要老师不主动跟我说话,我也不吭声,一个人坐在她旁边看报纸。老师看我那样,本来有工作要交给我做,也就做罢了。就这样过了两三天,同办公室的白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私下告诉我要主动跟老师沟通交流,不要总等着老师主动开口。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自然改了很多,老师看到我的变化非常高兴,我们之间的交流顺畅多了。很快,她跟我讲了编辑工作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编辑工作的一系列流程,而且还把她电脑的密码告诉了我,这一切充分说明,她已经不再把我当旁观者了,开始引领我参与到她所负责的编辑工作中。
从以上两件事上我认识到,有些工作不要等老师安排,我们作为实习生,为老师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比如说每天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还有,我们应该主动跟实习老师交流沟通,不要自视清高,应该时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真正地去尊重自己的老师,多向在新闻一线工作多年的实习老师请教。
三,热线电话——与读者交流的畅通渠道
办公室有一部热线电话,在实习期间,接听读者的热线电话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正是这一部不起眼的电话,让我明白了作为热线电话接听员的不易,它同直接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同样重要,是与读者交流沟通的渠道,而热线接听员的任务,就是要时时刻刻保持这条渠道的畅通,以便与读者更好地交流。
(一)热线接听员,小工作中有大学问
因为《**日报》(农村版)的读者大都是农民,学历相对比较低,再加上**省不同地区那些形形色色的方言,读者在电话中不论是提供新闻线索还是反映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经常会语无伦次,说老半天也讲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刚开始接电话的时候还觉得很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开始讨厌电话铃声的响起,即使拿起电话也是敷衍了事再匆匆挂掉。
有一次王老师看我接电话时的样子,专门跟我谈了一次话,她告诉我,即使读者的表达能力有限,作为热线电话的接听者,也应该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说完,并作详细的记录。如果是提供新闻线索的热心读者,即使他们提供的线索新闻价值不大,但是既然他们选择给报社打电话,这种热情还是值得鼓励的。再者说,农村版报纸的目标受众就是农民,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也在农村,如果因为我们的没有耐心而错过了好的新闻线索,那么报纸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是向报社反映问题,向媒体寻求帮助的读者,就更要有耐心了。农村基层情况复杂,如果不是受了较大的委屈,一般群众是不会给报社打电话的。已经遇到了不平事,心里已经够不舒服了,如果打电话到报社再碰钉子,则有可能激化矛盾。所以,即使遇到媒体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作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并好言安慰,让群众满意。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惭愧了很久,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竟然如此不理解农民。从那以后,我变得细心了,也热心了,再接听热线电话的时候也学会了引导,碰到听不懂的方言就多询问几遍,直到弄清楚为止。
有一次,一位济源市的农民读者打电话到热线部反映自己的问题。他在村里盖了一处养鸡场,因为占用耕地,村委会勒令他限期拆除,他很气愤,那个养鸡场是他所有的财产,如果拆除他的损失会很大,所以他想通过媒体来解决这个事情。我在电话中告诉他,占用耕地是违反政策的,村委会勒令他限期拆除是合法的,恐怕他只能把养鸡场拆除另建了。可是他还是不理解,委屈地说他们村里占用耕地的不止他一人,为什么不拆别人的房子偏偏只拆他的。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就让他留下了联系方式,允诺说等我请教了领导再给他答复。所谓领导,就是电脑,我飞快地登陆**农业厅的网站,在上面找到了相关政策及解决办法,当我胸有成竹地把政府政策一条一条的念给他听并作详细解释时,他总算理解了,说既然省里有规定,那就拆吧。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正是通过处理类似的事件,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懂得采访技巧和写作技巧是不够的,只有熟悉政府的相关政策,才能真正地帮助读者,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摒弃主观感情色彩,认清事实,明辨是非
某些居心不良、有所图谋的人,有可能会借用热线电话传达错误信息,这就需要热线接听员具有清醒的头脑以及明辨是非的智慧。在实习期间,我就犯过头脑发晕的错误,回想起来真是惭愧。
二月末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热线电话,一个女的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哭哭啼啼地说林州市某派出所包庇当地一铁矿的矿主,任由他们非法采矿,接到群众举报后也迟迟不做处理。现在非法采矿者已经把矿井挖到了当地居民的房子底下,他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饮用水也遭严重污染。由于怕当地居民向林州市政府反映,当地派出所已经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我听了她的话后对她很是同情,同情弱者战胜邪恶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再加上事情发生在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林州,我天真地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解决困难。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又有两个人打来热线电话,反映的也是同样的情况。
我满腔义愤,马上向我的实习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强烈要求她派地方记者站的记者前去调查。老师听了我的描述后告诉我,三个人接连打来电话本身就值得怀疑,更何况是口径一致,这绝对不是巧合,有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我当时死活不听,一直在她耳边念叨,还向她描述电话里的哭声有多凄惨。老师无奈,只能答应我派记者前去调查:“就当让你长长见识”。我飞快地写了一篇新闻线索提要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安阳记者站站长,希望他能够为“受害者”提供帮助。
第二天下午,安阳记者站的秦站长把调查结果告诉了我:当地为发展经济开采铁矿,铁矿手续齐全而且合法,至于给当地居民造成的影响,矿上早就进行了赔偿,只是有几户村民对矿主不满,不断到矿上闹事。至于往报社打电话所谓的“反映情况”,纯属无事生非,颠倒黑白。我那时口瞪口呆,才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幼稚。
所以,在新闻实践中,事实才是第一位的,在新闻事实面前,个人的主观感情只会降低你评判是非的能力。
第四篇:新闻毕业生求职信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首先真诚地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求职材料。
我是xx大学新闻专业的一名好范文。从一进大学,我就努力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时期,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我的职业理想就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作家,一名记者。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实践和实习中,具有了一定的实际能力。
在政治思想上,我积极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不断学习马列主义,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思想方面的修养。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我已获得了团员入党的推优资格,也已参加了业余党校的培训,并已合格。这都更加坚定了我的政治方向,继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作为一名刚踏入社会的新人,在工作中,我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熟练掌握报纸、电视稿件的采写和编辑,对新闻摄影的理论与实务也有自己的了解与研究。常积极利用寒暑假不断提高自己。曾在多家媒体实习,使自己的实际动手与参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从而培养自己的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懂得团体合作与个人分工两者的重要性。
怀疑的精神,批判的态度,边缘的立场,再加上我不懈的努力,我相信,这一定能使我成为一名称职的记者,一名优秀的作家。恳请给我一个平台,还您一方天地。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恭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祝您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2011新闻毕业生求职信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关注我的 求职 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我是新闻专业2011届的好范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一进大学,我就努力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 人才。
在政治思想上,我积极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不断学习马列主义,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思想方面的修养。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我已获得了团员入党的推优资格,也已参加了业余党校的培训,并已合格。这都更加坚定了我的政治方向,继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在学习上,我孜孜不倦,在2009年和2010年都获得了校级的两次奖学金。平时也热衷于“泡”图书馆,除了阅读自已专业相关的书籍外,也不断全面地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因为我坚信未来21世纪的 人才 应该是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 人才。学科之间的不断渗入与融合更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要求。此外,在学习中我也很注重培养自已的自学能力,注重形成自己正确且又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学习与拓展。
在专业上,我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熟练掌握报纸排版编辑、premiere视频编辑,对新闻摄影的理论与实务也有自己的了解与研究。此外,对于dreamw网页设计与photosho图片处理也有一定的编辑能力。
在工作上,我积极利用寒暑假不断提高自己。在当地的广播电视台实习,使自己的实际动手与参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从而培养自己的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懂得团体合作与个人分工两者的重要性。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尽心全力做好工作。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