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锋班事迹材料
雷锋班事迹材料
一、成绩优秀的班级
我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4人,班中多数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班在鹤壁市现场作文竞赛中获的一个特得奖、三个一等奖,在鹤壁市数奥竞赛中获得一个特得奖、九个一等奖。在学校寒假活动中获得先进班级,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获得第一名。在班内开展互做活动,成立“学雷锋小组”、“学习互助小组”,我们要求学生首先从身边的事做起,当同学身边的活雷锋。班级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班级和谐。
二、爱心在班级
我班是一个有爱心的班级,班里从五年级就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小组由中队长任组长,组员由成绩优秀、有爱心的学生组成。他们帮助同学,关心集体,看到谁有困难,小组的同学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班里有什么事情,他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去做。班里的物品没摆放好他们主动把物品整理好,地面有果皮纸屑他们会随捡起来。
班里有一个叫卓云飞的学生,由于是住校生,一周才回家一次,家长没法监督其学习。因此家庭作业非常潦草,而且经常完不成作业。这时,班里同样是住校生的李欣珂同学主动担起帮扶卓云飞的任务。放学后,他们一起做作业,卓云飞遇到不会的问题李欣珂就耐心给他讲解,不认真就重写。一段时间过后,卓云飞不仅作业认真了,学校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孙浩楠骨折了,我们同学轮流照顾,李丁凯受伤了我们同学专人照顾,我们的集体很温馨。
在这个班中,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学雷锋小组同学的带动下,班里形成了一股浓浓的帮扶之风,全班同学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班级每年都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级。
爱心在学校
我班的学生不仅关心本班同学,对其他班级的同学也毫不吝啬自己的爱。我班同学经常帮组低年级的同学打扫卫生,在住宿部我班的姬晨敏同学还帮低年级的小朋友梳头,受到了生活老师的表扬。
二矿中学的地方划归我校后,校园面积变大了,卫生是个大难题,特别是校门口的卫生,由于学生在这里停留时间长,再加上二矿有部分家属也在这里人垃圾,所以垃圾多,就是打扫干净了,也很难保持洁净,谁也不愿意自己班里打扫这一块。去年开学时又面临划分卫生区的问题,谁来啃这块硬骨头呢?校长很为难,我班的同学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找到校长要求自己的班级打扫这一块,并保证一定打扫干净。校长非常感动,连连夸赞他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班的同学说到做到,这块最难啃的骨头现在变成了学校里最干净的地方,难题解决了,校长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后来我班又承担了打
扫厕所的任务,同学们不怕脏、不怕累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此外我们还多次参加打扫仓库和音乐教室的活动,是布满灰尘的活动室变得一尘不染。
在学校“感恩母校捐书活动中”同学们踊跃捐助,共捐书100本,其中齐家宇一人就捐了12本,我班还获得了“捐书优胜班级”的称号。
三、爱心在社会。
双休日组织假日小队清理小广告,学生拿着水壶和小刀到二矿社区清理小广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累但心里甜。此外利用假期到个单位做好事,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四、学雷锋常态化。我们以学雷锋活动日为契机,广泛宣传发动,让学生领悟学雷锋的实质是雷锋精神,这种精神涉及的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学生受益终生。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六一班的这60名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雷锋的名言,传承了雷锋精神,我们坚信雷锋精神将在我们心中永驻!
鹤山区中新小学 六一班
2012-6-20
“学雷锋班集体”的事迹材料
鹤山区中新小学六一班
2012-6-20
第二篇:雷锋事迹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在部队里,雷锋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帮助乔安山认字。学算术;为小周病重的父亲写信寄钱;为小韩缝补棉裤。每逢年节,雷锋想到服务和运输部门最忙,便叫上同班战友直奔附近瓢儿屯车站,帮忙打扫候车室,给旅客倒水。孩子们学雷锋做好事,曾受到一些人在背后非议,不少同学不解,问雷锋为什么做好事这么难,雷锋朴实地说:“做好事就不要计较别人说什么,只要对人民有益,就应该坚持下去。” 团结友爱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第三篇:雷锋事迹
雷锋事迹
学雷锋好榜样,这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当使我并不知道,这样做的价值,直到今天我才真的明白雷锋的品格将永远绵延下去。
雷锋,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当年的雷锋同志让座的情景,每一天都在不断上演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一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是有些人去挖掘它,有些人没有挖掘它而已。当你在乘公共汽车时,你有没有看见到让座这一情景。其实着一幕就在你我身边。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我与妈妈乘公共汽车到姥姥家,当在车上时,有一个年老的老人正提着一篮鸡蛋,路很难走,车子摇摇晃晃,老人在车上艰难的站着。这时一个年轻人站着。这时一个年轻人站起来给这位老人让座,顿时我真的感受到雷锋的精神没有灭,他的丰碑永固。
雷锋,一个无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他每天省吃减用把自己存下来钱寄给那些贫穷的人。《阳光行动》播出了一个感人的节目:一对被遗弃的小女孩,而他们以拣破烂为生,生活极其困难,无法供养孩子读书。于是他们向《阳光行动》节目组求助,节目组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小女孩的命运牵动了千万人的心,在无数个素不相识的叔叔阿阿姨,爷爷,奶奶的资助下,孩子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当这个女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时,他怎能不感觉到爱心的伟大呢?是啊!爱心吹散了生命的阴霾,播洒下阳光。如果说幸福似水,爱心与幸福是相依相伴的啊!
雷锋虽死,他的精神永远存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永远绵延下去,他永远丰碑永固。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六年级:我自己是雷锋
第四篇:雷锋事迹
难忘的伤疤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一九六零年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一次,雷锋跟张书记去下乡,一边走一边聊天。走着走着,雷锋觉得脚下被一个什么东西
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颗生了锈的螺丝钉,便一脚踢到了路边。张书记问:“你踢的是什么?”雷锋说:“是一颗破螺丝钉。”张书记听了,一声不响,从草丛里捡起那颗螺丝钉,用手帕把螺丝钉擦干净,装进了上衣口袋。雷峰觉得很奇怪。过了几天,雷锋跟着张书记到县机械厂开现场会。在机械厂,张书记问厂长:“如果这机床上少了一颗螺丝钉,机床还会转动吗?”厂长说:“那就要出毛病了!”聪明的雷锋这时已经明白县委书记为什么要捡那颗小小的螺丝钉了。只见张书记从口袋里掏出那颗螺丝钉郑重其事地交给了厂长。在回来的路上,张书记说:“雷锋,你瞧,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机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就象你这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我们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所以,党把我们放在哪里,就要在哪里起作用。同时,我们国家的底子还薄,处处要艰苦奋斗,一颗螺丝钉也不能浪费,积少成多啊!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一九六一年的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
第五篇:雷锋事迹
雷锋简介:
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连的一名班长。1962年8月在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2岁。雷锋生前对工作尽职尽责,热心为别人服务,无私忘我,舍身为民。他牺牲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曾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中国,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精神是中国人心目中崇高道德的象征。
雷锋肩扛锄头在辽宁铁岭田间
雷锋参加抚顺市第四届人代会
在北京天安门前的留影
2、给战友王延堂送饭盒(根据雷锋1960年10月21日的日记:“我发现王延堂同志坐在一旁看着大家吃午饭,他回答说,我今天早上吃了两盒饭,没有带饭来。于是我拿出了自己带的一盒饭给他吃,我虽然饿一点,让他吃得饱饱的,这是我最大的快乐„„”补拍的)。
3、扶老携幼(根据雷锋《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报告中第五节“照顾一位老太太”的情节补拍的)。
4、到抚顺西部医院给伤病员送月饼(根据《毛主席的好战士》文章中“今年中秋节雷锋一领到连里分给的月饼,泪水就往心里哗哗地淌,从8月15日他想到7月15日妈妈的死,他的月饼吃不下去了,用纸包好,写了一封洒满眼泪的慰问信,送给了附近矿山医院,慰问了为社会主义建设负伤和有病的阶级弟兄”补拍的)。
5、到储蓄所取200元钱(根据雷锋《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报告的第七节中“„„我想:一个新成立的人民公社,一定会有很多困难,我是一个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去支援。我想到了这些,就到储蓄所取了200元钱”补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