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3 05:0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德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德案例分析》。

第一篇:师德案例分析

让公正教育照进学生心灵

【案例描述】

镜头一:

事情发生在我高中时代。随着清脆的上课铃,语文老师走进教室,满面笑容地从书中抽出一本红色的证书。“恭喜某某同学获得省语文竞赛一等奖”,同学们随即以热烈的掌声恭喜那位同学。过了一会儿,大多数同学不禁纳闷起来:这是什么时候的比赛?怎么没听说过?有报名或选拔通知吗?下课后,同学们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讨论了起来,得知是老师个人决定的,弄得得奖的那位同学落入了务必尴尬的境地。老师在同学心目中原本美好的印象也打起了折扣。

镜头二:

事情发生在我初中时期。教室内,同学们正安静地在上着晚自习,班主任在教室内边走边观察着同学的自习状况。突然,一阵欢快的旋律在教室内响起,同学和老师纷纷循声望去,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以为同学的抽屉里,毋庸置疑,这位同学马上要跟他的手机说再见了,尽管这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所有人都觉得班规不会因为一个人成绩优秀而失效。第二天,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那位同学的手机仍旧在他手上。可是大家都知道,之前班上有几个平时表现较差的同学带手机被抓时,等待他们的只有手机被没收和请家长来学校的结局。面对老师这一行为反差,同学们不禁皱起了眉头。

【分析处理】

公正教育,意义重大

这些镜头均发生在我曾就读的学校,这些学校也是我市较为有名的学校,家长也对这里的老师抱着重大期望与信任。学生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他们正确三观的关键期。老师的行为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面对老师教育不公正的行为,学生很有可能对公正一词不那么重视。面对老师对学生不是一视同仁的态度,学生会在今后在无形之中加以模仿。并让学生很难相信公正、公平、公开这些正面积极的词汇。即使老师在课堂上灌输再多的道德教育,学生也很难接受。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学生更需要从老师的行为学习和接受“公正”这词。

【反思和领悟】

公正教育,重在身教

教育公正是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道德要求,在教育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调动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教师威信,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要成为一个受同学尊敬的老师,公平公正无疑是必要条件。教室公正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室要在一定情境中一句学生的了解和教育规律采取有差异的教育措施。总之,教师自身做到公平,是传输公平思想的最佳方式。践行公平,让公正教育照进学生心灵。

第二篇: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

作者:翁锡万 编辑日期:2010-5-19 12:06:42 点击数: 803

1.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⑴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⑵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 ⑴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 ⑵分析:该班主任对于“班级里学生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办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 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 ①教师要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 ②教师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 ⑴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 ⑵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 参考答案:

 ⑴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

 ⑵分析: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学生耳濡目染的对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⑶启示:

 其一,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 其二,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学生的楷模”的角色;

 其三,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

 3.2002年2月,美国一所中学28名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时,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被任课女教师发现,判28名学生生物课得零分。他们还将面临留级的危险。在一些学生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学校要求女教师提高学生的分数,女教师愤然辞职,学校有近一半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要求老师改分数,他们也将辞职。教师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的考试更为重要。社会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学校公布这28名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永远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 ⑴案情说明了什么道理?  ⑵那位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 ⑴案情说明了“诚实守信”的道理。

 ⑵分析:案例中,学生抄袭作业是不诚实的表现,应当予以教育。面对一些学生家长和学校要求提高分数的压力,那位女教师愤然辞职,并得到了近一半老师的支持。这位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而且自己首先做到诚实守信,坚持原则。这位教师不仅能自觉按教师道德要求行事,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且还能敢于与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作斗争,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维护道德的严肃性和正义性,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和教师。

 ⑶这位女教师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 ①诚实是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起码品格。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

 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作示范,教育学生本分做人。

 ③“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课的考试更为重要”。要让诚实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气,必须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

 4.在课间时,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不慎在厕所里弄得将裤子、鞋子上都是粪便。张老师给她脱掉满是粪便的裤子和鞋子,一遍遍给她清洗身体,并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当这位学生接过衣服的时候,两眼含着感激的泪水说:“张老师,您比妈妈还好。”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呕吐的学生打扫脏物,给学生系裤子,擦鼻涕;又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学生买早餐,从家里端来开水,给学生服药,一连两个月给患眼病的学生上眼药,背着烫伤脚的学生上厕所,送回家。有多少家长拉着张老师的手说:“孩子交给您,我们心里踏实。”

 ⑴请分析说明张老师担当的角色?  ⑵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角色的认识。

 ⑴张老师担当了学生的“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 ⑵分析:案例中的张老师给学生清洗身体,洗净衣服,打扫脏物,而且经常给学生买菜送饭,送水送药,上学放学来回接送,真正做到了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爱戴。

 ⑶认识:①教师与其他职业人员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教师要经常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②从学生角度来说,中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很象对自己父母的态度,视教师为长辈,充满尊敬、依恋之情。从家长角度来说,他们已将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部分地移交教师,希望教师成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指导者和释难者;同时也会要求子女听从教师的教诲。③教师对学生充满热情、希望和信心,不仅反映在学习上悉心指导,在生活和情感上无微不至关怀,而且还要反映在安全上给予保障。

 5.初中数学课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了规定的课程,老师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大声说:“听懂了。”老师又问:“谁还有没有听懂的地方,请说出来,老师再详细讲解一下。”张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讲了不懂的问题,老师认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师说:“记住,今后要专心听讲啊。”  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

 参考答案:按照新课程理念,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师的讲授,有听不懂的地方完全是正常的。教师认为学生有疑问就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显然是武断的结论。

 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今后要专心听讲”,实际上是向全班学生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那就是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肯定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

 学生有没有听懂的地方,本身就很难为情,是鼓足了勇气才向教师请教的。老师的这句话,极有可能扼杀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的勇气和自信,很可能导致学生再也不敢承认有“不懂”的地方了,这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 案例6. 某班主任将一位调皮学生送到学校政教处,结果他的双手被手铐拷在了办公室窗户的铁棂上。

 请对学校政教处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 政教处的做法明显是错误的,而且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政教处是学校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部门,按照正常的情况,应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并积极与班主任取得协调,这是它的职责,也是职业“底线”。但是,政教处却用对待罪犯的方式对待学生,明目张胆地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 这种典型的以权冲“线”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学校职能部门把职责当成了权力,膨化了“管”的手段,恃强凌弱,再加上歧视后进生的情绪化因素,便一时性起,无所顾忌,致使校规、校纪在他那里完全丧失了约束力。

 案例7.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 (2)请您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1)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社会哲理:助人者自助!人人互助,这世界就是天堂!

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你死我活的的敌对式竞争。

(2)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自己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这就是告诉我们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8.某校一位学生期中物理考试成绩12分,让学生自评时,该生给自己打了99分,于是老师在卷面上批示:

 “你去死!”

 指出该教师存在的错误,并进行原因分析和点评。

参考答案:这位教师犯了语言过失错误。该教师认为,学生公然在试卷上做手脚,不知羞耻,是对老师的一种轻慢与冒犯,进而写下如此恶劣的“批语”。

 该教师有着强烈的“师道尊严”心态,学生稍许的冒犯 怠慢就使这位教师很快冲过职业“底线”。

 我们要注意到在我国社会现状中存在这样一个人际因素:即教师训斥学生,学校同事、领导以至家长往往都认为老师是“为孩子好”,表示理解与宽容,也使得教师的惩罚失去监督。

 正是这种人际现状致使我们的有些教师,在惩罚、批评学生时,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即使冲出了“底线”也心安理得,甚至有恃无恐,致使一些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屡屡发生,屡禁不止。

师德案例分析

案例过程叙述:

有一次,在上课时,班里有几名男生利用空余时间玩扑克,这几名男生平时守纪观念差,自我意识强,当课结束时,我并没有指名道姓,而是策略地指出这类错误的危害,并由此及彼地把平时上课的其他不良现象联系起来,如:在老师讲课时自行操作,随便说话等,引起大家的反思。

然后话锋一转,我认真地说,学生犯错误,老师责无旁贷。这样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事后,我把这几名学生找到办公室,他们精神很紧张,认为准挨训,可我避而不谈,谈了一会儿,看到师生间的隔阂消除了,情感逐渐融洽起来,我便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正面教育,并培养他们对老师的亲近感。当时,这几名同学马上承认了错误,并在班级作了自我批评,使全班同学都受到了教育。后来这几名同学的纪律明显进步,学习也认真勤奋起来,有位同学在日记中写到:“在温暖中我感悟了错误,我非常喜爱我的老师。”原来,学生对老师产生爱戴亲近感,会对学习,纪律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变化。

案例分析与反思: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不守纪律,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是这些孩子往往又是机灵、活跃、反映灵敏、动手能力很强的,在活动课程上会显露出一定的优势。由于纪律不好,公众形象比较差,所以在优势课上也会经常的犯些错误,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教师就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切忌当众批评、挖苦或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转化工作的难度。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常常离不开善于把握垂青于身边的机遇,失去一次机遇,也许就失去了一回成功。同样之理,教育工作者要取得德育工作的成功,也往往离不开德育机遇,更离不开对德育机遇的艺术把握。一个善于把握德育机遇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德育工作总是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总是富有时代感和预见性,总是事半功倍,成效显著。对于课堂上发生的类似这样的事件,教师只要抓住这个偶然的机会,把它作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能充分利用偶发事件,开展教育工作,不仅会促使个别学生的转变,而且会对其他学生也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效。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最大的特点是凡事爱观察,好发问,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浅,很多事情都处在似懂非懂之中,这就要靠成人去正确引导他们,但若争取单纯的说教,会显得枯燥无味,是不易被孩子所接受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其他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感情教育渗透进去。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情感的种类十分多,它渗透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情感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利,孩子也不例外,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情感。当他们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爱与尊重自然也就会接受教师以及教师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师要具有热爱教育、爱护学生、教学严谨、不怕辛苦、活泼开朗等良好品质,这对学生都是美好的熏陶。

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截然相反的。孩子是变化发展的,教师的观念是要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的。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才会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责无旁贷的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人格健全发展,我们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

爱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永恒主题。人类需要爱,社会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孩子需要爱。切莫因学生的某些不足就对他们放弃培养和转化。我们要正确认识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师德案例分析

有这样一个男生,父母不和,后来母亲煤气中毒身亡,父亲另寻新欢。家庭的变异使他变得有些古怪。他聪明、自负,思想方法与众不同。他平时在班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迟到更是家常便饭。开始,班主任主动接近他,经常和他谈话,鼓励他发挥才能,提醒他克服缺点、遵守纪律,并同他一起制定防止旷课、迟到的措施。在一段时间里,他总是反反复复,改进不大。于是,班主任根据他的错误报请学校给予他相应的纪律处分。刚受处分时,他想不通,不理班主任,班主任也故意“冷落”他,让他自己去思考。过了些天,班主任抓住时机找他谈,并根据他自学能力很强的特点,对他实行特殊政策,要求他坚持到校上课,允许他在实在不感兴趣的课上看其他知识性书籍。终于,他接受了老师的严格的爱,有了明显的转变。

问题:

1、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是如何体现师德的?

2、对学生的爱是否需要有艺术性?

分析1: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从对这个特殊学生的教育中,班主任认识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只要真诚,只要具有艺术性,不管经历多么复杂的过程,不管经历多长时间,最终定能被学生接受。

分析2:在班级管理中,有的班主任得心应手,轻松有序;有的班主任疲于奔命,杂乱无章;有的班主任带班年年先进;有的班主任带一个班乱一个班。为什么出于同一动机,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其原因就在于有些班主任不讲究爱的艺术。老师对学生的爱实际上是一种爱的集合。它包括世界上除了情爱之外的所有的爱。表现出来的有和风细雨式的,有疾风暴雨式的,有“望子成龙”式的,有恨铁不成钢式的……因此,就有一个如何被学生理解并接受的问题,这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必须探索的爱的艺术。爱的艺术,内容非常广泛,案例中所谈的,只是几个供参考的侧面

德案例分析

著名作家魏巍先生说得好:“教师这份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教师——这才被称为高尚的职业。”

这句话是我在大学求学时就铭记心底的,它伴我走过了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现在它又和我一起走上了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时刻提醒着我身为人师的准则。

其实,我从事这一行业并不偶然也非无奈之举。在我的长辈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民教师,他们的工作态度,做人准则使我从小就受到了影响。于是,我天真地认为:当老师真好,站在讲台上那么威严,所有的学生都听老师的话,多威风!可是,当我一天天地长大,当我也站到了高高的讲台之后,我才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在课下花多长时间、多少心血才能换回那为学生所敬佩的威严。

今年是我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年。在开学前,我们学校所在的区教委对我们新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师德培训。在第一讲上一位年轻的特级教师就对我们说,一位合格的教师应把教育学生当成自己的事业,这样你才会有足够的热情和百倍的信心面队所有的学生。是啊,做一件事不难,难得是把它做大、做好、最终使它成为你毕生都愿为其奋斗的事业!现在,我已经度过了教师工作最初一个月的生活,其中既有甜,也有苦。苦的是,要教好两个班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随时应付课堂上学生们千奇百怪的提问,我必须花许多的时间来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理解吸收讲解的知识,我必须绞尽脑汁研究出适合学生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必须深入接触学生,了解每个学生丰富而又具有个性的心灵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与天赋。但是,在此我更想说的是,我在这一个月中体味到的甜。

我所任教的是初一年级,在我所教的其中一个班上有一位高姓男同学,开学刚一周左右,我就发现这个同学上课经常随便说话,搞小动作,注意力十分不集中。但我并没有马上批评他,我想,初一的孩子毕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较差,而且他可能还没有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再给他一些时间吧。于是,我采取了容忍的态度,所做的最明显的批评方式也就是上课时用微怒的眼神提醒他。他的回应也很快,在他看到我的神态后,他会收敛一些,但用不了十分钟他就又管不住自己了。在以后的两个星期里,我发现我的这种做法并没能使他明白我的用心良苦,反而他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愈演愈烈。可想而知,他这样的听课效果会带来怎样的学习成绩!经过几次听写单词和单元测试来看,他的成绩一直很糟,处在班里倒数第一、第二的位置。看到这样的学生,真是给我的打击很大。要知道,我所在的是一所重点中学。初为人师的我从没想到好学校中也会有这样不知上进的学生。怎么办?我想,是该找他谈谈的时候了。但我却又在不知用怎样的态度和语言的困惑中犹豫着,因为我知道如果没能选择合适的教育态度和说教语言,就会使这样的学生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达到更坏的教育效果。就在我踌躇不决之中,在又一次早自习上的例行单词测验中发生的事给我带来了一盏明灯。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自习时间,像往常一样我在高同学班上给全体同学默写单词。不经意间我发现坐在后排的他正在偷看藏在课桌里的书,没错,他在作弊!而且,他偷看得那样“专注”,竟然没发现我怒视的眼神!测验本收上来,不出我的所料他得了相当不错的一个分数—只“写”错了一个单词。可是他知,我知,这根本不是他的真实成绩。但我想了想,决定再赌一把—这次还不批评他,而是表扬他。第二天的早自习上,我着重表扬了成绩一贯优秀和这次测验有进步的同学,当念到他的名字时,我特别有加重了赞许的语气表扬了他;但如我所料,同学们的眼睛是亮的。我表扬他的时候就有同学小声说:“老师,听写时他看书了。”“老师,他打小抄。”同学们的正义感使我欣慰,但我却说:“大家安静,我相信咱们班每一位同学的成绩都是真实的!”同时,我特意注意了他,我看到他含羞低下了头。下课后,我又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高××,你这次进步很大,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测验中都看到这样的好成绩。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得更好。加油啊!”我看到他的嘴动了动,但始终没说出什么。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自问“这次我是否做对了?” 在以后的几天中我找到了答案,我是对的。自从那件事之后,他几乎每次测验都会有一些进步,成绩从不及格到及格,有几次还达到了优秀率,而且上课也不在做小动作了,听课的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看到他的进步,我真是太高兴了。这种发自内心的欣慰是只有你亲身当过教师后,才会有所体会的。现在的他已经不在后进生名单中了。当然他还会遇到困难,但我觉得我和他都有信心闯过一道有一道的难关。

这件事在我刚刚起步的教师生涯中是一段小小的插曲,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它却使我更加相信教育的力量是伟大的,良好、科学的教育对一个孩子的转变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于是,我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鼓足了我的干劲要继续挑战这份任重道远而又神圣光荣的教师工作。

我决心做老师,是因为我热爱教育事业,从事着“人类灵魂工程师”教书育人的这份艰巨而又光荣的工作,每当看到一个个学生在我的努力教育帮助下取得进步,我便可以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与喜悦,并从中体现我的人生价值与意义,使我感觉到教育工作的快乐。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遇到许多需要我的包容和鼓励的孩子。我会用我的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帮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浅谈一名后进生的转变

全州县两河初中 邓素琴

一、背景简介:

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教师的观念要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才会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责无旁贷的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人格健全发展,我们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

“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他们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二、事例过程:

2010年学度,我教七年级数学,学生小永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做,上课贪玩,老师头疼,同学厌烦。各科教师都苦口婆心地教育,收效甚微。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帮助他,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采取“小步勤挪”的办法,耐心辅导。我与他达成如下协议:简单的计算题,做对两题,奖励一个作业本,连续做对十题,可以得到一个奖品。为了得到奖品,他上课开始认真听课,积极完成作业。虽然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有了转变;考试仍然不及格,但也有了进步。我每次发奖品时,他向同学们投去羡慕的目光,轻轻地叹息着。我发现他追求进步、渴望得到认可的优点,及时与他交流:“有进步!你把错题算对,老师二次检查,如果你全对,发给你一份奖品,怎么样?”他点点头,算是对我的回答。每次到教室去,他总是主动地把本子拿到我面前:“老师,我改算完了!你什么时候检查?”此后,他多次得到奖品,心里美滋滋的。一次作业,他居然全对了,我给予他双倍奖品。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自发地叫好!这是有史以来小永第一次全对,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

我认为小永已经彻底变好了。好景不长,刚上数学课,一位女生眼泪汪汪地报告:“老师,我的钢笔下课时放在桌子上,回来怎么也找不到了,那是星期天爸爸花了二十多元钱才给买的!” 我马上意识到班里出现“小偷”,怎么样解决问题,又不伤害学生呢!我马上进行了调查,下课时,只有小明没有出去玩。许多同学要求检查小明的书包。我慎重地说:“也许哪位同学拿着用,没来得及说,下课后给送回去。” 小永低下了头。下课后,我把全班同学带到清洁区打扫卫生,让他负责擦黑板。上午放学时,那位女生找到我:“老师,我的钢笔找到了。”我和他进行一次长谈:“小永,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困难对老师说,老师帮你解决。”他泪流满面地承认了错误,保证不再重犯。

还有一次,小永在奶奶的钱包里拿了两元钱,醉酒的爸爸追打到学校,一次又一次地将孩子打倒在地上。“孩子有错可以教育,不能伤害孩子!”我和老师们冲上去用人墙将孩子围在中间。孩子的爸爸在愤怒之下,失去了理智,“谁拦我,我就打谁!”挥舞着拳头冲向人墙,我们没有退缩。孩子得到了保护,我们手上、身上都留下不少的伤痕。最后他爸爸留下了腿不敢动的孩子离去了。我与班主任张老师将孩子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轻微骨折,我们垫付了医药费,并将孩子送回了家。孩子被打怕了,拉着我们的衣服,不让老师离去。看着这可怜的孩子,我们心如刀绞。我和张老师密切配合对家长进行了说服教育,直到家长以人格担保不再打孩子,我们才离去。

此后,我们多次探望孩子,并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使小永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班里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渐渐地在同学中有了威信,对学习感兴趣了。看着这样一名后进生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

三、反思感悟:

1、原因分析:

行为规范不良的小永,由于父母离异,从小缺乏母爱,父亲信奉“棍棒教育”,对他关心很少,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也较少,发现不良习气非打即骂,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贪玩的内向性格,平时很少交朋友。但是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但是“恶习”难改。爸爸有时对他关心不够,有喜爱的东西,没钱买,导致发生偷窃行为,以至于干了这件不该干的事。

2、措施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首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从细节入手,从易到难,采用奖品的办法,激发他在学习上追求进步、渴望认可的本性,逐渐改变他的不良习性,特别是在集体教育行为中,他由于学习上的努力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在班级中有了威信,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取得了进步。

其次,偷窃行为往往与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及个人缺乏自制力有关。我在弄清学生偷窃行为的动机后,在为他保有自尊的情况下,以正面教育为主,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教师任何时候都应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挖掘其积极因素,切不可进行心理打击、变相体罚,说不该说的话,挖苦讽刺训斥都不可取采用了为学生保密的原则,以保护他的自尊心为前提,引导他的情绪和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讲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集体对于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使学生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

3、效果分析:

由于家庭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小永任性、孤独、自私、说谎、情感不稳定的性格特征,如果老师放任自流,那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发光的金子,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喝彩。对小明在学习上采用“小步勤揶”的激励措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批评教育效果好。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偷窃事情发生后,当发现犯错人时,我庆幸自己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脑教训他,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处理这件事。而是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刻骨铭心,起到应有的教化作用。这次事件正是我冷静、巧妙的处理,让小永以正常的心态及时改正了错误,为他今后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4、教育反思: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学生就会在不断被赏识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小永更是渴望获得赏识,他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依靠教师“孤军作战”,效果并不理想。只有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景,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告诉我们,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时雨点红桃千树,和风染绿李万枝”,经常赏识你的学生,必将会迎来桃李芬芳的春天。

四、今后打算

1.了解学生,善待学生

要想搞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厌学这一情况。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愿望,也可能从此他就会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

3.激励学生——为学生加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4.宽容学生——允许失误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

5、提醒学生——大胆批评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第四篇: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

有这样一个男生,父母不和,后来母亲煤气中毒身亡,父亲另寻新欢。家庭的变异使他变得有些古怪。他聪明、自负,思想方法与众不同。他平时在班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迟到更是家常便饭。开始,班主任主动接近他,经常和他谈话,鼓励他发挥才能,提醒他克服缺点、遵守纪律,并同他一起制定防止旷课、迟到的措施。在一段时间里,他总是反反复复,改进不大。于是,班主任根据他的错误报请学校给予他相应的纪律处分。刚受处分时,他想不通,不理班主任,班主任也故意“冷落”他,让他自己去思考。过了些天,班主任抓住时机找他谈,并根据他自学能力很强的特点,对他实行特殊政策,要求他坚持到校上课,允许他在实在不感兴趣的课上看其他知识性书籍。终于,他接受了老师的严格的爱,有了明显的转变。

问题:

1、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是如何体现师德的?

2、对学生的爱是否需要有艺术性?

分析1: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从对这个特殊学生的教育中,班主任认识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只要真诚,只要具有艺术性,不管经历多么复杂的过程,不管经历多长时间,最终定能被学生接受。

分析2:在班级管理中,有的班主任得心应手,轻松有序;有的班主任疲于奔命,杂乱无章;有的班主任带班年年先进;有的班主任带一个班乱一个班。为什么出于同一动机,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其原因就在于有些班主任不讲究爱的艺术。老师对学生的爱实际上是一种爱的集合。它包括世界上除了情爱之外的所有的爱。表现出来的有和风细雨式的,有疾风暴雨式的,有“望子成龙”式的,有恨铁不成钢式的„„因此,就有一个如何被学生理解并接受的问题,这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必须探索的爱的艺术。爱的艺术,内容非常广泛,案例中所谈的,只是几个供参考的侧面

第五篇: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几句表扬的话语有时胜过万千说教

刘盼盼

新学期的开学,二年级从外校转来一位新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这位男生,平时很喜欢美术,画画也很漂亮。还主动帮助我分发作业本,办事认真、负责,就是平时在上课时有讲废话和搞小动作的不良习惯,不仅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影响,还影响了班里的其他同学。课后打听其他老师和同学才知道,由于他平时上课的表现,经常遭到任课老师的批评,对此早已麻木,习以为常。有几次我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差点也当堂训斥他,但都忍了下来。

静下来仔细思考,除了上课讲废话和搞小动作的不良习惯外,他身上还是有许多优点的,就拿本学科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次课后,我找到该同学,他早已习惯,以为老师又要批评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正等着暴风骤雨的来临。我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因为事前,我想到了陶行知老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所以我也同样准备了四块糖。)

就对他说:“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你在美术课上有如下优点。”我掏出一块糖塞到他手上说:“你课前主动帮助老师分发作业本,并且认真、负责。老师要表扬你!”他眼中露出了惊疑的目光。我又掏出第二块糖塞到他手上说:“你帮助老师分发作业本,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别的事情。老师要表扬你!”他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我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上说:“你喜欢美术,画画得很漂亮,其他同学很佩服你,都以你为榜样呢!老师要表扬你!”他有些不好意思了,脸红红的,低下了头。我接着又说:“我们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他学科都选出了课代表,现在只有我们这科还没有选。”说到这里,我停顿了一下。看见他抬起了头,嘴动了一下,像要说什么。却没有开口讲。我接着又说:“老师已经想选你当美术课代表,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听到这里他眼中含着泪水,终于开口讲话了:“老师,我当不了美术课代表,因为„因为„”我耐心的听着自己想要的答案。最后他终于很小声地说出了我想要的答案:“因为我上课纪律不好,上课有讲废话和搞小动作的不良习惯!”我又把第四块糖塞给他,对他说:“你现在知道自己上课有不良习惯,老师要表扬你!”我靠近他说:“其实,老师上小学的时候比你还不遵守纪律呢!可后来我的老师就选我当了他的课代表,上课一要讲废话或搞小动作,就想起老师当时选我当课代表时的情景,老师那样信任我,我可不能给老师丢脸呀!这样就自觉的一点一点改掉了上课的不良习惯。”他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在说:“老师当年也和我一样啊!”我趁热打铁又对他说:“这是老师的秘密,别人都不知道,现在只告诉了你,你要替老师保守住这个秘密好吗?”他很认真的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那,现在老师决定选你当美术课代表,你有信心完成这项光荣而有艰巨的任务吗?”他没说什么,只是坚定的点了点头,接着他也同样靠近我说:“老师你也要为我保守这个秘密呀?”我微笑着回答:“好的!”紧接着我们俩都笑了!从那次谈话之后,他逐渐改掉了上课讲话和搞小动作的不良习惯,学习比以前更加有劲了。从其他老师那里得知,也都说他变了!原来遇到问题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有时几句表扬的话语胜过有时万千说教。

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

理性的爱是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此,理性的爱意味着尊重。师生之间也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宝贵的。这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像以上的事情,大多数教师都会遇到。孩子还小,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好动爱说是他们的天性。在一些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像这样的事情是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出了问题,主要是意志力薄弱,缺乏主观注意的能力。遇到问题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有时几句表扬的话语有时胜过万千说教。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自身发现闪光点,让学生自己通过意志力,在老师、家长及同学添材加火的帮助下,让学生身上的这一点闪光点成燎原之式。最终用自己的闪光点湮灭自身的不足之处,成为老师得力的小助手。

还要切记“遇到事情千万要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冷处理为上策。并且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他为什么会那样?”不要让自己一时的不冷静,成为孩子心灵永远的阴影。

下载师德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德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走进新教室报到。我先组织大家找座位坐下,随后开始自我介绍。这时门口出现一个个子高高的小男孩,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叫了声“报告......

    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

    师德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这是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写的真实的例子。 今天,发生了一件令我非常非常非常(此处省略N个非常)生气的事,令我生气的人呢,就是我们的新体育老师——陈老师。 体育课原......

    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 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记得有一位老教师写了这样一句格言:只有打不好的学生,没有爱不好的学生。学生是有着个人情感的一群小精灵,教师的一......

    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 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记得有一位老教师写了这样一句格言:只有打不好的学生,没有爱不好的学生。学生是有着个人情感的一群小精灵,教师的一......

    师德案例分析

    师德案例分析著名作家魏巍先生说得好:“教师这份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 ,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

    师德案例故事及分析

    师德案例故事及分析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理想与道德》一书,我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长远的教育作用。师德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富有一颗爱心。教师的人生就应该是一......

    师德案例分析[五篇材料]

    我的小学教师道德评析 案例分析: 镜头一:大家在上语文课,忽然语文老师的电话就响了起来,语文老师毫不犹豫地接起了电话,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又在忙着自己的副业了, 大家也都习惯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