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报道 当好市场的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报道 当好市场的“守护神”——记在改革创新中发展的吕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图)
时间:2008-10-14 09:54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经济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我要评论
吕梁市工商局局长李虎顺(左二)与有关人员深入市场检查食品安全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吕梁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积极努力中创新,队伍素质有显著提高,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和机关办公设施都有了新的改善,内部管理机构逐步健全,管理职能日趋完善,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吕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争创全省一流工商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该局先后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红盾护农”先进集体,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山西省工商系统“工作创新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暨政风行风评议先进部门”、“创建省级文明和谐行业优秀集体”、“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优秀单位”,吕梁市“支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集体”、“支持安全生产监管先进集体”、“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单位”、“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先进单位”、“政风行风评议先进单位”和“政风行风评议先进部门”以及“吕梁市文明单位”、“人民满意单位”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
红盾在吕梁山上闪耀。
■以发展与服务为抓手监管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市工商系统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不断转变 “重收费、轻管理,重处罚、轻教育”的传统观念。尤其2003年以来,围绕省工商局 “五增五创”工作主题,把发展和服务提到市场监管的首要位置,把监管执法与促进发展相统一,把监管寓于服务之中,转变“监管与服务并重,以监管为主”的市场监管理念,确立了 “服务与监管并举,以服务为主”的新理念。
一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全市的市、县、所三级工
商机关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在政府的政务大厅设置了窗口;全面推行了首办责任制和行政效能监察制;在基层工商所推行了个体工商户初级注册官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推进公平准入,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到2008年3月,全市私营企业5949户,从业人员127461人,注册资金1381067万元;个体户数达到57340户,从业人员116320人,注册资金402396万元。二是认真落实“三农”政策,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发展。全市共登记农民经济合作社51户,注册资本280.25万元,从业人员308人。大力实施红盾护农、商标兴农、合同帮农、经济人活农、经济组织强农 “五农工程”,提升农村发展水平。特别是大力实施“商标兴农”工程,培养和扶植红枣、核桃、小杂粮等原产地商标,全市农副产品商标达到218件,占到注册商标总量的四分之一。2006年市工商局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 “2005红盾护农”先进集体。
■狠抓规范化建设基层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1979年工商部门刚刚设立的时候,称吕梁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当时地区工商局及13县工商局只有679人,其中有大专文化的仅7人,下辖71个基层所。截至目前,全系统有干部职工1201人,其中公务员989人,大专以上的占到80.8%。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2003年以来,吕梁市工商局按照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对基层工商所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工商所数量由117个压缩到64个,33个工商所升格为副科级。同时加强了基础建设,实现了基层工商所 “六有”功能(有办公场所、服务大厅、集体宿舍、食堂澡堂、文体活动场所和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并大力推进职能到位,实施规范化建设。通过推进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基础建设,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的队伍建设,监管到位、公正规范的执法建设,有诺必践、办事公开的效能建设,责任强化、作风务实的形象建设五项规范化建设任务,基层工商所在实现所所办案、人人办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向监管职能充分发挥、执法能力全面提升上。
■加强信用建设监管手段发生根本性变化
该局牵头组织 “信用吕梁”建设,促进了监管执法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建立全市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开通了 “信用吕梁”网站;信用建设联网到所,部分市、县、所三级实现网上年检、网上办案;12315执法指挥平台实现省、市、县、所四级联网,不仅方便群众投诉举报,而且为监管执法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保障;并与省工商局建立了广告监测中心,连接开通了与省和县的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工商所配备了专用执法用车,彻底结束了工商所没有执法车辆的历史,所有工商所都配备了食品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电脑等现代
化办公设施,有效地提高了工商所执法办案能力。
同时,该局还注重创新监管模式,营造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以监管制度诚信为核心,积极推进市场信用建设。大力实施商品质量准入工程,强化属地市场监管责任,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探索和建立了工商机关与企业联手打假工作机制,与汾酒集团公司等省内外20多户知名企业长期合作打假。大力开展 “守合同重信用”活动,进一步培养企业的诚信意识。到目前共推荐认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12个,省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104个,市级 “守合同、重信用”单位145个。
■推进公平准入执法效能发生根本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市工商局积极推进公平竞争,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领域和条件。工商管理对象与范围也大大拓展,到2008年3月,全市私营企业5949户,从业人员127461人,注册资金1381067万元;个体户数达到57340户,从业人员116320人,注册资金402396万元;内资企业4479户,注册资金812975万元。
该局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全市工商系统市、县、所,都建立了审批服务大厅,都做到了 “凡是审批进大厅,大厅之外不审批”,都做到了凡是材料齐备、符合法律规定,营业执照当即办理。
同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重点开展了 “查无照重拳出击”、“反垄断拆除藩篱”、“打假劣放心消费”、“查广告净化视听”四大执法行动和 “打非法传销,保社会稳定”、“打商标侵权,保知识产权”、“打合同欺诈,保交易安全”的 “三打三保”行动,有力地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和执法责任落实。
■坚持“24字”治局方针工商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整个吕梁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作风在改进、面貌在转变、形象在提升,呈现出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在2003年初,针对全市工商系统机构改革刚刚结束、人员变动频繁、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市局党组在多次认真调研的基础
上,提出要在三至五年建设一支 “仪表端正、言行文明、政治合格、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工商队伍。确立了 “以先进的工商文化激活干部队伍活力,带动全面工作健康发展”的治局理念,并把工商机关的文化建设融入到全社会先进文化建设中,努力树立崭新的吕梁工商新形象。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围绕 “为什么执法、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确立了 “创优市场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的工作思路。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广大工商干部公正执法、勤政为民,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和个体户服务、为消费者安全放心消费服务,连续四年被吕梁市政府评为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单位,并被市政府评为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人民满意的单位”等荣誉。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长期坚持 “一月一法一考试一公示”学法活动,大造人人学法、月月考法、正确用法的良好氛围,大大增强了工商人员执法为民、公正执法、廉政勤政意识,行业风气明显好转。三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提升工商新形象。每年举办 “3·15”维权主题大型宣传咨询和文艺晚会,已经成为吕梁群众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品牌活动;每年都要在党团活动日、重大纪念等活动中,举办全系统书法展览、篮球大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已经成为工商机关连通社会并带动地方文体活动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吕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锐意改革创新、致力求真务实的三十年,是转变监管理念、创造发展环境的三十年,是强化执法基础、提升队伍形象的三十年。在各届局党组的带领下,全市工商系统干部职工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现 “三个发展”,推进 “三大工程”建设的中心任务,围绕省局党组提出的 “五增五创”工作主题,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正确领导下,创环境、促发展,抓监管、构和谐,带队伍、树形象,结合工商职能积极开展 “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和争创省级文明和谐单位和行业等活动,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吕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于五喜
第二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比赛评分标准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比赛评分标准
(一)、比赛规则:
1.比赛采用十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作为参赛选手的成绩。
2.选手按抽签顺序上台演讲。
3.演讲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评分标准:
1.紧扣主题,内容充实,思想性强。(2分)
2.立意新颖,具有说服力。(2分)
3.脱稿演讲,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语言流畅。(2分)
4.声情并茂,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2分)
5.适当的肢体语言。(1分)
6.服装整洁,仪表端庄。(0.5分)
7.时间控制得当,超过时间适当扣分。(0.5分)
第三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快板表演
喜迁新居(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快板表演)
人物:中年夫妻俩,群众演员若干。
幕启:[后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夫妻俩兴高采烈上场]
夫妻:(向观众)多谢!多谢!多谢大家。没什么招待,请喝一杯淡茶。(韵白)
群众:(手持红花上场)念:恭喜!恭喜!
良
辰吉日事事顺,五福临门重重喜。
夫妻:(念)
大家都一样,万事皆顺利,涯今搬新房,大家同欢喜。
甲:以前隔山住,乙:今日变邻居。
丙:同饮甘泉水,丁:共下耕田地。
妻:情同姐妹,(白)
夫:亲如兄弟。(白)
夫妻:(念)
大家的恩情,涯俩记心里,没酒没肉谢乡亲,先向大家行个礼。
众:(白)唔使!唔使!
甲乙:阿灿哥
丙丁:阿萍姐
众:乡里乡亲莫客气。
夫妻:真系打帮共产党,我们才能住一起。
众:对!
党的恩情深似海,子孙万代不忘记。
夫:涯祖公三代都建房。
这次真正住新房。
众:(白)建了三次房?
夫:公太婆太搭茅房,受尽风霜盖蓑衣。
众:呵!
夫:阿公阿婆建木房,禾秆垫眠生跳蚤。
众:睡不好。
妻:阿爸阿妈建泥房,挡风遮雨来安居。
众:总算安定了。
夫:辛勤劳动建家园,挥洒汗水在山区。
妻:耕田种果收入好,电器全齐还装了电话机。
众:家庭生活大改善,安居乐业心欢喜。
妻:唉!谁知一场台风雨,夫:山体滑坡河崩堤。
夫:我家泥房全倒塌,桁头瓦桷全落地。
妻:猪鸡鹅鸭都砸死,涯俩受伤全昏迷。
夫:群山无助夜茫茫,妻:狂风暴雨阵阵急。
夫:书记星夜来抢救,镇长膝头跌破皮。
妻:一身泥浆一身汗,乡亲抬我出险区。
妻:花去药费几千块,合作医疗来料理。
众:灾难降临毁家园,如今样般来安居?
夫妻:领导喊涯迁出村,帮助受灾群众建新居。
钢筋水泥多牢固,再大风雨敢顶佢。
众:风雨无情人有情,人间真情比天地。
夫:党委送钱送油米,妻:政府送钱又送被。
夫:东家送眠床。
妻:西家送来拉舍尔。
夫:这家送桌凳,妻:那家送茶几。
夫;这家送青菜,妻:个家送腐枝。
夫妻:深圳一个企业家,专程送来电视机。
众:一人有难众人帮,政府为民竖丰碑。
和谐社会新风尚,国富民安万年长。
夫妻:入住新房多感慨,写副对联众人知。
众:拿出来大家看看。(白)
(夫妻展开对联)
众:“共产党再生父母,众乡亲情同兄弟”
(夫妻展开横批)
念:喜迁新居
众:好!
[造型落幕.后台再响锣鼓]
----------
改革开放真是好,人民生活大提高。
田间小路变大道,家用电器配成套。
鸡鸭鱼肉都需要,各种营养都顾到。
不能满足现生活,更好生活待创造。
第四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期待下一个三十年
30年的改革推动了30年的发展,30年的发展,让中国大踏步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正在崛起的中国。
1978~2008,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近30个年头。
30年的改革推动了30年的发展,30年的发展,让中国大踏步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正在崛起的中国。
30年的改革开放,铺就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敞开,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突出标志,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一组数字记录了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通过近30年的发展,GDP年均增长接近10%,目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量为世界第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了6.7倍;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联合国2003年发表的最新减贫统计表明,世界减少贫困人数的90%来自中国;我国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575亿美元,连续14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探索不断拓展,对市场主体自身利益的维护有法可依,我国财富创造的能力显著增强。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7年,提出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运行机制,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了1992年的十四大则首次提出并最终确立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政策的不断调整,在经济运行中通过明晰产权权利,造就了一大批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主体。诚如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科斯所言,清楚界定的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产权的重新界定奠定了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制度基础,也奠定了30年来财富创造的微观基础。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农民农产品权利的首次确认,让农民成为了与市场联系的商品生产者;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使利润也成了国企追求的目标;大批民营经济的兴起,不仅因其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提供税收的贡献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其催生了众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的真正的经济人。
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与企业、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逐渐调整,边界日益清晰。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培育了大量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这些具有独立利益诉求的市场主体在交换中谋求发展,创造财富,成就了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另一方面也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了众多合格的经济组织,降低了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两方面的合力作用共同创造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奇迹。
市场因交易而生,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让人们学会了尊重市场、相信市场,认识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也积累了市场取向的渐进改革带来的巨额财富。
正如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回味30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心潮澎湃,展望30年的美好愿景,我们热血沸腾。
在下一个30年里,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十七大确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也就是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建国100周年时,也就是205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下一个30年里,我们将有很多经济发展上的期待。
首先,期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备。作为配置资源的市场主体,每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都能够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通过每一个人对各自利益的合法追求而达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依靠市场来形成,以便正确引导市场主体作出恰当的投资和消费决策,更加合理有效率地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政府调控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更加富有预见性,真正做到未雨绸缪,见微知著、睹始知终,确保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建立覆盖城乡的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每一个公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再展昔日大国的雄风。
其次,期待我国在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在国际经济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中,如果说前30年我国经济还主要是在垂直分工中相对较低端获得了国际比较优势,那么在今后30年将更大程度地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进发,并在竞争性的产业获得与发达国家比肩的竞争优势,应该成为产业升级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再次,期待城乡居民在全面小康以后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生活。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差别虽然存在但越来越小;反映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和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越来越低;在消费支出结构中,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消费比重大幅上升。
对于今后30年乃至以后的改革与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有关这一点,许多海外研究机构也表达了相当乐观的预测。有机构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2015年中国将稳坐全球经济总量的第一把交椅;中国的许多个产业,除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包括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在全球获得难以比拟的竞争力,并提供日益增加的就业岗位,难怪一个西方的研究人员惊呼,争夺今后的就业必须向东、向东、再向东;联合国新近发表的报告表明,今后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5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70%,比目前提高约30个百分点,那时中国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我国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挖掘潜力过去30年靠改革开放,今后30年仍然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只要改革开放的制度收益一直大于改革开放的成本,围绕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就永远不会停止。
让我们的美好期待变为激动人心的现实,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农村改革,要进一步明确地权,使得农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市民化创造体制条件。2000多年前孟子说过,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让农民自由地支配土地的使用权,实现稀缺土地资源高效率地配置,还须改革破浪前行。关键领域改革,要加快生产要素价格改革,进一步推动资源价格的市场化,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建设服务型政府,弱化直接的经济性管制,加强在环保、节能降耗、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社会性管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基础和运行环境。重构微观基础的改革,要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改革,使这两类企业都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可以相信,下一个30年,全体人民必将更多地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要使可分享的成果更多,蛋糕更大,必须不断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开放进程。因为,分享不是无差别的、等份额的分享,而是要建立健全效率基础上的注重社会公平的共享机制。毕竟,无论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义务教育的免单,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支援落后地区的发展等,首要的是国家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创造财富的能量,过去30年是如此,今后30年或者更长的发展时期,也必定是如此。(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2)
改革开放三十年,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致富,奔向小康,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先拿列车提速来说吧。从90年代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六次列车大提速,分别是1997年4月7日,1998年10月1日,2000年10月21日,2001年10月21日,2004年4月18日,2007年4月18日。不仅列车提速了,铁路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延伸。目前中国铁路里程7。7万公里,相当于地球的一圈半,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的6%,运输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它穿过了世界屋脊昆仑山的岩石和坚冰。它和神州六号载入飞船升空、三峡水电站建成称为发展中国家的三大奇迹。一个外国朋友说:“中国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再让我们来看看身边的。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棚户区的人们走进了宽阔的楼房中了,不再漏雨,不再透风。如今已有212万平方公里的棚户区消失。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修好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奔上了小康之路。
我想:这些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致富路。
要我说: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什么路?我认为是一条致富路,让我国人民走向富裕,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