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化后进生——教育成功的起点(定稿)
转化后进生——教育成功的起点
百里杜鹃大水乡大慈希望小学 杨国应
目前,各校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活动。让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和体验职业的“生命感”和“责任感”,强化职业道德信念,提升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向人性化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执教、以德治教”的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认为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工作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无论哪一个班级,都不可避免地有后进生的存在。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或其中某一方面落后于教育目标对他所规定的要求指标,或品德表现有恶化趋势,或文化课学习难以合格等。出现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学习基础差,产生厌学情绪,成为后进生;有的是由于教师感情上疏远学生,打击学生的进取心和积极性而成为了后进生……久而久之,成绩不好,失去上进心,导致了恶性循环而成为后进生。教师如果能把他们转变过来,他们一定就会同其他同学一样认真学习,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显得更加重要。那么,怎样转化后进生呢?
一、教师要爱学生,这是转化后进生的核心。
情感能否沟通关系转化工作的成败。爱心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情感能使人心心相近,心心相通。情感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其真正内涵是真心真情地关爱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人格上与他们平等。“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后进生最缺少的就是教师的关爱和温暖。那么,对后进生则更要有深切的、真挚的、持久的爱心,要具有“菩萨心肠”,要用真诚和热情去弥补他们情感的空缺,要用爱心和温情感化他们,用激情和关爱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所以,教师要消除后进生的不良反馈心理,要具有积极上进的教学心态,使他们朝着好的方面转化。教师还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要看得见后进生的优点,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振作起来,要想到后进生的本质是好的、是可以转化的,才能用诚心、爱心去感化学生,以爱心换来爱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向学生倾注爱心,要做好他们的工作就得处处体现尊重、体现 “爱”。只有这样,才能耐得住心烦,坚持施教,从而可望达到最终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二、教师要有信心,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转化工作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工作,转化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有时会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管理,从严要求学生。后进生的转化是可以实现的,后进生是因为后天教育的薄弱欠缺或者失误而比其他学生多了一些毛病,还没有从本质上变坏。既如此,教师要辨证地看待学生,后进生也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他们也在找机会表现自己的长处,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也想得到集体的承认,更想做一个好学生。我们身为教师,一旦发现后进生的闪光之处,哪怕很小,也要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表扬,肯定其进步之处,激发他的上进心。
后进生有了初步的转变后往往会反复,这也许是动摇了转变的信心,或者是有了进步就自认为转化成功,便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老毛病又自然地表现出来。此时,我们班主任绝对不能说出伤害后进生的话,要有意识地、有针对地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后进生在课堂教学的单项学习外,还必须增加后进生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启迪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当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成功时,内心会萌发出一种快感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激发儿童的兴趣,精心保护和培养儿童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以及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学促进发展的起点。因此,教师要有信心转化他们,做到“动之以礼、晓之以情”,要有对后进生“反复无常”的思想准备,要有转化后进生的坚定信心,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三、教师要有匠心,这是转化后进生的保证。
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有巧妙的心思、办法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显然,爱心是转化的前提,信心是关键,这行之有效的措施即恒心是转化的保证。
后进生的种类有多种,同种类型的形成原因也不一样。那么,在转化过程中,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只有对后进生多观察、多调查,找到根源,才能有的放矢,可望得到转化。转化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非一人一时所为。所以,要彻底让他们转化,要齐抓共管,光靠班主任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与全班同学、家长、各课任教师通力合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搞好转化工作。另外,作为教师,多进行感情投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采取热情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创造尊重理解的氛围,让他们感到大家是在关心、爱护他们,也就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指导和教育。另外,后进生往往对班主任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不信任自己,更不尊重自己,常常把自己孤立起来。这时,教师的一般谈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先消除了与后进生之间的隔膜,才能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班主任与后进生若能融洽关系,亲密感情,到“老师是好老师”时。于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这样,后进生的成功转化,就指日可待了。
四、教师要有恒心,这是转化后进生的中心。
在后进生的帮教过程中,出现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的反复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不厌其烦地进行说服教育,要耐心、冷静的分析出现反复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具体来讲,出现反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养成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二是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对此,教师要有恒心,要常抓不懈,及时为他们提出新目标,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信心,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引导他们取得成功。还要密切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因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时,教师一定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氛围,用身边的榜样来正确引导学生;还要要与家长配合,取得家庭的支持,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地进行帮助,使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人的灵魂的再塑造的过程。作为班主任应树起“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责任感意识,教育他们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他们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们的态度、情感和观念,分析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以及预测他们在某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方式,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导,以诚相待,真心诚意地关心爱护,以自己满腔热情在后进生的心灵深处点燃起 熊熊火焰,以自己诲人不倦的精神,把他们培养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第二篇:转化后进生成功案例
转化后进生成功案例
——爱心教育,真情感化
玉田开小 谷俊玲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爱是打开学生之门的金钥匙,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
“爱的信心,爱是力量”。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出发点。只有热爱后进生,关心后进生,才能和后进生接近,实现情感交融。同时,也才有赢得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热爱和信赖,才能够使他们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行动的目标。关心学生呵护学生,以诚相待,以爱感化,这样师生间的距离会逐渐缩小,转化的希望也就会变大。在生活中,从一个细节入手关心他们;在学习中,从一点进步入手鼓励他们;在他们犯错误时,不是过多的指责和批评,而是耐心的说服和教育。如果老师对他们一味地批评和数落,不懂用爱去感受,就只能助长其满不在乎、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他们,厌恶他们。处于这种心态下,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在课堂上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都能给他们鼓励,使他们在课堂中勇于表现自我。
冯华清,女,十一周岁,在班里是个乖孩子,就是学习成不好,我善于捕捉其闪光点,找她的可贵之,处不过许多闪光点常被“差”这个心理定势掩盖了,于是造成后进生自身的一种有害心理——自卑。我帮她分析落后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求学的道路上,极少获得成功的喜悦、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使她的心理产生障碍而失去进取的决心和能力。所以,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为她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显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认真分析其个性差异,发掘出她身上的闪光点。然而,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的确不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透过缺点看优点。闪光点的出现,正是转化后进生的良好契机,应及时表扬她取得的点滴成绩,激化她转化的内部动因,满足她渴求关爱、重视和尊重的心理需要。学习成绩较差,平日沉默寡言,对集体和同学漠不关心,但乒乓球打得很好。一次,学校组织乒乓球赛,我给她报了名并动员参加,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表扬她为班集体争了光和为集体荣誉顽强拼搏的精神,全班同学也向她祝贺。从此,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成绩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能不能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这是班
转化后进生成功案例
玉田开小 谷俊玲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学困生,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们潜心发掘他们的成功潜能,采取恰当的方法,他们都能逐步走向成功!作为教师要相信学困生也能成功,并给予他们无私的爱。把师爱,转化成影响学困生迈向成功的切实行动。
一、基本情况:
班上有个学生刘紫阳,在课堂上有时很活跃,反应敏捷,有时上课走神,常跟文具用品“交朋友”,而且作业较马虎,字迹也比较潦草,偶尔会不做作业。课后预复习工作也不认真,从考试、测验的情况看,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偏下。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位学生的父母工作太忙了,这对其影响比较大。再加上本身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使其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还产生了自卑感,致使学习上和班级水平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二、教育过程: 第一、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作为突破口。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聊天,问问他的生活情况。同时,经常谈谈他的学习情况,作业中的疑难地方,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使他感到我们之间的融洽关系,没有隔阂。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上课时,让他体会到我对他的期望和关心。上课的时侯,我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大胆地说,说错了没关系,敢说就是胜利,在课后,我有时还单独给他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我发现,他每次都欣喜地接受。
此后,我发现他上课发言更积极,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还拿了课外书籍上的习题向我求教,虽然每次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转人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每天布置的家作,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成功的。
第三篇:转化后进生成功案例
静 待 花 开
——成功教育案例
白濑中心学校 蔡铭建
【案例背景】
三月的杜鹃花,开在山谷。它开得那么艳丽,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它这么美,美得令人陶醉,得益于阳光照射、雨露滋润和我们耐心的等待。
这只能是一个案例。要改变一个人的某些不良习惯,或者说要让让学生养成某种好的品质,我想有时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教育没那么快,更不应该太功利。
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恒久的忍耐”;还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大家们这些发自肺腑的语言,告诉我们,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因此,热爱每一个学生、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是教师的天职。“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世界观(甚至是是非观还没形成)、很多好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时不时会犯一点小错误也是情理之中。
对待学生这样或那样的的问题,我们应该:多点关注、多些耐心、多点方法,静待花开。【教育案例】
朱志军,我班级里的一个孩子。姐弟三人,他是重组家庭中的一个孩子。他的妈妈是外省的,嫁到当地后,理发维生。她的前夫发生了一点变故,后来重嫁生下了他。由于他的父亲长期疏于管教,他的母亲又忙于理发的生意,对于孩子了问题没有及时去过问去处理,所以,朱志军身上有不少的的问题。
有时,他会在自己的指甲上涂满红色的指甲油,让全班的男生说他“娘娘腔”;开学交待要买的书皮,一个月过去了也没到影子;写字胡里胡涂的,显得杂乱无章;上课时,不时会站起来挡住后面的同学看黑板,影响上课…… 【案例剖析】
一、关注点滴,学会包容
为了把这个班级建设成为优秀的集体,作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我用我的真心、真情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主动亲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愿意跟我交流的同时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平等地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引导他们迈好成长的步履,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用爱、行动、沟通使这几个小孩得以好转。朱志军同学知识基础差、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常在上课时间里去上厕所、课后作业常无法完成,屡劝不改。针对他的每一个小毛病我设计了不同的方案来纠正。如在学期开始就得反复地让他学习《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找出他做得不好的几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引导、纠正;通过班里他最要好的同学来帮助他成长,及时给予他微小进步的鼓励;抓住他喜欢说话的特点,在上课时常留机会给他来表现,当场表扬他;作业问题上,给他布置适量的轻松的作业,和他的家长沟通要求家长要配合看管。经过我一个多学年的反复教育,朱志军的变化是很大的:上课能安分守纪,甚至能主动回答问题;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遇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学习成绩也上去了,由原来的六七十分到现在的八九十分。
二、多管齐下,促进成长
利用校讯通、班级QQ群、家访等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点滴进步,肯定家长在家对孩子成长所做的努力。在他涂指甲油的事上,我与他的妈妈沟通,要求她在生活要注意孩子的一些行为并及时教育,让她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结合《品德与生活》的课程,要求学生放学回去后常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活,多与父母交流沟通,理解父母之“爱”;说服家长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关心他的喜怒哀乐;多讲名人故事来激励他,比如:约翰﹒库提斯的故事、张海迪的故事、贝多芬的故事……让他觉得自己有希望,让他为着自己目标奋进。只有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磨炼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出意志坚定,才华出众、关爱他人、勇于承担的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大的成就。
三、深入探因,药到病除
“每种病都有它的成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我们老师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朱志军是家中父母的宝贝,他的父母平时忙于赚钱无暇顾及到他,孩子一犯点错又不知如何教育要么暴力对待、要么放任自流。父母教育孩子缺少方法、缺乏耐心。对待他在学校犯的错,我常和颜悦色地跟他多讲道理,有时也让别的同学来评一评,有时要求他观察其他人优秀品质并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利用“比一比”,来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四、发现长处,加以放大
人都自己的优缺点,对待后进生我们更应该关注他的优点。哪怕这个优点非常小,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而不应该“一棍子打死”,认为他一无是处。魏书生老师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于是,我对他就格外留心,经过仔细观察了解,我发现其实他身上的优点可真不少:他嗓门特别粗,声音洪亮,喜欢表达式自己的想法;他喜欢劳动,值日时特别积极,爱帮助同学扫地;他爱做一些手工、喜欢交朋友等。由于太关注他平时的陋习,以至于没人发现他的优点。于是,我抓住一切机会为他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看清自己,感受同学对他的支持、敬佩以及发自内心的友善,使他感受到班集体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同时,我还抓住学习上的进步,哪怕极其微小,也不忽视,尽量对他表扬。就这样,渐渐的,他发生了转变:他与我走近了,变得会与人交流、上课时他能较专心听讲,他能完成大部分作业、变得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教育启示】
从朱志军这个案例中我懂得了:教育需要教育者用爱心去不断浇灌的过程;教育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事,我们要学会灵活处理。教育不是一蹴的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学会耐心的等待;多一些关注、多一点耐心、多一些方法、多一点互动、多一些坚持、多一点反思与总结。我想——很多事情多会因为我们的执着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黄佳欣学生的原话:奇迹发生了!)。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静待花开。
成功教育案例:
静 待 花 开
单位:白濑中心学校 姓名:蔡铭建
联系方式:***
第四篇:后进生转化教育
后进生转化教育
汶源中学魏传华
我们传统意识上的后进生,只是把它们限定在学习上落后的学生,或者叫学困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发现,后进生定义的外延应该扩展,它们还包括在纪律、品行上的后进生。而学困生中间往往存在纪律观念淡薄,品行较落后的将情况。当然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成绩,忽略了对他们的纪律观念和道德养成的教育,这部分人如果出现纪律与道德问题,会为班级管理带来隐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相对于学困生,纪律品行上的后进生给我们造成的困扰会更多。若果说学困生造成的仅仅是拖了班级教学成绩,那么纪律品行上的后进生,对班风、学风,和班级稳定会带来致命的破坏。如果任这种学生无节制的发展,对社会也会带来不可预知的破坏。
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与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根据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和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一)爱——能产生奇迹。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重要情感品质。在后进生的心灵深处,也存在着闪光的东西,深沉的爱,可以打开他们那不易敞开的心灵的窗
户,这内部的需要和外部刺激的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一切教育的前提因该是在爱的基础上。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应该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有情感交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所有的教育方法才有得以实现的基础。
1、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闪观点。
回想一下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时会带着有色眼睛看学生,成绩优秀的我们觉得他什么都好,成绩不好的我们会认为他们什么都不行。这无形中会拉远学生与我们的心理距离。阻碍教育措施的进行,影响教育效果的实现。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最好的措施就是赏识教育。努力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表扬,也许你在平时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一次善意的谈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正如你想要一股清泉,他们却回报一片汪洋。
我有这样一名学生,平时很懒,作业完不成,上课他瞌睡„„但是在一次卫生大扫除中,我发现脏活累活他抢着做,并且做得很出色,在总结会上我表扬了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并适时引导,如果能在学习上努力一下你会更出色的。让我想不到的是,在第二天的诗词抽查中,他居然背过了四首,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现象。我的课代表曾私下告诉我,是他说我要对得起老师的表扬,要好好学习。他说了并且做到了,很多老师都反应他在学习非常用功,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
赏识教育,就是能发现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亮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对她进行表扬以期他们更加向善。
2、锻炼意志,养成习惯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一种心理活动,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有很大的关系。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练习和锻炼的过程。教育无小事,对待后进生身上的缺点、过失,哪怕是微小的过失,也不可等闲视之。“蝼蚁之穴,溃堤千里” [3] 这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应记取的名言;对待后进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表扬引起的情感效应比批评、惩罚更有作用。
(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 1、科学归因,勤能补拙。
所谓学习归因,就是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于某种原因所致。归因理论认为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于学生内部可挖因素,易于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反之,若归因于外部或不可挖因素则容易抑制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一般来说,后进后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头脑笨,学校教学水平与环境差、知识难等,从这些学习归因现状不难看出,后进生在分析学习归因时,常把归因指向外部因素或不可挖因素,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后进生不会因学习的失败而感到内疚;归因于内部不可挖因素的常常感到自卑对自己的学习前途失去信心和希望,因此阻碍了学习动机 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仅不给予正确的归因指导,反而视后进生干什么都不好,把后进生的学习失败归因于笨,就会使后进生逐渐放弃进取。所以,教师应引导后进生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如主观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等,告诉他们数学成功的根本归因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水”。通过引导差生形成科学的学习归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整理反思,逐步提高
我还坚持每天让学生改错题,每次作业批改都有记录.在室内“学习园地”设立了“每周一题”栏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鼓励后进生做学习的主人
差与不差本身就是辩证的统一,一个后进生在学习上可能差,但在其它方面就不一定差。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各自独特之处”。[1]作为教师,就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不失时机地引导和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首先,我从思想上不嫌弃他们,做到了既满腔热情,耐心启发诱导,又严格要求,作业因人布置,合理适当。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引起他们主观思想的转变。如智力较好,但由于好动贪玩,不注意听讲的后进生,就对他们进行遵守纪律爱护集体的教育,帮助他们一星期改正一个缺点;而对那些智力较低,基础差的学生,则进行增强自信心,要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教育。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有了进步,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不断前进。坚持思想教育的结果,使每个后进生都明确了学习目的,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上进心,从行动上表现出是学习的主人。
三、宽严相济、公平正义。
在平时得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班级很严,学生对老师就像老鼠看到了猫,整日唯唯诺诺,而有的班很松,学生整日像赶集。我们都明白任何事情都要张弛有度,太紧会折断,太松会散乱。面对班里两种后进生,我们的管理应该宽严相济,让他们明白必须遵守班规校纪。并且在和学生亲如一家人的基础上,要然他们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你的底线必须亮明白,这有这样后进生才能有所约束,班级才能和谐。
学生中间会有这样的评价,老师真偏向。特别是在你批评学生时。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公平对待学生。曾经样一个学生,毕业很长时间了和要回学校报复老师,原因不是老师当时的体罚,而是他感觉没有受到公平对待,“为什么同样的错误我挨揍,他却没事,太不公平了”,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使学生在走到自己的对立面,教育效果有就难以实现。
对于成绩优秀的纪律后进生,我们所做的就是严格要求,无论是从学习上、纪律上,还是品行上都可通过思想工作,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他们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危害,一般都可以转化。
不论什么样的后进生都要发挥家校联系的优势,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持之以很的坚持,用自己的真心、爱心、细心、诚心、恒心去对待学生,一定能做好此项工作。
第五篇: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
文/刘敏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后进生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一味地进行指责与批评是没有教学效果的,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分别对待,因材施教,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拒绝体罚,采用恰当的方法,这才是教育后进生、转变后进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后进生、关爱、鼓励等
执教一个班级,老师总会碰到一部分“后进生”。他们要么学习差,要么行为差,要么态度差,总是让教师头痛不已。后进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学校教育的问题。长期以来,转“差”问题一直困扰着班主任,有时确实令人束手无策。后进生问题不解决,不但会直接阻碍班级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还会使那些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中等生也受到影响。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放弃了后进生,那么他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重头戏。对于后进生一味地进行指责与批评是没有教学效果的,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分别对待,因材施教,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采用恰当的方法,这才是教育后进生、转化后进生的重要途径。如果教育的方法不当,不仅关系到后进生自身,而且对班风乃至校风都有很大影响。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个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全面调查,分析原因
造成后进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要转化后进生,就要先了解后进生,理解后进生,只有这样才能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达到转化的目的。每新接的班级,都要进行一次摸底测验,先把后进生找出来,然后再摸清情况,通过细致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造成后进生的原因。这些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性智力不足;
2、受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3、属于留守儿童,学习方面无人辅导;
4、体质差,常缺课;
5、基础差,知识负债重。
二、分别对待,因材施教
通过对后进生的摸底,了解情况后,教师对于智商确实低下的,属于真差的学生,只要引导其尽量学,不能强制其结果,但是要保证他不学坏,能听话就好。我特意给他们制定以下几项要求:
1、遵守纪律、不做危险的事;
2、课上不扰别人;
3、值日认真;
4、把作业书写工整。刚开始时,每天只要达到三项就奖给他小红旗一面,五面红旗就能兑换一朵红花过。一段时间后就提高要求,争取四项全部达到才能得到一面红旗,得到两朵红花就可以换取一个小礼物。这样,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让学生自己做记录,就让他们感到了老师的信任,会自觉改掉缺点。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我又采用了向家长打“表扬电话”的形式或者给家长发“表扬信”,给予学生精神奖励。这样,学生感受到了在学校生活中的快乐,从而学生对老师也产生了喜爱之情,久而久之他们把我的要求,逐渐变成自觉行为,好几个同学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对于智商正常,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低下的,属于假后进生,功夫可要多花好几倍。教师首先要端正其态度,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可采取家访,家校联系,课余补课等方法,辅导其进步。如果是厌学的学生,要多做做家长工作,请家长多配合,并与老师一起查出厌学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给老师写写心里话,这可以通过写日记或者班队会的时候说出来,老师也可视情况做调整。还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可借助多媒体或者师生互动,贴贴纸,小红旗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二、反对体罚,善于鼓励
上课不守纪律,经常迟到,不按时交作业,打架惹事,这是后进生经常犯的错误。然而有的学生是说而不服,管而不理,教育方法在他们跟前失灵,老师只剩下了“体罚”。有人这样说:“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然而,体罚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心悦诚服,不能从根本上感化学生的心灵。俄国教育家皮罗果夫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抽打,是为激发人的羞愧感而采用的一种过于粗暴地强制手段。而羞愧感是一种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娇嫩的花朵。它一旦落入粗暴之手,就会立即枯萎。抽打会使人产生恐惧,这是无疑的,但是这种恐惧并不能起感化作用,也是靠不住的。体罚往往容易使学生模仿暴力。当他成年以后,或者当他们面对比自己更弱小的教育对象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握拳相向。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心与心面对,心与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皮肉之苦,只能是饮鸩止渴。所以,在教育后进生时,坚决禁止使用体罚手段。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知道“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对于后进生,教师除了要因材施教,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也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寻找闪光点,鼓励后进生勇敢向前。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的潜力,你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给你一个精彩,你给他一点空间他就能为你创造无数辉煌。发现后进生的潜能与个性,多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绘画好的,就多让他帮老师出板报,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热爱劳动的,就把集体劳动的指挥权交给他;喜爱运动的,就让他当当体育委员,学校运动会上,让他一展自己的风采……老师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而充当“教育警察”,毫不留情,横加呵斥,甚至挥以老拳,在有意无意中,创伤了他们的心灵,掩埋了他们潜能。
对于后进生切莫抱着“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态度,教师在对后进生的关爱下还应采取表扬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努力与后进生一起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这个闪光点开始,重燃希望之火。我所教的班有一位女同学叫小楠,由于基础差,什么都不懂,上课经常睡觉、吃东西,玩弄手中的小玩具、撕纸屑到处扔。令很多科任老师都很头疼。有一天我看到她主动帮扶起一个摔倒的学前班学生,还把那个小学生送进教室。于是在当天上课的时候,我把这件事在班上说出来,对她助人为乐的精神进行表扬,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我看到他有点不好意思了,后来上课比以前好多了,科任老师都说他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也专心了很多,也知道讲卫生,作业也能按时上交。
我们班还有个小男生叫小余,课堂纪律差,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二,作业经常交不上来,而且个人卫生特别差。我发现他虽调皮好动,但乐观活泼,特别是劳动时非常积极。因此,我有意识地让同学们在推荐班干部时,让他当上劳动委员。他意识到自己被重视,干活的劲就更大了。看着他的变化,我找他进行了交谈,适时鼓励他说:“班干部就要事事以身作则,既要劳动好,学习成绩和纪律也要好,才能有更多的同学喜欢。”听了以后,他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此后对他的每一次进步,我都及时表扬、肯定他,他慢慢地把坏习惯改掉了,家庭作业按时交了,上课也知道积极发言,每次只要见到我,总是主动走上前向我问好。现在的他明显在学习方面也有了自信。
四、家校沟通,父母做好榜样
改变后进生的思想行为还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后进生中有许多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而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在搞好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搞好家庭教育。老师们常常感叹,辛辛苦苦的教育往往在节假日被淡化了或抵消了,可谓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后进生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教师首先取得学生的信任,在师生间消除隔阂、建立感情的基础上,对其一步一步逐层提出适当的要求,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在日常生活加以应用,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在当今社会,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父母考虑更多的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我们学校的学生务工子女占大部分,部分家长工作时间不固定;或者有些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大字不识的爷爷、奶奶;甚至有些家长整天打麻将,打牌,对孩子学习一概不管,没有辅导能力。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能做的就是从家长入手,教家长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家长抽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讲述校园生活趣事,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写信等等。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我班的西西以前读一篇课文得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很多字不认识,结结巴巴的。现在可不一样了,在家长的影响下,陪同下读书已经不成问题了,更令人高兴地是她已经爱上了看书。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转变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持之以恒,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他们,与他们拉近距离。引导他们,理解他们,为他们建立自信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