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与解决措
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与解决措
朱晓兰
摘要: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对外开放和改革越是深入,市场体制越是完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压力就越大。中小企业只有依靠人才智力因素的创新与变革,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有计划的人才资源开发,把人的智慧、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人带来了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行政管理进行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行政管理职能引言
世界经济发展几百年,印证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要想发展经济,最主要的就是财力和人力,而且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后者。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美国之所能够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并稳居世界第一很多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于人才的重视。
2中小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盈利性组织,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越是发展,对于企业的需求越是庞大。企业管理自然开始变成人们交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切规模较大的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进行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通过对整个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调节,使单个劳动服从生产总体的要求,在人们设想的情况下,劳动,然后满足人们的需求。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带来了产品的更新,对企业的要求也在逐步的上升。通过合理设置机构、配备适当的人员,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把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联络、等管理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企业寻找更合适的结构,为它们的发展保驾护航。
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制度不存在,很多东西都将是空谈。这就好比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没有法律,人们随心所欲,肆意妄为,作奸犯科,在这样大乱的环境下,国家还能发展得起来吗?还能富起来吗?
3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学问,企业管理牵涉到方方面面,有人有事。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内部混乱才是中小企业最大的内耗。
3.1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1745家企业进行了调查,根据事后的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3.1.1企业的战略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清晰的规划。
3.1.2对于员工的薪酬,要制定正确合理的比例,对于工作绩效的评估,也要参考经验公司。(91%)。
3.1.3严格执行已经制定搞得制度,对于工作要有自己的标准。(87%)。
3.1.4对员工不要抱有太饱满的希望,要实现对每个员工特长的利用。这样才能留住人才(83%)。
3.1.5无论是底层的员工还是上层的老板都要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股东不要过多的干涉企业的管理(76%)。
3.1.6员工对于规则要充分理解,要有敬畏之心(69%)。
3.1.7不要任人唯亲,要强调职场关系中的能力(69%)。
3.1.8高层管理人员要学会适当的放权,这样才能实现人尽其才(67%)。
3.1.9对于企业而言,业务非常重要,但是企业的管理同样不能忽视(56%)。目前从数据反映的这些问题出发,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反思。是否已经建立起科学的薪酬与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机构,部门,各级负责人都形同虚设,上级对下级大小事务插手过多,搞得下属无所适从。很多公司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高层很忙很忙,下面的员工却不知道该做什么。以至于老板总是以为员工所得与其所付出不成比例。这样不但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易于造成双方的隔阂与对立。由于没有制定出成文的公道和规矩,造成中小企业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内部管理混乱,这样对于企业高层也好,对于底层员工也罢,都会产生怨气,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大公司一般都不匮乏完整的制度,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可能就是一个短板,特别是程序感很强的程序。凡事完全看老板或各级负责任的当时意愿,一拍脑袋决定任何大小事项,没有科学的研究,决策和落实程序。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很多中小企业很头疼的一个问题,真待完善。
3.2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比例失调
纵观现代的中小企业会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组织机构不合理。业务部门过于庞大,管理机构过少。对于执行的反馈更是少之又少。往往反馈不全部畅,信息失真,监督软弱无力,讲功不讲过,行政指挥机构难以收集到及时准确的信息,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执行力,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公司很少出台相关的促进员工积极性的措施,这也是目前中小企业管理的一大弊端,当然这个问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实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并且因问鞥做到引导,评价,奖励三者的有机结合,造成大多数员工不能得到有效的经历,而使得激励机制在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中未曾达到期望的激励效果。这个就是我们企业管理中最常出现的现象。
3.4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漏洞
3.4.1相关法律系统不完善
如何完善中小企业在法律层面上的缺失,中国政府曾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但仍然还是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的法律系统。
3.4.2劳动合同管理的意识薄弱
对于劳动合同,我国的中小企业不是太重视,对这方面的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遵守国家相关劳动法合同规定,同时也存在许多违规操作。
3.4.3员工流动性强
我们常常听到公司员工抱怨的一句话就是物价是在上涨的,但是企业员工的薪水是没变的。由于现在物价水平飞速上涨,许多外来工无法在城市生活,只要选择回老家生活,照成一批人才流失。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4.1强化管理出效益意识,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
很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一个企业要想实现有序的发展,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实现中小企业向大企业的过渡,就必须将管理工作放在至关重要的角度上来看待。尤其是高层决策者要树立管理出效益的意识,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吸引高端管理人才,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4.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化,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
规章制度的重要新已经不需要再赘述,对于企业而言,制度走上正轨,管理才能实现规范,其他的工作才能有效开展。要在中小企业建立各种制度,用制度约束员工,用纪律管理员工,用制度统一思想,达到夯实管理基础的目标。如果在实际的工作中秩序比较混乱,那么就要及时制定相关的办公制度。
4.3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材,进一步深化管理水平
在招聘用人的时候,特别是管理人才,要加大优惠力度,尽量采用高效的人才,这样对公司的管理才又用处。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包括国内大型中小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过分把学历和工作经验看的太重,由于无形中抬高了门槛,很多学历不够,这样就将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优秀管理人挡在了门外。
4.4召开管理行政性例会,进一步摸准员工思想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以只有对员工实行比较合理的制度,才能发展他们的长处。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够真正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只有通过各种行政管理例会、采取多种多样的交心谈心手段,才能够真正体察到员工的真实思想动态。著名的富士康集团,曾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很多例自杀事件,这也折射出企业管理的一些弊端。所以企业的领导者不仅仅是业务上的指导者,更是思想上的引导者。要通过每月召开行政例会,收集分析员工思想动态,及时靠上去做思想工作,缓解员工思想矛盾,及时帮困解难,这样为员工着想,员工才能真正的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五、结语
如果将中小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行政管理就是企业的经脉。企业领导者起着带头作用,中层干部各自行驶自己的职能,底层员工各司其责,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无论是公司还是中小企业,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管理造就“成功”的中小企业。
参考文献
【1】申立新;胡顺利;;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市场为导向 提高核心竞争力[A];2008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新兴铸管杯》工艺论坛征文论文集[C];2008年
【2】 刘春霞;刘颖;王雷;;现代与传统并存 继承与创新并举——车间企业文化内涵及形成调研报告[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3】 李文刚;;以现场整顿为重点 搞好设备综合管理[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第二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第一章 绪论
中小企业是我国近阶段国民经济成分中最活跃的成分,从数量上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6%,截止2004年底,中小企业达近360万家,个体经营户近2351万家;我国GDP的58%、工业新增产值的74%,社会销售额的59%、税收的48%和出口的68%由中小企业创造;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由此可见,现在中小型企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现有的各类企业中,99%以上的是中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对扩大就业、创造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社会和谐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随着有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逐步被消除,中小企业将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发展。然而,纵观中小企业总体现状,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员工执行力和落实力打折扣现象,这给中小企业正常运转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公司高层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不重视,甚至不作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主体。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之必要性
第一节 市场外部压力
一、中小企业成本压力
成本压力在我国改革开放早期并不显著,国内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材料使得大量中小企业依靠成本优势高速发展,但中小企业的粗放无序式管理在原材料价格节节攀高,人力成本在急速的今天,使得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依靠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来获得成本优势的中小企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无疑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甚至是生存危机。
二、中小企业融资压力
我们抛开我国在信贷体制上的问题不谈,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讲,之所以会出现融资困境,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产权界限模糊、产权主体虚置、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不明确等问题。二是自身竞争力不强。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是依靠国内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来维持低价格而得以生存和发展。三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虽然有些中小企业企业家非常成功,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第二节 企业内部压力
一、企业人才流失压力
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可归结为下述几方面原因:
一是人才观念错位。企业通常存在的人才观念误区有:重文凭轻能力观念,重资历轻道德观念,重招聘轻使用、大材小用、人才错用观念,重考绩轻开发观念,急功近利观念与人才高消费观念等等。如果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那么即使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招揽到各类人才,也较难真正的使用、开发好人才,最终很难发挥人才潜能并留住人才。
二是激励机制失效。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它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激励两方面,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薪酬制度,显然,在实务中不同企业间的薪资待遇是存在差别甚至很大差别的。如果中小企业一方面不能提供相对优厚的物质待遇,另一方面又不能提供满足人才精神需要的具有企业特色的非物质待遇,很难想象企业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是人才调配不当。因为企业的人才观念问题,常常会引发相应的人才调配问题。人的才能各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将人才放到最适合的职位上,才能扬长避短并充分发挥其潜能。如果在人才配置时没有作到人事相宜,造成专业不对口,工作缺乏挑战性,工作内容枯燥单调,人事错位,人才闲置,当然会影响人才为企业贡献才智的主观愿望。同时,人才与职位或工作内容的最佳配合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而应当是动态的、变化的。当人才能力提升、个人兴趣转移、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变化时,可能产生对既有工作的不满意甚至于厌倦情绪。如果这时未及时对人才进行适当调配,不仅影响人才才能提升和发挥,甚至于会产生怀才不遇心理愤而去职。
四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是企业员工间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以情感为纽带的相互联系。人际关系的好坏既是人际沟通的结果,也是影响人际沟通过程的主要因素。现代社会,任何一项项目、任务或工作的完成已很少由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够作到的了。人际关系与企业的氛围直接相关。好的氛围能调动每一个成员的激情,并使整个工作群体协调配合而形成出色的团队。因此,良好、和谐、包容、感情型的人际关系是实现工作团队目标、发挥人才效用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是有可能造成人才流失的。
五是管理方式落后。对于不同职位属性的人才,通常企业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些企业在管理活动当中,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在方方面面都制定了一整套十分严格而刚性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表面上看是为了强化企业管理,确保企业运作的规范和有序,实际上这种过于机械的管理方式可能挫伤了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比如研发人员,就需要在一种宽松、自主、和谐的管理环境中开展工作才最能发挥其潜能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二、企业文化不足,缺乏企业凝聚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要得到长足发展,就应该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但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普遍存在缺乏正确的认识、企业文化建设随意、个人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凝聚力,无法充分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提高员工的士气,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节 海底捞的成功改革
海底捞火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街边几张凳子的麻辣烫发展成为一家拥有60多家直营店的全国知名的大型餐饮企业,并以其独特的“肉麻式服务”在顾客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目前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大肆上涨的时代,国内餐饮企业普遍进入“微利时代”,海底捞仍能保持12%左右的利润率,并能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海底捞的成功值得很多中企业学习参考。
一、管理职权改革
在海底捞,权利并不集中在老总张勇的手中,而是分散到各个管理层,甚至连普通服务员也有着难以想象的权利。一个普通服务员不仅有权给自己的老客户免费送上一盘菜或者果盘,还可以对就餐不满意的顾客打折甚至免单的优惠。但权利是不能滥用的,在海底捞每名员工都有一张卡,他们在店中所有服务都需要刷卡,记录在案,一旦发现被滥用,信任和放权就不会出现这个人身上,海底捞始终坚持好的管理一定是激励为主,监控为辅,这样才能让大部分员工感到被信任,人被信任了,就会“士为知己者死”,管理就会事半功倍。正是在这样的授权管理下,海底捞每位员工都能够更好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及时满足顾客的需要。
二、人事制度改革
在海底捞,有着希望与公平的晋升制度,任何新来的员工都有三条晋升途径可以选择:管理线----新员工—合格员工—一线员工—优秀员工---领班---大堂经理---店经理---区域经理----大区经理;技术线——新员工——合格员工——一级员工——先进员工——标兵员工——劳模员工——功勋员工后勤线——新员工——合格员工——一级员工——先进员工——办公室人员或者出纳——会计、采购、技术部、开发部等。
学历不再是必要条件,工龄也不再是必要条件。这种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晋升政策,不仅让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员工有了尊严,更是在这些没上过大学的农民工心里打开了一扇亮堂堂的窗户:只要努力,我的人生就有希望。这种晋升制度,让所有员工都感受到公平,哪怕今天是一个厨房切菜的小工也有机会升级。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三、企业文化建设
海底捞的企业文化精髓在于用愿景激励员工,用温情感动员工,用情谊维系员工,用安居温暖员工,海底捞始终把员工当成家人,就要像信任家人那样信任员工,海底捞把员工视为手足,员工自然把海底捞当作自己的心脏来呵护。让他们能够有同样的机会,从贫苦的落后的农村走出来,过上城市人那样的的体面的生活。其次在海底捞改变命运的基本条件就是用员工自己勤劳的双手,勤奋的工作,最终脱离贫穷,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是海底捞在实现员工的价值的同时,逐步实现在全国各地连锁的目标,把员工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既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又推进了企业的壮大。
四、改革成效
海底捞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展现。截止2011年底,海底捞全国员工接近1万多人,员工流失率保持在10%以内,三个月以上的员工流失率仅为7%,而同行业的平均流失率则高达28.6%。这1万多员工为海底捞创造了约20亿的营业额,在近三年的营收增速远远超过国内餐饮百强的平均水平。可以说海底捞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员工,但是没有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海底捞也得不到这些优秀的员工,所以中小企业要图发展,求生存就必须从自身内部进行改革,企业的生命力才会由内而外的蓬勃起来。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改革建议
第一节 企业人力资源改革
一、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中小企业要在全球化时代取得新的发展,必须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的新观念。人力资是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人事管理是致力于建立一种对员工进行规范与缺乏明确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当作资源、当作具有增值潜力的资涯的设计与管理,追求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一种被动反应型的管理,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主动开发型的管理,基于员工的工作绩效是能力与激励水平的函数,而员工的能力是一个相对常量,员工的工作绩效决定于被激励的水平,所以激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二、不断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
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是能确定企业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及时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保证的管理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应该是经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管理人才,拥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所以中小型企业应该尽快完善适应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这一机构部门能明白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重要的资源,懂得如何去开发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知道怎样去引进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源,掌握激励员工的各种原则和方法,懂得如何去激励员工,以获得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共同发展。这样一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组织,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基础条件之一。
三、积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员工队伍
一是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小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手段,同时也作为激励和留住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某种意义来说,一个企业是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可以预测其未来的竞争潜力。二是加大人力资源资本投资。大力培养人才是构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实践证明,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人力资源投资也是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中小型企业对人力资源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应采取集约
发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四、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激励问题。回顾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历程,可以说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史也是激励机制演进的历史。从承包制、厂长负责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目的无不是为了激励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和中小型企业的员工这些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一是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中小型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但在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精神激励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和对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不同形式的嘉奖(比如旅游、企业提供深造和培训资金、奖励住房等)。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效益增长。二是激励制度要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制定制度要体现科学性,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中小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节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没有进行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决策 由于中小企业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他们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忙于生计,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只能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对长远利益的战略无暇顾及,而且,他们一般认为文化战略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事,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方面的考虑。这也使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识不到文化战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做到
一、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都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并且是靠经验的积累来管理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又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因此,企业领导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深化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而更多的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本质特点,其他外在形象的表现都是这种文化的表现,所以中小型企业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时,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推动生产经营活动地开展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用于宣传和作摆设,如果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紧密相联,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四、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地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的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这种支持,所以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五、注重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性培育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巨大作用,但不是说企业的文化建设靠领导者自己是能够完成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了解自己企业的文化,逐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素质会比其他大型企业的员工素质低,这是中小型企业的先天来决定的,但是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素质,而不是任其发展,不管不问,否则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法持续推进的。在员工广泛参与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深入,通过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逐渐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全民参与”与“全民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
六、注重企业文化传播工作,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很多中小型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认为这是大企业所需要做的。其实,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企业文化不只应该被本企业的员工所了解和接受,也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到一定程度时为更多的公众所了解并逐渐被接受和认可,这样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加深公众对自己企业及自己企业产品的了解和认可,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进行广告策划时一定不要只重视宣传自己企业的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产品或企业的外在形象,而应该将企业的文化及所蕴含的企业精神融入到广告当中,并利用有效的广告形式将自己的企业文化传播出去。当然传播企业文化有很多途径,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条件进行选择。例如企业可以加强与自己所处社区的联系,利用和社区的一些友谊活动来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再如,经常和其他企业进行横向联系,增强与其他企业地沟通,在沟通交流中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应从深层次上认识到深化企业管理才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而中小企业在作为商业竞争中相对弱势的一个群体,有必要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政策及制度并迅速实施。为了适合目勇于尝试新的、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本质,就可以避免民营企业的发展困境,迈上较为规范化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竞争的商海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谢辞
在整个毕业设计中,十分感谢指导老师李佳碧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令我受益匪浅。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卿涛,民营企业的制度缺陷与创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2]康洁雯,关于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思考,时代报告,2012年第6期.[3]吴凡,卢阳春,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5期.[4]边立民,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9卷第10期.[5]郭毅飞,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东方企业文化•天下智慧,2010年2月.[6]李胜竹,王永,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危机与对策研究,经济师,2005年第5期.[7]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中国企业转型之道,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4月:145-163.[8]胡娟,程树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对策,人民论坛,2010年第23期.[9]陈村花,赵海然,争夺价值链,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10]陈村花,赵曙明,赵海然,领先之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
第三篇: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需要注意什么
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需要注意什么
小企业申请信用贷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小企业申请信用贷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近年来,国务院及银监会陆续出台政策,以信贷限制产能过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建行善融贷对于国家政策不鼓励和产能落后的行业,例如小型水电、钢铁、水泥、炼油、煤窑、玻璃、造纸、矿山、药厂和火电等“十一小”行业一般不予考虑。而对于各地支柱产业、区域内为大企业配套的小企业和消费类、民生类、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在批复时会优先考虑。而此前,包括工行、兴业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造船七大产能过剩行业,以及发电设备、重型装备和通用机械等潜在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审批权限,一律上收总行。国开行及中行负责人则表示,今年将防范光伏产业风险,对光伏产业在新增贷款的增量上进行控制,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也在控制之列。
小企业申请信用贷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六行万通让贷款放心,10个日可得到贷款,首先应准备必要的基础资料,到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将根据资料到现场调查,查询的结算量、日均存款量,以及股东的信用情况,确定发放贷款的额度;随后人员在银行内部进行申报,如果申报通过,就能发放贷款。“如果证件齐全,一般10个左右日就能完成一笔信用贷款。”
小企业申请信用贷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基础资料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章程以及贷款卡、开户许可证(后两者可以到人民银行办理)。
小企业申请信用贷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六行万通深知多年以来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我们急之所急,为扶持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中小企业成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骏卡充值Q币 N9DNK
第四篇:如何解决中小企业招工难问题[范文]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招工难问题
近几年,用工荒愈演愈烈,对中小企业形成巨大冲击。跟以往不同,新的用工荒日益常态化,因为其出现有着更复杂而深刻的原因。长效解决中小企业招工难要求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工就业环境与企业经营环境;企业不断创新发展路径,向人力资源管理与技术创新要效益;民工努力提升各种素质,找准自身定位与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在这里,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解析招工难问题。
一、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相关部门要把民工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创造一个和谐、民主、法制、公平的用工环境,以此留住民工并可吸引外来人员。一是对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社保缴费政策鼓励提升工资。二是加强用工信息的监测收集和宣传发布力度,加大组织面向一线劳工的公益性免费招聘会和推介会,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免费招聘会的补贴力度。三是以职业技工培训学校为主体加大劳动者培训投入,由公共财政负担技工院校的全部或部分培养经费。四是加快农民工社会融合,推广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推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住房保障、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问题。五是推进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工作。如对贷款额度在100万元~500 万元之间的,由同级财政根据财力情况按照同期基准利率实行不同比例如50%~25%的贴息。
(二)改善民工就业环境与企业经营环境
解决“招工难”的问题,留人远比招人更重,要解决用工难要从内部管理入手。一是积极促进企业产业化改革,提高知名度、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劳动工资和福利待;二是招工方式力求多样化,网上发布招工信息或是在厂门口贴招工启示;到当地的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招工,也可以发动工人招工人,发放一定的员工推荐奖金等等。三是做好同工同酬,在分配改革的基础上,打破城市工与农民工的界限,实行同岗同酬制度。四是做好职工福利,改善民工工作环境、尽力提高食宿条件以及劳动保护条件,注重民工人身安全和健康。
(三)民工自身素质提升,准确定位与科学规划
一方面,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学习职业规范理论和知识,不断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找准自身定位与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经常检查自己的职业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自觉纠正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使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是道德经济。
第五篇:中小企业如何解决人才问题
中小企业如何解决人才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其贡献占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但是,另据有关学者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五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六至十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十年。纵观中小企业发展全过程,人才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做不长、长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小企业要成长壮大,必须解决人才问题。
一、中小企业人才问题分析
什么是人才?学术界和业界对人才的定义很多。比如:人才是“以主观的智能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并卓有成效者”(俞果,《人才学基础》),“人才,有脑力劳动者,也有体力劳动者;在有学历、文凭的人员中有,在无学历、无文凭的人员中也有。只要知识丰富,本领高强,对社会进步有贡献者,皆可成为人才。”(王鹏,《用人之道》),“人才是指在对社会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意志方面有超常水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作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既包括知识超常的知识分子,又包括技能超常的能工巧匠、艺人和„领袖‟,还包括意志超常的„英雄‟。再简单一点,就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黄津孚)等等。笔者认为,这些定义都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的,如果相对于特定企业而言,必须以能满足该企业发展需要并为该企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为基础。所以,本文所说的人才,是指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并能够为企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企业员工的流动性高,企业膨胀阶段人才获取不利是中小企业人才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员工流动性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的流动性高是中小企业人才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这种高流动性以珠三角的中小企业为代表,在长三角、东南沿海一带的中小企业中极为常见。据统计,中小民营企业平均员工流动率约为20%,其中,普通人员流失比例在每年18%左右,销售人员的流失率高达40%,高级管理人员的流失在20%左右。其原单位绝大多数是省内的,同行业占66%,国企占60%,且80%的员工与原单位还保持着联系。企业员工的高流动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技术人员的流动,会使企业的技术、资料等无形资产受损;营销管理人员的流动,会使相关客户流失。同时,企业员工的流动,还会给其他员工心理上带来冲击,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员工频繁流动,中小企业疲于招聘新人,不但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工作和相关管理的衔接,也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据美国管理学会研究发现,替换一名雇员的成本相当于其全年薪酬的30%;对于技能紧缺的岗位,成本相当于雇员年薪的1.5倍甚至更高。员工的频繁流动,极大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人才获取不利,企业无法在需要的时候有合适的人选
一般来讲,企业人才的获取渠道有两个:一是内部渠道,即通过内部招聘、提拔等方式得到由企业内部培养的人才;二是外部渠道,即通过外部人才招聘获取所需的人才。人才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企业内部人才的获得,是企业长时间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特定人员进行锻炼、培养、培训的结果。而外部人才的获得,则是企业以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为代价而获得的经由其他企业培养过的人才。
人才获取不利主要影响企业高速发展阶段的人才使用。主要表现为对内部人才获取能力弱,对外部人才无力获取两个方面。
1.起步阶段忽视了内部人才的培养,发展阶段人才内部获取能力弱。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前期,经营粗放,市场切入点明确,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不高。在人员选择上也比较明确。为了尽快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迅速壮大自己,这时的企业在用人上通常希望新员工能够马上投入工作,因此,在招聘过程中“有相关经验者优先”,而且一般是随需随招、即招即用,由于这类人力资源在外部市场很容易低成本招聘到,企业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而且也省去了培训阶段的成本。这种依赖外部人才市场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忽视了对内部人才的培养,最终导致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的内部获取人才能力弱。
2.受困于企业资本等条件的限制,企业人才的外部获取能力差。在起步阶段,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不大,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不高,可以在外部市场低成本地获取人才。但是,当企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的业务量增大,自身规模和管理机构不断膨胀,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结构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而此时,在外部人才市场,高素质的人员成为稀缺资源,人员素质越高,企业为获取这类人才的成本也越大。受困于自身规模和资本的压力,企业无法承担为了某种人才(或某个人才)而“一掷千金”的成本,即使有合适的人才,企业也往往因为招聘成本的问题而不得不选择放弃。而除了极个别的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凭借自己的形象吸引来需要的人才,外部人才获取能力差。
内外部人才获取能力差,直接影响了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二、中小企业解决人才问题的渠道分析
(一)增强企业凝聚力,培养员工忠诚度
这里所说的凝聚力是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企业无论怎样进行人才的内部培养,如何进行战略性人才储备,对外部人才如何有吸引力,如果缺乏对人才的凝聚力,企业也只能是其他企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所以,培养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减少人才流失是中小企业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
一般认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大对员工的激励力度,是增加企业凝聚力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对中小企业来讲,还有另外一个因素:让员工对企业充满希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员工不是对未来有积极的愿望,员工就不会积极努力地去争取成就,其结果必然是这类员工转向其他企业寻求自身充满希望的未来。所以,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希望,看到自己有希望的未来
是留住员工的关键之一。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在提高自身凝聚力方面,还必须建立一条联系自己与员工的牢固的利益纽带。股票期权、虚拟股权技术入股或采用赠股合营的方式或许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使员工拥有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让员工与企业共命运。这种方式基于如下假设:员工都想自己创业,但是自己创业既无经济实力也没有渠道,只有知识和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技术入股还是配发股,都可以起到留住人才的作用。但是,如果员工不存在创业的“野心”,只图安逸的话,这种方法就难以起作用,这时需要采取以物质激励为主要手段的措施,比如虚拟股等。此外,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根据人性假设理论,人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一个令人心情愉悦、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必然会成为员工择业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合理地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管理,也必然会达到员工和企业利益的双赢,从而使员工更乐于为企业服务。
(二)培养企业内外部人才获取能力,获取企业需要的人才
如果说企业内部获取人才牺牲的是企业的时间和日积月累的成本,那么外部获取则是直接牺牲企业的经济利益。人才的素质越高,企业的获取成本就越大。外部获取的人才与企业之间需要时间磨合,也往往存在契合问题,相对于内部获取风险较高。
二、中小企业解决人才问题的渠道分析
(一)增强企业凝聚力,培养员工忠诚度
这里所说的凝聚力是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企业无论怎样进行人才的内部培养,如何进行战略性人才储备,对外部人才如何有吸引力,如果缺乏对人才的凝聚力,企业也只能是其他企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所以,培养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减少人才流失是中小企业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
一般认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大对员工的激励力度,是增加企业凝聚力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对中小企业来讲,还有另外一个因素:让员工对企业充满希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员工不是对未来有积极的愿望,员工就不会积极努力地去争取成就,其结果必然是这类员工转向其他企业寻求自身充满希望的未来。所以,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希望,看到自己有希望的未来是留住员工的关键之一。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在提高自身凝聚力方面,还必须建立一条联系自己与员工的牢固的利益纽带。股票期权、虚拟股权技术入股或采用赠股合营的方式或许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使员工拥有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让员工与企业共命运。这种方式基于如下假设:员工都想自己创业,但是自己创业既无经济实力也没有渠道,只有知识和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技术入股还是配发股,都可以起到留住人才的作用。但是,如果员工不存在创业的“野心”,只图安逸的话,这种方法就难以起作用,这时需要采取以物质激励为主要手段的措施,比如虚拟股等。此外,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根据人性假设理论,人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一个令人心情愉悦、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必然会成为员工择业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合理地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
业生涯管理,也必然会达到员工和企业利益的双赢,从而使员工更乐于为企业服务。
(二)培养企业内外部人才获取能力,获取企业需要的人才
如果说企业内部获取人才牺牲的是企业的时间和日积月累的成本,那么外部获取则是直接牺牲企业的经济利益。人才的素质越高,企业的获取成本就越大。外部获取的人才与企业之间需要时间磨合,也往往存在契合问题,相对于内部获取风险较高。
1.中小企业内部获取人才能力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内部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首先,企业获取内部人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否结合自己的战略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特定人员进行培养(培训)以便于在需要的时候有合适人选。如果企业没有进行这样一系列的培养,就无法在内部获取需要的人才。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一般采用“随需随招、即招即用”的原则,很少有企业能够有意识地对员工进行战略性培养。其次,由于用人制度等还不够完善,员工容易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感,人员跳槽现象比较多。据有关统计,我国企业的员工离职率平均在12%以上,而中小企业的员工离职率更是远远高于这个数字。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人才内部获取能力是比较弱的。
培养中小企业内部人才获取能力,需要企业从两个方面入手:企业内部的用人制度和企业的人才培养。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培养人才的基础,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战略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人才培养,进行战略性的人才储备。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用人制度,在人员任免上随意性大,这不但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更会降低企业对内部人才的获取能力。
2.对于中小企业外部人才获取能力分析,可以从经济实力和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两个方面入手:
⑴企业对外部人才获取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越雄厚,越有利于企业的外部人才获取,也越有利于获取高级人才。但是,中小企业的界定本身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规模、资本、利润不可能与大型企业相比,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外部获取人才上处于劣势地位。一般认为,中小企业的人才外部获取能力高于内部获取能力。首先,社会上大多数中小企业以外部获取人才为主,从博弈的角度讲,如果企业不是有收益,甚至是很大的收益,企业是不会采用这种方式招聘员工的。企业外部获取人才的成本应该大大低于内部获取得成本。其次,这些企业在外部获取人力资源时并不存在求大于供的情况——每年数以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和同样数以万计的农民,已经构成了这些企业的人才后备军。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特定时期的特殊现象,急需就业的人多,企业也不需要支付很高的工资就可以获得需要的员工。但是不可否认,在大多数的待就业人口中,真正高素质的人才毕竟很少,而且SA8000标准的强行介入,势必会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从而削弱了企业的获取能力。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的人才获取还是以外部获取为主,但是,从企业长远利益和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人才外部获取能力是逐渐变弱的。
⑵企业外部获取人才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企
业的发展潜力。如果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会成为企业外部获取人才的有力条件。但不幸的是,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除部分IT企业,人们很少去研究这个企业是否有前景。而“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五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六至十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十年”的数据也让不少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对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由此可见,当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外部人才获取能力是很弱的。
在外源性人才获取上,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其无法像大企业那样利用资本优势在人才市场获取人才,但是中小企业却可以通过提升自身形象,对外充分展示自己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来增强企业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外部人才获取能力。
人才匮乏是阻碍中小企业迅速壮大的主要因素之一,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匮乏问题,必须对内进行人才培养,实施战略性人才储备,增强企业对内的人才获取能力,对外加强企业形象建设,增强企业外部获取能力。同时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起牢固的雇佣双方利益联系的纽带,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
(襄樊学院经济与管理学系)
中小企业如何解决人才问题 欧立光 苏 丹
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瓶颈与人才匮乏有相当大的关系,迫切需要人才几乎成了中小企业众口一词的关于人才问题的答案,然而,这种关于“人才荒”的无谓感叹性的答案并不能真正对中小企业的切实发展产生积极意义,要改善中小企业现时的人才状况,需要从中小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获得这些人才入手,有目的的构建中小企业人才体系的基础,打造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人才动力。
一、中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1、战略领导型人才:
人才特征:能够明显感知外部市场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具有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敢于承担责任,能全面思考问题,善于整合现有资源以创造优势,善于沟通,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配合,善于设定团队目标,对团队进行有效的激励,且能将企业的愿景转化为战略方向,但此类人才往往由于自身能力结构问题或中小企业环境等原因系统性不足,难以将战略落实到企业日常的营销管理层面。
为什么需要?战略领导型人才是中小企业需要的高层人才,对于此类人才的需要是出于中小企业必须进行战略设计和组织活化的考虑,他们既能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起突破现时状况的基础要素,并通过战略清晰地描述人才体系的需求与培养方向,系统性的解决人才匮乏问题,也能够帮
助中小企业保持活力,协调逐渐增加的组织层级和日益复杂的内部关系,避免中小企业走入官僚化的圈囿。需要说明的是,中小企业家很多自身也并未达到战略领导型人才的要求,他们不能替代战略领导型人才,中小企业对这类人才需要是迅速变化的市场与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它在中小企业的人才需要中占首要位置。
2、系统组织型人才:
人才特征:系统组织型人才能与组织中的各个层级的人员建立相当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在团队中担当组织责任,他们具有良好的计划能力和分析能力,能沟通过计划的实施按部就班地达成设定目标,并能利用系统化的工具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管理流程,在现有企业情况和市场情况的框架下提供企业日常运营行为的优选方案,但此类人才容易陷入为系统而系统的僵化状态,冒险精神较弱,对市场机遇的认识往往相对保守。
为什么需要?对中小企业来说,系统性流程建设是提升企业运营水平的有效途径,而将战略转变为计划并通过流程化的监督、实施的战略落也是中小企业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系统组织性人才的存在有利于中小企业摆脱过去的战略虚浮状态,把战略分解为可实施的有效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将好的经验与方法通过流程固定下来,并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有效评估,降低企业风险。另外,系统组织型人才也能够起到衔接高层战略领导型人才和基层有效执行型人才的中坚作用。
3、有效执行型人才:
人才特征:能够深刻理解企业的决策意图并有效执行,目标明确,职责认识清楚,方法得当,能够清晰界定工作内容的先后顺序,讲求速度,能对执行细节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能够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执行中能够积极发挥主动性,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并从企业现时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有效节约企业资源。
为什么需要?有效执行型人才是中小企业必需的基层人才,缺乏具有有效执行力的基层人才是造成中小企业目前的执行问题的诸多因素之一,企业的营销活动和流程化管理都需要以有效的执行作为基础,有效执行型人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战略及战术决策的落实,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使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
4、主动学习型人才:
人才特征:善于学习,凡事用心,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自负,不断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新知识、新方法,并将这些新知识和新方法总结吸收后迅速转化
为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指导思想或工具,且积极与他人分享,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不断进步,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为什么需要?市场的巨变使经验和知识贬值的速度都在加快,学习、应用、总结、创新、超越几乎成了我们到达成功的必然路径,而这其中,学习是绝对的基础,是否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也可以作为中小企业选拔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指标。主动学习型人才是支撑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分布在组织各个层级的主动学习型人才越多,企业就越能通过新知识、能力的参照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修正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此外,主动学习型人才也能带动企业整体学习风气的形成,对建设学习型组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如何获得人才?
中小企业明确了所需要的人才后,更关键的是如何获得这些人才,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战略是人才获得的前提:
人才问题其实是中小企业战略缺乏的表象,对于现时的大多中小企业来说,人才并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即很难精准的描述出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什么样的不是,通常来说,这需要以我们企业的文化和组织结构为基础进行辨识,但在文化和组织结构都不够健全或不尽合理的情况下就会陷入模糊,因此,人才之于中小企业的考量不如以想要达到的结果和企业状态为指针来甄选,这就是战略框架,与其说中小企业当前的瓶颈是人才瓶颈,不如说是战略瓶颈更恰当,在战略的指导下,中小企业的人才思路就会清晰起来,就知道了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也就能够做出搭建人才发挥平台的企业动作,而至于薪酬等人才的细节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因为你会知道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什么样的薪酬付出是值得的,什么样的是不值得的。另外,中小企业尤其要注意战略的口号化倾向,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人才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将愿景与目标转化为现实化的可执行战略才能使人才更清晰的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并确立自身在企业中的位置和作用,坚定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信心,也才能实现对人才的有效凝聚效果。
2、以切实、开放的人才观构建人才获得的基础:
中小企业需要建立切实、开放的人才观以构建人才获得的基础,这主要是指互动性适应的人才观,即要脱离花钱找人你就理所当然给我干活的“地主老财雇佣长工”的思想层次,改变企业的绝对主动地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适应。切实、开放的人才观能够有效增加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在内部产生积极的认同效果,并通过口碑传播塑造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形成有利于人才进入和成长的企业文化氛围,奠定企业获得人才的坚实基础。
3、眼手结合——发现与培养人才:
在中小企业中,并不是没有人才,而往往是缺少发现人才的眼睛和培养人才的手。虽然与大企业相较,人才匮乏也是现实情况,但作为本身对人才吸引力有限、安全度不高的中小企业,眼光向内、发现与培养人才(成本低、风险小、企业认同度较高)显然是优于外部引进人才的实效策略。在发现人才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深度沟通等有效识别人才的手段来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积极解决人才对企业的认同问题(在中小企业中,很多人才是隐藏的,他们不原意承担太多的责任和在工作中发挥更积极地作用,这很大原因是对企业的不认同和企业没有用心去发现他们的能力使然),释放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能力,将这些隐藏的人才真正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并多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人才在成长中实现价值,成为中小企业真正所需;在培养人才方面则应该更侧重于站在员工的角度,以培训提高员工的社会化生存技能,以切实的分析与指导规范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一方面,可以对新进人员指定专门人员带培的方式(类似于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通过一对一的培训和指导,达到因人施教、时时跟进的效果,使新进入者可以迅速适应工作、达到标准,得到锻炼和炼提升;另一方面,对现有员工可采用即时性指导与中长期培养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点上,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首先降低期望值,认识到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从自身的培养方式方法上找原因,将教育培养与人员的职业目标结合起来,而对企业来说,则应当对人才培养投入适当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认识问题,以期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中小企业发现与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意义是提高企业的吸引力,聚拢人才、留住人才,逐渐搭起人才发挥的优势平台,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打造出高绩效的团队,达成企业与人才共同成长的目标。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中小企业认识人才问题的基础,而如何获得这些人才是人才问题的焦点,中小企业只有在战略的指导下、以开放的人才观接纳人才、发现和培养人才才能尽快形成合理的人才机制,带动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