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工作室章程
名师工作室章程
为充分发挥我校名师资源的示范、引领、凝聚、辐射、指导作用,推动名师队伍建设,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有效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特设立名师工作室。
第一条工作目标
1.“名师工作室”以多种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教与学,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努力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我校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二条组成人员与任期
2.“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姓名命名,并配备3—5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成员,共同组成名师工作室。
3.“名师工作室”实行任期制,以3年为一个周期。
第三条组织管理
4.“名师工作室”在校长室领导下开展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负责名师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审查培养计划、年度活动安排,检查培训工作和学习情况,对名师及学员进行考核评价。
5.组织名师分期分批到省内外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进修。
6.对成绩突出的名师、学员给予表彰。
第四条工作室性质与任务
“名师工作室”是由名师引领下的基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研究团队组成,它是行动研究组织同时也是学习型的合作组织。主要
任务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为载体,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学习和研究中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和带动作用,并以读书会、示范课、公开课、教学沙龙、教育论坛、专题研讨、讲座、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培养。
9.研究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动态,积极参与新课程建设,发挥本学科“专业引领”作用,为全校教师提供备课咨询与指导。
10.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实施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结合特色学校的创建,开展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11.引领学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开展课题研究,达到在任期内“带一支队伍、抓一批项目、出一批成果”的目标。
12.建构“名师工作室”网站,为全校教师的在线交流和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提供载体,名师与学员互动探讨的内容实行名师负责制。
13.积极承担教师培养和培训任务,为全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建议、规划和实施方案。
14.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推动,使名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快向科研型、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15.接受学校等其他教育教学研究任务。
第五条名师工作
16.名师要根据学员的特点,制定和完善每个学员的培养目标,对学员实施全程指导。定期举行“工作室”成员工作例会。
17.每学年初制定书面计划、学年末进行全面总结。每月一次上报工作开展情况在全校进行交流。
18.每个学期,本校内评课不少于4节,在本学科范围内上校级以上示范课不少于2节,县级以上公开课不少于1节,举办校级以上专题讲座不少于1次。
19.两周安排1个固定单位时间在“名师工作室”网站接受全校教师的访问和咨询。
20.任期内,至少主持并解决一个有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有2篇以上研究报告或论文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被教育行政部门推介,或出一部专著。
第六条学员工作
21.接受名师指导,参加“名师工作室”举办的各种会议、教学研讨、课题调研等活动。
22.每学年初制定书面计划、学年末进行书面总结。每月一次上报工作开展情况。
23.每个学期,本校内评课不少于3节,在本学科范围内上校级以上示范课不少于2节,县级以上公开课不少于1节,举办校级以上专题讲座不少于1次。
24.任期内,围绕解决有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主持并解决一个以上子课题,有两篇以上研究报告或论文在区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被教育行政部门推介。
第七条经费管理
25.学校为“名师工作室”提供专项经费补助,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26.在完成规定工作量前提下,学校每年为名师工作室提供1000元的教育科研经费,给予适当的资助和奖励。
27、学校每年为名师工作室和研修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学习资料、教育教学名著等。
28、名师工作室经校长室授牌正式成立。
第二篇:名师工作室章程(2015修订)
长春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章程
(2015年修订)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等文件中关于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市级骨干教师建立 “长春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 “工作室”)。为使工作室规范、有效运行,制订本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工作室是由长春市中小学各学科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组成,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共同体。
第二条 建立工作室旨在加强骨干教师管理,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辐射作用,打造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基础教育领域有成就、有影响的名师和名师团队,带动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素质和执教能力的整体提高。
第三条 工作室在长春市教育局领导下工作,直接组织管理机构是长春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常设机构设在长春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继教办”)。
第二章 工作室的组成
第四条 由继教办按全体市级骨干教师的学段和学科分成若干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一般不超过50人。按照市级骨干教师动态管理的规定,工作室三年为一个工作周期。
第五条 每个工作室设立一个核心组,由一名主持人,一名顾问和 5名左右成员组成。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在全市乃至全省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担任。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由工作室成员推选或由继教办根据实际情况指定。工作室顾问由长春教育学院专职培训教师和市级教研员担任。每个工作室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组长原则上由核心组成员担任。
第三章 工作室的任务
第六条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名师工作室要选定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每个工作室要选定一个或几个课题,每个成员都要根据工作室选定的课题确定个人的小课题。已经对某个课题开展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成员可以继续该项研究,也可以将该项研究定为工作室共同研究的课题。每名成员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每学期都要向工作室报送课题进展报告,每年(按自然,以下同)都要在工作室展示课题成果。课题成果要以课题研究报告、论文、课例、案例、教育叙事文章(报告)、公开课、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第七条 开展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每名成员每年都要向工作室提交一门微型课或教学课例,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至少有一门微
负责人,要在顾问的指导下领导核心组开展工作室各项活动。要利用网络平台和QQ群等信息工具加强工作室成员间的联系,组织工作室成员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在核心组成员审核基础上批准工作室成员在本工作室网络平台发表研究成果及其它信息。核心组成员应该积极协助主持人工作,共同搞好工作室建设。
第十二条 顾问职责:直接接受继教办的领导,负责继教办同工作室的沟通和联系,代表继教办督促、指导、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指导主持人制定工作室工作计划,参与组织工作室活动;在主持人缺席或工作不利的情况下主持核心组和工作室活动,提出撤换主持人建议。提倡顾问与工作室成员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等工作室的任务。
第十三条 其他成员职责:自觉接受本工作室核心组的领导,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项活动;按照要求报送课题及培训课程的进展和成果;对本工作室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第十四条 工作室牌匾挂在主持人所在学校,主持人所在学校要为工作室活动提供条件支持。其他成员所在学校也要为骨干教师参加工作室活动提供条件保障。工作室顾问、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均由长春市教育局颁发证书。
第十五条 继教办根据网络平台的资料、成果的检评和工作室核心组的综合评价等方面内容每年对工作室顾问、主持人、核心组成员与其他成员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顾问、主持人、核心组成员考核为“不合格”者将予以更换并通报所在单位;主持人、核心组成员
第三篇:长春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章程
长春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章程(暂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等文件中关于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状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市级骨干教师建立一批“长春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为使名师工作室健康、规范、有效地建立和运行,制订本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名师工作室是在名师引领下,由中小学各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参加,进行教育教学及教师培训研究,发挥带头、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共同体,是教育主管部门倡导建立、积极扶持、组织管理的非行政性工作机构。
第二条 建立名师工作室旨在搭建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探索骨干教师培训和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在科研、教学、培训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若干个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基础教育领域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和名师,从而带动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素质和执教能力的提高。
第三条 名师工作室在长春市教育局领导下工作,直接上级组织管理机构是长春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暂由长春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行使职能),常设机构设在长春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章 名师工作室的组成 第四条 长春市教育局2011年认定的(长教发【2011】380号文件)长春市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均可成为名师工作室成员。由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根据实力均衡原则按学段、学科确定名师工作室数量及成员,骨干教师人数相对集中的学科适当分流成若干个名师工作室,共计62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三年为一个工作周期。
第五条 每个名师工作室成立一个核心组,由一名主持人,一名顾问,5名核心组成员,共7人组成。核心组成员应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在全市乃至全省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主持人必须是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或长春市名师,核心组成员必须是省级骨干教师。核心组成员由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提名,名师工作室成员差额民主选举产生。名师工作室顾问由长春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研究员和县(市)区进修学校教研员担任,由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研究认定。
第三章 名师工作室的任务
第六条 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以学科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每个工作室一个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撰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或专著,促进学科教学的理论建设。
第七条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现阶段,小学、初中重点研究《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高中重点研究实践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名师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应以论文、专著、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专题记录片、现场指导、课例研究、观摩考察、教师培训课程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介绍、推广。工作周期内,工作室成员承担一定数量的区 级以上公开课;不定期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去农村、薄弱校送教,或与薄弱校、农村学校结对帮教。要结合新课程实施,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本工作室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
第八条 积极参加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名师工作室成员要注意积累、总结、完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并力求能够将其提炼、升华为培训课程,每年至少做一次校级以上教师培训讲座;重点是组织成员参加微型培训课程开发活动,要发挥团队优势,共同研究,有计划地开发建设,每年上交一定数量微型课程讲座参加市里评比。一个工作周期内每人至少要有一门微型培训课程在市评比中获奖。
第九条 充分利用网络条件开展工作。长春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建立“长春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平台”,各名师工作室要在上面建立自己的特色栏目或专题网页,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每年每个工作室至少在网上发布四期工作简报。
第四章 名师工作室核心组的职责 第十条 核心组具有以下职责:
(一)制定本工作室建设方案(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工作制度、研究项目、评价方法、完成总结报告等;
(二)帮助建立成员专业发展电子档案;
(三)组织本工作室活动,完成本工作室任务;
(四)对工作室成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第十一条 主持人是核心组的负责人,通过对核心组的领导实现对本工作室成员的组织管理。要利用网络平台、QQ群和飞信等信息工具加强工作室成员间的联系,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审核批准工作室成员在本工作室网页上发表研究成果及其它信息。核心组成员应该积极协助主持人工作,共同搞好工作室建设。
第十二条 顾问具有下列权利和义务:
(一)负责工作室同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的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二)必要时可以召集工作室全体成员会议,组织选举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
(三)参加核心组会议,具有表决权、选举权。在主持人缺席的情况下主持核心组会议和工作室全体会议。
(四)协助主持人制定工作室工作计划,参与组织工作室活动并予以指导。
(五)工作室所有成员的表现具有评价权。
(六)在取消工作室成员资格和吸纳工作室新成员时具有监督和建议权。
第五章 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 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该自觉接受本工作室核心组的领导,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完成工作室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增强团队意识,用自己的行动维护工作室的信度和名誉,自觉为工作室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也可以自愿退出名师工作室。第十四条 名师工作室成员可以在室全体会议上或其它场合对工作室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按程序在本工作室网页上建立自己的专业发展档案,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十五条 名师工作室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工作室团队提供的氛围和条件,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技能,提升专业水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名师骨干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第六章 名师工作室及其成员的组织管理
第十六条 名师工作室牌匾挂在主持人所在学校。工作室核心组成员均由长春市教育局颁发证书。2012年下发的市级骨干教师证书可同时作为名师工作室成员证书。
第十七条 长春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将按有关评估标准,通过分析网页提供的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评、民意测验等考核方式,对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进行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工作周期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室自身建设和活动情况、工作室在培训和指导教师发展方面发挥作用情况、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取得的主要成绩三个方面。每周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为“不合格”者将更换主持人,调整核心组成员;考核为“合格”以上者将自动进入下一周期的工作室建设;考核达到“优秀”等级者,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 名师工作室核心组要对本工作室成员进行考核和工作周期考核。主要依据成员在工作室中的工作状况和工作成效给予评价,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周期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名师工作室成员资格。第十九条 工作室成员因工作变动、超龄(超过50周岁)等原因离开工作室的,视为自然减员。工作室可按减多少增多少的原则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取消名师工作室成员资格或退出名师工作室的同时取消市级骨干教师资格,工作室新成员同时取得市级骨干教师资格。
第七章 名师工作室运行经费
第二十条 工作周期内市教育局每年为名师工作室核拨业务活动经费一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召开会议、添置书籍、课题研究、资料收集整理、课程录制、观摩考察、支付劳务费、成果展示等。经费拨到主持人所在学校,由主持人统筹支配,支出按财务制度报销。
第二十一条 名师工作室可以吸纳接受主持人所在学校、各县(市)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各基层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物力、财力支持,用于名师工作室建设。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修改解释权归长春市教育局中小学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
长春市教育局中小学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安丘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章程
安丘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章程
为加强我市名师工作室规范化建设,使“名师工作室”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工作目标
1.“名师工作室”以多种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教与学,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实现我市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目标。
第二条组成人员与任期
2.“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姓名命名,并配备3—5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成员,共同组成名师工作室。
3.“名师工作室”实行任期制,以3年为一个周期。
第三条组织管理
4.“名师工作室”在教育局领导下开展工作,周期内由教育局和学校分级负责、共同管理。
5.教育局设“名师工作室”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师教育科,负责名师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审查培养计划、活动安排,检查培训工作和学习情况,对名师及学员进行考核评价。
6.“名师工作室”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工作室和名师的工作,将本单位“名师工作室”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考核,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调度并辟出专用办公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为工作室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7.组织名师和学员分期分批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进修。
8.学年末,教育局对全市“名师工作室”运行情况进行评估考核,评选出安丘市级“名师工作室”并挂牌表彰。
第四条工作室性质与任务
“名师工作室”是在名师引领下基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研究团队组成,它是行动研究组织同时也是学习型的合作组织。主要任务是以解决教育教学重大的课题研究为载体,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学习和研究中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和带动作用,并以教学研讨、教学沙龙、讲课评课、示范课、公开课、讲座、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培养。
9.研究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动态,积极参与新课程实验,发挥本学科“专业引领”作用,为教师提供备课咨询与指导。
10.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实施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结合素质教育的推进,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11.引领学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开展课题研究,达到在任期内“带一支队伍、抓一批项目、出一批成果”的目标。
12.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该网页应成为名师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要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全市青年教师研修者和中、小学。
13.积极承担教师培养和培训任务,为全市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建议、规划和实施方案。
14.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推动,使名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快向科研型、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15.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教育教学研究任务。
第五条名师工作
16.名师要根据学员的特点,制定和完善每个学员的培养目标,对学员实施全程指导并定期举行“工作室”成员工作例会。
17.每学年初制定书面计划、学年末进行全面总结。每学期一次上报工作开展情况。
18.每个学期,本校内评课不少于6节,在本学科范围内上校级及以
上示范课不少于4节,县市级及以上公开课不少于2节,举办校级及以上专题讲座不少于1次。
19.任期内,至少主持并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重大教育教学问题,有2篇以上研究报告或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被教育行政部门推介,或有一部专著问世。
第六条学员工作
20.接受名师指导,参加“名师工作室”举办的各种会议、教学研讨、课题调研等活动。
21.每学年初制定书面计划、学年末进行书面总结。每学期一次上报工作开展情况。
22.每个学期,本校内评课不少于3节,在本学科范围内上校级及以上示范课不少于2节,县市级及以上公开课不少于1节。
23.任期内,围绕解决有价值的重大教育教学问题,主持并解决一个以上子课题,有2两篇以上研究报告或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被教育行政部门推介。
第七条经费管理
24.教育局将于每学年末评选出2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奖励3000元专项教育科研经费。其中1500元由教育局拨付,另1500元由名师工作室所在单位提供。
25.专项经费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年底进行审计。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
第五篇: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规章制度
1.管理自律制度。每位工作室成员都是工作室的管理主体,承担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职责,主动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确保工作室以良好姿态运行。
2.自觉实践制度。工作室成员深入实践,开设研究课、实验课,每学年不少于一次,发现和分析教学问题,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为研究提供线索和素材。
3.自主学习制度。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教育专著,征订并认真阅读两种以上教育研究杂志,并撰写读书笔记。
4.专题研究制度。工作室成员围绕研究专题每学期撰写三篇以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或教育随笔)和一篇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
5.网上互动制度。建立名师QQ群,工作室成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行网上学习、教学交流与研讨,使网络成为工作室的动态工作站、资源生成场和成果辐射源。
6.自动退出制度。对连续两次无故缺席工作室活动的成员或对本应履行的研究任务推诿、敷衍的成员启动自动退出机制。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师工作室”(2011-05-30 20:29:11)
现在,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建有“名师工作室”,意图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笔者认为,若要将名师工作室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还应该注意:“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民”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不是专家的实验室,也不是农民的温室大棚,无论是成员层次的组成、成员地域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它都应该成为从科研成果到实践运用的纽带与桥梁,更好地、更多地为“平民”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服务与保障。
1.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一线。无论是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都应该直接从事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要包括一部分普通教师或青年教师(非名师),从而体现工作室组成人员的层次性,为工作室研究主题的深入和有效开展提供最直接的师资保障。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参与,会在这些成员周围(或各自所在学校内)形成一个非团体性质的、松散型的研究组织,随着工作室研究活动的持续展开,其效应必将被不断扩大,从而产生辐射。因此,这种师资组成,除了工作室的核心型成员之外,在其外围还会有松散型和辐射型研究队伍。当然,为了实现理论的引领,各个工作室也可聘请一些专家作为工作室的顾问。
2.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实行条件准入制。也就是说在确定工作室成员条件后,组织人员应该通过答辩、课堂实践、案例评析等方式对志愿加入的申请人员进行考核、认定。
首先,从条件上看,领衔人应该做到理念先进,能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高,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工作室成员至少应该有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愿望。其次,从形式上看,在报名之前要让其认识到参与工作室的目的,以及对所研究主题的了解程度或参与兴趣;要考虑其所处地域对本专业、本主题的需要程度,例如,常州市相当一部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就来自农村学校。
3.名师工作室要坚持草根化研究、行动研究。正是因为有了一线教师的加盟,有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参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才可能成为草根化研究——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然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及时地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检验、实践、推广研究成果。这样的工作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室,而不仅仅是研究室、观察所、望站。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明”师工作室。
教育要面向未来,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自然也要着眼于教育的“明天”。因此,名师工作室从研究主题上、从工作制度上都要着眼于教育、教师未来的发展。
1.确定研究主题——体现前瞻。有人说,名师工作室是点的凝聚,夯实底盘;是线的延伸,内化结构;是面的辐射,共享智慧”。那么,维系工作室的点、线、面又是什么呢?是着眼于未来的研究主题。因为名师工作室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批新名师,更应立足于长远的教育事业。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的主题要有前瞻性,应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应该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关注新时期学生发展的动向,关注本地区教育教学、本学科亮点或存在问题。这样的一些主题,能极大地促进地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2.明确发展职责——和谐共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体现了层次性,工作室应该成为培养未来名师的摇篮,普通教师要努力成为骨干教师,今天的成员要成为明天的领衔人。因此,在工作室内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确立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常规,促进整合发展。例如,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的基本制度有:导师培养制,即为青年教师量身制订成长方案,促使工作室成员成长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名教师;二是项目领衔制,即确立一项研究课题,开展教育科学专题研究;三是成果辐射制,即将工作室成果以各种形式进行介绍、推广。同时,领衔人与教育行政部门、领衔人与成员都要签订协议,加强过程与结果的考核,做到真正的制度保证。以上制度实则体现了工作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吸收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扩大一批、影响一批的思想,实现研究进程、工作开展的延续性。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鸣”师工作室。
1.名师工作室对内要倡导民主。也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不能搞“一言堂”和“绝对权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发出,允许有不同的见解产生,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争论、争鸣之中才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因此,工作室要经常开展论文研讨、专著交流、学术沙龙、研究报告会、教师论坛、公开教学、调查报告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实践、总结、反思、批判。只有这样,工作室的研究水平才会整体提升,研究方向才会不断走向科学。
2.名师工作室对外要积极宣传。首先,工作室要积极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如组织主题观摩、成果论证、研究网页、专题汇报等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员关注或参与,形成工作室内外互动的研究局面,使研究形式更加多元,研究过程不断生成。其次,名师工作室要对外求得行政支撑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要积极提供平台,及时提供培训研修的机会,进行人才交流与输出,从而形成辐射、扩大影响,促使工作室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运作。
作者:吴汉平,原载于《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