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现场考察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现场考察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
来源 水利部网站
公告日期 2011-09-30
作者--
本站讯9月25日至27日,水利部矫勇副部长一行赴山西吉县、陕西吴堡县,实地考察了古贤水利枢纽坝址和吴堡县城淹没影响区。
矫勇副部长一行在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坝址现场,对坝址的地质条件、建筑物布置、料场分布、移民环境等进行了详细了解。矫勇副部长充分肯定了项目前期勘测规划设计工作取得的成果,指出古贤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以防洪、减淤为主的流域控制性骨干工程、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核心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求有关方面一定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十二五”水利大发展的良好机遇,精心设计、通力合作,促进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尽早发挥其枢纽作用。
吴堡县城位于库区末端,是古贤水库淹没影响的唯一的一座县城。27日,矫勇副部长在陕西省副省长祝列克等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对县城的现状与新区的建设、水库建设对当地的影响以及处理措施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矫勇副部长指出,工程的建设在满足开发目标的前提下,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目前设计提出的适当降低水库水位,采用防护等措施解决水库蓄水对县城的淹没影响问题,方案基本可行。有关方面与当地政府在后续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把吴堡县城的淹没影响处理方案做实、做好。
在吴堡县城,矫勇副部长还考察了吴堡水文站并看望慰问了水文站职工。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汪安南、水规总院院长刘伟平、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赵勇、小浪底建管局、山西省水利厅、陕西省水利厅、黄河设计公司等单位和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第二篇: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健全制度 强化监管 规范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
水利部副部长 矫 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十周年之际,第二届中国招标投标高层论坛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公益性强。水利工程承担着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重要公共服务任务,与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一旦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二是投资规模大。目前全国在建的水利工程项目投资规模达6680亿元,这还未包括大水电和市政供水管网投入。三是项目类型多。从功能上分,有水利枢纽、水电站、堤防、水闸、调引水、灌区、水土保持等多种工程;从规模上分,既有南水北调等超大型的,也有大、中、小型的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水利系统必须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有效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与效益。水利行业在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2001年10月,水利部颁布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随后,陆续颁布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理、重要设备及材料、勘察(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标底编制指南等;与其他部委联合颁发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勘察设计、货物招标投标办法。截至目前,由水利部颁布或联合颁布实施了20余个相关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制定出台的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达100余件,招标投标活动的主要方面和环节都实现了有法可依,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体系,为规范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第二,严格招标程序。近年来,我部注重招投标活动中重点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定程序。我部把建设规范的项目法人作为履行好招标投标的重要前提,健全机构设置,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建立和完善了项目法人的考核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严格按照规定招标,杜绝工程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采用邀请招标的按照规定履行批准程序。规范招标文件编制,科学划分标段,合理确定工期。规范评标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加强评标专家管理,规范评标专家行为,保证评标工作深度。加强围标串标治理,有效控制围标串标、恶意低价中标行为。
第三,强化监督管理。水利部相继出台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暂行规定、招标投标行政监察暂行规定和招标投标审计办法,明确了招标投标行政监督主体,建立了科学、高效的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行政监督机制和监控体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及合同签订等招标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监察和审计,目前水利工程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率达到100%,重点水利工程监察、审计率达到100%。建立了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及相关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将企业信用信息与市场监管制度结合起来,目前共有2000余家水利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市场主体进入档案系统;严格执行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并扩大到整个建设管理全过程,制定了《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出台《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全国统一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稽察活动,对重点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和灌区改造等项目加大稽察力度,并加强复查,督促整改。健全了责任追究制度和举报投诉受理制度,在招投标监管中开展反腐倡廉和治理商业贿赂活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严肃查处水利招投标中的腐败行为。
第四,勇于开拓创新。水利系统坚持依法招标投标和密切联系行业实际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水利工程的特点创新招标投标管理模式,保障《招标投标法》在水利行业的全面落实。针对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积极开展水利工程成本与防范低于成本报价中标方法研究,建立防范低于成本价中标行为的机制,以有效控制恶意低价中标行为;针对民生水利工程项目分散、单项工程规模小、工期紧的特点,积极探索采用打捆和集中招标的方式,以降低招标成本、节省时间、吸引和选择高资质的监理和施工队伍,同时解决了中小型工程监管易缺位的难题;针对部分地区项目多、管理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相关省份采取了集中建管、整合设计技术力量等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推进了民生水利建设的优质高效实施。
《招标投标法》施行的10年,也是我国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的10年,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水利工程限额以上施工招标投标率达到100%,监理招标投标率接近100%,限额以上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招标投标率在90%以上,勘察(测)设计招投标正在稳步推进,招标代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0年来,通过招投投标优化配置水利建设市场资源,已经成为推进水利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水利系统未出现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和违规违法事件,长江三峡、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万家寨、治淮、治太、长江干堤加固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并发挥作用,实现了水利建设的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女士们、先生们,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任重而道远,规范招标投标工作任务长期而艰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创造公平、公正、规范的水利建设市场环境,推进水利建设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第三篇:国家水利部副部长矫勇2012年4月15日在全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 矫 勇(2012年4月15日)
从1998年大水开始,特别是2011年中央作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之后,我国实施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值此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全面实施之际,经研究,水利部决定专门召开这次全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经验,表扬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研究分析当前水利建设质量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
刚才,河南省刘满仓副省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介绍了河南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描绘了河南省水利发展与改革蓝图,听后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会议表扬了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孙继昌同志通报了前一阶段全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下面,我就抓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取得的成绩
“十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重要阶段,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一万多亿元,“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总投资更是达到3452亿元,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各级水利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全面提高了建设质量管理水平,水利工程质量总体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未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十年来,一大批涉及国计民生的骨干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广泛实施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等民生水利项目。在大规模水利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稳步提高,虽然有的工程存在质量缺陷,个别工程出现质量事故,但是没有出现因为质量 问题而导致较大以上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二是水利工程经受了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十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水利工程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2008年,紫坪铺水库等水利工程经受了汶川特大地震的严峻考验,震损水库无一垮坝,震损堤防无一决口,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奇迹;在2003年、2007年的淮河大水以及2010年全国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中,我们经过除险加固的水库尤其是大中型水库没有因为质量问题而溃坝,堤防工程也没有因为质量问题而溃堤,说明水利工程质量是可靠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三是水利设施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GDP跃居世界第二,水利基础设施发挥了坚实的支撑保障作用,有效地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如果没有完善、系统且具有良好质量的水利基础设施,全国粮食产量“八连增”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角度看,水利工程起到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涌现出一大批经典工程、优质工程。十年来,我们建成了一批精品工程,黄河小浪底等6项工程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典工程;淮河入海水道等14项水利工程被评为全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浙江曹娥江大闸等15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海南大隆等10项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刘家道口枢纽等63项工程荣获中国优质水利工程(大禹)奖。
综上所述,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水利工程质量总体良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因素:
(一)部党组高度重视
一是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理念,明确了“四个安全”的基本思路,就是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生产安全。“四个安全”的核心是质量。二是高度重视机构建设,水利部专门设立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总站,成立了水利部稽察办,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管,把质量作为监管的核心。三是部党组十年来部署开展了大规模的行政监督检查,这些工作措施也延伸到各水利厅(局),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型灌区改造、重大骨干工程等开展了广覆盖的行政监督检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狠抓体制机制建设
工程质量需要完整体系的保障。近年来,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核心的现代建设管理制度,由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向各类民生水利建设项目全面推广,促进了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灌区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一是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一个有能力、合格的项目法人对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各地优化整合基层建设管理力量,实行集中建设管理,有效解决了基层技术力量不足问题,有力保障了大规模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二是严格招标投标制。各地加强对招标投标全过程的监管,积极推行采用打捆和集中招标,规模以上水利工程全部实行招标投标,保证招标投标的公开、公正、透明,吸引和选择高素质的施工、监理队伍参与水利建设。三是强化建设监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普遍实行了建设监理制,监理单位严格监理程序,强化旁站监理,切实履行监理职责,有效控制了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投资。
(三)狠抓建章立制
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是质量保证的前提,制度建设是政府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水利部先后出台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等12项有关质量监督、质量检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以及优质工程、文明工地评比的质量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明确了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企业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体制,编制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检验规程》等上百个涉及勘察、设计、施工、质量检测、验收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形成了一整套全面系统、具有水利特色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制度和标准,政府的监管才有据可循,项目法人的项目管理才有坚强的技术支撑,施工、监理才有整个工程操作的技术依据。
(四)狠抓政府监管
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政府监管。一是重视监管机构建设,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水利部稽察办,现在有一些省也陆续成立了稽察机构。二是各级水利部门认真组织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绝大部分及时得到了整改。三是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检查,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检查,保障国家重点领域水利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充分利用其他部门的优势,包括审计、国家重 大项目稽察、财政专员检查以及社会媒体监督等,帮助把好水利工程质量关。特别是建立了监察、水利部门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全面开展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水利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工作成效明显。
(五)狠抓队伍建设
为适应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重点加强了质量队伍建设,形成了包括行政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内的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队伍体系。同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施工、监理、造价、质量检测等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培育力度。目前,全国已有900多家水利建设监理单位,200多家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2000余家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水利水电专业建造师、质量检测员总数已超过15万人。全国各流域机构、省和地市级普遍建立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70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质量监督机构,江西、贵州、浙江、北京、重庆等省市的大部分县(市、区),特别是吉林省52个建制县(市、区)全部建立了质量监督机构。
(六)狠抓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建设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水利部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设,先后出台《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开通了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专栏,完善了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公布了水利建设市场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和业绩信息等,共计15万多条。特别是公布了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对提高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各级水利部门也加快了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并在信用信息应用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水利行业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得到了中纪委、监察部的充分肯定。
总的来说,过去这十年水利工程质量良好,质量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在此,我代表水利部、代表陈雷部长,向长期关心、支持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多年来从事水利建设管理的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质量监督管理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到通报表扬的全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仍 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如稽察、审计、中央专项检查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前期工作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导致少数设计粗糙;二是少数项目招标投标不规范,没有做到公平、公正;三是有的工程未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四是有的工程未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测、评定和验收;五是部分工程存在质量缺陷和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很可能会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加强水利建设质量管理的重大意义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要取得明显成效。这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是指导未来十年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
国务院《纲要》特别强调,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行业,质量的优劣可以反映其是否具备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基本素质。行业与行业的技术标准不同,反映在工程建设的质量、外观等各方面的要求上也有一定差别。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质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程的保证率,即为服务对象提供工程设计的防洪、供水等功能和服务的能力;二是工程的可靠度,就是工程自身安全可靠程度,在设计标准内不能出现安全问题,要保证结构完整和效益发挥;三是工程的耐久性,是指在运用工况和自然环境作用下,工程长期满足预定功能的能力。明确了质量的内涵,才能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意义。
第一,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和大自然打交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特别是在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大部分江河正逐步工程化,一旦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天灾就会变成人祸,导致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水利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公共利益和公共安 全,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安定。质量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建设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水利行业的形象,更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涉及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是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的重要任务是保障国家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进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务院《纲要》强调,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当前国家提出“三化同步”,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更需要有质量优良的水利工程作保障。因此,必须把质量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努力打造优质工程,保证工程能够持久充分发挥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三,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是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工程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是工程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现代化的工程必须是能够经受自然考验和时间检验的优质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这种生命可以是久远的。质量优良的工程历久弥新,像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沧桑岁月至今仍在发挥效益,是优良的质量延续了它的生命,更赋予其现代化的元素。而质量低劣的工程,无论其外观多么宏伟、技术多么先进、曾经发挥过多么显著的效益,一旦出现质量事故,也会很快被历史遗忘,人们只会记住它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质工程,为实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第四,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是确保大规模水利建设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总投资将达4万亿元。2011年全国水利总投资已达3452亿元,今后几年水利投资强度将越来越大。国家投巨资建设的工程必须是优质工程,绝不能是“豆腐 渣”工程;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保障质量安全;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社会关注度高,必须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的关系,切实把握“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这一准则,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各项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三、切实抓好新时期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为先,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队伍,加强政府监督,建立起具有水利特色的质量文化,全面提升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效益,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明确水利建设质量工作目标
国务院《纲要》指出了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明确了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纲要》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纲要》确定了2015年建设工程质量的阶段目标,提出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重大建设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还提出了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等具体指标。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水利实际,制定水利建设质量目标。《纲要》提出的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是100%,事实上水利工程已经达到了100%,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在治理水利工程质量通病上下功夫。要进一步从保证率、可靠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细化各项指标。同时,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大量民生水利工程如何确定质量目标,各级水利部门要进行认真研究,结合自身实际特点进行创新、探索,研究提出本地区中长期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并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加以落实。
(二)强化水利建设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决定质量态度,质量态度决定质量行为,质量行为决定工程实体质量,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否到位,在整个质量管理活动中是第一位的。强化质量意识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各级水利部门和参建各方下大力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实现。一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质量管理的价值导向。水利工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水利工程质量直接和群众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对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一定要认真领会、深入理解。二是要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水利工程安全问题既涉及到公共安全,必须保证自身安全和可靠;水利工程安全也涉及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人员安全也非常重要。三是要把诚信守法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石。没有诚信就没有工程质量,无论是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监管,还是参建各方的具体行为,都要把诚信作为基石,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等行为,要把坚持诚信守法体现在水利建设的全过程。
各级水利建设管理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在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观念方面做出表率。切实把好质量关,在质量与进度发生冲突时要把质量放在首位。要加强对全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明确保证工程质量是每个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底线,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要强化“创优”意识和“精品”意识,明确奖罚措施,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
(三)完善建设质量管理体制机制
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保障。造就一个优质工程不可能仅靠施工单位一家完成,只有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参与建设的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在整个建设过程都实施科学严谨的管理,才能建出优质工程。要按照《纲要》提出的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的要求,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监督下的项目法人负责、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的质量管理体制,强化水利建设市场主体的质量责任,严格执行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真正使具有水利特色的质量管理体制健全起来。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加快完善质量管理法规标准体系。要结合水利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规程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有制 度约束、有标准支撑,做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依法、科学、规范。《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是指导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性规章制度,要尽快组织完成修订工作。要加快《水利建设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修订工作进度,尽快形成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体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制度建设,在具备合法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出台质量管理办法,创新质量管理工作。
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实施建设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体制建设、制度建设最终要落实到项目实施上。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我们要提高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保证每一个项目都是精品工程。要在项目建设中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保证工程实施有序开展,堵塞在程序方面出现质量问题的漏洞。要严格执行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强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加强验收管理,把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最后一关。
(四)加强水利建设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意义重大。
一是抓好建设管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业务素养,树立良好作风,增强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意识,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敢于负责、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优秀质量管理队伍;同时,要配备必要的交通和办公设备,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实施。
二是抓好市场主体队伍建设。各市场主体对工程质量负主体责任,要通过加大政府培育和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和资质管理,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利建设市场环境,通过良性竞争,打造出一批信誉良好、业务一流、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队伍。
三是抓好专业技术执业人员能力建设。通过严格资格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努力造就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工程师队伍,承担艰巨而繁重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任务。
(五)实现政府对水利建设质量的有效监督
政府质量监督是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有力保障。各级水利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确保政府对质量监督管理职能落实到位。
一是加强质量监督机构能力建设。要加强监督队伍建设,监督机构应尽可能设为专职队伍,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的执法属性,大力推进县级质量监督机构建设,落实质量监督经费,使监督机构数量、专业、人员规模应与大规模民生建设规模相适应。要进一步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突出监督重点,提高监督管理效能,积极推行质量巡查机制和重点项目驻地监督机制,强化对重点工程和薄弱环节的监督。
二是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水利部门要把监督检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把水利建设质量作为重要检查内容,制定科学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提高监督检查的效率和效果。要加大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等重点民生水利工程的专项检查,确保质量不出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要建立问题整改台帐,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工作。
三是强化质量检测,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科学性。各级水利部门应进一步强化质量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用检测数据说话,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要积极推行第三方强制性检测和质量飞检。
做好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效益,事关水利改革发展大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坚持服务水利发展大局,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做好《纲要》在水利行业的贯彻落实,切实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使水利建设真正经得起大自然的考验、时间的检验和人民的检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国家水利部副部长矫勇2012年2月3日在2012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定稿)
在2012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国家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矫
勇
(2012年2月3日)
同志们:
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即将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结束了。下面我对本次会议做一简要总结。
一、关于会议的主要收获
这次会议是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防汛抗旱工作夺取2011年全面胜利之际召开的。部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同志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陈雷部长的讲话全面总结了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和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防汛抗旱能力建设的新要求,系统部署了2012年防汛抗旱的各项工作。陈雷部长的讲话对防汛抗旱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家防总副秘书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国务院应急办副主任郭晓光莅临会议并讲话,志彤同志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会议期间,10个单位进行了大会交流,谈了防汛抗旱工作中好的经验;全体与会代表围绕陈雷部长的讲话和志彤同志的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是一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会议,一次鼓足干劲、催人奋进的会议,一次交流经验、开拓创新的会议。概括起来,会议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深入推进防汛抗旱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题鲜明,突出了对经验的总结、形势的分析、问题的梳理和对工作超前的安排,是一次谋划防汛抗旱工作全局的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用战略和全局的眼光审视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客观准确地分析了推进防汛抗旱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就防汛抗旱工作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夯实防汛抗旱工作基础、提高防灾减灾管理水平、完善防汛抗旱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要求,部署了新任务。大家 一致认为本次会议使防汛抗旱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思想更加统一,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提高。
第二,肯定了成绩,增强了信心。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作为要突出加强的薄弱环节建设之一,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政策举措。中央政策的成效已在去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初步显现:全国抗旱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全面实施,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抗旱物资储备、特大防汛抗旱经费逐年增高,黄河下游滩区运用补偿政策已经落实,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开始实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已经立项建设,这一系列重大突破得益于中央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全国防汛抗旱工作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与此同时,卓有成效的防汛抗旱工作使得去年全国洪涝干旱灾害损失主要统计指标较常年明显偏少,死亡人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对这些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推进防汛抗旱工作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使大家进一步坚定了信心,防汛抗旱工作一定能够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第三,交流了经验,拓展了思路。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安排紧凑,内容丰富。会议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特点,无论是领导讲话、工作报告,还是大会交流、分组讨论,大家讲实话、想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会议安排10个单位分别就山洪灾害防治、台风防御、抗御干旱、抗旱服务组织建设、防洪抗旱科学调度、方案预案制定等工作介绍了经验和做法。会议还印发了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工作总结、防办能力建设情况分析等系列参阅材料。分组讨论很热烈,同志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经验做法和意见建议,都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同志们一致认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有利于我们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
二、关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会后,各省、各流域机构要及时将会议精神向本省、本流域防指的主要领导汇报,向防指成员单位传达。要认真组织学习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把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头,拿出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并严格督促检查,做到抓紧、抓细、抓实,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针对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我着重强调四点要求:
首先,要吃透会议精神。一是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一定要树立政治观和大局观。按照陈雷部长讲话要求,在思想认识上把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作为保障今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好。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认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就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超前安排,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维护“稳中求进”的良好经济局面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做出贡献。二是要着力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陈雷部长在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当前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五个差距”,各地各部门要仔细排查、认真梳理本流域、本地区、本部门防汛抗旱存在的薄弱环节,按照陈雷部长提出的全面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6个方面的新要求,进一步落实中央政策措施,夯实工程基础设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突出依法防控,构建保障体系,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在大汛大旱面前基础牢固,指挥有序,调度有方,行动有力,保障有效。三是要全面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意义重大,不容半点马虎。要按照陈雷部长讲话中提出的做好2012年防汛抗旱十项工作的要求,逐项细化成具体工作方案,要以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应急处臵工作为重点,把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臵和善后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使水旱灾害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其次,必须树立风险意识。陈雷部长的讲话,从经济形势分析、气候变化特点、保障民生需求、社会稳定意义等方面论述了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特殊性,所以我想着重强调一下风险意识。一是从气候变化看,必须增强防御极端气候灾害的风险意识。据统计,自1991年至2010年这20年间,我国发生流域性大洪水17次,比1990年前40年间流域性大洪水发生频率高出20%,我国近10年来极端强降水现象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强台风和超强台风侵入我国的次数也有增加趋势。因此,今年更加要有防御极端气候灾害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确保极端气候灾害的有效应对。二是从历史案例看,必须增强发生历史性大汛大旱的风险意识。长江流域已经有141年没有发生宜昌以上的流域性100年一遇洪水,今后发生的概率逐年增高,虽然目前已有三峡工程和长江干堤,但尚未经历设计洪水考验,一旦发生设计或超标准洪水,防洪安全的压力仍然巨大,绝不可掉以轻心。海河北系自1963年以来已有50年未发生过大洪水,现有防洪工程老化失修,河道尾闾淤积严重,多年没有经受大洪水考验,一旦发生历史性大洪水,河道行洪能力令人极为担忧。从干旱角度看,1637至1643年华北地区曾发生历史大旱,实际平均年降水量仅为378毫米,年降雨量最小仅为283毫米(1640年),这是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流域性特大干旱。虽然历史与当代的政治制度、综合国力、水利基础、抗灾能力无法相比,历史发生的灾难也不可能重现,但目前我们面对的是众多的人口、密集的城市、经济的安全,挑战会更加严峻,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此,我们务必要树立抗 御历史性大汛大旱的风险意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三是从工程状况看,必须增强在大汛面前工程可能出险的风险意识。我国仍有大量的小型水库存在病险问题,仍有大量的堤防未经过除险加固,仍有大量的中小河流未经过系统治理,仍有大量的山区县市未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这些都是我们防汛抗旱工作中极大的风险和隐患。所以,今年我们要充分估计到水旱灾害的各类风险,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情况和问题想得更加恶劣一些、严重一些、复杂一些,坚持打有准备之仗。
第三,必须科学地完善预案方案。防范大汛大旱,必须要有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类防汛抗旱预案方案是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工程调度运用、人力物力配臵、群众安全转移、灾情险情紧急处臵的重要依据。这些年来防汛抗旱部门建立了一整套的应急预案,这里想突出强调以下几点。一要按照气候变化的实际、今年防大汛抗大旱的要求、水利工程和经济社会变化的状况,认真梳理防汛抗旱预案方案有没有需要调整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凡是需要的,不要等待观望、不要拖延,要抓紧调整和完善,确保灾害发生之前有科学的应对措施。二要针对今年换届之年干部变动大的特点,加强对地方政府防汛抗旱负责同志的培训,尤其对市县政府防汛负责同志的培训,使他们了解预案、熟悉预案、能够运用预案,使预案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防汛抗旱部门防御水旱灾害的有力武器。三要加强各类预案的演练与落实,加强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部门的责任,按照贴近实战的要求,全面检验和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严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要把预案评价纳入灾后评估的重要内容,通过评价分析不断完善各类预案。预案的评价分析要形成制度,不走过场、不重形式、不做表面文章,真正达到通过实际检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利再战的目的。
第四,必须狠抓工作落实。认真落实陈雷部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夺取2012年防汛抗旱伟大胜利,必须狠抓工作落实,真正做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反应迅速、措施得力、保障有序、效果显著。一要强化责任制落实,切实把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到实处。二要强化指挥运筹,做到指挥统一、决策科学、部署果断、协调有力,指导及时、督察严格。三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提高气象水文预报准确率,延长预见期,为决策和行动赢得时机。四要强化科学调度,充分发挥工程措施在防汛抗旱中的巨大潜力。五要强化工程运用管理,确保汛期工程自身不出灾难性问题。六要强化险情抢护和人员转移,要抢小、抢早,做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排除险情,及时转移受威胁 的群众。七要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队伍体系和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八要强化防汛抗旱宣传和信息报送发布工作,及时掌握汛情、旱情和灾情,牢牢把握话语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当前要着力抓好的几项工作
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志彤同志的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开局非常重要,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要切实抓好冬春抗旱工作。这是陈雷部长部署今年十项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涉及到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务必抓实抓好。目前全国有248万人、20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特别是西南地区去年蓄水严重偏少,部分地区群众饮水非常困难。据气象预测,今年春季我国东北西部、华北北部、黄淮大部、江南东部和华南中东部发生春旱的可能性较大,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人饮保春灌。一是要全面摸清旱情底数,对可能发生供水短缺的城镇、农村进行排查,对现有水源进行详查,全面掌握总量、分布和短缺状况,及早制定完善和落实抗旱应急预案。二是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骨干作用,切实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统筹安排好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三是做好抗旱应急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地下水源条件的,要及时做好抗旱打井工作;对有地表水源条件的,要抓紧沟渠连通,保障水源畅通;对不具备水源供水条件的,要加强临时应急供水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四是加强气象、水情、墒情、旱情的监测预报和分析,及时派出工作组加强对基层抗旱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加大抗旱投入的力度。
二要切实抓好凌汛防御工作。这也是陈雷部长讲话中突出强调的一项工作。近几年,黄河等北方河流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凌情和险情,黑龙江、伊犁河等河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凌汛灾害。所以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下这项工作。当前黄河累计封河长度已达914公里,其中内蒙河段槽蓄水量已达11.9亿立方米,且分布上多下少,上段水位较常年偏高,对开河非常不利。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防凌工作的重要性和形势的严峻性,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是认真落实防凌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不留死角。二是修订完善防凌预案,细化并落实“拦、调、分、疏、滞、泄、守”等各项措施。三是加强凌情监测预报,强化水库、水电站的调度运用,科学调控河道流量,平稳控制开河流量。四是强化堤防守护和险情处臵,严格执行巡堤查险制度,备足防凌抢险物资,确保险情能早发现、早抢护,及早转移受威胁的群众。五是主动与部队加强联系,及时通报凌情信息,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突击队作用。
三要切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各地要进一步夯实防汛抗旱工作基础,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狠抓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抓紧编制实施方案,加强建设管理,落实配套资金,倒排工期,强化督察,扎实推进,确保2010和2011项目在2012年汛前建成、汛期发挥作用,今年安排的项目明年汛前全部完成。二是做好全国抗旱规划全面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明确责任单位,落实工作经费,抓紧组织编制全国和省级抗旱规划实施方案。三是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工作,特别是起步晚、任务重的地区要结合全国抗旱规划的实施,抓紧开展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四是全力推进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抓紧编制上报二期初设报告,落实配套资金,强化建设管理。
四要切实抓好汛前准备工作。要抓住主汛期到来前的有限时间,提前安排部署江河防洪、水库度汛、山洪灾害防治、台风防御、城市防洪和供水保障等各项工作,扎实做好思想、组织、队伍、物资、工程、预案、责任等各方面的准备。一要强化防汛抗旱责任制的落实,特别是地方政府集中换届较多的地区,要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部,做好调整人员的工作交接和责任落实。二要抓紧抢修水毁灾毁水利工程,汛前确实难以完成的工程,要落实安全度汛措施。三要抓紧落实水库水电站安全管理措施,加快实施除险加固计划,确保安全度汛。四要抓紧修订长江、黄河、松花江等江河防御洪水方案,以及重要水利枢纽的洪水调度方案,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五要从实战出发,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和培训演练,及时补充防汛抗旱物资。六要认真开展防汛抗旱检查,仔细查找并及时解决安全度汛存在的问题,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同志们,这次会议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等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重庆市水利局、市防办为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在此,我代表国家防总、水利部和全体与会代表向重庆市委、市政府、市水利局和市防办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五篇:国家水利部副部长矫勇2012年4月14日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审核汇总上报会议上的讲话
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审核汇总上报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矫 勇
(2012年4月14日)
同志们:
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正式普查表填表工作即将完成,数据汇总审核上报工作全面开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汇总上报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经验,全面部署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和汇总上报工作,切实把好水利普查数据质量关,为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奠定基础。刚才庞进武同志报告了水利普查近期工作进展与下一步工作安排,内蒙、辽宁、河南、广东、新疆5省、区水利普查办负责同志做了典型发言,交流了做法和经验,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一阶段水利普查工作成绩
去年12月19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填表上报动员大会以来,各级水利普查机构按照陈雷部长的讲话精神,加强组织动员、周密部署安排、狠抓任务落实,积极推进水利普查填表上报阶段的各项工作。
第一、填表上报动员部署广泛深入。填表上报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国务院水利普查办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及安排,对正式普查表填报工作进行了具体布臵。各级水利普查机构结合实际制定2012年工作安排,逐级对普查表填表、汇总、审核、上报等工作进行了细化落实。7个流域机构,四川、江西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召开了填表上报工作动员会,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上海、浙江、重庆、云南、西藏、新疆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文部署填表上报工作,对普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推进了填表上报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普查数据采集录入全面完成。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加强了普查数据录入的动态监测和工作推进,连续印发了9期《水利普查数据录入情况动态通报》。截至三月中旬,全国水利普查台账数据、静态指标数据收集基本完成,并同步完成了数据录入工作。陕西、河北、辽宁、山西、河南和湖北等省率先完成了数据录入工作。山东、广西等省、区随时掌握本地区的录入进度,对进度滞后地区采取通报、倒排工作日、现场督导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普查数据录入工作进度。
第三、空间数据采集标绘进展顺利。在普查对象名录复核确认和数据全面获取的同时,国务院水利普查办要求各地加紧水利普查对象空间数据标绘与校核工作。大部分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实行了空间数据采集标绘动态通报制度,随时掌握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江苏省委托专业测绘部门,高质量完成了空间数据采集标绘工作。北京市与测绘部门合作编制了《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工作底图使用及标绘手册》,明确规定了每一类普查对象的标绘要求。河南、山东等省组织技术支撑单位或专家组深入各县(市、区)进行空间标绘质量巡检,保障空间数据采集标绘质量。
第四、普查数据审核准备工作扎实充分。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全面做好数据审核准备,制订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及技术规定,对数据审核任务、方法、程序和标准作了具体规定;组织召开了两次专题工作会议,推广了广东省开发的水利普查数据审核辅助软件,有效地提高了审核工作效率。各地区积极收集数据审核基础资料,细化数据审核工作方案,开展数据审核专题培训。河南省制订了数据审核工作方案,选择试点县进行演练,开展数据审核示范,为全面开展数据审核工作做好准备。
第五、普查数据预审工作基本完成。为了提前查找数据问题和不足,保障普查数据质量,国务院水利普查办要求省、市水利普查机构对普查数据进行预审把关。目前,水利普查数据预审工作基本完成,各地结合实际创新了很多好的工作做法。辽宁省采用“驻市轮县”工作方式,对县级普查数据开展静态成果汇总以及横纵对比审核、各专项间关联关系审核和行业用水定额对比分析工作,并于今年2月底初步完成全省县级数据预审核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全区建立“五查八比一审一报告”工作机制,并邀请统计、国土、气象等有关部门专家提前参与数据审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实际认真设定审核辅助软件的参数,采取逐级审核与交叉审核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明显。
第六、填表上报督导检查全面开展。今年以来,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各流 域机构、各地区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了督导检查,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县级普查区,有效推进了填表上报各项工作。7个流域机构集中技术力量,分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填表上报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内蒙古自治区克服人员少、地域广、路途远等困难,组织力量对全部盟市进行了督导,并发文通报了工作开展得较差的地区,检查力度大,检查效果好。
第七、填表上报宣传工作富有成效。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印发了水利普查时点前后宣传计划和今年普查宣传工作安排,全面指导各地区宣传工作。中央电视台6个主要频道连续播放了全国水利普查公益广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普查工作动态和专题宣传。宁夏、四川、江苏、北京等省市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广泛开展了水利普查时点宣传。湖南省对罗宇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省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许多地区结合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掀起水利普查宣传高潮,为水利普查数据填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八、其他水利普查工作同步推进。在全力推进填表上报工作的同时,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同步开展了经费管理、档案管理和培训工作,落实了2012年水利普查经费,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初步提出了全国普查成果应用展示系统建设方案,各地积极筹划普查成果应用开发工作,北京、广东已全面开展“一个平台”“一张图”的建设工作,江苏初步开发了水利普查成果掌上机系统,为后期全面推进水利普查成果开发应用工作开了好头。
总体上看,水利普查各项工作进展基本顺利,为6月底全面完成填表上报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深刻认识当前水利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各流域机构、各地方前一阶段对水利普查填表上报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调研情况看,填表上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依法普查意识比较薄弱。依法普查是开展水利普查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确保水利普查成功的关键所在,但部分地区依法普查意识还比较淡薄。一方面,部分普查填表对象存在拒报、虚报、瞒报普查数据情况,特别是涉及用水量、资产、财务收支等数据的拒报、虚报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一些普查 员和普查指导员未严格依照普查程序开展普查,不进行实地入户调查,不对普查表数据进行核实,影响数据填报质量。究其原因,既有普查对象不配合问题,也有普查人员责任心不强问题。
第二、组织推动出现松懈倾向。水利普查是政府行为,有效的组织推动是关键。目前水利普查已到了冲刺的阶段,但一些水利普查机构存在松散懈怠现象。一是领导不重视,存在应付、对付的情绪,被动消极对待普查工作。二是普查队伍不稳定,随着水利建设任务加重和防汛准备工作临近,一些熟悉普查工作的技术骨干被抽走,普查工作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三是工作执行不力,一些普查机构“有想法、没办法”,各项普查工作规定和要求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工作进度比较滞后。
第三、数据质量存在一些问题。数据质量是普查成败的关键。在对采集录入的水利普查数据的进行预审和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普查数据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的地区普查对象不完整,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普查中,取水口、排污口漏报、错报现象还比较严重。二是部分普查数据来源不规范,该实测的没有实测,该建台账的没有建台账。特别是南方部分灌区用水数据,不是通过实测得到,而是采用定额反推的方法计算获得。三是少数数据不真实,取用水量数据存在故意少报、多报、估报现象,甚至有先进行数据平衡再利用计算数据进行填报的情况。
第四、数据预审把关不严。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是保障数据质量的重要关口,但一些地区审核程序不规范、内容不全面。在审核内容上,对于可以利用软件开展的审核做得较好,而对于需要现场核实的数据审核工作开展得相对不足。在审核程序上,没有严格执行普查数据审核程序及有关技术规定,特别是数据修改程序不规范。一些地方对通过审核发现的质疑性问题,不认真核实,而是直接对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中数据进行修改,也没有记录修改的人员、时间、原因,工作不严肃。
第五、督导检查不深入。国家级督导检查中发现,一些省、市普查办都检查过的地区,流域机构再次进行督导检查时,仍发现大量问题,反映出有的地区督导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分析原因,一是准备不充分,没有预先制定工作方案,没有明确工作重点;二是人员组织不力,缺少专家和有经验的同志参加;三是方法不科学,没有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发现质疑性问题没有到现场核 实,没有及时总结一个地方的共性问题及时系统解决。
第六、数据安全保密存在漏洞。水利普查涉密数据关系国家利益,保密工作责任重大。国务院水利普查办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保密工作,印发了保密规定,采取了一系列保密措施,但在一些地区,数据安全保密还存在较大隐患。一是保密意识不强,还存在麻痹思想,特别是普查办领导和保密关键岗位人员对保密要求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保密制度执行不严,各项保密工作要求未能有效执行。三是数据保密存储环境还不合规,保密电脑没有单独放臵,存储介质交叉使用。
上述问题在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推进填表上报工作按期保质完成。
三、准确把握当前水利普查工作的任务要求
按照水利普查的总体安排,从现在到6月底,水利普查工作进入逐级汇总、审核、上报的工作阶段,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和人员要以普查数据质量为核心,完成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抓紧完成正式普查表填报工作。普查表填报是依法开展水利普查的关键,是控制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形成水利普查成果的关键步骤。目前尚未完成正式普查表填报的地区,要加强组织协调,积极动员各类普查填报对象按时、依法完成普查表填报,认真核对后录入数据。已经完成正式普查表填报的地区,要及时组织完成正式普查表数据在上报系统中的修订、补录和再处理工作,做好正式普查表的归档管理。
第二、全力做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正式普查表填报完成后,各级水利普查机构要在前一阶段数据预审工作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完成本区域普查数据审核工作。县级普查机构要对基础数据、汇总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全面审核,重点要确保清查表、台账表、普查表数据等基础数据的质量以及普查对象的空间位臵准确标绘。省、市级普查机构一要重点对汇总数据进行审核,对于审查发现的汇总数据质量问题,要进一步检查基础数据质量,责成下级水利普查机构进行复核确认;二要从所辖的普查区内选取一定数量的普查对象,进行基础数据的详查和现场复核;三要对跨区域普查对象进行对象归并和空间数据的拼接。各级普查机构在审核过程中,要全面把握审核要求,既要进行普查数据完 整性、规范性和一致性审核,更要注重数据的关联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的审核;要严格掌握审核标准,数据质量有严重问题的,必须进行普查数据全面复核和整改重报,审查、抽查不合格的,不得通过成果审定;要严格审核程序,审核数据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复核,凡涉及普查表数据修改的,必须通过县级普查机构复核,经填报单位确认后,方可对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并做好数据修改记录。
第三、及时完成普查数据汇总上报工作。水利普查数据审定后,县、地、省要自下而上逐级开展数据汇总上报工作。汇总上报是对一个地区水利普查成果的总检验,上报内容包括普查数据汇总表、基础数据集、普查对象空间标绘成果、普查成果分析报告和普查工作报告等,时间紧、任务重。省级水利普查机构一定要统筹安排,在6月底前完成本省级普查区水利普查表数据、普查对象空间标绘成果和大型水利工程资料的报送,8月底前报送全口径经济社会取用水量推算成果及水利普查工作报告。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经济社会用水汇总分析。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是本次水利普查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要抓紧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水量计算,做好区域供用水量汇总和水量平衡分析。工作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人为进行数据平衡,务必确保上报数据真实准确。
第四、提早筹划成果开发利用工作。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抓紧完成填表上报工作的同时,要超前谋划、提早部署做好成果开发利用工作,发挥普查成果在制定水利和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合理配臵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要围绕水利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及本地区关注的重大问题,梳理普查数据研究应用方向,为后期水利普查成果应用开发打好基础。要着手准备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建设的前期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以普查数据为基础,整合各类涉水数据资源,建立基础水信息数据库,开发管理系统,建立可持续的更新维护机制,搭建区域、流域、全国性基础水信息平台,强化水利统计的功能,更好地满足水利发展与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切实加强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自2010年启动以来,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努力。在此关键时期,各级水利普查机构不可有任何松懈和动摇,要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扎扎 实实做好当前各项水利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普查办主任这三个多月必须把普查工作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专职副主任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普查工作。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向水利厅(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和政府分管领导汇报,获取他们的支持。各地水利普查成果必须经本级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审议后,方可上报。要稳定普查机构工作人员队伍,通过多种途径,抽调足够数量的水利专业人员、统计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参与数据审核工作。要统筹好工作安排,正确处理好水利普查与水利建设、防汛抗旱等水利工作的关系,细化各项普查工作的时间安排,克服困难,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协调、同步推进。
(二)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当前水利普查工作情况,加强工作责任落实,对工作中责任不到位、落实不力的地区,特别是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抽查中发现问题较多,还未整改的单位,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严格执行数据质量一票否决制,对上报数据质量不符合质量验收标准的地区,尤其是与国家事后抽查结果差异较大、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除要求限期整改外,还不得参与任何与水利普查有关的表彰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通报批评。涉及弄虚作假、违法违纪的,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三)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在水利普查审核汇总过程中,要加强与本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业务单位的协调沟通,争取规划设计、水资源、农水、建管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联合开展水利普查数据汇总审核工作,全方面确保水利普查数据质量。要加强与统计、环保、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大协作力度,共同把关水利普查数据,为水利普查成果的顺利发布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县级以上水利普查机构要深入普查数据填报、审核工作一线,加强对基层普查的指导,保障数据质量。对力量薄弱、进度滞后、问题较多的地区,对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等难度较大的内容,要集中技术力量,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结合实际组织咨询专家组,分专业、分片区,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与技术服务,分析存在问题原因,重点指导,切实解决基层普查工作发现的问题。
(五)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与执法检查。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各流域机构、各省级水利普查办要进一步组织人员力量,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加强对市、县 普查数据审核汇总上报工作的督导检查,督促各地区按照规定的审核汇总上报程序开展工作,按照规定的审核标准进行数据质量把关。对于拒报、瞒报、虚报普查数据的填报单位,要联合监察、统计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和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查实的违法违纪案件情况要进行曝光,并依法追究责任。
(六)进一步加强数据保密。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汇总时期,也是加强数据安全保密的关键时期。各级水利普查机构要进一步开展保密教育,强化水利普查保密工作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坚决杜绝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对具有保密要求的水利普查基础图件数据、水利普查成果数据、尚未正式发布的各级各类水利普查数据,要严格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保密管理办法》和相关保密法规要求,做好保密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完善保密措施,落实保密人员,强化保密责任,及时查找保密问题隐患,防止出现保密安全事故,确保水利普查工作安全顺利完成。
同志们,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做好数据审核汇总上报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让我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汇总上报任务,为水利普查取得圆满成功,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