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告白》影评
《告白》影评
日本影片《告白》讲述的是伦理和正义之间的分歧。
一位中学女老师在校园游泳池内发现自己的四岁女儿意外溺毙,后来经她私下调查,原来是班上两位学生谋杀的,但杀人动机实在荒唐。痛失爱女的老师辞职,不向警方申请重新调查,而在结业式那天向全班学生告白真相,并透露了她的复仇计划,在学生们的心底种下恐惧的因子„„作者用反推理手法来心理分析新时代教育和校园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亲人、嫌疑犯学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学等主观视角分别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动机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许多重要问题,像是师生亲子关系如何有效沟通、校园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惩罚该如何拿捏、如何与疑似有问题的学生相处来预防犯罪,如何落实个别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规章是否该检讨等等,小说适切地用个人的自白故事点出当今教育出了问题的因果所在。
从女老师的第一场告白开始,一直到每个人各自的告白,隐约感到它一刀切开人们內心底层对世界的困惑,将所有黑暗的秘密沿著人性底层,一层又一层的切开。电影中,每个人的告白不约而同掀开了人性底层最阴暗且最脆弱的一面:以自己的方式制裁学生的女老师(她无法接受残酷杀害她四岁女儿的学生在法律的保障下毫发无伤);从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天才少年A(他得不到母爱,因而任意践踏他人的生命);胆小如鼠却犯下大错的自卑少年B(他想证明自己并非别人眼中胆怯无用的少年);一味溺爱儿子少年B的母亲(儿子犯下滔天大罪,她仍坚持儿子只是被不良同学带坏);品学兼优却阴暗无比的少女(她看清了人强悍背后的软弱,却再也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与常人无异,內心的告白却都如此惊人,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阴暗包含了所有大大小小的伤口:童年的创伤,成长过程的阴影,以及被人残酷对待的烙印。当阴暗毫无遮掩的被摊在阳光下,心中的弱点也将一览无遗,赫然发现残酷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受伤的灵魂。无法接受自己不被爱的事实,因而夺人所爱,伤人所爱。然而,受伤并不能变成伤人的借口,一个必须借由伤害别人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人,只是更加突显了他的自私与脆弱。
影片在表现手法上的极强烈的对比反差,是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你不看画面,会听见电影里充满了音乐、自言自语式的沉静念白,以及少年们尖锐刺耳的叫声,以清澈画面和幻漫配乐制造MV级别的电影语言,来讲述这个关于死亡、设局、报复的故事,用大量几乎带抒情意味的慢镜头描述死亡,这些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舒缓的音乐,加上残酷的画面,更加给人强烈的震撼,不像那种陪着刺激音乐的惊悚电影给人感官刺激,《告白》把各种暴力甚至杀人的镜头放慢,并配以抒情的音乐,不会让人感到害怕,反而更多的是引发观众的思考,给观众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去领悟影片所要表达的含义。
《告白》最终要传递的主题其实是“爱”。它讲爱的方式与常规恰恰相反——常规思路是用人性本身中的善来表现,以爱表达爱、以爱体现爱。《告白》却是以爱的反面(仇恨、屠杀、反人性)颠覆纲常,却是殊途同归。你可以看到《告白》中没有任何一个场景在表现“人性善”,仅有的那位男班主任虽温暖,看似善良,其实只是愚昧。
在影片中,暴力杀人的场面被表现得很唯美,让人不禁感到寒冷。其实这些都是从反面来表现爱。
《告白》以电影这么一种大众化媒体,这种大多数时候得尽量宣传光明面、对生活加以理想化,让大家习惯喜剧或较为纯粹温柔的悲剧的媒体,来展开这么一个阴冷到头、毫无宽容、“都死了”充满痛苦的故事。
对青少年暴力死亡犯罪的态度;以温柔抒情的方式勾画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对“恶”的不加掩饰甚至渲染,使之对观影者进行各种突破底线的感官和认知刺激。
第二篇:《告白》影评
我们都是潜伏着的A、B、C,抑或D、E、F...——凑佳苗《告白》影评
单亲妈妈森口在一所中学教一年级二班的化学,暑假即将来临,森口老师面对着这群才13岁的孩子们做告别,于是故事展开了:森口年仅六岁的女儿不久前在学校的游泳池被警方确认为溺水身亡,但随着深入调查,森口发现这不是一场意外事故,而是一场谋杀,犯人就是自己班上的两名同学,姑且称他们为A和B吧。爱女情切但迫于日本《少年法》对未满14岁少年的保护,森口只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这或许也是一场救赎。于是她很平静地告诉他们,她刚在A和B的牛奶中掺入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而这位艾滋病患者就是她女儿的父亲...从此以后,这个班便像人间的一座地狱,像被人遗忘的十三区,像皮肤下的一块烂疮,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秘密,却又用刻意而急促的喧哗试图掩盖这个罪恶...再来看看A和B的命运。A的母亲是一名很有才华的物理学家,为了家庭和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学术道路,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很高的希望,试图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学术辉煌,在认为儿子并非可塑之才后,决然抛弃家庭重走学术道路,在这种环境长大下,A一直很自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母亲的关注,挽回母亲的爱,他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个表现规矩,成绩优秀的孩子,可背地里他一直在做各种实验,主要是发明“处刑机器”用以虐待和残杀流浪动物,终于为了制造轰动以引起母亲的注意,他诱骗B一起将自己新发明的处刑机器用到了森口的女儿身上。B在家人的过度保护下,成长为懦弱胆怯的人,他内心极度不自信,没有任何朋友,当被A选中时,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紧跟左右,最后被A利用成了罪案的直接执行者。这里还要讲到C,C在周围人的眼中一直是个乖乖女,文静漂亮,但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去年“一家五口灭门血案”的作案者,她模仿推理小说,搜集各种化学药品,将它们掺入到家人的食物中,最后用氯化钠杀死了全家人,可在《少年法》的保护下,她又安然的坐在了教室了。这部片子可能会让人想起美国电影《守法公民》,但比起《告白》的流畅淡静,美国人倒更显得咋咋呼呼。
整个影片充满杀人的气息,这似乎让人觉得人的生命贱如蝼蚁。生命到底什么,什么叫生活?陶行知说,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就叫生活。生活作为人的一种存在形式,并不是简单地“生存”、“活着”,因为动物也具有单纯地“生存”和“活着”,人要显示出比动物更高的意义,就要对生命“生生不已”的追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去伤害他人或是自残,甚至自杀。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对其他生物或是在大部分人看来不具有生命的物品产生过破坏的念头,譬如扯断一节树枝,因为它恰巧在你要通过的道路上,而不是因为需要用它来做拐杖,譬如摘下一朵花,因为你只是想要拥有它,而不是因为你发现了它的美,又譬如和情人吵架,就拿手边任何够得着的可怜的物品发泄,我曾听说过一种“科学泛神论”,它是这么说的:人折树的时,或是揭下树皮时,树也会痛苦。树会觉得折枝是“伤害”,揭皮是“侮辱”,是“羞辱”,等于“被人打了脸”。树之看、听、触、嗅、吃、消化、排泄,和人类不一样,但对其生物的作用,并无基本不同。树能觉得光、声、热、空气的移动,树之快乐或不快乐就在与能否得到雨和阳光。
我们似乎缺少对生命的认识,缺少对生命的敬畏,缺少生命教育。套用宏观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生命教育分为社会的、学校的、老师的、家长的生命教育。对应影片中分别是社会的《少年法》、“限酒令”,可生命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个的年龄,年龄限制到底是什么?不满十六岁杀人也不受严厉的处罚,于是十四五岁的孩子钻少年法的漏洞,犯下了许多严重的罪案。法律允许满二十岁后可以饮酒,并非建议满了二十岁就要喝酒,但是既然有年龄限制,觉得满了这个年龄不喝好像就亏到了,结果反而助长了饮酒。学校是怎么进行生命教育的呢,只强调学生正处于第二性征的时期,强迫学生每天喝下两百毫升的牛奶,然后进行体检,看看他们的骨骼密度长得如何。在学生眼中,老师永远是对立面,是管制者,是需要反抗的对象,也是可以戏弄、拿来做实验的物件。家长以A和B的母亲为例,前者一味苛责孩子,后者一味宠溺、包庇孩子。
生命包括身体和对生命的敬畏的心理,对生命的敬畏又分为对自己和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什么样的人才会忽视生命?一种是无所畏惧的人。当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便可以无所畏惧到蔑视一切,生命自然也可以被抛弃。这种人要么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像陈胜吴广之辈,要么就成了狂热分子,去杀人或自杀,像人体炸弹。还有一种是生命的负重太轻的人。没了任何的负重,生命就像气球一样慢慢脱离我们的肉体,就会让人陷入我们通常说的迷茫状态,让人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产生“活着真没意思”的想法。这种状态下,有的人试图干点什么给生命加压,有的人却会陷入到一种眩晕中。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是这么解释“眩晕”的:眩晕是一种让人头昏眼花的感觉,一种无法遏止的堕落的欲望,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日本因为多地震等自然灾害,所有从小就教授逃生避难等课程,似乎他们国家的人对生命要重视的多,但为何仍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只将生命停留在“身体”阶段,没有到达“心理”阶段。果真这样,我便要将他们的种种努力称之为“肉身教育”、“尸体教育”,这保存的不是活鲜的生命,只不过是具具尸体罢了。我的一位老师提到余华的《活着》时,曾提出“存在便是有意义”的观点,可若活着只是行尸走肉,那便没了任何意义,我想老师的意思应该是人要先活着,至少要先存在着,才会有再次实现生命意义的机会。所有人至少要给自己和他人存在的机会,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以自杀来剥夺自己存在的机会,杀人来剥夺他人存在的机会,也不可以肆意破坏来剥夺其他植物、物件存在的机会。相比于“存在而活着”,我倒更赞成“积极消费生命观”。现在很流行养生,有人错误的认为“养生”就是为了延长寿命,可以不理世事,不思追求,其实这只是妄图延长时间,无论活的多长,这些时间都是无意义的空白,反而是浪费生命。积极消费生命不是让人肆意挥霍生命,与养生也不冲突,是要我们的生命存在的有意义,有价值。怎样确定一个人是在积极消费生命,还是在虚度时日或疲于奔命呢?就看独处时,感到充实还是空虚,所以独处、私密和个人空间对人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人活下去并活在真实中不可或缺的支撑。
光谈生命教育似乎有点大而空,生命教育不能只谈生命教育。个人认为生命教育还应结合爱的教育、美学教育和死亡教育等,其实生命教育就是随后这些教育,是不可分离的。ABC也曾闪过生命的光辉,那就是对“爱”的渴望,无论是母爱还是友爱,但这些爱消失时,我们才在他们的悲痛中感受到他们的生命。弗洛姆《爱的艺术》表达了一个观点,获得爱前先要学会爱别人,很浅显的道理,但很多人都没有学会。最珍贵的东西在毁灭的那一刻总是最美的,正因如此,《死神来了》《杀死比尔》这类影片才大受世人欢迎。其实人都有毁灭的冲动,不是人人都敢去创造毁灭那刻的美,但至少人人都渴望欣赏那刻的美。大部分人是不敢的,于是需要有些媒介来发泄,便有了《死神来了》。这种美称之为凄美,世上还有很多的美,优美、华美,真、善、美才是真谛,只有懂得欣赏美,才会意识到“存在”。又或许,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方式是死亡教育,正如毕淑敏在《心理小组》中提议的那样,人人都应该去公墓走走,特别是要将那些忽视生命的家伙拉到墓地去,好让他们坦然接受死亡,开始敬畏生命。
最后应该承认的是,其实我们都是潜在的A、B、C,或是D、E、F,只是环境与时机的问题。我们一生都在探求生命的真谛,都试图摆脱A、B、C的影子,直到死去,可只要我们还没入土,A、B、C就一直潜伏在我们体内。可也没必要害怕,因为我们都没那个胆,所有大胆放心的好好活着吧。
第三篇:电影告白的影评
每个人都处在一种说不出的苦的以前叫委屈现在叫苦逼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块希望被治愈的伤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感要消失时出头一次降临于这个世界时,纵然家庭给了自己很多的关怀和温暖,也有些事情是父母仍然无法理解的,只有相似的成长阴影的人才会懂.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找到归宿的.有的极端了,选择了报复社会,也有的选择了报复自己的出生家庭,前者认为,如果世界上没有接受其的地方,那么其目睹的一切也没必要再存在,后者认为,如果其无法被这个世界所接受,那么其是被其家庭的教育所害,只有把祸害自己的根源清除自己才会获得新生但,世界是有法律的,也有比自己更强大的存在,无法对付比自己更强大的人,就会去对付比自己弱小的人,总而言之目的就是要把报复的心态完完全全的发泄出去于是出现了很多人们无法理解的虐猫,虐童的事情每个人都经历过痛苦的时候,但很多过了痛苦有了自己幸福的人就会在看见没过来的人在自己解脱痛苦是去指责对方怨天尤人仿佛这些是成功者的权利一样,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就产生了在没人关怀的情况下,第一个悲剧就产生在了悠子老师的女儿身上少年A(渡边修哉 14岁)这个犯人的心理比谁都痛苦,没人关怀,最终他为了证明自己而对自己的班主任的老师的女儿下手纯真年龄的学生选择这种方法证明自己的价值,电影里有一段就是修哉(学生A)给自己开了一个个人主页,一开始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小发明可是网页点击率为零,但他后来有次泄愤时把虐猫的照片贴上去后,点击率一下猛增他再如何早熟,但他毕竟是孩子,这种社会的回应给了他很大的肯定的暗示而他又被家庭冷落,连每天看见的应该说有管理责任的班主任却没多少沟通,他开始用恶作剧小发明用在班主任身上,直到有天他对班主任的女儿下手证明了他的发明是有很大用途的班主任为何不更多的关注下他们的内心呢?仿佛和自己无关一样的心态也是导致女儿之死的原因面对舆论,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修哉的复仇和其女儿无关可修哉就是修哉,因为这个世界是他看到的,他感觉到的,仿佛耳朵旁那个吹来的泡泡只要他再也没了感知,比如死了,那么这个世界也跟着死了,因为纵其世界仍然客观存在,但他已经感觉不到了,他眼中的我们也随之散去,也就是说在他眼中,我们眼中的他仅仅是我们眼中的感受而已,既然我们从不关心他眼中的我们的感受,那么他眼中的我们对他的指责也无关痛痒你对我好一点,我也对你好一点少女A(北原美月)如果有那样的家庭,或许现在也不会现在这个样子,比如软弱,比如依赖性太强,比如无法做主,比如很多时候迁就于别人反而自己一直在受伤,这个家庭一直在困扰着我。所以。露纳西那种用氯化钠把家人毒死的做法深受美月的崇拜,也有说法是美月就是露娜西,相似的家庭环境,两种看待世界的眼光,他们后来走到了一起,因为那心灵最深处的共鸣你的生命..很重践踏过生命的人是否还有资格获得重生?和美月一起在火堆旁打闹着,烧着自己的病例报告的修哉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新生活已经悄然开始,而其父母带给他的痛苦却仍然还在缠绕着他只要牵着美月的手走出这个阴暗的带有母亲残留记忆的房间,就能进入天堂,两个人互相支持着在地狱生活般的校园内变得勇敢,大家也渐渐不敢欺负他们了。地狱的生活已经走到尽头,门口就是天堂对于14岁的孩子来说,独立是很难得,社会的发展人心的剧变婚姻的稳定导致很多家庭的小孩不得不面对早熟,而然他们毕竟是孩子,催生的做法孩子只会自我毁灭这就是女教师悠子掌握的方法,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弱点就是其母亲/家庭,只要让其越来越觉得家庭无助,那么他们自己便会摧毁自己的出生的痕迹复仇是美好的,甜美的,一切的方向都朝着悠子的计划发展,虽然说着要给这两个小孩重生的教训,但美月的出现显然打乱了悠子的计划,美月给了修哉母亲般的关怀,可以说美月对修哉的付出是很多的,明明遭遇是一样的两个人,美月因修哉给她的一时的美好愿意为其付出一生。而让修哉杀死美月的动机,就是悠子再次将其母亲的记忆提出来:悠子老师在修哉的博客里用其母亲的身份留了言你害死了我最爱的人,我也害死你最爱的人悠子老师变成了和修哉一样的怪物,在大街上痛苦的哭泣成人,小孩,男,女,老师,学生,恋人,朋友,在这短短的1个多小时内,向他们眼中的社会摊牌了
日本遇到海啸了,人们吵成了一片。有的表示同情,一把鼻涕一把泪,有的破口大骂,活该,说钓鱼岛是他们的,海都“笑”了吧。
姐妹薇薇被小琳嫉妒了。薇薇很委屈,不知道哪里做错了。而小琳说,凭什么都是女生,她就那么好看,我就这么丑,必须让她吃些我没吃过的苦头,这才公平。
我于是迷惑了,到底什么是正确?什么是慈悲?什么是公平?
森口老师给了我答案。
无辜幼女被害死,作为老师的森口虽然怀疑是班上学生所为,但却无能为力,因为法律不会惩处未成年人。但是,请所有的人记住,道德会。森口老师的报复,出于恨,出于道德,出于明智,最重要的,是出于爱。对幼女的爱,对社会的爱,甚至对她所报复的学生的爱。任何作品,因为爱而有生命。
这些犯错的未成年人,是无辜的,他们只是不懂事。但是被杀害的可爱小女孩不是无辜的吗?诚然,报复很残忍,但是杀害不残忍吗?这报复的本质,是爱。是惩罚的爱。没有刻骨铭心的惩罚,这些未成年人无法理解生命的含义,无法理解爱的含义,结果就是,他们生而为人,却无法理解人的意义,无法体会人的感情,心里只有阴暗,没有安全感,没有道德感,这种对他们生存意义的剥夺,比杀害残忍,比报复也残忍。
而报复,让孩子懂得,这个世界,做错了事是要受到惩罚的,伤害了别人的人是会难过的。由此,他们将更加相信世界,相信人性的温暖,相信在这个社会,不会有无所顾忌的伤害向他们袭来。这不是一次复仇,这是一次教育。
所以我说,森口老师是一个强者。尤其是她复仇成功后难过地蹲在地上的时候,反而让她在我心里站立得更高。善良,在任何时代都是闪光的。
在这个价值观世界观疯狂多元化的时代,我们迷失了,很多明明是对的东西,却被说成胡说八道,要命的是,那些诋毁这个正确观点的人所说的话,我居然觉得,其实也蛮有道理的。有人说,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不必非分辨出是非。我却不甘心,因为我明确地知道,是非的界限是确定的东西,不应该因为我们的思考能力达不到它要求的高度而模糊而消失。如果我们只用一句“世事无绝对”来搪塞它,来应付它,这未免太妥协了吧,这是思维对困难的妥协,我无法接受。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的,但是请记住,罗马只有一个。在我们的心里,它的名字叫爱。
话说关于腹黑女的片子总能让我在暗爽的同时倒吸冷气。总说摩羯是个腹黑的星座,律师是个腹黑的职业,我两样占齐照理说应该是黑得一塌糊涂。但事实上,我空有一个腹黑的架子却长了一颗单纯明媚的心,有鉴于此,对于那种腹黑得很有美感和造诣的人,我总是心驰神往,同时又很想远离——因为实在不是一个段位的,怕正面碰上被搞死——如果我真的也算一个“腹黑”的话。
扯远了。刚跟时光网上大概扫了一眼,争论大多集中在女教师最后一句“开玩笑的”到底是针对什么上。以我婴幼级别的“腹黑”段位来看,我个人认为,这个女教师对于那两个倒霉孩子其实根本没有任何教育之心,她只是在复仇,而且是在心理已经变态情况下的复仇。一般的激情杀人,我们会称这个人是“凶手”;但是有组织有预谋慢慢的层层深入的杀人,我们则多半会说这个人是“变态”,而这样的杀人,显然不会是因为一时激情,他们一般会出于某种在凶手看来正当无比但在正常看来却已经扭曲了的目的——在这个片子当中,就是所谓的“生命教育”。如果不是已经变态了,请问大家见过这么教育人的么?排除看着电影本身很爽这一点之外,这事要发生在现实的生活当中,谁都会说这女老师疯了。因此,最后一句“开玩笑的”在我看来也只是一个单纯的变态之举,用途在于更进一步的展现女老师的精神已经明显异于常人了(如果这个时候她双手抠发,仰天长啸:“女儿啊!为娘的终于替你报仇了!”那么她还正常着~)。有鉴于此,我个人认为导
第四篇:告白书
致雪萍的告白书
亲爱的雪萍:
三月里,清风和煦,艳阳高照,树上的比翼鸟叽叽喳喳的秀恩爱,皆是一番万物复苏的景象……
八号的早上,我一如既往的在电脑面前工作着。“叮咚”一阵再熟悉不过QQ来新消息的声音响起,拿起手机看到是一位附近人的消息,点了进去看到消息我反而笑了“帅哥,忙吗?我想吃鸭脖,能给买下吗?”心想我们认识吗就让我给买,我们相距二十多里路呢!等了一会儿又发来一条消息使我决定非去不可了。“帅哥!微辣的哦!”我最讨厌有人比我认真了。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缘份吧——鸭脖的情缘
这几年我终于明白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遗憾的存在,比如很少有人能和他的初恋白头到老,也少有人能够在年少不懂事的时候就爱上一个人再也没有变过,更少有人能够不错过最爱自己的人。这是一个耗费初恋、人都善变又充满错过的世界,到现在遇见你,我变得豁然开朗了,是你的出现改变了一位不羁的少年……
我以前相信你肯定在那里,有那么一个你。微笑着或者哭泣着,温柔着或者痛苦着,快乐着或者奔向我,等我们足够成熟和优秀的时候,我们应该抱头痛哭的吧:这么多年的历练终于把我锻炼成一个爱过许多女生的人渣、把你锻炼成一个百炼成钢的好姑娘之后才让我们相遇。致雪萍的告白书
而我这封告白,写给漂亮的你——我的女神,让你知道我从快到二十岁的那个夏末开始等待,等待一个可以和我安稳度过剩下所有岁月的你。等你莅临我的生活,等你驾到我的未来,等这世界唯一的你。值得庆幸的是:我等到了你,终于等到了你……
认识你四十天了,我们经历了相遇、相识、相知、相爱。从现在开始我决定以你为中心:你不开心的时候,我陪你,你哭泣的时候,我陪你,你心情很不爽的时候,我陪你,你不想回家的时候,我陪你,无论怎样,我都陪你,只因为你是我最爱的人,你就是我的音乐,你给我带来好听的音符。你是我的全部,你给我生命带来了色彩。我永远爱你!可以跟我在一起吗?我说的是永远在一起,好吗?
当你开心的时候,我也会不知不觉笑出来;当你难过的时候,我的心比你更痛苦。我很喜欢你笑的样子,真希望自己能够永远珍藏你的笑容。请你嫁给我吧,我一定会让你永远幸福快乐!
生活给我出了个难题,送给我这么可爱的你,我该如何庆祝?生活也给你出了个难题,送给你这么忠诚的我,你该如何解决?我想,最好的答案就是,戴上这枚我为你实名定制的戒指(里面刻着“萍LOVE飞”),从此我们天涯海角相伴相随!致雪萍的告白书
爱你是一种病,得治,但我却选择放弃治疗,继续爱你,直到我生命的尽头。
失望,有时候反而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我愿意为你承受。不要怪我为什么不让你和其他男人聊天,管你这管你那个的,因为我怕,我怕会失去你。也怕你被其他男生骗走会吃苦,你和我在一起我才会觉得踏实——因为只有我真正的爱你!
遇上一个人要一分钟的时间,喜欢一个人只需一小时的时间,爱上一个人要一天的时间,我们已经认识一个多月了,一定会白头到老,百年好合的……
如果爱你是错的话,我不想对;如果对是等于没有你的话,我宁愿错一辈子!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位女人会让我有一种想结婚的冲动,但是直到遇见了你,我想结婚了——和你。…… …… …… …… …… …… 致雪萍的告白书
……
致此
亲爱的飞亲笔
第五篇:告白观后感
电影告白观后感
这已经是第四遍看《告白》了吧,我有个习惯,喜欢的电影会时不时去温习,喜欢的音乐会单曲循环很久。好东西就是每重温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这也是我喜欢看经典电影,经典着作以及挺经典音乐的原因,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去品味和推敲,不会让人产生浪费时间的感觉,不像质量差的作品细节处理的并不好,如果深入去看其实就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尤其是读书更应当读经典之作。
一直都很想写一篇关于《告白》的读后感,但是因为自己拖延的毛病,当然更重要的是恐惧写作的心理在作祟。今天就狠下心来把已久的感受和感慨一并表述出来。因为并没有对影片背后的社会背景进行考证,也没有对电影的拍摄技术进行分析,全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已,所以表达出来的东西可能会过于主观,但也算是自己的深思过后的东西吧。等将来,在细细回味也是一种幸福。
影片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对那群学生不仅是其中几个重要角色,而是全体学生充满同情,我感受到他们的柔弱感和无助感。开始的悠子的一段对学生的告白,就轻易地让那群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受到极大的影响,以致后来的行为全是来自当初的那段告白的影响,这完全体现了来自成人世界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强加于未成年人中,作用是非常显然的,从影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这完全是因为,青春时期甚至在20几岁之前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而在这个关键期,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力量的影响,很容易受到蛊惑。但如果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的话,那学生自然也能健康的成长,当然影片中反应的是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正确引导。这也表明这个时期家长和老师以及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引导责任,我们从影片中可以看到社会媒体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大量报道以及对他们的谴责和抨击,这完全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直接的消极结果就是造成其他未成年人的模仿,比如美月对露希娜的崇拜。此外,影片中的少年A和B的家庭教育都存在问题,前者是父母早年离婚,后者是过于溺爱。最明显的是少年A的告白中有提到:“我知道杀人是不符合法律的,但从没有人教过我杀人是错误的行为。这可以明显感觉到,少年A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从小就缺乏引导和教育。在影片中,可以感受到这些学生他们可以任意地受到老师的摆布,很多人抨击这一代的学生是多么的险恶,学生时代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和家长来引导的,甚至需要同龄人的引导。
影片的确凸显了“引导”的作用。悠子老师和推特老师两个人布下的局让整个班级处于一片不正常的状态,每个人都充满着对小值和修哉慢慢的敌意,这也强烈的体现了青春期的孩子的心智的薄弱,这时候他们并没有建立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极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即使到青年时期也是啊,不然五四运动怎么能开展的那么好,当然这个运动是体现的好的世界观。
这部影片应该值得所有老师去看,首先老师要反省自己是否做到真正的老师,影片中两位老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一种是悠子老师代表的是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避免自己处于**之中,这是极自私的行为,影片中也通过一些细节体现了悠子老师完全不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从学生的口子就多次提到悠子老师的不负责态度,学生一出事就找其他老师去处理,甚至从不同人口中多次提到悠子老师爱孩子胜过爱孩子,当然爱自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她的行为已经让学生和家长明显感到她因为爱孩子而忽视了学生,这就说明她只能是一位好的母亲,而不能是一位好的老师。尤其是在那段她对班级所有同学做最后告白的那一段,她其实从内心里就觉得这群孩子天性就是邪恶的,她根本没有深入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从学生对于她的离开的欢呼也可以明显感觉出悠子老师的失败,其实很多老师都认为学生没有感受,是群麻木的人群,就是因为那些所谓的大人们的这种刻板印象,导致他们不能和青春期的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不能正确地引导他们。
而推特老师代表的是另一种致力于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与学生建立朋友的关系而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种教育态度是很好,但从影片中推特的各种行为来看,他只是一位不成熟的老师,他看起来像学生们的大哥哥,但是学生需要的不仅是一位能玩到一起的大哥哥,而是需要一位能进行心灵引导的长辈,他们需要的是一位能引导他们发展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长者。而推特并不能做到这样,也因为他太年轻,本身的经历就很少,只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老师而已。从他对少年B的处理方式来看,可以看出他也不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他都没有去了解少年B为什么会不来上学,而是一意孤行地按照所谓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对待少年B,结果使结果更加糟糕,美月说的对,的确是推特间接害了少年B,使其作出杀母的极端行为。
影片中一直被提到的另一位老师,即患有艾滋病的老师,这才是最理想的老师,他有着丰富的经历,自己也是从叛逆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的人,他因为有着深刻的转变经历,所以他更能理解学生,更能从学生的心灵需要出发,他是一位能深入到学生灵魂深处的老师,这样一位成熟的老师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如果从剧中几个重要学生角色来分析,他们完全不用走上歧路的,他们完全是可以受到引导从而走上另一条光明大道。
拿修哉同学来说即少年A,首先讲一下修哉的身世经历,从小母亲就离开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亲人没有陪伴自己的成长,像这种极度缺乏母爱的小孩更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然而修哉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可以经过后天的引导来让其走上正轨的,修哉最大的心理需要就是能得到母亲的认可,从而回到自己的身边,希望母亲能以他为骄傲,而作为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并没有成熟的处理方法来处理自己的这种需要,他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比如他看到娜路希通过杀人来博得眼球,他就想到原来还可以通过杀人来得到关注,他只看到这样能得到关注,却没有看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之前他一直是拼命的发明东西,依靠自己的才能来得到关注。但失败了,之前的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但是没有外界的鼓励和引导,他寻找了另一条极端的路,在看到他很自豪的把他的发明介绍给悠子老师时,得到的却是批评和谴责,连一句鼓励的话都没有,让他产生不满和受挫感,尤其是对方还是一位母亲,让他联想到自己母亲会有的反应。如果悠子老师是一位合格的老师,当时就应该鼓励修哉,而不是一味的谴责,并且悠子老师当时完全从自己主观的想法认为这个发明没有人性。美月曾经对悠子说过:“修哉他只是太寂寞了,他爱他的母亲,他只是想见到他的母亲,得到他的母亲的认可而已。”另外的少年B也不是一个天生就坏的孩子,他也只是想交朋友,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已,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时候的孩子都是处于想得到别人认可的时期,他们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一句鼓励的话可能就挽救他们的一生。
总之,除了那些天生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孩子,后天的教育可能对他们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大多数孩子都是需要细心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满足,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不要忽略孩子们的心灵教育,不要忽略他们的情绪,他们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是用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只是这个世界会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他们需要的是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不是雾霾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