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讲)nhb 平面的法向量在立体几体中的应用nhb

时间:2019-05-13 06:3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43讲)nhb 平面的法向量在立体几体中的应用nhb》,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43讲)nhb 平面的法向量在立体几体中的应用nhb》。

第一篇:(第43讲)nhb 平面的法向量在立体几体中的应用nhb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

题目:平面法向量的求法及其应用

一、平面的法向量

1、定义:如果a,那么向量a叫做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共有两大类(从方向上分),无数条。

2、平面法向量的求法



方法一(内积法):由na0且nb0,解方程组即可得到n。

方法二:若平面与3个坐标轴的交点为P1(a,0,0),P2(0,b,0),P3(0,0,c)(abc0),则平面方程为:1,称此方程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且其法向量n(,)

xyz

abc

11

1abc

二、平面法向量的应用

1、求空间角

(1)、求线面角:[0,90]如图2-1,设n是平面

量,AB是平面的一条斜线,A,则AB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

sin|cosn,AB|

(2)、求面面角:

[0,180)设向量m,n分别是平面



、的法向量,则二面角l的平面角为: m,n



mn



(图2-2);(里出外进)

|m||n|

m,narccos

mn



(图2-3)

|m||n|

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方向为里出外进,法向量夹角就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

(3)、求线线角:[0,90]设向量m,n分别是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cos|cosm,n|

2、求空间距离(1)、异面直线之间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2-4,①作直线a、b的方向向量a、b,求a、b的法向量n,即此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 ②在直线a、b上各取一点A、B,作向量AB;

③求向量AB在n上的射影d,则异面直线a、b间的距离为





d

|ABn||n|

,其中na,nb,Aa,Bb



(2)、点到平面的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2-5,若点B为平面α外一点,点A 为平面α内任一点,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点P到平面α的距离公式为d

|ABn||n|



(3)、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2-6,直线a与平面之间的距离:

ABn

d,其中A,Ba。n是平面的法向量

|n|

(4)、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2-7,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d

|ABn||n|

,其中A,B。n是平面、

2、证明

(1)、证明线面垂直:在图2-8中,m向是平面的法向量,a是方向向量,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共线(ma)。(2)、证明线面平行:在图2-9中,m向是平面的法向量,a是直线向量,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垂直(ma0)。

(3)、证明面面垂直:在图2-10中,m是平面的法向量,n是平面



直线a的的方向的法向

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mn0)

(4)、证明面面平行:在图2-11中, m向是平面的法向量,n是平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共线(mn)。



的法向

三、高考真题新解

1、(2005全国I,18)(本大题满分12分)

已知如图3-1,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DC,M是PB的且PA=AD=DC=AB=1,DAB90,PA底面ABCD,

(Ⅰ)证明:面PAD⊥面PCD;

(Ⅱ)求AC与PB所成的角;

(Ⅲ)求面AMC与面BMC解:以A点为原点,以分别以AD,AB,AP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如图所示.(I).AP(0,0,1),AD(1,0,0),设平面PAD的法向量为mAPAD(0,1,0)又DC(0,1,0),DP(1,0,1),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nDCDP(1,0,1)m

n

0

,mn,即平面PAD平面PCD。



(II).AC

(1,1,0)

,PB(0,2,1),AC,PBACPB |AC||PB

|

5(III).CM(1,0,12),CA(1,1,0),设平在AMC的法向量为mCMCA(12,

1,1).0)又CB(1,1,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nCMCB(12,1,1).

m,n

mnarccos(

2|m||n|

3).面AMC与面BM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arccos(22

3).[或arccos

3]

2、(2006年云南省

:

又BD1(2a,a,a),BA1(0,a,a),设平面A1BD1的法向量为: nBD1BA1(0,2a,2a),

mn0,mn,即平面A1MC平面A1BD1.

(III).设点A到平面A1MC的距离为d,mMCMA1(a2,又MA(



2222

a,a)是平面A1MC的法向量, 22

2|mMA|

1a,0,0),A点到平面A1MC的距离为:da.22|m|

四、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三步曲”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现有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注意已有的正、直条件,相关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建立右手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

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进行向量

运算)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回到图形问题)

第二篇:高能球磨法在超微粉体制备中的应用

高能球磨法在超微粉制备中的应用

宗泽宇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10009)

摘要:简述分别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氧化锆-硬脂酸材料, 纳米氧化亚铜材料 , 纳米WC/MgO材料,纳米AL2O3/Al复合材料的过程,总结五种材料各自的特点与生产方法。列举了这五种材料在工业方面的优点与主要应用。关键词:纳米;高能球磨法;制备;应用

The Applications about High Energy Milling

Zong Zeyu

(17,Class 0802, Mater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sketch of five materials by High Energy Milling: Zr02-stearci Acid , Nano-cuprous Oxide, Nano-sized WC/MgO, Nano-sized AL2O3/Al composite material,find out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eparation.The paper Also list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this five materials in industry and their advantages.Keywords: nanoparticle;High Energy Milling;preparation;applications 引言

高能球磨法一经出现,就成为制备超细材料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上,新物质的生成、晶型转化或晶格变形都是通过高温(热能)或化学变化来实现的。机械能直接参与或引发了化学反应是一种新思路。高能球磨法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械能来诱发化学反应或诱导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 以此来制备新材料。本文简述了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五种材料的方法以及它们各自的应用与优点。制备方法

高能球磨法(又称机械合金化, High Energy Milling)是一种制备合金粉末的高新技术[1],它是在高能球磨[2]作用下,利用金属粉末混合物的反复变形、断裂、焊合、原子间相互扩散或发生固态反应形成合金粉末[3]。机械合金化作为新材料的制备技术之一,特别是其在细微、超细微粉体材料的研究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已引起材料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氧 1 化亚铜粉末,研究球磨时间和不同pH值的水溶液对球磨反应速率及产物形貌、颗粒尺寸的影响,为氧化亚铜粉末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它可以制备的纳米材料很多,如氧化锆-硬脂酸材料, 纳米氧化亚铜材料 , 纳米WC/MgO材料,纳米Al2O3/Al复合材料,纳米Al-Si材料,氨基锂-Li-N-H储氢材料等,这里列举了前五种材料。

2.1 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4]

实验原材料为铜、氧化铜粉末(-200 目,99.0%)、蒸馏水、HCl 和NaOH 试剂。试验仪器设备为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QM-ISP04 行星式高能球磨机,球罐采用不锈钢制成。磨球材质为不锈钢,球径为5mm。实验时Cu 和CuO 的粉末置于两个球罐中,分别加入pH=3的HCl 溶液和pH=12 的NaOH 溶液,球料比为30:1,球磨机转速为400r/min。球磨一定时间后停机取样。样品通过低温真空烘干处理后,采用Y-500 型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JSM-6700F 冷阴极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H-800 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颗粒尺寸、形貌分析。得出氧化亚铜试样。

2.2 纳米WC/MgO的制备[5] 实验用W03的纯度为99.9 %,石墨的纯度为99.9%、Mg的纯度为99.5%.将W03、石墨和Mg 按原摩尔比1: 1: 3 混合后,在QM-1SP4 型行星式球磨机内进行球磨试验.球磨前先抽真空,然后在高纯氧气保护状态下进行球磨.磨球材质为硬质合金、直径为10 mm,磨球和粉料的质量比为10:1,球磨机转速为250 r/min,并球磨50 h.球磨过程中,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停机出少量粉末,以备分析检测之用.分别对球磨粉末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D500X-RAY)、扫描电子显微镜(JEM2840)和透射电子显微镜(JEM2840)分析,以便对球磨过程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进行深入探讨。

2.3 纳米Al-Si材料的制备[6]

实验所用粉末名义成分为Al-30Si,粉末采用氮气雾化水冷制得,Si,O 和Al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46%,0.25%和75.00%,其余为杂质。粉末中位径、面积平均径、体积平均径分别为17.01,10.46 和27.20 μm。高能球磨设备采用自制专用球磨机,选择直径为10 mm 与5 mm 2 种不锈钢球进行搭配,它们的质量配比为1׃1,球料质量比为10׃1,分别采用8,16,24与32 h 4 种球磨时间进 2 行球磨(另有实验采用了高温空气氧化对粉末进行预处理,氧化温度为300 ℃,为便于比较,设定氧化时间与球磨时间相同)。

2.4 纳米氧化锆-硬脂酸系材料的制备[7]

使用清华大学北京精细陶瓷实验室制备的纳米级ZrO2.8Y2O3 粉体,以及日本Fluka公司生产的硬脂酸。由于硬脂酸在80摄氏度以上会熔化并挥发,所以所有样品均为自然干燥。且样品中硬脂酸的加入含量皆为23.08%。过程:1, 氧化锆与硬脂酸在球磨机中直接泪合,分散剂为元水乙醇。2, 氧化锆与硬脂酸在球磨机中泪合,分散剂为无水乙醇,并加入少量氨水。3, 氧化锆与硬脂酸在球磨机中昆合,分散剂为无水乙醇,加入足量氨水。4,氧化锆与硬脂酸在球磨机中混合,分散剂为无水乙醇和D3021,加入足量氨水。5,氧化锆与硬脂酸在球磨机中混合,分散剂为四氯化碳和无水乙醇的温合溶液。6,氧化锆与硬脂酸在球磨机中泪合,分散剂为四氯化碳和无水乙醇的泪合溶液,并加入足量氨水。7, 用预处理后的氧化锆与硬脂酸在球磨机中混合,分散剂为四氯化碳和无水乙醇的混和溶液。8,用预处理后的氧化锆与棚撒在球磨机中泪合,分散剂为四氯化碳和加乙醇的油和溶液,并加入足量氨水,10 ZrO2.8Y2O3 粉体,纯硬脂酸。11,进行取样分析。

2.5 纳米Al2O3/Al材料的制备[8] 材料为Al粉和Al2O3粉,纯度为99.9%,粒度为100目,配料,球磨介质为GCr15轴承钢球,球径为6~20mm,球料比为10:1,在行星试高能球磨时采用高纯氩气保护,球磨机转速180r/min,在2h、5h、10h以及13h时分别取样分析检测,取样在氩气保护下进行。优点与应用

3.1 纳米氧化亚铜

氧化亚铜粉末用途广泛,在玻璃和陶瓷工业中用作红玻璃和红瓷釉着色剂,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在电子工业上用它和铜制作镇流器。此外,它还可用作涂层、塑料和玻璃表面改性材料以及有机工业催化剂等,如用作光热催化剂、阻燃抑烟材料[9]。常见的Cu2O 制备技术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电解法3 类[10]。随着研究开发的深入,Cu2O 的制备方法不断创新,各种形貌与粒径各异的产品促使超细Cu2O 粉体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更小的粒径、更高的纯度以及多 3 样的形貌将为Cu2O 找到更多的用途[11]。

3.2 纳米WC/MgO 鸽钻硬质合金具有高的硬度、优异的热硬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在现代材料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献最先介绍了用MgO 代替Co 制备WC/MgO 硬质合金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并以W03、石墨和钱为原材料,采用室温下高能球磨的方法,先制备纳米WC/MgO 粉末,再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了复合块体材料.性能研究显示,WC/MgO 硬质合金的性能可以和鸽钻类硬质合金相媲美,说明MgO 有可能代替Co 作为WC的和结剂制备高性能的硬质合金.用氧化镜代替钻对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3.3 纳米Al-Si 纳米Al-Si材料作为电子封装材料,其密度仅为传统金属基W-Cu 电子封装材料的1/6,且纳米Al-Si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线膨胀系数可控[12],能与电路板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相匹配,因此,作为基片衬底、机壳及盖板等材料,可保证电子器件在使用过程中不致受热或开裂而过早失效。纳米Al-Si材料电子封装材料代表了新型轻质电子封装材料的发展方向。纳米Al-Si材料制备工艺有熔铸法[13-14]、粉末冶金烧结法、喷射沉积法和溶渗法锭坯制备技术,以及热挤压、半固态挤压、热锻造等加工成形技术

[15],然而,采用这些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其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及抗拉强度难以同时满足电子封装材料的使用要求,因此,必须寻求新的途径,制备出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材料。

3.4 纳米氧化锆-硬脂酸系材料

近年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以及化学能源的过度使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恶劣的影响当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热能储备材料中的变相储能材料成为焦点.不少文献中都采用了二氧化硅与硬脂酸复合的方法制备相变储能材料,但硬脂酸存在难于工艺开发以及150摄氏度时极易坍塌的缺点,因而验采用了氧化错代替氧化硅进行实验,并且放弃使用溶胶凝胶法,而是采用适合工业放大用的球磨法。相变储能材料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要应用。比如:1)在能量的吸收系统中,延长能量的可利用时间,这主要是用在太阳能、废热等方便;2)在能量需要安全供应的地方,比如医院、计算中心等;3)热惯性及热保护的应用。

3.5 纳米Al2O3/Al 将Al和Al2O3陶瓷混合经高能秋末形成Al2O3弥散强化的铝基复合材料,充分发挥Al和Al2O3的长处,能使Al2O3/ Al复合材料具有多种优良性能,因此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耐磨件、耐热件、结构件以及化工耐腐蚀等领域内将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心昆,林秋实,陈铁力等.机械合金化的研究及进展[J].粉末冶金技术,1999,17(4): 291-296.[2] Benjamin J S.The mechanical alloying process[J].Mod Dev Powder Metal,1988,21:397-414.[3] C.Suryanarayana.Mechanicalalloying and milling[J].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2001,46(1):6-8.[4] 黄锡峰,张福全,陈振华.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粉末的研究[C].2008.[5] 张梅琳,主世根.反应高能球磨制备纳米WC/MgO 复合粉末[N].材料与冶金学报,2009.[6] 杨伏良,易丹青.Al-Si 合金粉末的高能球磨及其表征[N].中南大学学报,2008.[7] 高拮,艾德生,赵昆,戴遐明.高能球磨法制备氧化锆-硬脂酸系相变储能材料[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ISSN:1671-4431.[8] 刘玉红,史庆南.高能球磨法制备Al2O3/Al复合粉末的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2, 26(5): 26-29.[9] 司徒杰主编.《化工产品手册.无机化工产品》[M](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0, 721.[10] 柏振海,罗兵辉,金晓鸿.氧化亚铜粉末的制备[J].矿冶工程, 2001, 21(4): 67-69.[11] 胡敏艺,周康根,陈瑞英等.超细氧化亚铜粉体的制备与应用[J].中国粉体技术, 2006, 5:44-48.5 [12] ADOLFI S,JACOBSON D M, OGILVY A.Aerospace and space materials technology testhouse[R].Contract Number ERBFMGECT980141.AMTT User No.Ⅱ-03.[13] 廖恒成, 孙国雄.铸造Al-Si 合金中Sr 与 B的交互作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3, 13(2): 353−359.[14] 张金山, 许春香, 韩富银.复合变质对过共晶高硅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2, 12(S1): 107−110.[15] 赵爱民, 甄子胜, 毛卫民等.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的半固态触变成形[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0, 10(S1): 126−131.

第三篇: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09 讲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 五行学说[定稿]

第09 讲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五行学说: 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

(一)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现在上课了,同学们。我们讲中医学的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第五个问题,指导疾病的防治。用阴阳学说来指导疾病的防治,一个最基本的观点,“调节阴阳,以平为期”。“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是阴阳学说在中医养生、防病、治疗当中一个核心思想。具体说来,一、养生。中医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说要根据阴阳的规律,从天地人三才一体整体来考察这个疾病的状态,来调节人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达到“以平为期”。“和于术数”,“术数”在这里不讲,不要求同学们掌握这个。“术数”这个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术语。“术数”也称“数术”,这两个字颠倒过来。“术”是指方法,第二个“数”是指气数。也就是以各种方法来观察自然现象,借以推测人类和国家的命运和气数。这(属)中国传统文化,叫术数学,专门一门学问。我们今天借用,比如,在我们医学里面涉及到的天文和历算,就是历谱,那属于术数学范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那就用这种方法。我们讲春夏秋冬、昼夜的变化、日月星辰的运动,它们的阴阳变化,人体也与之发生相同的节律变化,要求人体的节律和外界环境一致,要符合这个气数的变化,达到调整人体内外的阴阳,最终取得和谐状态。这里面的具体要求,不需要大家进一步去了解,知道这个“术数”,将来在学习《内经》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讲解。在《易经》里面“术数”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二、确定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也就是说最基本的治疗规律。那么阴阳失调大致分为偏盛和偏衰,用阴阳学说来确定偏盛和偏衰基本的治疗原则。偏盛表现为实的证候,那么就祛邪;偏衰表现为虚的证候属性,就要扶正,就是祛邪和扶正。用阴阳学说来说,阴盛和阳盛,说阴盛表现为寒证,就是寒者热之,寒属阴,热属阳,就用阴阳对立的观点,寒者热之。阳盛,它属于实热,热者寒之,就热证用寒来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祛邪来说,通称为泻其有余。治疗疾病,一、实则泻其有余,虚则补其不足。阴阳偏盛属于实,一般的规律就要泻其有余。具体怎样泻其有余呢?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适用于阴盛;热者寒之,适用于阳盛。我们前面讲阴阳失调的时候讲过,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阴盛,在阴盛的条件下,一定要想到阴盛必伤阳,阴盛则阳病。所以,虽然是实寒,它必然要兼有阳虚的改变,在这种条件下,在泻其有余的同时,要考察是否存在着相对的不足,在治疗上要兼顾温阳,那就考察它伤阳的程度来确定兼顾的程度。也就是说在泻其有余的同时,必须兼顾不足。体现了阴阳的不可分离性。阳盛,阳盛必损阴,在阳盛的条件下,必然要出现阴虚的一些改变,仅仅是程度的轻重而已。因此在治疗上,在热者寒之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养阴,这也体现了阴阳的不可分离性。阴阳偏衰的调整原则,那就是补其不足:阴虚补阴,阳虚补阳。用阴阳学说确定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扶正,补其不足。如何扶正和补其不足呢?那么阴虚补阴,阳虚补阳,这是最基本原则。但在表述上,有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

一、叫阳病治阴。说阴虚要补阴。补阴这个概念,另外一种表述方法,叫阳病治阴。阳病,是指阴虚而言的,这个概念最容易混淆的。和下面阴病治阳它俩是一对,最容易混淆。另外一种表述方法,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就是来自于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素问》。换句话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和补阴等值,它俩是同义语,所以阳病治阴,本质上就是补阴,它们都是同义语。最简单的掌握方法,阴虚就是补阴。另外它还有同义语:说阳病治阴,就是补阴,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就是补阴。当然,在这里,在我们第一章里讲“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仅要求同学们掌握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样一个判断,这样一个原理,它有许多丰富的内容,以后得陆续再去学习。阳虚,基本的治疗原则就是补阳。那么如何来补阳呢?它与阴虚相对。

一、要阴病治阳,阳虚的那个阴,是指的阴病而言的,阳虚的病是指的阴病治阳,和阳病治阴相对,阴病治阳的本质就是补阳。第二种表述方法,它和“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相对,它俩是一句话,都是王冰提出来的这样一个命题,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本质上就是补阳,同样的道理,和“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一样,“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个原理,这样一个原则,这样一个命题,含有丰富的内涵。这些都需要到以后陆续来学习,在这里仅仅要求同学们知道,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就是补阳,调整阳衰的。说阴病治阳,就是补阳,是阳虚的治疗原则。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补阴的(治疗原则)。那么阳病治阴,就是补阴,是调整阴虚的基本治疗原则。在这个基础上,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在治疗上,还出现了阳中求阴、阴中求阳这样(两个)具体的处理方法,既是原则,又是方法。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在阴(或阳)衰的条件下,会出现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两种不同的病理表现形式,也可以说它是阴阳偏衰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阴虚需要补阴,阳虚需要补阳。按照一般的推理,那么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阴阳两损,就是阴阳两虚,那就阴阳双补就可以了。但是张景岳提出来“阳中求阴、阴中求阳”这样一种基本的治疗原则。所谓阳中求阴,就是在阴损及阳的病理状态下,注意,就证候来说,它以阴虚为主,阳虚居次,这样一种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在重点补阴的同时,也兼顾补阳,稍加补阳药,促进阴液的生长,这个原则叫做阳中求阴。这个是我们在这一节讲的难点,阳中求阴。他的左归饮、左归丸,右归饮、右归丸就是基于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来的。那么阳中求阴,就是左归(类);阴中求阳,就是右归(类)。那么阳损及阴的时候呢?是阳虚为主,阴虚居次,治疗的重点是补阳,同时也兼顾补阴的药物,补阳稍佐以补阴,促进阳虚的改变,促进阳气的生长。这是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两种特殊处理方法,形成两个概念——阳中求阴、阴中求阳。这就是用阴阳学说来确定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在这里,基本原则强调的是偏盛,泻其有余,记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而偏衰,补其不足,就是补阴、补阳,在这个前提下记住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记住“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些最基本的掌握以后,再进一步地掌握难度比较大一点,就是那个“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实际上“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我们现在一般称之为平调的方法,平补的方法,它区别于“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一种调整阴阳偏衰特殊的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又恰恰为临床所习用。它是由张介宾早在《类经》和《景岳全书》当中所创立,它的著名的方剂就是左归(类)和右归(类)。这个左归和右归体现了张介宾(关于)阴阳互损,就是(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立了阴阳互损这样一个学术思想。

第三、阴阳学说在防治学上的应用,就是对药物的属性进行分类。我们这仅仅举一个例子,针灸的穴位也同样可有阴阳分类。那么用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这里举例:阴阳学说如何分析药物的阴阳属性。药物学基本的原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我们用阴阳加以分类,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那么药物的升降浮沉,沉降属阴,升浮属阳。用阴阳学说来指导对药物性、味、气,运动趋向——升降浮沉最基本的性能的分类的认识。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当中的应用,上述我们讲了这么些,举了例子。上述讲的一些是指如何来用阴阳学说所建立起来的中医学的科学观和科学思维方法去论述医学的基本问题,论述生命,论述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些属于医学的基本问题,用阴阳学说来论述它。我们前面讲气一元论学说,那是用气一元论的基本原理去论述生命的问题,论述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这是用阴阳学说所确立的科学观、医学观和方法论去论述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下面我们讲第三个学说,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它是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个学说,它的基本思想,一、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的,世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运动变化的结果。因此,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事物的多样性。

三、最重要的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的关系。用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论述五彩缤纷的世界、复杂的事物之间它们的统一性,确立了中国传统思维的系统的观点。因此,现代的科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的系统论以区别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它也是我们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的哲学基础之一。中医学将五行学说引入到中医学以后,用它来论述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我们这里讲述的是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 第一个问题讲五行的概念。在中医文献里面,在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里面,那五行的概念,一、有常识性的概念。最早在《尚书·洪范》里,就是人类的日常生活观察到的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五种物质元素、基本材料——木、火、土、金、水,咱们叫五行,印度叫四行,古希腊的医学叫空气、水、土和火,我们叫木、火、土、金、水,都是同时代的哲学思想,都是承认世界是由这么几种物质材料所构成的。那么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这个五行,就常识性的基本物质材料的这个概念,具体物质概念,上升为抽象的哲学概念。那么现在怎么样定义它呢?五行是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其

一、确定五行是五种最基本的物质。用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就是用五行的运动变化来阐述世界的多样性,来阐述世界的本源。讲到这里,我们前面讲到气,天地本于一气,气本为一。气,一物两体,由一气,一而

二、分为阴和阳。那么阴阳和五行什么关系呢?气、阴阳、五行什么关系?一气分阴阳,气本为一、一分为

二、分阴分阳,由气发展为阴阳,用阴阳来说明世界。那么阴阳只能告诉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用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去说明世界,去认识世界。但它并不能完全解释世界事物的多样性,事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随着人们的思维深化,提出来阴变阳合,化生五行,用五行来说明世界的多样性,来说明事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其二五行的医学意义。在中医学里面,五行的医学意义包括三个内涵。

一、它是物质概念,五种物质材料。比如,中医学在论述自然的时候说,讲苍天之气,五常之气,五气,也就是五运六气,这些都是指的这个五行之气,指的五行,是指的物质来说的。作为人体,可以划分为五行,那人体的五行就是五脏之气等等。这一些都是指什么呢?具体的物质概念而言。

二、指事物的属性。中医学用五行——木、火、土、金、水它们各自的属性来说明自然界、人体、健康、疾病的属性。也就是说,用木、火、土、金、水它们的自身的表现的特有的属性,来用类比的方法,推及到人体健康和疾病,把自然、人体、健康和疾病用五行的属性加以归类,分别用木、火、土、金、水来阐述它们之间的性质和它们的关系。这一点,将来我们下面在讲五行学说基本内容的时候,还要进一步讲到。它的性质,就是指的五行医学意义,指的事物属性来说的。

三、在中医学里面,五行的医学意义,是用五行表述宇宙的基本规律,什么规律呢?生克制化是天地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生命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体现为普通的系统观。朴素的,普通的系统观。总结五行医学意义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中医学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类)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是表示物质及其属性的概念。总结上面的医学三个含义,我们最终把它归纳起来,中医学里面,五行的含义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类)物质。这五种物质构成了天地万物,这五种物质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用它的属性来说明事物的属性。一言以蔽之,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个定义,概言之,中医学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类)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一定强调记住“及其运动变化”,是表示物质及其属性的概念。这是五行在中医学当中的医学含义,最基本的含义。在中医的五行学说里面,请大家注意,五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哲学的内涵,而是哲学和医学融为一体,是哲学和医学的统一体。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医文献的时候注意,使用五行的概念,在不同的条件下是从哲学上来说的呢,还是指具体医学上来说的呢,分清楚条件,这也体现了汉字的多义性,中医术语的多义性。比如,五行既属物质,又强调运动,又强调属性。什么情况下是指属性而言?什么情况下是指的物质而言? 二、五行的属性

第二个问题讲五行的属性。我们前面讲用五行的属性来说明自然、人体健康疾病等事物的性质。那么什么是五行的属性呢?第一、讲讲五行属性的概念。什么叫属性。注意,属性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在我们中医学里面,涉及到两个学科,一(个)是哲学,一个是逻辑学。从哲学上来说,属性,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比如,我们讲气,气的固有属性就是运动,说运动是气的固有属性,这是从哲学层次来说,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极其细微的物质,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

二、从逻辑学来说,是指事物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包括对象的状态和动作,这个和哲学的属性是不一样的。从逻辑上讲,用这个事物的属性、对象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对事物进行进行逻辑分类。那么五行的属性是什么呢?我们定义五行的属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我们用一句话概括起来,什么叫做五行的属性?五行的属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具体而言,就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这就是五行的属性。中医的五行学说,就是用五行的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认识,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个事物属性的分类表,在学习中医的五行学说,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功,就是把这个表背下来,牢牢地记住,根据这个表来讲它的思想。我们这里选取这个表的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表,取于《内经》。大家注意,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来对事物进行五分,然后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规律来说明世界各种各样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既说明事物的性质,又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多样的表,就(是)用五行的属性把天地人、世界万物所有的属性一分为五,囊括其中。从天、地、社会、人事乃至于国家制度,都囊括其中,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至于同学们将来看书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表,各种各样的分类,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今天理解,不是看它这个分类哪一点不确切,而是看它这种思想,用系统的思想来认识世界,来分析事物,用生克制化的关系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复杂的关系,贵在于此,学习五行学说。那么这个表,所涉及到内容,是我们在医学里面涉及到的最基本的内容。大家看,用木、火、土、金、水的五种物质的及其运动的属性,从自然到人体,从天地人,把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一分为五,凡是具有相同属性,都使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比如,以木为例,木曰曲直,在人体以肝为核心,说肝具有木的属性,那么肝、胆、目、筋、怒、呼、握,这些事物生命现象,通通属于木类,它们同属于一个性质,使它们从内到外,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春、冬、风、生、青、酸、平旦、角,都具有木的属性,因此,它们属同一系统。依此类推,就是用五行的属性将自然界和人体,各种复杂的事物进行五行的分类,分别纳入五个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用这个来说明人体的统一性和人与环境的统一性。再进一步抽象,奠定了中医学系统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代的科学家、哲学家,从西方哲学到东方哲学、生物哲学,研究生物现象里面的复杂的因果关系,高度地评价中医五行学说。换句话说,中国传统哲学的五行学说——生克制化来阐明事物之间的复杂的因果关系,称之为复杂的因果树。那么说明生命现象的复杂因果关系,现代的、一个最好的西方学说叫超循环论。但是它所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没达到五行学说通过生克制化的规律所阐述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复杂的因果关系。这个五行学说,现在计算机的专家,清华大学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正在搞,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它用在计算机上来表述。我们经常在讲生克制化,那个时候计算机信息科学和数理科学结合到一起,变成了生物信息学,用生物信息学来表述五行学说的生克制化的概念。那么用五行的属性来类比,来说明事物的属性,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我这里面强调一个重点来类比,这是中国古代逻辑思维一个重要的特点。过去我们叫援物比类,也叫取象比类,用逻辑学来说它属于类比思维。用性,那么肝决不是木,它俩不是等值的,木有这样的性质,类比说肝也有这样的性质,肝主疏泄,它具有曲直的特性,但是它俩决不等值,它们还有差异,但是贵在我们中国的古代思想家敢于把肝这一类定它具有木的属性,便于考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它体现出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中国人的这个传统的类比思维具有高度的想象力,有丰富的创造力,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科学研究当中的科学创造思维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当然,类比它仅仅是象,是类似,决不是判断的“是”,是非的“是”,那就是说和原型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毕竟是它有它的长处,而且是难能可贵的长处。现代科学的系统思维,也是如此。充分地利用类比思维的方法来考察事物,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第一个基本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逻辑思维第一个培养起来,(是)类比的思维能力,没有这个,就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的能力。但是从逻辑上来说,那么类比思维得出的结论,因为它类似,不是是否的“是”,不是肯定的“是”,它必然又有不确定的一部分。我们来认识五行学说这种思维方式,不是看它得出的结论,不确定的那部分,重在考察、来继承它那种高度的创造性,丰富的想象力,用那个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事物。通过这个表,应该念出这些思想,不仅仅是背下来。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思维方式,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三、我们讲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生克的规律,叫五行生克。第一个规律叫五行相生规律,五行相生。那么记住它的定义,记住它的具体的规律。什么叫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它是一个关系范畴、概念。相生,大家注意,在我们中医学领域里面,念《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一讲相生,马上想到的是五行相生,我们可以省略“五行”。在另外的环境,仅仅提到相生,那么其它学科无法想到五行相生。所以规范地表述,应该是五行相生,而不仅仅是提到相生的概念。但是特定环境下,在我们《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里面,仅仅写“相生”这两个字,任何读这个书的人,都会想到是五行相生。那换了一个环境,大家注意,科学术语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内涵,有不同的义项。同一个术语,在不同的学科,在特定学科里面,它有不同的义项。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必须限定它在什么学科领域里。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互相滋生、互相促进,是这样一种关系。就叫做五行相生。那么相生的规律呢?我们分相生的次序和相生的关系。相生的规律,叫以次滋生,循环不已。大家注意,以次滋生,循环不已。我们打出来一个示意图,叫木、火、土、金、水,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循环不已。这是它相生的规律之一,它的次序。

二、它们之间的关系。任何两行之间,按照相生规律,都有一个母子关系。以木、火、土为例,木能生火,木对火而言为之母,火相对木而言为之子。那么火对土而言呢?火能生土,火为土之母,土为火之子。在五行当中,任何一行,在相生关系当中,它既可以是母,又可以是子。那就是在两行相比较而言,看这个行,比如火,它对木而言,它是木之子,对土而言,它又是土之母了。那火在不同的条件下,它可以为子,也可以为母。这个关系你要非常熟的。第二、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定义,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的规律,一、次序,叫以次相克,反复无穷。说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叫以次相克,不能违背了这个次序。这是一。第二、往复无穷,它是循环不已的。关系,五行之间相克,两行之间关系,叫所胜、所不胜关系。记住一个特殊的术语,相克关系有个所胜、所不胜的关系,谁抑制谁。比如,以水和火为例,水能克火,水是火之所不胜,而火又能克金,那金又是火之所胜。任何一行,和其它行相比较而言,它不同的比较,和不同行的比较,那么它可以是所胜,也可以是所不胜。所以中医学出现的这个特殊术语——所胜、所不胜的关系,是讲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讲两行之间的关系而言的。那么任何一行,既可以是所胜,又可以是所不胜,只是看它和谁相比较而言。这一节课就到这里。

第四篇: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08 讲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 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

第08 讲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讲阴阳对立;

二、阴阳互根。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之间的相互斗争和相互排斥,而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据。阴阳对立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都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事物。阴阳互根在于让我们去认识分析事物的时候,能够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事物。两者统一起来,体现了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对立又统一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讲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第三点,叫阴阳消长。消长是指增减、盛衰、进退的意思。所谓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之间的增减、盛衰、进退的变化。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呢?是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就是阴与阳之间彼此消长。比如,在自然界,一年四季有阴阳变化的节律。冬至,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到了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春夏期间,阳多而阴少。秋冬,阴多而阳少。这四季的更迭、变化就反映出来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就是阴与阳之间在不断地进行增进、进退和发生盛衰的变化。阴阳消长反映了事物的数量的变化。自然界是如此,不仅是四季,那么昼夜也是如此。比如子时和午时,从子时到午时是阴消阳长;从午时到子时是阳消阴长。那么就是一天,一昼一夜,二十四小时体现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它们不断地进行着阴阳消长的变化。就人体而言,也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人体阴阳消长的节律,有四时的阴阳,有昼夜的阴阳,它的阴阳变化要与昼夜四时的阴阳相一致。也就是说,阴阳消长这样一个规律,自然界事物之间、阴阳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这样一个规律,那么人体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消长的规律。中医的阴阳学说,就是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人与天地之间阴阳消长的规律,来阐明生命运动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阴阳消长的意义。

一、中医学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说明生命的运动,说明健康和疾病的问题。阴阳的消和长体现了中医学这个动态的观点,阴和阳它不是绝对的,它是运动的,出现了消和长这种规律。阴和阳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处于一个匀平状态。在哲学上称之为

一、也称之为均,也称之为匀。在阴阳消长过程中,处于这种状态下,对事物,意味着处于正常状态;对人体,意味着处于健康状态,所以中医才讲“阴阳匀平,命曰平人”,张景岳说,“阴阳合和,命曰平人”。这个

一、匀、均,是属于常态,属于生理状态,属于健康状态。中医所说的健康,用阴阳学说来解释,是指人机体内部通过阴阳的消长变化,达到阴阳匀平的状态,机体与环境之间,通过消长的变化达到匀平状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处于阴阳匀平的状态,意味着健康,属于正常的生命过程。

二、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疾病的运动规律。阴阳匀平属于常,而阴阳不匀平我们称之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有盛衰的变化,通常称之为偏、异、变,变、偏意味着阴阳消长的结果不能够使机体处于匀平状态,于是从健康状态转化为疾病状态。这就是阴阳消长这个原理在我们医学上它的重要意义。一言以蔽之,中医学用阴阳消长这个原理建立起通过动态量变这样一个观点去看待阴阳的运动,来看待事物和生命的运动变化。

第四、阴阳转化。

一、讲阴阳转化的含义。转化是指转换和变化,是指事物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而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就是互相转变,互相变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属于阴阳之间量的变化的话,那么阴阳转化(就)属于阴阳之间的质变。如果说阴阳消长属于阴阳之间变化之渐变的话,那么阴阳转化就属于阴阳之间的突变。

二、讲讲阴阳转化的条件。我们前面讲阴阳转化是强调阴阳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方可以互相转化,舍此条件,阴阳不能够互相转化。在咱们中医学里面也好,中国古代哲学也好,这个转化条件用两个字来表达,就是“重”或者“极”。“重”和“极”,大家都知道咱们成语里有一个物极必反。物极必反(强调)那个“极”。咱们中医学里面还有个“重”,《内经》里提出“重”作为一个条件。《内经》提出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用“重”和“极”作为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阴阳之间是不能够互相转化的。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说明自然界和人体的运动变化。比如,春夏秋冬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那么春夏秋冬在二至的时候,就是阴阳在二至这样的条件下,阴阳互相转化的。到夏至,阳之极,阳极一阴生,由阳转化为阴;冬至阴极而转化为阳,阴极一阳生,冬至一阳生。昼夜也是如此,中午,日中称之为重阳,而夜半称之为重阴,由夜半再往前走,时间就进入昼,那么日中再往下走就进入到夜,这个时间范畴,也表现为阴阳在这两个点上,日中这个点、夜半这个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就开始转化。作为人体来说,比如,正常状态下的气化过程,化气成形这对矛盾,由形到气,由有形到无形,要互相转化。因为阴阳具有转化这样一个条件,这样一个原理,用阴阳来解释。那么阳化气,阴成形,体现化气与成形之间的相互转化,用它来解释阴阳的转化这个原理,来解释气化的过程。至于说气化过程有物质,有功能,有物质和功能之间相互转化,后面在具体的章节中再具体讲。

这里面,我们从阴阳学说的角度,从气化的基本形式,形、气之间和形、气的转化,用阴阳学说,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阐述这样一个基本原理。比如,在异常生命过程中的疾病过程,病性的转化,寒和热之间的转化,机体受病因的作用以后,通过邪正交争,以病理变化的形式反映出来,那么这些病理变化用阴阳学说来分析,它有寒性的病理变化,也有热性的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在病理状态下这个寒性的病理变化和热性的病理变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寒性可转化为热性,热性也可以转化为寒性。这样一个观点,病理性质的寒热的不断变化,用动态的观点看它是不断地变化的,这一个观点和西医学是不同的。比如说,西医大叶性肺炎,中医看大叶性肺炎整个病理过程,疾病的性质,寒和热可以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初期可以是始于热证,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的人他就表现为寒证。有的人初期表现为寒证,那么在一定条件下他又会表现为热证。这是中医认识疾病过程中,用阴阳转化的观点看待疾病性质的变化,体现出来辨证论治的思想。它和西医不同,西医一旦这个疾病定下来以后,那么病因找出来,治疗从开始一直到最后,基本治疗方针是不变的。这就是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看待疾病过程,看疾病病变性质的变化。证候是中医病理学的一个特有的概念,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以证候为中心,来认识、考察疾病的运动状态。那么证候的性质也在一定的条件下,阳证和阴证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在疾病过程中,中医学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说明疾病属性的改变,证候属性的改变。也就是说用动态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异常的生命过程与疾病过程病性的变(化)和证候的变化。

三、我们讲一讲阴阳转化的意义。中医的阴阳学说里面,阴阳转化这样一个原理,它有什么意义呢?在中医学里面它有什么意义呢?其

一、它奠定了中医学看待事物始终是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不是用静止的观点,而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自然,认识生命,来处理健康、疾病的各种问题。

二、这种变化是质变和突变,也就是说,一旦阴阳发生转化的时候,事物的性质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比如,病性原来是寒,那么现在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热,那么寒和热之间两者有质的区别,热可以转化为寒。不仅是运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寒和热之间的关系,而且一旦两者发生转化,两者的属性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总之,阴阳转化的意义在于,使中医学建立起用阴阳动态变化的观点来把握事物,把握生命的运动过程,来把握异常生命过程,来认识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

到此为止,我们把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讲完了。它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其中,阴阳对立、互根是最基本的内容。如果阴阳对立、互根,我们用现代术语表达,那就是阴阳的矛盾统一。阴阳对立强调是阴阳的一分为

二、相互对待,而阴阳互根强调的是阴阳之间的不可分离性,也就是它的统一性。正因为事物的阴阳在对立、互根的运动状态下,它具体表现的形式,表现为量的变化,称之为阴阳消长。在一定的条件下,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称之为阴阳转化。实际上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它的根本原因就是阴阳对立、互根的结果。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讲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讲,分为科学观和方法论。

二、论述中医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教科书所举的一些具体问题,那都是举例,用阴阳学说如何阐述医学的具体问题。

其一、阴阳学说为中医学确立了正确的科学观。这个科学观包括三个方面,一、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国古代哲学强调,“阴阳之道,同气相感”,这句话表述了阴阳之间的普遍联系。那么天、地、人三才一体,阴阳交感,强调的是整体的普遍联系。中医学就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建立起天、地、人三才一体,阴阳交感这样一个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运动变化的观点。通过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表达了事物的阴阳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用中医的术语说,这种运动变化称之为阴阳相错,或者叫上下相临,或者叫动静相召。动静也是阴阳的代名词,动为阳,静为阴,动静相召,就是阴阳相召。上为阳,下为阴,上下相邻实际上就是阴阳相临,阴阳相错。它们都是同义语。阴阳相错,上下相临,动静相召,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变由生”。这样的运动变化的结果,事物才能够发生、发展和变化。第三、朴素的辩证观。阴阳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分为

二、合二而一。阴阳对立强调的是一分为

二、阴阳互根叫合二而一。对立与统一用中国的哲学术语叫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也就是一两

一、古代哲学叫

一、两。大写的两,斤两的两,或者是大写的那个二。一、二、一、这样一个关系,用这几个字来表述阴阳这个朴素的辩证观点。既要对立,又要统一、又要运动,又要变化,又要联系,这就是辩证的观点。那么阴阳学说为中医学建立了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构成了中医学的医学观。中医学就是用联系的,变化的,运动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去看待生命的运动。第二、确立了中医学的科学方法论,也就是说建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一、奠定了中医学的朴素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我们说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朴素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式,用阴阳学说来确立自己的思维方式,突出地表现为辩证的思维方式,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运动变化,普遍联系。它突出的贡献在于使中医学建立起朴素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强调是辩证地看,辩证要联系,要运动,要变化,突出强调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用矛盾、运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称之为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这在阴阳学说表现得最为突出。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鲜明特征,也构成了中医学科学思维最鲜明的特征。

二、为中医学建立了阴阳二分的分类方法。中医学,一、强调所有的事物和事物的属性,事物运动的趋向和状态,它们是属阴还是属阳,是相比较而言的,是要有条件的,所以说,所指无定在。

二、这种划分的标准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条件的转移,它是可以变化的,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标准,就是划分事物阴阳不是一次划分结束,这一相互联系的一对事物,第一(次)划分属阳属阴以后,它这个性质永远如此,不是这样的。划分的标准可变,表现为阴阳的相对性,体现(了)阴阳划分的无限可分性。就物质和功能而言,我们规定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但并不意味着物质永远属阴,唯有属阴,功能永远属阳,唯有属阳,不是的。那么由于这个划分标准是可变的,同样是物质,物质还可以分为阴阳,功能还可以分为阴阳,它体现了中医的辩证思维方式,在运动变化中考察。就是阴阳分类,不是这一次用阴阳这个分类方法,所有的事物一分到底,但是每个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不变的,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是发生变化的。

三、论证中医学的基本问题,医学问题。第一、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讲他的形体。比如,一、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物质性。我们前面讲阴阳的时候,阴阳的定义,一是指气的一分为

二、指阴气阳气而言,中医讲“生之本,本于阴阳”,这个阴阳是指阴气和阳气,气是生命的本源,气一分为

二、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和阳气的对立统一斗争,结果,构成了生命和人体,所以人体就是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体。就这个意义讲,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它旨在从阴阳学说,从阴阳二气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人的物质性。生命的本源,本源于物质,人体是物质的。

二、用它来划分人体的组织结构,按照人体的部位不同,大致规定它的属性,属阴属阳。这就是我们前面讲那个两分法,阴阳的两分法。比如,把人体以腰为界分为上部下部,我们就规定它上为阳,下为阴;从表里来看呢,是体表和体内,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而体内有背腹和四肢,那么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内外,外为阳,内为阴;体内有脏腑,脏腑有(五脏六腑),六腑为阳,五脏为阴;而五脏当中还可以继续分为阴阳,那么我们说,规定它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经络分阳经和阴经,就十二经而言,循行于四肢外侧的我们规定它属阳,而循行于四肢内侧的规定它属阴;生命的两大物质系统,气血,我们规定气属阳,血属阴。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的物质性,何者属阴?何者属阳?它体现了阴阳学说分析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第二、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一、用它来定义健康。阴阳匀平,命曰平人。就是阴阳处于两者之间,通过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这样运动变化的结果,达到阴阳匀平。就是阴与阳之间处于一个和谐状态,这个状态中医学定义为平人,我们今天解释就是健康人。《内经》讲,不病谓之平人,不病就是健康,不病就是没有阴阳失调,没有阴阳失调另外的含义就是指阴阳匀平。第二、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生命的运动过程,就是气化运动过程。

一、用它来解释形神的关系,强调形神合一、形气统一。在中医学里面,形神这个概念它包括三层意思,一是从哲学上讲物质和运动的一般规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讲形和神的关系。那么物质和运动,运动谓之神,物质谓之形。从这一般意义上来讲,是讲包括了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二、具体说来,还包括机体和功能的关系,就是形和神,就是机体的形态结构,形体和形体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功能,这两者的关系称为形神关系。

三、最狭义的是指肉体和精神的关系。在中医学里面,肉体谓之形,精神谓之神。包括这种从物质运动最一般的概念,逐渐地外延缩小,那么机体和功能的关系,就是物质和运动下(位)的概念,而肉体和精神的关系,它的层次又比机体功能外延又缩小。这三层意思,表达了中医学的形神关系。用阴阳学说来看,说形为阴,神为阳。“阴阳匀平,命曰平人”。阴阳和谐谓之健康。那么形神合一、用阴阳学说来说,健康意味着形和神的匀平。用形气来表示,形气合一、形气统一。用形属阴,气属阳,那么阴阳统一、阴阳合一、意味着阴阳匀平。用阴阳学说来表达形和神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形神合一、形气统一。用阴阳学说来说,就是阴阳匀平。

二、说明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叫质和能的关系。那么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物质为阴,功能为阳,两者既对立又互根,在消长转化的过程中达到匀平,意味着生命过程是正常的。一旦失去了匀平,意味着发生了异常的生命过程。

三、用阴阳的观点来解释运动的状态。运动的状态分为动和静,动为阳,静为阴,动静互涵,动静统一、动和静达到和谐状态,用阴阳学说来表达,就是阴阳匀平。那么通过气化运动的结果,使机体达到形神合一、形气统一。用阴阳学说来阐述形神、质能、运动的关系,论证了人体气化过程的正常状态,健康状态。最后归结为,用《内经》的话说,叫“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中医学里面,用阴阳学说这些基本原理来论述生命,论述健康,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健康,论述人体的生理状态。

第三、用阴阳学说来论述人体病理变化。用中医学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无非,一、病因,二、发病,三、病机,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的。那么第一个,病因,中医学将病因分为阴和阳。《内经》里面有外感和内伤,规定外感为阳邪,内伤为阴邪,就是外感病邪和内伤病邪相比较而言,规定一方属阳,一方属阴。那么六淫和内伤相比较而言,它应该属于阳的范畴。但是六淫还可以分阴阳,比如,风、暑、燥、热,我们规定它属阳邪,而寒、湿属阴邪。第二、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在这一章里面仅仅介绍阴阳失调的基本规律,一般的规律,而具体的规律和变化,在病机一章作专门论述。阴阳失调,就是阴阳匀平在一定的条件下失去了和谐的状态,通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表现形式可以是阴阳偏盛,也可以是阴阳偏衰。

一、阴阳偏盛。阴阳偏盛包括阴盛和阳盛。阴盛表现出的病理变化,阴盛则寒,所以它表现出的证候的属性叫寒实证。而阳盛,阳盛则热,它表现的病理变化,证候的属性叫实热证。那么再用一分为

二、用阴阳对立的观点,用阴阳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判定,说阴偏盛,阳偏盛。那么阴盛和阳盛,阴和阳之间,它们是互根的,是有联系的,所以阴盛的同时,说阴盛则阳病,它必然要损伤人体的阳气。那么机体在阴盛的同时,还会表现出某些类似阳虚的改变。仅仅是以寒实为主,还是以阳虚为主的问题。称之为实寒,称之为阴盛,意味着病理变化的主要矛盾是阴寒内盛。虽然寒盛则伤阳,但是没有达到阳虚的程度,也没构成阳虚和阴盛平分秋色,没达到那个程度。在这种条件下,这个病理状态定为实寒。同理,阳盛的状态下,阳盛则阴病,阳盛必损阴。这个结论是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可分离性所决定的。只要阳盛,那必然要损伤阴气,那损伤阴气的结果,必然要伤及人体的阴(液),就会出现类似阴虚的病理改变,但没达到阴虚的程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规定它属于阳盛则热那个实热证的属性。虽然它兼有阴虚,没有达到阳盛阴虚并在,乃至阴虚的程度。这样一个观点,这些思想,是用阴阳学说解释病理变化这些基本观点,它既体现了阴阳对立,也体现了阴阳互根,也体现出来了阴阳消长这样一个思想。集中起来,阴阳既要对立,要互根,要互相联系。再简单地说,体现了阴阳的对立性,阴阳的不可分离性,这两者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有一个消长变化的过程。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这两个原理体现了阴阳消长的思想,它们既不可分离,互相制约,那么又表现了量的改变。说它是实寒,它是实热,虽然(兼)伤阳,虽然(兼)伤阴,但是并没有达到阴虚和阳虚的程度。那体现了这个量的变化还没达到质变的程度,但它也是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第二、阴阳偏衰。阴阳偏衰,阴衰和阳衰。阴衰,阴虚,叫阴虚则热,它表现出的证候属性叫虚热证。

二、阳衰,阳衰就是阳虚,那么阳虚则寒,它表现出证候属性叫虚寒证。但是根据阴阳之间的不可分离性,特别是阴阳互根的理论,具体病理变化里有个阴阳互损。根据这样一个原理,阴阳互根在病理状态下的阴阳互损,那么阴虚的时候,阴损可以引起阳虚,可以损阳;那么阳损也可以及阴,损及阴,引起阴虚。就是单纯的阴虚,有单纯的阳虚,那么阴虚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必然要损伤阳,导致阳损及阴,就是由阴虚不能生阳而引起阳虚;阳虚不能制阴,不能生阴,也会引起阴虚,出现了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这样两种病理结果。那就是说,阴阳偏衰包括四种表现形式,一、单纯的阴虚,二、单纯的阳虚,三、由阴损及阳,四、由阳损及阴,这样不同的病理表现形式。这个示意图自己看一看就可以了,用这个示意图来表达我们上述讲述的阴阳学说在病理上的应用。在这一章只要求同学们掌握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病理变化,来初步理解什么是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包括哪些内容?就是阴阳偏盛和偏衰。偏盛要求掌握阴盛和阳盛,偏衰要求掌握阴虚和阳虚,这是最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就是说,阴盛的时候,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而阳盛的时候,也必然要损伤人体的阴气,那么又派生出两种类型、表现形式。结论是,在阴盛和阳盛的时候,它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或者阴气。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想到,要人体的阴气和阳气要受到损伤,仅仅是没有达到偏衰的程度。偏衰要求掌握最基本的是阴衰和阳衰,就是阴虚和阳虚。在此基础上,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掌握阴衰和阳衰的时候两者可以互损,表现为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这样一种病理状态。

第四、指导疾病的诊断。也就是说用阴阳的两分法,二分法,来对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便于综合和概括。这个表大家看一看就可以了,以后学诊断的时候还要进一步去讲。比如说,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中医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比如颜色,我们规定黄、红、鲜明,它属于阳;那么与之相反,青、白、黑、晦暗就属阴。比如闻诊,闻声音,闻呼吸,说声音宏亮、多言那就属阳,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它属于阳;否则,语声低微无力,呼吸微弱,声低气怯,少言,这样的状态,我们就说,规定它属阴。问诊,问寒热和口渴,说身热,恶热,喜冷,这样的特征,我们就规定它属于阳;身寒,恶寒,喜热,那它就属阴。如果渴饮,口渴喜冷,就属于阳;反之,口不渴,或者口渴喜热饮,就属于寒。切脉,切诊,分部位、动态、至数和形态。这里将来讲脉学还要进一步来学。比如部位,寸关尺,就寸和尺相比较而言,寸为阳,尺为阴;就动态来说,至者为阳,去者为阴;就至数快慢来说,数者为阳,迟者为阴;就形态来说,我们称浮、大、洪、滑的脉为阳脉,沉、小、细、涩的脉为阴脉。最基本的辨证纲领,八纲,我们规定,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在指导诊断学上应用,就是应用阴阳的属性,用阴阳的两分法,对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分类,分为阴,分为阳。休息一会儿再讲。

下载(第43讲)nhb 平面的法向量在立体几体中的应用nhb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43讲)nhb 平面的法向量在立体几体中的应用nhb.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