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止村务民主听证中的四种倾向

时间:2019-05-13 06:4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效防止村务民主听证中的四种倾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效防止村务民主听证中的四种倾向》。

第一篇:有效防止村务民主听证中的四种倾向

文章标题:有效防止村务民主听证中的四种倾向

最近,一些地方开展了村务民主听证试点工作,要求村务重大事项和村民切身利益事项,都要进行听证,并将其纳入民主决策的一个重要程序。这无疑是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对于深化村务公开工作,丰富村务公开内涵,拓宽村务公开的渠道,提高村务公开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笔

者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和纠正以下四种倾向,确保村民自治活动依法健康发展。

一是防止和纠正听证会取代村代会倾向。所谓村务民主听证,指的是通过听证会的形式,通报村务情况,听取村民意见,回答村民质询,引导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得,有序地参与村务管理,促进村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参与村务民主决策的组织形式,是决定村中大事的决策机构。前者是为后者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如果把两者等同起来,用听证会取代村代会,有悖《村委会组织法》和村民自治重要原则。《村委会组织法》第十八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选产生村民代表,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由此可见,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中大事,是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是村民自治的核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于法不顾,都要尊重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法律地位,用听证会取代村代会的做法应予克服和纠正。

二是防止和纠正决策意见与决策结果二者“两张皮”倾向。有些地方在开展村务民主听证试点工作中,出台了《村务民主听证办法》,规定听证代表由本村村民及与听证项目相关的村委会成员组成,根据听证内容,可适当选取上级有关部门、专家、当事方等方面代表。按照这一规定,听证代表不一定是村民代表,必然导致决策者因不了解听证情况,在决定问题时与听证会结果不一致,使村中大事无法得到适时决定,制约了村委会工作开展。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听证代表就应以村民代表为主体,为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可以适当选取上级有关部门、专家、当事方参加。村民代表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已经具有广泛性、代表性特征,如果在每次听证会前,都另选听证代表,不仅增加农村基层工作量,而且导致决策意见与决策结果的不一致性。

三是防止和纠正重听证、轻反馈倾向。听证会毕竟只有少数代表参加,广泛性和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实施听证过程中,留足时间,做好安民告示,将听证内容及时告之听证代表,并要求听证代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听证代表发表意见时,不能仅代表个人意见,应充分反映多数村民的意愿。听证会结束后,应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公开听证结果,收集村民反映,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纠正听证过程的局限性,使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四是克服和纠正因注入听证会程序而增加村级会议倾向。按照《村务民主听证办法》规定,每季度必须召开一次听证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要求就某项村务进行听证的,村委会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是否组织听证的决定。同时规定听证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听证代表出席方可举行。《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村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召开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时间要求是法定的,如果把听证会与村民代表会议截然分开,必然增加农村藏民会议次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与日俱增,到城市经商、务工的农民,大多是村民代表或听证代表,要求三分之二以上的听证代表出席会议方可举行的规定,显然难以做到。为减少农村基层会议,解决会议难以召集问里题,应采取听证会与村民代表会议一并召开的做法,把出席人数改为过半数村民代表或听证代表参加即可举行会议,这样不仅符合农村实际,而且更能实现听证意见与决策决定的一致性。

《有效防止村务民主听证中的四种倾向》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有效防止村务民主听证中的四种倾向。

第二篇:军队发展党员工作要防止“四种倾向”

部队发展党员工作要防止“四种倾向”

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党员发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党的事业的长远发展。当前,由于各种主观因素制约影响,党员发展工作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重视和加以解决。

一、主要存在三种问题

坚持标准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刚性要求,名额分配是发展党员的指标运用,但由于某些原因,当前部队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未能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出现名额少的情况下变相发展,或是降低标准发展也不浪费名额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党的建设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为降低发展标准。对是否具备党员条件,部分基层支部只看工作表现是否好、业务能力是否强,忽视思想方面的考察。部分基层党支部论资排辈,简单地把一些“听领导话”的官兵发展入党,未能综合考察,不了解其在平时工作、生活中的表现。二是主观简化发展程序。部分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存在“从简、图快”的现象,注重会议记录,忽视实际操作,认为只要走完程序,填好《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和《入党志愿书》就算走完了吸收党员的程序。三是轻视发展培训教育。有些基层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前,忽视了对申请人进行党员标准的教育,导致对入党的条件不够清楚、权利义务不够明确。有的认为只要工作老实肯干,积极主动就达到了入党条件;有的认为只要军事过硬就可以,其他方面影响不大;有的满足于过去的成绩,满足于资格老,认为自己入党够格等。

二、注重解决四种倾向

一是全面衡量不降低标准,注重解决“把入党当奖励”的倾向。有的党支部习惯把军事素质冒尖或完成任务出色的战士发展入党,有的承诺只要在上级考核竞赛中夺得名次就保证入党,有的把具有特长、为中队做事多的战士发展入党。这种把入党作为奖励,一时可能激发了官兵工作热情,实则降低了党员标准,给单位建设带来一定隐忧。《纪律条令》规定,个人或单位在作战、训练或其他工作中的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优良成绩可给予奖励。《军队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规定》指出,发展党员必须注重综合素质,体现先进性要求。由此可见,奖励只是对某一方面的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发展党员不能光看工作表现,更要看政治觉悟,看理想信念,严格用党员的标准来考察。因此,一方面要转变单纯把军事素质、工作成绩当入党标准的错误观念,始终坚持把政治表现当作首要条件,军事训练成绩和工作表现再优秀、也要首先看政治上过不过硬,做到发展党员“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另一方面要向官兵讲清“为什么入党、怎样才能入党”的基本道理,引导官兵走出思想误区,校正认识偏差,做到“素质能力再强,也要思想首先入党”。

二是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注重解决“拿入党送人情”的倾向。有的党支部考虑,士官在部队干了五年、八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多少应该有个说法,在党员发展时有意识地将其优先考虑,个别单位甚至不惜将干部党员发展指标“挪”给士官;有的对自己的“身边人”和领导打招呼、同学战友打电话的“关系兵”有意偏袒,在入党上“开口子”;有的找机关多要指标,要党表。这样,不但体现不出党的先进性,反而会挫伤战士的积极性,降低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发展党员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处理好“依法”和“人情”的关系。一方面,不能单凭战士兵龄、资格老,简单地论资排辈发展党员。对于具备党员发展标准,面临复转的服役最后一年的士官,可以酌情考虑;但对于思想表现一般的,即使兵龄再长也不能发展。另一方面,在处理“关系兵”入党上,必须出以公心,把握好度。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乱拍胸脯、胡乱点头。如果具备了党员发展的标准条件,可以正大光明地发展;如果不具备标准条件,就算有再大的关系,也要敢于顶住压力,真正体现党支部的原则性。

三是严格考察不突击发展,注重解决“重吸收轻培养”的倾向。有的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看平时工作表现多,组织培训教育少,思想汇报坚持不好,培养联系人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单位《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与《入党志愿书》一并填写,使考察流于形式;有的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时,往往是上级通知发展时就发展,无论考察对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给几个指标就发展几名党员,从而导致党员队伍素质不高。对此,首先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指定培养联系人,做好经常性教育引导工作,每半年作一次考察鉴定,培养联系人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培养情况;搞好培训考核,依托部局编发的《入党培训教材》和配套教学视频,切实抓好培训工作,帮助加深对党的认识。其次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对入党积极分子问题较多的,视情延长考察时间,防止一些思想政治素质不强、模范作用不好的人进入党内。再次要完善实时考察材料。可以复制《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使入党积极分子人手一份,党支部按时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上填写考察情况,切实从源头上提高发展质量。

四是更新观念不强人所难,注重解决“入党必须留队”的倾向。有的党支部发展义务兵党员,首先就问愿不愿意留队转士官,不愿意留队就不发展;有的党支部为保留骨干,以刚入党为由要求留队转改士官,不转改就取消预备党员的资格。这样,导致不想留队战士进取心减退,降低了党组织在群众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此,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充分认识每名入党的积极分子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是党的事业的后备力量,从而纠正把入党作为保留骨干措施的错误做法。其次,对预备党员突出党的宗旨和党的纪律教育,使他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以保持中队党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再次负责地向有关单位转接档案,介绍预备党员的现实表现,以稳定思想和保护官兵积极向上的政治热情,也可保持党员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篇:军队发展党员工作要防止“四种倾向”

部队发展党员工作要防止“四种倾向”

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党员发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党的事业的长远发展。当前,由于各种主观因素制约影响,党员发展工作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重视和加以解决。

一、主要存在三种问题

坚持标准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刚性要求,名额分配是发展党员的指标运用,但由于某些原因,当前部队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未能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出现名额少的情况下变相发展,或是降低标准发展也不浪费名额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党的建设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为降低发展标准。对是否具备党员条件,部分基层支部只看工作表现是否好、业务能力是否强,忽视思想方面的考察。部分基层党支部论资排辈,简单地把一些“听领导话”的官兵发展入党,未能综合考察,不了解其在平时工作、生活中的表现。二是主观简化发展程序。部分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存在“从简、图快”的现象,注重会议记录,忽视实际操作,认为只要走完程序,填好《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和《入党志愿书》就算走完了吸收党员的程序。三是轻视发展培训教育。有些基层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前,忽视了对申请人进行党员标准的教育,导致对入党的条件不够清楚、权利义务不够明确。有的认为只要工作老实肯干,积极主动就达到了入党条件;有的认为只要军事过硬就可以,其他方面影响不大;有的满足于过去的成绩,满足于资格老,认为自己入党够格等。

二、注重解决四种倾向

一是全面衡量不降低标准,注重解决“把入党当奖励”的倾向。有的党支部习惯把军事素质冒尖或完成任务出色的战士发展入党,有的承诺只要在上级考核竞赛中夺得名次就保证入党,有的把具有特长、为中队做事多的战士发展入党。这种把入党作为奖励,一时可能激发了官兵工作热情,实则降低了党员标准,给单位建设带来一定隐忧。《纪律条令》规定,个人或单位在作战、训练或其他工作中的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优良成绩可给予奖励。《军队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规定》指出,发展党员必须注重综合素质,体现先进性要求。由此可见,奖励只是对某一方面的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发展党员不能光看工作表现,更要看政治觉悟,看理想信念,严格用党员的标准来考察。因此,一方面要转变单纯把军事素质、工作成绩当入党标准的错误观念,始终坚持把政治表现当作首要条件,军事训练成绩和工作表现再优秀、也要首先看政治上过不过硬,做到发展党员“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另一方面要向官兵讲清“为什么入党、怎样才能入党”的基本道理,引导官兵走出思想误区,校正认识偏差,做到“素质能力再强,也要思想首先入党”。

二是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注重解决“拿入党送人情”的倾向。有的党支部考虑,士官在部队干了五年、八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多少应该有个说法,在党员发展时有意识地将其优先考虑,个别单位甚至不惜将干部党员发展指标“挪”给士官;有的对自己的“身边人”和领导打招呼、同学战友打电话的“关系兵”有意偏袒,在入党上“开口子”;有的找机关多要指标,要党表。这样,不但体现不出党的先进性,反而会挫伤战士的积极性,降低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发展党员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处理好“依法”和“人情”的关系。一方面,不能单凭战士兵龄、资格老,简单地论资排辈发展党员。对于具备党员发展标准,面临复转的服役最后一年的士官,可以酌情考虑;但对于思想表现一般的,即使兵龄再长也不能发展。另一方面,在处理“关系兵”入党上,必须出以公心,把握好度。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乱拍胸脯、胡乱点头。如果具备了党员发展的标准条件,可以正大光明地发展;如果不具备标准条件,就算有再大的关系,也要敢于顶住压力,真正体现党支部的原则性。三是严格考察不突击发展,注重解决“重吸收轻培养”的倾向。有的党支部对入党积极

分子考察看平时工作表现多,组织培训教育少,思想汇报坚持不好,培养联系人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单位《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与《入党志愿书》一并填写,使考察流于形式;有的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时,往往是上级通知发展时就发展,无论考察对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给几个指标就发展几名党员,从而导致党员队伍素质不高。对此,首先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指定培养联系人,做好经常性教育引导工作,每半年作一次考察鉴定,培养联系人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培养情况;搞好培训考核,依托部局编发的《入党培训教材》和配套教学视频,切实抓好培训工作,帮助加深对党的认识。其次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对入党积极分子问题较多的,视情延长考察时间,防止一些思想政治素质不强、模范作用不好的人进入党内。再次要完善实时考察材料。可以复制《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使入党积极分子人手一份,党支部按时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上填写考察情况,切实从源头上提高发展质量。

四是更新观念不强人所难,注重解决“入党必须留队”的倾向。有的党支部发展义务兵党员,首先就问愿不愿意留队转士官,不愿意留队就不发展;有的党支部为保留骨干,以刚入党为由要求留队转改士官,不转改就取消预备党员的资格。这样,导致不想留队战士进取心减退,降低了党组织在群众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此,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充分认识每名入党的积极分子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是党的事业的后备力量,从而纠正把入党作为保留骨干措施的错误做法。其次,对预备党员突出党的宗旨和党的纪律教育,使他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以保持中队党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再次负责地向有关单位转接档案,介绍预备党员的现实表现,以稳定思想和保护官兵积极向上的政治热情,也可保持党员工作的连续性。(

第四篇:在全市村务民主听证现场观摩会上的讲话

今天晚上,我们组织大家在这里现场观摩XX镇XX村第一次村务民主听证会,这也是我市召开的第一场村务民主听证会,目的是让大家对村务民主听证工作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总结和汲取经验,更好地做好我市的村务民主听证试点工作。通过刚才的旁听,我本人觉得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准备比较充分。不管是听证项目的选择、听证对象的确定、听证资料的制作、听证活动的宣传,还是听证会的组织实施,镇党委、政府、村两委都能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保障,确保到位,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了整个听证会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是民主意识较强,工作亮点较多。首先,在听证项目选择中充分发扬了民主。采取入户走访、开会座谈、设立意见箱、热线电话等方式,多方征求群众的意见,从中选择出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进行听证,真实表达了群众的意愿。其次,在听证代表确定上规范了代表产生办法。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听证代表产生办法,把代表分为当然代表、当事方代表、其他村民代表,保证了听证代表的合理构成。同时,在其他村民代表的确定上,分村民小组采取群众推荐、自荐申请,村党总支或村务监督小组民主选定的方式予以确定,进一步扩大民主,使听证代表真正代表大多数村民的意志,真正发挥了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主体作用。第三,在听证形式运用上突出了听证实效。特别是在龙新溪护岸维修项目中,除通过书面材料、口头阐述、现场讨论等形式进行外,还采取观看听证项目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实地录像进行沟通,邀请市水利局专家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权威说明,增强听证代表对听证项目的感性认识,帮助听证代表释疑解惑,提高听证会的效果。第四,在听证方向把握上明确了行为规范。以村务监督小组的名义宣布了村务民主听证会行为规范,明确了听证代表行使听证权利的行为准则,确保了听证会的公正、公道,避免了把听证会形成“责难会”和“批斗会”。

三是群众积极参与,听证效果明显。首先,从刚才听证会的场面来看,有很多群众都是自发来参加旁听的,这一方面说明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意识是很强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通过召开听证会宣传村务民主听证的效果是明显的。其次,从听证代表发言情况来看,大家的发言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的,这再次说明我们的听证会的准备工作是充分的,真正做到了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了干部群众双向互动的目标。第三,从听证代表表决的情况看,代表们对村两委提出的听证项目初步方案积极地进行初步、完善,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体现了村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总之,我认为XX镇XX村的这次听证会把“民主”和“创新”贯穿于整个听证活动的始终,通过采取民主的方法、协商的方式,做到了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会后,希望村两委能及时吸收听证中群众所提的意见,完善决策,并提交村里的相关决策机构讨论确定,尽快付诸实施,进一步提高听证效果。下面,我就下一步做好村务民主听证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增强听证意识。开展村务民主听证试点工作是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当前,我们开展这项工作必须与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5.28”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把推进村务民主听证试点工作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来抓,作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来抓,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这一有效形式,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二要进一步选准听证事项。当前,群众生产经营的相对独立性,经营方式和社会生活的相对分散性,使得农村村务越来越复杂。因此,必须充分发扬民主,选准听证项目,依靠群众解决好民主听证“听什么”的问题,做到凡是群众需要的都要拿来听证,促进村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当然,目前我们的听证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在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困难也是正常的。我们要讲究工作方法,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采取先易后难,先把亟需解决又能够解决的事项拿来听证,取得实效获得群众支持后,再进一步扩大范围,全面推广。

三要进一步规范听证程序。程序是保证民主和公开的重要环节。这次开展村务民主听证试点工作,总的是按照市里的《试点实施意见》和《听证实施细则》来执行。但是,既然作为试点工作,有许多预设的听证程序,还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充实完善。因此,大家要从各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大胆探索、敢闯、敢试,积极主动地采取新措施,多形式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

四要进一步提高听证实效。一项成熟、完善的村务决策,并不是只通过一次听证就可以解决的,召开一次听证会也不代表一项村务的终结。必须把听证工作贯穿于村务决策的形成、实施的全过程,根据村务实施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随时召开听证会,随时听取群众意见,不断修正村务决策执行中的偏差。同时,要对村务决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将落实情况,向群众反馈,接受群众监督,真正达到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四要进一步大胆探索创新。村务民主听证作为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一种新形式,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比如,在村民听证代表的上,在听证议题的设计上,在听证材料的建档立卷上以及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探索,都可以突破,希望大家要结合本地的实际,认真总结XX村好的做法和经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抓好本乡镇村务民主听证试点工作。

第五篇:有效防止和严肃追究绩效考核中弄虚作假行为问题初探

有效防止和严肃追究绩效考核中

弄虚作假行为问题初探

【摘要】:对考核的组织来说,绩效考核考核执政水平,如何避免不把李鬼考核成李逵,不把李逵考核成李鬼是个大课题。随着我市绩效考核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清醒、客观地认识绩效考核中的弄虚作假问题,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弄虚作假行为,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绩效考核中的弄虚作假问题”,仅指被考核人以取得考核成绩为目的,采取一种或多种造假手段故意欺骗考核者的行为。本文意在从学习研究的角度,对此类弄虚作假现象进行浅显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对其它可能存在的、性质及后果更为严重的弄虚作假情形,如考核者自身明知有假而不加分辨或支持放纵甚至直接参与作假的情况,本文暂不论及。

一、弄虚作假行为的动机分析

从历史上看,凡是有考试(考核)的地方,就会有舞弊现象,当前正在开展的绩效考核也不可能例外。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考核结果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既然事关重大,自然人人重视。在应对考核的过程中,有的认真准备、积极接受考核,还有的会心生“歪点子”,各种意在蒙蔽上级、1

骗取成绩的造假手段开始粉墨登场。从应考者的思想动机角度分析,弄虚作假行为的心理活动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明知自己平时工作漏洞多、差距大,如果据实应考,肯定会落于人后,动动歪脑筋把成绩提高上去才有希望。另一类是本来工作比较扎实,考核竞争力较强,但他们仍担心“不保险”,害怕别人通过非正常竞争攫取成绩,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不得不“想别的办法”。以上两类心理,都会导致主动造假和被动造假行为的出现。当然还有别的更为复杂的动因存在,但无一例外,如果可以借助“利益”这个词汇,即他们的弄虚作假,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人(此“个人”当然也包括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一些针对单位的考核中,个别单位负责人往往有意无意地强化“自己造假是为了单位、为了大家”的理由,以降低自身对弄虚作假风险的惧怕和道德上的负担,为“全体造假”制造一个堂皇的借口,导致单位内对弄虚作假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二、弄虚作假行为的危害

与抄袭剽窃、学术造假、制售假冒商品等其它造假行为一样,绩效考核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不论是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对考核本身都是一种破坏,始终是各类考核的大敌。对考核者来说,弄虚作假行为蒙蔽和歪曲了真实情况,是实现考核意图的大敌;对被考核者来说,弄虚作假者投机取巧、破坏规则,是实现公平竞争的大敌。如果弄虚作假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制止,弄虚作假者就达到了他们的造假目的,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考核结果失真,考核本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下降,不付出或付出较少努力而获得较大成绩者暗自高兴,老老实实应考者心中不平,不仅破坏了考风,而且对单位风气会产生消极影响。久而久之,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广大人员积极性的作用就会被严重消弱,使得考核本身偏离了正常方向,失去了原本意义。总支,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弄虚作假可能会鲜活一时,因为毕竟有人可以从中得利,但虚假的东西虽然美丽,最终生命力不会长久。假优秀,人人心中有数;假“不称职”,自然会有人反抗与批评,隐藏的问题逐渐亦会暴露,弄虚作假最终会因为“虚假”而要了考核的命。

三、防止弄虚作假行为的对策

我们已经认识到,发生弄虚作假行为的根本和直接原因是利益驱动,在利益的驱使下,应考者必然会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因此,要达到标本兼治的实效,应当多措并举,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思想预防。始终倡导严肃认真、实事求是、老实老实的考核风气,严肃批驳投机钻营、弄虚作假行为,使人人认识到根本危害,让弄虚作假者知耻知羞,坚决铲除弄虚作假思想滋生的土壤。二是要加强制度预防。一方面要从考核制度设计上多下功夫、下真功夫,加强制度创新,努力建立一套日趋科学公正、导向正确的考核办法。比如,在考核方式上,在坚持平时考核与一次性考核相结合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暗访式”考核的量次,让被考核单位无法“精心准备”,没有机会搞小动作。市公安局在不久前的市内派出所绩效考核中,就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收到了预期效果。在考核内容上,可适当增加一些被考核单位不能充分掌控的考核内容的比例,如增加“群众公论”的成绩权重,而且随机抽样,被考核单位难以把“工作”做到一些不确定对象的身上。在考核程序上,应在坚持所有考核程序公开透明的基础上,使用好“公示”这道关口,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弄虚作假行为暴露的机会。另一方面,要严肃考核纪律,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惩处力度,让违纪者付出高昂代价,让有侥幸心理的人不敢轻易尝试。《市公安局市内派出所绩效考核方案》中明确规定:凡考核中存在弄虚作假情形的,一经查证,一律实行一票否决。这种做法,实际上起到了很好的事先警告作用。三是要加强考核队伍建设。考核队伍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常设的绩效考核办公室人员,二是临时抽调的考核组成员。对这部分人员,首先要严把入口关,在强调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考察他们原则性、纪律性,特别要看能不能守得住秘密、受得了诱惑。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明确考核责任和纪律,对徇私舞弊行为坚决实行“问责制”,确保不从考核队伍内部发生问题。

总之,有效防止弄虚作假行为,必须坚持以严格的制度和纪律为保障,加强事前监督、过程监督和群众监督,确保绩效考核工作健康顺利运转。

下载有效防止村务民主听证中的四种倾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效防止村务民主听证中的四种倾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