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时间:2019-05-13 07:4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第一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从思想政治、经济建设、人文关系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愿望。

关键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经济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同样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文化条件,打牢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增强全社会创造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形成团结文明、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形成公平正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利益矛盾,重视保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动,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全体人民主人翁意识,团结、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1.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定,但这种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得如何。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这一目标和主

题,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营造和谐氛围,丰富和谐内涵,推广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精神,创建和谐生活,不断丰富人们的和谐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和谐精神力量,满足人们和谐社会的精神需求,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环境、思想保证、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在指导思想上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在价值取向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和谐氛围形成;在工作着力点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士气、振奋精神,保护公平,弘扬正义,鼓励创新,激发活力,深化教育,建设诚信,提倡关爱,和谐相处。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以提高群众素质为核心,着力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办实事好事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事为核心,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以平安、安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科学管理为核心,构建安宁有序的社会。

2.必须以科学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规律,内涵要求、方针、举措。以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用真理、真知教育人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立足于人民群众创建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努力运用各种形式,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多办好事实事,把思想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同服务育人结合起来。使人们在享受思想政治工作实惠中感受党和政府温暖,感受构建和谐社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进而自觉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在经济建设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是辩证的统一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也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保证。

1.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的恶化已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原因是人们在追逐当前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长远利益而有意无意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地区的环境受到缓慢、持续的破坏:湖泊、江河、湿地面积在缩小,沙漠化、荒漠化在加剧,生物物种不断减少等。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水质污染、大气污染、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的现实情况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如何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理论的论证和实践的验证。

2.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市场经济在实现经济高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比如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但是自由竞争必然引起垄断,垄断的存在不仅妨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还会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从而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我认为现阶段我国首先应该进一步健全和构建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改革开放二十年多来,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较普遍的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和分配机制的不完善,从而使社会结构日益丰富复杂,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数量增多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因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法制健全的体制。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经济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

其一,要尽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基础上,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经济利益关系。特别是贫富差距的加速扩大,致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有的还比较激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合理协调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其二,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兼顾社会上由于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弱势群体和阶层,努力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妥善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关系。

构建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的和谐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举世瞩目的,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又是极不平衡的,这就导致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之间的差距来看,2003年,城乡收入差距为3.23比1,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目前中国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至少是4比1,即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额是农村居民的4倍,为全世界所仅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合理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又要在坚持东部快速发展、中部崛起的同时,有效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大东北利用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来逐步扭转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靠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建不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方面

想要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当然离不开其的基本理念。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和“尊重多样性”。“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放在社会的主体地位,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核心理念。这里的“人”是人民群众,“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里所强调的是从政策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多的是国家机关在制定政策方针时所要考虑的方面,要想从人与人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更多的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人为本”在现实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目标都是难以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社会是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人的行为作用于社会,是改造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反之亦然,社会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因此,社会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动力。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某种政治制度的实现或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是在这些基础之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形态,其最终的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当谈及人的全面发展时,也就是指向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列宁说的好,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所以只有全面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大有作为。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增强创新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创新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在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中所蕴涵的人文、科学、创新等精神的基础上,更多的是需要让他它服务社会,引导社会文化潮流,抵制和消除腐朽、没落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2.尊重多样性的价值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尊重多样性也是一个基本的理念。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体生命组成,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人的价值独特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命世界,其情感、意志、信仰、兴趣都不一样,也就是这些不同的人才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由于不同的职业、教育背景等,整个社会又呈现出不同的阶层来,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特点和利益诉求,所以“以人为本”,落到实处也就是尊重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阶层。“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理念,“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2]不同的生物在一起才能生长,而

单一的物种则无法生存,众多不同的物种一起生长发展,这才是“和”。和谐是多样性的和平、融洽、平衡和共同发展,而不是整齐划一,质地单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一样,要以多样性为基础,尊重多样性,寻求多样性的和谐和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使得社会充满活力。

然而,我们所生活的现实当中却不是都是充斥着和谐的,不和谐之处,可谓处处可见。在我们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我们要正视,要清醒,更要采取积极措施,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理顺利益关系,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大家和睦相处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中过幸福生活。和谐的政治环境、健康的经济发展和美好的人文关系,是体现一个社会是否达到和谐发展的重要的标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要进行很长期的艰苦努力。虽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应该相信,通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构建和谐政治、和谐经济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能更好的创建高度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人民日报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5-02-26.[3]卫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述要[N],人民日报,2005-07-15.[4]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Z],学习出版社,2003:191

[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Z].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C].第850页.[6]《国语·郑语》

第二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结课论文

姓名: 王亚东

学号:200909030040

专业:外语系

班级:09级本科(3)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就要按照社会需要,着力增强、激发社会的各种潜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关键词: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和谐社会具体事项、构建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已经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也可以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充分体现出这六方面的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和谐社会六方面的特征有着具体的内涵。(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家发展要求的必然,它顺应我国国情、反映国家现状、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必然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

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核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党所主张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GDP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始终做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根支柱。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又要通过宏观调控,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四是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社会管理新格局。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目前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用着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在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效能的同时,善于通过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社

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群众代表会议等,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五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群众工作机制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既要发挥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组织优势,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政治优势,更要注意创新群众工作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上,逐步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的司法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党、利国、利民,不仅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国策,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望和心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我们要倍加珍惜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光辉的现实。高神:雾中仙

高必:巡游天神

高连:地狱战神,噬天虎

高偷:黑山老妖

高魔心:地狱战神

高敏捷:风伯

高法连:机关兽(稀少!有烈火也不好吸!不推荐赚钱)

高反震:瑞兽,地狱战神

高感知:雾中仙(这里最佳为2JN雾,吸高神更赚)

赚钱的话,只推荐以上的。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文章标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异与和谐的必要张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能力之一。曾庆红同志在阐述《决定》精神时特别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

。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由市场带来的差异基础上的“和谐”。这一新概念和新观点的提出,反映出党、国家和全社会对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领域的差异与和谐以及两者关系的认识。

市场经济对差异与和谐的要求及其困境

将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对社会差异的承认,因为没有现实的社会差异,在近乎同质的基础上谈和谐,即使不能说没有意义,至少也是意义有限的。从逻辑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

差异社会的和谐状态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首先,市场就是交换,交换的前提是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既是差异的表现,也是差异的结果。没有差异就没有市场本身,反之,市场一旦形成,必然增强差异,并促使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其次,不仅不同分工之间有差异,在同一种分工内也存在差异。作为一个竞争场所,市场要求所有参与者都时刻处于竞争之中,进行优胜劣汰。同一分工内的显著差异既以优胜劣汰为前提,也会通过优胜劣汰进一步扩大。最后,分工和竞争必然导致经济领域中生产要素的分化和分离,不同要素向不同的市场主体集中,造成其在市场上的不同地位,不同群体及其优势或弱势在不同生产要素占有份额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差异由此派生出社会差异、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总之,有市场必然有差异,而市场的差异必然造就社会的差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差异的市场才是有活力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中,市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造就社会差异方面同样有效乃至同样高效,就是这个道理。在几乎同质的社会状态下,迅速形成和扩大差异,首先是经济上的差异,随后是社会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一段时间来中国社会巨大活力的结构性来源。在改革过程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中都包含了差异机制的作用。

市场不但以差异为前提和动力,也以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为条件。市场是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其中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和谐:分工就是合作,交换就是互补,没有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不可能有经济过程。从这一点来说,市场经济要求的不是单纯的差异,还要求差异的和谐与和谐的差异。古典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其实质性的主张就是寻求一只从差异中促成和谐的手,一只市场自发的手。问题在于,在自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的和谐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根本上属于私人领域的市场,虽然不乏和谐的要求,客观上也存在劳动分工意义上的合作,但仅凭其自身,难以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正如市场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对效率存在明显偏爱,其在差异与和谐关系上对和谐也存在内在的无力,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近年来在国际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拉美陷阱”,指的就是在一些南美国家,未经有效调控的市场由于缺乏对社会差异的控制而陷入市场效率丧失、经济发展停滞和社会冲突激增的现象。市场需要社会和谐但又无力自发实现和谐社会的这一“窘境”,使得对社会差异进行其他层面或形式的控制和调整成为必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差异与和谐的取向

和谐社会作为特定社会的公共目标,需要依托公共领域的力量来实现。以执政党和国家的名义来积极认同并主动承担这一使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含义。相对单纯以资本增值及效率为首要目标的市场,社会主义要求以全社会的利益为最终目标,追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视为一种坦诚地认可差异、同时又真诚地追求和谐的经济—社会制度。

问题在于,这样的看法如果在理论上可以成立,现实中是否确实可行,还是需要检验的。当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刚刚提出时所面对的,说到底不仅仅有对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衔接的疑虑,还有对社会主义是否足以制约市场经济在差异与和谐关系上失衡的疑虑。这种疑虑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实践上的。客观地说,改革至今,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差异与和谐关系仍然处于可控状态,虽然分化和差异程度不断爬升,但社会总体上还是处于有序和稳定的状态;但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差异与和谐的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持续运行于分化和差异的高水平上,中国社会始终面临着两种现实可能性:或者在适度差异且不失稳定的基础上,经济和社会保持发展势头,或者随着差异不断扩大和冲

突加剧,最终陷入社会失衡、经济停滞的“拉美陷阱”。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人均GDP水平的上升和财富占有的阶层分布的走势,正越来越迫切地要求人们就这两种可能性作出选择。回避问题,逃避选择,将置自己于“不选择的选择”之尴尬境地。正是在这一背景上,人们可以真正发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策略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重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老路,重新拉平已经存在的社会差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经追求过建设一个同质的社会,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消除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异,同时也消除了一个正常社会的多方面的活力。一个没有差异、没有社会冲突的社会,也许令人向往,但这样的社会难免会缺乏个人追求的余地和由个人追求汇集而成的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为前提,努力追求让不同个体、不同群体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挥所长,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个体目标和整体目标的兼容和互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共同所在。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是差异成为个体或群体实现自身的领域,而不是委屈、浪费甚或牺牲自身的场所。差异构成了个体或群体之间“错位竞争”的条件和凭借,有差异的个体不一定要在同一空间对垒,各个群体或阶层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寻找自己的舞台。有差异,但未必有冲突,更精确地说,正因为有差异,所以才可以不冲突。这种对差异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或者说非冲突化的处理,正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理想社会的核心构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从方法论意义上看,这种极具智慧的解决方案就是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的张力,寻求两者间的平衡点,以此促成个体有最大作为、社会得到最佳整合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经济活力与社会稳定的并存和互补。

为了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必要的张力”,需要以制度性安排来调整市场在利益分配上的失衡。

差异说到底是利益的差异,和谐自然包含对利益的协调。不在利益分配制度上对市场自发机制采取一定的弥补,就不可能引导和影响差异的走势,追求和谐社会的努力就很难产生效果,和谐社会就没有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被虚拟化。具有自发性质又获得了经济上主导地位的市场体制,客观上为掌握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搭建建设性的政策架构,由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发展社会事业,发挥政府作为各种利益群体中介人和协调人的作用,通过立法和行政等方式,促使社会财富适度转移,扭转差异扩大的趋势,缓和利益矛盾,争取适度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

有差异必有矛盾,有矛盾难免发生冲突。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冲突的社会,而是冲突被良性化、制度化了的社会。除了由国家或政府担任中介人,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法律的,社会的等不同方式,借助明确的规则约束,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体制化的平台,如集体协商或谈判机制等,直接沟通乃至博弈,从中产生能够为各群体所接受的利益分配格局。经过制度化、无害化和建设化的处理,可以有效利用冲突的激活效应,同时又可避免由冲突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实现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

无论差异还是和谐,它们都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个人或群体对差异与和谐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差异与和谐的实际效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承认个体或群体间的差异、承认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权利和权益的基础上,对已经存在的差异格局作出合理、合情的解说。和谐社会需要利益协调,但利益协调也是有限度的。一切现存的秩序都需要合理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解说而被相关方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只有综合发挥利益协调、良性冲突和合理解说的作用,才能够在利益分化和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认知层面和现实层面的社会和谐。在这一点上,执政党的研究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一个理论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异与和谐的必要张力》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异与和谐的必要张力。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能力之一。曾庆红同志在阐述《决定》精神时特别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由市场带来的差异基础上的“和谐”。这一新概念和新观点的提出,反映出党、国家和全社会对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领域的差异与和谐以及两者关系的认识。市场经济对差异与和谐的要求及其困境将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对社会差异的承认,因为没有现实的社会差异,在近乎同质的基础上谈和谐,即使不能说没有意义,至少也是意义有限的。从逻辑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差异社会的和谐状态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首先,市场就是交换,交换的前提是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既是差异的表现,也是差异的结果。没有差异就没有市场本身,反之,市场一旦形成,必然增强差异,并促使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其次,不仅不同分工之间有差异,在同一种分工内也存在差异。作为一个竞争场所,市场要求所有参与者都时刻处于竞争之中,进行优胜劣汰。同一分工内的显著差异既以优胜劣汰为前提,也会通过优胜劣汰进一步扩大。最后,分工和竞争必然导致经济领域中生产要素的分化和分离,不同要素向不同的市场主体集中,造成其在市场上的不同地位,不同群体及其优势或弱势在不同生产要素占有份额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差异由此派生出社会差异、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总之,有市场必然有差异,而市场的差异必然造就社会的差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差异的市场才是有活力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中,市场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造就社会差异方面同样有效乃至同样高效,就是这个道理。在几乎同质的社会状态下,迅速形成和扩大差异,首先是经济上的差异,随后是社会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一段时间来中国社会巨大活力的结构性来源。在改革过程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中都包含了差异机制的作用。市场不但以差异为前提和动力,也以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为条件。市场是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其中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和谐:分工就是合作,交换就是互补,没有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不可能有经济过程。从这一点来说,市场经济要求的不是单纯的差异,还要求差异的和谐与和谐的差异。古典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其实质性的主张就是寻求一只从差异中促成和谐的手,一只市场自发的手。问题在于,在自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的和谐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根本上属于私人领域的市场,虽然不乏和谐的要求,客观上也存在劳动分工意义上的合作,但仅凭其自身,难以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正如市场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对效率存在明显偏爱,其在差异与和谐关系上对和谐也存在内在的无力,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近年来在国际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拉美陷阱”,指的就是在一些南美国家,未经有效调控的市场由于缺乏对社会差异的控制而陷入市场效率丧失、经济发展停滞和社会冲突激增的现象。市场需要社会和谐但又无力自发实现和谐社会的这一“窘境”,使得对社会差异进行其他层面或形式的控制和调整成为必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差异与和谐的取向和谐社会作为特定社会的公共目标,需要依托公共领域的力量来实现。以执政党和国家的名义来积极认同并主动承担这一使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含义。相对单纯以资本增值及效率为首要目标的市场,社会主义要求以全社会的利益为最终目标,追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视为一种坦诚地认可差异、同时又真诚地追求和谐的经济—社会制度。问题在于,这样的看法如果在理论上可以成立,现实中是否确实可行,还是需要检验的。当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刚刚提出时所面对的,说到底不仅仅有对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衔接的疑虑,还有对社会主义是否足以制约市场经济在差异与和谐关系上失衡的疑虑。这种疑虑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实践上的。客观地说,改革至今,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差异与和谐关系仍然处于可控状态,虽然分化和差异程度不断爬升,但社会总体上还是处于有序和稳定的状态;但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差异与和谐的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持续运行于分化和差异的高水平上,中国社会始终面临着两种现实可能性:或者在适度差异且不失稳定的基础上,经济和社会保持发展势头,或者随着差异不断扩大和冲突加剧,最终陷入社会失衡、经济停滞的“拉美陷阱”。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人均GDp水平的上升和财富占有的阶层分布的走势,正越来越迫切地要求人们就这两种可能性作出选择。回避问题,逃避选择,将置自己于“不选择的选择”之尴尬境地。正是在这一背景上,人们可以真正发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策略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重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老路,重新拉平已经存在的社会差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经追求过建设一个同质的社会,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消除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异,同时也消除了一个正常社会的多方面的活力。一个没有差异、没有社会冲突的社会,也许令人向往,但这样的社会难免会缺乏个人追求的余地和由个人追求汇集而成的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为前提,努力追求让不同个体、不同群体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挥所长,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个体目标和整体目标的兼容和互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共同所在。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是差异成为个体或群体实现自身的领域,而不是委屈、浪费甚或牺牲自身的场所。差异构成了个体或群体之间“错位竞争”的条件和凭借,有差异的个体不一定要在同一空间对垒,各个群体或阶层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寻找自己的舞台。有差异,但未必有冲

突,更精确地说,正因为有差异,所以才可以不冲突。这种对差异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或者说非冲突化的处理,正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理想社会的核心构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从方法论意义上看,这种极具智慧的解决方案就是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的张力,寻求两者间的平衡点,以此促成个体有最大作为、社会得到最佳整合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经济活力与社会稳定的并存和互补。为了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必要的张力”,需要以制度性安排来调整市场在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差异说到底是利益的差异,和谐自然包含对利益的协调。不在利益分配制度上对市场自发机制采取一定的弥补,就不可能引导和影响差异的走势,追求和谐社会的努力就很难产生效果,和谐社会就没有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被虚拟化。具有自发性质又获得了经济上主导地位的市场体制,客观上为掌握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搭建建设性的政策架构,由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发展社会事业,发挥政府作为各种利益群体中介人和协调人的作用,通过立法和行政等方式,促使社会财富适度转移,扭转差异扩大的趋势,缓和利益矛盾,争取适度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有差异必有矛盾,有矛盾难免发生冲突。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冲突的社会,而是冲突被良性化、制度化了的社会。除了由国家或政府担任中介人,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法律的,社会的等不同方式,借助明确的规则约束,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体制化的平台,如集体协商或谈判机制等,直接沟通乃至博弈,从中产生能够为各群体所接受的利益分配格局。经过制度化、无害化和建设化的处理,可以有效利用冲突的激活效应,同时又可避免由冲突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实现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无论差异还是和谐,它们都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个人或群体对差异与和谐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差异与和谐的实际效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承认个体或群体间的差异、承认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权利和权益的基础上,对已经存在的差异格局作出合理、合情的解说。和谐社会需要利益协调,但利益协调也是有限度的。一切现存的秩序都需要合理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解说而被相关方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只有综合发挥利益协调、良性冲突和合理解说的作用,才能够在利益分化和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认知层面和现实层面的社会和谐。在这一点上,执政党的研究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一个理论过程。

第五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几个深层理念 1.双赢互利的理念

为什么要树立双赢互利的理念,因为贯穿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双赢互利的观念。和谐社会,也可以通俗地说,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具体说来,也就是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例如,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参与发展的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双赢互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旨;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则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的,同样它也是社会发展问题上“零和游戏”,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发展旧式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如果更深入一点,我们还可以发现,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双赢互利的深层理念,符合现代性从旧式到新型的世界潮流和发展趋势。

所谓旧式现代性就是那种以征服自然、控制资源为中心,社会与自然不谐调,个人与社会不和谐,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的现代性。上世纪与本世纪的转折期间,全球社会生活景观呈现出重大转折的种种迹象: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人欲的激发和资源的匮乏所引发的对资源控制权力的争夺,导致了价

值尺度的扭曲、伦理准则的变形。于是人类“向地球发动的战争”变成了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战争”。旧式现代性已经进入明显的危机时期。

所谓新型现代性,是指那种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以及它所包含的双赢互利的理念,不仅符合符合现代性在当代进展的趋势,而且也是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精华的东西的继承和弘扬。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文化学术遗产,其中关于“和谐”、“和合”的思想同样十分丰富。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讲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 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人伦和谐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天人协调是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总之,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以及它所包含的双赢互利的理念,说明执政党对新型现代性的日益自觉。

1.2“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

迄今人们看到的每一个社会进步,都是伴随着社会代价的。纯粹的进步、理想状态的进步,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找不到没有社会代价的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取得社会进步,同时又不断付出社会代价的历史。据此,社会学,得出了自己学科的深层理念: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这里,增促社会进步, 就是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减缩社会代价,就是指社会代价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的途径和办法。

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快速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20多年来,以社会转型形式出现的社会巨大变化,不管是利益格局、社会关系、次级制度的变化,还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承受能力等等的变化,都表明,一方面,上述各个社会领域都得到的不同程度的优化,另一方面,又引发了、出现了大量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一方面,20多年的进步和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举世瞩目,全球公认,与此同时,也付出了种种代价,一些代价还非常沉重。特别是随着人均GDP 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这是世界各国同期历史所表明的,也是任何一个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政党所不得不面对的。中国也不能例外,它们也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处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国社会事实上有两种前景。一种是活跃的不谐调因素和多发的社会矛盾,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正确处理,导致冲突加剧,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损。这是一种黯淡的前景。国外已有先例。拉美和加

勒比地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巴西,在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情况就是这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编写的《全球工业发展报告1996》

称这些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另一种是活跃的不谐调因素和多发的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在改革发展的同时,社会保持稳定、充满生机,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综合国力迅速提升。这是一种光明的前景。我们中国人值得自豪的是,由于邓小平理论及其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在同期超过了初始条件比自己好的许多国家,争取实现了光明的前景。《全球工业发展报告1996》称中国的这个十年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大受益”的十年。这种结果,令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羡慕不已,让海外的炎黄子孙振奋不已。从新世纪开始的我国战略机遇期,大体上与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相一致。实践已经表明,中国社会转型兼具双重使命,即从前现代性向现代性的转变,和由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一转变日益突出。在这一过程中多种因素同时并存、相互交织,形成了种种复杂的社会效应。随着社会风险化和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中国社会中各种不和谐因素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和多发期。各种新旧的不和谐因素频频展现在人们面前:由人为因素而加剧的自然灾害、城乡区隔、区域差距、贫富分化、失业、刑事犯罪、生产事故、劳资纠纷、族群冲突、新型传染病、人口结构变化、高新技术冲击、道德滑落、规范虚化、信任缺失、心理、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为背景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过程,那么我们在主观上必须自觉地树立这样的深层理念,并在行动上自觉地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缩社会代价。

2.3现代治理的理念,特别是善治的理念

任何和谐社会都不可能自动到来,它凭借的只能是对社会治理,特别是善治的不断尝试和努力,而由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府、社会组织与公民共同治理一个社会同样是对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所作出的最佳尝试性选择。

要了解现代治理的理念,特别是善治的理念,不能不回到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科学中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公共性”。近代由国家与社会相分离且社会分化为公共领域

和私人领域所引致的国家职能分解为统治和管理两大职能。公共性问题再次得到彰显。公共性在现代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制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重大课题。公共性从其初始意义和其发展至今的当代涵义中都与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关于新型公共性的内容,有学者将之概括为五点:(一作为一种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与归宿的重要分析工具的公共性。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

(二作为一种现代行政公共精神的公共性。包括民主的精神、法的精神、公正的精神、公共服务的精神四个方面。

(三作为价值理念的公共性。强调了政务公开和公民参与,强调公共部门运作要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合法性,克服追求私人利益和部门利益,强调政府行为的制度公正性。

(四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这既作为一种价值伦理,又是对公共行政的要求。要求政府尽量响应公众要求,负有社会责任感,让公民有平等的参与权与机会,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五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把公共性作为一种理性和道德,强调公共舆论的监督和批判作用。

我们认为公共性在现代社会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公共理性即“属于秩序良好之宪政民主社会的一种构想。”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服务,即用现代公共理念管理国家与社会则是公共性最重要的环节和它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的体现,同时它也催生了一种能改变现代社会结构的领域,即不同于传统公共权力领域的公共领域。这种新型公共性,在政府和市场都失灵的领域,便承担起另外一重角色。它在本质上属于私人领域的市民社会中离析出一种公共领域。这种公共领域它可动员和汲取大量社会资源,处理各种公共事务和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促进社会公

正与社会公平,在市场和政府都无法有效配臵资源的地方承担起有效的角色功能,并在制度创新和社会治道变革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在市场与国家失灵的处所,都会潜伏一种不安定、不和谐因素,严重的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不居、恶性运行。若不出现一有效机制进行角色安排,建构和谐社会则是空中楼阁。新型公共性是建构和谐社会 的重要调节手段和基础保证。公共性与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内在联系则充分体现在公共性的核心内容公共事务的治理包括善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之中。“治理”是统治方式的一种新发展,其中的公私部门之间以及公私部门各自的内部的界线均趋于模糊。治理的本质在于,它所偏重的统治机制并不依靠政府的权威或制裁。”全球治理委员会给治理所下的定义是: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治理与统治的本质区别有三点:一是统治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权力部门,其权威来源只能来自政府。而治理的主体可以是公共权力部门,也可以是私人部门,还可以是二者的合作,其权威来源依仗的主要并非是政府,而是合作主体之间的持续性互动;二是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向度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度运作过程,而治理则是多元的、上下互动的过程,它通过合作、协调及对共同目标的确定等手段达致对公共事务的治理;三是统治遵循的是正式规则、制度与程序,而治理则以信任为基础,遵循的是由主体间协商与同意的规则与程序。由此可见,治理较统治更适合于复杂性、多样性与动态性的快速转型期社会,那种多元的、上下互动的权力运作过程更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善治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最新口号,业已成为世界银行向第三世界提供贷款政策的主导思想”。善治的提法按辛西娅.休伊特.德.阿尔坎塔拉的说法是便于对许多国家的计划和官僚机构进行改革更具技术性而较少政治色彩。俞可平将善治界定为“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

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他将善治视作为治理的理想状态。接着他又将善治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六点。总之,“善治

实质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只是治理的一种状态。

从上述公共治理的基本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共治理是一种过程、一种模式,而这种过程与模式本身就是谋求建构和谐社会的尝试与努力。善治,它几乎就是当前所构划的和谐社会的一体两面,善治是和谐社会的治理过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与机制的最佳实施过程。

3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体研究和谐社会的条件和机制

具体说来,就必须从人际关系、资源配臵、社会认同、社会结构,也即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具体研究和谐社会的条件和机制。这里只说一些要点。

3.1人际关系方面

就人际关系方面看,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要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这主要是通过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人化机制,把我们的社会成员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通过不断的继续社会化,使社会成员能够恰当地扮演自己的角色,能够以自己的辛勤合法有道地从社会获取自己应得的一份,从而能够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通过社会化和个人化的主要手段学习,把社会成员培养成一个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员,以适应现代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3.2资源配臵方面

就资源配臵方面看,这主要是通过社会阶层体系这一社会激励机制的的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差别的基础上,激发社会的活力,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成员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从较低的阶层上升为较高的阶层。所有这些,都使社会成员能够多赢互利,使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处理。

3.3社会认同方面

就社会认同来说,它是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的思想心理基础,必须处理好社会成员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关系,要特别重视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目标认同、多元一体的民族认同等认同类型的作用,充分发挥它们的正功能,在当前,还要十分注意全球化和信息化对中国社会认同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必须说,一个社会认同有严重问题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3.4社会结构方面

就社会结构方面看,合理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它以社会根源的形式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协调与否。社会结构还以路径依赖的方式制约着各类社会主体的社会行动,以中介条件的样式规定着行动主体活动的范围、能够达到的限度。一句话,社会结构总是这样那样地建构着、塑造着社会行动。

同时,我们也要强调,按照当代社会学的观点,也包括我们提出的社会互构论的观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又是相互建构的。社会行动,反过来,也以自己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发展理念的形成,发展战略的制定,社会政策的出台,体制改革的进行,影响着、重组着种种社会结构。换言之,社会行动也总是这样那样地建构着、塑造着社会结构。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的相互建构中,谁的建构作用是主要的,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社会发展来说,一般地讲,社会结构的作用是基本的。但是,一个社会在不改变原有的结构,就不能发展时,改变原有社会结构的社会行动,就起着主要作用。例如,我国“文化大革命”十年**后,就面临这样的形势,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这样的社会行动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同样,两个社会在差不多相同的社会结构的条件下,何者发展得更快,社会行动的作用也能是主要的。例如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收益,取决于两个条件:初始水平和经济政策。在初始条件上,中国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相比,相差也不少。但是,中国却能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大受益,收益程度大大超过这些初始条件比自己好或差不多的国家, 真正是创造了奇迹。中国能够这样,主要要归功于实行了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即主观因素。正是根据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相互建构的观点,我们提出

建构合理的社会结构,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而社会更加和谐的实现,则又进一步促进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进程,两者良性循环。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现实理由和重要特征 4.1以人为本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主体上也就是人的方面,真正解决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

1956年我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这样强调:“我们做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还有人不知道我国有六亿人口吗?知道是知道的,不过办起事来有些人就忘记了,似乎人越少越好,圈子紧缩得越小越好。抱有这种小圈子主义的人们,怎么就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毛泽东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实质上是执政党的思维方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这里没有使用阶级的概念,而使用的是人口概念。这是因为,党在没有执政之前,必须首先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以组织阶级队伍领导

革命。尽管我们要把全国人民都组织起来进行革命,然而革命是要流血牺牲掉脑袋的,实际上只能把本阶级的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去影响更多的人。这个过程中还要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甚至激化矛盾,以打击敌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还是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思想有三大法宝,第一个就是统一战线,第二个才是武装斗争,第三个是党的建设,这是通过搞好党的建设来驾驭前两个法宝。此乃毛泽东的成功之道。有一位老革命的回忆录,讲红军时期毛泽东曾出题考还是红小鬼的胡耀邦,先问你懂军事吗?胡耀邦对军事的战略、战术说了一通。毛泽东说,你对军事理解的还不够到位。什么是军事呢?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能够死拼到底。然后毛泽东又问什么是政治呢?胡耀邦讲了阶级斗争,群众工作。毛泽东又说你对政治的理解也不深

刻。政治就是把赞成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有作为的政治家善于把反对我们的人变成赞成我们的人。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中国革命因此赢得胜利,共产党成了中华大地上的执政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上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包括一切热爱祖国的人们。我国是法制社会,人的概念也就是公民的概念,集中体现为在法律和政策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正是在此基础上,科学人才观提出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新的执政

风貌和施政特色。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曾在“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两种提法之间进行比较,取得的共识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千年来就有“民本”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也早已有“人本主义”,我们共产党人就叫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理念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最广泛最充分的包容性,深得人心民意。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问题。这就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大家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了新力量,巩固和扩大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从以人为本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理成章。因为以人为本,就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才能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要维护和保障人权,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主要是指社会各阶层能够和谐相处。就是说,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所有社会成员都有了平等的国民待遇,方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2结构转型期是提出和谐社会的现实原由

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结构转型时期,这是改革的攻坚时期,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结构问题,建立新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这一时期是改革取得较大效果的时期,也是社会阶层激烈分化的时期,整个社会结构会逐步地分化为若干个阶层,这些阶层都有了自己特殊的利益和获得这种特殊利益的特殊渠道,产生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要求。改革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就整个改革进程来说,利益矛盾最尖锐的是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并且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改革的实惠。执政党要合理协调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会使一部分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诱发对旧体制的眷恋情绪,怀旧,今不如昔。它的危险性在于,这种眷恋情绪一旦蔓延开来,很可能同改革初期由于改革深化和不断取得成效而沉寂下来的极“左”思潮相结合,从而成为影响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因素。一些抱有极“左”主张的人,打着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号,改头换面地贩卖“左”的一套,使改革的舆论环境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势。

二是各阶层的代表不可避免地会提出它所代表的特殊阶层利益的理论表达,使改革决策的理论环境趋于复杂,以至影响到决策,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协调之外,额外地增加了思想理论层面的协调负担。这也就是我们在这一阶段总要强调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深化改革的原因所在。

三是由于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原来旧体制下的各种矛盾以及在改革启动阶段尚未触及的深层次矛盾都暴露出来了,改革进程中受历史条件限制产生的一些新的矛盾也暴露出来了。也就是说,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矛盾、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交织

在一起,情况相当复杂,各项改革措施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性非常明显。不像改革初期那样,一项改革措施就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改革的成本增大,使得改革难以一时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就容易使人们总感到现行的改革措施不过瘾,产生激进情绪。

四是这个期间一般都是经济的开放度达到很高程度的时期,思想文化方面的碰撞十分激烈,特别是国外的一些思潮传了进来,对改革目标的选择、改革措施的确定、改革的实际进程都会产生影响。在这方面,这种碰撞突出地表现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激烈碰撞。操作不当,就会出现全盘西化,或者出现极端的、狭隘民族主义。

所以,结构转型期的改革,已经不单单取决于经济本身,不单单取决于经济体制本身,它已经使改革成为一个全面建设新体制的创新时期、创新工程。整个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协调地渡过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最大的危险在于,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

下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的追求无疑是各家可贵的共通之处,从此人,物,自然,宇宙一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历史演进 的交融于一的和谐观成为中华文化最根本的特征和最高......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营销4班31号邓磊磊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范文大全)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分子学院讲稿用)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引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