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哈姆雷特》有感
读《哈姆雷特》有感
——关于人生价值的些许思考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并非妄语,而是每一位读者的共同感慨。在沙翁的浩帙卷宗里,《哈姆雷特》是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王冠上一颗最灿烂的金刚钻”。虽然历经漫长岁月的考验,但它依旧光彩如昨、熠熠生辉,展示出不朽的艺术感染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在剧中,有很多鲜活的角色令人过目难忘,如兵士弗兰西斯科、朝臣奥斯里克、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他们戴着或真或假的面具在各自的官职上履行国王的使命。令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哈姆雷特,他是最大的亮点,是所有人中最典型的代表,可以看出莎翁对他真是颇为苦心。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范,在剧的前期,他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策源地的威登堡大学学习的快乐王子。他对人类充满了理性的信念:“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后来,猥琐而卑鄙的叔父下毒害死了哈姆雷特的父王,篡夺了王位;母后改嫁叔父,粉碎了哈姆雷特的爱情理想,也造成了他对世俗女子的偏见;老臣新贵对新王的献媚邀宠使得哈姆雷特倍感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从此他变成了一个身着黑衣,一脸肃穆的忧郁王子,在内心的深处,他正在酝酿着复仇大计!
在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中,曾有好几次机会,他可以手刃仇敌,为父亲报仇,但他没有行动。很所人认为这是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所致,但我认为并非如此简单,作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文主义思想者,哈姆雷特必须向世人揭露现任国王的罪恶,而并不是顶着“叛逆”罪名去刺杀。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过于推崇个人力量,这使得哈姆雷特看不起广大群众,嫌弃“一个平民也敢用他的脚趾去踢痛贵人的后跟了”。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放弃了利用群众的力量去抗衡腐败统治的途径,而这正是他唯一可以避免惨痛结局的途径。终于,他孤军奋战,同归于尽!结局是那样的悲惨、凶险,令人心悸有余。
哈姆雷特成功地实现了他的“生命价值”,成为了“悲剧英雄”。每一个英雄,无所谓怎样的英雄,身后总有为之默默牺牲的人。对于哈姆雷特,这个人就是奥菲莉娅!
全剧中关于奥菲莉娅的内容并不多,她仅仅出场五次,直接对白五十六次,间接描写也只有五次。很坦诚地说,对于这个美丽的姑娘,我并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毫无疑问,奥菲莉娅深爱着哈姆雷特,但她没有勇气表白,甚至连接受表白的勇气也没有,她只会说“嗯,殿下。”“不,殿下。”······面对宫廷里的阴谋和斗争,她唯唯诺诺,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甚至被利用,当作试探哈姆雷特的工具;面对哈姆雷特的真诚告白,她听信父亲的诡辩和兄长的训诫,一味的怀疑和逃避。她没有自己的主张,不敢面对内心的情感,拒人于千里之外。
莎翁对她或许也无计可施,便只好让她疯,让她死,用最终的归宿宽容了她所有的懦弱。不过,她死得倒是很别致“漂在明镜一样的水面上,头戴着奇异的花环:毛莨、荨麻、雏菊、长颈兰,轻轻唱着古老的歌······很美,很有诗意,可是这种病态的美,死亡的美又怎么能够欣赏呢?
然而,她终究只是一个姑娘。在那样的岁月中,男人占据了历史的舞台,他们杀戮、征服,将世界踩在脚下,使天下的百姓臣服于前。女人只是附属品,甚至是战利品。对于奥菲莉娅,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爱情是人人称羡的奢侈品,在等级森严的王国中,对于大臣之女奥菲莉娅和王子哈姆雷特,更是充满了陷阱和毁灭。即便如此,奥菲莉娅依然敢于去爱。这不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吗?而我······或许已远远不如了。如此想来,我对她的厌恶瞬间冰释了,剩下的尽是同情与怜悯!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哈姆雷特》带给我们关于人生最大的思考!当哈姆雷特站在这个路口时,曾一度疯狂,犹豫不决,身为王子,皇室的继承人,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抉择:左手繁华,右手血腥,没有半步迂回之地!
古人有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用生命换取道义,这正是哈姆雷特最终的决断。放弃了荣华富贵,放弃了显赫的地位,只为了揭露叔父的罪行,为父亲报仇。这种复仇的代价,不是谁都能承受的!生存还是毁灭,有时需要用一生去思考!
莎翁借哈姆雷特之口,提出了他自己对生与死的思考。为何而生,因何而死?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哲人苦苦钻研的哲学命题。直至今日,依然有许许多多博学多才之士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有的人甚至穷其一生也没有得出满意的答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对名和利地追逐如蚁附膻,我想很宽容地表示:这并不是错。追逐大众崇尚的名和利,这本身就是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有目标的人是奋进的,有目标的人生是不会虚度的!但我想,人应该有更大的追求,或者说,人应该有那么一点点高于物质与虚名的追求!人生的价值可以用很多实质或虚幻的东西来衡量,但绝不仅仅是金钱和虚名。贤君李世民,以“贞观之治”彪炳千秋;名将岳飞,用“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诠释一生;文人曹雪芹,一部《红楼梦》彰显人生重量!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得到自己和别人的认可!”但也许这只是少数人衡量自己一生的价值所在吧!
人生的价值,你怎么来衡量?
第二篇:读《哈姆雷特》有感
读《哈姆雷特》有感
读《哈姆雷特》有感1以前,常听人说《哈姆雷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我没有亲见,自然也无从说起。如今,我读了一遍,心中颇有一番感慨。伴随着淡淡的悲伤,哈姆雷特本性之善、意志之坚、复仇的愿望之切等特点,无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觉得,哈姆雷特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的灵魂也因他的英雄举动走得远于他人。
最初,哈姆雷特是天真的、单纯的,也是幸福的,他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后来,父亲的暴死、母亲的改嫁,让他觉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于是,他失望、孤寂,又开始忧郁了,他无目的地活着。
恰在此时,鬼魂告诉了他真相,于是,哈姆雷特愤怒了,他也开始觉悟了,他要报仇。
哈姆雷特凭着自己的智慧,验证了事情的真实性之后,他开始平静下来,他沉思着,自己是否应该担起重任。那时,他的灵魂却没有停下来等待,仍在前进。最终,哈姆雷特做出了决断,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只是他却没有料到克劳狄斯的阴谋,不过,他毕竟在临死前也给了敌人致命的一击。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铺平了道路。此时,哈姆雷特的灵魂走得更远了,直到消失在那条通往天堂的大道上,好一个走远的灵魂!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情爱。正因为如此,他能对母亲发出心底的愤怒,面对奥菲利娅的死,他悲痛欲绝,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仇人、国家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如今读来,我仍能感受到他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挣扎。什么才是英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莎翁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摆脱了古人将英雄神化的写法,他写活了哈姆雷特。这个人物感动了读者,让人觉得,仿佛真有这样的一个人站在我们的面前。读罢此剧,我的心里再也不能平静了,胸中掀起的激情使我发出了来自内心的感叹:哈姆雷特,我为你喝彩。
读《哈姆雷特》有感2《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创作于1601年,是四大悲剧之首,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思想特点和创作成就,被誉为莎翁戏剧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钻石,它是莎士比亚的骄傲。
《哈姆莱特》主要写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王复仇的经过。后来用“哈姆莱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概括了他的复杂性。
莎士比亚在剧中说:“这是一个颠倒的时代”。不错,彼时丹麦国的状况是:婚礼紧接着葬礼;敌军压境,宫中却仍在纵欲狂欢;朝廷里众大臣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社会上民众群情激奋。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哈姆莱特生活的时代与环境,这一切造就了他的性格与一系列看似怪异的行为。
在我看来,哈姆雷特整个人都笼罩着悲观主义色彩。在哈姆雷特的理想幻灭后的眼中,人类本体是丑恶的,他对人的这种认识带有偏激。所以,既然人在本体意义上是恶的,那还值得斗争吗?人活着还有意义吗?
这种种的考虑,无不造成他复仇行动上的犹豫延宕。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重重的顾虑是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其实很多时候,对于未知的事情,我们总是抱着保留的态度,对于未知的领域,我们总是犹豫不前。因此对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就这样白白地放弃了。或者有些时候,碰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奸王克劳狄斯所说,“因为旁人弄舌插足、老天节外生枝,这些都会消磨延宕想做的愿望和行动;该做的事情一经耽搁就像那声声感慨,越是长吁短叹越会销蚀人的精力和志气。”所以,想做的,想到了就该做!
读《哈姆雷特》有感3我是很少看戏剧的,因为我觉得戏剧已十分过时了。闲时翻看了莎翁的戏剧《哈姆莱特》,大脑中关于戏剧的空白被人性的光辉充满,这光辉也曾照亮过一个时代。
哈姆莱特是个悲剧人物,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人”。他勇敢善良却又优柔寡断,但他终究是个英雄,是英雄总值得颂扬。一直以来,人们只要提到莎士比亚,总会想起他笔下的英雄哈姆莱特。但莎翁却将所有同情都交给了女配角奥菲利娅,她的命运根本不被她自己掌握,而是交给无情的虚无。没有同情心的神不是神,而事实是神没有同情心,用数学的思想来说两者之间便是一空集,也就是我所说的虚无了。奥菲利娅的悲剧性在于揭示了人的脆弱。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人生易逝,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因为偶然的灾难会轻易地将它夺去。人性的光辉和人的脆弱成就了美德和智慧,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认真书写。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是哈姆莱特的呼喊,是莎翁竖起的人文大旗,是民主写给专制和神权的檄文,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来临。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字——“人”,当我们用歪歪斜斜的笔迹留下这个“人”字时,却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那个年代,那个被神主宰的年代,为了真理,“人”被谱写成《神曲》,“人”被画成具有笑穿千年魔力的微笑,“人”被“神”在火刑柱下煎熬。但这个“人”终于被前赴后继的战士举起,被但丁讴歌,被达·芬奇画出,被哥白尼坚持,被布鲁诺坚信,被米开朗基罗雕刻,被伽利略发现,被莎士比亚化作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被更多的没有留下姓名的学者传播。面对这样来之不易的“人”,我们怎能随便写下?
今生今世,我已在空白的纸上描下了一个“人”的框架。墨已研好,就只差挥动大毫,笔走龙蛇,造就一个威武的撇和一个雄壮的捺。
读《哈姆雷特》有感4《哈姆雷特》,印象不深刻。后来看了电影,不知为何只对美丽的奥菲利亚感兴趣。她有一头金色的长发,从鬓角两侧向上分别搅成两个麻花辫,垂在耳后,她长的美如天仙,有着一张最纯洁的脸,和最灿烂善良的笑容。在之后的很多年里,年轻的逃跑一直都是把长长的头发,在耳侧搅成两个麻花辫。
再后来,看了一幅油画,奥菲利亚落水时,她巨大的裙裾和着鲜花野草树枝托着她,像小船一样悠悠的飘向远方,飘向再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可爱的奥菲利亚,还张着她美丽的小嘴,幽幽,幽幽的唱着歌,从容,从容的赴天国。
那印象太深了,至今鲜明历历。甚至痴想,如果一生中,有值得像奥菲利亚那样牵挂的人,让自己牵挂,让自己在乎,他也一样牵挂在乎自己,哪怕自己垂垂老也,也不会担心红颜消失,即便走尽红尘之路,也会如美丽的奥菲利亚一样,从容赴天国。奥菲利亚,给了我那么多美丽的联想,因为她的美丽和纯情。奥菲利亚甚至让我觉得死也是可以如此美丽动人的。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对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奥菲利亚只能如一条自生自灭的小船,能让她从容美丽的香消玉损,已经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样的时代,在那个特定的典型的环境里。
奥菲利亚的命运只能维系在王子身上!王子爱她,至少曾经爱过。她也确信王子爱她。连她的哥哥、父亲都看得出来。可是,王子背负着替父报仇,为母雪耻,为国除害的大任!这些都比对一个女人的爱情来的重要!他在复仇的火海中挣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构陷中抗争,他在对母亲的失望中奋斗,他在对周围人的围追堵截中,像个猎豹一样左躲右闪,伺机反攻,这一切,让他没有时间再去关心爱情,关心一个爱着她的女人。
这个女人甚至成了试探他的筹码,这个单纯的姑娘被人利用了来试探自己的爱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是受新国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杀掉了偷听的老臣——他心爱的姑娘的父亲,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奥菲利亚,这个孤苦无依的姑娘,在父亲被情人杀死、情人不在身边,哥哥在外流浪的情况下,疯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过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词:“这是给您的茴香和漏斗花,这是给您的芸香。这儿还留着一些给我自己,遇到礼拜天,我们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的别致一点。这儿是一支雏菊,我想要给你几朵紫罗兰,可是我父亲一死,他们全都谢了。”
作为大臣的女儿,她必须谨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还要她跟王子保持距离,她这样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孩。父亲让她试探王子是否真的'疯了,她也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儿。现在,她可以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给自己所爱的人采花,跟他对话,在王宫里出出进进。甚至,按自己的意愿,去编织花环,爬到高高的树枝上,唱歌远望,那结果是,树枝断了,连同她一起,顺水漂流、顺水漂流,带着这个美丽的姑娘回到了天国。
没有她的世界里,男人们的血腥的角斗,更加肆无忌惮!
读《哈姆雷特》有感5有一位王子,本来过着十分幸福美满的生活,灾难突然降临,上天将他逼上了一条复仇之路,他就是丹麦的王子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着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这次读完之后,颇有感触。
《哈姆雷特》讲述了一个丹麦王子十分悲惨的复仇故事。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的父亲是丹麦的国王。不幸的是,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毒死了,夺走了王位。不久后,他的母亲也背叛了他的父亲,嫁给了他的叔父。一下子,哈姆雷特身边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母亲,同学,朋友。甚至他的爱人欧菲莉亚都差点成为了他叔父对付他的工具。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姆雷特毅然选择了复仇这条艰辛的道路。
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却折射出一个最现实的社会现象。虽然说,现在已经是现代社会,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封建社会了,总是发生着这种帝位之争。可是,我们又有谁能否认,现在就没有这种“战争”呢?
我想,答案也许是没有吧!只是,昔日的“帝位”变成了今日的“帝位”,金钱,权利罢了!现在这个社会已经物质化,还有什么真情可言呢?存在的只有利益。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去赢取自己的利益,即使是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现在,人与人的心相隔太远了,人之间的情感也被冲淡了,被利益冲淡了。亲情还是利益,我想现在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吧!
我曾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辛辛苦苦工作了一生,赚下了较为丰厚的家业。在他七十岁的时候,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为儿子买了一套房子!但他的女儿见此就不肯了,她说:“同样是子女,为什么我就没份?我也要得一半……”为此,两兄妹不停地争执,甚至还闹上了法庭,老人见了十分伤心,被自己的女儿给活活地气死了!大家也许还不知道,他的女儿亦是十分的富有,不但已经有了一套很大的房子,还买了一部几十万的小车。可是,她就是要争得那点利益,结果将自己的父亲给活活地气死了!
也许,这就是生命之悲吧!现在,人们的心灵都被这利益的灰尘给蒙蔽了。人们只是看到了眼前的这点蝇头小利,而忽略了真正珍贵的亲情,友情!
不要再让这样的生命悲剧发生了!
读《哈姆雷特》有感6《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中,哈姆雷特占有重要位置。剧本取材于丹麦的历史传说,莎士比亚把人文主义思想注入到古老的故事中去,成功地把它改写成了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风貌的社会悲剧。
“哪一个人能够装载得下这样沉重的悲伤?哪一个人的哀惕的词句可以使天上的流星惊疑止步7那是我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读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持》,一段世纪交替所上演的历史悲剧,一幕幕又浮现于脑海。哈姆雷持忧郁的背影,哀怨的眼神,近乎歇斯底里的痛苦唱响了一段经典的历史赞歌。《哈姆雷特》一剧共分五幕。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却通遇父亲暴死,母亲改嫁。后来他见到了先王的魂灵,才知道叔父克劳狄斯是罪魁祸首。哈姆雷特决心为父报仇,他设计装疯来试探敌人,接着以演戏的机会证实了对方的罪行。为了报仇,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心爱的女孩因为父亲被他错杀而发疯溺水而死,母亲为了救他喝下了毒酒,而他自己也因为中了叔父的毒剑,终于倒下了。
别林斯基说:“德国人把悲剧叫做悲惨演出——而悲剧也实在是一场悲惨演出,它是以心灵的珍贵希望的破灭以及整个幸福生活的丧失作为收场。”《哈姆雷特》一剧有鲜血,也有b首;有暴力,也有狡诈;有虚伪,也有用水。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思想中典型的理想主义形象。他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有文化相信科学,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会轻易被谎言所欺骗。他对朋友霍拉旭忠胆赤诚,对心爱的姑娘奥菲利姬一往情深。哈姆雷持说:“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开篇不久,哈姆雷特遭受到家庭的变故,他的眼中仿佛已经没有了鲜花和微笑。虚伪、狡诈令他厌恶,也令他痛恨。第‘幕中,莎士比亚就为紧接着将会出现的戏剧矛盾埋下伏笔,一份隐藏着的矛盾冲突不久将浮于水面。只不过一开始作者巧妙地借用了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点明了潜伏着的危机。莎土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设计的主线是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其中,哈姆雷持与叔父间的矛盾成为整部戏剧的矛盾冲突。随着真相—’步步被拆穿,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激烈。最后一幕,哈姆雷特与叔父展开了较量,那是一场生勾死的战争。场面虽不大,印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作者以设计此情节,将戏剧冲突推向高潮。所有的恩怨情仇,所有的矛盾都聚焦在这一场比武之中。两把剑也不再是普通的工具,它上面融汇了所有的愤怒和仇恨。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哈姆雷特以牺牲性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也是莎土比亚心中的英雄。但这个英雄形象并不完美,他虽然勇敢,爱好和平,声张正义,但他犹豫而忧郁,在强大的对于面前是那么的孤独寂寞和无助。歌德说哈姆雷特不是英雄,却要完成英雄的业绩。他的世界观是矛盾的,浓厚的悲观情绪以宿命论思想阻碍他起来斗争。在无数次仿惶和犹豫中,他终于用创刺向了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是一场悲壮的演出,莎士比亚将这场悲剧上升到人性的角度,正应证了人文主义祟尚人性,资产阶级等新兴力量敢于同一切愚昧、腐朽而邪恶的势力做斗争。这仿佛象征了资产阶级势力在成长中不断壮大,但比起旧势力,它又犹豫动摇而不够坚定,仍要软弱得多。但作者始终相信资产阶级的力量最终是会战胜—切的。
读《哈姆雷特》有感7这是一部关于伦理的冲突,关于人生的矛盾,关于命运,关于死亡的戏剧。每个人都注定了自己的,只属于自己的死亡方式。
先王死了。因为自己的兄弟觊觎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身居高位的人有哪个不为自己的地位担忧呢,然而这个王还是因此丢掉了性命,或许他太信任他身边的人,或许他太自信,不屑于别人的暗度陈仓,却终于在这份自负或者真诚中失掉了生命。但是他的灵魂不死,因了这份冤屈回来不断的想告诉活在世上的人真相。而有些真相是要掩藏起来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就会招致更多人的丧命。
波隆尼尔死了。因为躲在王后的帷幕后面,被误以为是现在的国王而惨成为一只替罪羊。他对自己的王尽忠,深陷于权势的争夺漩涡中不可自拔,但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卷入这片混乱的战斗里。他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也有责任有义务去面对宫中的纠纷,他的死成了一种必然中的偶然,在这样的生活中总是有人要死的,如果不是波隆尼尔,也还会有其他人,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伴君如伴虎”,虽能享受到荣华富贵,但是生命却都从属于他人。
奥菲利亚死了。因为在亲情和爱情中不能寻求永久的解脱。她是爱哈姆雷特的,但是她爱的那个人除了因为得知了事件的真相而导致疯癫咒骂自己,还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尽管她可以容忍这无理的咒骂,也不能逃避世人的眼光,她没有资格和自己的仇人结为连理。这个女子,将生命中的顺从本性发挥到了极致,是一种依从性人格吧,导致失去了自我。很难说她爱上哈姆雷特是不是因为他告诉她他爱上她了,只是见到了她听从父命和王的愿望而远离了她爱的人,还要让这个清醒的有些疯癫的人对自己的软弱指责批判,只有死才是她永久的解脱吧。
王后死了。因为误饮了本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药。很多人说这个女子攀依富贵,是一个风尘女子,在先王的尸骨未寒之时就下嫁了先王的弟弟,这是有违道德伦理的。可是在一个女性观照的角度上看,王后不下嫁这个王又会导致何种灾祸呢?很显然,她会失掉现在的富足和奢靡,会失掉自己的地位,甚至会失掉自己的生命,而这些,虽是物质而浮华,却已经是这个女人的全部,她不能失去自己生命的意义。选择委屈求全也没有什么不对。最终她的死不是皆大欢喜,而是对现在的王的信任和对儿子的爱与关注,一个傻女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现任丈夫要杀害自己的儿子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同理,可恨之人必有不为人知的可怜。
国王死了。死于他自己设计的毒剑和毒酒。哈姆雷特曾经没有下了去手杀了他,因为所谓的或者俄狄浦斯情节或者自己的影射,而今天,当他看到那么多无辜的人死在这件事情上面时,终于下定决心给这个老家伙一个了断。这样好了,世界都清净了,没有了对权利的追逐,没有了对身边的人的敌视与暗算,没有了一切与生命本真无关的事情。他是否是罪有应得我也说不清楚,我想或许他也是一个可怜之人。因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他的哥哥当了国王而他只有看着的份儿,终于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暂且称之为梦想,当他梦想实现的时候他去用心保护自己的梦想,却终于死在了梦想上,并且得到了所有人的唾弃和辱骂。
哈姆雷特也死了。他自己选择了毒酒,再也不愿意去承担更多了,包括那沾满亲人鲜血的王冠。他了结了这些有悖于道德的事情,他爱他的父亲和母亲,看着他们曾经的幸福也会希望自己总有一天和奥菲利亚也会那样,可是终于事态变了,看到了他深爱的母亲成了一个近乎风尘女子的皇后,他觉得可耻,觉得对世界上美好的爱情产生了动摇的信念。他迷失了,找不到方向,像一个受伤的小兽,没等舔舐干净自己的伤口渗出的血,就被那疼痛逼得横冲直撞,直到没有了力气瘫软下来。他是英雄,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他也是罪人,因为杀害了无辜的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选择去做一个清醒的灵魂,看着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这个戏剧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关于死亡的台词: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就竟是哪个较崇高?
哈姆雷特选择了死,“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死并不是可怕的,而是一种归宿,一种最安全最适宜安抚灵魂的方式。只可惜,在死的时候也不是彻底清净的。没有人能告诉我们死了之后是什么样子,不知道死去以后是否真的有梦,而那梦又将是美好的还是残酷的。
在这么多的人死去的时候,人们被这死震撼着,或许这才是悲剧的魅力,无可逃遁的命运悲剧。
那些死去的人,从楼上跳下来的,是否和《颐和园》里李缇一样,坐在顶楼的边缘,然后仰面就躺下去,跌落到楼底,了尽她的生命。他们不想再生活下去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无力承担生活的打击么?可是生活又强加给他们了什么呢?我不明白,始终觉得是他们自己把自己的生命选择成了悲剧的,死亡无可逃遁,却也并不是不能回避的。那些叫着“活不下去”的孩子们,其实是最坚强的人们,说着不能活了,也只是表达一种绝望和不满罢了,心里面并没有想到那么严重的地步,他们坚定的扛起了应该扛起的东西,无所畏惧。当然有些人在别人的葬礼上哭泣,无动于衷,是对自己的命运也一样的态度么?是否有恐惧存在呢?恐惧的什么什么呢?恐惧的是未知吧。
读《哈姆雷特》有感8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莎士比亚。
今天是腊月农历29。非常开心,终于可以睡到自然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心无旁骛地起来看书、写文章,然后去跑步健身,为迎接20xx年养精蓄锐、蓄势待发。
美国最伟大律师之一艾伦。德肖维茨、李。贝利共同推荐要想成为优秀的律师,必须熟读、精度、背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因为他的文字表达言简意赅且非常优美、抒情性强,而法律不外乎理、理不外乎情。我一定会把莎士比亚作品全集一本本精读,不要低估一颗渴望优秀的心,会激励一个人艰苦卓绝持续地付出努力。
哈姆雷特的故事基本内容: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其父亲是丹麦的老国王,但被哈姆雷特的叔叔所毒死,其王位也被其篡夺,其母亲也被其叔叔霸占。哈姆雷特的叔叔为了以绝后患,将哈姆雷特予以流放英国。
在此期间,其叔叔指派哈姆雷特最喜欢女孩的父亲监视哈姆雷特,结果被哈姆雷特意外所杀死。女孩的得知情况以后精神错乱,自杀而死。女孩的哥哥欲替其父亲报仇,在哈姆雷特的叔叔蛊惑之下,与哈姆雷特进行生死决斗。为了共同置哈姆雷特于死地,女孩的哥哥在剑上抹毒,哈姆雷特的叔叔在酒里下毒,这样如果哈姆雷特一失败被剑碰到就会死亡,如果胜利而喝下毒酒也会中毒而死。结果,哈姆雷特的母亲喝下毒酒而死,女孩的哥哥反被剑所伤而死,哈姆雷特的叔叔被哈姆雷特所杀死,而哈姆雷特自己也死亡了。
这本书叙述的故事直白、朴实,但这种朴实就像润物细无声般那样深入心扉。诚如莎士比亚所提倡的:越是自然的,越能打动人心。这本书通过黑格尔、康德所倡导同态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方式,深刻揭露贵族阶级那种赤裸裸的权力斗争,这种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同样淋漓尽致展现在贵族阶级的身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圣经造就了英国,那么英国造就了莎士比亚。英国当时是世界最大的霸权国家,其经济、军事、文化等都是第一强国。但之所以其工业文明如此强盛,是因为英国有无数的莎士比亚、狄更斯、边沁、雪莱等大文豪,是他们用悲天悯人的胸怀关注底层人物,用灵魂在写书,每一个文字就像跳动的生命。他们对最强大的英国,仍赤裸裸予以批评、反思其管理制度,以寻找最佳的治理方式。与此同时,他们的书也激励许许多多的英国人敢于与命运抗争,激发他们无限的想像力,激起他们开拓进取的决心。
现在,我们整个社会非常浮躁,影视作品基本上充斥着小鲜肉、伪娘等垃圾作品,因为只有垃圾作品最好像循规蹈矩、最没有违反任何规定、最能讨上所好,一叶知秋,影视领域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中华民族要想真正复兴,首先必须从文化上复兴,鼓励大家可以天马行空、毫无顾虑地创造出经典作品,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思想智力支持。而古今中外任何一部经典作品,一定都是针砭时弊、反映疾苦的,如果没有思想及表达自由,如果没有包容的土壤绝对产生不出经典作品。回首历史,我们先人留给我们璀璨的中华文化,春秋战国有百家学说,秦汉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朝小说;如今,我们不能只能留给后人各种“口号”、“语录”,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个朝代断流,所有的东西都会过往云烟,唯有文化是源源不断的,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不倒最根本的原因。
爱比恨更有力量———王长清。
读《哈姆雷特》有感9有人说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看人方法是不一样的。可是哈姆雷特是一个悲惨的人儿,这一点,却是无庸置疑的。
这个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得知自己父王亡故的真正原因后,经过装疯、暗查、赛剑等一系列的行动之后,终于与那个杀了自己父亲,娶了自己母亲的叔父同归于尽了。据说里面很多情节都和《丹麦史实》中的一篇《阿姆列特》完全相符,原书中只记载了一些粗略的情节和苍白的姓名,可在莎士比亚笔下的五幕悲剧却变得如此动人,令人叹为观止。
许多评论都说围绕书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疯还是假疯?他在反复谋划之后,有不少机会,为什么迟迟不动手,显得犹豫不决?这些问题都不是单从剧情中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天生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很自负的人,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扳正过来”的豪言壮语,一直到“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的绝望叹息,充分显示了哈姆雷特的性格与环境之间剧烈的矛盾。用歌德的说法:这是一株橡树给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红嫩绿的昂贵花瓶里。纯洁高尚,纤弱又明达的哈姆雷特就是这只“花瓶”,那与他行为能力不相称却又不可推卸的重任就是那株“橡树”。一旦“橡树”在“花瓶”里生了根,发了芽,花瓶就注定要粉身碎骨,就如哈姆雷特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这正如古希腊人所说的命运,而哈姆雷特就是这命运追逐的牺牲品。他被命运捉弄,害死可怜的情人奥菲利娅。在他复仇的一系列过程中,情人的哥哥雷欧提斯,自己的母亲可怜的王后等多人因其丧命,最后,他也与他那奸邪恶毒,篡夺皇位的叔叔同归于尽。可是,他悲惨的命运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但是他却选择了去走这条复仇之路。人的脆弱和环境的残暴在哈姆雷特身上是如此的相反又相成。有人说,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过时的人,而是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为别人的灾难而忧郁;想得很多但是做的不多;深感宇宙无垠而个人空间狭小;最后愿奋不顾身,孤注一掷,那么这个人就越接近书中乃至莎士比亚心目中完美的哈姆雷特。
这棵橡树终究是要张大,就如哈姆雷特复仇的欲望不断涨大,他把这他承担不起的,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的责任装进了自己的胸膛,没有任何人可以相信,一切全凭自己,他计划计划再计划,让这棵橡树贪婪的啃蚀着他自己,到这棵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的时候,他,哈姆雷特,这个十足的美丽脆弱的花瓶就随之碎落了。
其实,仔细想来,每个人都是在同命运捉迷藏,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逃脱。我们都在一条单行道上,有人踌躇,有人欣喜,有人踱步,有人奔跑。有人太早勾勒了生命的线条,有人太早看出了命运的玄机,所以,当生命的时针飞速向前的时候,他们无所期待;有人太晚觉悟冥冥中的安排,有人太晚了解生活的残酷,所以,当该来的终于来了的时候,他们无处可逃。不知不觉,有人已经陷入了爱不释手的游戏,这一路他们都无法自拔,只能在命运的安排下苟延残喘的活着,为了那所谓的人生目标活着。但当“任务”完成时,他们的世界就好像突然间被抽掉了所有生存的价值。所以,也许这样同归于尽的结局,对哈姆雷特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也是他最大的解脱。
人生苦短?我觉得这要看你怎么去活,怎么去面对。因为一些小事,去抱怨生活,浪费时间去悲伤,那是傻子,对,傻子才悲伤!所以,既然活着,就要好好地活着!不要再无为地去浪费生命,要学会享受生命给你带来的一切,这些都是奇迹。
郎费罗说:学会生活,学会劳作。对,不要让人生变得苦短,即使是一条单行道,也要一步一步好好地走下去,活出个样子,哪怕是橡树栽在花瓶里,哪怕是注定的悲剧,也要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生命就是这样,人生就是这样,也许一切都是注定,错过了就不能回头,但要相信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就去做,坚持到底,永不向命运妥协。
借用一句歌词,那就是“春眠不觉晓,庸人偏自扰,走破单行道,花落知多少。”
读《哈姆雷特》有感10装疯卖傻是哈姆雷特实施他复仇计划的第一步。第一遍阅读这部作品时,总觉得除了借发疯之态说出揭露谋杀真相、讽刺阴谋者的隐喻的怨恨且意味深长的语言外,没有太多的意义。再读时才有些理解:面对新王对自己威胁王位的隐隐存在的恐惧,只有装疯才能使谋杀者放松警惕,也才能为自己的复仇创造机会。
而新王对王子的疑心也在不断加剧,派出了年轻的臣僚前去窥伺王子的内心,为伶人们出现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伶人戏剧的表演本是为安抚“业已疯狂”的哈姆雷特,但反被哈姆雷特利用,以窥伺新王的内心来验证鬼魂所讲述的谋杀真实与否。在戏剧开演之前,哈姆雷特的心灵受到了第一次刺激,“这一个伶人……一定会让眼泪淹没了舞台……使所有的耳目迷乱它们的功能。可是我……忘记了杀父的大仇……我是一个懦夫吗……”对伶人的表演赢得全场观众的响应,对比自己承受杀父之仇却报仇无门的凄凉现实,哈姆雷特陷入了自责的痛苦之中。
戏剧开场了,演出的内容是王的弟弟趁王午休时将其杀害并霸占了王位和王后,影射的正是新王克劳狄斯的恶行。新王看戏时的种种反应彻底证实了鬼魂的话,也坚定了王子复仇的心。
而新王在对王位被夺威胁的恐惧导致的愤怒下,决心彻底铲除哈姆雷特,下令将其送往英国,同时通知身为臣属的英国诛杀哈姆雷特。但在下令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新王忏悔的一幕,“我的罪恶的戾气已经上达于天,我的灵魂上负着一个元始以来最初的诅咒,杀害兄弟的暴行!……我的更坚定的罪恶击败了我的坚强的意愿……但愿一切都转祸为福!”新王认识到自己的罪行,为此感到忏悔,但罪行已经犯下,自身又无法战胜贪欲,只能微弱无力的祈祷“一切转祸为福”。
这一幕恰巧被哈姆雷特撞见,立即激发了王子复仇的欲望,但转念一想,“要是我在这种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的……等待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
第三篇:读《哈姆雷特》有感
浅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复杂的人物之一,他有时候举止和善,思想深刻;有时候却尖酸刻薄,冷酷无情——尤其是对待他的母亲乔特鲁德和奥菲利亚。在剧中,哈姆雷特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甚至是说的每一句话,都无一不牵扯着这两个女人的命运。可以说,是哈姆雷特造就了专属于她们的悲剧,命中注定的悲剧。
一、妇人形象:王后(乔特鲁德)
“软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是哈姆雷特对不忠的母亲所发出的悲愤的慨叹。他无法理解,父亲死了还不到两个月,母亲怎么能改嫁得如此仓促,而且还是嫁给那个与父亲有天壤之别的叔父克劳迪斯。他感叹道:“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得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时间之短,人品之别,因此这时的哈姆雷特把他的痛恨主要都发泄在他那可怜的母亲身上。
哈姆雷特设计《捕鼠器》这一剧情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为了试探出叔父究竟是否正如鬼魂所说的是杀害自己父亲的真正元凶,然而除此之外,他也想看看自己母亲的反应,毕竟伶后对伶王那句信誓旦旦的“我倘死了丈夫再作新人,让我生前死后永陷沉沦!”与现实中果真另作新人的母亲形成了相当强烈的对比,因此他故意试探王后说:“母亲,你觉得这出戏怎样?”心虚且羞愧的王后意识到哈姆雷特是在故意嘲弄自己,因此只得说:“我想那女人发的誓太重了。”
无可否认,乔特鲁德是个易变的女人,丈夫死后她只悲伤了一阵子,随后又很快再嫁,这令哈姆雷特对女人忠贞的信任毁于一旦。她很容易受到诱惑又相当的自私,但是我却不得不承认:她并不是个极坏的女人。起码她对自己的儿子总是充满慈爱,“不要让你母亲的祈求全归无用,哈姆雷特,请你不要离开我们,不要到威登堡去。”“啊,哈姆雷特!你把我的心劈为两半了!”这些痛心的呼喊每一句都是发自她内心的。连克劳迪斯也说:“王后是他的母亲,她差不多一天看不见他就不能生活。”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她还是很爱哈姆雷特的,尽管她并不理解他。
在我看来,哈姆雷特其实是鄙视女人的。“嗨,我真是个蠢才!我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报复,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女人似的,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在我已经是了不得了!呸!呸!”可见,哈姆雷特已经把他对母亲的憎恨无理地波及到了所有女人的身上了。
二、少女形象:奥菲利亚
这是哈姆雷特深爱过的奥菲利亚,她可爱而淑静,美丽而文雅,她醉人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牵动着哈姆雷特的心。然而,却正正因为她是被哈姆雷特这样的弱者爱着的,所以,当一场巨大的暴风雨降临于他头上时,作为弱者的他便选择了向他所拥有的最美好、最可爱的东西进行发泄。于是,无辜的奥菲利亚便很快受到了他的摧残。他粗暴地对待奥菲利亚,嘲弄她,并以尖酸刻薄的语言折磨她。
当国王和王后决定弄清哈姆雷特是否真的害了相思病以后,他们安排了奥菲利亚和哈姆雷特单独相处,谁知哈姆雷特竟言辞残忍且无比轻蔑地拒绝了奥菲利亚。“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诅咒送给你做嫁奁:尽管你像冰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馋人的诽谤。进尼姑庵去吧,去,再会!” 这让奥菲利亚对哈姆雷特很绝望,她不禁失声痛哭。她痛心地感慨道:“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事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陨落了!”
后来,她疯了。是啊,情人变得癫狂而无情,父亲被她的爱人亲手杀死,兄长雷欧提斯也失了踪,脆弱的她独自承受着厄运所为她带来的一切的焦虑与悲伤,试问她能不疯吗?她一边撒着花,一边唱着歌儿,全然忘了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他会不会再回来?不,不,他死了;你的命难保,他再也不会回来。他的胡须像白银,满头黄发乱纷纷。人死不能活,且把悲声歇;上帝饶赦他灵魂!”再后来,她掉到溪水里淹死了。“一根心怀恶意的树枝折断了,她就连人带花一起落下呜咽的溪水里„„她的衣服给水浸得重起来了,这可怜的人歌儿还没唱完,就已经沉到泥里去了。”
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深爱着她的哈姆雷特一手造成的!他总能滔滔不绝地诉说着他的委屈与痛苦,总能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发泄他满腹的辛酸。然而说白了,哈姆雷特只是一个沉湎于强烈的自卑和茫然之中的行动上的矮子,他不断地为自己的不采取行动寻找理由。于是,在他还在犹豫着要不要采取行动之前,他便放肆地、口不择言地迁怒于他人,包括他的母亲,关心他的朋友霍拉旭,还有那可怜的奥菲利亚,以发泄他无穷无尽的怨愤。渐渐地,他已经丧失了他的理智,“那绝妙的珍宝”。
可怜的奥菲利亚;曾是那样温柔善良、天生无邪的奥菲利亚;哈姆雷特曾那样炽热地爱着的奥菲利亚,最后却成了他疯狂的复仇计划里的牺牲品,为了复仇,他不惜牺牲了她的安宁,她的幸福,她所有所有的希望„„
“自己的命运往往也是别人命运的一部分,每一个自己当下的决定都会成为改变一连串事件发展的骨牌。”这是我对台湾当红作家“九把刀”《精准的失控》的读后感想,我想也适用于作此文的结束语。乔特鲁德和奥菲利亚的命运也正正是因为“母亲”和“爱人”的角色而被牵扯进了哈姆雷特的命运中,并一直被改变着,一直被决定着„„
广州大学中文系
陈卓雅
第四篇:读《哈姆雷特》有感
读《哈姆雷特》有感
以前,常听人说《哈姆雷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我没有亲见,自然也无从说起。如今,我读了一遍,心中颇有一番感慨。伴随着淡淡的悲伤,哈姆雷特本性之善、意志之坚、复仇的愿望之切等特点,无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觉得,哈姆雷特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的灵魂也因他的英雄举动走得远于他人。
最初,哈姆雷特是天真的、单纯的,也是幸福的,他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后来,父亲的暴死、母亲的改嫁,让他觉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于是,他失望、孤寂,又开始忧郁了,他无目的地活着。
恰在此时,鬼魂告诉了他真相,于是,哈姆雷特愤怒了,他也开始觉悟了,他要报仇。
哈姆雷特凭着自己的智慧,验证了事情的真实性之后,他开始平静下来,他沉思着,自己是否应该担起重任。那时,他的灵魂却没有停下来等待,仍在前进。最终,哈姆雷特做出了决断,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只是他却没有料到克劳狄斯的阴谋,不过,他毕竟在临死前也给了敌人致命的一击。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铺平了道路。此时,哈姆雷特的灵魂走得更远了,直到消失在那条通往天堂的大道上,好一个走远的灵魂!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情爱。正因为如此,他能对母亲发出心底的愤怒,面对奥菲利娅的死,他悲痛欲绝,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仇人、国家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如今读来,我仍能感受到他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挣扎。什么才是英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莎翁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摆脱了古人将英雄神化的写法,他写活了哈姆雷特。这个人物感动了读者,让人觉得,仿佛真有这样的一个人站在我们的面前。读罢此剧,我的心里再也不能平静了,胸中掀起的激情使我发出了来自内心的感叹:哈姆雷特,我为你喝彩。
第五篇:读哈姆雷特有感
读《哈姆雷特》有感
在莎翁的笔下,总会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在缓慢的抒发各自的情绪;
在17岁以前,也许会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那般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而混乱,会为最后的结局潸然泪下而感慨有情人终不能眷属。
但那只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无关其它。
也许现在再回首阅览这场爱情时,已经无法在心中荡起涟漪。
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一个故事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随着时间不停的改变,我们也不会永远都对同一个爱情故事而感动永久,这场爱情纠纷终究到最后只能让人停留在结局的叹惋。
但是有那么一个故事,无论你处在什么时间点,总会有不同的感受,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看法。
它就是《哈姆雷特》。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种哈姆雷特。
它代表着这个故事中蕴含着各种角度,挖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感受也各不相同。现在再拿起哈姆雷特,就会让人联想到一个永远都围绕在我们身边的问题 选择。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默地忍受命运的毒虐的暴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其实是哈姆雷特人生旅途的一个分岔口,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在自己内心各种纠纷思考中,在这种几近绝望的环境下,没有证据,凭着直觉,不惜一切代价,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复仇。他所要面对的抉择,也许也是我们将来所要面对的,逆境中成长,面对矛盾如何寻求解决方法,面对迷茫的自己该如何确定未来的方向,如何在迷雾环绕的道途中寻找到前进的指标。他的选择是复仇,是感性的,为了给父亲一个公道,他颠覆了他的世界,颠覆了他的爱情,颠覆他对他母亲的爱;同时也是冲动的,当他在暴怒的情况下一剑刺死了他以为是国王的波格涅斯,他懊悔,他自责,但是没有改变的是他依旧选择了复仇这条道路。
不惜一切代价,以刻薄的语言逼近母亲,以疯癫的姿态面对他的恋人,以胡言乱语面对他的挚友,爱情、亲情、友情,都被他作为这场复仇的赌注,他一无所有,即便是有片刻的后悔,他都已经不能停止自己的步伐了,只能选择彳亍前行。
在阴险狡诈的国王面前,在被迷雾笼罩的命运面前,他无疑是渺小的,以一己之力,企图让世人重新认识到事实的真相,这从中其实已经隐隐约约嗅到一丝丝悲剧的气息。
他放弃了自己。他放弃了自己的忧郁矜持,放弃了自己的生活理念,选择了国家,选择了世界。选择了当世界的拯救者,做自己人格的背叛者。
他内心的挣扎从文章的起始贯穿至结束。
莎翁从一开始就设下了这个令人纠结的选择题,在他笔下,哈姆雷特的形象更加人性化,道路选择的犹豫,丰富的内心活动,霎时的软弱,使得他更为贴近现实生活。
故事最后的结局,即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如果是罗密欧,我想他的最终话一定是有关于朱丽叶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这是哈姆雷特,他始终是惦记着那个国家以后的发展,为父亲澄清真相,揭开其叔父的真面目,他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退缩;他也曾懦弱过,想一度摆脱这梦魇躲避到死亡的怀抱中,但是总是有各式各样的责任束缚着他。
他甚至还等不及得到他心爱女子的回应,就被匆匆的埋葬在复仇的计划中,一样一样他所珍爱的东西,都被他所亲手焚烧。
没有牺牲,就不会到达目的的彼岸。
只是这牺牲也过于惨烈,甚至搭上了一个圣洁纯净而又美丽的女子的生命。奥菲利亚。
她因爱情而耀眼,也因爱情而陨落。
在她眼里,哈姆雷特是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甚至在他“疯癫时”大声的咒骂她,她也只是默默的痛心,但依旧陪伴他,直至父亲被害,再面对爱人的莫大变化,内心才终于崩溃。
她是单纯的,只一昧的听信父亲的片面之词;她是善良的,在恋人“疯狂”时,为他悲叹,为他祈祷;她无疑是美丽的,正如雷欧提斯所哀叹的那样,“忧愁、痛苦、悲哀和地狱中的磨难,在她身上都变成了可怜可爱”。
她本该是幸福快乐的,成为王子的妻子,得到美好的呵护,簇拥圣洁的祝福,过着童话般的生活。
但她的善良与单纯总是为父亲所利用,是其加官进爵的台阶,更是成为刺探王子病情真伪的利器,当亲人与恋人产生立场冲突时,她无疑是脆弱的,因亲情而为难,为爱情而迷茫,在盛放之际凋零。
她无疑是令人扼腕叹息的,让人感慨如此美好的一名女子就此而逝去。但她无疑也是幸运的,能够选择投入死亡的宁静中,躲避一切是是非非,最后在铺满鲜花的溪流中,嘴角微微上扬,带有一丝丝安详的微笑,平静的接受即将到来的寂静。
这不是她本该做出的选择,但是从哈姆雷特开始选择埋葬这段感情开始复仇的计划时,已经开始一点一点的染上悲剧的色彩。
随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尔虞我诈的战争进行到尾声,故事虽然没有像其它小说那样有着圆满的结局,但是也没有丝毫突兀的感觉。
日薄西山落,各种因果循环,母亲背叛,叔父谋权,都得到了应有的结局,就连哈姆雷特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所可能产生的后果。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舞台剧也终于落下了帷幕,《哈姆雷特》带给人的心灵震撼远远不止选择这么单一,也许在几年后,我们再重新阅读这个故事时,也许又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