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那本书

时间:2019-05-13 07:5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只是因为那本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只是因为那本书》。

第一篇:只是因为那本书

只是因为那本书

书桌上的台灯闪着微醺的灯光,照亮在桌上静静躺着的书。底色纯净的封面,交织着高贵的深蓝与单纯的浅蓝—一片遥远的夜空。群星明灭。夜幕下,一个小男孩,戴着一顶圣诞帽,翘首仰望天空。他昂着脑袋,帽尖圆圆的小球触及他后背。他不知,小小的身影,将体验一场生死之旅。这就是那本感人至深的“小书”—《天蓝色的彼岸》。

小男孩哈里因为一场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他在天国排队,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然而,他还在挂念着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还有一堆他没有写完的作业。他不知道如何去向这些人吐露心声。一个叫阿瑟的幽灵帮助了他。阿瑟带哈里偷偷溜回人间,向亲人告别,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意„„

不止一次被这本书感动。它让我思考:一切拥有的,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我们该如何,在属于自己的时候,将拥有化为永恒呢?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享受着季节更替、星际交汇、明月清辉„„甚至细微到一阵花香,一股柔风„„生活中不乏享受,但是,更不乏爱。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爱的包围中,暖暖的爱多得都要溢出来。我们是否想过,在时间夺去自己亲人的青春、年华与生命时,一切会变得怎样?就像哈里离亲人而去,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哈里,我们爱你”。然而,哈里不存在了,生活还在;亲人不存在了,你还在。生与死,从来由不得我们抵抗,只有在逝者还在时好好珍惜,才能稍稍缓解失去的痛苦。

因为这本书,我忽然也变得“小气”起来,不再浪费亲情,开始用心,去珍藏生活中或明显、或潜藏的爱。坐在小书桌前,抚摸着光滑的书面,怔怔望着封面的小哈里,就有一股感动碾过心头。书桌干干净净,散发一种淡淡的、木头的清香。桌面古色古香的纹理,被擦拭得光彩照人。旁边白瓷的水杯,盛着半杯温水。窗台上绽放的小花,默默倾吐着幽芳。这样的阅读氛围,不能不让人沉醉。而我知道,这都是妈妈用心整理的。书架旁贴着一张张心形小标签,上面写着的,都是些“看书久了要休息”“起来活动活动吧”之类的温馨提示。我望着这些心形纸,正如望着妈妈温柔的心。

因为这本书,我接受一次生死启蒙;因为生命有书,一切的爱与美好,都有了存在的印记„„

第二篇:考场作文——傍晚,那本书

考场作文——傍晚,那本书

最后一节自习课上,老师正深情并茂地讲评着昨天的作文。看着一本本作文本递到老师的手中,却没有发现我自己的,听着老师满嘴的溢美之词,我却黯然神伤地在一旁整理着打碎的“醋坛子”。放学后,我毅然到图书馆借了本《朱自清散文》便匆匆回家。

走到家门口,才发现钥匙竟然没带,敲了几次也不见开,就无奈地坐在楼下的长椅上等待妈妈归来。将所有的作业做完后,我才想起了书包里的那本散文集,便百无聊赖地翻看起来。

天边的火烧云像火山爆发的熔岩般滚烫火热,炙热的岩浆仿佛要吞没整片天似的蔓延开来。我静静地坐在长椅上,轻轻翻开下一页,享受进不了家门的乐趣。当天边最后一丝岩浆冷却下来的时候,眼前的一切都暗了。风卷着冰冷向我袭来,而手中的那本书却如一个火把,温和了我的手,暖融了我的心。天越来越黑,书上的字看起来也越来越费劲,我不得不移动到路灯下,而书中的《荷塘夜色》却带我领略了夏夜的静谧,月光的柔和,荷花的婀娜......我的心也随着文字泡在了荷塘边的薄雾中,情不自禁地赞叹 :多美的月色!多美的散文!

风又轻轻帮我翻了几页纸,凌乱的头发也随之摇摆。我抬起头望望四周,看见上完夜班的妈妈回来了。她摸着我的头说:“又入迷了吧!”

第三篇:最难忘的那本书(毕业总结)

送走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批毕业幼儿,我的心久久未能平静。

孩子的话语幼稚、活泼而可爱;孩子的眼神天真、灵气而真实;孩子的动作好奇、好动而新颖,世界对于他们,他们对于世界都是纯真无暇的。对于世界的一草一木,每一缕阳光,每一次呼吸他们都以不同于成人的态度去面对和描绘,他们总是超出于成人的想象去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干他们所感兴趣的一切。

有人说:“孩子是一本书”。书,将意味着我们去接触,让我们去熟读、去领悟。这本书纯洁,易懂而寻味,用心去贴近他,熟悉与沟通是那样的简单。如果只是草草翻阅,又怎能走入快乐、真实、善良、难忘的书境呢?

孩子是快乐的,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充满阳光,快乐小天使陪他们游戏、生活,即使有时也有眼泪,但无限的阳光和快乐让它们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滩水、一堆泥,都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作为成人的我们,需要做的将是去懂得提供这种源泉,必要时还需要参与和指导,让他们在自己的快乐中因玩而学,同时也圆了我们因势利导的梦。

孩子是真实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是他们内心最直接的表现,没有装饰、没有虚伪,只有坦然和真实,各种感情反映是那样的直接,在这里,虽然话语幼稚,但一切都是那样让人感觉舒心和无暇。

孩子是善良的,可以说世界上最无暇、最善良的心就是童心了,他们会因为“卖火柴的小女孩”而默默不语、因“鱼美人”的伟大伤已的抉择而为之着急、因“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最后的幸福而手舞足蹈,对于他们,简简单单的一根木棒,孩子们都会以“他会说话”、“他会笑”、“他会哭”等种种方式去对待,因为他们觉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孩子是……

孩子是一本书,一点都没错。它丰富多彩、耐人寻味且又让人不断去读它、品尝它,读它的快乐、真实、善良、品它的好奇、好动。

久久未能平静的心告诉我:孩子——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那本书。我愿做一个一生一世的研书者,不断的寻求书的奥妙,把自己融入书中,便是乐得其所了。

第四篇:关于书的作文:被撕碎的那本书

关于书的作文:被撕碎的那本书

天渐渐晚了,时钟上的指针清楚地告诉我,我该睡觉了。“妈妈,我就再看一会儿嘛!”我恋恋不舍地盯着手里的书,朝妈妈撒娇。“不行!”妈妈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仍然没有放下手里的书,只是用哀求的目光望着妈妈。妈妈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现在都几点了?还不快去睡觉!”我看着紧皱着眉头的妈妈,知道妈妈生气了。可是,我依然不肯放下书,倔强地说:“我就看一会儿!还只剩下一小段了!” “不行!”妈妈一字一顿地说。“我就要看!”我猛地站起来,气冲冲地望着妈妈。我知道已经这么晚了,不能再看书了,可是,我实在不想放下手里这本百看不厌的《洋葱头历险记》。话说出口,我就后悔了——我不该用这种语气对妈妈说话。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她猛然夺过我手中的书,手扬了起来——她把书的封皮给撕碎了。

“撕拉——”我一下子怔住了,呆呆地望着妈妈手中被撕下来的书皮。它被攥在妈妈手里,封面上的洋葱头的圆脸被撕破了一个大口子,洋葱头的脸上依旧挂着纯真的笑容,只是嘴巴被撕成了两半。

我还没反应过来,紧接着,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一张张的书页被撕了下来,飘落在地上。有的被撕破了一个角,还有的被揉成了一团,甚至有的被撕成了很多小碎片落在地上那些有生命的小故事,变成了无数了无生气的纸片。“去睡觉。”妈妈只说了简短的三个字,转过头去,再也不说话了。我蹲下来,只感觉鼻头酸酸的,心疼极了。这本书,我是多么爱惜!连一个角也不曾折过。记得那一次我把书借给了表弟,结果被调皮的表弟弄上了几块泥点。我本想用小刀把泥点给刮干净,又害怕小刀会把薄薄的书页给划破了。于是,我就用手一点一点地磨干净,直到一点儿污渍也不剩了,我才欢喜地捧着书,小心地把它放回了书架。这本书陪伴了我许久,看上去依旧很新的样子。可是现在呢?已经变成了一些碎片。

我现在后悔极了。如果不惹妈妈生气该多好!明天看和今天看不是一样吗?都怪我太心急,才害得我这本最喜欢的书被撕坏了。

我拾起书的碎片,捧起来,低着头离开了妈妈的卧室。我拿出胶水,想把这些碎片给重新粘好。先拼好这一页吧!我记得这页讲的是洋葱头踩了柠檬王一脚的故事,我特别喜欢这一章,因为它很有趣。那次我生病了,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一直在呜呜咽咽地哭着。可是,当我捧起这本书,翻到这一章的时候,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忘记了生病的痛苦。洋葱还要喷玫瑰香水,多么好玩儿!想着想着,我又笑了起来。啊,第二页被撕得不成样子了,只剩一些零散的碎片。我心疼地把碎片拼凑起来,可是却找不到中间的一小部分了。我几乎要哭出来了——难道,这一页永远都会少一小部分吗?我不希望我的书有一丝一毫的破损啊!我在一大堆碎片里一字一字地找着,把它们分类、排列那么多页被撕成了碎片,我一点一点地抚摸着这些碎片,似乎感受到了文字的温度。

这本书,是我自己亲自挑选的第一本书。小的时候,我的书全是爸爸妈妈帮我购买的。后来,爸爸把我领入了书店,让我自己挑一本书。我一改以往的腼腆,鼓起勇气问了服务员阿姨哪本书比较好看,当服务员阿姨说出几本书的书名时,这本书的名字一下子吸引了我。看着书面上洋葱头那天真坚强的笑容,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新朋友在向我招手,拉着我走进书的奇妙的世界里 的确,这本书已经成了我最喜欢的朋友。我依然拼凑着那些碎片。看着封面上的洋葱头,我甚至想问一句:“你会怪我吗?我现在在自己怪自己!对不起!以后我要好好爱惜你!我一定会把你给粘好的!”

不知不觉,妈妈站在了我身后。她轻手轻脚地把胶水递到了我面前:“孩子!我帮你一起粘起来,好不好?尽管你做错了,我也不应该发那么大的火,把你的书撕掉。” “妈妈!”我轻轻地说,“没关系的。” “我相信,它总会粘好的!”我认真地说。妈妈笑了,我也笑了。封面上的洋葱头,也笑了。

第五篇:读那本书 品那份情——《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docx

读那本书 品那份情——《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

摘要:读书爱书,读书感受作者,教学中如何对文章更有感情?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地位:《我的第一本书》处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忆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示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或揭示人生意义,其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具特色。本单元的安排重在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

2.本课地位:《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淡雅的随笔。安排在《藤野先生》和《我的母亲》之后的第三篇,诗人牛汉用清新素雅的语言追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的故事。编者将本文安排在这里,旨在让学生感受 20 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人间温情,体会艰难的困境中也会有快乐。不要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失去自己做人的根本和人性中美好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1.本课内容简短,意蕴深刻,但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学生感受起来有点困难。

2.自开展小组合作形式以来,本班学生形成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自学、自评、互评的方法和评价原则,以及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3.学生已经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行道树》 《紫藤萝瀑布》等散文,对散文的特点基本能够把握。

三、目标确定及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8 年级下学期学生阅读散文的现状:能够快速阅读并筛选关键信息;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基本情感;对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和品析比较浅显;能够找出散文的文眼,但是対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依据以上要求和现状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教法、学法。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能流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筛选信息,深入研读文章。

3.读懂第一本书,品析第一本书珍藏的情感。

4.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理解“人不能忘本”的含义。教学重点:读懂第一本书,品析第一本书珍藏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理解 “人不能忘本”的含义。

(二)教法 1.创设情境法

这篇文章时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偏难,所以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以便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2.教师示范法

在品读语句,体会感情时,教师先示范例句。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把握回答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三)学法 1.学案导学法

学案导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的学习模式。这一方法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具体要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主体。2.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法既尊重了个体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学习效率。3.朗读法

朗读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第二环节:课堂教学

(一)巧妙设疑,引入新课(2 分钟)

(二)交流预习,展示成果(5 分钟)

(三)走进文本,感知文意(8 分钟)

(四)研读文本,体会情感(20 分钟)1.细读课文,寻找多种情感(5 分钟)2.品读语段,体会父子深情(7 分钟)3.精读语句,感受特殊情感(8 分钟)

(五)寻找文眼,探求主旨(5 分钟)第三环节:课后练习,完成一篇读后感,字数 100-300 字之间。

五、整体设计意图

《我的第一本书》其意义丰富,来历很不寻常,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这本书的经历和内涵; 其次作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写这本书的故事,打动读者的是这本书后面深藏的情感。所以我将本课的主题定为:读那本书,品那份情。第一环节:课前预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标段落序号;圈点勾画重点字词。

2.搜集作者资料,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写作背景和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现状。了解普劳恩的《父与子》的漫画。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欣慰()红 shǔ()晾()晒幽 mò()马 zōng()凄()惨 aò()秘 裁()成 调()教 4.解释下列词语。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了解背景,落实基础知识。第二环节:课堂教学

(一)巧妙设疑,引入新课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 年生。40 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七年级下册学过他的 《华南虎》。

用以下导入语引入学习: 有谁还记得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也许很多人已经把第一本书给遗忘,给丢失了,但是,本课的作者牛汉先生,在历经坎坷、饱经沧桑之后,为什么会满怀深情地去追忆他的第一本书呢?

设计意图:导入语力求信息量最大化,同时设置悬念,便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交流预习,展示成果 1.交流预习第三题。

步骤:(1)各小组三号在黑板上板书答案,组长组织组员讨论订正。(2)小组内用红笔纠错,组间用黄笔纠错。(3)全班齐读词语两遍。2.多媒体订正第四题。步骤:

(1)对照多媒体纠正。

(2)组内 1 号、3 号,2 号、4 号结对修改。(3)老师随堂抽查。

课堂预设: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轻松的完成。

设计意图:以板书、多媒体展示、相互修改的形式检查预习成果,其目的在于交流落实,检查评价,及时矫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走进文本,感知文意

1.“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他酷似德国普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速读全文,然后用“这是一本 的书”来概括。课堂预设: A B C 这是一本裁成两半的书 外观 这是一本父亲为我们修补的书 来历?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 意义

2.这本书与众不同,那么它有哪些不寻常经历呢? 乔元贞没有书 果断裁书 父亲追问之后 被迫要书 父亲在油灯下 辛苦补书 步骤: ①独立完成。②组内交流。

③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3.这本书对“我”的人生发展有何重大意义?命运对比:

乔元贞没有读那本书 ——— 叫卖东西 “我”读了这第一本书 ——— 诗人作家延伸:吕蒙读书 ——— 刮目相看仲永未读书 ——— 泯然众人 知识对于人生的意义:知识改变命运。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环境和读书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读懂这是一本怎样的书,理解这本书对“我”的价值和意义。

(四)研读文本,体会情感 1.细读课文,寻找多种情感。

细读文章 4 段、8 段、12 段,然后说说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事和情?课堂预设:

A 父亲替“我”抄书

———父子之情

B “我”果断裁书 ———朋友之情 C “我”带狗背书 ———人狗之情 D “弄不成”只罚“我”背书步骤: 1.独立完成。———师生之情 2.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将段落锁定在 4 段、8 段、12 段这三段,目的是明确方向,缩小范围,提高阅读效率,更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这一环节不仅要概括事还要概括情感,所以需要细读。通过这一概括能够将零散的故事整理成片,清理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2.品读语段,体会父子深情。①教师:作者在本文中写了多种情感,但是作者着力最多,最想突出的是哪种情感呢?

学生:父子之情,同学之情„„

(投影: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卜劳恩的 《父与子》 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然后抽学生讲解《父与子》的漫画内容。通过以上分析引导学生果断回答出:父子之情 ②文中哪些章节体现了父子情深呢?

组内合作找出:3 段、4 段、5 段、8 段、10 段

③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3 段、4 段、5 段、8 段、10 段,并完成以下表格。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表格的展示,梳理出父亲为 “我”做的具体事情,从而提炼出父亲对“我”的具体情感。④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的父亲是一位善良、知书达理,并且非常疼爱儿子,充满教育之情的父亲。

元贞父亲 教师对比 对儿子读书的要求迥然不同我的父亲 教师

设计意图:重点理解了父子深情,从而理解了这篇散文的重点内容,感受到了父亲给“我”的无私伟大的关怀和爱护,学生对父亲的这种爱戴方式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五)精读语句,感受特殊情感 1.体会作者为什么很难笑起来?

教师:“可是老师读了文章之后,除了对父亲产生了敬重之外,心情还十分的沉重”。正如作者所说的一样,很难笑起来。品读如下语句,体会作者为什么很难笑起来?

A.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B.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一本„„我只好把书裁成两半。C.我们是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

D.元贞把半本书教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读书了。”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为什么很难笑起来的原因,让大家理解到真正让作者难忘的应该是第一本书后面深藏的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以及在荒寒中的温情、快乐和梦幻。这样也就理解到了作者真正写这本书的原因。2.品读语句,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的这本书? 教师示范第一句:

①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沉重、留念之情

②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敬重、珍爱之情

③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铭记、追忆之情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例句是为了让学生明确任务,掌握方法,这是余映潮的教师示范法。通过品读语句来进一步体会作者写这本书的独特情怀。进一步体会苦难的年代留给作者深深的记忆和挥之不去的复杂情感。3.图片展示过去的苦难环境

教师展示一组能够反映 20 世纪初社会苦难生活的画面。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几十年前的贫困现状,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当时写这本书时的特殊情怀,理解第一本书的重要意义,理解苦难的岁月所带来的艰辛的生活,贫穷的生活环境,学习的艰难,人生际遇的差别。

(六)寻找文眼,探求主旨

1.齐读最后一段,找出作者在文中最想说的一句话。2.理解“人不能忘本”。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人不能忘本”的理解。

课堂预设:学生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可能理解的不会很透彻,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理解。学生的理解可能会出现: 生 1:不能忘记最初的课本。生 2:不能忘记人的根本„„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双关”的修辞。“本”是指课本,即“我”的第一本国语课本;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的主要是后者。这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也是他成长的第一站,是他人生的起点与知识的源泉。作者一生的品格由此奠基,他从此学会了同情弱者,感悟人生。

设计意图:散文贵在有我,读散文最关键的是要读出作者最想说的那一句话,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寻找作者最想说的一句话来提炼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题,人不能忘本。

3.朗读牛汉的《谈苦难》。

要让我谈苦难太容易了,我的作品里都有,血泪、愤怒、控诉„„我多么希望每一个人都生活的完美,没有悲痛,没有灾难。我之所以写苦难,绝不是为了咀嚼痛苦,只是让人们清醒的从苦难中走出来。

设计意图:最后以牛汉《谈苦难》的语段作结,给文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第三环节:课后练习,完成一篇读后感,字数 100-300 字之间

设计意图:语文课不能面面俱到,语文学习离不开写作。对于这篇文章,学生也许还有自己的理解、感悟,所以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锻炼写作的机会。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书———与众不同、难以忘怀 辛酸

事———裁书、抄书、读书、背书沉重 人不能忘本情———父子深情,同学之情,追忆人狗之情,师生之情 珍爱

下载只是因为那本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只是因为那本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