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营管理体系如何提升员工积极性
经营管理体系如何提升员工积极性
该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呢?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可是,在现实经营经营管理体系活动中,却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新问题。原因在于,人们对什么是员工积极性的含义或者缺乏深究或者自以为是,以至于我们所采取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措施更是无的放矢。其结果是,我们千方百计调动积极性,而真正被调动起来的并非是员工积极性,而是员工对金钱待遇的执着追求,或曰欲望。
笔者和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谈顾问合同的时候,就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交流抑或交锋。他告诉我,他的员工积极性没有问题,顾问不用管,理由是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每天不做到晚上八九点不下班。我告诉他,那不一定是员工积极性使然,那可能是经营管理体系者的无奈之举(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或者是员工不得已而为之(不多花时间拿不到足够的工资)。三年后的今天,在笔者公司的辅导下,这家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有大量的增产订单,员工也可以在五六点钟下班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大量处罚条例被束之高阁。原因在于,这家公司员工的积极性被真正调动起来了。
到底该怎样调动员工积极性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何谓积极?
我们都知道“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意义,我们也许还懂得“企业最大的浪费是员工智慧的浪费”的道理。但是该如何定义和评价员工积极性却往往是一本糊涂账。人们或者对员工积极性缺乏认识,或者误解了员工积极性的内涵。比如:人们用计件工资制等手段让员工没有白天黑夜地工作,以为是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人们通过扣发奖金或罚款等形式让员工轻伤(感冒等)不下火线,以为是调动了员工积极性。笔者有许多机会接触企业经营管理体系者,如此误解员工积极性的绝对不在少数。
员工积极性到底是什么?正确的认识是,员工积极性就是员工主动付出智慧的意愿和行动。也就是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说明他有积极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好好反省至今为止的一些经营管理体系方法和经营管理体系手段,看一看哪些是伤害员工主动付出智慧的制度和做法,周正业老师团队建设专家实战营销专家南京师大文学学士、法学硕士上海交大客座教授历任美资跨国公司高级经理欧洲最大培训公司合作讲师现任天下伐谋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营销学院执行院长。以便采取措施和调整政策,改进我们的经营管理体系工作。有了正确的定义之后,也就知道该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员工积极性了。员工的积极性是用“改善成果或发明创造的数量”来评价的,比如:员工改善提案件数、员工月度改善提案参与率、发明创造或专利数量等。
据报道,华为公司在2008年度的注册专利数全球第一,仅就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断定这家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是被调动起来了。当然,我们许许多多的制造企业并不能以专利数量来说事,而应该用员工的改善数量来表述。
从何做起?
首先,经营管理体系者必须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按劳动法要求给予员工基本生活环境
和条件。没有了这一点,提高员工积极性就只能是不能实现的良好愿望。也许有人会抱怨:企业已经没有条件遵守劳动法了,老老实实按劳动法做就等于找死。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国制造业的致命伤,许多行业连年的低水平(以压低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为基本手段)无序竞争,造成了今天这种结果。笔者要对那些立志朝前走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说,想调动员工积极性,走出今天的困境,就必须从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开始。
其次,经营管理体系者必须设法培养员工的自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原则。很显然,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自尊的人。很多经营管理体系者错以为,基层员工的需求层次低,只要在金钱上予以基本满足,是否尊重并不重要。这种认识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经营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员工的自尊,是十分有害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员工除了在基本劳动条件诉求方面有着不断提升的需求之外,对平等的劳资关系有着越来越高的期许。企业经营管理体系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仅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更坏的情况将会是无人可用。
从创造开始
人们谈到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时,或者简单期望金钱等激励政策发挥作用,或者显得手足无措无能为力。残酷的经营管理体系现实表明:一些具有最高工资保障的行业,其企业员工积极性并不是最高的,特别是在新劳动法实施后,劳资关系进一步趋紧,调动员工积极性成了经营经营管理体系者的一厢情愿。
可见,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不是我们通常泛泛而谈的那么简单。笔者的经验是,在正向激励制度的导向下,积极引导员工参与创造性的工作才是问题的关键。那么,什么是创造性的工作呢?它与重复劳动之间有什么区别?我们采用上表进行对比说明(见图)。
可见,在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里,经营管理体系者号称“奖罚分明”,但由于只关注作业结果而不关注作业过程,并不能引起员工(被经营管理者)思考,更不能让员工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奖罚不仅不能获得作业效率提升,员工也无法在重复的劳动中获得能力长进,更不能体会成就感。这样的经营管理活动是没有多少积极意义的。
相反,在先进的经营管理体系模式里,经营管理体系者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影响效率提升的作业过程上,积极引导员工(被经营管理体系者)思考阻碍效率提升的问题,奖励员工具体解决问题的改善行动。通过改善,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更重要的是员工树立了信心,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并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获得提升。
只有当员工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收获个人成长,员工积极性才可以得以持续不断的保持。可见,关于员工积极性是什么和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问题,需要我们经营管理体系者重新认识!
第二篇: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如何构建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芦东亮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设问的方式提出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建立的意义,具
体阐述了其建立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其次详细阐述了什么是企业的经营计划和
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用以说明文章所讨论并提倡的管理手段的“真实面目”;
再次,文章提出了企业构建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模式,较深入和系统的说明了建立管理体系的关键点;最后,文章提出了企业在建立经营计划管理体
系需注意的其他重点问题以及方式方法。【关键词】构建;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一、缘何企业要建立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一)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1.要成为一家能够参与市场竞争、并希望不断发展壮大的企 业,须具备规范、完善的重要管理制度文件和具有竞争优势的管 理机制;
2.随着企业与日俱增的资产规模,需大力推动企业整体的制 度流程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与竞争对手相比,需完善企业
不可复制的管理优势和资源;
3.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应能够及时整理、汇总,并
协调内外部的可利用资源,为管理层有方向、有重点地进行下一阶
段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同时可在完成重点项目分析的基础上,为管理层提供更加系统的、数量化的技术支持; 4.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为企业绩效考核 评价提供强有力的、量化的考核依据;
5.为应对上级主管单位和机构的业绩考核,以及相关报表的 报送,企业须以一套成熟的经营计划管理体系为基础,能够及时
协调并按照不同要求进行报送,与此同时,能够更好的为应对上
级单位的期间检查做准备。
(二)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建立的实用性
1.加强企业的全局性和系统化管理,在总结和调研的基础 上,可协调企业和市场的可利用资源,全局性的、系统性的考虑
企业某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可向
企业管理层提供一定的决策建议和管理预警,可系统的跟企业整
体或某项业务的具体进度,及时向管理层报备;
2.能够依照“战略规划——经营管理目标——经营计划—— 业务工作完成后评估——业绩考核”的主线,为企业的考核工作
提供更加真实、合理、数字化的考核依据,同时可进一步细化和
完善企业自身的绩效考核工作;
3.能够及时、按需的向上级主管单位和机构提供更加符合实 际工作要求的企业计划和统计报表,同时可更及时、有利的完成上级主管单位和机构对企业的业绩考核工作。
二、解读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一)什么是企业经营计划
依据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经营管理目标、以市场化因 素和企业内部实际情况为指导,将企业抽象的阶段性目标按照各
业务模块进行合理的分解,形成的现实具有可量化的、可操作性的,以及可及时调整的具体的行动指导目标。
(二)什么是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
以健全的经营计划制度为主线,以完善的企业各关键业务流 程为基础,可利用信息化现代管理手段搭建的、可及时跟踪和总
结企业某一特定阶段的经营现状,并能够及时协调各关键可利用
资源,同时能够依据市场的发展方向,在经过系统性的总结和预
测、或是对某一类特定项目进行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
重点的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切实可行的经营管理工作建议,供管理
层决策参考的管理执行平台。
(三)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定位和优势
企业经营计划作为能够有的放矢的具体跟踪、实现并及时反馈
企业发展战略进程的可操作性手段,作为承接企业实现战略
规划和
开展各具体业务的“中间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经营
计划管理体系作为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才能做出的管理经验总结
和沉淀,其毫无疑问的具备了企业管理当中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同时,企业经营计划有助于企业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把
握正确的市场机会,并有助于增加股东的投资回报。
三、构建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关键执行模式
(一)完善体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制度流程的建设 为保证企业有效的开展并执行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同时为 把经过反复论证的管理经验和沉淀下来的管理优势引入到实际工
作中来,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持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执
行流程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通过对自身管理工作的总结,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如果要想切实在通盘统一管理并协调企业
各业务资源的基础上,做到有重点、有方向对各业务的经营和管
理,需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完善其相应制度流程,并严格
保证制度流程执行的时效性是举足轻重的。
因此,我们可以在设立企业“计划与预算管理委员”,并明 确其在企业计划和预算实行统筹管理的同时,严格执行企业各业
务计划、统计报表(或报告)的报送时间和质量的相关要求;另
外,应根据制度流程严格按照专门的管理机构下发的计划来严格
控制资金的流向。
(二)按不同业务、不同层次管理体系内的各业务计划 根据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各业务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根据 内、外部环境的要求,企业在不同周期下的计划管理工作,应当
采取“统一管理、区别对待”的方式。
所谓“统一管理”,是指企业的各业务经营计划都应当遵 从统一的计划管理模式,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在向管理层提供决策
建议时要进行通盘考虑,不能“顾此失彼”;而“区别对待”是
指企业应根据各业务的特性(比如操作周期、资金额度等)进行
“不同时期有重点”的考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此,我们可以将经营计划按业务模块区分,并按照管理需 要和业务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别管理和统一协调。
(三)提升统计分析质量,提高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 为切实加强企业应用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结果控制和反馈的能 力,同时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效力,企业计划部门应大力加强信
息的统计及分析工作,能够应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为
加强说明性及说明力度,可进行概率统计分析、(非)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同时,也可根据相关分析需求开展统计分析工
作),以便更能强化经营计划的导向性和管理结果的真实性。
(四)强化体系的决策建议机制,重点打造管理预警机制 为保证企业战略规划有方向、有重点、有步骤的实现,同时 为保证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首先应当在加强计划管
理效力、日常业务工作交流、强化业务信息数理化处理等手段的基
础上,强化经营计划体系的决策建议机制,这不仅要求企业计划管
理部门运用相对严密的测算方法和科学的统计分析“由下向上”提
高分析报告质量,为管理层提供更为可行的决策建议,同时也要求
“由上而下”的加强执行计划管理体系的管理效力;另外,计划管
理部门可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积极发挥其中的相关职责,在了解外
部市场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内部的经营管理现状,对相关业务的运
行情况进行统筹分析,如若出现“紧急”或“危机”问题,将适时
根据情况启动管理预警机制,并通过报告的形式向管理层重点介绍
问题,同时出具相关的决策建议供管理层参考。
(五)结合“大计划”概念,充分发挥集团经营计划管理的 作用
如果企业正在进行集团化发展,为配合企业全面展开集团 化管理的需求,为进一步加强母子公司经营与资源的管理,并为
力争达到集团母子公司整体价值最大化和战略发展的协同性和可
持续性,企业可依据集团化发展的需求,结合多区域、多业务的特点,将有重点、有层次的逐步搭建并优化子企业相关计划统计的报送工作,同时将逐步形成更加有利于全面了解问题、统筹问
题、解决问题的信息沟通管理机制,从而为形成集团范围内的经
营计划管理体系构筑核心环节,这将最终有利于集团公司能够更
加有的放矢的指导子公司的关键工作。
四、整合并完善经营计划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的相关性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目标考核工作
在持续建立并基本完善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后,企业可依照“战略规划——经营管理目标——经营计划——业务工作完成后评估__——业绩考核”的主线,强化和优
化每年目标设置的依据和程 序,进一步提升考核工作科学性;同时,针对业界普遍存在的考 核目标难量化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计划执行的反馈结果,来更 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可以为目标责任人提供更明确的工 作方向和工作成果的预期,并进一步提升目标责任人的工作认同
感和积极性,优化企业的激励机制。
(二)集中建立企业统一的对外报送机制
为便于企业统一口径集中对外报送计划统计资料,并为更
好的完成上级单位和机构的期间考核工作和业绩考核工作,企业可借助体系基本完备后,计划部门作为企业“数据库”的优 势,在对数据进行专业化的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加规
范、有效的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三)进行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铸造核心竞争力
在经营计划管理体系运作相对成熟的时期,可结合企业信息
化建设的需求和契机,开发企业经营计划管理系统,这样将会在 进一步规范基础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强化企业的执行力,提 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做到及时统计分析上期工作、并及时计 划指导下期工作;另外,我们在也可在持续完善经营计划管理体 系和其他相关业务整合的基础上,逐步将现有的和已经成熟的业 务管理模式在系统上进行统筹,以便我们在固化和沉淀个性化的 管理流程和管理经验的同时,逐步铸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
[1](美)保罗蒂法尼,史蒂文彼得森.如何制定企业经营计划[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6.[2]代宏坤.经营计划与预算[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3]王忠宗.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6.[4]王璞.母子公司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3,8.[5][日]青木三十一.经营计划制定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3,2.作者简介:芦东亮(1983—),男,南开大学商学院财务金融专业毕业,工商管
理硕士研究生,经济师,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助理,长期从事企
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第三篇:关于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
关于如何调动积极性
一、从三个方面反思问题: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客观)
(1)压力方面(有形的无形的)(2)工作模式方面(3)沟通方面
二、了解员工(两种方法及建议)
(1)座谈会《在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希望的工作模式》(非官方形式)
目的:
1、了解员工关于向往工作模式想法
2、通过聊天过程挖掘意见建议
3、摸清每个员工的现实需求、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公平现状的评价。
4、让员工知道管理者很在意员工,通过会议总结意见进行改进 注:
有效激励的前提:摸清每个员工的现实需求、对未来的期望和效价、对公平现状的评价。现代社会的员工要的东西主要有三:有意义的工作、有机会在影响到他们的决定上施一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面临转型社会、就职独生子女、个性发展等特殊国情。调动员工积极性应针对这些普遍性,适时、适势、综合地运用激励方法。
(2)问卷调查
注:问题客观,有针对性,不记名
三、作出改进方案
1、总结座谈会,提取可行方案(尽最大可能满足员工需求)改变现有固定模式(本质不变的前提),在员工面前展现结果,给予新鲜感加大团队互动。
2、综合有效激励的前提:推出激励方案(两种)(1)在部门现有资源下可实施的方案
小建议:活动经费(部分)或部分资源评比质控内部的月/季度优秀员工
倒休时间奖励(小时/天)
以上需员工同意及部门认可,可制订相应细则
(2)需向公司申请的激励实施方案(遵循以下原则)
1、对创新的激励。创新工作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它的激励机制随着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重点在于物质奖励(辅之以精神鼓励)。对工作有重大贡献应予以重奖。
2、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员工的后顾之忧主要来自家庭,而一个有后顾之忧的员工,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作为领导者,需要的是随时掌握员工“后顾”情况的变化,如孩子入托、家属生病等,对经济特困的员工,除常规的精神安慰
3、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前进的动力,从而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考评是通常使用的一种竞争机制,它通过考评内容和方式的预设,直接引导员工积极性的发挥方向和力度。但是任何一种竞争机制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竞争必须公平、公开、合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3、让员工看到未来可发展蓝图
第四篇: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步走”调动员工积极性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从控制入手;其次抓好激励;关键在觉知”。
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这既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让企业头痛的难题。
面对员工和原材料上涨,80后、90后成为劳动力主体带来的压力,过往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不断面临挑战。靠人情化管理,企业一团和气却丧失竞争力。用制度管理,严格奖罚,员工要辞工。面对招工难使得企业对留下来的员工束手无策。老板和高管都希望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责任心,各种招数都用了,却收效甚微。
企业在这个问题上为难,归根结底是对“员工积极性”本身认识有误区。一方面,都知道管理的根本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漠视员工、忽视员工。企业总是向外求,而不向内求,认为改变企业的力量在外不在内。于是,就高薪请人、听课培训、搞ISO、ERP、绩效考核……结果大失所望。
改变企业的力量在内不在外,员工自身的力量就是积极性,这就是改变企业的根本力量。所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相信员工,相信以员工的本能可以把事情做好,这是个信念。
那是什么在阻碍员工的能量呢?一是情绪,二是观念(思想),三是私心(自我)。
能量是被情绪消耗掉的。情绪泛滥是管理大忌。一件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冷静了解真相,把过程搞清楚,而不是对结果作出情绪反应。同时要做到:不管对员工进行什么样的批评,要一个批评伴随一个指导。
能量又是被私心所消耗的。能量是流动的,而自私就是自闭,就会抑制能量。不要自我,要开放。开放产生能量。要动作不要动念。一件事情觉知后就会形成很强的执行力。行动是制服妄念的最好办法。企业执行力差,就是因为人们妄念太多。
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控制是基础,激励是根本,觉知是关键。
1.控制入手。
聪明跟反应有关,智慧跟反应无关,智慧来源于持戒。持戒就是约束。改变人的习性,开发员工能量从约束开始。改变随心所欲做事的习性,让行为受到约束,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先让人不要有积极性,才能让人真正有积极性。
2.抓好激励。
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励人达到目标。要打破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混日子状况。激励并不是简单的奖钱或者罚钱,无缘无故的奖钱只能制造贪念。而莫名其妙地罚钱只能制造憎恨。
实施激励要注重分段,频率要高。把激励频繁地按每月、每周、每日进行,按车间、工序、机台、个人进行。即将整个企业的总任务分割到部门、车间、工序、机台、个人,同时还要采取一系列攻关动作,举全厂之力确保攻关取得成效。让员工看到变化,看到成绩,产生成就感。金钱对人的激励是有限的,而成就感对人的激励才是有效和持久的。企业通过各种管理动作、小攻关,不断积少成多,保持对员工的激励和刺激。注意,刺激要靠业绩,这要求有基本的数据系统。整个过程一定要有稽核手段确保激励效果,让每一个做事的人感受到背后有一双眼睛盯着,从而产生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3.关键在觉知。
谈到责任心和积极性,员工有没有责任心和积极性,关键在他对自我的认知。当一个员工觉得自己身份卑微、可有可无时,他是不可能有积极性和责任心的。
员工看不起他的工作源于他看不起自己,而他看不起自己又源于你看不起他,看得起他才有责任心。要让员工敢于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高的身份、工作和目标。同时,让他一次次地承担责任,一次次地创造业绩,一次次地得到肯定,逐步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觉知可以归结为三点:做一个人认真负责的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总而言之,企业只要以平常心对待、持之以恒,日久天长,就会拥有越来越多有积极性、有责任心的员工。尽管他们都是原来的手下,却今非昔比。
第五篇: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
一 筑梦踏实提升公司在员工思想中的伟大程度及发展优势,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理念,在市场中的地位及占有率。使之有身在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自豪感。(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树立高层领导成功形象,并告知如何成功步骤,使员工有强烈的崇拜感,并深知只要努力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如此成就。提供优良的福利待遇提高下属忠诚度,使之自觉提高积极性帮下属树立人生,事业目标.并提出如何完成目标的方法建立员工的优越感.在每次集体活动,或个人谈判出色等情况下及时给予表扬.帮下属多争取机会在各种会议,聚会展现个人风采.树立下属在团队中的地位.授权,放权.给下属更多的工作自主权,增加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才能.帮助下属做事掌握节奏,做最紧急最重要的事.二 利用目标激励法按阶段树立,人生,事业,长,中,短期,季度,当月,周日目标.使之更好的饱和工作,适时完成目标计划.(领导要负责随时监督,提醒),积极型,对自己有要求的员工较有效,形成竞争激励法.
1、门店形成竞争,2、A,B组竞争,3、同事竞争.
4、自我超越.
5、店内业绩大排榜.每个人都会有身边的同学,姐妹等发展各有不同,也给个人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故此,我们可利用这一特点,帮下属树立特定目标,并不断提醒.刺激.对外地有一定生活压力的员工有效.父母之命.夫妻期望等.使之完成任务奖品明确,设定时间,使之完成.设立职位目标,并不断提醒.设定收入目标.名次目标.并不断提醒.三 店内举行各类综合评选 团奖按组发给组长、再按人头发给个人。四 重视职工情绪,适时思想疏导。
1、关注下属情绪变化,日常沟通疏导。
2、及时解决员工间摩擦。
3、及时解决思想压力,竞争压力。
4、及时解决提成问题,领导要办事公道,为人正派,一视同仁。重视员工私人生活影响情绪,领导首先要学会倾听,做到第一时间与之沟通,日常闲谈时给予鼓励。树立领导的权威感,与下属建立无障碍沟通(心里话、实话)避免公众批评。
五、关心下属,提高团队凝聚力。
1、尊重下属,场面说话留有余地。
2、民主提议,领导采用最佳方案,不要让下属感觉领导是高高在上的。
3、关心下属生活,了解性格,找到最佳激励方式。
4、在工作中领导要敢于承担责任,员工才会认可你。
5、帮员工争取利益。
6、领导起到标榜作用,对自己严格要求。
7、完善的奖惩制度及分成制度。
8、建立衡量标准,以反应出绩效和效率的提高。
9、让下属在你的团队里可以不断学习到新知识。
10、让团队成员经常互动,使之目标与行动都一致。
11、提升团队执行力,领导安排的事情必须得到响应,并很好的完成,否则会影响领导的威信,最终无业绩、无结果,还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
12、调动团队氛围,让员工有亲人般的感觉,大家在一起温馨、愉快,但又紧张、激烈,做到张驰有度,劳逸结合。最终还是要领导建立自己的人格魅力才会更好的带动你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