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自己的路”-写在德班气候变化峰会之前
“走自己的路”
——写在德班气候变化峰会之前
Which way to go
气候变化谈判是一条漫长的马拉松征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态度,虽然这些态度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归纳起来无非有三种:一种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第二种是为别人选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第三种则是对目前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下的态度,商量好了大家一起走。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走法,虽然没有人敢于承认,但确实是一部分人的选择。至于第三种走法应该是最理想的,但是把大家的手脚“捆在”一起,采取一致的行动,显然也是很困难的。从1992年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开始,国际社会就一直在努力,希望通过协商,共同前进。然而,世事无常,2007年以前的世界“歌舞升平”,大家都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虽然美国极不情愿,但还是出台了巴厘路线图,世界开始有了一起走的机会,这也导致了大家对哥本哈根寄予厚望。当时的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哥本哈根是气候变化谈判的最后一站,也是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
然而,2008年不期而遇的金融海啸让世界各国都忙做一团,无暇顾及气候变化议题。今天,金融危机的后遗症还在持续,虽然全球领袖们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决心和措施方面都高度的一致,却无法把世界从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阴影中拯救出来。近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又加上冰岛的火山爆发、遍布全球的大地震(中国、智利、日本、新西兰、海地、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等都发生了灾难性的大地震)、日本的海啸和核事故,直到今天的泰国洪灾都给世界经济添加变数。世界领袖们,不论是G7, G8还是G20,最关心的紧迫问题已经不再是气候变化,而是推动经济复苏、增加就业、抗震救灾、抗洪救灾,让世界从经济衰退的阴影下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期望在南非德班会议上大家商量好了一起走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美国正在陷入大选的亢奋之中,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就业成为参选领袖们最重要的牌;欧盟和欧元,尤其是欧元区首要的任务是确保欧盟的统一和防止欧元区解体;日本则是让因海啸和核事故而流离失所的人民尽快的安居乐业;中国也因紧缩政策而造成的经济放缓而忧心忡忡。
既然不能“绑”起来一起走,能不能向马拉松比赛那样,大家商量好一个目标,一起跑,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走,“走自己的路”还是最为可行的。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议已经将气候变化的极限规定在2℃以内,尽管对这个目标大家还在争论,但已基本达成共识;同时,哥本哈根协议还要求所有的成员国都提出自己的目标,只要大家相互信任,不对别人的指标“指手画脚”,多在自己如何采取行动问题上动些脑筋,自己的路就可以走出来。中国政府2009年的减排承诺就是自主的行动和目标,不和任何国家的行动相挂钩,这也是中国发展的经验之谈。
中国的特色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有很多名言,最适用的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这么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用了150年才找到。上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再到100年前的辛亥革命,中国一大批有志之士上下求索,探索中国的发展之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主张西学欧洲、全盘西化者有之;主张东学日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者有之;向苏联一边倒的做法也曾尝试过,结果是学遍了别人如何走路,自己却不会走了。“东施
效肇”看似可笑,但事实上,偌大一个民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甚至到了1992年,我们还在讨论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是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道路,还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道路。正是在这种状况下,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正是这句话让中国受用了30年,从经济濒于崩溃、属最不发达国家,开始进入世界中等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还被冠以“基础四国”、“金砖五国”等称号,G2,G8+5和G20都少不了中国。如今,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也底气十足,“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下降40%一45%,非化石能源的比例提高到15%的目标即是印证
中国的承诺不与别人挂钩也说明中国了解世界各国的苦衷:例如为了提振经济和增加就业,奥巴马总统提出了出口倍增计划,希望5年之内美国的出口额翻一番,回归制造业,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欧盟27国为救助希腊等国就欧债危机达成协议,也是要回归制造业。回归制造业就要增加能源需求,因此美国和欧盟要实现减排目标实属不易。日本刚刚经历了大海啸的天灾和福岛核电事故的人祸,使得原来雄心勃勃的50%核能发电的计划可能搁浅,现有55台核电机组停掉了44台,核电比例从原来的30%下降到目前的100%,实现202。年减排的目标很有可能成为泡影。如果日本到 2020年无法完成原来的承诺,世人、有理由责难他们吗?和中国一样处于转型期的其他国家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对于他们的道路怎么走,别人也无法妄加评论,更不要说那些还在为温饱问题苦苦挣扎的非洲国家了。大家都理解小岛国家的苦衷,希望各国能在解决气候问题这条路上走的快一些,既然不能齐步走,倒不如先“走起来”再商量。
“坚持走”
火热的巴厘岛在万众一心的氛围中,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路线图。寒冷的哥本哈根在大国领袖们的直接参与下,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悠闲而浪漫的坎昆把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推到了 德班。但是如今,人们几乎对德班不再有所期待。到了德班我们能谈点什么?能不能给国际社会留下点什么值得深思的东西?虽然在德班,几乎不可能就如何坚持巴厘路线图、坚持双轨制达成一揽子协议,但是人们期待能够解决三大难题:《京都议定书》第一和第二承诺期的无隙连接难题、碳市场的发展问题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资金的落实。这三件事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做起来很容易。对于无隙连接难题,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走自己的路”,欧盟以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说服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大家继续走下去就行。碳市场更是如此,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对于碳市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不必等到谈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对于援助资金的落实问题,似乎困难更大一点,因为哥本哈根的谈判结果是发达国家同意在2010到2012年这三年期间,每年出资10州乙美元,共计投入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并在2020年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看似是天文数字,但是和全球领袖拍板的“救市计划”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其实,气候问题与能源行业密切相关,石油巨头也可以为此做出贡献。目前,全球每年的石油消费量是330多亿桶,如按每桶3美元的气候变化特别税收缴,每年就是1000亿美元。因此,缺钱到底是借口还是实际困难关键还要看决心。
应对气候变化就像马拉松比赛,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有希望争夺冠军的国家和集团,给他们鼓掌喝彩,更要为那些积极的参加者,甚至是落在最后的那些参与者加油喝彩。只有他们也跑完了全程,整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比赛才能结束。南非德班会议是第17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也是第8次《京都议定书》签字国大会,也许应对气候变化的这场比赛才刚刚开始,对每位参加者来说,都应尽力而为,重在参与。
事实上,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欧盟的“三个20%”,中国的“40%-45%+15%”,以及美国的"17%减排目标”都是可以信赖的。德班会议最重要的,也是最让人们期待的成果就是,找到一个让大家继续走下去的目的地。继续走,不停滞,更不回头
第二篇:自己的路自己走
自己的路自己走
一、初入校园,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踏入了大学校门,一个高考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过程是艰苦的,但是结果却是苦涩的。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3年的大学生活一定要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我积极的完成老师教给自己的人物,广泛的参与校园的各种活动,努力的跟同学们相处。开学季,留给我们的是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向往,是对新朋友的好奇,是对老同学的怀念,还有更多的一部分,那就是希望在大学校园中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在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我就暗暗告诉自己:一定在这片校园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这个想法似乎获得了不错的开局,第一次班会选通讯员,我就被同学推荐了上去,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头。在军训的几天里,我努力的完成老师和班助交代下来的人物,对性格不和而经常闹矛盾的同学们进行劝道和调解。尽量完成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以后的道路坐下铺垫。
二、感谢国家给了我这样一个独立的机会
军训没几天,班助那里 就传来了助学金申请的消息,想想自己那清贫的家庭,想想父母那永远也挺不直的腰椎,我没有犹豫,就像我当初选择贷款一样,我不想给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不想让母亲和重病的父亲两人艰难的挑着家庭的重担。我是一个成年人,我有独自生存的能力!我非常感谢国家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至少我可以分担一下家庭的负担;至少我可以让父母多一点欣慰;至少我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至少我可以不用因为昂贵的费用而有求于别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象征着这个国家在向可喜的方向发展。因
为每多一次感恩,这个社会就多了一分和谐;每多一次感恩,就象征着国民素质又进步一分;每多一次感恩,我们的身边就会多一分温暖。所以,我会尽自己的能力让大家感受到这份温暖。自古中国就有一句谚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家庭,但是我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要我们肯认真,那么一切都是可能的。国家助学政策给了我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我插上翅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
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第三篇:自己的路自己走
自己的路自己走
水,源远流长;路,越走越长。
到大学了,来到这个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楼房是高的,大的,彩的,大海是蓝的,是大的,人是多的,来自五湖四海。一切都充满希望,充满活力与生机,虽然已是秋天,但我们的热情没有丝毫的减退。每年的9月,是学生的新年。一年的学习生活就此开始,遇到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呼吸到新的空气。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来到这里。没有了父母在我们出门的唠叨,没有了下雨时来学校送伞的人,没有了我们一起长大的号伙伴,什么都需要我们自己做决定,都要靠亲身去实践,实际来操作。
上学以后,我们就由童年时代进入了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来的这么快,来的这么长,十多年后,我依然在路上,在路上奔波,在路上争夺。到了大学,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考个好成绩,毕竟将来有社会等着我们,有生活等着你我。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没有义务把我们继续养下去,记得老爸在我和哥哥面前常说,你不养孩子十年小,他怎么养你十年老。悠长的文化内涵,让礼孝融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父母不忍心,总是把自己能为孩子做的全做到,以便孩子在将来的路上顺利一些。国外常是把孩子养到18岁,就放手了,让孩子自己独自去闯世界,去养活自己。在现如今的社会,年轻人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不仅仅要养活自己,还有家庭,老人。“裸婚时代”的出现,似乎可以为我们的房子车子减轻点负担,可是实际情况总和楼市、人民币汇率牵动着我们这一代的心,连接着岳母的叮嘱。记得山东省的高考阅读,选择了周国平的《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老师,在里面寄托着对年轻人的期望,希望我们趁年轻到社会去闯荡,去建功立业。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外奔忙。这就是现实,自己的路自己走。只是不要忘记回家的路,记得家的地方,心中有块土地给纯真留着。为了建功立业,生活可能会稍稍劳累,丝丝紧张。正如那句话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总要在世上留下印记,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只要自己脚踏实地,将“家”随身携带,无论怎么工作,无论如何辛苦,都是不必感到劳苦。人走的多了,便有了路。生活里有一条,你自己的路,是你自己铺设的道路。路上的树,是你栽,谁过你的路,你也可以收买路钱。路上有汗水,有笑语,有辛酸,有成功,有朋友,但主角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带着激情,揣着梦想,携着能力,去飞翔,去遨游。
第四篇: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好久没有听到过这么富含正能量话语了,现在我的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盲目从众的行为,虽然有时候心里是反抗着的,可是该做的不该做的还是跟着大家去做了。我发现我似乎已经被磨平了棱角,因为本来就有些懦弱的性格,现在变得更不像话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胆小鬼,总做出和自己年龄不相符的行为。理论上说,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都像是充满斗志的梦想者、冒险者那样毫不畏惧的去渴望现实的生活赐给我们的磨难,进而让自己变得强大,可是我却远远缺少勇气面对那些,甚至总渴望别的力量保护自己,例如脱离不了父母亲人的帮助和照顾。小时候父母会说:“你的身体里有勤奋小人和懒惰小人,每天两个小人都在打架,当勤奋的小人打赢了,你就是勤奋的孩子,但如果懒惰小人打赢了,你就会变得懒惰!”那是候的我从心底是希望勤奋小人赢的,当然我的勤奋小人也不辜负的赢了很多次,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勤奋小人越来越爱输了,以至于现在勤奋小人的存在是那么渺小了,我有时候甚至会把懒惰和逃避当成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但心里还有个微弱的声音再不放弃的喊着:“不能随波逐流下去,你是有梦想的”,是啊,我还是有梦想的,但那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好像换过很多个梦想。当歌手,去学音乐,因为坚持不了放弃了;当文学家,进去图书馆,随手翻着几本书看着看着就觉得还不如回家看电视;当地理学家,等来到学校,我才发现像我这样什么都抓不住的人,恐怕当个合格的地理老师都很勉强吧;当演说家,舍友们都说我口才不错,可是我只会在熟悉的人身边喋喋不休,典型的带不出去。怎么办呢?
这个对于我来说头大的问题,随着这个作文题目一下子就涌进了我的脑子里,心里。要怎么去走自己的路?有时候带上耳机,故意把声音放得很大很大。试图把自己与外面的嘲笑、攀比、虚伪、世故、不公隔绝开来,可却偏偏适得其反,音乐的声音越来越远,而外面的各种声音就像是狂风一样在心底任意肆虐着,仿若一个强者压迫着我像他屈服,我还能坚持多久,要看我身体里的勤奋小人儿能传递给我多少正能量了!世间的事物总是充满矛盾的,我总是渴望上进,却不去付诸行动,心里不安分,身体却很本分。其实我身体里的勤奋小人正在努力的站起来,积蓄着力量等待爆发,现在的我也同样渴望着勤奋小人的胜利,比任何时候都渴望!
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的路应该还等着群我去开辟呢,我想此时它应该是长满了碍手碍脚的杂草,并且有很多的沟坎吧。不过没有关系,要走的路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最原始,最有挑战,一路走来也会一路收获吗?多数人都把人生路比作一条长满荆棘上坡路,需要经过艰难险阻不懈努力才可以攀登上成功的顶峰,可是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那样做,大家都排队去坐缆车了,他们懂得只要竭尽全力讨好那些个管理人员,成功的顶峰就会‘坐着’上去,而且在上山的过程中可以俯瞰那些傻子一样的登山者,于是乎,嘴角嚣张的上扬,嘲笑并鄙视着那些坚持走自己路的人们!可谁又会知道,安逸的缆车会不会因为某种原因卡在半空或是突然掉下来呢?而登山者们,付出汗水,身体强壮了;付出智慧,技巧纯熟了;付出坚持,眼界变高了;付出隐忍,心境开阔了;与安逸相比,我宁愿选择收获更多的付出。
有句话说:别人对你好情理之中,别人对你不好理所应当。是啊,我不能再依赖于别人的力量推自己前进了,我不能再依赖于别人对我的好来填充自己的幸福,假如有一天别人理所应当的不对我好了或者不能对我好了,那我的幸福城堡还会在吗?我所期待的幸福应该是这样的:给别人幸福,让别人依赖,所谓“送人玫瑰,收留余香”那是一种被珍视,很真诚,永远也不会溜走的幸福!想了一想,人生苦短,自己的幸福还是自己来把握吧!抛开懦弱,抛开胆小,我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例如直率,例如善良,例如聪明,嘻嘻,我真想说自己查一点点就足够完美了呢?不管怎么样,不管受伤,不管失落,不管寂寞,不管所有负面影响,只看收获,珍视该珍视的,保护该保护的,坚持该坚持,我打算走我自己的路了,无论最终结果怎样,都该一直往上爬,一直爬到自己满意的高度为止!
只有自己给自己正能量,不被周围的幻象所迷惑,困扰,做好自己,相信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说,每个人都拥有值得骄傲的东西,但越是这样的东西就越容易音旁人的眼光而变成自己的包袱,学会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且珍视它,守护它,只要保持这样的状态,生活就会变得轻松美好!
——肖以默
第五篇: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
乱石穿空的险恶峡谷,愤怒呼啸的湍急飞沫,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狠恶恶地扔到峭壁上,把这大块翡翠摔成晨雾和碎沫,几根光秃秃的过河铁锁„„通往彼岸的路是单一险峻的,而路旁的风景更是“咄咄逼人”。
走自己的路,不必在意路旁的反对和不理解。
马云在九十年代就开始关注网上交易这一业务——那时计算机还不算普遍,但马云凭着自己良好的嗅觉嗅出了商机,自信这是条正确的路,于是他不顾亲人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忍受合作伙伴的背叛,世人的讥讽„„一路砍荆劈棘,所向披靡,最终,阿里巴巴创造了神话。
马云,因为看清了自己脚下的路,将路旁的乱石当作了自己攀上顶峰的阶梯,就像玛丽奥在路上顶的一个又一个坚硬的石头获得金币一样,马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获得了个人的成功。(不落俗套的比喻,赞一个)
走自己的路,将路旁的嘲笑和不信任当作前进的动力。
丹柯在带领族人们寻找新的栖息之地的路上,除了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面对族人们的不信任和恶意,最终(这些成为)他毅然决然的拿出了自己的心脏(的源动力),带领整个氏族走向了光明;曼德拉在帮助南非人民获得自由和民主的路上,遭到二十七年的监禁,种族歧视,被暗杀,人民的嘲讽,但是他(他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点仇恨,一路向前)仍不断斗争着,最终,带领南非走向了璀璨的新世纪。(缺扣住分论点的点睛之笔,事例论证要紧扣将困难化作动力这一观点展开。小遗憾)
要(圆满地)完成好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总会遭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声音,但是我们要像丹柯那样,曼德拉那样,切格瓦拉那样,认定自己的信念,只关注自己脚下的路,将汹涌的河流当作伴奏曲,将横飞的乱石当作前进的动力„„(又见形象说理,点题透彻!)
一条横亘在高山之间,怒江之上的铁锁,聋子可以走过去,因为他听不到恐怖的呼啸,他内心宁静;盲人可以走过去,因为他看不到路旁的艰辛,他一往直前;一个耳聪目明的人可以走过去,因为他懂得自己的信仰,自己该走的路,心无旁骛。(此段没有用心取舍,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要使用的)
无论周围的环境有多么险恶,千万不要被吓倒,要沉着地去分析,要积极地去探索,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不必害怕,无须退缩,一直坚定地走下去,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走过困难,走向成功,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