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档案管理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7:1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员档案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员档案管理》。

第一篇:人员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事档案工作的归口管理,指导监督各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工

作。

2、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公司集中管理负责制。

3、人事档案管理必须严格确保材料保密。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各级干部和各部门

负责人和所有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二、人事档案分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第二类:学历和评聘材料;

三、员工人事档案管理

1、人力资源部负责管理(建立、接转、保存、整理)本公司内员工的人事档案。

2、员工合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时,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手续清单”上签字,确认无遗留问题后将档案表封存保管。

3、人事档案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查阅员工人事档案应经人力资源部经理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档案管理人员和查阅者不得私自增删、涂改、泄露档案材料内容。

四、员工管理档案的管理

1、员工档案是公司为每个员工建立的内部管理档案。包括该员工的有关招聘、录用、合同、考核、薪资、福利、奖惩、培训等材料。建立此档案旨在方便内部管理。

2、员工档案自员工到岗之日建立,每人一份,按部门归类。员工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归进员工的材料归入人事档案,并入管理档案封存。

3、员工管理档案中保存应聘录用、劳动合同,人力资源部指派专人负责管理。

4、员工管理档案中不应包含秘密内容,人力资源部员工、各部门负责人可根据工作需要查阅有关员工的管理档案。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更改管理档案内容。

5、员工管理档案仅供公司内部使用。

第二篇:失业人员档案管理情况

失业人员档案管理情况汇报

做好失业人员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是就业服务机构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做好失业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使失业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通过做好失业人员的档案保管及服务工作,为失业人员提供保管档案,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办理退休等各项劳动事务代理服务,切实保证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一、失业人员档案的保管部门

按照《吉林省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禁职工个人保管档案”,“就业服务机构负责辖区内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区就业服务局于2000年始,建立失业人员档案库,成立失业人员档案管理机构,开展接收失业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并开展相关的服务工作。

二、失业人员寄存档案的程序和办法

1、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寄存个人档案应由原工作单位或其本人持档案到辖区内就业服务机构设立的档案保管部门办理寄存档案手续。

2、存档人员和档案保管部门签定《劳动人事档案代理合同》,明确存档人员和档案保管部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到档案保管部门寄存档案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和二张一寸免冠照片,办理《存档手册》。

档案保管部门为存档人员提供下列服务:

1、代管人事档案;

2、负责人事档案材料的查询、借用和转递工作;

3、负责出具有关证明材料;

4、负责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工作;

5、办理退休申报手续。

三、失业管理

(一)建立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机制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作用,强化劳动保障、民政、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各部门的工作联动协调机制,从2008年年初开始,我市开展了建立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机制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促进了我市城区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失业人员的就业。

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2008年1月市劳动、民政、财政、社保等四个部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建立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机制工作方案》(长劳社[2008]2号),在方案中明确了劳动、民政、财政、社保、就业服务等部门的职责,各部门共同对就业转失业人员、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人员,实施从失业到就业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和管理。通过采取“失业准入”、“失业保险”、“转业培训”、“生产自救”、“介绍就业”等措施,帮助这部分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召开了全市城区建立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机制工作会议。

各城区、开发区的劳动、民政、财政、社保、就业服务等部门按照《关于建立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机制工作方案》要求和全市建立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机制工作会议的部署,投入力量,积极开展工作。各区都相继召开了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财政局、民政局、就业服务局和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人参加的联席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关于建立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机制工作方案》的要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劳动、民政、财政、社保、就业服务等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指定专门工作人员负责,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工作期间,组织街(镇)乡和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力量对辖区内享受低保和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各社区都分别建立了《失业人员登记名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名册》、《灵活就业人员名册》、《享受低保家庭人员名册》、《享受低保人员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人员名册》等台账。享受低保人员中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人员都填写了《享受低保人员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人员登记表》。通过调查摸底,做到了社区辖区内享受低保和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底数清;是否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人员的情况明。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人员全部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目前,我市城区建立了有效的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工作机制。民政部门负责对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人员登记造册,每月在规定的时限内通报就业服务部门,就业服务部门根据其特长、技能、年龄等情况,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对享受低保的失业人员已重新就业的,就业服务部门及时将名单反馈给民政部门,避免了重复享受优惠政策现象的发生。

建立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机制工作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长期性的工作。不仅涉及到失业保险、低保、再就业等资金的有效合理使用,还涉及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民生问题。联动机制的建立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二)失业管理

就业部门的职责之一,就是对城镇失业人员进行失业登记、动态管理,以有效掌握失业动态、就业资源,为就业服务提供基础工作。

四、失业人员

城镇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其中,虽然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不包括:1.正在就读的学生和等待就学的人员;2.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已办理了退休(含离休)、退职手续的人员;3.尚有部分劳动能力但需要特殊安排的残疾人;4.其他不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员:

(一)新成长劳动力(初次失业人员),是指年满16岁,有劳动能力,从未从事较为固定收入的工作,当前有就业可能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中以上各类学校毕(结)业后,未能继续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的人员;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退学学生及其他初次失业人员。

(二)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人员;也就是在失业人员中,指原已就业,但因各种原因又失去工作,目前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三)其它失业人员是未包括在上述两类失业人员中的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主要指驻长部队随军家属以及经部队和本市民政部门同意的,要求自谋职业的复员、退伍军人;解除劳动教养、刑满释放人员;农转非人员;符合失业人员定义的其他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统计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数与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控制失业率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

五、失业登记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长春市政府关于实行就业登录的通告(长府通告〔2001〕22号)精神,长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长春市就业登录暂行办法》(长劳〔2001〕29号)。办法包括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录用备案、就业登记。

失业人员持本人户口、毕(结)业证(就业转失业人员须提供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两张小2寸近期免冠照片到户籍所在地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失业登记。

1.没有就业经历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24周岁以下)应在毕业6个月内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毕(结)业证书,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镇、乡劳动保障服务事务所填写《失业(求职)人员登记表》,领取《失业就业登录证》。

2.有就业经历的就业转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30日内,持原工作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本人档案到户籍所在地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填写《失业(求职)人员登记表》,领取《失业就业登录证》。其中,有《失业就业登录证》的就业转失业人员,在《失业就业登录证》上做本次失业登记。

3.其他城镇失业人员持相关证明,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填写《失业(求职)人员登记表》,领取《失业就业登录证》。

4.农村及外来人员持本人身分证、学历证明等相关证件,到暂住地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申领《农村及外来人员就业登录证》。

5.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对失业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后,将失业人员登记的《失业(求职)人员登记表》信息登录到“中国长春人力资源市场”网站的“人力资源库”。

6.失业人员持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核发的《失业就业登录证》,到区就业服务局验印。

7.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失业人员建立登记名册,填写《长春市失业人员登记名册》,同时每周一次,将《失业(求职)人员登记表》移交失业人员所在地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将《失业(求职)人员登记表》,按照《人力资源流程图》分类建档并建立登记名册。

8.持证人员入伍、升学、死亡或户口迁移外地,《失业就业登录证》由原登记机构收回。《失业就业登录证》遗失应及时到原登记机构补办。

(三)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的资格审核

加强就业转失业人员(以下简称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是失业保险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的资格审核工作是失业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2004年至2008年,长春市城区共为14.7万名失业人员审核发放失业保险金6.1亿元,有效地保障了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六、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按照《长春市失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1、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2、依法办理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3、依法参加了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在下列情况下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1、重新就业的;

2、应征服兵役的;

3、移居境外的;

4、办理了退休手续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5、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6、无正当理由,连续60日不领取失业保险金,两次不在规定期限内报告,也不向承办其失业保险登记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如实说明本人求职情况的;

7、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职业培训的;

8、两次拒不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工作的;

9、按照国家或省的有关规定领取了一次性自谋职业安置费的;

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七、农民合同制工人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失业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依法应当享受的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标准,以本人参保地失业人员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为每月生活补助费标准,按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年限计算,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8个月。

八、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的程序和办法

1、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应在终止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进行失业登记。执原工作单位开具的《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三张一寸照片、身份证到本人户籍所在地街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区就业服务局办理《失业就业登录证》。

2、失业保险金申领

(1)失业人员原工作单位应在与员工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后60日内为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持单位出具的申领失业保险金的报告、《参加失业保险单位申领失业金人员名册》、职工本人档案、《终上、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原件、《养老保险增减表》、身份证复印件二张、一寸免冠照片一张到长春人力资源市场失业待遇审核窗口和长春市社会保险局《失业待遇审核发放》窗口进行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审核登记。

(2)在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资格审核登记手续后,失业人员本人凭《失业就业登录证》到工商银行办理存折,再到市社会保险局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然后每月到指定银行凭存折领取失业保险金。

3、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需提供的材料

(1)《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由原工作单位出具);

(2)《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

(3)《失业就业登录证》(在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

(4)《参加失业保险单位申领失业保险金人员名册》(持《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到《失业待遇审核》窗口领取);

(5)《养老保险增减表》(在长春市社会保险局办理);

(6)《个人档案》(密封)。

九、灵活就业期满未就业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程序

1、失业登记

(1)灵活就业协议期满未就业的失业人员有就业要求应在灵活就业协议期满后持《国有企业妥善处理下(离)岗职工劳动关系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原件、《失业就业登录证》、身份证复印件两份,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报告失业情况,填写《失业(求职)人员登记表》、《失业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卡》,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核实就业情况后,为其出具《灵活就业协议期满未就业失业人员证明》。

(2)失业人员应持《失业(求职)人员登记表》及上述相关材料,到本人户籍所在地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失业登记。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审核后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并在《失业就业登录证》上注明失业状况。

2、失业保险金的申领

要求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应在灵活就业协议期满以后提出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由街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填写并持《灵活就业协议期满未就业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名册》、在就业服务部门寄存档案的《存档手册》(或失业人员个人档案)及失业人员的相关材料到长春人力资源市场《失业待遇审核》窗口申报。

失业人员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审核登记手续后,持本人《身份证》到工商银行办理个人结算账户存折,交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由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持相关材料统一到市社会保险局《失业待遇审核发放》窗口核定失业待遇,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

3、灵活就业期满未就业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需提供的材料

(1)《国有企业妥善处理下(离)岗职工劳动关系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原件;(2)《失业就业登录证》;(3)《养老保险增减表》;(4)《身份证》复印件两份;(5)《失业(求职)人员登记表》一份;(6)《失业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卡》;(7)《灵活就业协议期满未就业失业人员证明》;(8)在市就业服务部门存档的《存档手册》或个人档案;(9)《灵活就业协议期满未就业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名册》。

十、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的有效时间

《长春市失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或劳动争议的裁决、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持原用人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就业登录证》;6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办理申领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领取失业保险待遇。

十一、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

《长春市失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按照单位和失业人员本人共同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的累计年限确定。

1、累计缴费年限满1年不足5年的,每满1年享受3个月失业保险金;

2、累计缴费年限满5年不足10年的,在享受12个月失业保险金的基础上,第5年增加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以后,每满1年增加1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3、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以上的,从第10年起,每满1年增加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但最长为24个月。

第三篇:公益性岗位人员档案管理

4月26日:全体小学拟录教师。

4月27日:12中、13中、21中、棉四幼师、铁职专。4月28日:22中、45中、53中、81中。

(五)公益性岗位人员档案管理

1、档案接收

接收石家庄市公益性岗位招录审批表,录入电脑花名册。

(1)有正规劳动人事档案人员

①个人持身份证来我处申请调档,根据公益性岗位招录审批表开具调档函及公益岗位入档相关表格。

②拟存档人员持转出单位盖章的《市(县)内企业职工流动登记表》及相关表格连同档案交我处审核无误后,在流动表盖章,接收档案。

③对被招录人员档案进行编号,填写档案移交登记表入档,存入档案室。

④档案接收后,签订公益性岗位档案托管协议。

(2)无档人员

①无档人员需准备就业援助协议书、石家庄市协议期满公益性岗位人员考核登记表、失业登记证复印件、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临

时档案。

②无档人员签订无档公益性岗位人员承诺书,编号后存入档案室。

③签订无档人员托管协议。

2、档案转出

(1)存档人员本人凭接收单位商调函,来我处办理转移手续。

(2)我处审核无误后,开具无调资证明,将档案转出并签封,同时在调动表“原单位意见”处盖章,本人签字后一并交给本人。

(3)无档人员领取临时档案,需在公益岗位临时档案出库单上签字后,档案签封后交给本人。

3、养老保险

(1)本人持公益岗位协议复印件,持在原单位办理好中断手续的养老手册到我处进行接续。

(2)没有养老保险的本人持身份证复印件、公益岗位协议复印件、一寸照片一张、3元工本费到我处办理新参手续。

(3)公益岗位人员在职,省外或机关事业有养老保险的,本人需携带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原社保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交于我处,并由我处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申请表》后,到社保局办理养老保险转入手续。

(4)公益岗位人员辞退,养老保险有转到省外或机关事业的,本人需携带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并由我处填写《参保缴费凭证申领及信息核对表》后,到社保局办理养老保险转出手续。

(5)死亡职工家属需携带:死亡证明复印件、火化证明复印件、死者身份证复印件、直系亲属身份证复印件、邮政银行存折复印件、申领证明,将所需材料交予我处,由我处到社保局办理养老保险一次性结算。

(6)市社保局规定每月11—25日到社保局申报打印养老保险结算单,并办理转入转出业务。

(7)我处接到本人转来的手续于次月办理接续手续。

4、医疗保险

(1)本人当月签订协议后,必须在办理完养老手续后才能办理医疗手续。

(2)已经办理过石家庄市医疗保险卡的,在原单位办理减少手续后,本人必须将医保卡送至我处接收,我处在办理手续的下月为其上医疗保险,之前如欠费必须补齐。

(3)未参加过市医疗保险的,本人需要提供个

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张,一寸照片一张,工本费,根据医保政策要求在我处办理新参手续。

(4)慢性病认定、生育报销人员和特病报销人员需在月底前将所需要材料交至我处。

(5)每月15日后办理各项材料的发放,本人带身份证来领取材料,如代领须携带双方身份证。

(6)报销费用到我单位后,电话通知本人。领卡时本人带身份证,代领携带双方身份证,领特病款及生育款本人带身份证,代领须携带双方身份证,和能证明双方关系的证件原件复印件来我处领取资金详单。

5、失业保险

(1)本人签订协议后,于次月1日按上月签订协议和辞退人员出失业增减表,在失业系统上做增减人员。

(2)按市失业处规定携带失业保险缴费申报表和补报名单及U盘到失业处申报失业,网上进行缴费。

(3)每月辞退人员中符合申领失业金要求的,在辞退表到我处后通知本人于当月25日前带身份证复印件一张,一寸照片3张,公益岗位托档协议,医保卡来填写失业保险金申领登记表。申报失业缴费时到失业处移交档案;次月25日后凭本人身份证到我

处领取失业证明书,本人在月底前带医保卡及证明书到户口所属区报道。

6、工伤保险

(1)每月增加养老保险的同时增加工伤保险。

(2)申请工伤,工作时间发生事故伤害24小时需报告到我处,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5日内将工伤申报材料交到我处。

(3)工伤认定书下来后通知受害本人或家属及时到我处签回执并准备报销医疗待遇材料。如需评残,职工本人在停工留薪期满后5日之内准备材料来我处办理评残手续。伤残鉴定书下来后通知受害本人或家属到我单位签回执并准备报销伤残待遇和医疗待遇材料。

(4)钱到帐经审批后,通知本人或家属先到我处领取工伤待遇报销通知单,加盖公章后持本人或家属身份证到我局财务处领取报销金额。领取长期工伤待遇的人员累计3个月领取一次。

7、退休

(1)退休人员提前一个月携带6张一寸照片、2张身份证复印件(A4纸复印)、公益岗位退休申请表,到我单位填写“参保人员退休核准表”。

(2)填好“参保人员退休核准表”加盖公章携档

案及养老手册到市社保局离退休处审批,并到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审批。

(3)审批完成后到市社保局打养老保险结算和退休待遇,和养老手册核实无误后加盖公章,到市社保局盖章交表,并到人社局养老保险处交表。

(4)通知退休本人到我单位领取存折,签退休协议。

(5)每年6月、12月退休人员到我单位进行退休认证。

第四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人发[1996]118号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 

(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

(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

(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 

(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

(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

(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第四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 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 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

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

第八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接到调档函十五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转递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将档案转递通知单回执退回原单位。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发现转来的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应要求原单位补齐或查清楚。

第九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第十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档案管理合同书,合同书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第十一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与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开具的转档手续具有相同效力。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方可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第四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

第十二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加强与流动人员及其现所在工作单位的联系,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后方能归入档案。

第十三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

第十四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借阅工作制度和注意事项。

(一)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定和需要确定需提供的档案材料。

(二)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不符合规

定条件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查阅单位介绍被查阅人的有关情况。

(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国家秘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严格保管,严格查阅手续。

(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直系亲属的档案。

(五)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第四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 

第十五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具备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物质条件,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备铁质档案柜;经常检查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十七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应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忠于职守、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共产党员。

第五章 监督与处罚。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

(一)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单位或个人; 

(二)擅自涂改档案内容或伪造档案材料的; 

(三)擅自向外公布、泄露档案内容的; 

(四)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管理工作中,出现违反本规定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前款所列情形负有责任的单位或直接责任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

第十九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本着“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服务费,但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或工作细则,并报人事部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人调发[1989]11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数据库】中国法律法规

【文献号】16671

【有效性】有效

【法规名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暂行规定

【法规分类】行政机构与人事

【颁布部门】人事部

【颁布时间】19961218

【实施时间】19961218

【正文】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

(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 档案 ;

(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

(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管理 机构

第四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 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 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管理 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第八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接到调档函15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转递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将档案转递通知单回执退回原单位。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发现转来的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应要求原单位补齐或查清楚。

第九条 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 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第十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档案管理合同书,合同书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第十一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与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具的转档手续具有

相同效力。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方可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第四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第十二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加强与流动人员及其现所在工作单位的联系,做好流动人员 档案 材料的收集工作,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后方能归入档案。

第十三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

第十四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借阅工作制度和注意事项。

(一)查阅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 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定和需要确定需提供的档案材料。

(二)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查阅单位介绍被查阅人的有关情况。

(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国家秘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严格保管,严格查阅手续。

(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五)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 档案 内容。

第五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

第十五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具备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物质条件,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备铁质的档案柜;经常检查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 工作的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十七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应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忠于职守、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共产党员。

第六章 监督与处罚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一)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单位或个人;

(二)擅自涂改档案内容或伪造档案材料的;

(三)擅自向外公布、泄露 档案 内容的;

(四)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中,出现违反本规定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前款所列情形负有责任的单位或直接责任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本着“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服务费,但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或工作细则,并报人事部备案。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管理 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人调发〔1989〕11号)同时废止。

下载人员档案管理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员档案管理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中组部、国家人事部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点击:56 次 添加日期:2011-07-04 [ 打印 ] [ 收藏 ] [ 关闭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人发(1996)118号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冶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和人发政府人事(人事劳动)厅(局),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合同书

    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合同书 编号 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单纯管理乙方人事档案的有关问题达成合同如下: 一、 本合同期......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1.为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指南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指南依据中组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人发[1996]118号)和上海市人事局《关于建立本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统一服务平台的意见》(沪......

    失业人员解聘与档案管理服务指南

    失业人员解聘与档案管理服务指南 发布日期:2011-12-22 1、失业人员在我市重新就业后,单位为其提取档案时应携带哪些材料? 提档单位应提供《提档介绍信》、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和建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和建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为加强管理,1988年,1989年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山东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5篇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事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的通知鲁人〔1997〕21号各市、地、县(市区)委组织部,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