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呼石化年五百万吨炼油扩能改造奠基
呼石化年五百万吨炼油扩能改造奠基(图)对提高内蒙古地区能源保障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09-05-27 07:49 ]
图为奠基仪式现场。记者 余海 摄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岳双才 特约记者于鹏 通讯员杨志忠):5月26日,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新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韩志然,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等领导出席奠基仪式。奠基仪式由股份公司副总裁沈殿成主持。
李新华代表集团公司对项目奠基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是中国石油炼化业务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点
项目之一。该项目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满足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增长,保障内蒙古地区的油品供应,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福各族人民群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和全体工程建设者,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科学谋划、周密安排、精心施工,注重工程质量,注重安全环保,确保高水平、高标准、高速度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努力把项目建成一流工程、优质工程和阳光工程,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呼和浩特市市长汤爱军在奠基仪式上表示,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的实施,对于进一步增强自治区工业发展后劲、壮大全区工业经济实力,必将发挥重要的骨干带动作用。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将全力支持项目的推进和实施,为项目早日投产、发挥效益创造良好条件。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规划新建10套炼油及配套装置,一套15万吨聚丙烯生产装置;以生产汽油、柴油等产品为主,同时还将生产聚丙烯、精丙烯、苯、液化气等副产品,产品总量464万吨,项目总投资78亿元,计划2012年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近300亿元,可缴纳税费50亿元以上。同时,该项目广泛应用资源、能源节约技术,环境污染也将大大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12.4%,外排污水量削减58.1%。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使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成为面向内蒙古,辐射山西、河北等地区的重要炼油基地,将大幅度提高对内蒙古经济最活跃的呼、包、鄂金三角地区的能源保障能力,对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设计建设单位代表,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员工近1500人参加了奠基仪式。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
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原名呼和浩特炼油厂,曾隶属于华北石油管理局、华北油田公司,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与二连油田、阿塞输油线并称内蒙古三项石油工程,1990年7月29日开工奠基,1992年9月29日正式投产。2000年7月1日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直接管理,更名为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2005年12月1日,与原华北石油管理局呼炼综合服务处进行了合并重组,成为集炼油、后勤服务、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炼化地区公司。
公司现有15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90万吨/年催化裂化以及产品精制和酸性水汽提、20万吨/年溶剂脱沥青等11套生产装置,拥有汽油、柴油、沥青、液化气、重油、聚丙烯、苯等7大类20余种产品。产品主要销往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区,并出口蒙古国。
从1992年投产到2005年底,公司累计加工原油1385.33万吨,完成工业产值250.22亿元,上缴税金20.64亿元。按照集团公司领导提出的“建设精品炼厂,创造和谐企业”的指示精神,公司从严治内,规范管理,深入挖潜增效,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亏损额逐年减少,成本逐年下降,各年度都较好地完成了股份公司下达的预算任务。
联系电话:0471-3351044
地 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第二篇: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计划今年五月底建成中交(模版)
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计划今年五月底建成中交
[导语]据卓创资讯获悉,中石油华北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及配套工程项目计划今年五月底建成中交,9月试运行,并确保按要求于明年3月前为北京新机场供应航空煤油。中石油华北石化简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位于河北省任丘市,美丽的华北明珠──白洋淀畔,处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近日卓创资讯经相关市场人士了解,华北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及配套工程项目计划于2018年5月底建成中交,9月份开工试运行,10月份产出合格产品,确保按要求于2019年3月前为北京新机场供应航空煤油,将成为北京及雄安新区重要油源供应的中坚力量。该石油加工企业建于1985年8月,1987年12月建成投产。前身是华北石油管理局油田化学药剂厂,1997年更名为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炼油厂。随着中国石油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1999年重组为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一炼油厂,2000年再次重组为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是燃料型石油加工企业,目前配套加工能力为500万吨/年,现有常减压、催化裂化、连续重整、加氢精制、聚丙烯等24套生产装置。主要生产各种牌号汽油、柴油、聚丙烯和液化石油气、溶剂油、燃料油、沥青原料、石脑油、苯乙烯、硫磺、200#溶剂油等30多种产品,汽油、柴油产品全部达到京VI标准。千万吨项目将于2018年9月试运行在当前500万吨/年的炼油及配套工程项目基础上,华北石化肩负着扩能改造的重大使命,此项千万吨炼油及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140多亿元,是华北石化公司建厂30年来投资规模最大、装置数量最多、技术最先进的大型综合炼油项目。该项目已经被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也是中石油《“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唯一的扩能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15套新建、3套改造主体生产装置,新建包括500万吨/年常减压、130万吨/年的催化重整、220万吨/年的柴油加氢精致、29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340万吨渣油加氢、120万吨/年汽油脱硫、130万吨/年轻烃回收等装置;改造包括120万吨/年催化裂解、160万吨/年催化裂化和120万吨/年柴油加氢。同时,华北石化公司作为唯一一家确保北京新机场试运营的航空煤油先锋油保供企业,该公司的原油进厂、成品油管道、航煤管道等配套工程也将与北京新机场项目同期建成投用。影响力辐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及配套项目建成之后,其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雄厚的发展创新能力,将为京津冀石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第三篇:呼石化年500万吨常压蒸馏装置试车成功
呼石化年500万吨常压蒸馏装置试车成功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邢利平)“常压装置试运行12天,加工原油5万吨,生产的柴油、石脑油等产品质量全部合格,装置运行稳定可控。”9月19日,一组优异数据的出炉,表明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工程常压蒸馏装置试车一次成功。这套装置9月8日正式引原油试运,9月13日产出合格产品,9月18日10时完成为催化裂化、连续重整和加氢精制装置储备原料的任务,开始降温降量。截至9月19日18时,这套装置退油结束,试车圆满成功。呼石化年500万吨常压蒸馏装置的试车成功,标志着这个公司年500万吨项目公用工程、油品储运等各系统流程被全面打通。呼石化年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工程2010年8月开工,经过一年多的有效工期建设,今年7月30日实现全面中交。呼石化年500万吨工程全面投产后,按现行的税费政策和价格测算,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税费70亿元以上,将为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确保试车工作稳妥推进,呼石化把握工作节奏,生产准备扎实有序,“三查四定”认真细致。同时,这个公司强化安全管理、现场管理和受控管理,严把每一道关口,紧盯每一个环节,严防死守,有效衔接,顺利打通各个工序流程,从而确保常压蒸馏装置试车一次成功。
中国石油首艘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交付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在全球无限航区作业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苏子开 特约记者刘冰)9月24日,在渤海湾辽宁省盘锦新港,由中国石油渤海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艘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CP-300正式交付使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新华出席交付仪式并为CP-300钻井平台砍缆。这艘满载着中国石油装备制造技术希望的平台起航远行。CP-300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2011年11月成功下水,根据国际质量保证要求,经过10个月的调试和试验后,今年9月达到交付条件。CP-300的交付使用,对于落实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规划,振兴辽宁省与盘锦市工业基地,以及加快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P-300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适用于浅海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可在全球无限航区施工作业,最大作业水深300英尺(91.44米),最大钻井作业深度9000米,一次就位可钻井30口,设计定员105人,各项指标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在CP-300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研制中,渤海装备制造采用6项国际先进技术系统、6项国内领先技术,打造出中国石油第一张进入世界高端海工市场的名片。通过发挥生产模块建造与平台建造一体化优势,渤海装备制造的产品结构向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为主、陆地石油与风电装备制造并举转变,产业结构向装备工程服务领域一体化转变。作为中国石油唯一的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生产基地,渤海装备制造以CP-300的交付使用为契机,进一步面向市场深化发展。此外,由渤海装备制造设计的更为先进的CP-400海上钻井平台已通过中国、美国和挪威三国船级社审核,将进一步填补中国石油装备制造技术空白。来自辽宁省、中国石油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和企业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大庆油田重点工程建设全速推进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邹德庆 王志田)9月20日,大庆油田基建大项目施工建设现场传来喜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大庆油田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实现“一到顶两就位”(主体框架到顶,高压和低压加热器吊装就位)。这是大庆油田强化科学管理,全速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为原油年4000万吨持续稳产提供保障的缩影。大庆油田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战略部署,响亮提出“建一项精品工程,经得起百年考验”的目标,推进油田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等油田基建大项目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2011年6月20日,大庆油田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一年多来,项目经理部围绕“建设百年精品工程”的工作目标,制定下发“创优质工程实施规划”、“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严抓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截至目前,这项工程顺利通过黑龙江省电力质监站对工程的首次验收和土建一阶段的检查验收,实现主体工程框架到顶,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部组织施工、监理和设计等单位坚持每半个月开展一次质量联合大检查,发现问题齐唱“黑脸”包公,不做“红脸”关公。记者在现场看到,锅炉平台和集控楼等质量标准高的项目,均悬挂“工程创优示范样板”标牌。“截至目前,我们的‘施工竞赛公告栏’已对98项好做法进行了表扬,发放奖励资金2.22万元,对115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在‘施工管理曝光栏’公开批评,处罚8.43万元。”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庆油田参建单位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严把管理关,使精品工程和效益工程不断涌现。采油二厂聚南3—10联合站工程新建转油放水站、注水站、变电所和中控楼各1座,担负站外117口油井来液处理任务,是大庆稳油上产的基建大项目。工程开工建设以来,这个厂基建工程管理中心确立“当年任务当年完”的目标,各项工程和各道工序坚持“样板起步”,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实物样板。作为承建单位的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油建公司坚持高标准施工,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的80%;站外117口油井已完成基建工作量71口,利用老区剩余能力投产油井21口和计量间两座,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此外,采油四厂聚杏八转油站和采油一厂聚南1—2高浓度聚驱污水处理站等样板工程建设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长庆油田采气三厂无人值守站改造全部完成网络电子巡井 点击鼠标控制
中国石油网消息(特约记者南洁 通讯员李亮亮)9月24日,随着苏20—1数字化集气站的投运,长庆采气三厂无人值守站改造全部完成。各生产区域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苏里格气田地处毛乌素沙漠,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要有效管理好上万口气井,难度很大。为降低操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草原环境,近年来,长庆采气三厂积极探索,紧密结合气田生产管理实际,对生产环节进行合理优化,通过不断改造和创新,全面加快数字化建设。这个厂利用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最新成果,自主开发了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作业区监控室、采气厂调度中心二级监控。同时,这个厂积极调整气田数字化管理思路,逐级开展气田数字化升级改造,全力推进业务流与数据流的统一,增加了设备智能管理、生产集中调度、预警和信息资料汇集等功能。这个厂为所有投产气井安装紧急截断阀,实现单井智能化管理,可通过设定油压控制自动开关井。单井拍照、录像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对井场动态、单井开关状态、单井流量、单井压力四个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控,有效提高了气田生产效率和开发效益。作业区集中推行中心站管理模式,形成“电子巡井、人工巡检、中心值守、应急联动”的生产方式,具备了指导生产运行、支持决策分析的功能。作业一区生产大班班长杨伟伟说:“以前关井需要我们到井场手工关井,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实施管理数字化后员工可直接在中心站内自动关井,整个关井过程只需几分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在推进数字化作业区建设上,这个厂形成“作业区监控—中心站应急”的管理办法,建成了以作业区监控室为生产组织中枢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集气站“就地自动控制,远程操作管理和集中监视运行”,改变了人工巡井、集气站驻守的劳动组织方式,为采气厂作业区在数字化条件下的生产管理和运行做出有益探索。如果站上员工需要查看气井数据,只需轻轻用鼠标点击一下,就可以从计算机中查出所有生产数据,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