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我们这一辈的人,没有经历太多的磨难,但因为是从农村出来的,从小也对长辈们嘴里所说的他们的故事有很多的记忆。对我来说,父母经常回忆的就是他们年轻的时候过的大集体生活,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那个连吃饭都是难题的岁月。因为没有经历过也没有看到过,所以只是听听觉得有意思,听多了也会有不同的想法——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现在的社会。
以前没有认真地看过类似的电影,至少是不太情愿看。因为要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缘故,看了这部叫《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电影,不想一字一落地认真看完了。也许是因为工作了,长大了,电影里所宣扬的主题说中了自己的想法。其实并不想借这部电影来驳斥自己所处的环境,但“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我记在命里了”,这句台词触动了我。我想说这八个字是要求,也是目标,所以要努力达到不是那么容易,可以为什么很多时候明明就知道越来越偏离了这8个字还“义无反顾”呢。自己所工作的环境里,每天都是那么的忙碌,但回头想想,这也是工作,忙是常态,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平。听领导、听长者们说要奉献,要融入,也知道改变不了就要去适应。但真的这样就是对的吗?我觉得可能对于一些事来说,这样的做法是很对的,因为可以打磨一个人。但是如果从一开始这个氛围就是人为普遍地制造出来的,本来就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改变呢?
很多时候自己就反思,你这一天到底做了些什么呀,你有什么值得检验和推敲的,是帮助了人,还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呀。确实想得太大了些,可不能否认,自己现在所做的很多事,不值得,或者说是在做没用的事,反“形式主义”的时候还是用形式主义来反对,这不是很讽刺吗?很多领导都说,你们年青人不能总是坐在单位里,你不是机关干部,要多到村里去。这句话背后是说我们享乐主义呢吧,其实没有谁不愿意“出去动动”,那么这些多得能把自己埋起来的业务怎么办呀,回来还不是自己做,想卡着时间做都要受批评,谁来理解我们呀。之前看了一篇《忙得忙死,闲的闲死》的文章,说的就是这个状况。我常常想,如果自己就这样下去了,是不是到老的时候也会说着跟他们同样的话呢。
实事求是,如果说谁做到了,那他就是伟大的,这不夸张。现实是,“宁愿骗自己骗别人,也要做到按上级要求来;宁愿被人骗看到被骗,也要在嘴上说好好好”就是现在很多基层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写照。我曾经在一场检查准备工作中直接就听到电话那头的“领导”说,这就是给领导脸上贴金的事为什么不落实呢。好吧,结果人家压根瞅都瞅一眼,讽刺哈。决策是个很严肃的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听不进意见盲目做决定 的事 就是不完善的,想想我们在执行多少不完善的决策呀。
第二篇: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向伟大的周总理致敬我县县委宣传部组织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看了后,我深有感触。
这部影片以1961年5月我国正值遭遇严重困难时期,周总理到河北伯延公社调研为切入点,讲述了周总理在四个昼夜里,夜以继日,深入群众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体现了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的精神和作风;诠释了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主旨,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为了群众,我们依靠群众。群众冷漠,离心离德,党亡政失;群众支持,同心同德,国强民盛。”周总理这句话生动的诠释了党员是什么,为了谁,依靠谁。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画面,牵动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1
中去”,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也是我党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的体现。
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后,我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务工作者,更应该将群众路线教育的精神实质真正落到具体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求真务实”工作理念,实事求是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构建仁寿“5332”交通格局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第三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深入基层体民情 尽职尽责显本色--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3月12日,全市组织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使我多次被影片朴实的真情所感动。影片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当时,困难时期党中央领导下乡走访、批判说谎话提倡讲真话、因政策失误向百姓道歉等具体事件的呈现,丰富了作品的历史内容与人文内涵,生动地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伟大形象与人格魅力。影片没有令人目眩的特技,也没有刻意的画面处理,但整部电影却在细节演绎中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通过这个影片回想到孩提时代,我初生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时期,刚上小学赶上毛主席逝世,学校还组织学生分批到公社礼堂进行悼念。当初的人民公社、生产队、挣工分、红卫兵、红小兵等这些词语至今还记忆永存。虽然没有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但也体会到当时生活的艰苦,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父亲去公社开会,回来给我们带一些好吃的,没有回来前,就在家门口的石头上站着望,真有一种望眼欲穿的感觉。平时吃的是粗粮,穿的是补里又补的旧衣裳,只是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细粮,过年才能穿上新衣裳,所以说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 1 过节。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年节没有什么可盼的,平时都能吃到,可以说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当看到这部电影所刻画的场面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当时的自然灾害下,老百姓忍饥挨饿,吃光树叶和树皮。但是许多干部和社员却为周恩来总理的操劳而忧心,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愿意给当时一穷二白的国家增加负担。所以面对总理一次又一次的调查问话,他们谎言连篇,没有说真话。公社主任郭凤林为掩盖真相把“落后分子”关了起来,这是错误的做法,但他激动地对大家说:“解放前咱啥苦啥罪没遭过,饿几天肚子周总理都来了,犯不上鸡一嘴、鸭一嘴地喊叫,眼下国家建设比咱这重要。”这又分明透露出他的本意是要靠自己勒紧裤带渡过难关。连弟奶奶宁肯卖了寿材也要让总理吃她做的拽面,这一笔更是入木三分地揭示出真正的老区精神永远是党领导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
在这四个昼夜里,总理白天坐在炕头、门槛上与社员谈心,了解真实情况,晚上整理材料至深夜,甚至趴在桌上睡着了。真实地凸显出周恩来总理不在人民之上、人民之外,就在人民之中,他就是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代表,除了人民利益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周恩来总理看到社员张二廷一人抚养4个孩子太困难,主动提出要领养一个孩子,张二廷说要按妻子遗嘱亲自把孩子带大,总理尊重了他的意愿,却用自己身上最后的钱给孩子买了一身新衣服;连弟奶奶卖了寿材请总理吃拽面,总理出钱把寿材悄悄赎回来,安排人在自己离开伯延后再把寿材 送还老人家。最为感动的场面就是当村民知道周恩来总理的调查组要离开伯延时,凌晨四点多就不约而同的来到村口为总理送别。送别的情景很感人,当总理一一与村民握手告别,转身离去的时候,村民哭了,村干部哭了,体现了村民对总理的依依不舍,我也被这种场面感动流了泪。这就是我们敬爱周总理,他为什么值得人民敬仰,那就是他周恩来总理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尊重每个底层百姓的主体愿望和生命尊严感,这就是他最伟大而又独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他的平易近人、一心为公、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处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要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去去病”的总要求,就是要真正认识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才能完全融入到普通群众之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给我们以多方面启示,期待着全党上下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问题。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要想着群众的疾苦,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尽自己的本职为人民群众为实事、办好事,实现一名党员干部的真正价值所在。
第四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3月31日下午,我们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民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
总理的工作处处体现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调研工作中,总理不辞辛劳,在田间与广大农民一起插秧苗,调研工作中不畏环境的艰苦,和老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吃的、住的都和老区人民一样的艰苦。总理始终围绕如何使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昼夜操劳、不辞辛苦。每一个行动都体现了为群众服务、处处想着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总理的工作求真务实。总理来到老区,就想了解老区人民的真实情况,可老区人民不愿国家担心,对总理影片对总理“善意隐瞒”。总理用感人肺腑的语言和实际行动,激励人民说出真相,找到工作的调整方向。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有深刻的启迪。
总理的工作细致入微。当老大娘让儿子送来“拽面”时,总理一面吃了“拽面”,一面让警卫员到老大娘家看看是不是把寿材卖掉了,并且选择用自己的钱帮老人家把寿材买回来,在走了后送回去。当邓颖超同志想要伯延的妇女好好学习知识时,她亲自与汪老师一起粘书,画画补充教材,使得汪老师在感动之余承诺“一定会在这里一直教下去”。他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让我们颇受教育。
作为教师党员,学习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深受教育,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更深入的践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在对待学生方面,要更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每一位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努力用学生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五篇:观周恩来四个昼夜有感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周五下午我院组织党员到电影院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通过高远的立意,细微的着墨,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背景。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在邓颖超的陪同下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短短的四天四夜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给我当代共产党员做出了模范和表率。
在观看电影途中,当看到周总理带病熬夜工作,当看到周总理带头吃加了树叶的糊糊,当看到周总理冒着大雨赶到一线与乡亲们共同抢救田里的瓜苗,当周总理在群众中向老百姓认错并真切的说出让大家受苦了,当听到老百姓感动而又委屈的哭声,当„„一幕幕,一件件简单而又朴实的举动,让我不止一次的眼角湿润,感动与震撼像一道道电流击过全身。
观看电影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作为一名党员,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本宗旨。自建党以来,我党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影片中周总理为我们做了生动的诠释,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自觉置身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为群众谋取利益与幸福。
其次,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敢于说实话,讲真话,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影片中公社主任等人善意的谎言,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误导调研结果。周总理通过细心发现问题,一丝不苟的深入大街小巷了解群众真实情况,当郭凤林善意的提出让总理早点回去的时候,周总理很直接的说出:了解不到伯延的真实情况,他是不会离开的。周总理的精神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表率。
最后,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勇于和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影片有一段很感人的镜头是周总理向人民群众道歉的场景。周总理说“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还有当总理走访到后来听到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对于弊端,总理熬夜与毛主席作了汇报,以寻求新的解决方针,对于干部的作风问题,周总理认真而又严肃的说,该教育的教育,该处分的处分,绝不马虎。周总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深受教育,也使我们深受感动。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