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的“音乐”
成长的“音乐”
唠叨是我每天都能听到的音乐。
清晨,闹钟的“丁零零”声刚刚响起,妈妈就开始唠叨了。
“快点起床,6点半了。”“再不起床就迟到。”“别忘了要漱口、洗脸。”„„每天她都不厌其烦地,一句句唠叨个不停。于是,我闭着眼睛也要强打精神回答她的话,起不来,也得抓紧时间穿衣服。妈妈的唠叨,真烦人!可是若没有它,我又怎么会每天都准时到校呢?
上午,刚走进教室,坐下来,上课铃响了,班主任张教师走进教室,又唠叨起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昨天教室打扫地不错。”“今天要加油啊”„„每时每刻都不忘提醒我们这儿,提醒我们那儿,他的唠叨,使我们班上的卫生有了很大的进步。
每天的数学课,只要一有空闲,张教师一定会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地与我们讨论数学学习,“做作业要细心,要一丝不苟。”“每天的数学题总会有儿道分类讨论,讲了无数遍就是爱错。”„„在他的唠叨中,我班的数学分析能力大有提高。
Miss li当然也不甘示弱,她那张能言善辩的嘴,谈天论地的口才,绝不亚于其余的任课教师。“英语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每天回家要抽空来Speak English“‘英语单词一定要会说,会读,会写,否则英语词汇量就过不了。”她总是这样教我们学习英语的方法,让我们学以致用。
傍晚,刚拿起碗筷,爸爸又开始唠叨了:“手洗了吗?”蔬菜多吃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千万别挑食。”„„爸爸的唠叨就像一道道习题,总是那么严肃,让你马虎不得,每件事不得不按爸爸的唠叨去做。
教师的唠叨,是我最爱听的旋律;父母的唠叨,是我最爱听的节奏。唠叨中有教师父母的殷切的希望,唠叨融进了教师父母的深情的关爱。唠叨是伴我健康成长的音乐。
第二篇:音乐伴我成长123
音乐伴我成长
七年八班高云峰
人的生命是不能没有音乐的。如果生活中缺少了音乐,那么生活将会黯然失色。音乐是纯洁的,音乐也是神圣的。我喜欢听音乐,不论是阳春白雪般的轻音乐,还是荡气回肠似的交响曲,甚至是电闪雷鸣般的摇滚乐……都令我心驰神往。音乐伴我成长,并不断的改变着我对生活的态度。
一次,我与要好的朋友因为一点点小事闹了矛盾各自都气哄哄的回家了,我在家里简直要发疯了:不就是篮球没有打好吗,也用不着恶语伤人啊!我用拳头向墙打去,心里无数次的诅咒他。那时我想:以后再也不要和他做朋友了。过了一会儿,我在网上听了一首羽泉的歌叫《不弃不离》。歌中唱到:“还记得我们共同约定,还记得我们共同呼吸,那么的温柔,那么近的距离„„不弃不离,一辈子在一起,从此我们相偎相依„„”。轻柔的钢琴旋律,歌手乐观坚持的信念,都深深的感动着我,使我热血沸腾。听过之后,我的大脑冷静了下来。感到万分后悔,我想:好朋友怎么可以因为这么小的事就分手呢?于是,我主动找到他,两个人互相承认了错误,我们又成了好朋友。
在同龄人中,我不算是优秀的,这就让父母很失望。平常的日子里,看惯了父亲的冰冷面孔,听烦了母亲的唠唠叨叨,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我想:这就是家的温暖吗?这就是亲情吗?我甚至对父母充满了怨恨,多么想离开父母做一个独行侠,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无意中我听到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里面说:“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过的快乐或委屈,突然好想你,突然锋利的回忆,突然模糊的眼睛„„”。听着听着,我的眼泪就来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拥有时不去懂得珍惜,一旦失去,才知道追悔莫及。所以,我慢慢珍惜每一天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
音乐啊!你真像神仙,你可以琢磨人的心思、烦恼,帮人解忧。你无所不能,你帮我挽回了友谊,让我懂得去珍惜,今后人生道路上我将与你不弃不离……
音乐伴我成长!
第三篇:音乐伴我成长
在我成长过程中,歌儿总是伴着我。在我烦恼时,它会使我开心;在我忧郁时,它会使我快乐;在我烦躁时,它会使我静下心来,静静享受它带给我的听觉盛宴。小时候常在我耳边回响的歌是:“门前大桥下,游来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每当我放着光碟,听到这样声音的时候,总会放下手中的一切,随着旋律摇头晃脑,嘴里时不时的跟唱两句,别提有多开心了!
童年时在我耳边的是大自然传递的音乐。那时的我,很喜欢奶奶家屋后的小山,喜欢山脚下那一片油灿灿、金亮亮的油菜花。风儿从油菜花上拂过,我欣赏着花的海洋里掀起的涟漪,同时聆听着风儿在花枝上演奏的轻音乐,还有随风而起的身边小白杨树叶的鼓掌声。在我面前“雄赳赳、气昂昂”却怎样也抓不住的小野鸡“咕咕”的叫着,仿佛就是在给这风与花的合奏配鼓点。静静躺在草地上,你会感觉蝉儿在风中领唱。再仔细倾听,你会听见:花开的声音、叶落的声音、云儿漫步的声音„„这是大自然创作的音乐。
再大一些,陪伴我成长的就是手风琴了。我很感谢父母给我找了这样一个好伙伴。当他们把我带到琴房橱窗前时,一个黑色的“大家伙”吸引了我。很难想象,那样一个严肃而又庄重的东西,怎么就能诠释我所喜爱的声音?一种好奇驱使着我,决定进去一探究竟。我看着老师背上它,左手打起了好听的节奏,右手则随着节奏开开合合。我眼前的它,不见了刚刚的严肃庄重,嫣然变幻成了一个在五线谱上舞动的精灵,简直妙不可言!就在这一瞬间,我爱上了这个让我又好奇又惊喜的“箱子”。我特想知道风箱里面是什么、键盘里面是什么、贝斯里面又是什么?为了探索,我走上了发展音乐主义的道路。
现在的我喜欢的是流行乐、摇滚风。那些东西,会让我放松紧绷着的神经。虽然我的初三生活乏味、枯燥,像一曲沉重而又缓慢的c大调,但我坚信未来的道路总是光明的。因为歌中常说: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怎能见彩虹?”“没有付出,何谈回报?”。这些一直鼓励着我,也在告诉我:不到最后,岂能轻言放弃?
我总感到我是快乐的,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知己,找到了缓解压力的开心果。是音乐滋润着我的心田,是音乐陪伴着我一直成长。我只能说:“音乐,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第四篇:音乐伴随我成长
音乐伴随我成长
我喜欢音乐,因为它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我喜欢音乐,因为它为我排忧解愁;我喜欢音乐,因为它增强了我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它就像我的舞伴一样,音乐不停,它就会一直伴随着我。
我记得,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音乐,尤其是那首《隐形的翅膀》,它对我的启发真的很大,让我懂得在生活中要学会坚强。因为面对周遭环境,我们可以看到现实并不是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例的社会,在这个竞争力很强的世界里,不可能没有人给你设陷阱。所以不要辜负自己,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在生活和学习中,似乎总会有烦恼围绕在我的身边,常常会让我感到心情烦躁。然而听歌是我赶走烦恼的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因为它的激情打动了我,让我不得不配合它一起唱起来。但是烦恼却在一次降临,就因为一份卷子的成绩。妈妈说了我,甚至还有想打我的冲动,我一气之下把门了一摔走进我的房间打开了电脑听歌,正好听到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我这才明白了妈妈是为了我好,她是为我着急、担心,我还那样对她,自己都觉得过分了。也因为这件事,我明白了音乐伴随我的重要性。
后来,我就很认真的学习,但是背诵却一直是我的弱点。都说唱歌可以表达任何东西,所以我就改用唱歌背课文,没想到这个办法就是好,感觉很顺口,很自然的就一句接一句。
音乐,怎么说呢?它不仅是我的舞伴,它还是伴随我成长中最好的朋友,每当我烦恼、心情不好的时候,它总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安慰我,为了给它面子,我我就回复它一个灿烂的笑容。做为朋友,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对方,而我对它只有一点的了解,接下来就请你们和我一起走进音乐的世界里来了解它吧!它会告诉你,它会让你在学习上有进步,在生活中懂得很多道理,更重要的是它是伴随你成长中最好的东西!
正是因为它伴随我成长了这么久,我才会有这么多的体会,才使我的学习进步,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可想而知,音乐是多么神奇的东西啊!它愿意把快乐、伤心、难过的事情与我们一起分享,我们为什么不让它走近我们的世界里伴随着我们呢?
五十三中初一:崔扬
第五篇:感悟音乐快乐成长
感悟音乐 快乐成长
---浅谈音乐感悟与学生能力的互动
江苏省句容市郭庄中心小学 夏玲燕
【摘要】: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弋。在教学中,我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感悟音乐中体味音乐的美好,激发孩子们 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感悟 能力 表现力 艺术感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可对于孩子来说音乐又是一门知觉艺术(视觉和听觉)。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相反,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却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我在音乐教学中透过孩子们的眼神,多彩的表情,仿佛感觉到在孩子们的面前有一幅幅绚丽多姿、活生生的画面。在教学中,我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感悟音乐中体味音乐的美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一、孩子用评议描述音乐——那是最感性的表述
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评议的魅力是无穷的,形 式也是多样化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音乐书中的《春天里》这首歌曲很短小,歌词采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了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色和小动物天真活泼的形象。如:春天里太阳咪咪笑,春天里青蛙啯啯叫,春天里燕子飞呀飞,春天里花儿多美好。上这一课时正值春季来临,上课前我带学生来到了校园,我让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找春天,孩子们表现的兴味盎然,都想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去挖掘出与众不同的春天上课时我先按新歌整齐的节奏领学生读了歌词,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听”到了一个美丽的春天;然后进行新歌教唱,让学生在音乐优美的旋律中“看”到一个如画的春天;在熟悉了新歌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画”一副自己所看到的春天,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进入了高潮。孩子们说春天里花儿笑咪咪、春天里小草绿油油、春天里小河哗哗流、春天里蜜蜂采蜜忙、春天里小鸟爱唱歌、春天里天气真晴朗、春天里孩子长大了,竟然还有学生说春天里希望起飞了、春天里理想远大了„„孩子们滔滔不绝,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春天。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新歌旋律唱出自己心中的春天美景,情绪又一次被调动,教学气氛达到了高潮。
二、孩子用表情感受音乐——那是最强烈的共鸣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构成教学活动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又一个源点。与老师一样,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也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并对周围的同学,乃至老师施予情感上的影响。一个人在情绪发生时,会伴以身体外部的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表情。情感正是藉以表情而获得其独特的信号功能的。表情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不易被人们所深刻认识,似乎是有之者固好,无之者亦可。其实,情况绝非如此。
小学三年级下册中的《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叙事歌曲,通过小乌鸦急急忙忙赶回家喂妈妈进食的情节,在孩子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反哺图。这首歌一共有三段歌词,每一段描述出来的情绪各不相同,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新歌演唱过后,在学生进行演唱时,我提出了速度上的要求:第一段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演唱,表现出小乌鸦的焦急心情;第二段用很慢的速度演唱,表现出老乌鸦年老体弱的场面;第三段用中速演唱,表现出对小乌鸦的赞扬。在演唱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了学生的表情随着歌词的情绪与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于是我就势对学生进行了更深层的引导,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如何辛苦,如何养育我们,通过回忆,孩子们体察到了妈妈为他们的付出,便自然地迸发出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的心愿。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听新歌,并用自己的表情来表现出小乌鸦爱妈妈的情绪变化。当孩子们听到第一段时个个表情焦急;听到第二段时又表现出很伤心的样子,甚至有的孩子眼睛都红了;当听到第三段时一个个都咧开了小嘴表现得很高兴。这些简单、生动、真实的表情正是《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在孩子们心灵中最朴实的形象,孩子们的表情对这一形象作了最真切的表达。
三、孩子用动作表现音乐——那是最深刻的理解 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人们有感于物、有动于心,便会情不自禁地歌舞起来,用叫喊、动作、敲击等种种行为来宣泄情感,求取刺激,达到身心的平衡,这是人类的自发需要。音乐教育必须唤起这种人人生来具有的音乐本能。
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也能够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
奥乐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音乐放在首位,首要的位置应该留给学生,孩子比音乐更重要。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去实践,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利用他们自己的各种可能性去安排。老师给他们一个任务,每个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做他愿意做的事。教学的活动,要是孩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结果,要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音乐书中有一首欣赏曲《动物园》。在这首乐曲中一共描写了十种动物,音乐虽然可以利用旋律与声音表现动物,形象却不易清晰明确。于是我备课时想这一课一定要做很深入的讲解,才能让学生真正听出音乐所表现的动物的形态特征。可是当学生第一遍听到音乐时都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动了起来。学生的表现让我有些吃惊,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理解音乐的美妙之处,也为了让我更能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到底在什么程度,我放弃了原来的备课预 设,生成了新的教学目标那便是要求学生便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出所听到的是什么。只见学生时而做出大灰狼的凶残形象,时而做出小猫机灵调皮的模样,时而是母鸡咯咯报喜,时而是公鸡引吭高歌,时而是袋鼠欢蹦乱跳的玩耍,金鱼悠闲自得的游来游去,时而是嗷嗷嘶鸣的驴子、盘旋飞舞的蝴蝶、忙忙碌碌的野蜂、沉重迟缓的老牛„„所有的动物都在学生的动作中栩栩如生,教室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有趣的野生动物园。在这一课当中孩子们活灵活现的动作表演是他们对这段音乐最深刻的理解。
四、让孩子用想象描画音乐——那是最自由的创造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证、统一的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独特性的、创造性的。
小学中年级有一课,是欣赏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独奏曲《雪花飞舞》。此曲旋律优美活泼,形象生动鲜明,充满天真烂漫的童趣。曲中主要运用了密集音型在快速中的流动和不断重复、游离、模进,丰富的音色把雪花漫天飞舞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在欣赏这首乐曲时我先介绍了作曲家及乐曲的背景、环境、内容。第一次欣赏过后学生的反映并不很大。第二次给学生听了乐曲时,我提出了听赏要求:你还听到了什么?学生立即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孩子听到乐曲中的风声时说:“我听出来这里好像是描写瀑 布的声音,让我想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场面”;还有孩子听到乐曲中雪花飞落的声音时说:“我听的好像是描写沙漠的声音,让我想到了沙漠狂风、飞沙乱舞时候的样子。”还有同学说是台风呼啸、是海浪滔天等各种自然界的壮观场景。这些场景孩子们可能都只是在电视、电影中才见到的场面,可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却能想象到这些场景,那都是孩子对这一段音乐的一种最自由的想象、最真实的理解。而这种想象,这种创造又源于孩子们对生活的积累,对生活的感悟,是孩子们源生活与音乐间产生的相似块的产物。我认为音乐欣赏就应该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想象去理解音乐,而不应拘泥于作曲家的意图,欣赏中应尊重孩子们的独特体验,让孩子们与音乐对话、与音乐谈心。如果扼杀了孩子们的自由想象力,你可能就扼杀了一个天生的音乐家。
孩子的心灵世界有多么丰富,语言就有多么丰富,动作就有多么丰富,表情就有多么丰富。丰富的语言总是对生活做出最戌的表述;丰富的表情表达出与生活的强烈共鸣;丰富的动作是孩子对生活最深刻理解的“阐述”;丰富的想象是孩子最自由自在的创造。我们要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音乐的灵性在学生心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