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少年喜欢的形式传播党的思想主张

时间:2019-05-13 08:5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青少年喜欢的形式传播党的思想主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青少年喜欢的形式传播党的思想主张》。

第一篇:用青少年喜欢的形式传播党的思想主张

用青少年喜欢的形式传播党的思想主张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2012-01-12 15:28:00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1月12日讯(记者 刘洪侠 周志刚 李彦龙 张锡 谢东樱 高原 何京津 刘哲 王茜)龙腾银幕热闹非凡,“羊狼”再战大荧幕--《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电影将于2012年1月12日龙腾银幕,蓄势待发!《喜羊羊与灰太狼》第四部在龙年如约而至。而在今年略有不同的是,陪伴喜羊羊与灰太狼这对“冤家对头”在寒假期间为全国孩子们带来文化大餐的还有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的未成年人专属网站--未来网。在电影上映期间,未来网作为该电影独家媒体支持将全程跟踪报道放映动态。

2012年1月10日,共青团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王兆国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各级团组织“要积极探索吸引、凝聚、引导青少年的文化新载体新手段,善于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企业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等,使党的思想主张真正在青少年中入脑入心。”

应该说,未来网携手喜羊羊与灰太狼两位“大明星”和广大中小学生共度寒假,就是贯彻落实王兆国同志这一讲话精神的生动写照。王兆国同志还要求全团:“要适应信息时代青年的思维和行为特点,进一步加强新媒体工作,充分运用即时通讯、微博、社交网站等手段,努力使团的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特点。”

王兆国同志的这些与时俱进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参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团干部应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很多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的团干部都表示,将在2011年已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新媒体的应用,探索更多、更广、更有效的路径。微博让共青团的旗帜在网络上飘扬

“在团中央组织的一次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活动中,我碰到一位„微博控‟团干。这位团干部在活动中随时拍照片,随时发到微博中,他把我在活动中跟一位明星的合影发到微博上并调侃:„您看我有一万多粉丝都看到了您的这张合影,您现在是网络名人了。‟”这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团委书记李新生在团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小组讨论会上分享的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那次经历对李新生来说是一个触动,“有这么多青年是他的粉丝,所以他的主张就比我的主张扩散的范围更大,也更深。”经过2011年一年的努力,各级团组织积极推进新媒体工作,像李新生提到的那位“微博控”团干部已经不再是特例了。

“与广大青年做好沟通,加强互动,为其做好服务,让团的旗帜在微博上飘扬”。2011年3月24日上午,河南省百名团干集中开通个人微博,吹响了共青团用微博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号角。在河南省百名团干个人微博开通仪式上,团省委书记侯红率先开通了个人微博。“团干部集中开通微博,通过搭建共青团组织引导青年的新平台,密切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的联系,及时了解广大青年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辟团员青年与团组织加强沟通交流的新渠道,扩大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和服务面,提高组织的影响力。”侯红对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说。目前,河南省一万余名专职团干部陆续开通了微博,大都能做到在线与广大青年进行沟通交流。为激发广大团干部的工作热情,团河南省委去年年底还开展了十佳团干微博的评比活动。

“在全媒体时代,加强青年思想引领,有效运用新媒体十分重要。” 团湖北省委书记

朱厚伦同样高度重视工作中对微博等新媒体的应用。2011年12月2日至3日,湖北省共青团学习运用新媒体培训班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请包括通信、网络运营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给各市州、大型企事业单位、湖北省高校青年传媒协会大学生记者代表进行专题辅导。展望2012,对应用新媒体促进共青团工作,朱厚伦充满信心与期待:“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面推进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拓展团的工作手臂。”

团沈阳市委书记王志刚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谈到:“青年人是上网的主力军,一些时候团组织通过网络舆情可以了解青年更加真实的想法。团组织需要占领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开展团的工作。上级领导给了团干部非常大的活动空间,鼓励团干部大胆尝试使用微博等工具。我们一些团组织已经积累了多方面的工作成果,但对于微博怎么织,谁来织,怎么提升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第二篇:用文艺形式传播国学的成功实践——“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综述

用文艺形式传播国学的成功实践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综述

近些年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普及国学经典的活动正在不断兴起。人们在经历社会转型和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诉求,这是民族精神的觉醒和自信,是喧哗后的凝思。在“百家讲坛”、国学培训班、专家讲座、经典诵读竞赛等多种传播普及国学的活动中,中国文联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别开生面,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兴趣。它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解读和展现国学经典的精髓神韵,让国学走下殿堂,走出教室,走进普通百姓中间,创造了一种传承普及国学经典的崭新形式。

这一活动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推出咏诵6部经典的7部作品,分别是:“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东方神韵——《诗经·风》咏诵会”,“兵道——《孙子兵法》情境咏诵剧”,“杏坛花雨——感悟《论语》大型交响组歌”和“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大丈夫——感悟《孟子》咏诵会”,以及“放歌亲情——感悟《孝经》咏诵会”,均获得了圆满成功,“中华经典系列咏诵”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文化品牌。

为国学经典插上艺术的翅膀

“借助国内外研究中华经典的成果,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易于为人们接受的艺术形式,解读和展现中华经典的思想精髓和文化神 韵,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这是创办“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初衷。

这一活动的总创意和总策划、原武警部队副政委刘世民中将介绍说,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已是多种多样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适应这一变化的情况,不断地进行创新。不能仅靠课堂和书本,更不能完全采用说教的方式,需要认真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习惯,采用易于和乐于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以演唱和朗诵为两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即:一是提炼和萃取国学经典的思想精华,运用浅显易懂的现代语言将深刻的思想蕴含浅化出来,创作成雅俗共赏的歌曲,借助歌唱家的演唱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去领悟;二是选取国学经典的精彩篇章,或创作解读经典的散文诗,运用极具感染力的朗诵形式,展示经典的魅力,让人们在欣赏中加深印象和记忆。具体到每一部作品,还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适当运用一些其他的艺术形式。

在艺术风格上,基于中华经典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思想之厚重的考虑,“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在总体上追求的是庄、雅、朴:以庄重之态彰显华夏文化之伟岸;以大雅之风营造悠远深邃之境;以朴素无华之形呈现本真自然之美。具体到每一部作品,则根据其不同的思想内涵,在把握庄、雅、朴总体基调的同时还彰显出一种个性风格,或深邃空灵、清净淡泊,或如诗如画、美仑美奂,或气势恢宏、情景再现,或情感浓重、温暧入心,并借助舞美、灯光、大屏幕演示和话外音等手段,将书法、绘画、古乐、服饰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其 中,扩展受众的审美体验和想象空间,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统一。

经过精心准备,“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于2009年3月在北京推出了的开篇之作:“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老子的《道德经》是开创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的一部代表著作,可称国学的根基和脊梁,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具原创精神的宝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为这台咏诵会所创作的歌典和散文诗,从老子所阐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四个层面入手,把“和谐”这一现实主题寓意其中,既洗炼深刻又浅显易懂,充满着思辨的智慧和人文的关怀。

《和韵天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首都观众。咏诵会结束,掌声久久不息。走出剧场时,观众们还是意犹未尽,感慨《道德经》思想的宏大和智慧的永恒,感慨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魅力,感慨艺术家们的精彩演绎,似乎是经历了一次和古代先哲的对话,经历了一次思想和精神的洗礼。有人感叹说,这是为国学经典插上了艺术的翅膀,可以飞进寻常百姓家了。

歌声拉近了与经典的距离

用歌曲解读经典,用歌声传播经典,是“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一个创举。刘世民将军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全身心地投入这一活动的策划和歌词创作之中,他直接领导的创作团队已经创作了100多首解读国学经典的歌曲。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先生说,用歌曲解读经典、把经典搬上舞台,是亘古未有之 事。他虽已77岁高龄,仍倾心给予支持,不仅在百忙中对每一步作品都提出指导意见,还亲自修改审定歌词,以保证解读的准确性。著名词作家车行、张吉义、郭香君等,曲作家羊鸣、张千

一、孟庆云、姚明、郭晓天、禹永一等,都参与了歌曲创作,著名歌唱家杨洪基、韩红、谭晶、雷佳、王宏伟、王莉等一大批一线演员,以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等,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歌曲的演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尽管《诗经》中的语言有不少接近于现代白话,但时代的变迁已使后人难以完全理解原诗的许多语句,以至于形成“诗无达诂”之说。“东方神韵——《诗经•风》咏诵会”的创作者们,借鉴《诗经》中常用的赋比兴手法,采用原诗写意的方式进行再创作。比如,根据《秦风•蒹葭》写意创作的歌曲《伊人》这样唱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隔水相望/寻你,寻你逆流而上/怎奈山高水长,路断神伤/觅你,觅你顺流而下/但见峰回路转,顾影迷茫。”这样的歌曲既符合原诗的语言风格,又做到通俗易懂,非常契合当今普通观众的审美取向,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古人的距离,赋予了古典诗文现实生命力,收到了超越古今的良好效果。这样的一批写意歌曲与原诗朗诵相配合,再辅以情境乐舞为贯穿始终的演绎形式,回放了那古老东方文明的鲜活画卷,再现了华夏先民的歌唱。

孙武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也是迄今为止 影响最为持久而深远的军事著作,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高度成就。《兵者,国之大事》、《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彼知己》、《出奇制胜》、《避实击虚》、《诡道》、《兵贵神速》、《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十几首原创歌曲,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将这部经典的思想精华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兵道——《孙子兵法》情境咏诵剧”中,由当代军人演唱这些歌曲,由演员扮演孙子朗诵经典的精华篇章,形成“孙子说兵法”与当代军人感悟之间穿越时空的对话,艺术地解读了这部兵学经典的思想内涵。歌声引领人们走进了《孙子兵法》,领略了孙子超凡的谋略智慧。

经典与时代共鸣的乐章

注重于对国学经典的“感悟”,是“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所谓感悟,既不是一般的文词注解,也不是泛泛的学术讨论,而是从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出发,紧扣时代脉搏,让国学经典中的精华思想与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产生碰撞,以形成时代共鸣。所以每部作品演出后,观众的第一感觉和普遍的反映是:给人以心灵震撼。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经典,历史上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现今不少人则说它是人生的教科书。“杏坛花雨——感悟《论语》大型交响组歌”和“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虽是两种不同的舞台呈现方式,但都是以孔子的“仁爱”思想为主线,分为“仁者的呵护”、“仁者的叮咛”、“仁者的呼唤”、“仁者的情怀”4个单元,将孔子关于人 生的精辟论述与对现实人生课题的思考溶于一体,解读在一首首感悟《论语》的歌曲和一篇篇散文诗里,如歌如诉,娓娓道来,传递着孔子的博大情怀、人格魅力和人文关怀,为人们做人、处事、交友、为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大丈夫——感悟《孟子》咏诵会” 则可谓是一次探寻之旅。孟子的“性善说”是中华民族道德架构的基石,《孟子》所阐发的民本思想、仁政理念以及所倡导的“大丈夫精神”和“浩然之气”,都是中华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台咏诵会带着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诸多道德建设问题走进《孟子》,采用入情入理的解读和感悟歌曲演唱相结合的形式,传递孟子的思想精华,展示孟子的大丈夫情怀,找寻人人都不能丢失的自我,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唤起人们的道德自觉,让孟子提出的善良品性和大丈夫精神在华夏大地上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今年8月新推出的“放歌亲情——感悟《孝经》咏诵会”,解读了孝的真谛,传递出爱的正能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对塑造中华美德起了很大作用。孝是人世间一种纯真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亲情回报,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促进家庭和睦,它也是社会和谐之源,孝的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这台咏诵会运用原文吟诵、叙事朗诵、原创歌曲演唱和情境剧演绎等多种艺术形式,借助舞美、灯光和屏幕演示等多样舞台手段,形象生动地诠释了这部国学经典中思想精华,突出了对亲情这一美好情感的抒发和歌颂。人们观看演出后反映,不仅完成了 一次审美体验,而且心灵也受到了触动,深刻领悟到了中华孝道的当代价值。

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华经典的魅力

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作品,分别于2010年11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了“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的演出,2010年11月和2013年7月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和“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的演出,受到香港同胞和国际友人的热情赞誉。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这个多元文化交流的国际性平台上,两度展示来自中国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作品,征服了世界各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大使衔代表和中法观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埃里克·法尔特在观看《和韵天歌》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非常欣赏当晚的演出,把高深的哲学思想形象化了。尽管教科文组织这个平台上经常展示世界各国的各种文艺演出,但咏诵会是近年来少有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而这种思想性正是源自中国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 另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恩吉达在观看了《仁者之歌》后说:“演出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边看演出,一边看字幕,对中国儒家思想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这场演出让孔子的思想变得非常形象,我们认为这个形式是一个完美的呈现。”

旅居法国的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范曾先生观看《仁者 之歌》的演出后,对咏诵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整台演出好像清水出芙蓉,视听感受无与伦比,不仅是在传播真正的正能量,更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很好的作品。”正在法国访问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陈俊宏在现场观看演出后表示,《仁者之歌》以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和平之歌、和谐之歌,是友爱之歌、友谊之歌,也深刻体现了当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相信会受到欧洲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认同。

法国当地媒体则把“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作品到巴黎演出,放置在提升中国文化外交的大背景下去审视,有着如下的评论:如果说宋祖英到纽约肯尼迪中心演唱中国民歌,廖昌永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欧洲歌剧咏叹调,展示的是中国文艺家们在娱乐层面的技艺的话,中国经典系列咏诵又更进了一步,它让观众在享受娱乐的同时自己去发现、对照、琢磨,深入体会中国的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部分。

“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的实践表明,用文艺的形式解读和传播国学,让国学经典走出课堂、走进百姓、走向世界,是大有可为的。

下载用青少年喜欢的形式传播党的思想主张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青少年喜欢的形式传播党的思想主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