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世纪报高三版2014高考作文热门话题必备素材2
高考写作热门话题必备素材(二)本文作者: 21ST
期号:543
Interests and hobbies
课标话题:
兴趣与爱好 Interests and hobbies
1.和你有相似的兴趣爱好
To have ______ interests to yours
2.疯狂喜欢远足
To be ______ about hiking
3.喜欢上网
To be ______ of ______ the Internet
4.对极限运动有兴趣
To have a/an ______ for ______ sports
5.喜欢流行音乐胜过古典音乐
To ______ popular music to ______ music
6.养成保持健康的习惯
To ______ a habit of keeping ______
7.对父母为自己选择的爱好没有兴趣
To ______ no ______ in a hobby that your parents choose for you
8.认为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
To ______ it a ______ of time and money
9.喜爱中国文化,特别是京剧
To _____ Chinese culture, ______ Peking opera
10.渴望交网友
To be ______ to make online friends
11.就我而言,收集邮票是一项有意义的爱好。
As far as I am ______, ______ stamps is a/an ______ hobby.12.闲暇时我最喜欢逛街。
Shopping is my ______ activity during my ______ time.13.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经历会更加珍贵。
These experiences will become more ______ as time ______ ______.14.好的爱好能让你终生受益。
Good hobbies can ______ you throughout your life.15.读书给我满足感也让我释放学习压力。
Reading not only gives me great ______ but also helps me relax from the ______ of studies.(2011年辽宁高考)假定你是李华,将于今年七月从新星外语学校毕业,你从报纸上得知B&B公司要招聘一名英文秘书,你很感兴趣。请给该公司写一封求职信,包括下列要点:1.年龄;
2.学习情况及英语水平;
3.兴趣和特长;
4.性格特点。
【参考范文】
Dear Sir/Madam,I learned from the newspaper that your company needs an English secretary.I’m really 1.______(感兴趣的)in this position and hope I can work for you.I’m 18 years old and will be graduating from Xinx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this July.I’m an excellent student, among the top 5 in my class of 50 students.I’m good at English, 2.______(尤其)spoken English.I am very skilled at using computers and can type very fast.In my 3.______(空闲的)time, I read a lot – poetry is my 4.______(最爱).I’m also 5.______(喜欢)of music.Being an active young person, I like 6.______(极限的)sports and outdoor activities.In addition, I’m easy to get along with and skilled at making friends.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Sincerely yours,Li Hua
Suggested answers:
写作语块:1.similar;2.crazy;3.fond, surfing;4.taste, extreme;5.prefer, classical;
6.form/make/develop, fit/ healthy;7.take/have, interest;8.consider, waste;
9.love, especially;10.eager;11.concerned, collecting, meaningful;
12.favorite, spare/free;13.precious, goes by;
14.benefit;15.satisfaction, pressure/stress
语段训练:
1.interested;2.especially;3.spare/free;
4.favorite;5.fond;6.extreme
Talking about yourself
课标话题: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1.有很多兴趣爱好
To have a number of ______
2.喜欢看书
To be ______ of reading
3.喜欢与人交流
To enjoy ______ with others
4.乐于助人
To be ______ to help others
5.很乐意与人交朋友
To be eager to ______ ______ with others
6.做志愿者
To work as a ______
7.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Would like to ______ one’s social skills
8.喜欢户外运动
To enjoy ______ activities
9.每天至少花一小时锻炼
To spend at least one hour a day ______
10.参加比赛
To ______ ______ in a competition
11.获得去伦敦的机会
To win the ______ to visit London
12.热爱旅游
To show/have a great interest in ______
13.梦想成为作家
To ______ ______ becoming a writer
14.分享我对世界的看法
To ______ my thoughts about the world
15.有能力达到某人的目标
To have the ______ to ______ one’s goals
16.如果您让我拥有这份工作我将不甚感激
To ______ it if you hire me for the job
英国一家网站提供网上交友服务。现在,你打算通过这一网站结交网友,请你用英语在该网站上发帖,发布征友信息。
1.自我介绍;
2.征友条件:同龄人;男女不限;
3.征友目的:了解英国文化;交流生活学习经历等;
4.期待:网上交流、发送邮件等;有意者请留言。
注意:1.格式不限;
2.词数:120左右。
【参考范文】
Hello, everyone!
I’m from a famous school in the city of Qingdao, China.1.As a ______(17岁的)high school student, I’m 2.______(渴望和……交朋友)some teenagers of my age from Great Britain.English is one of the biggest subjects in my school.So I do hope to have more friends 3.______(以英语为母语).4.______(通过和你们交流), I hope to learn more about English culture.Meanwhile, we can learn more about each other’s school life and experiences.I hope to 5.______(有机会和你网聊)or over e-mail if possible.It doesn’t matter 6.______(你的性别).Please leave a message on the Internet for me if you
7.______(有兴趣).Many thanks.My e-mail is lihuachina@163.com.Suggested answers:
写作语块:1.hobbies;2.fond;3.communicating/talking;4.ready;
5.make friends;6.volunteer;7.improve;8.outdoor;9.exercising;
10.take part;11.opportunity;12.traveling;13.dream of;14.share;
15.ability, achieve;16.appreciate
语段训练:1.17-year-old;2.eager to make friends with;
3.who are native English speakers;4.By communicating with you;
5.have a chance to chat with you online;
6.whether you’re a male or female;
7.are interested
第二篇:高考作文16种必备素材及话题
高考作文16种必备素材及话题
1.话题:人生哲理(冷热、快慢、远近……)
2.话题:人生观、价值观(生命、幸福、奉献……)
3.话题:人与自然(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
4.话题:学会认识(自己、社会、人生……)
5.话题:为人处世(宽容、理解、助人……)
6.话题:传统美德(礼貌、孝顺、谦逊……)
7.话题: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8.话题:直面现实(贫富、生存、奋斗、挣扎……)
9.话题:道德法制(公德、平等、反腐……)
10.话题:集体观念(团结、统一、合作精神……)
11.话题:心理健康(自卑、孤僻、承受力……)
12.话题:人文关怀(老人、残疾人、关怀人的情感……)
13.话题:与时俱进(观念、创新、表现自我……)
14.话题:感情或理性(人性、理智、自我……)
15.话题:读书做人(成熟、情操、品位……)
16.话题:时尚热点(网络、彩票、时装……)
人生哲理
缩小你的梦想
在英国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确,在实现梦想的进程中,适当缩小梦想,轻装上阵,才有可能为疲惫的心灵注入永久的激情和活力,更有利于稳扎稳打。
世界著名撑竿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将成绩提高1厘米。当他成功地跃过6.25米时,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也没有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心平气和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完成了2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后来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如果当初广告商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2000个剧本,就是1000个,他也未必敢揽这份差事。
分析:在现实中,多数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原因并不是完成梦想的难度过大,而是梦想太大,让自己感觉太遥远。如果我们具有一点布勃卡和莱德那样的智慧,把梦想缩小到“1厘米”、“一个剧本”,也许会少许多上述碑文那样的懊悔和感叹。
适用话题:梦想、距离、脚踏实地
人生观 价值观
张黎刚,舍得之美
16年前,当即将得到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位时,他退学了。
9年前,当即将获得哈佛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时,他回国了。
8年前,当即将升任搜狐第一个副总裁时,他离职了。
4年前,当6000万资金即将注入e龙网时,他不干了。
这就是张黎刚。在他的人生过程中,几乎一帆风顺,良机无数,如果他选择了其中任何一条路走下去,今天都可能是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但是张黎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如果我按照那些路线走下去,现在可能已经是很强的人,但是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现在的我只能是现在这样,我只是追逐自己的梦想,并没有遗憾。”张黎刚现在有一个小女儿。他说对女儿只有三个期望:
第一,是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第二,是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第三,是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另外,英雄只有一种,那就是人性的英雄。”他严肃地说。
分析:有舍才有得,得到的不一定是金钱,比金钱更重要的是一种勇于追求的精神与良好的心态。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最好体现。
适用话题:放弃、人生观、追求与完善
人与自然
我们身边的水污染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苯类污染物是可致癌化学有机物,会沉淀于淤泥中,污染江中的鱼类,引发一连串的污染问题。2006年2月22日,黑龙江牡丹江市水源地发现不明絮状物,绵延约20公里,影响了市民正常用水。经过专家初步认定,这种不明絮状物为水生物水栉霉,这种现象是黑龙江省海林市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所致。
2007年5月28日,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使得无锡市自来水发出臭味,全市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直接引发了一场影响全市200万人口的供水危机。都说“太湖美,美在太湖水”,但发生在世界环境日(每年6月5日)前夕的无锡水危机,再次敲响了太湖生态警钟。
2007年7月2日下午3时,江苏沭阳县地面水厂检测人员发现城区生活供水遭到污染,水流出现明显异味。经过水质检测,发现取水口的水氨氮含量为每升28毫克左右,远远超出国家取水口水质标准。沭阳县随即关闭城区供水,启动城区饮用水水源应急预案,陆续开启33口自备井,以缓解城区人口的饮水困难。
“两年前的松花江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事故高发期。而今年夏天以来太湖,巢湖的蓝藻接连爆发,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各地水污染危机的接连爆发,不是偶然的突发性事件,说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不仅使我国的资源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也严重威胁到人民的日常生活。
分析:一系列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不但向我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还使我们面临传统工业化发展的挑战。适用话题:底线、水污染、发展与生态
学会认识
除去光环,我只是一个孩子
作为第一届超女季军,张含韵一直颇受非议。尽管一直被人评价没有唱功,但她却一直在坚定地为实现自己的歌唱梦想而不断努力着……
从站在“超级女声”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为梦想而努力!也许是运气使然,一路披荆斩棘,随后又顺利进入三强之列。也就在那个比赛之后,我才开始觉得好像今后的路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了。在伴随着成名的同时,也引来了诸多莫名的批评和绯闻,让我变成了一个众人口中的话题女生。但在面对某些恶意中伤的绯闻时,我还是觉得很难过,有时会一个人偷偷躲起来哭。
虽然在伤心的背后,我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属于这个喧闹的圈子,是否属于这个华丽的舞台。但我选择了唱歌这条路,就会一直勇敢地一路追求下去,只要是给我机会做我喜欢的事情,我都希望能将它做到最好,不论是唱歌还是拍戏我都会非常的努力。
在忙着录音、宣传、录制新专辑,忙着拍戏的同时,我也会参加各类的慈善公益活动。记得当时在香港参加公益活动时,我还被香港特首夫人在饼干义卖中称为“爱心大使”。我觉得应该把我们的爱毫不吝啬地奉献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汇集成真正的“大爱”,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磨练和努力,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依偎在妈妈怀里的孩子了。而每当遇到挫折时,唱歌唱不好时,或是做通告忙到严重缺乏睡眠时,我就常常在想,做明星那么难,如果有一天唱不了歌的话,我会选择出国学英文。我想学图书管理专业,然后去开家书店当老板,去环游世界,过着很悠闲自在的生活。其实,除去光环,我只是个孩子,一个喜欢音乐也一直在努力的孩子。
分析:当我们津津乐道热炒别人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他们自身所承受的压力?光环的后面必然有很多艰辛与无奈。不过,张含韵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坚守自己追求音乐的梦想,这很难得。
适用话题:成长、心态、光环
为人处世
诚实得来的订单
誉满全球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创业老板唐•道格拉斯,非常希望东方航空公司能购买他制造的首架喷气式飞机,因此去拜访东方航空的总裁雷肯巴克。雷肯巴克告诉他:他的飞机可以同波音707抗衡,可这种两种飞机的噪音都太大,假如道格拉斯能保证降低噪音,就可以取得订购合同。
这笔生意对道格拉斯来说相当重要,假如他能签约,他就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反之,他或许就从此在行业内消失了。道格拉斯同工程师经过一番认真讨论后,再次去见雷肯巴克,头一句话就是:“老实说,我不能确保把噪音降低。”
“我也不能,”雷肯巴克说,“但我希望知道的是,你是不是对我诚实无欺。”
最终,道格拉斯得到了1.65亿美元的订单。
由于“诚实无欺”,道格拉斯的公司声名远播,他不断改进飞机的质量,信守对客户的诺言,事业越做越大。分析:诚信是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你可以做得不好,但你不能欺诈。
适用话题:诺言与事业、诚实
尊重是金
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怜悯之情,便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不妥,连忙返回来,说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以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闹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走到这位商人跟前,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分析:可以地位迥异,贫富悬殊,但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你的一句话或一个微笑也许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适用话题:尊重、细节与命运、激励与成功
传统美德
走在钟表上的人们
有个中国人第一次到德国出差,在法兰克福火车站下车后,走出候车大厅,这时他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位出站的客人刚走到便道旁放下手提袋,马路上飞驰的车流中便有一辆奔驰车正好拐上便道停在他身边。两人握手、上车,这个接站过程不过8秒钟。这个中国人看呆了:时间竟是这样准确无误。
在展览会开会期间,这位中国人在吃早餐的路上碰见了一位正巧也去参会的德国熟人,就和他打招呼:“你真早啊!”没想到德国人一本正经地回答:“不早了,我7点30分起床,用20分钟做体操,10分钟洗漱,早餐吃了15分钟,现在用了15分钟走到会场,8点30分正好能进去。”这位中国人听得惊讶极了,就故意问:“那你何必不再早点进场呢?”德国人耸耸肩:“展览会定的8点30分才让进场,我只好根据这个时间来安排了。”这位中国人听完这番话后,平生第一次也计算了一下自己吃早餐用多少时间。
几位中国人参加了德国一家著名公司在汉诺威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会议开始了,公司总裁的第一句话就说:会议要开一个小时。总裁讲了20分钟下去了,这是会场上的中国客人好奇了,窃窃私语:还有8个负责人呢,别说一个小时,就是两个小时也不够!可接下来,每个发言的人都恰好讲了5分钟,这样,8个人全部发完言,正好一个小时。分析:时间是世间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时间就是生命,它是有限的。正是精确的时间观念,造就了德国人的严谨和工作的高效。
适用话题:严谨、规范
直面现实
一张废纸片成就的文学大师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美国密苏里州的大街上,行人散漫。14岁的他漫不经心地走着,突然发现路边一个人正在翻看的书中掉下了一张纸。他以为,也许是一张银行存折,也许是一张现金借据,或者是一张藏宝图。总之,他以为这是上帝的恩赐,他发财的机会来了。他快步上前捡起那张纸片仔细看。不是他想象的发财机会,那是一张记载着一个叫约翰的人的传奇故事。他闲着没事,就从头至尾地阅读起来。没有想到这张纸片的故事如此离奇,一向讨厌读书的他竟然读得如痴如醉。但是,接下来却让他为难了,只有一张纸,约翰的故事中断了,但是他实在想知道故事的下文和结局。他立即在街上寻找那个拿书的人,希望能够借他的书让自己看完约翰的故事。但是,那个人早就没有踪影了。
他立即去书店和图书馆,寻找阅读有关约翰的书。虽然这个时候,年轻的他已经开始工作,而且非常繁重,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于约翰的兴趣。当其他的人都去喝酒玩乐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看书。看不懂的地方就去查字典。甚至有一次,由于他彻夜阅读,到天亮了才刚刚睡下,其他人都准备上班去了,喊他一起去,他竟然说:“你们先睡吧,我得再看一会儿书才睡。”
不久以后,他就开始了自己出外谋生的经历,做印刷厂的排字工人,来往于密西西比河一带几个城市。他依然在不间断地阅读,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开始了创作,给报刊投稿。几年以后,他当上了河道上的领航员,因为他的经历惊险动荡,常常接触到社会最地层各种各样的人物,因此对他们的性格和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挖掘,加上他幽默风趣的文笔和辛辣的讽刺,他的作品很快在美国文坛走红。1862年,这个几乎没有进过学校,靠一张纸片引起阅读兴趣,一直在流浪中读书写作的青年人,终于靠自己的文笔,在自己27岁的时候,成为《事业报》的新闻记者。他以记者的身份游历欧洲,从此开始了自己叱咤世界文坛的文学创作道路。
1867年3月,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即包括《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在内的短篇小说集。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汤姆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书中呈现了他童年生活的面貌,文笔生动活泼,深受读者喜爱。美国名作家海明威曾经说:“美国的整个现代文学,都发源自一本书,他的名字就是《顽童流浪记》。”他40年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10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小说及其他体裁的作品。他的文章充满了喜悦、冒险、进取、轻快、幽默的意味,最能代表美国的民族性,因而被称为“幽默大师”。
他就是被世界文坛誉为美国“文学林肯”的马克•土温。
分析:一张纸片成就他的人生。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种必然与他的奋斗、挣扎、生存的经历分不开。适用话题:幽默、偶然与必然、生活
心理健康
“永远走出监狱”
法国诗人、散文家让;热内,生于1910年的巴黎,7个月大还在襁褓中时被父母遗弃。上小学时因受同学歧视,开始自暴自弃。小学毕业后,15岁那年,他因为偷了一件小东西而被作为盗窃犯送进了儿童教养院,从此发誓要终生行窃,向社会报复。之后,热内走向社会,与流浪汉为伍。18岁时,热内应征入伍,但不久当了逃兵,流浪欧洲,一路行窃,多次被捕坐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几乎蹲遍了欧洲的少儿教养院和拘留所。1942年,热内在狱中开始写作。1945年,35岁的热内开始发表处女作,《鲜花圣母》、《麦瑰的奇迹》和《盛大的葬礼》获得好评。直到1949年,热内的文学成就才得到重视和承认。在萨特等大作家的呼吁下,法国总统颁布特赦令,赦免了热内。热内曾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他勤奋写作,是为了“永远地走出监狱”。这个曾是盗窃犯的监狱常客,在1983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大奖。
分析: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一些不幸的事给心灵蒙上阴影。这时候,正确地认识不幸,走出心灵的阴影才是最重要的。
适用话题:不幸与幸运、走出心灵的阴影
人文关怀
中国反击“相貌歧视”第一人
秋子,女,23岁,河南商丘人,艾滋病公益活动志愿者。2006年11月,她应聘到上海一家培训机构当英语老师。因为被该机构下属一学校负责人认为“长相有问题”,拒绝让她上班。2007年2月5日,秋子找到了上海徐汇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秋子说,如果仲裁结果不能让她满意,她将会走上法庭。
秋子因此被称为中国反击“相貌歧视”第一人。
没有一个女子愿意承认自己丑,秋子也一样。和所有遭受相貌歧视的女孩一样,秋子被用人单位拒绝,少见的是她被对方明确指斥相貌有问题。可是与多数人的沉默不同,秋子选择了反击,她获得了录音证据并四处寻求媒体支持。她要向用人单位索赔精神损失费。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有过一次与网友论相貌的对话。他做客一家网站时,有网民调侃说:“李部长,您的才华我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李肇星幽默地回答:“我妈不这样认为!”这是一个多棒的回答啊,成了“相貌问题”的经典美谈。在权利面前,没有丑陋的相貌,只有歧视者难看的心灵。当今社会中,不光是存在相貌歧视,还有例如艾滋病歧视、乙肝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等各种各样的歧视。“许多人像我一样遭遇过歧视,大多数人都忍气吞声承受这种伤害,我希望我这次的行动能够使全社会关注歧视现象对人的严重伤害,使得更多受到歧视伤害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平等的权利,有对歧视说„不‟的权利!平等权利的获得,需要斗争争取。”
值得欣慰的是,该机构与秋子进行了和解,秋子的权益得到了维护,伤害得到了弥补。更使我们受到鼓舞的是,该机构发表了国内企业第一个反歧视声明,在反歧视的长征中意义深远。
分析:宽容相貌、尊重人格,是一个社会进入文明形态的重要标志。但以貌取人,却是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劣根性。
适用话题:尊重、相貌与工作、文明社会
与时俱进
不要小看“荒唐”
当正常的思路无法圆满地解决问题时,不符合常理的“荒唐”想法反而可能受到奇效。美国犹他州有一座名为弗纳尔的小镇。1916年,那里的居民非常渴望修建一座砖砌的银行,这座银行将是小镇有史以来第一家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建筑图纸,万事俱备,只差砖还没有着落。
就在一切仿佛都进展得一帆风顺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会使他们整个工程计划可能化为泡影的致命障碍: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到小镇,每磅的运费要2.5美元。这个昂贵的价格将断送掉一切——不会有足够的砖,更不可能有什么银行。
幸运的是,小镇里的一位商人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居然想出一个“荒唐透顶”的主意——邮寄砖。
因为邮寄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用火车运送的费用低得多了。事实上,不仅是价格便宜了一半,而且邮寄过来的砖和用火车货运过来的砖是同一班列车运送!
几周之内,邮寄的包裹像洪水般涌入小镇。每个包裹7块砖,刚好可以不超重。这样,弗纳尔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当然,这家银行全部用邮寄过来的砖盖起来的。必须钦佩那个商人不一般的想法,假如没有这个“荒唐的主意”,又怎么会有银行的建成呢?
埃德文•H•兰德是一位发明家,他对照相机做过改进。然而,小女儿一个幼稚得近乎荒唐的疑问,却让他对摄影做出了名垂青史的贡献。
一天,兰德为小女儿拍照。天真的小姑娘突然发问:“噢,爸爸,为什么要等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照片呢?”这一问不要紧,他激发出了兰德的灵感。他想:人们买了一件物品,自然希望马上就能使用。那么照相机为什么不能做到这一点呢?能否在一个很小的封闭空间里用几秒钟就能冲洗照片,而不必在暗房中花几个钟头的工夫呢?
听到兰德的“奇思妙想”,他那些科技界的朋友都大摇其头,并且劝他迷途知返。
兰德不为所动,经过6个月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在理论上解决了难题。1948年11月26日,第一架60秒“拍立得”照相机问世了。
小姑娘的“荒唐”提问,不同于想邮寄砖头的商人的思路。商人经过比较、计算找出了妙计,小姑娘的提问是无意中对父亲的提醒,为他指出了发明的方向。
分析:荒唐,有时意味着不拘一格,有时代表着独具匠心。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当看似“荒唐”的想法出现时,请不要因其“荒唐”就忙不迭地将它一棍子打死,而应当是仔细地想一想,这也许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适用话题:荒唐、创新、观念
感性和理性
爱心的超越
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全面转入反攻。就在盟军制定“地毯式轰炸”日本计划前夕,司令部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客人。
盟军作战室的布朗森上校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中国客人,但随即对客人提出的要求感到纳闷:他居然要求盟军在轰炸之前,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一批建筑文物的位置,务必尽全力保护这些古迹。也正是这位中国人,6年前,他的故乡北京宛平城、团河行宫等历史名城、名苑惨遭日军的炮火摧残,被迫举家逃亡。在长沙,他一家人又险些在日军的空袭中丧命。随后,他的亲弟弟,在“淞沪会战”的硝烟中英年早逝;他的内弟接着在1940年保卫
成都的空战中壮烈殉国。布朗森上校怎么也无法理解,就是这样一位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倾力保护敌国的古建筑呢?中国人平静地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恨不得将整个日本夷为平地,但优秀建筑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私有财产,它属于全世界、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在这位中国人的据理力争下,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在盟军的猛烈轰炸中奇迹般得以保全,遍布二都的宫殿、城墙和寺院也毫发无损。这位为日本名胜古迹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便是著名建筑师梁思成。
40多年后,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曾刊发了题为“古都的恩人是中国学者”的文章,盛赞了梁思成的义举。日本建筑权威福山敏男也满怀感激地说:“梁思成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世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分析:爱是没有国界的。当爱心融进了智慧和情感,它就会超越恩怨和时空。这种爱是一种纯粹理性的爱。梁思成用他博大的包容,书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精彩、最动人的传奇。
适用话题:理性、宽容、铭记、名胜古迹
读书做人
牛津乞丐也读书
在牛津市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戴帽子的乞丐,坐在地上,不顾初冬的寒冷,专心致志地捧读一本书。这个景象令到牛津旅游的中国人很惊讶,他们施舍了先令和从中国带来的一枚银戒指,那乞丐点头称谢。人们问他看的是什么书,原来是凡尔纳的小说。温饱都还不能保证,却照样需要幻想中的“环游地球”。
英国每550人印书一种,德国每1050人印书一种,法国每1600人印书一种,美国每4000人印书一种,中国每12000人印书一种。也就是说,每年读者需要的印书种类,英国读者比德国读者多一倍,比法国读者多两倍,比美国读者几乎多七倍,比中国读者多二十倍。在伦敦,阅读的需要,几乎就像需要呼吸和吃喝一样,成为近乎本能的文化习惯了。
分析:人均图书量和阅读率是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体现。牛津街头的乞丐在衣食无保的情况下都不忘读书,都还有着“环游地球”的梦想,这令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人汗颜。
适用话题:梦想、读书
第三篇:2016高考作文素材适用话题
2016高考作文素材适用话题
1、致力于“零碳排放”的城市
丹麦是人均GDP排名世界前10位的发达国家,首都哥本哈根更是全世界最关注的地方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进程的加快,来参观访问的人络绎不绝,因为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碳减排方面,丹麦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因为崇尚环保,注重健康,丹麦500多万人口就有自行车420多万辆。在哥本哈根,三分之一以上的市民骑车上下班,就连首相也经常骑车参加外事活动。有趣的是,在哥本哈根市内,所有交通红绿灯变化的频率是按照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设置的。哥本哈根承诺,要在2025年建成全球首个“零碳排放”城市。
适用方向:理性;环保;观念;家园;低碳生活
2、会漂的石头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人生也是如此,没有人为你等待,没有机会为你停留,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能会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赶在别人前头,不要停下来,这是竞争者的状态,也是胜者的状态。是的,如果成功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飞,时刻准备飞。
适用方向:成功;捷径;认知;生活的状态;人生的速度
3、没时间磨斧头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工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薪资优厚,工作环境也相当好,伐木工很珍惜,也决心要认真努力地工作。第一天,老板交给他一把锋利的斧头,划定一个伐木范围,让他去砍伐。非常努力的伐木工人,这天砍了18棵树,老板也相当满意,他对伐木工人说:“非常好,你要继续保持这个水准!”
伐木工听见老板如此夸赞,非常开心,第二天他工作得更加卖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天他却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为了弥补昨天的缺额,更加努力砍伐,可是这天却砍得更少,只砍了10棵树。伐木工人感到非常惭愧,他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老板,真对不起,我不知道为什么,力气好像越来越小了。”老板温和地看着他,接着问:“你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磨斧头的?”伐木工望着老板,诧异地回答说:“磨斧头?我每天都忙着砍树,根本没有时间磨斧头啊!”
适用方向:认知;智慧;策略;愿望与现实;现象与实质
4、俞孔坚和他的“桃花源梦想”
“他开创了一个新的专业方向。设计为景观创造了多种不同的时刻。”在2012全美景观设计专业奖项的名单中,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将唯一的最高奖项“综合设计杰出奖”,颁给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由他主持的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在超过620件参赛作品之中脱颖而出。
自从17岁离开故乡浙江金华到北京读书,再到赴美留学、归国回京,25年过去了,陪伴俞孔坚的,一直是临行前母亲交给他的一包家乡的土。这包土和俞孔坚的博士服放在一起,被珍藏。
爱之深,责之切。作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对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犀利批评从未停止。归国后的俞孔坚考察了全国100多座城市,看到的是城市和文化的屡遭破坏。俞孔坚毫不客气地直言:我们在犯100年前美国人和欧洲人所犯的错误,但我们却以此为荣。
“我理想中的城市是一个建立在自然、文化遗产和人的休闲游栖网络上的城市,这个网络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所依赖的生态基础设施,这是一个新时代的‘桃花源’。”为了这个“桃花源梦想”,1997年,俞孔坚开始反对“城市化妆运动”。2003年,在他的主持下,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正式成立。现在,200多个志同道合的同事们,正以土地的名义,为和谐的“土人理念”而奋斗着。
适用方向:梦想;追求;和谐;家园;城市化
5、郑永慧:“信”字当头
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教授、作家郑永慧先生,于2012年9月9日逝世,享年94岁。
在很多读者的印象中,郑永慧是一个钟情于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了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梅里美、大仲马、左拉、纪德、乔治·桑、莫泊桑等人的作品共计409部,600多万字。
郑先生的译文首先强调一个“信”字,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达”,是否“雅”要视其原文的雅俗程度而论,依此做到“信的雅”或“信的俗”。这是他几十年来恪守的基本原则。
1949年以后,最具影响力的法国文学译者当属傅雷,但郑永慧有一次还是因为翻译问题,很不给面子地挑了傅雷译本的诸多错误。有一次他谈到自己译《高龙巴》时,有意识地对傅雷的旧译本进行纠正,又发现傅先生本子中“任意删削”和由于理解错误进而自以为是地做发挥性注解的错误达几十处。“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浅谈翻译的‘信’》,发表在1990年第3期的《世界文学》上,文中从文学翻译的三原则‘信、达、雅’,谈到傅译的《高龙巴》,列举了一些例子,批判了傅的译文。”在文章结尾,郑永慧说:“由此可见,翻译要做到绝对的‘信’,是何等困难。傅雷尚且如此,遑论我辈!在翻译上从来没有捷径,只有多一分谦虚谨慎,才能少一分失误。”
对于郑永慧先生长达半个世纪的翻译工作,余中先评价说:“我曾翻译过梅里美和罗伯•格里耶的作品,但这些东西之前都已经由郑先生翻译过了,所以仔细研究了他的译作,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忠实于原著。”
适用方向:清醒;使命感;坚持原则;相信自己;挑战权威
6、不做最大做最好
有数据表明:全球轮胎产业三分之二的发明均来自米其林。在米其林人眼里,“汽车只是轮胎的一个配件”。现在,米其林集团每年的产品研发投入都超过总投入的4%。
其实,在各种品牌的产品中,米其林的轮胎经常是市场上最贵的,但米其林人从不担心:“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客户了解到,米其林轮胎的每公里成本实际上是最低的。”韩思克说:“米其林的目标不是做最大的公司,而是做产品质量、价格、服务最好的公司。”让米其林出名的,除了轮胎外,还有被无数饕餮一族奉为“红宝书”的《米其林指南》。
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米其林公司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里面有法国各地的加油站、修理处、食宿等信息,通过米其林的经销商免费送给来法国旅游的司机。时任米其林掌门人的安德烈在小册子的序言中写道:此书在新世纪出版,它一定能与世纪共存。后来,这本在每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三更新出版的指南,被美食爱好者们奉为至宝,甚至被誉为欧洲的“美食圣经”,尤其是在它开始每年为法国的餐馆评定星级之后。
即使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美食指南在米其林人的眼里仍只是一项“副业”。
如此专注,让米其林始终领跑世界轮胎行业。
适用方向:目标;策略;清醒;自信;认知
7、大老板与小细节
亨利·福特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立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被誉为“把美国带进流水线的人”。就是这样的一位大老板,他在细节方面的苛求,简直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1913年7月,福特曾向德国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订购了一批价值2000万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在签订购买协议时,他向对方提出要求:这批零件要装在木箱子里,木箱的大小尺寸、木板的厚度、木板的结合、螺丝钉的大小、结合的位置都必须按照他的要求去设计,而且木箱上不能有不一样的铁钉。合同签订后,他的部下都觉得老板太过苛刻了,不就是包装箱吗,干吗要求这么严格?等汽车零件运到后,亨利·福特亲自带领工人卸货,他还特别叮嘱大家开箱要谨慎,不得破坏木板。工人们再一次感到了老板的苛刻。等到全部拆卸完后,福特拿着办公室铺设地板的设计图出来时,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同时对福特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原来福特私人办公室刚刚完工,只是地板尚未铺设。而福特正好利用这批木板来铺地板,每片木板的大小厚薄,以及螺丝钉的位置,完全与设计图吻合。越是大老板,他就越会一丝不苟地对待企业运转中的每个细节。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当人们羡慕他们庞大的财富时,殊不知,他们的成功是靠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累积起来的。
适用方向:态度;细节;成功;智慧;理性
8、收养脑瘫弃儿一生守护
1979年,新婚不久的邵秀景跟随丈夫杨宪印从河南漯河老家来到千里之外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在医院发现一名弃婴。他们给弃婴起名“杨林”,寓意杨树成林。8个月后,小杨林被检查患有脑瘫,医生说最多活不过7岁。但邵秀景和丈夫难以割舍,从此,不幸的杨林迎来了属于他的幸运。他渴了饿了,叫一声,妈妈会把温热的水和饭送入口中;他病了烦了,也叫一声,妈妈会抱他去医院,亲吻着他的脸庞轻声安慰。无论冬夏,杨家的炉灶里总是燃着微火,因为妈妈怕没有吞咽能力的儿子无法随时吃到热饭,影响消化。丈夫工资低,后又下岗;邵秀景没有工作,为了支付杨林不断增加的医药费,经常背着蛇皮袋,捡拾被丢弃的菜叶。她没穿过一件新衣服,一年到头不见荤腥,一台二手的14寸黑白电视机,成为到现在为止家里最值钱的家当。杨林6岁时,邵秀景自己的儿子出生了。为了照顾杨林,节省开支,她把儿子送到河南老家。已经63岁的邵秀景患有高血压和眩晕症,比常人苍老得多。老家80多岁的哥哥曾捎信来希望她回去见一面,可杨林离了邵秀景连大小便都成问题,回家乡看看也难以如愿。32个春夏秋冬,她从年轻俏丽的小媳妇变成了体弱多病的老人,但当年医生认为最多活不过7岁的重度脑瘫儿在她悉心照料下已经过了而立之年,邵秀景夫妇准备付出一生时光守护这永远喊不出一声“爸妈”的孩子。
适用方向:善良;美德;真情;坚守;人性之光
9、拉纤县令何易于
唐人孙樵写过一篇《书何易于》的文章。说的是:四川有一太守,喜游山玩水。一日,他泛舟宜昌县时,因船大水小,屡屡搁浅,便令县里派农夫拉纤。无意间,这太守发现纤夫中有一白面书生,就问是何人,那人答道:“下官是宜昌县令何易于,因春耕时节,农夫忙甚,抽人不易,故下官也来充一名纤夫。”太守听了,羞愧难当。
何易于平日勤政爱民,穷苦百姓无钱办丧事,他拿奉银赠与;见到老弱病残等来官仓完粮,每每邀之进餐;自己的随从,不过两三人。因此,3年内把宜昌治理得“狱无系民,民不知役”。
孙樵在《书何易于》中说,何虽“不得志于生时,必将传名于死后”。果然,《新唐书》把他作为廉吏为之立了传。
适用方向:责任;品格;真情;敬畏之心;为官之道
10、埃蒙斯夫妇因奥运邂逅
美国射击运动员马修·埃蒙斯可以说是奥运会历史上最悲情的选手之一。仿佛被诅咒一般,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最后一枪误击邻近靶,仅获第八名;2008北京奥运会上最后一枪打出4.4环,再次痛失金牌;而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埃蒙斯的悲剧再次上演,最后一枪只打出7.6环的成绩,将几乎到手的银牌拱手让给韩国选手金钟铉。
在接受伦敦奥组委的官方采访时,埃蒙斯坦言自己在2010年被检查出罹患甲状腺癌,这一次他来到伦敦就是以抗击癌症的姿态再战奥运会。
此外,埃蒙斯夫妇也是奥运会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伉俪之一。人们不会忘记,在北京奥运会上,失利的埃蒙斯将头埋进妻子、捷克选手卡特琳娜·埃蒙斯怀里,而卡特琳娜捧着埃蒙斯的脸,对他投以温情的眼神并给予深情一吻。那一幕,就像媒体送给他的那句话:“赢了你,输了全世界又何妨!”
夫妇俩2004年认识,并由此相恋。同为射击运动员的两人一路上相知相伴,不管顺境逆境都对彼此不离不弃。虽然丈夫在赛场上不断出现悲剧一刻,但卡特琳娜始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在伦敦奥运会上,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卡特琳娜在场边为埃蒙斯加油的身影,而埃蒙斯也不负众望地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赛中收获了1枚铜牌。赛后,埃蒙斯激动地与妻子拥抱,而卡特琳娜则大赞埃蒙斯的表现非常完美:“他做到了,他超越了自己。”
适用方向:真情;坚强;选择;坚守;超越
11、大爱情怀感动中国
白芳礼生于1913年,祖辈贫寒,13岁起就给人打短工。他从小没念过书,1944年,因日子过不下去逃难到天津,流浪几年后当上了三轮车夫。1974年白芳礼从天津市河北运输厂退休后,曾在一家油漆厂补差。1982 年,老人开始从事个体三轮客运,每日里早出晚归、辛劳奔波,攒下了一些钱。1987年,已经74岁的他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这一蹬就是10多年,直到他92岁去世。
白芳礼老人靠自己的劳动,在1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那么踩出来的。照常理,像他这样的古稀老人不仅无须再为别人做什么,倒是完全应该接受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可他没有,不仅丝毫没有,而且还把自己仅有的能为别人闪耀的一截残烛全部点燃,并且燃烧得如此明亮,如此辉煌!
白芳礼老人去世后,遗体存放在天津第三医院,当亲属的车队离医院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自发前来为老人送行的人群已经挤满了马路。遗体被抬出时,拥挤的人群几乎失控,不少市民拥向灵车,有些人不得不爬到房顶上、大树上、汽车上去看老人最后一眼。一些市民在灵车前放声痛哭。因为人太多,灵车用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缓缓离去。网友在纪念白芳礼老人的专题网页上如此评论:“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
适用方向:爱心;奉献;人生价值;物质与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
12、“我要用中文发言”
1976年10月18日,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只有40岁。在那激动和幸福的时刻,他作出了一个极其庄重而神圣的决定,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我要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发言。”瑞典皇家科学院友好地表示欢迎,但同时也担心让谁来做翻译的问题。丁肇中回答:“我自己做翻译。”这一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深深感染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
可是,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非常不满地说:“我们美国和中国关系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对的。”丁肇中十分珍惜美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也盼望美中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但面对指责,他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在那次颁奖典礼上,丁肇中在致辞时又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整个金色大厅里回荡起有史以来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语言——中文。
适用方向:爱国;坚守;情感;尊重;清醒
13、易中天巧施孝心
易中天近些年来成了学术红人,年薪高达百万,他也想多为父亲——会计学家易庭源做些什么。他首先想给父亲买一套大一点的新房子,当易中天说了自己的想法,父亲直摇头,说自己要大房子干吗?再说这旧房子也住惯了,不想再搬了。易中天只好作罢。父亲房间内的陈设极其简陋,书桌由吃饭的小方桌改造而成,靠墙满满的书架原本是几个鞋架,上面堆放着大量会计学方面的专著。易中天便想给房子装修一下,再换一套家具,可父亲依然不同意。父亲每个月的花费包括保姆等生活费用,大概要2000元左右。那就给父亲一些钱吧,但父亲仍然不需要儿子的资助。
脾气古怪的父亲让易中天不知如何是好。易中天很想找到父亲的“薄弱”环节。想着想着,易中天发现了一个给父亲“送钱”的好办法。2008年父亲90大寿时,言及在身后设立奖学金一事。易中天感到时机到了,他决定给父亲10万元,在学校设立“易庭源奖学金”。父亲对此很赞赏,易中天也感到很欣慰——父亲总算接受了自己的“帮助”。
父亲去世了,几个后辈召开了家庭会议,一致表示,父亲的遗产,分文不取,全部用于完成包括出版学术专著、资助优秀学生在内的多项遗愿。
有孝心可贵,巧施孝心更可贵。尽孝心或帮助别人,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易中天巧妙的尽孝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拳拳孝子心。
适用方向:榜样;美德;策略;孝道;人性
14、史铁生:笑看生死
著名作家史铁生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时期因病瘫痪的史铁生坚强乐观,曾以《我与地坛》等作品,打动千千万万读者。他曾表示:“对待生死我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让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还得感谢卓别林。”
史铁生1972年不幸瘫痪,后来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命运对史铁生不能不用“残酷”来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针刺,让他的血管变成了蚯蚓状。史铁生却用笔来超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其诗性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更加特别,他在作品里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展现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义,这些或许都是他过往经历留给他的精神财富。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
适用方向:坚强;乐观;奋斗;磨难;生命
15、贫富之间
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住的房子是由5个子女凑钱买的,面积不大,卧室只有10平方米,卧室里的柜子还是她21岁结婚时从旧货市场购买的,至今已有60年,桌子也有40多岁的“高龄”了。她就是当代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杰出的豫剧大师常香玉。
建国后,她用自己演出的收入为农业社捐献了1台拖拉机;抗美援朝时,她与丈夫带着“香玉剧社”的演员赴全国各地义演,为志愿军捐献过1架飞机;十年**后,她把补发的所有工资作为党费全部上交;1998年,一些演员向她拜师学艺,准备搞个大型拜师会,常香玉说咱不搞那些花花形式,要为下岗职工干点实事,于是拜师会变成了义演募捐会,她自己又捐了2万,又动员她的5个孩子捐资1万,加上义演的6.7万元以及常派弟子、社会各界的捐助10多万元,全交给有关部门资助下岗职工;2001年,她在河南洛阳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时,捐资2000元;2003年,她为抗击非典又捐献了1万元„„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常香玉没有机会走穴,也不做商业演出,她的不少捐款都是从每个月1600元的退休金中节省下来的。
适用方向:品格;奉献;坚守;贫与富;平凡与伟大
16、归还
有“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2010年9月5日发表了写给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公开信。他说:“2009年11月3日晚,我接受比尔·盖茨先生的邀请在北京进行私人会晤,就慈善事业进行了亲切交流。这次又应你们共同邀请再商慈善事业,感到非常愉快和高兴。今天,当你们来到以‘勤劳、智慧、善良’闻名于世的中国时,我在此郑重宣布:将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家。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陈光标想借此告诉世界,中国富人绝不做财富的守财奴,而是有博大的胸怀,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把全部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
适用方向:慈善;清白;大爱无声;无私无畏;转变观念
16、比金钱更重要
“股神”巴菲特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敦促美国亿万富翁们慷慨解囊,在“捐赠誓言”上签字,承诺生前或死后将至少一半财产捐献出来,目前已经有至少40人加入。在美国亿万富翁纷纷承诺捐赠善款帮助本国努力走出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做慈善”正逐渐成为富人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慈善纪事报》编辑斯泰西·帕尔默说道:“能够说‘我捐的善款完全不逊于我花在其他有意思的地方的钱’,对富人们而言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印第安纳大学慈善中心执行主任帕特里克·鲁尼称:“与开什么样的车、住在何处、豪宅有多大以及房产有多少相比,如果做慈善能成为一种更重要的地位标志,这将不会是件坏事。”
适用方向:追求;境界;清醒;价值观;心灵的满足
17、不赚奶粉钱
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董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从1977年入行到现在,虽然也曾面对各种金钱诱惑,却都捍卫了自己对职业的使命感。董浩谈到自己入行以来的感慨:“从1990年到现在,我至少推掉了9个亿的广告代言收入,什么奶粉广告呀,一年至少有几千万元的广告代言找到我。因为我喜欢孩子纯粹的世界,这也是种职业使命感,有钱难买我乐意。”董浩还开玩笑地说:“我都54岁了,总不能现在为了钱违背自己的原则,那不是等于告诉看我的节目长大的孩子们‘钱是老大’吗?这可不行!”
适用方向:坚守;声誉;诱惑;名与利;保持清醒
18、拒绝诱惑
一位年轻人问老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地攀登到梦想的山巅?”
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只小船放在身边的小河,小船不喧哗,不急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响地驶向前方。途中,蝴蝶、鲜花向它搔首弄姿,它不为所动,默默前行„„
老者说:“人的一生,金钱、美色、地位、名誉、诱惑太多。选定了奋斗目标,途中因思谋金钱而驻足,因贪恋美色而沉沦,因渴求名誉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难眠,故难以像小船一样,不为诱惑所动,向着既定目标默然前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废,不能成功的原因。”年轻人恍然大悟,打点起行囊,迎着风向山顶爬去。
适用方向:成功;人生之路;学会拒绝;追求梦想;选择与放弃
19、把“负担”变成“财富”
她曾经是大红大紫的歌星,为了心上人一掷千金。但是被惯坏了的丈夫渐渐对她施以家庭暴力,不堪忍受虐待的她只好与丈夫离婚。那男人却搞出她的绯闻,把她的财产洗劫一空。
为了女儿的前途,2009年3月,她带着仅有的8万元钱从台北来到厦门,开了一家“中华面馆”。一心一意想做好生意的她不断地被骚扰,无聊的人当着她的面拿她的“绯闻”说事、羞辱她„„过去的一切成了她的负担,她总怕别人认出她,为此夜夜难眠。
2009年11月,在她的生日那天,店员们凑钱买了蛋糕为她庆祝,蛋糕呈现在她面前的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经过一夜的思考,她的心里豁然开朗。第二天,她一扫往日的忧愁,诚恳地对大家说:“以前,我把名声当做负担,从今天起,我要把名声当成财富,带领大家把生意做好。”
她请人把自己的名字制作成海报贴在门口和店内,并重新印制了名片,大大方方、规规矩矩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还打上了诱人的广告:“你想享受著名歌星为你服务的酷感吗?请到我们店里来!”这一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她不但生意好了起来,许多人更为她直面厄运、自尊自强的精神所折服,纷纷向她索要名片、签名。这件事给了她勇气,重新出道后她受到了广大歌迷的热爱。
她就是台湾著名歌星潘越云。当她直面自己的过去,把负担当成自己的财富后,她得到了尊重,取得了成功。
适用方向:勇气;成功;策略;自尊;心态 20、爱心小院
在河北省滦南县洼里村,有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与众不同的是,小院里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大家庭”:39个患有脑瘫、智障或肢体残疾的孩子组成的大家庭。孩子们在这里免费读书、免费吃住,快乐地生活着。孩子们的“家长”是当地一个名叫高淑珍的普通农村妇女。
高淑珍的儿子王立国4岁那年患上类风湿,经过治疗,但仍不幸落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1998年,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很想读书,因身体等原因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进校读书。为此,高淑珍安慰儿子说:“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 不久,高淑珍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而不能入学的儿童,他们和自己儿子一样渴望读书。当初哄孩子的那一句话,迅速成为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办一所学校,让不幸的孩子也能读书。就这样,为了儿子,也为了和自己儿子一样渴望读书的残疾孩子,高淑珍一咬牙在家里申请创办了“洼里民办特教学校”,义务教授知识。为了30多个孩子每天的开销,高淑珍将自家种植20亩水稻所得以及自己和丈夫打工挣来的钱全额补上,让这些残疾儿童得以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14年来,有100多个残疾孩子在这所学校学习和生活过。在高淑珍的感召下,先后有9个人来到学校当起了爱心志愿者。每每说起这些志愿者,高淑珍都不由自主地称他们为“最伟大的人”。然而,如果没有她,这些“最伟大的人”或许一辈子也到不了这里。
一句“上学免费”的善良承诺,让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每天都能传出孩子们朗朗的笑声。高淑珍用自己质朴的爱构筑着美丽的精神世界,用“母爱”真情呵护着这群孩子,为残童们洒下了一片阳光。
适用方向:爱心;善良;追求;人生的意义;心灵的选择
21、
第四篇:2018高考作文素材(三)全国通用
2018高考作文素材
不换床单的五星级酒店,消费者如何放心
秦宁
2017年09月06日13:0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五星级酒店,你们为什么不换床单?》连日来这篇文章刷爆网络。该文由自称独立评测机构的“蓝莓评测”发布,同时附有时长6分钟的视频,称在北京5家知名五星级酒店均发现卫生问题。据报道,北京市旅游委已开始约谈报道中涉及的5家酒店,了解核实情况。同时,卫监部门已对此事展开调查,本周内将检查北京所有五星级酒店。
“当你的被窝残留着别人的体温,当你的水杯残存着别人的吻痕„„”一众网友在愕然的同时也满怀悲愤,难道我们住酒店必须自备被褥?问题是,床单不换,水杯清洗吗?毛巾会否更新?此前不是有媒体披露有的保洁员用毛巾擦洗马桶?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换言之,无论是五星级酒店还是非五星级酒店,主动换床单都属硬性规定,不能打折。
床单事件点燃了消费者的疑虑:我们出门在外,住得放心吗?联系到不久前海底捞后厨“鼠辈”横行,消费者会问:我们吃得放心吗?连知名餐饮企业都如此,遑论一般。再联系到不久前云南旅游事件,游客到知名景区本是开风景图个开心,却莫名被打,我们还能玩得开心吗?
稍加梳理可知,在吃、住、行这三方面,消费者都无法放心,更不要说开心。也许这几起热点事件只是个案,但是个案都极有典型性。他们的共性有两个,一是都与知名有关——知名酒店,知名饭店,知名景区;二是都与老百姓基本出行息息相关,如果吃住行都没有安全保障,老百姓还敢出门在外吗?
这些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都没有沉默,而是第一时间表态,并积极履行职责。但也应看到,这种事后“救济”究竟能发挥多大威力?不出事不过问,出事后必出手,可是消费者已经承受了损害。
海底捞的后厨,消费者看不见;五星级酒店客房是否清扫达标,消费者也看不见。如果不是记者暗访,谁能想到海底捞的后厨乱象丛生?如果不是相关机构暗访,谁能想到五星级酒店连床单都不更换?更不更换,消费者察觉不了,公众更是不可能发现,也就不会有追责,这就为相关人员胡作非为预留了空间。
事发后有的酒店态度暧昧,比如北京三里屯洲际酒店表示,无法核实报道准确性。这样的表态缺乏诚意,能否彻底整改让人不敢乐观。对于换床单这事,一定程度上是保洁员的良心活,既需要企业内部严格规范,更需要强化外部监管。
在常规监管之外,监管部门不妨创新监管方式,比如引入暗访制。既然相关机构可以暗访,监管部门更有权也更有资格暗访。还可以聘请外部人士暗访,以及激活企业的内部举报机制,重赏企业内部举报者。这样的逻辑模式同样试用餐饮企业,既然后厨状况不为人知,监管部门可突击检查,以及与媒体合作,派记者暗访等等。
据报道,早在9月3日上述视频刚刚发布之初,北京市卫生和计生监督所已经同步公布今年夏季对全市691家快捷酒店的检查结果,其中46家卫生不合格,35家被罚款,并对35家不合格酒店负责人进行了集中约谈,要求其加强管理。约谈是一个层面,处罚是另一个层面。对那些屡教不改的餐饮企业和知名酒店,能否施以重手,罚得让其长记性,处理得让其不敢再乱来?
是否“剖腹产”孕妇有根本决定权
张贵峰
2017年09月06日08:42 来源:燕赵晚报
8月31日晚,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住院部5楼,一名待产孕妇从楼上坠下身亡。医院发表声明称,“产妇生产期间,因疼痛烦躁不安,多次强行离开待产室,向家属要求剖宫产,主管医生、助产士、科主任也向家属提出剖宫产建议,均被家属拒绝。最终产妇因难忍疼痛,导致情绪失控跳楼。”并称,产妇跳楼身亡的根本原因与该院诊疗行为无关。而对此,产妇的丈夫并不认可,表示曾“主动跟医生说,她疼的话咱们就剖腹产”,“做剖腹产,我们不会不同意。”(9月5日《华商报》)
孕妇跳楼身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目前医院与孕妇家属双方仍是“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无论最终事实真相是什么,相关医院事实上难辞其咎,根本不可能“与医院诊疗行为无关”。
因为即便医院声明属实,孕妇之所以没有及时实施剖宫产手术,是家属“拒绝剖宫产”所致,相关医院同样存在明显过失。因为在孕妇多次主动“要求剖宫产”的情况下,医院仍以“家属拒绝”为由,没有及时实施剖宫产手术,不符合相关医疗规范。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侵权责任法》56条也指出,“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这意味着,在抢救病人、实施剖宫产等手术过程中,“病人同意”才是一个最主要和核心的医疗程序,而“家属是否同意”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程序,也即在“是否动手术”问题上,患者的决定权高于家属。即使不考虑医疗规范,仅从“救死扶伤”等最基本的医疗伦理角度来看,以“家属拒绝”作为医院没有及时实施剖宫产的理由,坐视患者痛苦而不顾,最终导致患者跳楼自杀、酿成“一尸两命”悲剧,无论从医疗规范,还是医学伦理来看,医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绝不是一句“与医院诊疗行为无关”就能撇清的。
10年前的2007年,同样因为“丈夫肖志军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而引发的“孕妇李丽云不幸死亡”事件,曾广受舆论关注;10年后的今天,类似的“家属拒绝剖宫产”而导致的孕妇死亡悲剧再度上演(如果“家属拒绝”确实属实的话),我们再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如果不能充分厘清并严肃追究这背后的责任,此类孕妇悲剧,恐怕不会是最后一起。
回归尊重 凝聚“产房里的共识”
桂从路
不仅是尊重产妇在面临分娩痛苦时的自我选择,更应该是对“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人本精神的回归
近日,陕西榆林的一位产妇,在分娩时无法忍受疼痛并多次提出剖宫产未果的情况下,选择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悲剧,引发了人们对产妇、家属、医院三方角色的讨论。
围绕“谁拒绝了剖宫产要求”这一问题,医院与家属各执一词。截至目前,官方权威调查尚未公布,相关事实有待澄清。其实,类似事件已经不止一起。这让更多人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如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在相关讨论中,人们在寻求真相的同时,也在探讨医疗规范问题。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
将“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作为医疗前置条件,这是对患者决策权和知情权的尊重,也是对医疗过程中医生临时处置权的限制,长远来看是对患者的保护机制。这种做法在很多国家都是惯例,但法律的规定往往在现实中遭遇考验。比如,责任权限的划分、经济效益的考量、落后观念的制约等。
因此,在讨论上述类似悲剧中,有人指出为了完成顺产指标医院具有倾向性,有人质疑具有专业判断的医生通过签字转移责任是否妥当,有人认为家属在婴儿成长和生二孩等现实考虑中会倾向顺产„„这些因素在是不是剖宫产、要不要签字的问题上,增加了或多或少的犹豫。但对临产的孕妇来说,则让她们遭受了本不应该承受的痛苦,更为极端的情况是酿成了生命的悲剧。
由此看来,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不仅需要医患双方在医疗行为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更应该在价值观念中凝聚起更多“产房里的共识”。不论是舆论在这起事件中关注的“产妇多次要求剖宫产但没得到相关方积极回应”,由此引发的关于患者自决权的争论;还是在医学界热议的剖宫产临床指征,以及无痛分娩技术在中国发展的困境,这些讨论背后都折射出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家属、医院乃至社会对产妇的真正尊重。这种尊重,不仅是尊重产妇在面临分娩痛苦时的自我选择,更应该是对“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人本精神的回归。
应当看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关医疗、法律的常识越来越普及,但一些更加重要的常识同样需要不断重申,比如对生命和个体的尊重,而后者恰恰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常识。无论是医院还是家属,都需要更关注产妇的个人感受、更尊重她的自主选择。女性分娩是一件伟大的事,也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不仅需要格外有力的技术手段和对风险的清醒预估,更需要对她们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与关怀,而不是止于制度,更不能只有利益。这样,或许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 人民日报 》(2017年09月07日 05 版)除了年轻 你还靠什么踏平一切
张鸣
2017年09月07日07: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子真不抗混,一晃,70后都被称为老男人老女人了,其实不过是40多岁的人,真是情何以堪!在任何国度以及近代多数的时候,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处于收获期,恰是功成名就、载誉登顶的好时候。然而,在今天,他们却沦为被嘲弄可怜的对象。一个保温杯,几乎成了这一代的图腾。
嘲弄可怜他们的,是80后、90后乃至95后的年轻人。在他们之中,80后显然没有几天蹦头了,他们实际上也被90后和95后称为老男人和老女人。网络时代,代际之间的鸿沟加大,新生代登台的速度,是空前的。如果放在纸质媒体的时代,漫说90后、95后,就是80后,发言权也不大。自媒体消解了门槛,也顺带挟人多势众的优势,大有把壮年的一代都挤下舞台的劲头,更遑论我们这些50后了。估计人家连嘲弄都赖得嘲弄,直接册封:坏人变老了——老讨厌。
进入近代之后,老一辈被后辈看不起,是个规律。然而,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看不起我们的上一辈,还主要是因为学问。我们的上一辈净搞运动了,没读过多少书。我们对残存的上上一代,还诚惶诚恐的。而现在涌上来讥笑70后、踏平60后和50后的好汉们,却只凭着他们的年轻。
不错,年轻是个非常优质的资产,跟颜值一样,可以换大钱。但是,这样的资产,也跟海里的冰山一样,很容易消融。如果没有及时在消融之前变现,终将一无所有。无论在学界还是其他的行业,我一直期待能冒出几个80后的佼佼者,早点把我们这些老朽送进历史的垃圾堆。可惜,除了一些教授(90后都有了)之外,这样的人,还真的少见。即便是教授,也多在自然科学界,人文社科界连这样的官样教授都不多。说实在的,70后还有几个杰出人士,但80后,90后呢?难道你们一直要靠那不多的几个90后美女教授给你们撑台面吗?
代际的更迭,是早晚要来的。但是,这样的更迭,不能仅仅是年轻的“靠死了”年老的,或者年轻的推下去年老的,需要有学问的背景。也就是说,文章要写得更好,不是只故弄玄虚推出几个“丧”和“尬”的新字意;学术要更精进,不是只多了几篇应景文章;思想要更深邃,不是仅仅说得漂亮。
如果单靠娱乐节目里的伶牙俐齿,进步不进步且不说,你的社会,将变得特别没质量,只有轻浮和喧嚣。如果一个社会的人,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躯壳,你觉得有劲吗?
现在的世界,是年轻人的,但硬气起来的年轻人,在打倒了70后,顺便把我们也踏上一只脚的时候,不要沾染了轻视学问、徒逞口舌之便的毛病。自己没看过多少书,却对人家看了书的人指手画脚。没学会讲道理,也没有学会论学问,只要我能在辩论中压倒你,我就赢了,赢了,天下就是我们的。
之所以说这些,不是在怼年轻人。请你们相信,我是真心希望被后辈超越的,尽管到了那一天,我也会感到有点悲伤,但更多的,却是喜悦。
农民工同样是城市需要的人才
毛建国
2017年09月06日08:25 来源:工人日报
优秀农民工可无条件就地落户传递出来的价值导向,会引导农民工向上向善,不仅有利于他们人生出彩,而且会激励他们为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据新华社报道,各地为吸引人才,出台了不少招贤政策,但基本与农民工没有什么关系。而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最新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指出,全省将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政策,优秀农民工等可“无条件”就地落实常住户口。
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与得到的收入和认可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近年来,很多城市提出了善待农民工的口号,并且出台了一些措施。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但也应看到,真正把农民工归入“招贤纳士”目标群体中的城市并不多。其实,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与学历和从事的工作并没有必然关系,但不少地方仍有意无意地把人才与学历、从事的工作等直接挂钩。对城市来说,只要是对发展有益的人,都可以称为人才。而且,农民工群体同样卧虎藏龙,农民工完成各种创造发明,在诸多领域取得重大荣誉、成就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人们应该确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农民工不止能够胜任那些重体力劳动、简单劳动,而是一股重要的人才储备和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可以在任何行业、领域都不输于人,甚至走在前列。
此番浙江省的优秀农民工落户政策中明确提出,“被县级以上政府或设区的市级以上人力社保等部门评为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优秀农民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可以在当地申请常住户口,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其重要的亮点就在于,优秀农民工在政策层面享受到了人才待遇。
其实,在农民工自身看来,有没有人才的称谓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城市必须正视农民工 的价值和作用,必须看到农民工也有多元需求和发展路径,更积极地为他们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制度保障。优秀农民工可无条件就地落户传递出来的价值导向,会引导农民工向上向善,不仅有利于他们人生出彩,而且会激励他们为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农民工同样是城市需要的人才。
让法律长牙 啃掉文物腾退“硬骨头”
【文化评析】 作者:邓海建
在法治中国语境下,啃掉文物腾退这块“硬骨头”,财政要出钱、制度要出力,而统筹协调的功夫,更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
一直以来,不可移动文物腾退,都是文保工作中的“硬骨头”:恭王府腾退,花了28年时间;大高玄殿腾退,花了60年时间„„时间流逝,程序拖沓,矛盾迁延,文物受损。在此背景下,日前有媒体报道,北京沈家本故居腾退、保护、合理利用只花了两年左右时间,可谓是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的速效样本。
直管公房文物腾退的“沈家本样本”,最亮眼的经验,莫过于其间的“法字诀”。法院出谋划策、全程参与,帮助西城区依据文物法、物权法、合同法等方式,形成了“沈家本故居”腾退方案——照棚改腾退的政策和标准,由政府依法发布公告,将腾退列为保护措施,由文物管理使用单位依据公告与居民解除租赁合同,由政府出面动用财政资金和对接安置房源给予补偿安置。
如此一来,在法律的强有力支援之下,有效纾解了腾退户的利益纠葛问题。以改善腾退户居住条件为前提的“沈家本样本”,遵循民生至上的思路,回应文保工作的症结,在确保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实现了文物保护的初衷。有效地解决了文保领域存在的文化价值、经济利益、历史情感等多方面角力的紧张局面。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法之张力要能起到杠杆作用,地方部门对文保工作须有动真碰硬之心。一方面,文物腾退工作不能只捏“软柿子”,更不能绕着麻烦走。在公共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创新思路、发挥合力,才能真正护得文物周全。另一方面,腾退也好、维护也罢,该花钱的不能摊手耸肩、该出力的不能只口惠而实不至。尤其是关涉民生利益的时候,法律的刚性有时还须财政的暖意兜底。比如腾退户住进安置房,这需要公共政策尽心尽力。
北京市文物局2010年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324处,4成对外开放,大部分被机关团体和居民占用,文物建筑长期得不到修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7年过去,腾退工作虽有进展,但仍面临诸多现实难题。放眼全国,这样的困境是文保的通病。如今,有了“沈家本样本”,依法腾退之路有了新的借鉴范例。各地或都能从“沈家本样本”中感受到“法”字上的真功夫。
文物要活起来,先要有序保护起来。在法治中国语境下,啃掉文物腾退这块“硬骨头”,财政要出钱、制度要出力,而统筹协调的功夫,更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
《光明日报》(2017年08月29日 02版)
共享名医”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作者:王石川
只需要一部手机、一款APP软件,由基层医院的医生发起申请,就能实现与省城大医院专
家远程会诊——从2016年开始,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尝试建立了“新湘雅移动医疗平台”(即“共享名医”),上线临床医技科室53个、医生500余名,连接广西、贵州、西藏等多省(自治区)的市县医院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余家。
“共享名医”、分享资源,这究竟是灵光一闪的浪漫想象,还是可贴地而行的制度设计?从实践看,答案是后者。可佐证的一个案例是,位于湖南西南边陲的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医生遇到一疑难病例,求助“共享名医”,省城医生在与其联动中,给出会诊结论,在当地医院生成完整的会诊报告单,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对所有医联体联盟医院开展会诊、查房、病例讨论等医疗服务。”有专家如此介绍“共享名医”的种种妙处。这一制度安排让人想到了国家力推的医联体建设,通过医联体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群众看病之痛在哪里?非一言所能概述。但从一些现象能窥见一斑,比如乡镇医院“吃不饱”,县级医院“吃不了”,省城医院“吃撑了”„„无须责怪一些基层患者迷信大医院、名医生,他们对名医崇拜源自朴素心理,同时也确实有一些疑难杂症远非基层医院所能治疗。
在家门口的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名医会诊的待遇,花较少成本解决看病难题,“共享名医”的确值得点赞。“共享名医”,实为分享,让基层医院分享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让基层患者分享到高水平的诊疗医术,特别对那些地区差异大、基层资源稀缺的地方来说,更是有雪中送炭之效。简言之,在国家致力于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和诊疗资源下沉的时代背景中,“共享名医”的应运而生,可有效化解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强化公众对医改的信任与好感。
如果说“共享名医”的面世,堪称医联体建设的一个生动注脚,那么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新技术不断出现的今天,提升公众的就医品质,既需要国家拿出顶层设计,也需要各地多一些改革探索,多一些奇妙创意,也多一些以病人为中心的行动自觉。
医术可分享,医德也可“共享”吗?有了新技术平台,并不等于基层医院和患者就能高枕无忧,省城医生是否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能否做到像对待自己的病人那样对待远方的病人?这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命题。
老百姓的痛点,就是改革的关注点;老百姓的迫切需求和期待,就是政府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共享名医”让基层看病更简单,让患者更有尊严,也让省城医生多了案例。通过继续深化改革,调动大医院名医“下沉”的积极性,消除制度性障碍,实现多方共赢,这正是新医改的题中应有之义。
《光明日报》(2017年08月30日 02版)不妨对00后CEO保持理性宽容
子 长
最近,17岁少年李昕泽一夜间成了话题式的网络红人。别看他还只是刚毕业的中学生,据说已创立了“代表00后第一公司”,成为“旗下拥有300名员工”的“中国首位00后CEO”。在一档视频访谈中,其更直怼“一些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称“他们就没法了解互联网,因为已经老了”,以至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专门发了一条微博,表示“作为老老老一辈企业家,我个人觉得压力山大”。
十几岁就在互联网商业上“闹出动静”的创业人物,不是没有。比如缔造了微软帝国的比尔·盖
茨先生,13岁学计算机编程设计,17岁以4200美元的价钱卖掉了自己的第一款编程产品,20岁从哈佛大学退学,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还有那位成为很多80后创业偶像的扎克伯格,中学时就设计出一款MP3播放软件,吸引了包括微软在内很多大公司的关注。相比之下,这“首位00后CEO”除了鼓捣了一款病毒软件“黑”了一下老师的电脑,其公司做出的智能电视桌面、浏览器等产品,不仅漏洞百出、功能方面乏善可陈,而且还有抄袭的嫌疑,被指“作品名字和图片都没有更换”。尤其是当人们看到这间300人的公司,松散的组织结构,奇葩的管理层职位,以及动不动就发口号式贺词的企业文化,就更像是一群懵懂的中学生在“认真过家家”了。
尽管如此,笔者倒觉得舆论不妨对之保持宽容的态度。从创业的角度,无论业内还是业外,大抵都能形成共识的是,首先需要的是行动。以此来衡量,现有报道中提到的一些细节就颇耐人寻味。比如,初中时因为喜欢玩巴士模拟游戏,李昕泽就和小伙伴成立制作新模组的工作室;后来想开发APP软件,他就在相关学习网站上注册;再后来网站举办开发者大会,他就通过邮件报名参会,结果闯进了一屋子成年人的会场。凡此种种,既可以称得上是玩,也可以看成是在进行不同的尝试,更是创业所需要的行动力。一定程度上说,李昕泽的梦想看似遥远,却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有的人之所以对“00后CEO”持批评的态度,矛头所指并非个体化的当事人,而是现象背后的浮躁心态。前几年的互联网创业浪潮,在资本的推动和媒体的助力下也曾催生了一批堪称网红的90后创业者,以致很多同辈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复制同样的财富梦。然而,时过境迁,神话破灭,光环退却,自然让公众对类似现象平添几分警觉。即便如此还要看到,当年那个号称“拿1亿利润分给员工”的90后CEO余佳文,在经历了各种**之后,如今已经“低调”了很多。这也是一种在试错中成长的过程。
客观地说,这位“00后CEO”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CEO的确还很远。最起码,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车轱辘都是圆的,很多软件开发很难跳出原有的设计框架,不能说谁抄袭了谁”的层面上;而真正懂得互联网商业的人,不会天真地认为“不能只用下载量衡量产品水平”。这也正是我们对这位“00后CEO”持宽容态度的同时,需要保持理性的地方。
打个比方,我们既要允许轮滑少年在操场上驰骋,又要提醒他们不要冲到川流不息的机动车道。保持理性的宽容,一方面需要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该鼓励那些有想法的年轻人,允许他们在某个时段“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另一方面,也需要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能够客观地站在事物之外,清醒地看待这些“幼稚想法”的合理边界。
啥?萌妹子叫“黄蒲军校”?人家叫什么你说了不算!
发布时间:2017-09-07 13:4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杨鑫宇
最近,“王者荣耀”火了,“黄蒲军校”也火了——别误会,这里说的既不是那款大受欢迎的手机游戏,也不是那所蜚声海内的知名军校,而是两个分别叫“王者荣耀”和“黄蒲军校”的普通人。因为有着不同寻常又个性十足的名字,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二人连续上了好几天的热门新闻。
大多数人听到这样的名字后都会惊呼:“派出所也给上户口?”很快,当事派出所就做出了“尊重父母起名意愿,无权干涉”的表态。于是,许多人又调转矛头,抨击起了给孩子起“怪名”的父母,而针对这类“怪名”的议论,也随之而起。有人谈历史、有人谈文化、有人谈伦理,好不
热闹。
可惜,“王者荣耀”还躺在襁褓里,不会说话,无法对自己的名字发表意见。不过,“黄蒲军校”本人已经成了一名大学生,可以为自己说话了,在她看来,自己的名字结合了父母的姓氏,融入了父母的理想和对她的寄托,而且能让人牢牢记住,虽然也会带来一些烦恼,但整体而言没什么不好。
黄蒲军校同学这番话,结结实实地把那些攻击人家父母“乱起名字”的人给驳了回去。说穿了,别人喜欢给自家孩子起什么名字,连派出所都无权干涉,又哪里轮得到外人来“指导”呢?大把的时光不用来关心些国家大事,却用来为别人的私事操心,恐怕有些浪费。
起名字是个人私事,旁人无权干涉,不过,起什么样的名,倒还真得斟酌。名字对一个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人在传统上也喜欢给人名赋予各种美好的意义,某些明显违背公序良俗,寓意粗鄙的名字,难免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国家对户籍人口做出统一管理,不符合汉字命名方式的名字,和使用过于生僻汉字的名字,也无法进入户籍系统。这些名字,是被相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禁止注册户口的,也就是说,国家已经以立法形式对某些极为不恰当的名字做出了相关限制。
仔细想来,“王者荣耀”虽然听起来有些中二,且有蹭手机游戏热点的嫌疑,但也不失威风霸气,“黄蒲军校”虽然和一般人对女孩子的印象不大相符,但也不失庄重严肃。孩子的父母在起这些名字时,或许也赋予了什么外人不知道的特别意义,仅仅因为这些名字有些奇怪,就去攻击人家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有些自说自话。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不同时代的人起的名字,往往都有各自时代的特点。先秦时代,人们的名字往往起得很随便,也没多少规律可言,重耳、黑臀、养由基„„有些听起来令人忍俊不禁,也有些听起来像外国人名。而在西汉末年到两晋的几百年间,人们都以单名为贵,双名为贱,今天颇受欢迎的“子轩”“浩然”一类名字,在那时只会受人嫌弃。
这些例子证明,中国人给孩子起名的风尚一直在改变,我们今天所习惯的起名风格,其实也不过流行了几十年时间。今天,给孩子取四个字的名字或许还被看做是离经叛道之事,但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些什么。王者荣耀也好,黄蒲军校也罢,不影响公序良俗,哈哈一乐也罢,只要不是固守自己的成见,拿着“传统”的大棒到处打人就好。校园贷被红牌罚下,谁来补位?
连海平
2017年09月08日08:08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针对“大学生校园信贷”问题,教育部给出回应称,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并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发放小额信贷。
校园贷被管理部门红牌罚出场,为大多数人所乐见。其实,在封杀令发出之前,大量校园贷已悄悄退市。截至6月底,全国共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
校园贷被封杀之后,谁来当学生贷款的“接盘侠”?校园贷在高校泛滥成灾,一方面是市场有需求,如今的大学生消费观念较为超前,乐于接受“先消费后还钱”的消费模式;另一方面是校园贷普遍门槛低、到账速度快,很多校园贷只需要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以了,比许多正规途径贷款方
便多了。校园贷退场之后,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必须有替代产品去满足这一空白。
正规商业银行被寄予厚望,接着的问题又来了,在大学生非常看重的低门槛、免担保等方面,银行贷款能做到吗?恐怕不易,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缺少可以抵押的资产,仅仅在资格审核环节,银行风控部门都不一定能通过。事实上,2006年前后,建行、招行等多家银行也曾面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后来由于逾期、不良贷款率高等乱象,被监管部门叫停。
当年,银行纯粹看收入与资产,在校大学生无法满足要求,而今天,已多了一个“利器”——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逐渐完善。若将这个资源利用起来,是不是有助于降低大学贷款门槛呢?银行不妨试试。
(连海平)
海归大贬值?看这账怎么算
魏英杰
2017年09月08日07:51 来源:钱江晚报
出国留学、回国就业,近年来许多留学生及其家长都是这么规划的。但这一切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单纯从投入产出比来讲,留学变成一桩越来越不划算的“生意”。
粗略算,一个人出国留学,一年下来通常要花费二三十万元,几年下来没有上百万元是打不住的。但如今,一个国外普通大学毕业的海归,起薪一般也就6000多元,差一点的有的低至二三千元,好一点的当然也有1万元以上的,不过普遍不符合海归及其家庭的预期。所以,不少人开始认为海归已经贬值,出国留学的投资风险越来越大。
算经济账的话,要收回留学的成本当然不容易,哪怕年收入二十万元,也需要十年八载不吃不喝才够本,要讲净收益,那更不知道要到何时何月。对于大多数留学生,算经济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是亏的。但这么算账本身就是错的,不止是算法错了,理念更是谬误。说白了,通过出国留学、回国就业来实现人生大满贯,只不过是父母或部分留学生的一厢情愿而已。
近些年来涌向国外留学的群体,和以往相比很不一样。以前要到国外留学很不容易,多数是公派留学或少数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人才到国外深造,而近些年来,自费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占了很大比例。这些人里,有些在国内成绩本身并不好,有些就是为了规避高考,所以大抵是抱着到国外镀金的目的——随便读一所学校,戴上一顶海归的帽子回来好就业。
这样的人一多,在就业方面,也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在国外二三流学校混几年回来,当然比不上在国内上过985、211大学的毕业生吃香。也就是说,这部分留学生群体本身底子就一般,身上那层海归的镀金被揭穿后,真的就没什么优势可言。至于从海外名校毕业的海归,其含金量并不会怎么打折。
但更重要的是,从教育的角度讲,到国外留学回来好就业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国外大学提供给留学生的更多是知识上的教育,而不是就业培训。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国外上大学,能力肯定要比国内的孩子强,这如果不是自欺欺人,也是一叶障目。就业单位考察的往往不是海归学了多少知识,成绩怎么样,而是求职者能给单位带来多大帮助。但在这些方面,海归并不天然具有优势,甚至因离开国内几年,在人际关系、工作理念和为人处世方面,反倒可能变得与国内社会格格不入。既然如此,一家单位有什么理由花高薪聘用一名好听不好用的海归?
海归并不是贬值了,而是迎来了价值回归。一个人到国外留学并不意味着能力水平的提升,要在职场上胜人一筹,还要看自己的实力如何。这对纠正国内家长的理念偏差是很有好处的,留学本
身就应该是一种求知途径,而不单纯是提高就业机会和工作薪酬的方式。只有更多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送孩子出国留学才更有意义。这样来看,面对人数激增的海外留学热,也才会有一个积极正面的评价。
怒怼“港独”分子,怼出青年一代担当情怀
发布时间:2017-09-08 16:4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郑奇扬
9月5日晚上,一名在港就读的内地女生撕下海报后,被蹲点的记者和“港独”学生围住,但她没有露怯,反而与之激辩民主,怒斥港中大学生会张贴“港独”海报的所作所为。
好样的,这名内地女生!为你的勇气点赞,为你的担当点赞,也为你的爱国情怀点赞。在与“港独”学生激辩中,不卑不亢,柔中带刚,有气场更有立场。见招拆招,诘问有力;针锋相对,怒怼有理,这就是当代青年所应坚守的价值坐标。
面对歪风,就该挺身而出;痛击逆流,就该毫不留情。我们看到,像这名内地女生一样有信念、有梦想、有责任的青年越来越多。去年10月,有台湾作家在港演讲,问起启蒙歌曲,在场的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说,他想到的是《我的祖国》。随后,1000余人的现场不约而同地合唱起这首歌。这其中就有不少青年。
什么是爱国?“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是爱国,“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是爱国,在和平年代与魑魅魍魉相抗衡也是爱国。青年被誉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这名内地女生的所作所为,标注着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公道自在人心,正义不会旁落。这名内地女生,你无需担忧,祖国就是你最坚强的支撑;你更不会孤单,亿万网民是你的战友,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力挺你,发出了爱国者最嘹亮的时代强音。
我可以贴,你不能撕;我可以讲“港独”,你不能谈爱国。通过这次辩论,世人更清楚地看到,“港独”分子口中的民主是多么可笑;不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放在眼里,更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却妄谈自由,振振有词,又是多么虚伪?脱离法治轨道谈自由,形同飙车,是危险的也是于法不容的。
有个细节是,这名内地女生撕下海报后,周边蹲点的人瞬间将摄像头对准她。小小的细节,却让人感受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碰瓷。搞小动作,玩小把戏,只是刷存在感而已;上蹿下跳,大做“港独”文章,不可能得逞,反而会自取其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一国两制”运转之下,“港独”没有空间,以“本土”之名行分离之实,注定走入死胡同。更应该看到,少数“港独”分子不是主流也不可能成为主流,破坏香港居民安居乐业,妨碍香港社会繁荣稳定,就是挑战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可能得人心。
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结果。“东方之珠”正在发出瑰丽而明亮的光芒,不让极少数“港独”分子暗淡“东方之珠”的风采,一心一意搞建设,同心共圆中国梦,这正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全体中国人的使命与责任。
来源:中青在线
第五篇:2018高考作文时文素材(三)
时文精选(三)
让自己燃烧起来(人民论坛)
康 伟
有位企业家将人分为三类: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介于两者之间的“可燃型”。这样的譬喻,刻画出职场众生相,令人深思。
同样是工作、同样在干事,但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不难窥见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人志存高远、激情四溢,善于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眼中处处有事,不用点火即能自燃,无需清风也会盛开;有的人相对被动,但只要被激起热情,也能顺势而为、发光发热;有的人则甘当“顽石”,冷漠坚硬、浑浑噩噩,消极应付、麻木不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还会给别人泼冷水。可以想见,不同的行为模式,也将塑造相异的职业人生。
面对工作,究竟该选择怎样的心态与姿态,其实一目了然。然而在现实中,缺少“自燃型”特质的人却并不鲜见。他们总体上欠缺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这样的员工,往往跟工作的要求相去甚远。无论处于何种岗位,如果缺少必要的热情、应有的勤奋和较强的责任意识,都难言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一名不需他人督促、勤于主动创造的“自燃型”职员,才能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赢得更大优势,收获更多成长。
一位企业家曾说:“有两种人永远不会成功,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对个体来说,一生碌碌无为还是成就充盈丰满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事的精神状态。飞鸟和白云都在天上飞,鸟儿飞得自由自在,云却始终无法把握行进的方向。差别何在?就是因为鸟儿自己在飞,而云一直被风吹着走。“我要干”与“要我干”,体现着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与行为状态,其所对应的结果也自然对比鲜明。
诗人臧克家写过一首诗:“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不待扬鞭自奋蹄”,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照见一种精神与境界。哲人有言:“你要追求工作,别让工作追求你。”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都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牢记自身职责、点燃工作激情,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我们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创造更丰厚的价值,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是话剧《立秋》中,丰德票号自上而下、永世谨记的祖训。“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也应成为所有人干事创业的座右铭。
尊重每一个用心的劳动者
在香港大学食堂做了44年的阿姨袁苏妹,2009年获得了港大荣誉院士。11月25日,这位身份特殊的院士去世,港大官方主页放上了她的照片进行深切悼念,很多香港名流得知此事也纷纷发文怀念。同一天,本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7号楼宿管阿姨徐根娣退休之日,结果她所管的寝室楼800多名同学集体“请愿”请她留下来。
被港大学子亲切称为“三嫂”的袁苏妹的确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她被学生们念兹在兹的是:有人“头晕”,她会主动煲药、送粥;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她会为其预留晚餐;学生遇到烦心事,会去找三嫂倾心交谈„„杭电徐阿姨亦无甚丰功伟绩可谈,她宿管十余载所做之事和袁苏妹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认识这幢楼里所有的学生,甚至连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外卖喜欢点什么,女朋友是谁都知道„„
这两位普通女性劳动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平凡,但当所有这些平凡累积到一起,就成了学子心头温暖而不灭的记忆。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她们在以传承人类文化的象牙塔内起到了另一种唤醒作用。就是靠着这样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成了学生们眼中可亲可敬的“三嫂”、“徐阿姨”。她们“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学子们的生命。教识他们敬业乐业,事事尽力,无私,承担责任,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拎出个心来对人。”曾有记者问袁苏妹与学生们保持友情的秘诀,三嫂操着一口广东话这样回答。
我们都会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事实上不是所有人,不是每所大学,都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视为“杰出人士”。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既有拔尖、高素质的精英教育,也不缺乏对平凡人生的承认和敬重。但目前我们的社会很大程度上还存在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不被承认和尊重的情况。
让普通劳动者更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止于为她们口头打call,在朋友圈为她们点赞。这种尊重应是对他们从人格到劳动价值、待遇、保障等全方位的肯定和改善。所以无论是社会风气倡导,还是制度设计和制定,都应协调好这种关系。从某种角度说,普通劳动者能否获得应有的成就感,体现的是社会良知的优劣和文明程度的高下。
在我们的身边,不乏三嫂和徐根娣一样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一辈子只坚持做好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我们做不到给每一个辛勤的劳动者一个荣誉院士称号,但可以记住他们的好,给他们一个微笑,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不灭胸中万古刀(半日闲谭)
吴画成
互联互通的时代,保持正义感将是一种考验。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兴起,改变着社会面貌。网购、共享经济之类且不去说,社会治理也在极大变化中。网上时常洪波涌起,热点一个接一个,舆情一轮接一轮。有的官员,如果还未从旧的治理模式中醒过神来,时不时会觉得疲于奔命,应对无措。许多以前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放在今天,都可能要经受严肃甚至严厉的追问,引发舆论**。旧经验带不到新时代了。
但话说回来,互联互通场景考验的并不只是这些官员。通过互联网联结着社会、联结着这个世界的,人人都经受着考验。热点一个接着一个,为这些“点”供热的人,同样会疲惫。
热点更替得越来越快,疲惫也就越来越深。在这个月的热点、舆情里放声呐喊的人,可能已不记得上个月、上半年或者更往前,曾为哪个热点呐喊,尽管当时可能和今天一样投入。再往后,有一天碰到新的,恍惚想起曾经遇过类似的,渐渐就没有当初的热力了。麻木,时常是疲惫的孪生姊妹。
这种状况,有首诗恰好可以形容:“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胸中万古刀”,并不是把刀,见不平而愤的正义感而已。天亮之后,“事随日生”,就是所谓“人间万事细如毛”。执着正义感的诗人见不平而鸣,却又抵不过日升日落、日日因事而鸣的磨损。
诗人慨叹的,是面对彼伏此起的世事**,保持长久正义感之难。诗作者刘叉,主要生活在唐代元和年间。对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而言,这个问题只会更严峻。
过去的年代,我们能关注的,不过是一村一乡的事。邻县的事,都未必能到眼底。更不用说遥远的他乡。但现在,我们关注的事件,已经和地理距离没有必然关系。天下都在掌上设备里,“人间万事细如毛”,在这个年代人们的视界里,早已是数量级的增长。“胸中万古刀”所要经受的磨损,也就更甚于前。
刘叉的《偶书》,偶然“预言”今天我们经历的一大考验。这个名字奇特的诗人,从诗到人,看起来似乎都算得上古典时代的“异类”。他生卒年不详,连行止也分外缥缈。李商隐在《齐鲁二生》一文中有不到三百字的小传曾大略记述,刘叉“字叉,不知其所来”,曾在韩愈门下,但后来因故离开,最后不知所终。连他的名字,在古籍中其实也有不同说法。他更像是一个古典时代神龙似的游侠,“任气重义”,“出入井市”,后来才开始学书、作诗。但诗歌之中,依旧饱含粗粝奇崛的侠义气。所以,李商隐评价他“不在圣贤中庸之列”却“过人无限”。不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却依旧被时人肯定为“过人无限”,可见这个诗人是真的过人。
他的过人处,大概就生发于对“胸中万古刀”有非常的执着吧。正义感是万古流传的,虽然慨叹“磨损”,却并不会轻易磨灭。同时代的诗人孟郊欣赏刘叉,刘叉则有《答孟东野》,似调侃,似自嘲,又似袒露坚定的意念:“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
“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有这样的意念,哪里算“异类”?在诗歌的长河、时间的长河里,简直是再经典不过的一道指路光源。
持守正义感而力不竭,经世事沧桑百炼而不柔亏,当然并不是光靠喊就能做到的。刘叉在另一首诗(《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里“解说”了其中要点:“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友人姚秀才喜爱他的剑。他把剑送了,顺便写上一篇“使用说明”:这剑,就是从古到今那道不曾断的流水——在《偶书》里,它是“胸中万古刀”的“刀”。要怎样保持它的锋芒,“百炼不柔亏”呢?请“勿薄细碎仇”——不要把它用于细碎的私仇,磨损它万古的光芒。言外之意自在公义。
正是所谓——“胸中万古刀”,“勿薄细碎仇”,“百炼不柔亏”。这副刚肠,或许是时间留给我们的那把经过考验的钥匙。
“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人民论坛)
魏 寅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
觉醒之意识,铸就无悔之青春。青年马克思临近毕业、谋划前途时,决心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后来,即使陷于没钱买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弃誓言。“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主义”而义无反顾。有了精神的觉醒,一个人就不难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够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大写人生。
然而,“觉醒”并不会自动到来。对青年人而言,倘若在应该觉醒的年纪没有觉醒,就难免遭遇内心的“苦闷”。今天,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企,一些青年人,或是被房子、车子、票子等压得喘不过气来,常感喟人生与梦想之间的“断层”;或是被富足生活、安定环境麻醉了精神,变得满足现状、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或是被“失意人的牢骚话、悲观者的厌世谈、讽刺家的夸张语”干扰,消解了奋斗的意志、向上的劲头。青春并非完全由年龄来界定,如果思想守旧、精神困顿、心灵迷失,即便年纪轻轻,也可能暮气沉沉。倘如此,又怎能燃旺生命之火,成就不凡人生?
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边”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难免会虚掷稍纵即逝的青春韶华,最终遗憾一生。不觉醒,不仅难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青春。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从不缺乏向青春致敬的青年。在“鸟比人多”的孤独小岛上,青年突击队队员奋战在海事工作一线,时刻准备战风斗浪、抢险救援,他们没有一丝怨言;在边陲的“生死路”上,边防连官兵守卫在祖国边境线,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进行巡逻,他们笑对万险千难;在灾情紧急的火场中,消防战士向着最危险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们总是奋不顾身„„是青年,就理当如此: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些“关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责”的担当。真正把“为什么而活”想明白、想透彻,青年才能奏出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以“不可一日无觉醒”警策自己,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青年一代必将在伟大的时代赢得更加出彩的人生。
国家领导人:教育走的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
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是灵魂的东西!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个优秀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长大了,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再读博士。
你看,父母亲也荣耀了,感觉我的孩子很优秀,不到45岁可能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不到50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我的孩子有出息。
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父母亲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自己的子女刚好长大成人,进去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现在它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芮成钢不就是吗?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的吗?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多才干,最后走向芮成钢这个道路,那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1.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我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学,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2.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
我说:“你这孩子多少岁?”“10岁。”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我说: “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 的。”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两个,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你记得我这句话,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我们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还要考试入学,两科语数,小学低于198分,没有特长,一律不能录取。我所在的学校收的是几十分、120左右的孩子,我们还是要把他们教出来的。
4.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为什么最高领导人说要潜心育人?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你看,为什么当作手段了?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获得名誉的手段,于是难免浮躁。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 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 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 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5.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 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6.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你看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
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他是破坏社会的。
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人民论坛)
李慧勇
近日潜心阅读,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上世纪60年代,针对大家的撰书建议,周恩来同志回应:“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虚怀若谷、躬身自省的品格,映照着不凡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仰、感怀。
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不仅仅是一种性格特质,也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胸襟气量。回溯历史,古人常有“吾不如也”的感慨。刘邦坦言自己“不如子房”“不如萧何”“不如韩信”;狂傲不羁如诗仙李白,也曾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不如”他人并不可怕,也不必觉得尴尬。对个体来说,时常省思、认清差距,不仅无损颜面,反而会因冷静清醒而大有裨益。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平日严于律己,为人低调谦和。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面对任命提拔要越来越谨慎,甚至连走路都靠墙走,只需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事实证明,无论一个人掌控多大权势、拥有多少财富,只有心存敬畏、戒骄戒躁、平和待人,才能在谦逊中不断长进,赢得尊敬。
“做到严和实,最难最核心的是如何对待自己。”判断一个人谦逊与否,关键看其能否认真审视自我,正确摆放自己的位置。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同志成功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当时解放区各界代表抬来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时,他却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正因虚心求教、勤勉工作,他最终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骆驼”之美誉。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骄傲自满者,最易折戟沉沙;谦虚恭谨之人,常能如有神助。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缺乏自谦自省的觉悟,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很容易陷入自大自恋的迷宫。孔繁森有句名言:“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看淡业已取得的成绩与功劳,放低身段、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一个人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奋发进取,累积自身优势。正所谓“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志存高远、襟怀坦荡,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容得下批评,时刻观照内心,凡事反求诸己,就能超越自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越丰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人亦如此。弯下腰来、真诚谦逊,注重涵养谦卑之心与进取之志,我们终将行稳致远,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人生立志须趁早(人民论坛)
赵九如
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
“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抚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
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
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
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
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人民论坛)
陈 凌
在青海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不远处的一座瞭望塔下,有一片天然的石头滩。上百块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面,写满了志愿者和游客的留言,“永远做藏羚羊的保护神”“可可西里:神秘的地方,可爱的家乡”„„历经风雨冲刷的“碑文”,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共同心愿:守护好人类“最后一片净土”。
这样的共识,来之不易。时针拨回到20世纪后期,一种名为“沙图什”的藏羚羊绒披肩在西方走俏。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即便是“生命禁区”,也难以阻拦盗猎者的贪婪。他们把枪口对准无辜的“高原精灵”,刺耳的枪声打破了高原的宁静,触目的鲜血染红了圣洁的雪山。倒伏在卓乃湖畔血肉模糊的藏羚羊身影,刻写着“千湖之地”的累累伤痕。
“藏羚羊数量锐减”“最少时不足两万只”“濒临灭绝边缘”„„昆仑无言,雪山默默,但疼痛却总在提醒人们别忘记这段历史。以至于多年以后,一位作家这样记录道,有个摄影师在可可西里看到一只来打招呼的小藏羚羊,便喂它水喝。突然,旁边的藏羚羊保护队队长凶狠地把小藏羚羊赶跑了。摄影师生气地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你这样会让它们以为人类是善良的。宁愿让它们从此讨厌人类,也不愿哪天被盗猎者偷袭杀害,如此冷肃的回答,道尽了盗猎行为给当地带来的痛楚。
任何一个地方生态的破坏,威胁的终将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更何况,相比于平原,高原的生态更加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将是难上加难。一位环保工程师便曾指出,在可可西里,“用铁锹随意挖去一块草皮,要想自然地恢复过来,得等300年。”正是觉察到了这一点,20多年前,时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的索南达杰在深入了解可可西里以后,他提包里的书,从《工业矿产手册》变成了《濒危动物名录》。促使他走上环保之路,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并不仅仅是对野生动物的朴素感情,更是守护家园的职责和使命。
保护生态、守望家园,成为可可西里守护者的沉甸甸责任。正是因为内心的这份责任,哪怕缺水缺油、没有信号,哪怕要面对冰天雪地、狂风怒吼、流沙肆虐,每年在荒野奔走上万公里,巡山队员依然始终坚守在与盗猎者斗争的一线;也正是因为对可可西里爱得深沉,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
来到高原,他们踏水而行、碾过风霜,默默付出、守护净土。他们的努力,就像一座座路标,引导着后来的人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一个多月前,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评价说,这里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藏羚羊可以不受干扰地迁徙。某种意义上,成功“申遗”,不仅意味着可可西里“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的自然特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更意味着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拯救藏羚羊、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文精神赢得了认同、引发了共鸣。
汉学家史景迁曾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美丽中国如磁石一样,始终保有吸引力,这是索南达杰们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淬炼智慧的火花
刘忠全
瞬息爆发的闪电,可以照亮静谧的夜空;突然萌生的灵感,激发人们创作不朽篇章。在科学研究领域,偶然迸发的智慧火花,往往能催生意想不到的创新。
回溯科技史,那些曾经点亮文明星空的光亮,至今令人难忘。阿基米德发现浴盆里的水因自己坐入而外溢,顿悟测量王冠中黄金成分的办法,提出浮力定律;瓦特看到壶盖被水蒸气推开,脑海中闪过电光火石般的灵感,继而开创了蒸汽时代。不少真理的探索、创造的诞生,看上去竟然得益于偶然事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想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只需等待偶然迸射的智慧火花呢?
其实不然。智慧之火花,恰恰是长期砥砺实践的结晶。马克思曾对此作过一个比喻,“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例,以往人们总是把它和苹果落地的偶然性联系在一起。其实在这之前,伽利略、开普勒就分别在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领域研究出了斐然成果。“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继承前人成就,悉心钻研力学与天文学,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日渐深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苹果落地的现象才会在他的心中激荡起涟漪。一切偶然因素的背后,都隐匿着容易忽略的必然。
伽伐尼发现电流的故事,令人深思。一次,他无意中把一只解剖的青蛙放在静电机旁的桌上,一位助手用解剖刀触及蛙腿的神经时,发现蛙腿突然收缩,另一位助手则发现静电机突然放出火花。面对奇特未知的现象,助手们也只是感到惊讶而已,但博学多才的伽伐尼却被其中的奥妙紧紧攫住。从此他锲而不舍地钻研,终于为电流和电池的研究开辟了道路。现实中,从火花到燃烧是需要一定
条件的。如果自身不是可燃体,即便四周火花飞溅,也无法持续释放光与热。智慧的火花来之不易,只有及时为它添火加柴,才能点燃梦想和希望,照亮探索科学真谛的道路。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点燃智慧的火花,还应保持敏锐,葆有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正因此,面对稍纵即逝的灵思妙想,不少人的办法是“先捉住、再消化”。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总是随身带着小本子和笔,随时为作诗储备矿藏;发明家爱迪生,经常记录新鲜题目和见解,然后再回过头来翻阅、思考。苏东坡诗云:“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捕捉智慧的火花并非易事,这离不开枕戈待旦的警觉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从经年累月的潜心钻研、电光火石的灵感乍现到熊熊燃烧的智慧火焰,人类取得的累累硕果背后,都历经了一番煅烧、冶炼的过程。笃信实践出真知、勤奋出灵感,积蓄沉潜的韧劲儿,智慧的火花必能在我们身边频频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