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凉山州喜德县文景结合的旅游业发展

时间:2019-05-13 08:2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凉山州喜德县文景结合的旅游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凉山州喜德县文景结合的旅游业发展》。

第一篇:论凉山州喜德县文景结合的旅游业发展

论凉山州喜德县文景结合的旅游业发展

——以漆器与温泉的结合为例

摘要 喜德县位于四川凉山自治州中北部,是越西、甘洛两县至西昌的必经之地。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喜德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各具特色又不可分割,只有将二者综合利用发展,才能打造旅游精品,实现“旅游亮县”的目标。然而,喜德发展旅游却是最近几年的事。在2000年以前,谁也没注意到喜德丰富的旅游资源,谁都没有想过在喜德开发旅游。因此,喜德的旅游业还处在探索发展的阶段,本文主要从喜德的民族文化和温泉风光的结合来探讨其发展前景。

关键字 旅游资源 旅游发展 文景结合说起喜德的旅游资源,只能用“得天独厚”来形容。

“喜德县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发展前景十分美好,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喜德县委副书记、县长曲木伍牛对喜德旅游产业如是评价。的确,当我在听完彝学专家吉五依作对喜德文化旅游局的介绍以及深入了解喜德的旅游资源后,我们一致认为喜德的旅游业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相信实现“旅游亮县”的目标也不会太远。

一、喜德的旅游资源(以漆器、温泉为例)概况

喜德县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中大的方面可分为民族文化和风景旅游。民族文化主要有邓秀廷遗址“邓公馆”,这也是喜德文化旅游局的所在地;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有民族民间文化瑰宝之称的彝族漆器;另外,有喜德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克智”、“勒俄特依”、“玛牧特依”“支格阿龙”、“阿嫫尼惹”等。自然风光主要有风光秀丽、引人入胜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小相岭;历史久远、文化悠久,沧桑古朴,魅力独具的灵关古道;还拥有阳光温泉大酒店、则莫溶洞群、公母渔洞河、登相营古驿站、东西河飞播林、红莫温泉、瓦吉木万亩草场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合大石墓群等。这里主要介绍彝族漆器和阳光温泉大酒店。

(一)民族民间文化瑰宝——彝族漆器

彝族漆器在喜德县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从远古简陋粗糙的用具发展到脚踏式的木胚制作机械,再到工作效率较高的现代制胚车床,从最初不上色的原木制品到上土漆的黑色制品,再到运用土漆、银朱和石黄等原料精心绘制而成得彝族漆器,经历了整整五十八代的传承和发展,而今漆器产品已获得了国家、省、州等各级多项奖项和证书,产品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并远销世界各地。

彝族漆器色彩的使用为黑、红、黄三原色,三色错综调节搭配、间隔运用、色泽明快艳丽。漆料多以土漆、朱砂、石黄等天然颜料作修饰。木胚多采用优质的杜鹃、酸枝、樟木等木材,经特殊工艺处理后,产品具有无毒、无异味、耐酸碱、耐高温、不变形、不脱漆等特点。

漆器纹样源于自然,来自生活,主要以体现大自然动物、植物抽象变形而成得纹样为主,也有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纹饰。具有彩绘笔法细腻、色泽对比强、通体绘纹、主次位置得当,民族风格浓郁,繁简相宜,集绚丽的纹饰和优美的造型浑然一体,和谐统一,并采用纯手工绘制,加之现代工艺制作技术的运用,更增添了彝族漆器实用性、审美性和历史气息的三重加之,产品精美、大方、华贵,是馈赠、居家生活、旅游纪念之佳品。

(二)攀西第一汤——阳光温泉

被誉为“攀西第一汤”的喜德阳光温泉中心由高、中、低三个温泉池、三个生态温泉池及一个游泳池组成,出水口水温达54℃,日出水量可达1438吨。水质为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碳化度0.68—0.9克/升,PH值为6.3—6.55,属弱酸性水,含硫量12%,对人体皮肤病、神经衰弱、风湿、解除疲劳等有极好的疗效。

2003年11月,西昌京华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数千万元,开发集餐饮、娱乐、温泉、桑拿保健中心、民族风情园、民族风情大型歌舞表演台、民族文化、彝族达体舞、对脚舞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喜德阳光温泉大酒店,可一次性接待200人以上的食宿,已经于2004年7月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试营业。

二、喜德的文化旅游保护现状及成果

喜德县被誉为“彝族漆器之乡”,漆器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在邓公馆内仍保存着琳琅满目的漆器,在过去的很多年一直参加国内外许多活动。如1996年在缅甸仰光,2002年工艺美术协会,第一、二、三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第十六代传人吉伍伍且先生被授予“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首届四川省民间工艺百家工艺(彝族漆器)荣誉杰出人”称号等。

阳光温泉大酒店自2004年营业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不仅实现了喜德旅游的“零”的突破,而且为喜德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不少收入。温泉的开发从开始就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注意环境的保护等。文化旅游局对温泉开发的旅游规划也极力倾向打造生态旅游城市,尽力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

喜德县文化旅游局局长马海锁古说:“喜德的旅游与喜德的民族文化是融入一体的,单列开来,都不是喜德的旅游,也不是喜德的文化”。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的基础上,喜德县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路子,紧紧依托资源优势,以“旅游文化大发展”为目标,重点推进以一泉(喜德阳光温泉)、一文(彝族漆

器)开发建设。因此,文景结合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是喜德发展经济的一个重大如破口。

三、喜德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搞好文化产业建设,将境内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投资环境建设,补充完善了《喜德县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规定》。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重点打造喜德县的旅游文化,但在具体的建设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1、开发上资金缺口大。虽然近年来旅游收入大幅度增加,但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还需要大量外来资金支持。但是,从目前的建设开发来看,尚未引进大企业、大财团进行正式开发,资金缺口大。因此,如果找不到足够的后续资本投入,利用资源优势,扩大的开发则可能成为“烂尾”工程。

2、温泉开发模式同质化严重,没有凸显自身特色。温泉属于比较普遍的资源,阳光温泉大酒店的发展模式也具有同质化倾向,不足以吸引游客重复消费。

3、优势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彝族漆器特色突出,附加值高,但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愿意制作漆器的人越来越少,彝族漆器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

4、民族文化与温泉经营结合度不够。漆器做工精致美观,实用性也比较强,但是在生活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只是在一些彝族农家还能看到漆器的使用。而阳光温泉大酒店也是以温泉风光为主要经营模式,民族文化也附带融入了其中,漆器没有很好的运用到酒店的运营中。

四、对喜德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由于喜德县没有其他资源基础,因此现有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重点在旅游。喜德县大力推进“旅游亮县”战略,倾力打造精品旅游景点(阳光温泉、漆器之乡、彝族克智等集风景、文化于一地的旅游胜地)。所以,在开发建设时更应该注重细节上的问题。

1、注重低成本配套设施建设。喜德要发展成为“攀西彝乡自然生态观光、历史文化领略、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培育成支柱产业,就必须按照规划精致、设计精巧、建设精美、管理精细的要求,把县城打造成西昌周边具有典型彝族特色的精致旅游小城,提高对外形象。喜德乃漆器之乡,又有彝族克智等民族文化,还有火把节等传统的大型节日,因此建立风景与文化并进的文化旅游区是相当有必要的。

2、高效益文化旅游招商。在政府资金缺口情况下,以优惠政策吸引外来资金。合理运用资金,立足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特色,在规划设计上体现民族特色,提高彝族漆器等文化的辐射面、影响度。

3、整合式第三产业开发。现有旅游相关企业规模小,市场承载能力弱,产业效益与竞争力尚未突出;彝族漆器、服饰等旅游商品未能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因此,对于民间手工艺品加工、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可以考虑以多种方式集中到温泉开发经营之中,形成规模效应,并由行业协会来制约同质化低水平竞争。

4、转变温泉经营模式。从服务、顾客等各方面入手,转变经营模式,进入主题化、复合型、度假型温泉时代,以温泉带动特色休闲产业发展,实现温泉度假村综合开发价值最大化。

这次暑期实践让我比以前更了解了凉山彝族的民族文化及旅游发展,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喜德县的发展成就是对我党成立九十周年来所作出的努力的诠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喜德的文化旅游发展也逐渐形成了比较全面具体的产业链。把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喜德亮丽宜人的风景相结合,打造喜德的旅游精品,这将成为喜德旅游业的一大辉煌,促进凉山彝族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史资料委员会.凉山文史资料[M].[2]喜德县志编纂委员会.喜德县志[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3]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M].2000.[4]政协喜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喜德县文史》资料第11辑彝族民风民俗集.喜德:[政协喜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2009

[5]喜德县人民政府主编.《四川省喜德县文化旅游资料汇编》.喜德县人民政府主编.2010

第二篇:论贵州旅游业发展

论贵州省旅游业经济政策——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背景资料简介

贵州素有中国“公园省”之称,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食品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非常优越的条件。但是,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阻碍旅游发展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要使得贵州旅游业持续又快又好发展,并把贵州建设成为一个旅游大省,那么,解决旅游发展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是当前贵州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基本情况分析

1、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在2007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6262.89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12亿元人民币。全年旅游收入净增124亿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47%;相当于全省GDP的18%,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5%。各项指标均居西部12省区之首。旅游正在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目前,全省重点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数据显示,目前贵州省已开展经营或已进行规划的有477个旅游区(点),其中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2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个;全省旅游星级宾馆

饭店数量达240家、旅行社达194家、旅游定点接待汽车810辆,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万余人。

2、贵州旅游业当前存在的问题(1)、观念滞后、体制创新不足贵州宏观管理部门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缺乏科学分析和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无规划开发、无序开发、低层次开发问题严重,致使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化结构与整体优势较差。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拉动贵州旅游经济必然首先要求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创新。贵州面对开放、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显然还未完全打破陈旧的发展观念及模式,在旅游市场培育方面并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和创新的思维,大旅游产业观念还未真正树立。

(2)、旅游形象定位不明且宣传力度不够所谓旅游形象,就是指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印象,正确地确定目的地产品的旅游形象有助于旅游业的成功发展、带动旅游经济提升。许多着名的旅游国家或地区成功之处就在于其鲜明的旅游形象定位。贵州旅游业逐步认识到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性,所以自旅游事业开始起步,就尝试为贵州的旅游形象进行定位,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定位,为旅游宣传找到一个突破口。于是八十年代中期,贵州提出了探溶洞奇、观瀑布美、享民族情”的宣传口号,旅游定位是“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大家都说贵州的旅游资源比

起云南、广西毫不失色,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广西俨然成为老大;“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第一春城”的口号撑起云南热火朝天的旅游事业。但贵州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打出具有特色的促销口号,许多景点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阶段。

(3)、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性众所周知,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壮美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以及悠远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可惜的是贵州在发展旅游业,塑造旅游形象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忽视了深层次挖掘资源的文化性。这也是我们和旅游业发达省份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昆明举办的“世博园”、杨丽萍领衔主演的“印象·云南”把云南省的旅游文化产业介绍给了全世界。可提到贵州,游客却很难想到贵州代表性的旅游文化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对策

1、在新形势下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特色性,为把贵州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但贵州旅游业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产业优势,经济效益的获取也远未达到预想目标。因此,贵州旅游业在新的形势下,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突破障碍,使贵州的旅游资源优势。

(1)、强化旅游大管理意识贵州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全面、全方位、权威性的管理,覆盖全行业,对市场的多层次发挥作用,形成调控体系,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旅游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旅游的方式转变。旅游的综合性 和依托性使行业跨度大、行业界线模糊,旅游市场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多,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包揽其它管理部门的职能,对旅游市场的有效管理必然是一种联合管理,应处理好旅游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管理的关 系。相关部门必须把涉及到本部门旅游方面的管理作 为自己份内的事来抓.职责到位.形成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2)、塑造旅游形象,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尽管贵州在塑造旅游形象的道路上走得很艰难,而且成效甚微。

但笔者认为贵州还是必须坚持塑造出一个鲜明、易记的旅游形象,因为形象树立对于贵州旅游持续发展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开发时都是追求一种将整体而非若干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动市场,依靠形象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贵州过去塑造的旅游形象、打出的宣传口号变化太多、特色不明。如今贵州旅游形象定位应站在全国这个角度,从旅游者心理感应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贵州旅游形象设计既要符合自己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脉,又要对市场有吸引力。在对外进行旅游宣传时,应在建立一个总体旅游形象的基础上再针对客源市场的特征予以区划。如贵州的总体旅游形象可定为“神奇贵州多彩风”,然后针对沿海地区推出“原生态自然风光、五彩民族风情”形象;对中原市场推出“绿色喀斯特王国、秀美山水之乡”形象。诸如此类,让贵州首先在世人心中留下一个深刻旅游形象后,又在不同的客源市场拥有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形象。

(3)、突出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当前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经济注入的文化

内涵越多,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越高,竞争力就越强。贵州的旅游文化本底是丰富的,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资源。但现在缺乏挖掘、整合及宣传。贵州可在红色文化、古镇文化、夜朗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屯堡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让贵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紧紧缠绕在一起。在挖掘整合基础上,要将贵州旅游文化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推广出去。其中,举办文化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文化节是结合地方特有人文资源与文化资产所举办的节庆活动,唤起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更成为观光客的主要吸引力,2005年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所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就是一个成功的示例,它为贵州旅游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提升了贵州旅游的文化和品位,但该节目在画面精致性、市场运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要想打造贵州旅游品牌,提高贵州旅游经济效益,仅凭一个黄果树瀑布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贵州拥有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四)、总结 为了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继续增强国内需求增长。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为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一是增强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既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又要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并严格执行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和对困难群体的扶

持力度。二是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流通设施、商业网点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继续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推行医疗服务价格、非义务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合理确定价格和收费标准。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推动存量住房交易。鼓励居民汽车消费。推行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农村和边远地区电信消费。继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发展体育和文化产业,鼓励居民扩大旅游、体育健身和文化消费。

第三篇:论武汉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论武汉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摘 要】要赶上信息时代的大潮,武汉旅游业应大力扶持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完善电子商务的宏观环境;发挥旅游企业的积极作用,实现规模化、网络化经营;加强旅游企业与交通部门的合作。

【关键词】武汉旅游业 电子商务 网络化

一、武汉市旅游产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1.电子商务提高旅游业信息传递速度,宣传效率高

提供旅游服务的企业可以将景观特色、服务设施与交通状况,通过图像、视频等方式发布企业网站,供消费者浏览,并提供旅游过程中相关服务的在线业务查询,通过电子邮件向特定客户发送定制信息。

2.降低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

真正的电子商务是整个产业链实现电子商务,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借助网络信息手段实现信息交流与沟通,交易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实体实现信息整合,这种网络商务活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交换信息数据的成本与效率。

二、武汉旅游业的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电商运营业务不广泛

第三方旅游服务机构对于推动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与协调功能。但是目前来看,武汉这类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对旅游过程中各项业务的整合能力非常有限,大多数网站的工作重点在于网络营销。由于它们并不涉及旅游过程中具体业务的运营,所以提供的服务也仅是停留在线路预订、酒店预订、机票预订等外围服务,这并不是完整的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所以所增创的产值并不高。

2.旅游电商在线服务质量不高

以淘宝网的在线旅游服务为例,机票服务并不是由淘宝本身提供的――淘宝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平台,线上机票预订基本都是中小代理,甚至网络黄牛。这意味着客人每次预订都是向不同的卖家进行,流程、服务都不一样,服务感受差距甚远,如果遇到商务客人经常有的退票、改签,那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而淘宝酒店的问题就为更严重,虚假价格泛滥,客人预订遭遇临时大幅加价已经是普遍现象。淘宝客栈系统号称1.7万家酒店中,以中小代理或黄牛为主,客观上缺乏技术能力实现价格的实时更新,加上卖家需要以低价揽客,所以导致出现大面积价格虚假状况。

3.旅游企业信息化进程改革深度不够

电子商务就是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和管理经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共享及有效利用。但是,多数旅游服务网站只进行旅游业务介绍,而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优势,并未实现客户管理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真正的电子商务并不是只提供一个前台的网站,它还包括为了支持前台网站顺利运营而进行的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革、结构重组等一系列工作。

三、解决对策与建议

对策一:需要政府的鼓励与支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创建良好环境。旅游电子商务要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才能从企业、银行、信息产业、法律等有关部门集中力量解决电子支付、网络安全、网上认证等旅游电子商务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当通过立法使旅游电子商务有法可依。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成文的旅游电子商务法律或政策,这严重制约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可在适当的时候,制定地方性的电子商务法规,使当地旅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有法可依。

对策二:加强旅游企业网站建设和管理

作为旅游企业的网站,首先要提高网站建设水平,要丰富网站的内容,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从原先的图片、文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更加吸引客户的表现形式,比如使用Flash、视频等方式。还要定期更新,使客户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要突出网站的行业背景和地域特色,要从网站的栏目结构设置上体现出特色服务和地域风情。第三要建立在线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体系,根据客户的出游意向、个人兴趣、支付能力和时间等要求,及时生成不同的方案供客户选择。

对策三:为客户在线消费提供安全保障

安全是制约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加强对客户的在线安全服务。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客户的在线消费的安全,一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打击网络犯罪,保障客户信息安全;二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数据加技术、数字签名、数据时间戳和认证中心等技术来保障信息不被恶意黑客盗取修改;三是加强预防网络犯罪的宣传,提高客户的网上安全意识和知识。

总结

由于旅游业电子商务还属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以赶上信息时代的大潮。武汉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主要由于旅游业电子商务的配套设备不完善;网民绝对数不断提高,但购买力不足;国内旅游企业涉足电子商务程度低;国内具有完善功能的旅游企业服务的网站数量少等方面。应大力扶持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完善电子商务的宏观环境;发挥旅游企业的积极作用,实现规模化、网络化经营;加强旅游企业与交通部门的合作,应确保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张莉.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2]巫宁.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旅游电子商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程艳红.我国旅游店子商务发展态势分析[J].江苏商论,2007(7).[4]杨路明.现代旅游电子商务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5]巫宁,杨路明.旅游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四篇:[论文]论台湾旅游业的若干作用和发展特点

近四十年来,台湾旅游业发展迅速,它既从普遍性的角度影响了台湾社会,又从特殊性的角度接受台湾社会施加的影响,两者相互交织。本文拟就台湾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台湾社会的若干政治、经济作用作一探讨。一近四十年来,旅游业在台湾的国际收支、国民所得、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税收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其中一些问题已有论文涉及。这里仅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国际旅游业对台湾国际收支的影响从发展的过程看,国际旅游业对台湾国际收支的影响可分为三个有所不同的阶段。第一,平衡国际收支结构阶段(1956年至1983年前后)。1949年后,台湾经济重建面临的一个极大问题就是外汇,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诸如发展进口替代工作、保护关税等措施,以限制进口,防止外汇流失。从1951年起,台湾开始接受美国的“军援”和“经援”,据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公布的数字,1951一1965年间,台湾接受“经援”和“军援”金额累计达14.8亿美元,“美援”成为刺激台湾经济复苏、平衡国际收支结构的主要力量。由于台湾国际旅游业还处于起始阶段,创汇能力有限,1956—1964年间,台国际旅游接待业创汇累计达2.925万美元。但是,到六十年代中期后,随着“美援”的终止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创汇能力的增强,国际旅游接待业逐步发挥了平衡国际收支结构的积极作用。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台国际旅游接待业弥补外汇逆差的积极作用是相当明显的。1965--1969年间,国际旅游接待业创汇对外贸逆差的弥补率分别为17.2%、35.3%、25.3%、46.7%和34.3%。自七十年代起,台湾外贸开始出现顺差,但我们发现,1970一1982年间,旅游业外汇收入累计达67.4亿美元,而同期台湾国际收支累计余额为72.8亿美元,经常帐收支累计为49.7亿美元,商品与劳务收支累计为47.8亿美元。这表明如果扣除旅游业的创汇收入,该期间台湾国际总收支只有5.4亿美元的盈余,而经常帐项目和商品与劳务项目就要出现17.7亿和19.6亿美元的逆差。第二,调整国际收支结构时期(1983年前后到1992年前后)。从1983年起,台湾对外贸易顺差急速膨胀,1982年的外贸顺差不过是15亿美元,1983年则增加到34亿美元。据统计,1983—1989年间,外贸顺差累计达752.7亿美元。但伴随着庞大的外贸顺差而来的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以及由此衍生的针对台湾的政治压力,八十年代起,美国频频对美台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作出强烈反应,直至威胁要援用贸易法第301条款进行报复。为了维护美台关系,台湾当局不得不采取诸如多次派采购团赴美采购、促使台市对美元大幅升值、开放岛内市场、放宽农产品和消费品的进口限制、降低关税、解除外汇管制等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大都是是牺牲了台湾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有形贸易顺差无法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通过开放国民出岛旅游,以无形贸易的方式把大量的外汇以旅游支出的形式重新流入国际市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缓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而且也可以缓和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衍生的政治压力。据统计,1984--1990年间,台湾国际旅游业创汇累计达117亿美元,而同期出岛旅游支出则大大超过200亿美元。总之,旅游业通过调整国际收支结构表现出来的政治影响已相当明显。[!--empirenews.page--]第三,冲击国际收支结构阶段(1992年前后至今)。进入九十年代,台湾经济的发展大都没有取得预定的目标,而出岛旅游支出却持续扩大。到1992年,旅游外汇支出已达72.8亿美元,而旅游外汇收入只有23.6亿美元,旅游外汇收支呈现49.2亿美元的巨大逆差,成为该台湾国际收支自七十年代以来首次转呈逆差(6亿美元)的主要原因。而据台湾“中央银行”估计,1993年前9个月旅游外汇支出为58.5亿美元,已超过同期外贸顺差的57亿美元,而同期旅游外汇收入只有17.3亿美元,已经严重地冲击着台湾国际收支结构,并且直接影响到台湾经济的总体竞争力。据1993年世界经济竞争力调查表明,台湾的服务业贸易收支状况排在倒数第2位(第40位)[2],主要原因就是旅游业外汇收支逆差不断增大。1993年9月3日,“行政院长”连战指示“财政部”研究采取租税手段,会同相关部门研究以提高签证费和征收观光税等手法阻止旅游外汇支出的持续增大[3],就表明了当局的极度关切。

(二)旅游业对台湾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旅游业在改善台湾经济产业的空间结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逐渐形成西部和北部特别是北部高度工业化,而南部和东部特别是东部较为落后的产业发展局。战后,当局一直寻找开发东部地区的有效方案,旅游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1984年3月,前“经济部长”赵耀东在回答“立委”质询时指出,未来东部的发展方向应该以游事业为考量[4],这是较早地确认旅游业在改善产业空间结构方面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八十年代末,台湾当局正式提出产业东移政策,发展休闲旅游业则成为产业东移政策的核心。1994年1月1日,捷地尔公司投资240亿新台市在台东兴建高尔夫球场、度假村、旅游饭店、购物中心,金盾理想度假村产业公司投资120亿新台市在花莲开发水上花园。“行政院经建会”官员认为,“我们要用捷地尔与金盾的大型投资案,让产业东移看到效果”[5]。在南部,早在八十年代初,投资20亿新台币的高雄国宾饭店开业时就备受瞩目,认为高雄国宾饭店的建设将为高雄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离岛地区,“行政院经建会”和台湾“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报告都说明澎湖应以发展旅游特区为主[6],金门战役国家公园的建立也表明旅游业在金门经济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其次,旅游业对改善台湾经济产业的部门结构有积极的影响,并且极有特色地表现在初级产业上。六十年代末后,随着工商业社会形态的形成,以小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自耕农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1969年,当局制定“新农业政策”也没能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经济低迷状况。七十年代未,农业问题更为突出,使得台湾当局被迫推动第二次土地改革,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旅游业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扮演独特的角色。1978年,以苗栗县大湖草莓园的偶然开辟为发端,旅游业和农业开始实现产业间的结合。从1980年起,台北市“政府”分别在台北市近郊进行辅导观光农场的建设,观光农场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等多种形态,两年间,观光农场就达到280多公顷,数年间就遍布全岛。产业观光区(主要是农业观光区)已成为台湾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光农场的开辟既为旅客提供了参与性极强的旅游产品,又在产业结合的基础上缩小了农产品交易的中间环节,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今,台湾当局在开放农产品市场问题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及岛内利益集团的双重压力。所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实现农业的精致化和服务业化应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一条有益思路,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产业间的结合,而且也是一种产业升级。农业专家李登辉指出,“要将农业与观光、服务业相结合,配合消费形态的转变,才是我们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7][!--empirenews.page--]

(三)国际旅游业的政治影响国际旅游业能起到“民众交流”或“民间外交”的作用,它的发展有助于国(地区)与国(地区)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人民的交流,并在其过程表现其政治属性,如1967年国际旅游年就是要“使旅游成为和平的护照”。由于台湾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特殊性,台湾国际旅游业的政治作用似乎更为突出了。华侨历来被台湾当局视为“革命之母”,当局一直较重视侨务工作,企图加强华侨对台湾当局的向心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台当局的这一企图。长期以来,由于台湾国际旅游业海外促销网络过于薄弱,主要客源的华侨名流和华侨社团素为当局所倚重,成为台湾国际旅游业海外促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七、八十年代,日本游客访台大都由当地的华侨华人旅行业者组织。同时,台当局还对华侨到台湾观光旅游采取诸如提供出入境签证便利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华侨游客市场占台湾国际旅游业海外市场份额多在15%以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江河日下,为了和“非邦交”国家增进“实质关系”,台湾当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商务、文化及观光之类的半官方机构,从事“实质外交”,借以维护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目前,不仅和台湾有“邦交”的少数国家对台湾游客实行免签证优惠措施,甚至许多“非邦交”国家也提供免签证或落地签证措施。更有甚者,近年来台湾当局高层领导直接利用私人“度假”,频频从事“度假外交”,以加强和某些国家的“实质关系”。战后台湾经济发展较快,但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下降以及岛内发生多起政治和社会动荡,使得民众对当局缺乏信心,并产生“信心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旅游业,特别是1979年台当局有条件开放民众出岛旅游和1987年有条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举措,不能说对当局企盼的信心回流没有裨益。因为当时的台湾经济、民众生活和许多国家和地区相较而言还是比较好的,客观上必然增进对当局的信任。二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共性和台湾旅游业发展的个性的统一。从其发展四十年的历程看,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台湾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国际旅游业作为一种“民间外交”,从来就不排除其客观上的政治属性,但台湾的国际旅游业由于其生存发展环境的特殊性,这种政治属性表现得为突出。早在六十年代,蒋介石就说“发展现光事业我们主要的是观光事业有助于经济发展,亦即从其有助于反攻力量之充实着眼,不是苟安,更非为享乐”,这说明旅游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反攻大陆“服务的。进入七十年代,随着台湾当局国际地位的削弱,旅游业则成了“沟通民族情感,促进人类合体之栋梁,实乃粉碎‘共匪’此种孤文之战术之有力武器„„而于我反共复国大业之完成,亦必隆贡献”[8]。1979年,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民众出岛旅游固然有其必然的经济前提条件,但也有其必要的政治前提条件。“政治所寄望出国旅游者,较以往尤为殷切”[9],“除为增加国人见闻外,加强国际民间交流,促进国民外交亦为重要目的之一”[10]。1987年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事实上成了当局大陆政策演变的转折点和新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注意到台湾岛内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呼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逐渐强烈起来了,台当局为什么长期加以打压而终于在1987年底宣布有条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显然和八十年代中期岛内蓬勃发展的民主化运动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当时有许多政治团体就以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为政治诉求,而台湾当局基于对大陆的“反统制”也是开放探亲的重要目的。进入九十年代,台湾政要纷纷赴东南亚“度假”,从而开创了“度假外交”这一“高层出访模式”。[11]突出的政治倾向性于是[!--empirenews.page--] 和旅游业的经济产业属性长期地纠缠在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台湾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国际旅游业的产业主导政策,进而影响到旅游业产业地位的确立。如今台湾旅游业发展落后于许多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突出的政治倾向性就是重要原因之一。2.旅游业实际产业地位和实际产业政策的矛盾。这里首先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旅游业在台湾有否必要确立其重要的产业地位。许多人认为,甚至“观光局”的决策人物也认为台湾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旅游业主要是基于配合外交、经贸需要来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妥的,台湾经济属于一种对外依存度很强的岛屿型经济,并且由于政治上的脆弱性,使得其应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其衍生的政治压力的能力相当弱。因此,大力发展月匠务业应属明智选择.事实上,八十年代起,台湾当局就逐渐认识到服务业将成为经济主要增长源,旅游业当然应该确立其重要的产业地位。就目前而言,旅游业已拥有包括综合、甲种和乙种在内的1,800余家旅游业、90余家国际观光旅馆和一般观光旅馆,各类客房15,000余间以及遍布全岛的颇具规模的观光旅游区;国际旅游业年交易额近100亿美元。这表明旅游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已经在实践中确立其重要的产业地位。但这种重要的产业地位却缺乏适当的产业政策来保障,尤其在产业主导政策上没有因应旅游业的实际生产能力。1981年底,“行政院长”孙运旋在“施政”报告中首次把旅游业列入九项“施政重点”标志着台湾当局正式把旅游业认定为一项产业。但也正如我们在前一部分的分析中所指出的那样,台湾的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很大程度上深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必然地,旅游业的产业主导政策取向被扭曲了,1990年,“观光局长”毛治国指出,鉴于台湾已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配合外交、经贸,以提高台湾整体形象为目的地。就典型地体现了台湾当局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取向。即旅游业作为‘附庸性的,不以创汇为主要目的,带有浓厚事业特征的产业来发展;而不是作为独立的、以创汇为主要目的,坚持旅游业基本经济属性的产业来发展,从而在政策上保障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并支持其生产能力的扩大。3.旅游业管理体制存在不少缺陷。首先,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存在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多元化管理体制的存在是台湾旅游业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1971年“观光局”的成立就是因应了“近年来观光事业由于主管机关过多,其成就上不如理想,应如何谋求统一”的迫切需要。但“观光局”的成立实际上并没有完成“谋求统一”的任务,根据1972年(国家公园法)规定,“国家公园主管机构为内政部”;1982年的《文化资产保存法)规定,“古物与民族艺术之保存、维护、宣扬、权利转移及保管机构之指定、设立与监督等事项,由教育部主管”;“古迹,民俗及有关文物之保存、维护、宣扬、权利转移及管理机构之监督等事项,由内政部主管”;“自然文化景观之维护、保育、宣扬及管理机构之监督等事项,由经济部主管”。“观光局”所能掌握的就只有若干风景特定区。为了协调各部门在旅游监督管理和开发利用中的一致性,台当局于1982年设立一个临时性的松散型组织即“行政院观光资源开发小组”起协调作用。然而,部门主义和本位主义经常制约着协调的有效性。另外,随着七十年代未台湾“地方自治化”进程沏加速,地方政府往往对“观光局”的整体旅游规划计划持不合作态度,从而在垂直面上又暴露其次,行业管理能力长期以来没有质的提高,仅从职能部门管理来看,“观光局”对旅行社和饭店业的行业管理能力就不能让人满意。如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观光局”没能根据当时旅游业萧条的现实有效控制饭店业的过速膨胀,使得饭店业在旅游业萧条时期更加雪上加霜。并且,直到现在,“观光局”似乎也无法解决饭店业中国际观光旅馆和一般观光旅馆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旅行杜业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从1977年起“观光局”鉴于当时岛内旅游行业间的恶性竞争,暂停了旅行业的登记,但这一暂停就是十年。这种暂停政策非但没有解决旅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使得恶性竞争成为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间制约台湾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两大毒瘤”之一。19088年重新开放旅行业登记后,在缺乏有效的控制下,旅行业短短五年间增加了1,200余家,即从1987年的302家增加到1992年的1,500多家。[!--empirenews.page--]4.旅游业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大致说来,北部和南部的旅游业发展较快,而中部次之,东部较慢。1984年时,北部旅游面积密度为1,659.74人次/km2,南部旅游面积密度为1,178.45人次/km2,而中部和东部分别只为454.98人次/km2和241.95人次/km2[15]。到1991年,统计资料表明,在46家国际观光旅馆、48家一般观光旅馆以及19,780间客房中,台北市就分别占了26家、25家和13,073间客房,整个东部只有3家国际观光旅馆和2家一般观光旅馆,在1,373家各类旅行社中,台北市就占了716家,超过总数的一半。一般来说,国际游客的60--70%是集中在北部旅游区。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南部和东部旅游业有望和北部缩小差距。5.岛外--岛内--岛外发展模式的二元经济特征。七十年代前,台湾旅游业基本上处于国际旅游接待业(岛外)阶段。1956年和1970年,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汇分别为14,974人次、47,245人次和93.6万美元、817万美元。而由于居民收入还比较低,台湾社会还处于高度封闭状态。农业社会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还根深蒂固、旅游业本身供给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原因,岛内旅游业还处在萌芽发展阶段。1970年,主要风景区游客不过560余万。进入七十年代后,在国际旅游接待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由于居民收入的较大幅度提高、台湾社会的渐趋开放、传统消费观念的变更以及旅游业供给能力的增强,岛内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台湾旅游业逐渐进入岛外--岛内阶段。1975年,岛内主要风景区游客达到2,357万人,到1985年增加到2,614万,1987年增加到3,368万。目前,岛内旅游人数大致在3,000--4,000万之间。到1979年,台湾当局开始有条件开放居民出岛观光旅游,台湾旅行业开始了国际旅游接待业、岛内旅游业和出岛旅游业三者并行阶段旅游业的岛外--岛内--岛外发展模式最终形成。而1987年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和1990年当局原则同意民众可以观光名义赴大陆探亲旅游时则赋予该发展模式的更加完整的意义。相较台湾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而言,旅游业的二元结构特征始终非常明显。它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即国际旅游业远较岛内旅游业发展的快,国际旅游业中出岛旅游业远较国际旅游接待业发展得快。就第一层次而言,1975—1985年间,主要风景区游客只增加了250万人。八十年代末期,岛内旅游人次更趋减少;经营岛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和饭店业奇缺,而且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扶持,如经营岛内旅游业务的饭店业在整个八十年代处于长期亏损状态。总之,和蓬勃发展的国际旅游业相比,岛内旅游业落后了许多。就第二层次而言,1979--1992年间,人岛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加了1.4倍和2.5倍,而出岛旅游人数和出岛的旅游的支出则分别增加了9倍和12倍,分别达到421万人次和72.8亿美元,致使出岛旅游支出冲击正常的国际收支,引起台当局的高度重视,这表明国际旅游待业和出岛旅游业间也存在明显的二元特征。注释:[1]台湾《中央日报》1994年9月14日。[2]台湾《经济日报》1993年9月3日。[3]台湾《自立晚报》1984年3月14日。[4]台湾《经济日报》1994年1月10日。[5]台湾《中央日报》1995年1月4日。[!--empirenews.page--][6]台湾《中央日报》1995年1月2日。[7]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台湾中华文化大学等编印,1984年版,第3,777页。[8]台湾《自立晚报》1979年1月3日。[9]台湾《自立晚报》1978年10月11日。[10]台湾《中央时报》1994年2月9日。[11]台湾《经济时报》1990年5月18日。[12]李家泉主编《台湾省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出版,第335页。

第五篇: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旅游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叙述了旅游文化的特征,阐述了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重要性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概念解析

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以旅游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和以旅游介体为媒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旅游业则是一门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兴经济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二、关系阐述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有在为旅游业服务过程中才会生机无限,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细致来说,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弘扬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通过旅游文化得以丰富发展和提高。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外出旅游的动机在于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文化还是旅游产品的根本特性,是旅游者最根本的追求与向往,换言之,旅游业生产销售的核心产品必须是拥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因此,旅游开发景区要注重文化内涵,强调文化品味,走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文化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有助于积累或形成旅游业的最终产品即“美好的回忆”,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

三、旅游文化对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关系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综合性、地域性、承袭性、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和服务性。

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一次朝代的更迭,政权的转换,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积淀深厚,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审美趋势、民族性格。旅游文化具有保存、交流、认知、规范、经济、审美、愉悦 启智、凝聚和教化的功能。

旅游业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

(二)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有助于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因此,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注重文化的传承,加强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对我国国际旅游业具有极大的挑战,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完善我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旅游意识,改善旅游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学习旅游文化,对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旅游爱好者来说,能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国旅游资源文化和民族特性,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旅游意识,为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善,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199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项指标(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核心目标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文化能够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素养,加强旅游学科的建设,正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并且促进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与文化并蒂连生,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影响了文化。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不能仅仅从追求财富目标考虑,应当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旅游业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结合部,是综合性产业;保持旅游地社会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旅游地社会文化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享受,良好的居民素质和社会风尚都是宝贵的无形旅游资源,能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对旅游的社会效应给以高度重视并对旅游地进行适当合理的文化调试,以保证其文化环境免遭污染和破坏,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生产要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对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带来的成本支出将是无穷的,也必将是永远的负效益,因此,开发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必须本着“保护第一”的原则,杜绝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的破坏开发,适度开发旅游产品,保持资源的文化特性。

下载论凉山州喜德县文景结合的旅游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凉山州喜德县文景结合的旅游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