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晓峰:用5年搭建一个坚固的金融壁垒
朱晓峰:用5年搭建一个坚固的金融壁垒
配图文字:
(朱晓峰,现任北京农商行副行长,分管财务、营运、信息、发展营销、稽核等部门,农信银资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
曾先后担任建设支行负责人、分行财会部总经理等管理职务,在担任建设银行全国数据集中项目业务专家组组长期间,主持研发了建设银行DCC、CCBS、重要客户系统等大型银行信息系统,为建设银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杰出会计工作者、人民银行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等多项全国性荣誉。2008年,又被北京市政府授予首都劳动英模奖。)2005年,国务院批准组建全国首家省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2007年,北京农商行全方位开展业务和管理的系统性创新,经营业绩大幅提升,资产质量和监管指标全面改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建设和管理提升取得全面突破,实现了整体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完全按照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准,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内控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和市民百姓服务。
2010年,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成功完成新准则会计科目体系转换,实现按新准则编报会计报表,资金债券系统、财务系统、核心系统等主要业务已实现账务核算层面的全面转轨,实施新准则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北京农商行能够如此快速地发展,与政府的支持、人才的引进等各种因素不无关系,其中,有一个人,值得我们铭记,北京农商行副行长——朱晓峰,工商农业银行能够高效地运作而且财会条线再无案件发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位有着40余年财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59岁的行长感叹,“人有三种痛苦,一种是没有能力,甘拜下风的痛苦,二是有能力,不让你干的痛苦,三是明知错,还要跟着走的痛苦,而后两种痛苦,在我身上体现得太大了,所以,到55周岁,我还要做二次起飞,去干自己想干的事。” 于是在2006年,朱行长毅然抛弃了之前在建行所积淀的辉煌荣耀以及获得的高管职位,应邀从上海来到北京,担任北京农商行副行长,分管财务、营运、信息、发展营销、稽核等部门,并受聘为农信银资中心的专家委员会主任,开始着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准备用5年时间,为自己的事业画出一个完满的圆。迄今为止,他在农商行工作的4年,如期地实现了之前的种种计划,包括《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银行会计业务的流程再造以及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措施,等到明年,一个坚固的金融壁垒将由他主导搭建完全。
时间赛跑,全力推出新企业会计准则
朱晓峰行长表示:刚到农商行,看了报表核算体系,极度不适应,北京农商行原来是三级法人的信用社联社改制,整个会计的核算,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标准,也没有统一管理,只是银监会合作部出台了一个信用社时期的指导性会计规则,和规范的银行相比,差了很远,而银监会收的报表会计科目不允许改变,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信息归集,因此许多还在用老报表的联社,在报表出来之后不得不再重新编制一套。
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国际接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它能够真实完整地体现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它能够帮助银行把所有的风险资产进行减值的准备,不然的话,企业业绩看起来辉煌,其实不扎实、空的,如果按照国际准则的要求来讲,减值准备计提、信息披露的话,实际真正的业绩就不好看,新企业会计准则尤其对于国内银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建设银行就是在05、06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因为正好准备上市,必须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来进行核算,和信息的对外披露。而农商行整个系统建设发展落后于自身业务的发展,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已经势在必行了。
面对这种情况,朱行长想到了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步,先把内部的核算按照01准则80%的进行变动,然后对外报送的时候再还原到之前的科目去,对内按照01准则核算,这样就能够比较贴近其他银行,在2006、2007两年,完成了第一步。紧接着,在2008年开始了第二步计划——实施新会计准则。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牵涉到一个庞大金融体系的转换,朱行长先和国家会计管理学院进行沟通之后,举行了全行骨干会计关于新会计准则的概念、重点以及内容的培训,这样使大家思想上有一个共识之后,09年开始着手进行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
还没开始实施,就面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农商行真正全部按新企业会计准则来操作的话,农商行将变成巨大的亏损,因为原来底子是空的,如果提计所有的披露,带来的效果是农商行所有的利润是负数,会是一个巨大的亏损,而这种巨大亏损会给整个北京市和群众带来大的不良影响,会直接造成股东对其失去信心导致撤资,在进退两难的地步怎么办?
商榷之后的决定是先实行两个准备:一个是贷款的减值准备,另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实力进行非信贷资产的部分减值准备。在减值准备过程中,将财务管理系统、资金债券投资系统、信贷管理系统都按照新企业会计核算,这三个系统是新企业准则核算的关键,如果成功了,则可以一气呵成地替换主机的核心科目,把整个会计的体系转到新会计准则体系。
这个设想并没有一帆风顺,在09年底,眼看着资金债券投资系统和信贷管理系统两大系统上不了线,这直接影响到体系的替换,因为这种替换的核算只能在年底进行,如果在年中进行,又牵涉到新老报表重新接轨,问题更大。
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朱行长果断决定采用备用方案——剥皮。这是他研究出一个对应方法,后来也被其他的联社所借鉴:对原来的业务代号对应的核算做小的修补,然后业务代号对应的会计科目全部重新按照银监会统一的模板进行归类。
2010年1月1日早上9:30,焕然一新的系统准点上线时间。因此,北京农商行成为了全国首家农字头的有核心系统原滋原味的会计科目和报表归结、信息发布的银行。
这次上线得到银监会的高度评价,农商行是所有的银行中第一家上线的,和银监会的报表系统也全都对上了,而这个项目从业务需求的提出、测试、上线,并且在年终决算日既做决算又替换科目,一次性准时到位,可谓安排周密精心。目前,上市银行需要做的8项减值准备,农商行现在有2项在做,等到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其他6项也可以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从而具备上市条件。
运筹帷幄,实现通存通兑又加强风险防控
和国际的接轨工作已经搭出了一个框架,接下来是银行本身业务的需求的提高和改善了。朱
行长有着40余年的财会经历,他向笔者历数了银行整个会计个人业务、公司业务、所有柜台操作体系的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手工处理,所有的流程都是手工进行,包括手工记账、手工登记簿、手工计息等等,而第二个过程则是单机版,工作人员开发一些小的程序,各个银行独自使用,到了第三个阶段,开始了城中网,以一个省为单位,所有的核算连接起来,到第四个阶段,全国银行的数据集中,数据集中的程度从之前的省扩大到全国,银行经历了由手工处理到系统化的流程处理的过程,而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五阶段,按照效率提高的要求,来做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必须是速度、风险两手抓。用朱行长的话来说,就是“能够一个人做的事就不能让两个人来做,能够后台集中处理的,就不让前台来做,能够不一手清的尽量不让一手清。既要避免一手清,又要提高效率,就需要流程再造。”
这就是进行流程再造的意义所在,为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还需要达到风险高度控制的目的,应用验印系统、支付密码,保证的付款人的帐不会被扣错。
“我读书的时候运筹学就学得特别好,是与生俱来的,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当中。”朱行长在处理一件复杂的事情时,他能够把一个整体分步骤切割好,一起运行,然后全部推上。流程再造就被定成了两大目标,第一目标,分成七个阶段。
第一个目标:全行实现通存通兑;人民银行的交换票据提回后台集中处理。通存通兑意味着什么呢?举个简单的例子:都在商行开户有资金结算往来的甲乙两方,甲方给到乙方一张支票可以到任意一家农商行取现,审核完后马上可以通兑,十分钟后就可以到账。其次,风险高度控制,实行凭密凭印双控,印鉴和支付密码,农商行的验印系统已经在8月份整体上线了。
这是流程再造的第一目标,在朱行长的运筹下,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了80%,胜利在握,这项功能在北京实现的银行还不多,工行是其中一家,而他们的建模花了半年时间,而北京农商行建模只花了50天。
而明年的第二目标则更加强了风险防控。比如对公业务,前台接单、扫描、等待返回信息,后台将扫描的关键字段打碎,随机发到屏幕,由外包公司确认,所有拆碎确认好的信息再归集回到前台。前台柜员不负责记账,不干预帐户的处理,等于是杜绝了一手清。再如授权业务,前台将卡、身份证,直接扫描到后台,后台确认,这样实行远程授权,控制了个人业务的授权,避免了柜员将授权过程虚置的状况。等到明年这些目标都实现,北京商业银行,将能够超越北京所有的银行。
爱心防护,健全风险防控制度呵护会计人
朱行长对银行操作风险有独到的理解和敏锐的把握,北京农商行财会条线连续4年未发生案件,在担任建行财会部总经理11年期间未发生案件,这在全国银行界也属于独树一帜的。“我成天研究如何防止作案,我采取的种种制度防范,就像孙悟空在唐僧在外面划一个圈,妖精要吃唐僧肉,一进圈,就会嗞嗞地冒火花,谁做坏事就发现。”
但是,这种风险防控的机制依赖于管理者的监督,如何让这种制度脱离人的监控而依然维持低风险呢?朱行长在春节期间,在家里苦思冥想,研究出了四个制度:会计管理人员对重大会计风险工作职责;重大会计风险事项的承诺制;非现场监测制度;承诺制的检查方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环壁,从全行4000多人里拉出全行900多人进行管理,形成一个网状,然后去控制全行的风险。检查检测制度,理出重大风险事项每天填单确认、上收备案。然后再由负责人抽查档案,看录像确认员工是否做到。
“我以心换心,向大家讲解,这四个制度的出台是为了爱护每一位员工。我利用晚上时间,进行风险防控宣讲大会,给所有会计员工,剖析案例,讲解风险防控的要点等等,让大
家体会到我的用心良苦,推行这样的制度,是为了爱护集体,爱护个人,爱护家庭,保人平安。”就这样,制度出台,系统改造、检查机制,再加上情感交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信贷上公审8人,没有一个会计人员,我感到非常欣慰,说明我爱护了四千多号员工。”
这样的制度能够杜绝内部人员的监守自盗,是独一无二的,而他推出的对账方式,同样是中国只此一家。上海建行,一次对账需要花费一千多万的成本,而农商行采用客户自主对账,要让客户知道自己保护自己金钱的安全,利用网银推行一个结算制,变成客户的自主行动。对公业务,一年对四次帐,一个月的有效期,没有及时对账的,控制重控凭证的出售,客户将无法取现,而网银客户,没有及时对账,一旦需要交易时,系统设置则会提示对账。这种独一无二的对账方式,既缓解了会计人的压力又节约了成本,而且,绝对有效。
朱晓峰行长在他的财务生涯中建立了屡屡奇功,他对自己的事业研究永不满足,精通业务,并且具有出色的统筹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表达能力,而且,秉承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宗旨,在自己的事业上耕耘不辍,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之前的荣誉与地位,在北京商业银行的4年里,将一个功底最差的金融之家领到了先进水平,也无怪乎建行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会点名批评人力资源部,将在自己眼前的人才放掉而不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