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08:4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旅游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旅游调研报告》。

第一篇:民族旅游调研报告

浅析如何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

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进一步打造“中国回族文化展示地”旅游品牌,根据县委、政府部署和安排,镇党委协同纳家户村村两委班子日前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县的纳家户村旅游文化进行调研.一、杨和镇纳家户村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现状我县总人口20.4万人,有汉、回、满等13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8%。其历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不断的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她包含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饮食、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回族特色建筑等,而杨和镇纳家户村更是回族重要聚居区和发祥地,之所以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之所以被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将其打造为我县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她以中华回乡文化园为依托,深度开发宁夏世界穆斯林城,推进了中国回族文化和世界穆斯林文化的展示.在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

旅游景观,这里遗留着明朝时期的清真寺古建筑和回族民族特色建筑,而这正是大批游客心仪纳家户的重要理由。

1、历史文化

回族是由波斯和中亚地区各族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唐宋时期到元代快速发展,进入明代,回族人进一步融合了汉、蒙、维吾尔等族人并不断得到繁衍,回族居住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为当代回族的分布奠定了基础。

宁夏是历史悠久的回族聚居区。早在宋代、西夏时期,就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大食人在宁夏一代定居。而素有盛名的纳家户则是宁夏伊斯兰“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分布代表。目前,伊斯兰教已不单纯是宗教,而是一支建设美好宁夏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

2、回族饮食文化

回族具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积累并创造了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的民族特色佳肴。手抓羊肉、羊杂碎、贺兰山野蘑菇面、糖醋鲤鱼、油香、馓子等清真菜和清真食品都使很多游客吃了忘返;回族特有的盖碗茶由茶叶配以各式干果、糖类,五颜六色,味道醇香,营养丰富,是回族饮食文化中的又一地方特色的饮食。而伴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全羊宴、烤全羊等具有千年历史的美食开

始重放光彩。即传承推广了宁夏回族饮食文化,又达到了以食促游,以食创收。

3、特色体育、民间文化

“踏脚”随着丝绸文化繁盛时期由伊斯兰教徒传入中国,是一项对抗性活动,也是回族人外出的防身之术。一般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艺高低自由对峙。随着时代的发展,“踏脚”已逐渐成为人们在农闲时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现在文艺工作者根据“踏脚”改编的“踏脚舞”,已多次获奖,而且已经成为代表宁夏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传统表演项目。

每年九月至十月间 “中国西部民族花儿歌手邀请赛”,全国各地的民歌选手齐聚中华回乡文化园一展民族文化。而其中宁夏的“花儿”以悠扬的旋律和直白的唱词,展示出宁夏回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特色民居

在社会的发展当中,回族的家庭居室与汉族的建筑已无很大的差别,但回族的民居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室内陈设和装饰上。传统的回族家庭,进门正面的案桌上,设有香炉、香瓶和香盒;有的家庭中间摆放经匣,装有《古兰经》等经

典。回族室内一般不臵人物或动物画,一般以山水风景、几何图案取代,挂历也是印有伊斯兰教历与公历相对照的,图案以著名的清真寺为主。一般回族家庭多在清晨、傍晚点燃苏荷香使房间空气保持清新。回族家庭庭院总是保持干净整洁,院子中间种植葡萄、玫瑰等花卉植物,使得生活更加幽雅。

二、杨和镇纳家户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契机

1、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打造。永宁县委政府连续几年经济会议提出了旅游发展纳家户的战略决策,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倾斜,给杨和镇纳家户村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2、良好的发展空间。纳家户村毗邻109线,纳家户清真大寺是典型的中国殿堂式清真寺,现在纳家户清真大寺-中华回乡文化园-鹤泉湖旅游线路已成精品旅游线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拉动了永宁县民族文化旅游向前发展。

3、中华回乡文化园中回族原创舞蹈月上贺兰作为中国回族文化走出国门的表演节目,在国人和世人面前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回族文化。这也给回族聚居区和发祥地杨和镇纳家户村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天赐良机。

三、杨和镇纳家户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旅游硬件建设,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搞好民族文化旅游,应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丰富多彩的展览出民族文化,应避免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因地制宜,加强组合,包括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主题不同的文化遗产景观组合等。加强民俗村,歌舞广场等硬件建设,如发展回族民俗游,把当地回族的民俗风情(包括服饰、居住、饮食、歌舞、婚俗、回族刺绣等)组合后向游客集中展示,吸引游客。同时也给那些没有机会向更多游客进行展演的单项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可谓一举多得。加强行业管理,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区居民进行专门培训,进行民族统一着装,学会简单的伊斯兰语。对古街进行进一步的休憩修葺完善,构建回族文化建筑群,打造精品回族一条街。

2、重视节庆、广泛宣传。一是积极鼓励、支持文化创作和民族研究。我区的回族研究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回族文化论坛、研讨会为主要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宣传宁夏的一个重要平台。二是回族民间节庆尤其是回族节庆本身就是一项价值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在这一大项目下又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子项目,可以说民间节庆是集中展示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佳平台,例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首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不断引导、积极宣传民间节庆。其次,在重视开展民间节庆的基础上,汇集众多的遗产项目,策划举办多项融经贸、体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节庆活动,如“中国回族节日精品游”等通过多种媒体的全方位宣传,使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回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不同的展演形式闪亮登场,让参观者大饱眼福,也让来自民间的艺人或表演者,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得到收获,提高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3、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与可持续发展。一是以旅游开发促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两者并不对立,只要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所用,而科学的开发行为带来的效益是促使资源得以更好的保护。二是用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随着杨和镇纳家户村旅游品牌价值升位,应抓紧对弥足珍贵的回族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在遵循保留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前提下,开发出我县区域内的以展示回族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众多旅游活动与旅游景观,进一步丰富杨和镇纳家户村旅游内容,突出杨和镇纳家户村文化旅游内涵,保持杨和镇纳家户村旺盛的生命力与吸引力。三是搞好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我县民族文化遗产、特色工艺的多数传承者和拥有者因开展旅游增加了自身收入,改善了生活,甚至脱贫致富,使他们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要把我县民族文化遗产、特色工艺的传承者和拥有者更多的投入到我县的旅游经济发展,促使他们提高保护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加入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从而保证我县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关于全县民族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民族旅游发展情况,推动我县民族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根据县政协主席办公会议和年初工作计划安排,10月23日,县政协组成调研组对我县民族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召开了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县政协委员参加的专题调研座谈会,听取了情况通报并进行了讨论交流。通过调研,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全县民族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民族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先后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荣获“中国雪地风筝之乡”“黑龙江省门球之乡”等荣誉称号。2018年1到9月份,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8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旅游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73%,拉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14.4亿元,直接带动就业5000人,间接拉动就业20000人。

(一)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扎实推进景区景点建设。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蒙古族风情,差异化、梯次化、标准化开发县内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拳头旅游产品。连环湖温泉景区是省内临湖而建体量最大的室内外温泉景区,景观温泉、别墅温泉和康养温泉闻名遐迩,特别是今年新启动的蒙医药温泉养生苑,填补了我省此类旅游产品的空白。阿木塔蒙古风情岛成为省内唯一、国内最大的以哈布图?哈萨尔祭祀文化为主、以东北民俗文化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相融合为切入点的民族文化景区。富裕正洁寺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园林,被批准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大庆研究院,现正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此外,吉禾民族赛马场、多克多尔山等民族文化景区景点均有力拉动县域旅游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全县共建有景区景点14处。其中,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2处,2A级景区3处。连环湖温泉景区、阿木塔蒙古风情岛景区、银沙湾景区荣获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龙江10大美景和大庆10景等殊荣。

(二)把握旅游发展新动向,稳步推进旅游营销策略提档升级。紧跟当前国内外旅游客源新变化,主动与旅游中介机构对接沟通,不断扩大旅游客源市场,确保游客接待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充分发挥“旅游+互联网”作用,深化与新浪黑龙江、网易等网络媒体线上线下合作,特邀旅游达人对旅游产品进行即时性描写,在“新浪直播”“映客直播”平台开展网红直播,“水韵草原、渔牧之乡”线上宣传话题点击量突破3千万。在大庆市委党校、县天湖宾馆、阳光温泉假日酒店、客运总站、富裕正洁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旅游咨询触摸查询台屏,方便了游客线上旅游查询。结合县域旅游资源特点推出了杜尔伯特草原风情自驾游、自助游、主题游、定制游等精品旅游线路14条,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美誉度和吸引力。

(三)举办大型文体赛事,提升全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进一步丰富个性化旅游产品,开拓多元目标客源市场,不断探索尝试将体育赛事、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推动县域旅游业多元发展。近年来,我们连续成功举办了3次国际冰雪汽车挑战赛、2届国际雪地风筝大赛、3届省级垂钓公开赛、2次龙菜烹饪大赛。同时,我们还举办了那达慕大会、民族文化节、开湖节、渔猎文化节、帐篷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开湖节和渔猎文化节正申报省级最具品牌价值生态鱼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类赛事和节庆活动,拉动每年新增游客20万人次,助推杜尔伯特旅游向四季均衡方向发展。

(四)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助力旅游地服务功能大幅提升。按照建设特色美丽乡村、打造现代草原新城和旅游名城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生态、市政、交通、安居 “四大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3.6%,城乡广场公园等群众休闲健身场所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高铁每日经停23对,城乡公路里程达252公里,村屯巷道硬化达119公里,城镇化率、农村住房砖瓦化率分别达到38.9%、69.5%。为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求,全县发展旅行社(门市部)5家,建有宾馆、旅店165家,拥有床位5000张,其中准星级以上15家、4星级2家。全县有特色农家、牧家、渔家、林家乐等260家,其中省三星级旅游家庭旅馆26家。拥有各类特色田园风光采摘园300家、特色蒙古包7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3个,有效支撑了休闲观光游的蓬勃发展。

(五)加快旅游产业融合,促进旅游惠民红利不断放大。持续推进旅游业与三产深度融合,努力带动广大农牧民致富增收。突出“土地围绕旅游种、畜牧围绕旅游养、生意围绕旅游做”这一主题,全力推动农产品进景区,全县以绿豆、荞麦为重点的杂粮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万亩增加至50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60万亩,已全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土鸡、蛋鸭、肉鹅等饲养量达数百万只。这些农副产品很多都通过景区营销推介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全县共有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商店70余家,主要销售农副产品、畜产品、工艺品、地工产品等6大类100余种,切实丰富了游客的“购物袋”“后备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在民族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客源市场不稳、产品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影响,民族旅游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挖掘不深。最具民族特色的“乌力格尔”“好来宝”、民族婚礼演绎以及四胡演奏等民族文化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

二是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不紧,精品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不强。敖包祭祀、篝火晚会、安代舞、民族美食流于一般形式,优秀的民族歌舞还停留在舞台和广场,没有走进旅游景区。作为我县主打品牌的蒙医药温泉养生产品起步时间短,知名度小,没有形成产品号召力。

三是整体性不强。我县的民族旅游景点不少,但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各个景区都各自为战,缺乏整体的规划,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串联,很难给游客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民族文化挖掘力度,突出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渊源所在。我县民族旅游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注重特色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弘扬。要保护好那些体现着民族特性、属于杜尔伯特文化的精华部分的文化,包括民族的习俗、礼仪、宗教、文学、艺术、建筑、遗迹、体现民族特色的景观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旅游文化的保护涉及面广,政府要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多种职能。旅游企业作为民族旅游的开发者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中获利最多,是民族文化保护理所当然的主体,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把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保护性开发,变资源优势为旅游发展优势。

(二)建立政府主导的协调机制,引导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到民族旅游发展中。在民族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寻求一种科学的旅游开发模式,实施民族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调动更广泛的社会主体成为民族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开发者和受益者,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农民对旅游影响态度消极和参与度不高问题。

(三)做好旅游品牌营销策划,充分发挥旅游活动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我县民族地区优势,把民族文化旅游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特色旅游品牌纳入旅游整体形象宣传计划,利用各种渠道,全方位、多层次拓展宣传营销辐射面。充分释放“开湖节”“渔猎文化节”“雪地风筝赛”等活动的独特感召力,同时,提升那达慕大会、多克多尔山祭祀、民族赛马等活动的参与度,扩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我县旅游新名片、新爆点。

第三篇:关于全县民族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民族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民族旅游发展情况,推动我县民族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根据县政协主席办公会议和年初工作计划安排,10月23日,县政协组成调研组对我县民族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召开了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县政协委员参加的专题调研座谈会,听取了情况通报并进行了讨论交流。通过调研,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全县民族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民族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先后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荣获“中国雪地风筝之乡”“黑龙江省门球之乡”等荣誉称号。2018年1到9月份,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8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旅游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73%,拉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14.4亿元,直接带动就业5000人,间接拉动就业20000人。

(一)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扎实推进景区景点建设。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蒙古族风情,差异化、梯次化、标准化开发县内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拳头旅游产品。连环湖温泉景区是省内临湖而建体量最大的室内外温泉景区,景观温泉、别墅温泉和康养温泉闻名遐迩,特别是今年新启动的蒙医药温泉养生苑,填补了我省此类旅游产品的空白。阿木塔蒙古风情岛成为省内唯

一、国内最大的以哈布图?哈萨尔祭祀文化为主、以东北民俗文化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相融合为切入点的民族文化景区。富裕正洁寺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园林,被批准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大庆研究院,现正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此外,吉禾民族赛马场、多克多尔山等民族文化景区景点均有力拉动县域旅游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全县共建有景区景点14处。其中,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2处,2A级景区3处。连环湖温泉景区、阿木塔蒙古风情岛景区、银沙湾景区荣获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龙江10大美景和大庆10景等殊荣。

(二)把握旅游发展新动向,稳步推进旅游营销策略提档升级。紧跟当前国内外旅游客源新变化,主动与旅游中介机构对接沟通,不断扩大旅游客源市场,确保游客接待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充分发挥“旅游+互联网”作用,深化与新浪黑龙江、网易等网络媒体线上线下合作,特邀旅游达人对旅游产品进行即时性描写,在“新浪直播”“映客直播”平台开展网红直播,“水韵草原、渔牧之乡”线上宣传话题点击量突破3千万。在大庆市委党校、县天湖宾馆、阳光温泉假日酒店、客运总站、富裕正洁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旅游咨询触摸查询台屏,方便了游客线上旅游查询。结合县域旅游资源特点推出了杜尔伯特草原风情自驾游、自助游、主题游、定制游等精品旅游线路14条,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美誉度和吸引力。

(三)举办大型文体赛事,提升全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进一步丰富个性化旅游产品,开拓多元目标客源市场,不断探索尝试将体育赛事、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推动县域旅游业多元发展。近年来,我们连续成功举办了3次国际冰雪汽车挑战赛、2届国际雪地风筝大赛、3届省级垂钓公开赛、2次龙菜烹饪大赛。同时,我们还举办了那达慕大会、民族文化节、开湖节、渔猎文化节、帐篷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开湖节和渔猎文化节正申报省级最具品牌价值生态鱼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类赛事和节庆活动,拉动每年新增游客20万人次,助推杜尔伯特旅游向四季均衡方向发展。

(四)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助力旅游地服务功能大幅提升。按照建设特色美丽乡村、打造现代草原新城和旅游名城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生态、市政、交通、安居 “四大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3.6%,城乡广场公园等群众休闲健身场所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高铁每日经停23对,城乡公路里程达252公里,村屯巷道硬化达119公里,城镇化率、农村住房砖瓦化率分别达到38.9%、69.5%。为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求,全县发展旅行社(门市部)5家,建有宾馆、旅店165家,拥有床位5000张,其中准星级以上15家、4星级2家。全县有特色农家、牧家、渔家、林家乐等260家,其中省三星级旅游家庭旅馆26家。拥有各类特色田园风光采摘园300家、特色蒙古包7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3个,有效支撑了休闲观光游的蓬勃发展。

(五)加快旅游产业融合,促进旅游惠民红利不断放大。持续推进旅游业与三产深度融合,努力带动广大农牧民致富增收。突出“土地围绕旅游种、畜牧围绕旅游养、生意围绕旅游做”这一主题,全力推动农产品进景区,全县以绿豆、荞麦为重点的杂粮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万亩增加至50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60万亩,已全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土鸡、蛋鸭、肉鹅等饲养量达数百万只。这些农副产品很多都通过景区营销推介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全县共有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商店70余家,主要销售农副产品、畜产品、工艺品、地工产品等6大类100余种,切实丰富了游客的“购物袋”“后备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在民族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客源市场不稳、产品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影响,民族旅游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挖掘不深。最具民族特色的“乌力格尔”“好来宝”、民族婚礼演绎以及四胡演奏等民族文化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

二是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不紧,精品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不强。敖包祭祀、篝火晚会、安代舞、民族美食流于一般形式,优秀的民族歌舞还停留在舞台和广场,没有走进旅游景区。作为我县主打品牌的蒙医药温泉养生产品起步时间短,知名度小,没有形成产品号召力。

三是整体性不强。我县的民族旅游景点不少,但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各个景区都各自为战,缺乏整体的规划,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串联,很难给游客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民族文化挖掘力度,突出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渊源所在。我县民族旅游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注重特色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弘扬。要保护好那些体现着民族特性、属于杜尔伯特文化的精华部分的文化,包括民族的习俗、礼仪、宗教、文学、艺术、建筑、遗迹、体现民族特色的景观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旅游文化的保护涉及面广,政府要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多种职能。旅游企业作为民族旅游的开发者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中获利最多,是民族文化保护理所当然的主体,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把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保护性开发,变资源优势为旅游发展优势。

(二)建立政府主导的协调机制,引导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到民族旅游发展中。在民族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寻求一种科学的旅游开发模式,实施民族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调动更广泛的社会主体成为民族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开发者和受益者,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农民对旅游影响态度消极和参与度不高问题。

(三)做好旅游品牌营销策划,充分发挥旅游活动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我县民族地区优势,把民族文化旅游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特色旅游品牌纳入旅游整体形象宣传计划,利用各种渠道,全方位、多层次拓展宣传营销辐射面。充分释放“开湖节”“渔猎文化节”“雪地风筝赛”等活动的独特感召力,同时,提升那达慕大会、多克多尔山祭祀、民族赛马等活动的参与度,扩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我县旅游新名片、新爆点。

第四篇:民族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日,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财工委在时副主任的带领下,到县文化体育局进行了关于泸西县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

一、近年来民族文化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彝族文化为主打,努力实施“民族文化工程”、“精品工程”,在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打破地域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精神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同时,逐步完善运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挖掘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全县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我县传统民族文化。

我县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结晶,涵盖在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产技术和工艺技能等方方面面。为传承、保护、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打造“阿庐文艺”精品,我县曾组建了彝族“羊头鼓舞”大型广场文艺表演队、壮族“虫茧巴乌”演奏队和“洞经音乐”演奏团,成立了“城子古村”开发领导小组。同时,以“阿庐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成立了“阿庐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研究并编辑出版了《阿庐文化》刊物;并以省、州、县的大型文化活动为契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和排练演出,邀请省、州专家进行指导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根据《云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普查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要求,我县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并报请州政府审批,将“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汉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四类17个项目公布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其中,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3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7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6个。今年还争取资金2.1万元对7个文化传承人进行了补助。在17个项目中,重点对向阳乡阿乌族的“古代兵器舞”和“泸西木雕”进行了深挖。其中,把《泸西木雕》的制作技艺和工艺制成光碟,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省文化厅,申报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2008年,我县投资70余万元修复了西寺,投资90余万元对逸圃、石洞村汉代文化进行考古发掘,使我县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保护。在开展“泸西县民族文化普查”和“阿庐文化”重点片区调查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和编辑了《泸西县文化艺术志》、《民歌集成》、《民舞集成》、《民间器乐集成》和民间传说《飞鹤集》等书册。编纂保存了一些民间歌曲、故事、谚语、歌谣、戏曲、曲艺音乐、舞蹈、器乐等文化形式,同时,编辑出版了近16万字的《泸西阿庐文化调查》一书,以及40万余字的《阿庐文化》系列从书,投资17万元出版了《菊谱新诗》、5万元出版了《石洞•逸圃考古发掘》,创作了《阿庐文化》杂志,完成了13万字的《话说红河•泸西篇》编撰工作。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阿庐风光、风情、传说、工艺和饮食,以及阿庐由来、阿庐方言、阿庐文物等9个方面的内容,并在县文化馆建立了保护名录档案。

(二)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今年县文体局充分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作用,针对土地开展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文艺队下乡演出,宣传相关政策。此外,为推进烟农文化学校建设,我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文艺进村演出活动,并创作了四口快板《说说烟农学校》、小品《烟嫂烟哥哥》等文艺节目,将烤烟生产和烟农文化学校建设的互惠互利,用文艺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万元在午街铺镇凤舞村和山林哨建盖了民族文化培训室、活动室和陈列室,投资90万元即将开工建设永宁、旧城、三河文化站,投资40万元建设旧城村民族文化广场,投资26.4万元在午街铺镇11个村委会建设了11个篮球场。县文化馆还充分利用阿庐文化中心、秀山休闲广场等条件较好,人口集中的地方,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娱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了县文化体育局的工作汇报和走访了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之后,一致认为:当前我县的民族文化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之下,紧紧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束缚,我县民族文化工作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县本身就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较难平衡,建设和吃饭的予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下,也千方百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了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许多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文化建设大项目,大资金无法落户我县,使我县缺少建设民族文化的大手笔,给文化工作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困扰。再者由于各级财政尚有不少迫在眉睫的民-

生问题都无法解决,根本不可能充分顾及到看似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文化事业,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工作爱谈不爱投的局面。

(二)基层文化工作开展困难。

许多乡镇由于工作格局的实际情况和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不够,基层文化工作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基层文化工作仅限于乡镇机关内打场球,搞场文娱表演。全盘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文化工作在基层服务发展,传承文明,更新观念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

(三)民族文化产业化启动困难。

一个与泸西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形式或实体的挖掘整理、宣传打造、直至市场化运作将是提升泸西城市品位、宣传泸西旅游形象,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省我州都有许多成功先例,社会各界的期望值也较高,大家都在讨论以文化提升GDp的可能性,然而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民族文化产业化产展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充裕的资金投入,容易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鲜明的民族文化形式以及非常专业的艺术人员、策划人员目前我县都不具备或不成熟,结果只能是谈的多、动的少,也给文化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三、工作建议

(一)建议县人民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二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三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四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一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

(二)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泸西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开展有价值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使广大老百姓在吃饱穿暖之余玩得潇洒、过得愉快,远离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活动。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我县民族文化形象。

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影视剧等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炒作我县历史、人文地理、民族文化方面一些较有特色的东西,促使外界关注泸县、对泸西感兴趣、想到泸西走一走、看一看,提升泸县人气、汇拢四方宾客,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为此,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启《黑虎将军》、《马缨花》两部本土影视剧的拍摄筹备工作。

(四)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建阿庐艺术团。

目前的县级艺术团队还是要以政府扶持为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民族文艺团队,广泛网罗各类突出的文艺人才,并解决其后顾之忧,以艺术团为基地,收集整理我县各类音乐、舞蹈、器乐、戏剧等传统民族文化形式并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宣传展示和重点打造,宣传泸西,宣传阿庐古洞,在此基础上再来逐步寻求民族文化市场化运作和树立泸西民族文化品牌之路。

第五篇:旅游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的成功运作,我乡旅游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一、旅游现状

2006年,我乡开始实施“旅游兴乡”战略,几年来,通过内部挖潜和招商引资,使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支柱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浏河人家”,“浏阳河第一湾”,“湘东第一洞”等带有农业休闲气息的旅游品牌。目前,共有以“浏河人家”为品牌的农家休闲山庄56家,每日可接待游客4000多人,日营业额可达2万多元,安置当地农村劳动力近400人,并有效地促进了种养业和招商引资地发展。

二、存在不足

××农家休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表现为客源不稳定,外地游客少,经营方式单一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没有形成特色,不论是老式土砖瓦房,还是红砖楼房,都没有经过造型,没有农家特色,缺乏景区建筑风格。没有菜园、果园、花园、池塘等,不象农家,而象农村的都市,游客来过、吃过、玩过、住过以后,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不知什么是真正的“农家乐”。

2、服务质量不高。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服务项目单一,不能为游客提供娱乐休闲、健身运动、商务会议等方面的服务。大多数来农家休闲的游客主要停留在吃一餐饭,打一阵牌。同时,大多服务人员受文化、素质、涵养、见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在形象礼仪、经营理念、创新意识、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

3、缺乏统一规划。大多农家休闲项目是当地群众利用自有的住屋,自发兴办的,都没有进行统一规划,随意性较大。加上政府投入小,部门介入少,调控乏力,对农家乐的数量控制、质量把关、地域分布、配套功能设施、层次类型、宣传筹划等没有一个整体规划,难以形成规模品牌,产生整体效应。

4、相关服务缺乏。一是缺乏交通工具,沿线没有公共汽车,附近也没有出租车,游客乘车不方便,游客有急事需到浏阳租车,耗时费力,极不方便。二是缺乏医疗条件,游客身体偶有不适,求医、购药困难,健康缺乏保障。三是居住条件不优。多数农家乐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厕所卫生、居住条件都存在较大差距,三、发展优势

我乡位于风景秀丽的浏阳河中上游,面积256.8平方公里,人口3.5万,距离浏阳市区22公里,现有森林26万亩,其中国家生态效益林8万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绿化率90以上,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揭开她迷人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有湘东第一溶洞—古风洞、浏阳河第一湾漂流、浏阳湖等蓍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地下迷宫”空岗山,峭壁千仞的天岩寨等尚待开发的景点,今年年底,双江电站将建成蓄水,形成“浏阳河第一湖”的美景。不久,华南虎将放归××,将使××闻名海内外,极大的促进××发展,除自然景观外,××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有李志民、张凯和叶子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也有江大仙人庙等道教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庙观。近年来,我乡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公害蔬菜、绿色水果、栀子花、黑山羊、科学试验田等产业已具规模,并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观光带。游客来到××,浏阳河沿岸风光和风味独特的浏阳河农家休闲可以怡情,可以忘情,让人留连忘返。

四、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对我乡农业旅游的投入,实现“旅游兴乡”。

(二)工作目标

1、我乡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农业生产的观赏性,合理规划,形成农业观光带,同时加大对农业观光带配套设施的投入,由政府对“浏河人家”农家休闲品牌统一规划设计,重新定位,实现农业观光游与农家休闲共同开发,让旅游与农业齐头并进,比翼双飞。

2、招商引资4—5千万元,对我乡两个较大的旅游项目“古风山庄”,“天人绿谷”进行“二次开发”,将它们建成集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娱乐休闲,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服务项目。

3、双江电站建成后,招商引资2—4千万元,利用电站库区近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将双江电站库区建成我市最大的“水上乐园”,为都市休闲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将双江水上乐园与浏阳河第一漂联合,丰富浏阳河第一漂的内涵,对大溪河和小溪河沿线进行全方位立体开发。

4、借助世界濒危种—华南虎即将落户我乡这一全世瞩目事件,以及长沙引水工程即将启动,进一步向外推介“绿色××、生态××、清新××”。以此为核心,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农业休闲观光区”,使××农业观光旅游融入浏阳市域经济,服务“长株潭”。

五、工作措施

(一)政府组织,统一规划

为全面推进我乡旅游开发,由乡政府出面组织,为旅游开发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牵头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发展思想观念方面做好对群众的引导工作的同时,对旅游项目,政府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规划,明确重点;二是建立规范,明确要求;三是适当投资,建好基础;四是抓好宣传,开发市场。

由市领导牵头,会集旅游、国土、规划、建设、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打造“××旅游区”发展模式,对我乡旅游项目的规范、设计、管理、分布、档次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布局科学合理,整体呈现农家特色。农业观光带与农家休闲要整体开发,小型农家休闲按照笼中有禽,栏中有畜,塘中有鱼,园中有菜的庭院经济进行布置,中、大型农业休闲项目可以考虑采用庄园开发的模式进行整体布置。

(二)加强管理,提升质量

制定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管理细则,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顿、检查、验收,对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符合要求方准挂牌营业,达不到要求的予以整改。对新办的要求经过相关职能部门验收、审批后方能挂牌营业。

为加强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由政府牵头,成立××农业观光旅游协会,让旅游景点、公司、种养专业户与休闲农庄建立联系网,加快我乡其它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进度。为做好接待,加强对外联络,更好的推介××旅游,以村为单位成立接待中心,负责对外来信来访,协调处理有关事项,以便改进服务,让游客满意。

对挂牌营业的,制订行业标准,开展“星级评比授牌”和“共产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促使经营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对违章经营者进行处理打击。

(三)加大宣传,打造品牌

一是在农家乐外界环境做文章,通过建立“农家展览馆”、“土特产专卖店”,在浏阳市区,杨高、荷石公路入口,浏永公路设立大型广告宣传牌。二是建筑设计凸显农家特色,或装饰农家特色建筑等多种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农家特色文化,让人一入××就觉得有农家味。二是与旅行社联姻,依托浏阳旅游资源,打造“××农家乐一日游”精品路线。三是定期开展策划活动,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策划的同时,政府将定期组织新闻记者、旅行社到××考察,帮我乡从游客的角度发现卖点,进行策划。四是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辅之以广告和专题活动的策划运作,扩大去我乡农农业观光旅游的知名度,把××农家乐打造为知名休闲品牌。该文章由www.xiexiebang.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要搞好我乡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当前工作千头万绪,首先是做好制定实施细则和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当前工作困难重重,最困难的是缺少人才与资金,因此,要加快发展,我们在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同时,请求上级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给予我们更大的支持。

下载民族旅游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旅游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旅游调研报告

    2016旅游调研报告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知道:旅游业是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性产业,旅游购物不仅是旅游者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目的地创收的重......

    旅游调研报告

    旅游调研报告范文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的......

    旅游调研报告格式

    旅游调研报告范文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的旅......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缓,利用暑期,我走......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 ***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额盆地南缘、准噶尔盆地西缘,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全县总面积6106平方公里,边境线......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也刻不容缓,利用暑期,我走访了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村寨--......

    民族文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我县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彝族文化为主打,......

    发展旅游调研报告

    发展旅游调研报告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绿色朝阳产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繁荣发展,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