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体心理辅导大纲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院(部):
系(室): 新闻传播学院 应用心理学系 总学时: 36 学分:
2课程性质: 必修
执 笔 人: 杜艳飞
课程编码: 4024025 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 审 核 人: 张雨海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程,以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为基础,丰富了心理治疗技术领域,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技术支持。其先修课程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团体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团体咨询的技术,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理论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
教学内容:
1.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2.领导者的功能
3.团体辅导开始前领导者的任务
教学要求:
1.了解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过程
2.知道团体准备阶段的特点及领导者的任务
教学重点:
1.根据团体准备阶段的特点制定团体活动方案
教学难点:
1.根据团体准备阶段的特点制定团体活动方案
(二)团体心理辅导创始阶段
教学内容:
1.团体的起始技术
2.起始阶段领导者的任务
教学要求:
1.了解团体心理辅导起始阶段的技术 2.知道团体起始阶段的特点及领导者的任务 教学重点:
1.团体起始阶段的领导者的任务 2.起始阶段的技术
教学难点:
1.根据团体起始阶段的特点制定团体活动方案 2.灵活应用起始阶段的技术
(三)团体心理辅导过渡和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1.过渡阶段的特征和技术 2.过渡阶段领导者的任务
教学要求:
1.了解团体心理辅导过渡阶段的技术 2.知道团体过渡阶段的特点及领导者的任务 教学重点:
1.团体过渡阶段的领导者的任务 2.过渡阶段的技术
教学难点:
1.根据团体过渡阶段的特点制定团体活动方案 2.灵活应用过渡阶段的技术
(四)团体的工作及结束阶段 教学内容:
1.工作阶段的特征和技术 2.工作阶段领导者的任务 3.结束阶段的特征和技术 4.结束阶段领导者的任务
教学要求:
1.了解团体心理辅导工作阶段的技术 2.知道团体工作阶段的特点及领导者的任务 3.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结束阶段的技术 4.知道团体结束阶段的特点及领导者的任务 教学重点:
1.团体工作和结束阶段的领导者的任务 2.工作和结束阶段的技术
教学难点:
1.根据团体工作和结束阶段的特点制定团体活动方案 2.灵活应用过渡和结束阶段的技术
第二部分实训
(一)第一单元增强自我认识 教学内容:
1.营造融洽的团体气氛 2.促进成员非语言互动 3.总结分享团体经验
教学要求:
1. 掌握建立正向团体气氛的技术 教学重点:
1.建立正向的团体气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二)第一单元增强自我认识 教学内容:
1.营造融洽的团体气氛
2.以往经验中寻找支撑自己的力量 3.总结分享团体经验 教学要求:
1.掌握分享技术 2.掌握团体讨论技术 教学重点:
1.团体讨论技术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三)第一单元增强自我认识 教学内容:
1.营造融洽的团体气氛 2.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 3.制定团体规范
教学要求:
1.掌握建立团体规范的技术 教学重点:
1.制定团体规范的技术 教学难点:
1.成功地制定出本团体的规范
(四)第一单元增强自我认识
教学内容:
1.促进成员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2.心理剧的表演流程
3.校园心理情景剧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要求:
1.掌握心理剧的流程 教学重点:
1.体验心理剧表演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五)第二单元澄清价值观 教学内容:
1.价值观探索的技术 2.总结分享团体经验 教学要求:
1.掌握团体活动的技术 2.掌握价值观探索的技术 教学重点:
1.分享价值观 教学难点:
1.建立正向的活动气氛
(六)第二单元澄清价值观 教学内容: 1.澄清价值观 2.分享价值观
教学要求:
1.掌握价值观探索的技术 教学重点:
1.分享价值观 教学难点:
1.建立正向的活动气氛
(七)第三单元规划未来 教学内容:
1.增强成员的时间观念
2、对未来的规划
教学要求:
1.掌握规划未来的活动技术 教学重点:
1.增强时间观念和规划未来的活动 教学难点:
1.建立正向的活动气氛
(八)第四单元团体结束聚会 教学内容:
1.团体结束阶段的技术 2.分享团体收获 3.团体评估
教学要求:
1.掌握团体结束的活动技术 2.掌握团体结束后的评估技术 教学重点:
1.团体结束的评估技术 教学难点:
1.建立正向的活动气氛
第三部分习题、讨论
1.复习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和领导者的角色,下节课,会在每组中选择同学做领导者,一个观察员负责观察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并做记录。2.制定招募海报。准备招募面谈。3.制定团体计划书。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期末考试为笔试,考试形式为闭
卷
七、参考附录
(一)教材选用
《团体心理咨询》樊富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二)主要参考书
《心理咨询与治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杰拉尔徳·柯瑞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
八、学时分配表
第二篇:03372团体心理辅导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课程代码:3372)
考
试
大
纲
目录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1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2 第一章 团体辅导概论„„„„„„„„„„„„„„„„„„„2 课程内容 „„„„„„„„„„„„„„„„„„„„„„„„2 考核目标 „„„„„„„„„„„„„„„„„„„„„„„„2 第二章 团体咨询与治疗理论„„„„„„„„„„„„„„„„3 课程内容 „„„„„„„„„„„„„„„„„„„„„„„„3 考核目标 „„„„„„„„„„„„„„„„„„„„„„„„4 第三章 团体领导者 „„„„„„„„„„„„„„„„„„„6 课程内容 „„„„„„„„„„„„„„„„„„„„„„„„6 考核目标 „„„„„„„„„„„„„„„„„„„„„„„„6 第四章 团体发展阶段„„„„„„„„„„„„„„„„„„„7 课程内容 „„„„„„„„„„„„„„„„„„„„„„„„7 考核目 „„„„„„„„„„„„„„„„„„„„„„„„„7 第五章 领导团体的基本技术„„„„„„„„„„„„„„„„8 课程内容 „„„„„„„„„„„„„„„„„„„„„„„„8 考核目标 „„„„„„„„„„„„„„„„„„„„„„„„9 第六章 团体计划„„„„„„„„„„„„„„„„„„„„„10 课程内容 „„„„„„„„„„„„„„„„„„„„„„„„10 考核目标 „„„„„„„„„„„„„„„„„„„„„„„„10 第七章 团体焦点„„„„„„„„„„„„„„„„„„„„„11 课程内容 „„„„„„„„„„„„„„„„„„„„„„„„11 考核目标 „„„„„„„„„„„„„„„„„„„„„„„„11 第八章 团体活动„„„„„„„„„„„„„„„„„„„„„12 课程内容 „„„„„„„„„„„„„„„„„„„„„„„„12 考核目标 „„„„„„„„„„„„„„„„„„„„„„„„13 第九章 团体评价„„„„„„„„„„„„„„„„„„„„„13 课程内容 „„„„„„„„„„„„„„„„„„„„„„„13 考核目标 „„„„„„„„„„„„„„„„„„„„„„„„14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5 附录„„„„„„„.„„„„„„„„„„„„„„„„„„„„„1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一门兼具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应用的课程。它既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提供团体途径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又可直接指导学校心理教育的团体实践操作。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和指导的一种辅导方式。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既可用于治疗各种心理疾病和解决人的心理社会适应问题,又以发展为目标,旨在开发人的心理潜能。因此,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教育、发展、预防和治疗四个功能,具有互动性强、效率高、效果易巩固等特色。本课程的总目标包括:①系统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技术和方法;②培养有效领导团体的能力和技能;③培养团体心理辅导的初步科学研究意识与能力,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
(三)学习本课程之前,考生最好系统学习过咨询心理学、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等相关心理学专业课程。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章有:不同理论取向的团体咨询与治疗理论、技术和方法(第2章);领导团体的基本技术(第5章);团体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效果评价(第6、7、8、9章)。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团体辅导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团体的概念及特征;理解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治疗的关系;掌握团体的类型;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含义、功能和目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团体的概念
(一)什么是团体
(二)团体的特征 第二节 团体的类型
(一)根据团体目标分为七类团体
(二)同质团体与异质团体
(三)结构式团体与非结构式团体
(四)发展性团体、训练性团体与治疗性团体
(五)封闭式团体与开放式团体 第三节 团体心理辅导
(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二)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治疗的关系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第四节 团体辅导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
(二)发展功能
(三)预防功能
(四)治疗功能 第五节 团体辅导的目标
(一)团体辅导目标的功能
(二)团体辅导目标的分类及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团体的类型
(二)团体心理辅导
(三)团体辅导的功能
(四)团体辅导目标的功能、分类和内容
四、考核要求
(一)团体的类型
1.识记:同质团体、异质团体、结构式团体、非结构式团体、封闭式团体、开放式团体。
2.领会:教育团体、讨论团体、任务团体、成长团体、咨询与治疗团体、支持团体、自助团体。
(二)团体心理辅导
1.识记:团体心理辅导的含义。
2.领会: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团体心理辅导与团体心理治疗的关系。
(三)团体辅导的功能
1.识记:团体辅导的四个功能。
(四)团体辅导目标的功能、分类和内容 1.识记:团体辅导目标的四个功能。2.领会:团体辅导目标的分类和内容。
第二章 团体咨询与治疗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心理分析式团体治疗等10个不同理论取向的学派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分析式团体治疗等10个不同理论取向的学派的治疗原理、治疗目标、治疗过程、治疗技术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心理分析式团体治疗理论
(一)心理分析式团体的目标
(二)心理分析的基本原理
(三)心理分析的基本技术
(四)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二节 行为主义团体治疗理论
(一)行为治疗的原理
(二)行为治疗的技术
(三)行为治疗团体的阶段
(四)行为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三节 阿德勒式团体治疗理论
(一)阿德勒式团体治疗的原理
(二)阿德勒式团体发展阶段
(三)阿德勒式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四节 存在主义团体治疗理论
(一)存在主义团体治疗的原理
(二)存在主义团体治疗的目标
(三)存在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五节 格式塔团体治疗理论
(一)格式塔团体治疗的原理
(二)格式塔团体治疗的技术
(三)格式塔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六节 理性情绪团体治疗理论
(一)理性情绪团体治疗的原理
(二)理性情绪团体治疗的目标
(三)理性情绪团体的治疗技术
(四)理性情绪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七节 现实治疗团体理论
(一)现实团体治疗的原理
(二)现实团体治疗的过程
(三)现实团体治疗的技术
(四)现实治疗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八节 个人中心式团体治疗理论
(一)个人中心式团体治疗的原理
(二)个人中心式团体治疗的过程
(三)个人中心式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九节 沟通分析式团体治疗理论
(一)沟通分析团体治疗的原理
(二)沟通分析团体治疗的过程
(三)沟通分析团体治疗的技术
(四)沟通分析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十节 心理剧团体治疗理论
(一)心理剧团体治疗的原理
(二)心理剧团体治疗的过程
(三)心理剧团体治疗的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一)心理分析式团体治疗目标、原理、基本技术及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二)行为团体治疗的原理、技术、阶段及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三)阿德勒式团体治疗的原理、发展阶段及领导者角色与功能
(四)存在主义团体治疗的原理、目标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五)格式塔团体治疗的原理、技术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六)理性情绪团体治疗的原理、目标、技术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七)现实团体治疗的原理、过程、技术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八)个人中心式团体治疗的原理、过程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九)沟通分析式团体治疗的原理、过程、技术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十)心理剧团体治疗的原理、过程和技术
四、考核要求
(一)心理分析式团体治疗目标、原理、基本技术及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1.识记: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否定、退化、投射、转移、反向形成、合理化、抗拒、移情、反移情、领悟、修通的含义。
2.领会:心理分析式团体治疗目标;团体成员抗拒行为的表现和处理方法;自由联想的实质和使用方法;解释的含义及应用原则;梦的实质和梦分析的价值;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二)行为团体治疗的原理、技术、阶段及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1.识记:增强、角色示范、行为预演、教导、认知重建、同伴系统的含义。
2.领会:行为治疗的特征;行为团体治疗的优势;行为治疗团体的阶段;行为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3.简单应用:增强、暂时契约、角色示范、行为预演、教导、回馈、认知重建、问题解决、同伴系统等技术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4.综合运用:利于所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制定针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团
体辅导方案。
(三)阿德勒式团体治疗的原理、发展阶段及领导者角色与功能 1.识记:社会兴趣、家庭星座、生活方式的含义;生活方式的五种基本错误。
2.领会:阿德勒学派的理论观点;阿德勒式团体发展的四个阶段;阿德勒式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四)存在主义团体治疗的原理、目标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1.识记:自我觉察、存在焦虑、死亡、意义追求、孤独与关联等的含义;自我超脱者的五个心理特征。
2.领会:存在主义治疗的原理及假设;存在主义团体治疗的目标;存在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五)格式塔团体治疗的原理、技术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1.识记:未竟事物、回避、神经症层次、对话实验、轮流交谈、预演技术、翻转技术、夸张实验的含义。
2.领会:格式塔团体治疗的目标;此时此地者的人格特征;五种主要的抗拒模式;格式塔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3.简单应用:语言活动模式、承担责任技术、对话实验、轮流交谈、想像法、预演技术、翻转技术、夸张实验、梦分析等方法的使用要求。
4.综合运用:利于所学原理、技术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理性情绪团体治疗的原理、目标、技术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1.识记:艾利斯的人性观;必须信念的三种形式;非理性信念的三个典型特征。
2.领会:理性情绪治疗的基本假设;产生情绪困扰的11种非理性信念;ABC理论;理性情绪团体治疗的目标;领导者角色与功能。
3.简单应用:理性情绪治疗的认知策略、情绪策略、行为策略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七)现实团体治疗的原理、过程、技术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1.识记:四种心理需求;统合行为的四个要素;成功认同、失败认同的含义。2.领会:现实治疗的基本假设;现实团体治疗的基本原理;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的特征;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3.简单应用:策略性询问技术、自我成长自助技术、幽默技术、矛盾
技术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八)个人中心式团体治疗的原理、过程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1.识记:真诚一致性、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的含义。
2.领会:个人中心式团体治疗的人性观;个人成长的治疗性条件;治疗关系的特征;治疗过程的特征;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九)沟通分析式团体治疗的原理、过程、技术及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1.识记:父母式自我状态、成人式自我状态、儿童式自我状态、禁令、反禁令、生活脚本的含义。
2.领会:沟通分析团体治疗的基本假设和原理;自我状态理论;策略性游戏的本质和特征;生活脚本的四种类型;团体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3.简单应用:结构分析、沟通分析、游戏分析、生活脚本分析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4.综合运用:运用所学原理、技术和方法,能够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沟通形态。
(十)心理剧团体治疗的原理、过程和技术
1.识记:心理剧的含义。
2.领会:心理剧治疗的原理;心理剧的构成要素;导演的基本功能;心理剧的基本过程。
3.简单应用:自我介绍、角色转换、独白、替身技术、镜照技术、魔
幻商店、未来投射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4.综合运用:能够利用所学原理、技术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某些实际
问题。
第三章 团体领导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团体领导者的角色;深刻理解领导者的素质;掌握协同领导的模式和技巧;熟练掌握高效能团体领导者的训练途径,以及建立个人领导风格的原则。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团体领导者的角色
(一)领导者的角色
(二)调解员的角色
(三)教育者的角色
(四)好朋友的角色
(五)治疗师的角色 第二节 团体领导者的素质
(一)团体领导者的人格特质
(二)团体领导者的职业道德 第三节 协同领导者
(一)协同领导的优势
(二)协同领导的模式 第四节 成为一个有效领导者
(一)高效能团体领导者的训练途径
(二)建立个人领导风格的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团体领导者的角色
(二)团体领导者的素质
(三)协同领导模式及有效领导者
四、考核要求
(一)团体领导者的角色
1.识记:领导者的五种角色。
(二)团体领导者的素质
1.识记:优秀的团体领导者的六个基本条件。
2.领会:团体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团体领导者应遵循的职业道德。
(三)协同领导模式及有效领导者 1.识记:协同领导的三种模式;领导风格的含义及类型。
2.领会:协同领导的优势;高效能团体领导者的训练途径;建立个人领导风格要遵循的九个原则。
3.简单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分析自己的领导风格,并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第四章 团体发展阶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团体发展阶段的划分;理解团体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团体成员的主要任务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熟练掌握不同类型团体聚会开始的使用方法和团体主题引导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团体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团体发展五阶段论
(二)团体发展三阶段论
第二节 团体初期定向探索阶段
(一)团体初期阶段的特征
(二)团体成员的任务
(三)领导者的任务
(四)不同类型团体聚会开始的方法 第三节 团体转换阶段
(一)团体转换阶段的特征
(二)团体成员的任务
(三)领导者的任务
(四)焦虑与矛盾冲突的控制 第四节 团体工作阶段
(一)团体工作阶段的特征
(二)团体成员的任务
(三)领导者的任务
(四)团体凝聚力与团体效能
(五)团体主题的引导 第五节 团体巩固与终结阶段
(一)巩固与终结阶段的特征
(二)团体成员的任务
(三)领导者的任务 第六节 团体追踪与评价阶段
(一)团体成员的任务
(二)领导者的任务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团体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团体初期定向探索阶段
(三)团体转换阶段
(四)团体工作阶段
(五)团体巩固与终结阶段
(六)团体追踪与评价阶段
四、考核要求
(一)团体发展阶段的划分
1.识记:Garland等人提出的团体发展的五个阶段;Schutz等人划分的团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团体初期定向探索阶段
1.识记:团体初期阶段的特征。
2.领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团体成员的主要任务以及成员可能出现的问题。
3.简单应用:不同类型团体聚会开始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三)团体转换阶段
1.识记:团体转换阶段的特征。
2.领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团体成员的主要任务以及成员可能出现的问题。
3.简单应用:成员焦虑反应的识别方法以及处理团体矛盾冲突的方法。
(四)团体工作阶段
1.识记:团体凝聚力的含义;团体工作阶段的特征。2.领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团体成员的主要任务以及成员可能出现的问题;高凝聚力团体的主要特征;富有成效的工作团体要具备的典型特征。
3.简单应用:团体主题引导方法的使用。
(五)团体巩固与终结阶段
1.识记:团体巩固与终结阶段的特征。
2.领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团体成员的主要任务以及成员可能出现的问题。
(六)团体追踪与评价阶段
1.领会:团体成员的主要任务以及成员可能出现的问题;领导者的主要任务。
第五章 领导团体的基本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积极倾听、反映、澄清、面质、概述、微型演说和提供信息、鼓励和支持、团体基调设定、自我开放、截断、引导的含义;掌握积极倾听、反映、澄清、面质、概述、微型演说和提供信息、鼓励和支持、团体基调设定、自我开放、非言语反应技术、截断技术、引导技术的具体功能、使用原则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积极倾听
(一)积极倾听的含义
(二)积极倾听的使用方法 第二节 反映
(一)反映的含义与种类
(二)反映的功能 第三节 澄清
(一)澄清的含义
(二)澄清的功能 第四节 面质
(一)面质的含义
(二)面质的类型
(三)建设性面质的原则 第五节 概述
(一)概述的含义
(二)概述的功能
(三)概述的使用原则 第六节 微型演说和提供信息
(一)微型演说的含义与功能
(二)提供信息的含义与功能 第七节 鼓励和支持
(一)鼓励和支持的含义
(二)鼓励和支持的功能与方式 第八节 团体基调的设定
(一)团体基调的含义
(二)团体基调的设定方法 第九节 自我开放
(一)自我开放的含义
(二)自我开放的功能与形式 第十节 非言语反应技术
(一)眼睛的有效运用
(二)声音的有效运用
(三)非言语反应的训练方法 第十一节 截断技术
(一)截断的含义
(二)截断的适用情景与策略
(三)截断的使用原则 第十二节 引导技术
(一)引导的含义
(二)引导的功能
(三)成员沉默的原因
(四)引导成员发言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积极倾听、反映、澄清、面质、概述
(二)微型演说和提供信息、鼓励和支持、团体基调设定、自我开放、非言语反应技术
(三)截断技术和引导技术
四、考核要求
(一)积极倾听、反映、澄清、面质、概述
1.识记:积极倾听、反映、澄清、面质、概述的含义。
2.领会:积极倾听的使用方法;反映的功能及使用方法;面质的类型及使用原则;概述的功能及使用原则。
3.简单应用: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能够进行一些实践尝试。
(二)微型演说和提供信息、鼓励和支持、团体基调设定、自我开放、非言语反应技术
1.识记:微型演说、提供信息、鼓励与支持、团体基调、自我开放的含义。
2.领会:微型演说、提供信息的功能;鼓励和支持的功能与方式;团体基调的设定方法;自我开放的功能和四种形式;眼睛的有效运用方法;声音的有效运用的方法;非言语反应的训练方法。
3.简单应用: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进行团体领导技能的自我训练和提升。
(三)截断技术和引导技术
1.识记:截断、引导的含义。
2.领会:截断的适用情景和策略;引导的功能;成员沉默原因的分析及引导发言的方法。
3.综合运用: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主动尝试在生活、工作情景中巧妙使用。
第六章 团体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团体形成之前领导者和团体成员的主要任务;深刻理解团体形成之前的计划拟订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熟练掌握团体聚会计划的拟订与设计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团体形成之前的任务
(一)领导者的任务
(二)团体成员的任务
第二节 团体形成之前的计划拟订
(一)谁带领团体
(二)团体规模
(三)开放式或封闭式团体
(四)团体聚会时间
(五)聚会场所的选择与布置
(六)招募与筛选成员
(七)团体聚会的次数
(八)选择团体聚会的频率与时间段
(九)团体契约的鉴定
第三节 团体聚会计划的拟订与设计
(一)领导者要明确的问题
(二)团体聚会计划的范例
(三)团体计划的设计项目
(四)拟定团体聚会计划的误区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团体形成之前的任务及计划拟订
(二)团体聚会计划的拟订与设计
四、考核要求
(一)团体形成之前的任务及计划拟订
1.识记:团体契约的含义及内容。
2.领会:团体形成之前领导者的任务及团体成员的任务;团体规模的影响因素及人数限制;不同性质的团体聚会时间;聚会场所的安排原则;招募成员的方法;团体书面公告包含的要素;筛选成员的方法;确定团体聚会次数、聚会频率的原则。
(二)团体聚会计划的拟订及设计
1.识记:团体计划的设计项目。
2.领会:领导者需要明确的问题;典型的团体聚会计划的范例;拟订团体计划的误区及处理方法。
3.综合运用:利用所学原理和知识,尝试设计一些团体聚会计划,并能够客观地做出评价。
第七章 团体焦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团体焦点、绕圈发言、两两配对、团体深度、团体深度图的含义;掌握团体焦点方建立方法;掌握团体焦点的维持的时机和方法;掌握团体焦点的转换和深化的时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团体焦点的建立
(一)叙述明示法
(二)活动聚焦法
(三)绕圈发言
(四)两两配对活动 第二节 团体焦点的维持
(一)维持团体焦点的时机
(二)维持团体焦点的时间
(三)维持团体焦点的方法 第三节 团体焦点的转换
(一)转换团体焦点的时机
(二)团体焦点转换的方向性
(三)团体焦点转换的方法 第四节 团体焦点的深化
(一)团体焦点深度图
(二)团体焦点深化的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团体焦点的建立
(二)团体焦点的维持
(三)团体焦点的转换与深化
四、考核要求
(一)团体焦点的建立
1.识记:团体焦点、绕圈发言、两两配对的含义。
2.领会:叙述明示、活动聚焦、绕圈发言、两两配对的使用方法。
(二)团体焦点的维持
1.领会:团体焦点的判定及选择维持时机的方法;团体焦点维持时间的选择方法;团体焦点维持的常用方法。
(三)团体焦点的转换与深化
1.识记:团体深度、团体深度图的含义。
2.领会:团体焦点的转换时机、方向性和常用方法;团体焦点深化的策略。
第八章 团体活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团体活动的含义、意义和使用原则;掌握团体活动的常见类型、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团体活动说明、指导的要点;熟练掌握团体活动结束之后的处理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团体活动的价值及使用原则
(一)团体活动的含义
(二)团体活动的意义
(三)团体活动的使用原则 第二节 团体活动的类型
(一)书写活动
(二)肢体活动
(三)配对活动
(四)绕圈发言
(五)创造性道具
(六)美术工艺活动
(七)幻想活动
(八)阅读活动
(九)回馈活动
(十)信任活动
(十一)经验性活动
(十二)道德两难活动
(十三)团体决策活动
(十四)触摸活动 第三节 团体活动的指导
(一)团体活动说明的要点
(二)团体活动指导的要点
(三)团体活动结束后的处理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团体活动的价值及使用原则
(二)团体活动的类型
(三)团体活动的指导
四、考核要求
(一)团体活动的价值及使用原则
1.识记:团体活动的含义。
2.领会:团体活动的意义和使用原则。
(二)团体活动的类型
1.识记:书写活动、变换座位、兜圈子、价值序列、家庭雕塑、基点活动、配对活动、幻想活动、的含义。
2.领会:语句完成、列清单、记录反应、日记等书写活动的含义、功能及使用方法;肢体活动的意义、形式及使用方法;配对活动的类型、功能及使用方法;绕圈发言的形式、功能及使用方法;创造性道具的类型及使用方法;美术工艺活动的含义及功能;幻想活动的类型和功能;阅读活动的含义及功能;回馈活动的形式和使用原则;信任活动的功能和常见类型;经验性活动的含义和类型;道德两难活动的含义及功能;团体决策活动的功能;触摸活动的含义、类型及使用要求。
3.简单应用:尝试将所学知识在工作和生活领域中运用。
(三)团体活动的指导
1.识记:团体活动处理的含义。
2.领会:团体活动说明的要点;团体活动指导的要点;团体活动结束后的处理要点;选择处理活动的主要方法。
第九章 团体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了解团体评价、行为计量法、过程性评估、总结性评估、追踪性评估、团体动力的含义;掌握团体评价的方法;掌握领导者评估团体的作用和方法;掌握成员自我评估的方法;掌握评估团体进程的方法和程序;掌握评估团体动力的作用和主要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团体评价的方法
(一)行为计量法
(二)心理测验法
(三)问卷调查法 第二节 领导者评估团体
(一)领导者评估团体的作用
(二)领导过程的评估 第三节 成员的自我评估
(一)成员自我评估的作用
(二)成员参与度评估
(三)成员行为改变程度的评估 第四节 团体结果的评估
(一)团体结果评估的方法
(二)团体结果评估的程序 第五节 团体进程的评估
(一)过程性评估
(二)总结性评估
(三)追踪性评估 第六节 团体动力的评估
(一)团体动力的含义
(二)团体动力的评估
三、考核知识点
(一)团体评价的含义及方法
(二)领导者评估团体及成员自我评估
(三)团体结果、团体进程及团体动力的评估
四、考核要求
(一)团体评价的含义及方法
1.识记:团体评价、行为计量法的含义。
2.领会:行为计量法的优点;心理测验法的使用;问卷调查法的使用。
(二)领导者评估团体及成员自我评估
1.识记:领导者评估团体的相关问题。
2.领会:领导者评估团体的作用、领导过程评价表及团体记录表;成员自我评估的作用、成员参与团体程度的评价表和行为改变的自我评价表。
(三)团体结果、团体进程及团体动力的评估
1.识记:过程性评估、总结性评估、追踪性评估、团体动力的含义。
2.领会:团体结果评估的方法和程序;团体进程评估的方法及使用;团体动力评估的作用及使用。假互动模式的类型。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考试要求
(一)考核考生对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考生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这是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指考生对考试范围内的各章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应该熟记并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为使考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基本要求,本大纲在下面“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做出具体规定。
(二)考核知识点:指各章中需要考核的部分。在本大纲中,对于各章节的内容规定了若干个知识点,具体知识点又可以分成若干个知识细目。
(三)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指考生应该把握知识点的程度,它是本课程进行命题时的基本依据。本大纲结合《团体心理辅导》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4个不同认知层次的具体要求:
(1)识记:是认知能力的最低层次,它要求考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牢记、再现和再认,并能够准确地表述以前学习过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说明它们的含义和具体内容。
(2)领会:是认知能力在识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要求考生通过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学习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辨别一些有关命题的真伪。
(3)简单应用:是认知能力发展的较高层次。它要求考生在识记、领会基本概念和有关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初步运用这些概念、原理进行推理和判断,分析并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4)综合运用:是认知能力的最高层次。它要求考生在识记、领会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够把学习过的多个知识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到比较抽象、比较复杂的理论和现实中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上述4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
三、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
(1)《团体咨询治疗与团体训练》,刘勇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刘勇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樊富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四、关于本课程考试的几个问题
(一)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本课程考试评分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
(三)本课程考试题型有6种,分别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四)本课程考试卷面主观性试题比例为40%~50%,客观性试题比例为50%~60%。
(五)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较易、中等难易、较难、难度较大4类题目之间的大致比例,是2:3:3:2。
(六)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4类题目,各占分数的20%、30%、30%、20%。
五、本课程自学方法指导
自学考试是一种开发性的教育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考生个人自学以及社会助学,来达到国家考试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从考试类型上看,自学考试又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考生只要能够达到自学考试各科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即可通过这一科目的考试。认真自学是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自学考试并取得学历资格的基础。考生如果希望以自学为主通过考试,应在自学中注意以下事项:
(1)应依据本课程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对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学习,在通读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重点学习那些必须考核的内容。
(2)应注意把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自己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这样有助于考试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有关概念、理论、原理、技术和方法,并以此努力提高自己的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技能。
(3)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的自学考试辅导班,以便系统深入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六、本课程的考试范围
本课程选用刘勇编著的《团体咨询治疗与团体训练》一书作为教材,考试范围是第1章~第9章。请考试务必注意。
【附录】
自学考试基本题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性情绪团体治疗理论的创始人是(A)A.艾利斯 B.阿德勒 C.罗杰斯 D.皮尔斯
二、多项选择题
1.团体辅导的功能有(ABCD)A.教育功能 B.发展功能 C.预防功能 D.治疗功能 E.补救功能
三、填空题
1.家庭星座是指家庭团体的 心理社会结构。
四、名词解释题 1.微型演说
五、简答题
1.团体焦点维持的常用方法。2.团体辅导目标的功能。
六、论述题
1.团体辅导中使用团体活动的意义和原则。
第三篇:团体心理辅导
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 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 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 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 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②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①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
(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3)继续播放音乐,希望大家放开胆量,尽情地跳舞。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①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么样?②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第四篇:团体心理辅导[范文]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现在有不少学生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一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能力差引起的学习困难,挫折承受能力低而导致的情绪易波动等,属于学生正常心理发展中有可能出现并可以理解的问题。学校和班级都需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共同的成长课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应该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而团体心理辅导能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因此,此次心理辅导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展开。
随着十二月---考试月的到来,大家都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有来自本专业考试的压力,有来自双学位考试的压力,还有一些其他考试,如GRE、TOFEL等考试的压力。在这一片紧张的氛围中,我们班委成员以班级为单位,将全班同学召集起来,以闲谈的方式召开了一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大会。
正是秉承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的精神,这次心理辅导大会在以学习委员李亚君和心里生活委员黄双琳带头剖析自己近期遇到的压力开始,大家渐渐融入了轻松而又活泼的谈话氛围,纷纷将心中的郁闷一吐为快,并为近朋好友进言献策,帮助同学排解心理负担。这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短短的五十分钟,但由于本次心理辅导经过精心的策划,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心理辅导得以顺利的结束。
经过这次成功的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同学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学习和生活也有了动力,成员之间已建立了亲密、坦诚、相互支持的关系,班级氛围更加和谐,班级凝聚力也得到增强,意义重大。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
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并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然后谈自己的感受,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活动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时间:2009年11月22日9:00—11:00活动地点:东区团体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开始,让大家做一个热身活动,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
一、热身游戏——:哑口无言1、2、3、目的: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 时间:约30分钟 操作:全体围城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和表情反映的感受是什么。被猜测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
练习,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二、心理情景剧
1、活动目的:这场情景剧主要是针对大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提
出的,如何与别人自信顺利交往并且融洽相处,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有些人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恐惧的心理,轻微的症状表现为面红、流汗、颤抖、重度的则会发展成自闭,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2、3、时间:约70-100分 操作 : 在活动开始前,领导者先让观看演出的成员营造真诚和信任的气氛。社交恐惧 :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惧是公开演讲恐惧症,是对公开演讲或表演的恐惧,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怯场。其他的像是害怕公开写作、害怕脸红、害怕公开吃东 西害怕使用公共厕所等。
扮演:心理情景剧:1)选班委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竞选他们想当的班委,下面的人扮演一个班。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2)面试:苏宁电器招募促销员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先做自我介绍,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优点,下面的人扮演招募者。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讨论:同学们都对此问题深有同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感觉,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问题,应该好好对待„„
指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表现的很好,反而造成了压力过大而不自然。大家觉得对于轻微的症状,自己平时要主动一点,多多和别人交往,说话,克服障碍„„比较严重的就应改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三、备用游戏:猜猜我是谁1、2、3、4、活动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时间:约20分钟 准备:白纸,笔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
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一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他人猜中自己时的感受
活动结束:本次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相互讨论感受,并鼓励成员谈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