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团委总结及明年计划范文
2013年团委工作总结及明年计划 今年以来,我乡团委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遵循“服从大局、服务社会、教育青年”的原则,大力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全面拓展团的各项工作。主要完成了山东省示范性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工作、村镇、合作社团组织调查问卷工作、十八大组织学习征文工作、80岁以上老年人帮扶台账建设工作、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复查工作、共青团基层组织团员信息采集工作。目前,我乡面上共有2个基层团委,乡团委和中心初中团委;70个团支部,其中15个为学校团支部,55个为行政村团支部;共有团员数1657人,村团支部共1290人;专职团干部2人,党委、初中各1人;兼职团干部数共176人,初中3人,党委8人,村团支部共165人。根据团县委工作要求,明年工作计划
一是切实做好青少年服务工作,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加大青少年维权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大对服刑人员子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孤儿、未升学初中毕业生等无业、辍学、失管的闲散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开展小额贷款帮扶专项行动。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建立我镇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库,对贷款的农村青年予以优先、低息(或无息)贷款,不断探索推进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建
设工作,破解贷款难的问题。
三是进一步加强团队伍的组织建设,巩固大团委建设成果,继续开展非公企业的团建工作,将我乡更多的有建团条件的企业纳入到建团范围,拓宽团组织的覆盖面,使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密切联系青年、提升服务青年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乡团委将严格按照“五四红旗团委”的标准,在乡党委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结合我乡农村工作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新,继续扩大团员活动中心的影响力和服务面,切实发挥中心的综合作用,进一步提升团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多措并举,与乡劳务站和周边企业加强合作,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使团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快速全面发展。
第二篇:团委总结和计划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团委、学生会干部例会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团委、学生会各项工作开展,加强干部管理,塑造学生干部良好形象和加强干部的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团委、学生会干部例会(以下简称例会)工作应以服务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在法律、校纪、校规许可范围内指导各级各类团学组织开展活动。
第二章:出席对象及例会考勤
第三条
例会出席对象为团学联主席、副主席、书记助理及各部门副部级以上负责人(每部门一人)。
第四条
例会原则上每周定期举行,除遇特殊情况外,均不再另行通知。第五条
例会出席人员应当调整好学习及作息时间,保证按时出席会议。如遇特殊情况,应提前2个工作日向学生会主席及办公室请假,得到批准后方可缺席。缺席人员须于会后主动学习会议内容,完成会议布置任务,不得因会议缺席影响工作。
第六条
任何人员无故不得缺席。每次会议须对全体与会人员签到,对违反请假制度三次以上的人员,给与留职察看处理。
第七条
办公室应做好例会考勤工作,保留例会签到记录,作学期末优秀学生干部考核参考依据。
第三章:例会职责
第八条
例会须对团委、学生会、社团及所属各级机构运作进行工作指导,例会须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团委、学生会、社团活动计划申报条例》所列各项须申报活动予以审批、指导及监督。
第九条
每月首次例会,各部门负责人须总结本部门上月工作情况及下月的工作计划。
第十条
各部门(含学生会主席、副主席)须提前3个工作日向办公室提交需例会讨论通过的各项议题。
第十一条
办公室应汇总、整理、初审各项例会议题,并提前1个工作日向学生会主席汇报例会议程及议题初审意见。
第十二条
例会上办公室应充分做好会议记录,在会后将例会对议题的讨论结果整理出具例会意见发还责任机构并存档。对于例会重要内容,办公室须整理、编写会议纪要报校团委书记班子审阅并存档。
第十三条
各部门需通过学院配合执行的相关活动及工作,应首先上报例会通过后,交主席团例会及团委书记例会布置。执行阶段由各部门自行协调实施,并在例会上通报执行情况。
第十四条
在必须情况下,例会应邀请议题相关机构负责人或议题相关个人列席会议,参与内容讨论。议题讨论记录须经应邀人确认签字后存档。
第四章:与会人员守则
第十五条
例会出席人员应自觉遵守会议秩序,提早到会,主动签到,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第十六条
召开例会时,与会人员应关掉手机或将其调为振动状态,不得干扰会议的正常进行。不得在会场内喧哗、交头接耳或作其他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
本条例解释权归校团委所有。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试行一年。
共青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委员会
二OO七年十一月
第三篇:团委总结,计划
弘扬行知精神,创建三星学校
——“以评促建”情况汇报
无锡行知科技学校
无锡行知科技学校是由民盟无锡市委员会和无锡市陶行知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5月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她与同时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试点院校无锡行知科技专修学院,以及2007年由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无锡市行知技工学校三校合一,均以陶行知先生名字命名,由一套班子实行统一领导。建校以来,我们积极弘扬行知精神,坚持以创建重点学校、星级学校为奋斗目标,努力办好行知学校。先后于2006年通过了江苏省重点职业学校评估,2008年被评为省重点技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也为提升自身的办学和管理水平,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精神,我们去年就提出了争创三星级职业学校的申请,经过近二年的努力,对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我校已基本符合三星级职业学校条件,请求上级及专家评估,现将学校创建三星级学校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概况与特色
学校位于无锡太湖之滨望虞河畔,东靠312国道,南临苏州新区,占地80亩,建筑面积34234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 教师84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54%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112人。学校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动漫、电子商务、药剂八个专业,已形成机电、电子和计算机为骨干的专业体系。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有3200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建有综合机械实训室(包括28台普通车床、12台数控车床、3台数控铣床、5台磨床、1台加工中心)、数控(车、铣)模拟实训室2只、电工电子实训室6只、钳工实训室4只(200工位)。有800平方米的信息实训中心,有(100工位)电子商务实训室4只,(50工位)动漫实训室3只,以及其它各类实验室12只,4200平方米的印刷实训中心即将建成,学校还有图书馆以及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安保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电子阅览系统。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齐全,学生生活娱乐设施完备,已成为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各类专业培训为辅的多功能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并且先后成为无锡新区人才培养基地、无锡市锡山区人才培养基地、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
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办学宗旨:“弘扬行知精神,实践教学做合一,造就新时代手脑双挥的真人,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必备知识基础,过硬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引领下,以开拓创新精神,狠抓三个管理规范,形成了具有行知特色的校训“求真、求实、求新、求进”;校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和“教 学做合一”教学、学风,确立了“开拓奋进、争创一流”的学校精神。
二、创建的收获
我校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工作为契机,坚持了高起点、高标准、快节奏,把申报江苏省三星级职业学校作为近期的战略目标,确保实现。为此学校建立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实施办法》,提出了创建工作的可行性报告,按照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学校管理、质量与效益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教职工开展广泛学习。认真领会星级评估的有关文件资料,并逐条学习星级评估标准,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手册》为纲领,逐项自评,引导干部和全体教师对照具体工作,总结经验、排查不足、查漏补缺、规划未来,努力工作,促进了学校各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收获。
(一)队伍建设机制灵活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无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其主要原因是建有一个精干高效、开拓创新、职称较高且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具有奋力拼搏精神和较强的行政管理及社会活动能力,他们集结在陶行知旗帜下,不怕困难,不计名利,是实践行知精神的带头人。中层干部近年来逐步年轻化,他们年富力强、素质过硬,也是学校管理和建设的中坚力量。在近二年的创建三星级职业学校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深 入学习,制订规划、定出目标,布置具体任务与措施,使学校办学更主动地走向市场,深入企业,找准学校教育与无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重点,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学校声誉逐年提高。
陶行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论述职业教育时就在《生利主义的职业教育》中说:“职业学校有生利之师资、设备、课程,则教之事备;……。”他把师资作为办学的第一要素。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对教师的培养,引领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倾注了大量心血。我校是一所很年轻的民办学校,没有事业编制,没有财政拨款,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因事设岗、因岗招聘、广纳贤才,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能进能出,优胜劣汰,使教师队伍始终充满着勃勃生机。学校师资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聘用刚从教学或管理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他们中不少是所在行业的专家,有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师德,但精力稍差;二是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年青热情,有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经验;三是从企业来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他们有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也熟悉企业情况,但缺乏教学经验。三方面人才互相补充,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办学过程中,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此学校在“十五”规划中适时提出了教师的学历、职称、技能等级及参加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培训要求,并规定了相关的资金加以保证。学校还采取了年薪制、班主任补贴、参加各类进修的补贴和奖励规定及各类考核 办法等一系列的政策倾斜和管理措施,使学校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合格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4人,专业教师53人,占专任教师的63%,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54%。学校同时特别注重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重视专业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通过青蓝工程,专业理论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之间的轮岗、业余时间的集体培训,青年教师逐渐成长挑起了大梁。特别是使理论课教师从缺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向技能型转变,技能教师学习理论提高学历,对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学校注意聘请高学历、高职称、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充实专业教师队伍,特聘原无锡市副市长、全国优秀教师、机械硕士王竹平担任《机械设计》课程,原威孚集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唐振寰担任《机械制造》和《机电维修》课程,并带教青年教师。随着国家和省、市教育管理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对专业教师“双师型”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制订政策积极鼓励教师进修学历和技能,青年教师进修学历和技能蔚然成风。近二年有9位教师获得技师、高级技师称号,理论教师普遍取得中级工以上资格证书。学校每个学期都在工作计划中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业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目标要求,学校专业教师双师型的比例达到60.3%,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为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专业教师下厂实践锻炼培养方案》的规定,学校认真拟定下厂实践计划,积极联系校外实训基地,出台管理和考核条例,组织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进入相关企业,在生产一线接受实 践锻炼,对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老师们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行知精神,默默奉献在职业教育事业上,不计报酬、不讲待遇、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在教学科研方面,一方面学校聘专家进校开设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还积极带领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交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部门开展的教学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在校内建立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公开教学、专题研讨及课题的研究等形式,形成了科研兴校的氛围,近三年许多教师的教科研论文都在市级以上会议交流、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张亚飞等老师自行设计装配了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综合实验台,茅伟、陈永生等老师设计装配的铣床电路仿真机,可用于教学及技能训练。
(二)专业设置开拓创新
企业是学校“产品”的市场,学校是企业人才的“工厂”,因此学校的专业开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等,都应以就业为导向,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反映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并顺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趋势。我校从办学之初开始,就紧密联系无锡新区和周边区域的大中型企业,深入了解企业不同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的不同要求,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全面的论证,确定了机电、电子、计算机三个主要方向,按照市场需求和学校条件,逐步形成专业链和专业群,例如机电方向就重点开设了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即使同一个专业也在不断丰富和调整方向,例如从数控车发展到数控铣、加工中心,今后还将 增加数控设备维修保养等。计算机方向按照社会需求,先后开设计算机应用、动漫、电子商务专业。各专业均制订了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合理,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二个专业已成为学校主干专业,新设立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动漫、电子商务方向)也通过论证将成为学校主干专业,且这几个专业都已通过专业的延伸和拓展,逐步形成专业群和专业链,对学校专业的整体发展起强力的支撑作用。同时学校根据无锡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为适应无锡发展创新、创意产业的形势需求,决心举办广告设计与印刷技术专业,作为我校新特色专业,并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印刷专业群,力求通过以产业反哺专业、专业促产业的形式,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使其尽快成为学校又一个主干专业。
加强专业建设,除了师资,第二个要素就是设备。事实上陶行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说过:“有生利之设备,才可以教职业;无生利之设备,则不可以教职业。”因此办学伊始,还在借洛师校园办学时就置备了一个计算机房。04年来到现校址,造的第一幢新建筑就是一千平米的车间,经费再紧张,设备一定准时到位,保证了第一届学生的实训按质按量完成。06年通过省重点职业学校评估后,我们开始自觉用示范专业标准来指导专业建设,积极投入省、市各级示范专业的创建工作。由于学校办学时间不长,示范专业的创建起步较晚,但学校还是加大专业建设中各个环节的建设力度,按照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师资队伍、硬件设施设备、专业技能培养和对外功能辐射等 多方面加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新一轮示范专业创建中,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成为省级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应用已申报无锡市示范专业,学校同时又在着手准备创建新的示范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学校根据省、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及时修正教学计划,逐步调整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课的课时比例,注重德育课程在文化课中的地位,专业课程力求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积极编制校本教材,不断完善和逐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性课程教学课时数占54%以上。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工作,被无锡市批准为市课改试验点,多次聘请专家来校开设课程改革专题讲座,对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加以深刻领会,并按照课程改革的规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作积极的探索,按照“教学做合一”的要求,倡导“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车工》、《钳工》、《电工基础》、《数控车床中级》和《数控车床高级上机操作》等六门为代表的项目式课程,课程改革实验点的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另外学校还加强对外的学习与交流,先后与江南大学、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游戏人才教育中心等联合办学,并与无锡机电高等职业学校、无锡立信职教中心等结为友好学校,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方面进行广泛的探讨,对我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学校还筑巢引凤与企业合作,引进了优特卡通动漫工作室和广博电子商务,让企业办 到学校,使动画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今年下半年又与企业合作,投资250万建设印刷实训中心4500平米,建筑已近完成,将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努力创设身临企业一线的情景氛围,让实训更有针对性、实战性。
(三)硬件设施自力更生
职业学校的发展,硬件建设是支撑。学校白手起家,实行公办收费,没有政府投入,经费是紧张的,我们记起陶行知先生的话:“有钱办学不算稀奇,我们要把没有钱的学堂办的有精彩,才算真本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千方百计节约开支,自力更生筹措资金,在一个已废弃十余年的旧校址,精心规划,分期实施,勤俭办学。建校以来,将原有校舍上下水、强弱电、屋顶到墙地、门窗到黑板、道路到绿化全部彻底整修。六年来,还新建了第二教学楼、信息实训中心、女生公寓、机电实训中心、印刷实训中心等近一万五千平米及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上万平米。建设中力求实用、不图豪华,桌椅板凳可以用旧的,实训设备则尽量买新型的,总之科学安排,厉行节约,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在基本办学条件改善、设备设施投入上,我校以三星级学校和示范专业创建为契机,按创建要求标准认真对比,拟订基建和设备的添置计划,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去年学校投资250万元重新建造3200平方米的机电实训中心,更好地满足了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训、实验要求。实训开出率100%,实验实训设备的总额为707万,生均仪器设备值:二产类专业为4914元,三产类专业为3697元。现在校内的实训基地广泛应用于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考核等多个方面。学校重视技能训练,近三年来学校每年都有师生在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奖,名列同类学校前茅,引起社会的关注。在社会和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学校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每年对外培训达500人以上。学校教师为无锡市东方机电配件厂研制产品——弹簧缓冲器内套成形下膜,正式投入生产、投入市场;为无锡无线电厂编著有关设备的实用、操作方法材料,提供了技术服务,较好地发挥了对外服务和辐射作用。学校图书馆有藏书4.7万册,有电子阅览室(50座)一个。学校还注重校园网络和校园网站服务功能的提升。学校建有覆盖全校的校园网,光纤接入INTERNET,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学校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结构清新、内容丰富。学校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54台,设备齐全的多媒体阶梯教室3只,移动多媒体设备一套,每个教室都装配了大屏幕电视机可进行多媒体教学,70%的教师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能运用、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为日常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切实加强对体卫工作的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和规范管理力度,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能满足教学与活动要求,教学、实训、生活、文体、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有标准篮球场4片,排球场3片,300米的田径运动场,每年举行校运动会。食堂整洁卫生,设施良好,能满足在校学生用餐,饭厅座位为就餐学生数的60%。学校配有校医,卫生室医疗仪器配置符合上级要求。学校建有9402平方米学生宿舍,设施良好,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为6.07平方米。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和举办心理卫生、防疫、视力保护等专题讲座,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 康提供切实的保障。
(四)学校管理规范有序
规范的学校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学校以《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江苏省职业学校后勤管理规范》及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等为学校管理的依据,强化质量量化考核。
学校认真执行学生管理规范,由学校学工处、团委负责学生德育工作,一名院长或副院长分管。学校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学校在采取一系列正面宣传和教育的同时,还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加以控制。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校门出入管理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学生与社会的不良接触,对预防学生违规违纪活动起到了遏制作用。学生宿舍有专门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管理,食堂就餐秩序井然,还注意对学生教育,培养他们的节俭意识。几年来学生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或刑事犯罪事件,学校生活规范有序,被评为无锡市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的教学活动讲求计划性、规范性和严谨性,从教学计划的拟订、教学过程的编排、开设课程的设置到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及考核评价,都有着一套规范的管理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一名副校长分管教务处、实训处,做到责权清晰、分工协作、精干高效。学校重视教研组建设,重视教研组的基本功能发挥,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开展教学检查或教学研讨。经常组织讲课比赛或评课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组织形式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定期向市内外举办公开课等,广泛开展教材分析、教改探讨、课程建设,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教学科研和课改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在学生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管理上,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制定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实训处和招生就业办,负责学生的校内实训和顶岗实习工作。在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学校也派出带队教师,和企业根据学校要求安排的带班师傅共同做好对实习学生的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并填写详细的实习手册和过程情况记载表格,以严格的管理和考核确保实习工作有序推进,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和顺利就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学校重视后勤管理工作,由一名学校领导分管后勤工作,加强校园、资产、膳食、财务及基建等方面的管理,建立了各类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后勤职工的考核机制,严格按上级许可进行收费,使学校资产、财务、安全保卫诸方面都有条不紊。
(五)行知思想培育真人
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网络健全,由一名校长或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学校大力倡导用“爱满天下”的精神关心每一个学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学校强化班主任工作,要求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全面负责,不光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关心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除双休日全部住校,管理好学生的晚 自修、早锻炼和早自习,关心学生在课余和在宿舍的表现,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管理。同时在分配上向班主任倾斜,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德育工作已渐形成规范,从军训开始的入学教育到配合顶岗实习的就业前教育,从课上的德育课到课后举行的安全和法纪教育讲座,从每周的升旗仪式到配合节庆纪念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已逐步形成了规范。通过利用大庭广众大张旗鼓的奖惩到循循善诱的个别谈心的不同方法,利用主题班会、德育积分、“每天四问”等不同形式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开展学习高技能人才楷模的活动,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演讲活动,为汶川地震和本校病危困难学生的募捐活动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校注重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每年举办运动会、元旦文娱汇演,行知杯命名的各类体育、文艺比赛常年不断,既陶冶了学生性情,也丰富了学校生活,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技能训练,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取得技能证书才能毕业,因此教师、学生都对技能训练比较重视,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95%以上学生都能通过中级工考核。同时,在无锡市职业学校组织的技能竞赛中也取得了较好成绩。我校能参加的竞赛项目主要是数控和电子,2006~2008三年中师生共获得团体奖7个(其中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个人奖8个(其中二等奖1个,三等奖7个),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三、努力的方向
办学七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开始得到了一些荣誉,在社 会上初步有了一些影响,对外交往也有了起步。在这里我要感谢全校师生多年的不懈努力,更要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指导、鼓励和帮助,这些都将是我们今后前进的动力。
几年来,学校通过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创建三星级学校奠定了基础。但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学校在管理方法的改革上力度还不够大,步子还不够快,在生源素质普遍较低,参差不齐,给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经费的紧张也制约着学校加大投入的力度,制约新工艺新技术的教学,师资队伍两头大中间小,队伍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双师型”专业教师仍嫌不足,教师待遇普遍较低,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校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在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工作推动下,我们一定要以更高的标准不断改进工作,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无锡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四篇:团委总结计划
红安县法院共青团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计划
2009年,红安法院团总支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院团员青年扎实工作,按照“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重点围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主线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工作总结:
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成果,继续加强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时三个月的“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虽然结束了,但是如何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岗位做贡献的本领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在主题教育中的好的做法,不断开拓创新,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同时,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和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充分用好理论学习、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社会实践等有效形式,在提高团员青年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的同时,为全力打造学习型团总支奠定基础。
二、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是团工作的根本宗旨,其中12人已经过入党积极分子脱产培训,通过培训,他们对党的基本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思想政治素质有所提高,在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团员中先进分子的培养,并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推荐合格的团员青年加入党组织。
三、开展了一系列团的活动。
1、全面深化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一是进行了“青年文明号”申报和对获得过“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的集体的重新认定工作。二是开展高质量的“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少年法庭进行了争创申报。
2、参加了植树护绿行动,倡导生态文明。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3.12植树造林活动,组织部分团委、团总支不带领志愿者参与植树造林和维护青年林行动。
3、深入开展了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维权机构,目前法院刑事审判庭都在积极申请创建青少年维权岗。
下步工作计划
一、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我院团委将继续把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五中全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地区青少年个性特点,区分不同青年群体,通过举办法制讲座、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演讲等各种形式,教育引导青少年通过身边人和事的变化,了解家乡和祖国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树立和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提升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权的意识。
鼓励带动城乡少年手拉手、共成长活动,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二、继续以实施品牌工程为主线,大力发展青年文化。
1、提升青年文明号创建的工作水平。按照优化服务、细化标准、规范管理的要求,提升青年文明号工作水平。鼓励我县的青年文明号积极参与争创省市青年文明号单位,加强学习交流,展示青年文明号的风采。
2、深化青少年维权岗意识。进一步扩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范围,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构筑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此外,要扎实开展针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维权服务,为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服务。采取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教育培训、扶危济困等形式,帮助进城务工青年、家庭特困青年、矫治对象青年、心理不健康青年等青年群体走出生活、心理困境,及时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对少年失足者坚持审判人性化、处罚多样化、量刑轻缓化、行刑社会化。引导和帮助失足青少年健康成长,切实做好维权和预防犯罪工作。
3、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以通过一助
一、多助一、一助多的结对帮扶形式,为困难家庭以及青少年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志愿者服务。在我县重大节庆日的时候,及时组织志愿者开展各项服务保障活动,维护凤阳形象同时也树立我县青年志愿者的良好社会形象。三、五四期间开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条件成熟时将成立“红安法院志愿者协会”。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平等、互助、奉献、进步”为准则,号召以自己的智能、技能、体能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助老、助残、助医、助学、助困、邻里互助、敬老爱幼、护绿保洁、交通管理、治安防范、法律咨询等公益活动和为国际国内交流活动、大型文化娱乐活动等提供服务,为推动红安社会道德实践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院党组的有关工作部署,响应号召,在学习各兄弟团组织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积极完成上级团组织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协助团组织进一步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推进团的工作现代化。同时,结合本支部工作实际,围绕我院党的中心工作,当好党的助手,继续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调动青年团员的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为我院培养青年骨干打好坚实的基础。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我院团委将始终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为行动方向,始终以县委对团队的要求为指针,积极主动开展法律服务等工作任务;结合团组织的业务特点和范围创造性地配合完成各职能部门的特色工作,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共青团红安县委员会
2010年12月1日
第五篇:团委总结计划
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委员会
2012年工作总结与2013年工作计划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全力打造一支让“让党放心 青年满意”的共青团队伍
2012年即将过去,一年来,我院团委在学院党委和上级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聚力量,与时俱进。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坚持以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以促进学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服务学院、服务青年、服务社会为宗旨,紧紧围绕学院各项工作中心,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一、2012年的工作回顾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团组织建设
共青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也是共青团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的保证,更是共青团工作适应新形势、开拓新路子、构建新格局的保障。在院党委和校团委的指导下,院团委通过选拔,于今年九月份顺利完成学生组织换届工作,把一批肯吃苦、愿奉献并且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青年团员充实到团的干部队伍中;并通过组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大学生公文写作》、《传统文化与礼仪》、《爱国主题教育》等科学合理的系列培训,让团员干部在学习交流中拓宽工作视野,以提高团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培养出一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的优秀共青团骨干,建设成一支“让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共青团干部队伍,为共青团工作的持久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在团组织建设中,本着“依托党建,强化制度,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学院实际出发,院团委大力推行目标管理,推行团委、支部两级负责制,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工作体制。同时将团委的工作重心下移,大力鼓励和提倡以支部为主体开展特色活动,以有效激活基层团组织。这样,既能加强对各团支部工作的宏观指导,保证其思想上的统一性、行动上的一致性,又注重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还按照“以评促创、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各项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评比、表彰、交流,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工作局面。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变化的适合团员青年发展的,自我运转能力强,团员参与程度更深,社会化水平更高,更加富有效能的运行机制,促进团组织协调、良性发展。
(二)、加强青年素质教育,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院团委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服务工作和宿舍文明建设需要三者结合起来,团学干部每周深入宿舍,及时汇总学生们的意见、建议,反馈全院学生思想动态,在学院起到了稳定学生情绪,维护正常运行秩序的重要作用。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院团委坚持加强理论学习,紧密结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实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全体团员的思想引导到建设一流独立学院的奋斗目标上来,从而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通过“人文之旅”素质拓展系列讲座、“119”消防宣传日等平台进行学习,坚持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
谋划发展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科学决策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理论学习收到了显著成效。
2.加强监督检查,构建约束机制
团委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各团学组织,注重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约束机制,让服务意识真正落到了实处。我院团委严格按照党团共建、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健全推优制度,不断完善推优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将“推优入党”和培育优秀团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团员青年进行先进性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
3.发挥主阵地优势,扎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1)通过在学生公寓开展宿舍文化系列活动,在教室张贴励志书法作品,在学院网站开辟“团学建设”专栏,在校园悬挂名言警句标语,利用《团学工作简报》、广播站“党团之声”专栏、宣传栏、学院网站、团员QQ群、飞信群等载体建立学生思想教育信息传播平台,同时在社团中重点启发引导、组织成立了我院首个思政类社团——爱心志愿者协会。使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了“进宿舍”、“进课堂”、“进网络”、“进社团”,有效扩大烘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教育氛围。
(2)利用不同场合(如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如报告会、座谈会等)、各种活动(如实践主题团日活动、创建文明宿舍、创建优良学风集体和先进团支部等),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系列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了信仰,树立了信心,提高了素质,升华了思想,切实增强了团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同学们当中产生了“有共鸣”、“有思考”、“有行动”的积极效应。
4.建立学生信息反馈系统,维护学院安全稳定
信息就是安全,信息就是稳定,信息就是力量,抓好信息就能把握主动。宁肯当“预警机”,也不能当“消防队”。对此院团委创立了学生信息反馈机制,并将信息反馈系统汇总形成了《学生信息反馈简报》、《班级学生思想状况简报》,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学生思想动态,深入排查、研究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及时关注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完善了突发事件预案。做到了信息上的来、动态把得住、问题找得准、对象发现早、处理跟得上。
同时,团委组织各大学生组织定期在食堂、操场、广场、水房、宿舍楼等地方进行执勤,使校园治安环境的改善起到推动作用。
(三)强化学风建设,引领学生奋发成才
学风是整个校园勃勃生机、健康向上的源泉所在。一是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按照校学生处大学生成长教育大纲的要求,结合我院学生特点在全院各班级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广泛开展了“我与大学”、“我与社会”、“我与职业”、“我与未来”为系列的主题大学生成长教育“生涯导航”活动,这一针对性、实用性、引导性极强的活动,收到了辅导员老师的高度评价和广大同学的欢迎,在学生分层、分段教育引导上辟出了新路,产生了良好效果,为
不同年级同学明确本阶段学习目标起到了积极地引导作用。二是举办宿舍文化月活动,从而形成宿舍整洁、寝室文明、学风向上的良好局面。在今年11月19日至12月20日,举办的“爱党爱国 缔造和谐家园 我秀我家 创建文明宿舍”为主题宿舍文化月活动中,院团委同学工部、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和辅导员共同开展专项宿舍检查2200余人次,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了雅室设计大赛、征文大赛、毽球大赛、党员学生干部宿舍挂牌等一系列宿舍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宿舍文化建设,发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作用。
通过“宿舍文化月”的举办,达到了努力创建卫生清洁、温馨舒适的宿舍卫生环境;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宿舍学习氛围;建立互相关心、和谐共处的宿舍人际关系;维护遵章守纪、文明有序的宿舍秩序,打造弘德颂美、格调高雅的宿舍文化的目的。为把宿舍建设成为“红旗先锋之家”、“青春活力之家”、“和谐文明之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良好学习环境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2012一年来院团委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继续坚持密切联系当前工作实际,创新形式、变换思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生力军的作用,注重氛围营造,注重内涵挖掘,做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引领者。初步形成了有鲜明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格局,呈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是文化活动创品牌。通过学期初的广泛调研,集思广义,经过学院党政、群团组织,广大学生精心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学生满意度
高,社会认可的活动形式,建立了作风过硬的文化团队,打造了“现代风华”校园文化艺术节,“睿思杯演讲赛”,“韶华杯相声小品大赛”等品牌活动。
二是常规活动成系统。活动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富有内涵”的原则,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此我院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文化内涵高、参与辐射面广的活动。形成了目的突出,传承有序,文体并行,寓教于乐的学院文化活动体系。
三是特色活动出成效。针对我院学生的特点,团委把素质拓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根据“狠抓素质教育,搭建培训桥梁,服务学风建设”的素质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学院专门成立了素质拓展中心,以“人文之旅”大学生素质拓展系列讲座和热点职业技能、资格认证培训两项重点工作为载体,开展了文化礼仪、公务员知识、法律知识讲座,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达到了启迪心智,激励成才的目的。
四是社团组织蓬勃发展。以清源文学社、源动力自行车协会和Fashion动漫社等一批优秀品牌社团为龙头,社团规模进一步扩大,推出了“棋牌社”、“show time”等一批系级特色活动;学院现有学生社团十四个,社员总数达到1000余人,近一年来面向全院开展各类活动40余次,多次获得校级表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丰富了校园文化。
在本学年的工作中,院团委不断地总结反思,在工作中还有诸多
不足之处,有待于今后改正和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院团委仍将不断学习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改正不足,发扬优点,勇于实践,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在抓好基本工作环节的基础上,抓好团组织建设,活跃团的工作,更好地为青年学生服务,努力开拓创新,争取使我院共青团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学院的发展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是学院团委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学院在多校区管理这一重要时期保持团学组织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年。
院团委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上级团委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并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全心全意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使广大青年团员更主动的靠拢团组织,力争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一)、目标任务
1、继续开展团员工作,发展、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增强团员意识,调动团干部积极性,增加团组织的凝聚力,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素质工作,树立优秀的示范群体为重心,促进团组
织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和广大学生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空间。
2、坚持以青少年思想教育为核心,加强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利用学院广播站、宣传栏、网站等宣传阵地,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引导,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师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3、进一步规范入团程序,做好团前培训,严把入团关,严格“推优”程序,对思想上不进步,学习不进取的学生严禁其进入团组织,绝不“推优”,建设良好的学风、作风,努力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4.进一步做好团员队伍建设,利用团前培训、团会、团课等努力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让他们在班级内区别于非团员同学,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团员的先进性。
5、充分调动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充分发挥团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参与班级、校级的学生管理。
6、认真细致的以扎实的团队组织建设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团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创新,提高广大团员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7.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围绕学习主题,把握校园文化方向。我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上,要继续秉承围绕当前国家政治形势;围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精心开展活
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努力建设健康向上,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的特色校园文化。
8、协调新校区与旧校区的团学组织统筹安排,使团学组织能够不断层、不吊链,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持续发展。
(二)、具体工作
1.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在院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2.解决好校区转换、承接带来的多种问题,加强长风校区与其它校区的联系,以长风校区的团学组织为中心,领导引领各校区团学组织建设,加强新校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使我院团学组织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3.继续扎实做好团籍整理、团员统计、团员电子信息上报和转入生团组织关系的接纳工作。
4.继续严把入团关,严格“推优”程序,保证将优秀的共青团员输送到党员队伍中。
5.定期开展团会,保持团员的先进性,让团员们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6.定期出版《团学工作简报》、《学生信息反馈简报》,使学院领导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基层信息,帮助学院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7.定期更换宣传栏,使同学们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各项政策信息。8.组队并参加“2013山西省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及“2013校运会”。
9.继续开展“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0.组织好学雷锋、校园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11.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
12.注重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宣传党、团信息,促进广大团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3.进一步落实每周进宿舍,加大建立学生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促进宿舍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14.加强自身建设,多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服务水平、创新能力。
回顾过去,我们拼搏奋进,取得显著成就;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仍须不懈努力。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开创学院各项建设的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各项精神。
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