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景观地域性来看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南北的差异
从景观地域性来看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南北的差异
前言:
1999年,吴良镛院士在《北京宪章》中就有所担忧的认为中国会出现“千城一面,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的局面,时至今日,中国园林景观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归根结底是不了解中国的地域文化,不接底气,景观没有反映和体现一定地域空间的文化特殊性,《五杂俎》曾谈到“南人不信有无柱之屋,北人不信有无墙之楼。”但是中国古代造园却充分体现了景观地域性,本文希望通过深入探讨景观地域性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南北差异。
一、相关概念:
1、景观的含义:“景观”在英文中为“landscape”,“景观”最早的含义更多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即与“风景”(scenery)同义或近义。目前文学艺术界以及绝大多数的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这一层含义(俞孔坚,1987)。欧盟在2000年指定的《欧盟景观条约》界定为“一个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区域,其特征是自然及各要素之间或自然与人之间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景观包含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自然、农业、乡村、城市、滨海等景观。
2、景观地域性
地域性是一切与空间位置相关的事物和学科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景观地域性是一定地域空间内文化景观的体现和反映,常常通过景观的多样性来表现出来的。景观地域性的形成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风俗特色,风俗的地域差异是划分文化区域的主要指标,也是构成地区直观和特色文化景观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景观所在地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方民俗。
(2)文化特质,是指人类文化内涵的核心要素,或体现该文化特征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涵地方的文学艺术、建筑式样、传统观念。
(3)自然特征,主要是景观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动植被类型。
因此,景观具有可识别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完整性的特性,是以上三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二、有景观地域性来看中国南北园林的差异
在我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风俗特色、文化特质、自然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的南北方圆林代表了中国园林风格发展的主流。陈从周先生写过一篇《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说北方园林华丽,江南园林雅秀。北方高亢,南方婉约。北方少水,缺乏天然条件,皇家园林有富贵之气,而庸俗之处在所不免。
雄浑大气的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又称皇家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大多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平面布局较为严整,建筑壮丽豪华,色彩鲜艳强烈,风格上显得雍容华贵。主要代表有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1、自然特征:(1)气候条件:北方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性气候,相对南方而言,北方地区雨量较少,湖泊较少,不可能像江南既有广袤平原,又有纵横水道,于是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园林的制约因素。除皇家园林外,王亲贵族造园是所占的水面不大,有的只能是平地造旱园。
(2)动植被条件:北方园林中植被类型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受气候影响,观赏树种少,主要为松、柏、杨、柳、榆、槐等,它们具有比较宽薄的叶片,秋冬落叶,春夏长叶。各层植物冬枯夏荣,季相变化十分鲜明,但同时也有春夏秋三季更替不断的花灌木如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等。却也构成北方私园植物造景的主题。每届隆冬,树叶零落,水面结冰,又颇有萧索寒林的画意。
(3)地形地貌条件:北方(华北、东北)地区地势平坦,所以北方园林的具有崇山性的特征,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园山雄伟,以高、壮为美。山体面积较大,高度较高。如北海的琼华岛、御花园的堆秀山、恭王府花园的假山等等。北方不像江南那样盛产叠山的石材,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比较小一些,北京园林叠山多为就地取材,2、文化特征:(1)传统观念:北京为帝王之都,王气所在,皇家园林布局难免注重封建礼仪制度,因而规划上使用轴线较多。其特点一是平面布局比较严正,二是体量比较庞大、三是色彩比较富丽,因此北方园林表现为敦实、厚重、封闭、富贵气。园林内游与居关系上,居在前、游在后,如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在南面入口处,颐和园的宫殿区在东面入口处,此等布局直接受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一致。
(2)建筑式样:前朝后寝,指园林的后园式布局,与日本园林、岭南园林不同。前朝后寝在园林中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园与宅关系上,园林居于宫殿、住宅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花园、景山、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慈宁宫花园都是在后部。
轴线对称,是北方园林最明显的特点。园林的轴线与宫殿和住宅的轴线一致,成为宅区轴线的延伸。中轴线上置最重要的大门、厅堂、宫殿、甬道、水池,无论大小园林都是如此,其中以颐和园轴线最为壮观。
北方皇家苑囿由于所处自然环境既优美,又开阔,所以多数景点、建筑群均取外向布局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广为借景,而且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外观。少数园中园,虽取内向的布局形式而自成一体,但多少还要照顾到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北方园林则比较封闭,内、外空间的界线比较分明
防寒是园林建筑最主要的功能,所有建筑的六个面都显出抗寒耐雪特征。四面围墙都用厚墙,小窗,是为了减少室内热量流失。不论是围墙还是屋墙,窗子极少,窗扇用玻璃,很多用盲窗。此外,园林建筑朝向都把正立面朝南,背面朝北,正面开门开窗,北面极少开窗。建筑屋顶都用了厚檐、吊顶,瓦用厚筒瓦,出檐很浅,主要是为了防寒而不是为了泄水。梁架较粗,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冬天的积雪。
3、风俗特征:北方人朴朴实实,厚重刚强,所以反映在园林上面就是反映在建筑上缺少空透、灵动,整体质感厚重,风格高抗雄健,别具一格的刚健之美。北方园林有四合院基调。四合院是北方普遍的民居形式,贵族的四合院都是带花园的。北京故宫的御花园,实际上是四合院花园的放大。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园是研究北方私家花园的活教材。
小巧玲珑的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主要指以苏州、杭州、无锡、扬州、南京、上海、常熟等城市为主的私家园林。江南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在很小的范围内凿池堆山、植花栽林,再结合建筑的布局经营,创造出一种含蓄、风韵的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其总体风格是细巧淡雅。
1、自然特征:(1)气候条件:南方由于气候湿润,冬季寒冷时间短,全年气温高,反映在园林建筑上,则轻盈空透。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
(2)动植被条件:由于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植物的观赏讲究造型和姿态、色彩、季相特征,植物以落叶为主,配合若干常绿树,再辅以藤萝、竹、芭蕉、草花等构成植物配置的基调,并能够充分利用花木生长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3)地形地貌条件:江南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戈裕良所叠山,以苏州环秀山庄假山为代表,今尚完好。常熟燕园黄石湖石假山经修理已失旧观。
2、文化特质:(1)文学艺术:中国园林之美主要反映在“诗情画意”上,它在构思、取材、建筑布局等方面深受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形成寓情于景的特点,将人的理想、趣味和精神追求通过景物展现出来,达到“无处不可画,无景不入诗”的意境。园林的命名和对建筑、山水景色的题名及楹联、匾额等更是抒情寓意,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2)建筑特色: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见圆明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如清漪园的谐趣园仿寄畅园,圆明园的四宜书屋仿海宁安澜园;避暑山庄的小金山、烟雨楼都是以江南园林建筑为范本。这些足以说明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已成为宋以后中国园林的主流。北方士大夫营第建园,也往往延请江浙名师为之擘画主持。
从平面布局看,江南园林由于多处市井,所以常取内向的形式,因为在市井内建园,周围均为他人住宅,一般均不可能获得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借景条件。从空间处理看,江南园林比较开敝、通透,内、外空间有较多的连通、渗透,层次变化也比较丰富。
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
3、风俗特征:江南人重视外表,风格温和,具有柔美的性格,故而南方园林清雅平淡,多书卷气,但不免寒酸简陋,但南方花园长于小中见大,于有限的空间蕴涵无限的意境。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等词用来形容南方园林真是贴切之极。
轻盈开放的岭南园林
岭南,即五岭之南,其境域主要涉及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等、地处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岭南园林从园林文化和分区来看,是以广州为中心,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西南和台湾等地的园林。总体上看,岭南园林注重生活享乐,立意务实入世;建筑量较多,连房博厦,体量偏大,造型舒朗清透,装饰丰富多彩,乡土味、西洋风味兼具;山石以英石、腊石为主,小型壁山或孤石,立意通俗生动;池水多为小型水局,砌石池岸,多规整几何形;植物品种繁多,全年绿荫苍翠,花团锦簇。
1、自然特征:(1)气候条件:岭南全域气候特点是:温高湿重,雨量充沛,三冬无雪,四季常花。中国的岭南地区基本位于热带北部,属于热带园林的研究范畴岭南园林的建筑,大部分地区夏天持续的时间很长,“三冬无雪,四季常花”,这就是岭南园林建筑把通风纳凉放在第一位置的主要原因。岭南多雨,更胜于江南,年均降水量达1 500 mm。雨多而植物生长茂盛,成为四季繁花的基础;雨多则冲刷厉害,于是就有“有石必有泉”之说。因泉而生瀑,因瀑而生潭,岭南园林几乎所有的园林都在塑造崖瀑局,崖潭局、潭瀑局就是岭南多雨造成的地形特征的直接表现。岭南的风受亚洲季风区的大气环流影响,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为主。所以园林建筑南北向,利用风压原理降温的“长廊冷巷”或“高墙冷巷”就是基于对夏季风的需要。岭南气候潮湿,故利用干栏、高台、檐廊来抬高生活面,这也是岭南园林中水面距地面较高的。
(2)地形地貌条件:岭南还是以山地为主,所谓七分山三分田。很多园林不是水景园,而
是山景园,或是山多水少的园林。岭南地处高冲刷地区,水体的存在形式不同于江南的河与湖的景观,而是泉、河、潭、瀑、海景观。岭南背山面海的环境成就了岭南独特的海岸文化。海岸文化以龙为中心,表现于园林建筑的每一部分,有龙柱、龙窗、龙雕、龙画、龙池、龙脊、龙王庙、龙舟等。岭南的海岸文化还表现在仿照海边礁石的海礁局,仿照岛上股石生泉的股石泉局之上。
(3)动植被条件:岭南地处亚热带,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茵葱翠,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荫凉效果尤为宜人。在现代园林中,棕榈类植物又成为一个新特色。植物配植组成具有多层次,热带景观的人工植物群落;大量运用茎花植物以及具板根植物;充分利用桑科榕属植物的造景景观;运用附生植物;大量应用花大、色艳、有香味及彩叶的木本植物种类;运用棕榈科(在古典园林中少见)、竹类、木质大藤本以及蕨类植物。
2、文化特质:(1)建筑特征:从建筑上看,岭南园林的建筑以生活性为主。把生活性建筑放在首位,如:客厅、套房、屋顶、廊道、电梯、天井进行点石,配植盆栽、插花。经过点缀后的实用性建筑也成了景观。
重在选址,不以华丽夺人,而以素构取法,抒发出简朴清新的岭南气息。“高墙冷巷”的做法是古典园林的特色,多数为南北朝向,多进院落,大进深小面宽,前院大后院小,前为园后为院的布局。
(2)文化特色: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文化;韩江下游的三角洲形成了以汕头为中心的潮汕文化;韩江上游的丘陵地区形成了以梅县为中心的客家文化。此外,还包括雷州文化、海南文化、桂东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前者可归结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后者可归结为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
3、风俗特征:一是客家园林,由于地域的差别,客家文化没有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因而商业气息较弱,传统文明保留较多。二是粤语园林,由于粤语民系受到战争的侵扰较少,发展较为漫长和稳定,因而内部凝聚力较弱,同时也较为开放和好客,对外来文化也非常欢迎,乐于接受并融入当地文化。三是闽南园林,潮汕地区由于资源的缺乏造就人们团结好胜、精益求精的精神。潮汕人民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糅合成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潮阳西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岭南园林地近澳门、广州,又是粤海关之所在,接触西洋文明可谓得风气之先,园林则也当然受到西洋的一些影响。
结语:
从景观地域性形成的三个因素:自然特征、文化特质、民俗特征来分析中国三大古典园林的差异,可以看出景观地域性在反映古典园林特色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从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来看
从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障
碍。本文立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就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现状下政
府部门如何发挥推动作用、强化外部监督、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创新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探讨并提出可行对策,以探索我国企业建立
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控制环境;治理对策
《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控制犹如一个自动的预警和维护系统,不仅能够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可靠、资产安全完整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而且能够用于各种不良后果发生后的检测。“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会计行业面临的重大而急
迫的课题。”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成为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论述。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环境 活动 监督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竞争机制 监督机制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和
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管理理论的不断
发展以及近年来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发生的恶性管理舞弊事件, 都要
求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健全和完善。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和
实践正处于探索阶段,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种种问题, 如何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状况, 成为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篇: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文化视角来看景观空间演变的原动力
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从文化视角来看景观空间演变的原动力
摘要:本文以芒福德的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为参照,从文化视角来看待景观空间的演变,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回溯和梳理,认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景观空间演变的原动力,并分析这两者的巨大影响。
Abstract:
The paper views the transition of landscape and space based on a famous book
Key Words:
1.引言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的代表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广博而深刻。芒福德认为,在城市成为人类的永久固定居住地之前,它只是一个聚会地点,进行一些神圣活动:所以,这些地点是先具备磁体功能,尔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芒福德写道:“我只强调了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容器的本质功能,这个功能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以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但是城市又不仅仅是一个容器:在它还没有任何东西可容纳之前,它须首先吸引人群和各种组织,否则它就无生命可言。”这种吸引力就是城市的磁体功能,芒福德的论述反复切换于“容器”和“磁体”,无非想要强调这样两个要旨:封闭场所和相互作用。只有封闭的场所,才能使各种社会成分“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容器功能”和“磁体功能”才能充分地交流互动——文化的功能运作才更有效,“文化”才更“传统”,文化才更有生命力。现代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是否就此缺乏了“容器功能”和“磁体功能”“最大限度相互作用”的场所?也就缺乏了文化有效的功能运作的场所?好在解决上述疑惑的途径是明确的:芒福德的“容器—磁体”理论和观点。从认识论角度可以这样理解他的容器—磁体的划分,是基于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一种划分。
2.生活方式——景观空间演变的物质基础
生活方式作为文化物质基础是相当重要的,该物质基础又对景观空间演变的研究是否同样重要?刘易斯·芒福德很明确地肯定了这一点。他认为,在城市发展的大部分历史阶段中(除了城市源起之时),它作为容器的功能都较其作为磁体的功能更重要。而对于城市容器而言,其中包含的生活又比容器本身更有意义。很明显,“生活”就是指生活方式,就是城市文化或者文化的物质层面。芒福德的观点很明确地强调了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容器(物质文化)功能运作研究的基础性地位。
芒福德将“容器—磁体”理论用于城市问题的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预测时,亦强调了容器功能之决定性,他指出,“不论多么大的一个城市容器,如果囿于自身的范围之内,想依靠在城墙之内实行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局部调整,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这最终将被证明是不可能的„„”。打破城墙的禁锢,城市从有形的“容器”走向无形的、开放的“容器”是否就解决了问题呢?当然不是。城市的本质仍在于其物质性,即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城市最重要的特征依旧在于:作为一个“容器”。既然是物质的“容器”,那么容量自然十分关键。于是
芒福德认为,“今天城市文化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增加城市这个容器的消化能力,同时又不让它变成非常庞大的凝聚在一起的一个大团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增加城市容器的消化能力”,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就是增加城市容器包容多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某种能力;其二,就是增加城市容器包容某种生活方式的多种不同能力。
对于其一,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化,主要表现在于城市栖息地的文化分化和亚文化社区的形成。生活方式是如何影响空间的?简而言之,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城市空间格局的亚文化镶嵌。其二,城市容器包容某种业已经过“多重文化时空层叠整合”的生活方式的多种不同能力。城市容器的包容的能力或包容性怎样体现?
因为社会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所以它也包含着“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将文化视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能力”和“习惯”的理解,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文化就是生活方式”这一命题在“城市容器”中的内涵——城市生活方式的“能力”何在,城市生活方式的“习惯”何在——从而深刻领会城市地域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
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建立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上。这些物质基础,如马林诺夫斯基指出的物质设备,包括“一防御的机关及一居住的体系”等等,即城市和住宅。构筑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的活动本身就是在创造“文化”。这种活动一方面包含着相应的技术条件,即所谓“能力”,这种能力在城市空间发展演变中的体现,比如,用具、工具,地方建筑构造技术等等方面,已被城市规划专业广泛注意和研究。但是,同一技术发展条件是否就意味着相当的城市景观空间形态呢?当然不是。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而且一直被规划专业相对忽视的)因素,正是缘于社会生活方式的“习惯”。比如,前面所举拉萨八廓街的顺时针方向,非“能力”使然,“习惯”使然。而且恰恰是由于“习惯”而产生了空间地域特征及其文化多样性——在现代城市景观空间演变中尤其明显:无所不能的“能力”是没有太多的地域特征可言,地域特征更多是源自“习惯”。所以缺一不可“能力”和“习惯”的才是生活方式的全部,这样形成的生活方式,才更具文化特色。泰勒的“能力”和“习惯”,实际上也是在概括生活方式的两个方面,帮助我们揭示了城市地域文化产生根源的方面之一:“能力”使城市景观空间只能“如此”,“习惯”使城市景观空间趋于“如此”。
能力使景观空间“只能”如此,从人的能力到文化的能力的发展演进,过程包含的更多的是“历史”;习惯使景观空间“趋于”如此,从仪式性习惯到行为惯性的发展演替,过程包含的更多的就是“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从仪式性习惯到行为惯性”并非其终结,从行为惯性到思维惯性,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的“习惯”蕴藏着更深的文化内涵。
3.价值观念——景观空间演变的精神动力
“文化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这一观点,不单单是人类学的认同,对于城市社会学中景观空间演变的研究亦是如此。因为价值观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所以具体而言,价值观在空间领域的功能就是评价和决策——系统研究该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领域的研究,首推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一书,该书是他在城市设计领域极为重要的著作,至今仍是美国许多学校的教科书。关于城市形态的问题,林奇在他的早期经典《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1960)中已经开始讨论,基石是众所熟知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在《城市形态》中,林奇认识到城市过于复杂,甚至超出了我们所能控制的范围,是因为城市人口有着太多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对于城市的回应,都免不了要用好或坏的标准,于是他提出了价值标准这一概念,并试图找出实体环境形态与价值标准之间的关联。
价值标准就是一种价值观念。林奇认为:价值标准是一个在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素,无论这种决策是长期的或短期的,利人的或利己的,直言不讳的或暗示的。如果缺乏追求“更好”的热情,任何行动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未经检验的价值标准是非常危险的——这段浓缩于《城市形态》序言的三句话涉及到三个关键问题:价值标准和决策,追求“更好”的热情,价值标准的检验。
首先,来看价值标准作为决策不可避免的要素。价值标准影响决策,决策影响空间,因此价值标准通过决策影响景观空间的演变,如何影响?比如,原始宗教产生灵魂观,影响到生死观,灵魂观和生死观又影响“事死如事生”的决策,从而决策影响到墓地的形制、规模、格局——我们当然不必大惊小怪地“匪夷所思”;又如“人神合一“或“巫君合一”产生了君权神授、神权至上的价值标准,又影响到决策,凡君之寓所或神之寓所必竭尽奢华,从而决策又影响到宫殿和寺庙的形制、规模、格局等等。现在常常存在这样一个疑惑,我们的城市,究竟是“市长的”城市还是“市民的”城市?看来人们都很清楚谁在决策,并显然也知道“决策影响空间”,那么关键问题在于——而且只在于——用什么价值标准?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由于价值标准,是人们赋予形态的价值和思想,所以就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形态。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决策过程,具有累积性,即不论是好或坏,都会留给下一代和未来的居民。林奇主张,让空间的使用者决定空间的形式,这个高度分权的决策过程是一个十分具有吸引力的理想模式。正如他自己指出的,如果缺乏追求“更好”的热情,任何行动都是不负责任的——那么如何追求“更好”的价值标准?这就需要讨论价值标准的“文化偏好”——其实凯文·林奇对该问题未加深述便切入了他的“标准理论”,即如何检验价值标准。既然林奇的标准理论是“努力去尝试使其适用于所有的文化”的,那么不同文化,不同的价值标准各有其偏好的问题似乎应当予以深究——阿摩斯·拉普卜特补充了这部分内容。
其次,就来看价值标准的文化偏好。拉普卜特于2004年出版了他的新作《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该书是他自1969年发表《住屋形式与文化》至今,对“文化”所作的综述性结论。书名也由原先拟定的《人类学与建筑学》改为现在的《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更加突出著作的主旨,就是要使设计回应“文化”,亦即彰显文化的特质。拉普卜特该著作的前半部分——关于文化的要义,对本论文观点尤具启发。他将建成环境概念化为文化景观,认为人对景观的改变越多,景观的“文化”成分也就越大。针对文化景观的成因,他提出最佳途径就是“发展诠释性理论”——用规则(rule)来解释。在研究或解释之前,拉普卜特强调在他的研究中,文化的重要性先是作为一种假说而存在,研究是提供对于这种假说的验证。他提出,由于文化景观特性明显,在把握提示的情况下,很可能仅凭意象(image)就足以把它识别出来。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些明显独立的决策是怎样形成如此清晰可辨的整体呢?最合理的答案是:人们是按照在理想环境中,理想人物的理想生活那种共有图式和观念进行选择(即改造景观)的,而这种图式正是文化。正如拉普卜特所指出的,文化景观不是经过通常所谓的“设计”得到的,它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祖祖辈辈间无数个别决策的产物。若能把握提示,识别文化景观就会易如反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单凭意象就够了。然而文化景 观这种条理分明、清晰可辨的属性从何而来呢?在他看来,惟一(或至少最合理)的解释是文化景观显示出一种偏爱(preference),这种偏爱是群体所共有的,它以共同的理想与意象等为基础,并通过图式表达出来。这样,偏爱才得以指明选择的方向,并将祖祖辈辈在世代之间明显的个体行为结合成一个可供识别的整体。拉普卜特所说的“偏爱”就是价值标准的文化偏好——因为是群体所共有的;“偏爱指明选择的方向”,说明“偏爱”也具有决策功能,甚至是决策的基础——这样我们可以切回凯文·林奇的关于价值标准的检验的问题。
最后,来看城市形态的标准理论。理论研究的现状如何?林奇认为,“正处在令人悲哀的状态之下”。究其原因,要么是过度关注社会经济方面,要么是过于沉醉于物质空间。同时,既使涉及到价值标准,也倾向应用那些没有争议的主流价值标准。也就是忽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只看到了自上而下的“具有强大作用的”价值标准,而忽视了“带有愿望性的”价值标准、“弱势的”价值标准、“隐性的”价值标准等等许多自下而上的价值标准。同时他认为,现有的很多所谓标准理论,用了过于一般性的描述,以至于脱离了与城市形态的关系,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包含有文化、政治、经济和许多其他非正式特征的概念。„„更常见的是,这些指标只限于某种文化条件,并不包含所有与人类的基本价值相关的城市形态特征。林奇
试图摆脱上述现状之不足,提出他的“努力去尝试使其适用于所有的文化”的五个基本指标和两个附加指标。
4小结
文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之间存在互动,共同作用于景观空间的演变。生活方式是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精神动力,反过来又改变着生活方式。在具体的城市空间领域,价值观念往往通过理想、意象、图式、意义等表达,反映于景观空间,这些表达通过历史积淀“习惯”化、“传统”化,形成了特定的规范、准则、期望、规则等,反过来影响评价、决策,从而又影响生活方式。习惯固化为传统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专业理论看来,就意味着固化了一种人居环境模式,而该人居环境模式中无疑包含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① 刘易斯·芒福德[美]著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倪文彦,宋俊岭译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② 凯文·林奇[美]著 城市形态 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③ 拉普卜特[美]著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 黄兰谷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3
④ 拉普卜特[美]著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 常青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四篇:从《家有儿女》中“美国男孩”来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从《家有儿女》中“美国男孩”来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贾毅樊
摘要: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所产生影响。它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同时它对塑造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起着关键作用。而本文通过对影视剧《家有儿女》中“美国男孩”这一集来探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和启示。
关键:家庭教育,教育方式,教育内容,顺从性和独立性,群体意识和个人主义,差异
一、引言
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每一种文化都衍生出其带有民族特色的家庭价值观。由于思想观念的基础以及文化传统的迥异,中美家庭文化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家有儿女》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关于少儿题材的情景喜剧,采用重组家庭作为故事展开的平台。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夏东海离婚后带着7岁的儿子夏雨、女儿夏雪,后与中国传统妇女刘梅结婚。刘梅也曾离异,并带有一子叫刘星。他们的故事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
二.主要情节
影视剧《家有儿女》中“美国男孩”这一集主要讲:夏东海的美国朋友大尼克把儿子小尼克‘快递’到夏家,托夏东海照顾。小尼克一到夏家就掏钱交生活费,并称刘梅就是自己的在中国的监护人,自己出了问题要由刘梅负责。刘梅顿时紧张起来,生怕小尼克出了闪失,就按照照顾中国孩子那样,对他照顾有加。而个性十足的小尼克到家的第一晚就在小区里搭上了帐篷,并表示喜欢这样自由的睡,而且自己在美国也是这样的。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小尼克在夏家装扮成蜘蛛侠的样子,这回让刘梅更加头疼了。而刘梅为了防止小尼克出现意外,在家里实行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如锁死阳台,防止小尼克学蜘蛛侠那样飞檐走壁;还把他的攀岩索拿来晾衣服;还偷偷藏起了小尼克的道具。小尼克为此很是不满,说刘梅侵犯他的人身自由权,并且打电话报警,还因为这个不吃饭,想换监护人,就此小尼克情绪出现了波动。
二、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的体现
从上述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尼克有一些行为和刘梅的行为发生冲突,因此两个人在交流时的不愉快,而这些行为主要是:1.小尼克来刘梅家,首先他交生活费,并称刘梅是他在中国的监护人,出了什么事要她负责;2.小尼克喜欢自由,晚上不睡在刘梅家里,要睡在帐篷里;3.小尼克喜欢蜘蛛侠,晚上喜欢穿上蜘蛛侠的服装来“飞檐走壁”;4.小尼克认为刘梅收起他的攀岩索是侵犯他的人生自由,并且报警和投诉。而造成这些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两者在跨文化交际时都没有注意到对方思维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的差异,更细的来说刘梅作为中国式家长,企图运用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方法来教导小尼克,但小尼克是深受美国式家庭教育的影响,并不完全赞同刘梅的管教方式。这也凸显了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教育方式的不同:在影片中小尼克由于喜欢穿蜘蛛侠的衣服来玩,因此刘梅怕他做出危险的动作,所以便采用“堵”得方式,把他所有的东西给藏起来以此来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这种行为体现中国传统的家庭地位,父母在家庭中具有权威地位,凡事都要经过 父母的允许;再者采用“堵”的方式也是中国式家庭教育常用的,而国外则常常采用“疏导”的方式。这正体现了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孩子是出于被动地位。
2.教育内容的不同:在影片中小尼克交生活费,以及喜欢睡帐篷就睡,非常注重自己个人自由,而刘梅却觉得“朋友来住还交什么钱;小孩子讲什么自由”等行为是完全不需要的。这些也正是教育内容的差异造成的。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主要侧重的是语言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即在家庭教育中以知识为本位。我国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对子女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实际上只局限在分数教育层面,即“功利性知识”,而进行的艺术教育在很大层面上只是作为知识不足的补偿,并未真正起到教育的目的。而在美国式家庭教育中,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成人要接受、理解并尊重他们,这是教育的前提。而且父母不会过多的去限制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自主式教育是美国家庭教育的主导思想,它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的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三、中美家庭教育观的差异的原因
1.顺从性与独立性
中国传统历来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伦理宗法等级制度,下级对上级要忠诚,晚辈对长辈要顺从。在家庭教育中表现为,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一切要由父母做主,强调用诱导和压制的手法迫使儿童循规蹈矩,顺从听话。至今中国人在评价孩子时,听话、稳重仍是一大优点。这种教育 养成了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服从听话的习惯和自我约束的习惯。主导美国的文化是欧洲文化,他们深受欧洲新教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受文艺复兴的影响,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十分重视个人权力和独立性。民主、自由、人权理念的人本主义思潮渗透于美国各个角落,依靠个人力量创造幸福。因此,在美国家庭,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富于探索等个性品格,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父母和孩子就像是朋友一样,当遇到事情时,父母一般都是给孩子建议,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2.群体意识与个人主义
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非常看重群体意识。在家庭中,个人是血缘关系的一个环节,在社会中个人也是复杂关系网中的一个纽结,正是这种关系把所有个人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个体消融于整体之中,整体的价值永远高于个人价值。而在中国文化中,价值取向往往谋求“天人合一”,培养人的群体意识和整体人格,强调服从集体,注重言行的规范化和自我控制,反对独立意识和锐意进取。个人不能脱离集体,否则很难适应社会。而美国文化则不同,他们更看重作为个体的人,崇尚个人的发展,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个人主义被认为是“反对组织的控制,肯定个人和团体的利益”,而这种意识乃是欧洲文化传统的延续,因此在这种文化传统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
四、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带来的启示
1.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地位观,让孩子处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家庭教育在保留对传统的文化道德理念倡导的同时,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给予其一定的空间,重视其独立性的培养,培养孩子具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的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等;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加强与孩子在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教育的同时,要以孩子为核心,教育的方法要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2.注重学业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实践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教育,而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教育环境。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注重孩子学业教育,通俗的讲是更加注重分数,当然这与中国的国情有关。因此在适当追求分数的同时,父母应当积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让孩子独立的去学习,独立的去解决事情,同时在学习的同时也要让孩子多出去参加实践活动,与人交流,在实践交流中得到成长。
五、结语
中美家庭教育存在的差异,也正是两国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都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不同,也都反映了自身国家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尽管存在着差异,但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经验,因此在立足我们自身实际情况下,积极借鉴美国一些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从而改善自身的教育,使之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王雷英.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和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1,(41). [3]杨志华.文化价值观视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 [4]闵正威,李昊凤.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5]王雪,顾相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j].科技信息,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