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放映室恭贺2010电视剧篇中关于《团长》的内容
这是一部在开拍之际就受到了非同一般关注的电视剧。因为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前,导演康红雷和他的创作团队曾经制作了《激丨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这两部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在近十年当中,中国的电视观众还没有象对《我的团长我的团》这样期待过一部电视剧的出现。因而,才会出现四家卫视争抢首播,甚至是零点放映这样的原来只可能出现在好莱坞超级大片领域内的事情居然在一部电视剧身上出现。也正因为以上种种,《我的团长我的团》随后所引发的广泛争议才会最终成为2009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尹鸿:过去我们习惯表现中国军人的英勇善战,表现中国军人和军民之间的那种团结、友善、英勇抗敌,不管我们付出多少代价,但是是一个英雄的赞歌。但是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这一群军人显得畏缩,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有的是比较苟且,而且更多的是对那样一个年代更多的反省,包括对国家,对社会,对文化,对逆势,对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反省、批判的精神。其实这个跟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我们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形成了一种民族英雄主义的自我价值观,而且我们今天又处在一个想象中的大国的这样一个预期和梦想当中,突然看见这么一个自己揭自己的伤疤,而且揭的有时候很不留情的这样一个作品,在价值观上我们有时候也很难认同。这样一些原因导致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引起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不认可。
在电视观众当中,关于《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有很多观众觉得该剧在编剧方面存在问题,很多人看得懵懵懂懂,对剧中的人物关系不甚了了。这其实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在更深的层次当中,这是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出现了裂痕,创作者——导演、编剧、演员以自己全部的身心甚至用整个生命去体验战争,但他们面对的却是处于和平时期完全不懂战争为何物的电视观众。当电视屏幕上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拼死搏杀的时候,电视机前的观众却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水、磕着瓜子、插播广告的时候还不忘去看看自己炖在锅里的肉是否已经酥软。这种深深的裂痕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这部饱含了如此深切情感的电视剧却无法真正使得观众的心灵受到震撼。其次,很多评论认为《我的团长我的团》过于用力,仿佛一个碗,明明已经装满了,水却还在不停往里面倒。这确实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创作者显然是缺乏足够的理性和克制,而这一点往往是一部艺术作品最为致命的缺陷。但是,我们是否也应当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待这个事情,因为人总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怎么可能过于要求一个如此忘我地投入工作、一个完全沉浸于那段悲怆的历史中的人,还能够保持着冷酷无情的理性?
尹鸿:其实我一开始我就预测到,我说它一定不是一个大众非常乐于接受的电视剧,但是我不认为因为有人不接受,它就不是一个好电视剧。所以我觉得电视剧文化本身也是多层次的,正如我觉得可以有《丑女无敌》这样的电视剧一样,我们当然可以应该有《我的团长我的团》这样的电视剧,它甚至用一个更另类的、更冷峻的方法来思考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人性,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多元和多样。如果电视剧都变成婆婆妈妈,都变成家常里短,都变成我们惯性所熟悉的讲故事的方法,中国的文化其实是没有活力的,将来我们说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元素,需要一种新的思想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从来就没有思想过,从来也没有换个方法去考虑过历史。其实这才是一个文化的悲哀。(2#00:20:43:00)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首播竞争闹得沸沸扬扬,国内的四家卫视:北京卫视、云南卫视、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最终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购片联盟,以百万元人民币一集的高价买下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集体首播权,首播时间定在了3月5日,每天播出两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江苏卫视将播出时间定在了3月5日零时,这种既不违反协定实际上又等同于提前一
天播出的做法立即招来了其它三家卫视的一致声讨,很快东方卫视做出针对性的反击,他们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前三集剪辑成两集合并播出,其后云南卫视为了追赶进度,也采用类似方式将播出进度与江苏卫视持平,而就在同一天,江苏卫视则高调宣布每天将分时段累积播出9集,此言一出,云南卫视马上回敬一记重拳,宣布24小时滚动播出《我的团长我的团》,每天累计播出16集!伴随着屏幕上那殊死的搏杀,屏幕下的竞争居然也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人们总说战争源自最最荒谬的人性,但却忘了和平的年代里,这种荒谬仍然改头换面张牙舞爪地影响着很多事情。这些荒谬貌似与一部电视剧有关,但又不知道离那部电视剧有多么遥远。
盛振华:本身四颗星联播,就是一个中国特有的怪胎,我们如果看美剧的话,我们看不到这种情况,每剧的投资者和出品方,要不然就是传统的三大电视网加福克斯,无线电视网,要不然就是专业的有线电视频道,付费频道,他们大量做的剧,独播权一定在自己手里,他们做的是真正的定制剧、独播剧。但是我们中国人上来就是四颗星联播,四颗星联播你本身四颗星就在浪费资源,浪费了三颗星的资源,你本身就在分流观众,对不对,所以当然这是市场机制,这个是已经默认,已经形成的一种市场机制,但是它肯定不是最好的机制。那么从去年快事,从这个事件出现之后,很多电视台,包括有势力的前四大卫视,地方卫视都号召,都自我表白,我们要做定制剧,我们要做独播剧。为什么呢?大家看出来了,四颗星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四颗星是电视剧市场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过渡性的一个业态,不是一个正常的业态,是四颗星互相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降低购买风险,提高盈利预期而不得以采取的一种手段,那么如果说像几个电视剧大户,像安徽台、江苏、浙江、湖南、甚至山东,他的每年的产值都已经十亿,甚至还有得十亿朝上。他拿出一两个亿做定制剧、做独播剧已经完全可能的情况下,我认为就可以避免这种竞争,或者你说的恶性竞争。但是这是一个事实存在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我的一个看法。
第二篇:第十放映室恭贺2011─2010年电影回顾(秋季篇)
恭贺2011─2010年电影回顾(秋季篇)
简报
2010年的暑期档和国庆档期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小高潮,本几部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影片,都纷纷选择在这个档期上映,开始在市场上形成和好莱坞引进大片势均力敌的形态。但与此同时,过热的电影市场也给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2010年共有200多部国产影片公映,但最后真正能够盈利的影片却微乎其微。如何在提供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成为中国电影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出片名《恭贺2011·秋季篇》)
七月份:本月共有16部电影公映,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基本都是国产电影。暑期档作为传统的好莱坞大片阵地,在2010年的暑期档,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作为第一部在暑期档和好莱坞大片正面对撞的国产电影,《唐山大地震》最后以6.6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成为本票房冠军。
唐山大地震
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灾难类型片”。虽然在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的唐山大地震场景,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特效水准的最高体现,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仍然不在于对灾难场面的展示和个人 英雄主义的颂扬。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余震》一样,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
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虽然具有一个气势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却仍然没有完成类型化叙事的突破。本片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唐山大地震事件本身,或者改革开放三十年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而是运用了大量通俗剧手法,渲染和强化了一个唐山大地震背景下的奇情故事。整个电影故事的三条人物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平行铺开,但同时又非常技巧地错开了所有过去三十年中的重要标志性年份。三个主要人物几乎毫无变化地跳跃完成了三十年人生历程,浓缩了几乎所有人生苦情场面。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在观看《唐山大地震》的过程中,只要观众还是一个具有正常情感模式的人,只要观众不去故意违抗自然的生理反应,那么在看到《唐山大地震》中的诸多悲情段落时,流泪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观影反应。
这种配合商业策略的电影手法就其本身而言并无对错之分,现在的观众需要一部能够让自己释放各种压抑情绪的催泪电影,市场就自然会提供。但是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快速消费品,《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又要面对另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巨大灾难和无法痊愈的心灵伤痛,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而且现在还在诸多普通人的心中悄然延续着。
《唐山大地震》等于是被迫遭遇了这样一个几乎是永恒的电影话题:如何完美地平衡一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元素。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来看,它明显是无法完成这样一个艰巨使命的。这部电影中出现的元妮一家人,固然悲惨的身世令观众不得不哭,但如果我们将视野上升到民族集体回忆或者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来看这部电影的话,我们就会疑惑地 发现,这部电影中元妮一家人几乎完全是和真实社会隔绝开的,在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中甚至连元妮家的邻居都没有出现过。
虽然从叙事策略来看,这种几乎是架空的故事手法无论从审查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来看都相对安全,但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点就成为这部名叫《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的巨大缺憾了。如果我们放弃对《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艺术层面上的要求,仅从文化消费产品的角度来看《唐山大地震》,我们就能很明确地看出,它所有的叙事技巧都服务于一个明确目的: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情感消费诉求,通俗点说就是要满足观众进电影院看到一场真实灾难的再现并为之洒下同情泪水的欲望。
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这部电影就像它的片名一样,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叙事手法,都陷入了一种盲目的躁动和狂乱之中。在花哨的剪辑技巧和繁琐的叙事手法掩盖下,这仍然是一部完全失去了方向和控制的电影。
对于观众来说,影院公映影片的最重要的观影标准就是故事和人物,然后才是电影技巧。以这个标准来看《无人驾驶》这部电影,整部影片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有可能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很难在短时间内跟随上导演的叙事进程。单就故事和人物来说,《无人驾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一个因为妻子过往生活导致家庭情感危机的已婚中年男人巧遇初恋情人,他们之间重新发展出了感情;而初恋情人在这段感情的同时,她还在另一段感情里充当着第三者的身份;一个中年司机遭遇车祸导致家庭不幸后,因为经济压力而参与传销,被女骗子将救命钱席卷一空;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个女骗子也曾经有一段不堪回首 3 的往事 ;最后一条线索是一个青年车手和一个聋哑女孩之间的清纯之爱。所有的这些人物和故事,都由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连接在了一起。
这个电影的人物和故事不可谓不复杂,如何将这些纷乱如麻的人物和故事都塞进一部不到2个小时的电影内?从现在电影最后呈现的效果来看,只能说编剧和导演的这次努力并不算成功。每一条故事线索都只是依靠堆砌生活细节来完成叙事推进,缺乏一个明确的故事主线和人物动机,结果就直接导致了整部电影的主题含混不清。如果按照导演张杨的说法,这部电影所想讲述的是“我们的生活和爱情就像一部无人驾驶的车辆,毫无方向”,那么这部电影只成功地做到了毫无方向这一点。
除了故事层面本身的问题外,导演张杨还采取了一种复杂到可以称为繁琐的多线叙事和非线性叙事手法。影片以车祸开头之后,几个人的几段故事同时推进,最后再汇集到车祸现场,然后又发散开,继续多线推进叙事。在整个故事发散到漫无边际之后,导演强行截断了每条故事线索,直接收场。在这个已经相对比较复杂的多线叙事的格局下,影片同时还采用了非线性叙事,就是每条故事线的时间线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自然排列的,而是根据剧情和导演意图的需要,打乱了时间顺序。
这种复杂的叙事手法,无疑是导演试图进行一种艺术创新。但就最后的效果来说,这是一次非常糟糕的尝试。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结构,除非观众本身就具有编剧素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电影知识的熟练掌握来随时弥补缺失剧情和随时整合故事逻辑,否则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无人驾驶》所采用的这种多线叙事和非线性叙事并行的电影叙事技巧,完全是毫无意义的繁琐。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地讲一个故事呢?
这种花哨的剪辑技巧和叙事手法所试图掩盖的,实际上还是一个苍白无力的故事。因为仅仅凭借故事本身的戏剧张力是无法将观众按在观众席上2个小时的,所以电影才试图用 4 这种形式上的花哨来掩盖叙事上的失败。但这种花哨的技巧展示,对于看不懂的观众来说这会是一种折磨;而对于能够看懂的观众来说,他们未必会欣赏这种笨拙的展示。
如果《无人驾驶》是一部“文艺片儿”,那么它在电影技巧上所采用的各种花样都无可非议,因为这是导演艺术创作领域的尝试。尽管这种尝试可能并不算成功,但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任何创新的努力都值得鼓励;但如果《无人驾驶》是一部试图在乱像频生的中国电影市场上谋取票房的电影,那么从观众和市场的表现来看,本片的创作者应该去思考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种电影究竟是拍给谁看的?
唐伯虎点秋香2之四大才子
对于那些被《唐伯虎点秋香》的片名骗过来的观众来说,这片子恐怕只有片名里的那个2字有点靠谱,其他的,全是一堆浮云。
对于这种明目张胆打算来骗钱的片子,我们的观众恐怕也已经失去了耐心。如果还有人觉得可以用这种东西来蒙骗观众,正在飞快成长的观众们应该欢迎他们继续去勇于尝试,反正赔掉的钱我们是不会继续替他们买单了。
八月份:本月共有18部电影公映,但是整体来说,尤其是部分国产电影的质量,实在是让人感到绝望。某些实在过分的电影就不必再提了,因为它们根本都无法被算成电影。
龙凤店
每次遇到类似本片的这种电影,我们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某些中国电影总是能一再突破我们观众的想象力极限,每次我们以为总算见到极限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天才让我们见识到,向下出溜是没有极限的。
有观众曾在网上留言评价此片: 宁愿再把《江山美人》看100遍!按照这个比率换算的话,估计会有为数不少的观众宁愿再看10遍《明明》,都不愿意再看一遍本片。
全城戒备
《全城戒备》这部电影,任何一个对于陈木胜导演有期望的观众,可能都会觉得忍无可忍。这部号称第一部“变异人题材”的华语电影,无论从哪个类型来看,它都是一部趣味古怪、技法拙劣的电影,简直无法让人相信这是曾经指导过《冲锋队之怒火街头》等一系列香港动作片的陈木胜导演的作品。
作为一部全面向好莱坞商业类型片致敬的影片,《全城戒备》中融合了诸多好莱坞类型片的商业元素,诸如变异人的超能力以及特效化妆、好莱坞银幕英雄的类型化叙事、偶像演员加浪漫爱情故事,如果正常发挥,即使当下的华语电影工业体系不能提供堪比好莱坞水准的技术支持,但起码也应该在故事和电影层面做到不失娱乐水准。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电影,无论是最基本的故事层面,还是电影技法层面,都令人无比失望。作为一部绝大部分故事背景都发生在香港的电影,虽然可能会因为面临在内地公映的现实局限,从而不得不在故事层面有所妥协,但就其基本的故事水准而言,现在的这部《全 6 城戒备》连最基本的故事逻辑都没有能够建立起来。无论是男女主角之间飘忽不定的爱情,还是正邪主角之间的宿命敌对关系,都缺乏合理的解释。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个模糊不清的故事很难让他们对电影中的角色产生移情作用,很快就会因为这种含糊不清的叙事而失去对整个电影故事的兴趣。
由于中美文化和东西文化上的差异,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片的本土化尝试,《全城戒备》虽然在银幕英雄的塑造上做出了尝试,但从目前的电影效果而言,这只能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这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能够将这种故事模式成功地本土化。
这种人物关系和剧情逻辑上的缺陷,导致观众对故事层面失去兴趣后,必然会将剩余的注意力转向动作场面。如果《全城戒备》的动作场面能够弥补这种剧情张力上的缺陷,那么还不失为一部暑期档爆米花电影,起码拥有这种电影的基本功能──娱悦观众。但是很可惜的是,《全城戒备》这部电影中的所有动作场面,不要说比肩好莱坞同类型影片,甚至连陈木胜导演以往的作品水准都无法相比。虽然里面有一些爆炸和打斗场面,但现在的观众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同类型影片观影经验,怎么能够让他们在一部暑期档爆米花电影中获得哪怕一点点新鲜的感官刺激,则是这个档期上映的华语电影所面对的艰巨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全城戒备》,它无疑是会令观众失望的。
敢死队
《敢死队》虽然在宣传时号称“九大纯爷们”首次聚集大银幕,但实际上除了路过打酱油的布鲁斯·威利斯和施瓦辛格州长外,剩下的老爷们里,不管是杰森·斯坦森还是李连杰,他们都只不过是映衬红花的绿叶。这部电影真正的红花,其实还是史泰龙。
身为一个64岁的老年人,史泰龙在《敢死队》这部电影里奉献出了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动作场面。当史泰龙驾驶着飞机消失在夕阳中,无论是对中国观众还是美国观众,他的这次谢幕,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作为好莱坞两大肌肉动作男星,可谓红极一时。这两位肌肉男在最巅峰的时期,恰好赶上了好莱坞产业模式转型的年代,好莱坞电影市场开始向全球扩张,剧情简单粗暴、一味讲求视觉刺激的动作大片横扫全球电影市场。而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作为美国电影的代言人,通过黑漆漆的录像厅作为媒介,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观众的电影审美标准。现在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内地男性观众,基本上都是通过史泰龙和施瓦辛格认识了美国电影,以及树立了好莱坞式动作大片的评判标准。可以说,史泰龙此次通过《敢死队》的华丽谢幕,激发起了整整一代内地观众心中浪潮涌动的怀旧情结。
如果有观众是一路看着《第一滴血》系列长大的,那么他对《敢死队》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一部主打肌肉、爆炸、枪战的电影,《敢死队》的故事最大的功能就是串联起那些动作场面,基本上和二十年前的那些电影如出一辙:单枪匹马的美国英雄,面对邪恶敌人的挑战,杀入重重危机,维护心目中的正义,挽救自己的良知,顺便拯救一个需要男人呵护的美女。
对于大批三十岁以上的男性观众来说,他们涌入影院最主要的目的估计就是为了怀旧和告别。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化后培养出的第一批固定观影消费群体,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三十岁以上观众群体,虽然正在逐渐从越来越年轻的电影消费主力群体中逐渐隐退,但对于《敢死队》这样一部主打怀旧和告别的男性荷尔蒙电影,这些正在慢慢变老的观众则用首周末7000万、最终票房超2亿的票房数字傲然告诉我们:纯爷们从来不回头看爆炸,他们只是悄然远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最后的风之子
本片唯一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它的催眠效果是本引进片中排名第一的。另外,本片虽然有3D和2D两个版本,但其3D效果之糟糕,导致它是本好莱坞引进片中唯一一个在国内电影技术评审得B级的引进影片。
由于上半年几部伪3D影片糟糕的3D效果和高昂的票价所引发的观众矛盾,负责引进本片的中影集团此次还破例向各影院提前发布了通知,提醒影院应及时向观众做好说明沟通工作,以免再引发类似矛盾。
怪物史瑞克4
人人都有中年危机,即使是怪物也不例外。作为梦工厂最成功的动画系列片,《怪物史瑞克》终于出了第四部,也是本系列的大结局。经历了前三步的颠覆颠覆再颠覆之后,第四部已经有了强弩之末的疲惫。从故事层面来说,它肯定不是最好的一部史瑞克电影,但它一定是这个系列最好的结局。
史瑞克通过穿梭时空的最后冒险,终于明白,生活日复一日的平淡琐碎重复固然会让生活的激情渐渐消磨去,但是终有一天当你失去这些后,这种平淡对于你的意义就想空气一样,你感觉不到它的珍贵和存在,但是一旦失去,你就无法活下去。
本片也是该系列唯一一部3D电影,在影片的最后结尾部分,将前三部影片的经典片段重新做了3D化处理,算是史瑞克系列向观众告别时的最后礼物。
九月份:本月共有14部影片公映,作为国庆档前半程,好莱坞大片识趣地退出了竞争,本月公映影片基本都是国产片,但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引起关注的影片,却寥寥无几。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一直被许多人解读为“武侠片”。作为一部“徐克电影”,可能大家一看到“徐克+古装+武打”的标签,就会自动将这部电影归为“武侠片”。但是《狄仁杰》和之前所有的徐克电影不同之处在于,《狄仁杰》还有另一个强大但隐蔽的标签,那就是本片监制和编剧“陈国富”。正是由于陈国富的出现,《狄仁杰》这部电影在整体气质上完全不同于传统概念中的“徐克电影”。
武侠片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类型片,它的文化基础就在于“侠”。所谓“侠”,就是“以武犯禁”,侠客的舞台就是江湖,侠客的精神就是远离庙堂,快意恩仇。从这个概念出发,《狄仁杰》的故事和传统概念上的“武侠片”基本上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狄仁杰》这部电影中,狄仁杰作为女皇武则天的特使,他不在江湖,不是侠客。他其实更像是一个著名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私家侦探,被迫接受了一个别无选择的任务。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这位硬汉侦探和如影随形的蛇蝎美女会相互出卖和被出卖,并共同接近故事的黑暗核心。虽然他们之间会萌发出一点微弱的爱情火花,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伤害和被伤害,但你我都知道,他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从这个概念出发,《狄仁杰》这部电影与其说是武侠片,不如说是一部古装/侦探/动作片。至于说另一个之前被广泛宣传的“悬疑”标签,从最后的效果来看倒不是本片故事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这个故事的核心并不是最后答案的揭晓给观众所带来的震惊,而是狄仁杰如何一步步接近真相的过程。
如果有观众对监制陈国富2001年执导的一部电影《双瞳》有印象的话,《狄仁杰》的故事结构中可以看出许多《双瞳》的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狄仁杰》就是一部“陈国富电影”,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还是徐克,他强烈的个人风格虽然受到了限制,但决不可能被抹去。
影片中有几场相当精彩的动作场面,整体风格还是徐克当年“奇、险、急”的路子。但从动作创新角度来看的话,《狄仁杰》中的动作场面还是没有能够在整体上超越他自己在《新龙门客栈》等武侠片中的动作场面。武侠片中演员通过吊钢丝飞来飞去的动作设计,已经延续了将近三十年。不但是中国观众,可能全世界观众都已经有了视觉疲劳。如何能够将武侠片和动作片中的动作场面在原有高度上继续创新,并不只是徐克和洪金宝所面临的挑战,而是整个武侠电影都要面对的问题。
剑雨
作为中国电影最具有历史传承的类型片,武侠片在中国电影进入21世纪之后,就面临后继无人,日渐凋零的局面。而2010年出现的这部《剑雨》,则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武侠片的风格和特点,可以说是继《卧虎藏龙》之后最好的中国武侠片。
就故事层面而言,《剑雨》可以说是一部古装武侠版的《变脸》,因此影片最后字幕中标注的“吴宇森作品”也还算是师出有名。但从影片整体风格来看,作为《诡丝》的导演和《双瞳》的编剧,导演苏照彬在《剑雨》中仍然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烙印,《剑雨》仍然是一部名正言顺的“苏照彬电影”。
作为一部武侠电影,《剑雨》不但在传统的动作场面上保持了高水准,而且在剧作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为中国武侠片的叙事变革创出了一条新路。作为一个几乎和中国电影同步发展起来的影片类型,武侠片对于华语电影的重要性,就如同西部片对于美国电影一样。如果说中国电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影神话,那么武侠片就是当仁不让的类型。
中国武侠片从最早的剑仙片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的互动,很早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基本叙事规则,其中的主要元素就是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香港电影的重要种类之一,武侠片在叙事方式上就已经达到了顶峰。如《金燕子》、《侠女》、《独臂刀》等武侠经典所开创的故事模式,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都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革。
中国的武侠电影一直在叙事结构上有一种先天缺陷,就是剧情线索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相互脱节,不能互为助力。大部分武侠电影的剧情,都会在发展到动作场面时陷入停顿,等待对阵双方完成打斗场面后,影片剧情再继续发展。除了少量里程碑式的武侠电影作品外,作为商业类型片的武侠电影一直过于依赖贩卖视觉奇观,因此武侠片的动作场面一直在不断革新,但在故事层面的进步却微乎其微。
即使在中国武侠片的两种亚类型,拳脚武侠和枪炮武侠中,这种过于依赖视觉奇观性的动作场面,而忽视电影故事本身的剧情张力的倾向也一直存在。但是由于此类影片在市场上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因此武侠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革新也一直缺乏动力。
国内电影评论曾经有一段时间流行将武侠片和动作片中的场景分为“文戏”和“武戏”两种,其实就是这种剧情和动作脱节所导致的观众趣味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01年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确实是对中国武侠片的一次革命性改进。作为一部融合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和中国武侠片传统元素的影片,《卧虎藏龙》一片中所有的动作场面,都直接参与了人物塑造和剧情推进。虽然由于时代所限,片中仍然留有传统武侠片所带来的固有痕迹,但就整体风格而言,《卧虎藏龙》确实是对中国武侠片进行了一次断代性质的革新。
中国武侠片的上一次创新浪潮,就是以1992年徐克导演的《新龙门客栈》为首的新武侠电影。但新武侠电影对于传统武侠片的贡献,更多的在于动作的创新而非叙事模式的革新,影片剧情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在这一次的武侠片创新浪潮中得到根本性解决。而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如果究其本质,其实在故事类型上已经和传统概念上的武侠片相去甚远。但正是这种远离,造就了本片在武侠片叙事类型上的一次突破。
伴随《卧虎藏龙》的票房成功和奥斯卡奖的认可,中国电影也掀起了一股武侠片风潮。但是从2001年的《英雄》开始,到2006年的《夜宴》结束,在诸多作品中,没有哪部武侠电影真正能够对武侠片在叙事结构和手法上做出实质性的创新。
而在《剑雨》这部武侠片中,人物性格、剧情张力以及动作场景三者的结合,可以说是近些年来中国武侠片中最平衡的。即使没有片中那些古装侠客的刀剑格斗场景,这部电影凭借紧凑的剧情张力,仍然能够吸引观众去关注影片中的人物命运,并被片中人物所营造出的情感氛围所打动。作为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古装武侠版《变脸》”的故事,《剑雨》通过一个结构复杂但线索明晰的故事,结合中国传统武侠电影的叙事规则,融合了经典好莱坞叙事类型,完成了一次中国武侠电影的继承和创新。
作为一部武侠类型片,《剑雨》的故事对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等所有武侠片的典型元素都有涉足。而这一点对于中国武侠片来说,其实也算是一个创新。江湖争霸、群雄夺宝,以及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三条故事线同步推进的同时,主次分明,营造出了紧凑的故事节奏,整个故事忙而不乱,所有人物的情感动机和故事动力都明确清晰,观众在跟随银幕上的故事推进的同时,还能深入到电影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可以说已经超越了观众对于一部武侠类型片的期望,满足了另一部分观众对于一部好电影的渴望:在一个浪漫离奇的银幕故事中,触摸到了自己内心的世界。
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原著小说改编的。如果仅仅只是从电影本身来说,《山楂树之恋》是一部非常乏味的电影。所谓“乏味”,就是整个片子让人感觉像蒸馏水一样缺乏回味。之前本片宣传一直在刻意强调这是“史上最清纯的爱情电影”,但是如果把甘甜的山泉换成实验室里的蒸馏水,这种所谓的“纯”也就成了乏味。
一定有许多观众看了本片后都会被静秋和老三的爱情所感动,但是这种感动其实和电影本身无关。所有的感动都是因为你被你自己感动了,这部电影只是一个渠道或者媒介,顺利地让你完成了有关纯洁爱情的一切想像与升华。而这种功能性的感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著小说而非电影本身的艺术表现力。
本片在电影的视觉节奏上相对缓慢,但对故事节奏的处理上却有些慌张。男女主角的爱情关系中,大段可能关系到情感铺垫的非必要剧情被直接省略,以字幕的方式简单交代给观众。这种处理方式可能对一般观众的观影不会造成困扰,但对部分影迷观众来说,这种用字幕交代剧情的方式实在是令人惊讶──这等于是导演彻底放弃了对于电影化叙事的掌控和 追求。也许是导演出于控制电影时长的考虑而采取了这种处理方式,但从,导演这份工作的最重要职责不就是把文字变成影像吗?
作为一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在电影技巧上相当地克制,几乎完全依赖演员的表演来完成电影的情感推动。因此,本片男女主角的人选就对这部电影的成败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两位演员人选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地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尤其是女主角周冬雨,虽然原著小说的粉丝可能会对这个演员的外形和气质存有一定的争议,但从整部电影的气质和需求来说,周冬雨应该是完成了导演心目中的静秋这个角色的塑造。
如果《山楂树之恋》是一部以导演私人化叙事为主要诉求点的电影,那么本片随便拍成什么样子其实都无所谓,因为这是导演个人的艺术选择,作为观众可以用天然拥有的权利──手里的钱包──去表达自己的态度。但是现在的《山楂树之恋》被打扮成了一部票房过亿的商业片,同时还号称是“史上最清纯的爱情电影”,那么当各种不明真相的观众和它在电影院里遭遇后,受到各种观众的不同非议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静秋或者周冬雨的这种“清纯”,应该只是导演张艺谋个人的趣味。作为电影导演,张艺谋天然拥有这项按照自己个人趣味来塑造女主角的权利。清纯没有问题,但你的清纯不等于我的或其他人的清纯。现在的问题是,这部影片由于商业目的而开始以“清纯”作为卖点进行推广时,就等于把全体观众给逼到了一个必须要琢磨“清纯”到底是什么的地步。而这一点,对于一个口味纷杂、价值观迥异的电影市场来说,无疑是不可能得出相对主流和大众的答案的。
无论观众是不是被这部电影所感动,其实所有的感动都只是观众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银幕上的映射。电影演员或角色是否清纯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你拥有足够的生活阅历,你自然会 15 认定什么样的情感是清纯。其他人的标准,甚至是导演的标准其实都不重要,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的体会。如果有人试图从《山楂树之恋》或其他电影里寻找世界上最清纯的爱情,那不是电影太美好,而是生活太残酷。
精武风云
作为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功夫片和好莱坞动漫英雄片的结合,《精武风云》的本质仍然是一部视觉奇观类型影片,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其实都是配角,这种电影的根本还在于动作场面和功夫打斗场面的最后视觉呈现。所以,这部电影的最后成败其实全都在于动作指导和主角甄子丹的临场发挥。
但是本片对于甄子丹的过度商业消费,以及急功近利的制作,彻底毁了这部电影,最后的结局更是企图模仿《叶问》系列的成功,依靠煽动民族情绪来讨好观众。但是没有精彩的故事和真实的人物作为依托的前提下,观众凭什么就要为这种肤浅的东西叫好呢?
盗梦空间
作为一部电影,构成《盗梦空间》的所有元素都做到了教科书般的精准。它当然不是完美无缺,但也很难找出比它做得更好的──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自己的标准,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比谁更好我们不去也无法争论,但毫无疑问,《盗梦空间》已经超越了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进入了优秀的范畴。
这部电影片长两个半小时,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时间流逝。在看这个电影的过程中,你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否则很容易就跟不上故事节奏,从而丧失很大的观影乐趣。它是如此的电影化,以至于你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你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虚幻和怀疑:梦境与真实的界限在哪里?
之所以强调这是一部要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是因为本片非常的电影化,其他任何观看方式都会损害到观众的感受和体验。这个电影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剧情、画面、音乐、音效等,所有电影元素都极其丰满,同时恰到好处,构成了完美的平衡。不在电影院环境下观看,很多电影细节可能就会被忽视,随后就会带来观影体验上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观众对故事的理解。
当然,《盗梦空间》的故事绝对没有之前谣传中的那么晦涩难懂。作为一部在北美3亿美元票房,全球6亿美元票房的暑期档电影,它的故事能难懂到什么程度呢?《盗梦空间》虽然在剧作结构上相当复杂,但从观众体验角度来看,这个电影的表层故事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片:一帮人为了完成一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深入险地经历一番冒险,最后完成任务的同时,达成个人心愿。其中枪战、追车、爆炸、打斗等等商业元素一应俱全,仅仅只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盗梦空间》仍然是一部很具娱乐性的暑期档电影。
但是对于一部分影迷观众群体来说,这部电影除了具有以上娱乐元素外,因为它精巧的故事结构和几近完美的电影元素构成,《盗梦空间》还具有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至于如何解读这部电影,则完全取决于观众个人的观影经验,以及观众自认为从电影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信息。就这个层面而言,不存在是否看懂这部电影的问题,只是每个人都会有独一无二的私人感受,难以和大家分享而已。
除去电影表面的那层商业类型片包装外,这个电影故事的核心其实很文艺。如果去掉那些花哨但确实很好看的枪战、追车、打斗场面,以及那个根本没做任何原理解释的盗梦机器,这个故事本身不会受到损失。它讲述的还是人内心最深层的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完成自我心灵救赎的过程。
但大家无论如何解读,这部电影都具有超强的娱乐性。作为最表层的包装,追车、爆炸、打斗、枪战等动作场面都属于近些年来动作电影中的经典场面。本片导演诺兰的上一部电影作品《黑暗骑士》就表现出他对于类似动作场面的完美掌控能力。从类型片角度来说,《盗梦空间》中的所有动作场面,都属于教科书级别的处理。身为观众,即使你不去多想电影背后的那些多层解读,仅仅只是这些动作场面的体验,足以让你感受到空前的刺激。
虽然对于本片的故事大家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争议,但如果从电影技术层面来看,本片导演诺兰作为一个天才级别的导演,他对于电影节奏和结构的掌控已经接近完美。电影的前半段,导演诺兰在有条不紊地向观众解释和铺垫一个复杂而陌生的原创概念的同时,还有效地保持着故事的节奏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当影片进入到后半段,眩目的动作场面不但没有影响故事的节奏,反而成为火箭助推器,推动故事向最后的高潮加速飞奔。在影片最后的高潮场景中,经过之前的重重铺垫,三层空间的叙事同时开始推进,视觉、音乐、音效等其他电影元素也都保持了精准的同步,最后让观众在听觉、视觉、心理三重层面上和影片节奏达到同步高潮。仅凭这一段场景,《盗梦空间》就足以让你久久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故事核心其实非常文艺的暑期档电影,它对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平衡做到了一个相当接近完美的程度。本片导演诺兰通过这部电影,再次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值得好莱坞押宝的导演。
第三篇:第十二课 花季中的男孩女孩教案
第十二课 花季中的男孩女孩教案
第十二课花季中的男孩女孩教案
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把握青春珍惜友谊;第二框——荡起友谊的双桨。
教学重点:iu
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男女同学之间应正常交往,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计划用两课时授完,一框一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第一框
把握青春珍惜友谊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导入语:(详见教材P14页引言)
2、板书框题:
板书:
第一框
把握青春珍惜友谊
二、讲授新课、正确认识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和友谊
情境活动一:
议一议:
初一(3)班男女同学在“一览众山小”之余,还会有什么收获?
谈一谈:
自己对男女同学交往的看法。
教师讲述:
男女同学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2、正常交往个同进步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15页材料)
谈一谈:(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初一(1)班的男生和女生交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一说:
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对自己的学习有怎样的帮助?
教师讲述:
(按教材简要讲述后板书结论)
(1)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议一议:(教材P16页材料)
①男同学的个性特点:
②女同学的个性特点:
③男女同学交往对自己的个性发展有何作用?请举例说明。
教师讲述:
男女同学在性格、兴趣、意志等方面各有特点,互有优势。彼此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板书结论)
(2)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做一做:(见教材p17页材料)(指导学生讨论交流)
(3)学会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
教师讲述:
在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学之间一般都能够正常交往,并建立起积极向上、纯洁健康的友谊。但是,也有一些同学,由于不能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比如:有的同学不愿与异性同学接触,或与某个异性同学交往过密等。这都会产生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以至于妨碍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对男女同学交往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
三、课堂小结
男女同学的交往与友谊,是我们多彩生活的重要内容,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
四、作业、怎样认识异性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教材P15页)
2、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对自己的成长有何意义?(教材P16——17页)
第二课时(总第4课时)
第二框
荡起友谊的双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导入语:
男女同学的交往与友谊,是我们多彩生活的重要内容,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那就让我们荡起友谊双桨,去寻求真诚的友谊吧
2、板书框题:
第二框
荡起友谊的双桨
二、讲授新课
在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学之间一般都能够正常交往,并建立起积极向上、纯洁健康的友谊。但是,也有一些同学,由于不能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比如:有的同学不愿与异性同学接触,或与某个异性同学交往过密等。这都会产生一些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以至于妨碍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对男女同学交往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些与异性同学交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境活动一:(教材P17页材料)
说一说:上述哪些词语可以用以描述异性同学之间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恰当的交往方式?
想一想:能够正确体现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的词语还有:
教师讲述:
可见与异性同学间的正常交往要自然、适度。
、与异性同学交往要自然、适度
板书:“自然”和“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的原则。
自然:(见教材P18页)
适度:(见教材P18页)(教师可按教材简要讲述。)
情境活动二:受欢迎的男女同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教材P18页材料)
(指导学生讨论交流。)
相关链接:(见教材P18页材料。指导学生阅读。)
2、与异性同学交往要尊重、真诚
情境活动三:(教材P19页材料)
说一说:分别说一说,他们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方式恰当吗?
教师讲述:
前者不恰当,话语中流露出瞧不起女生的、不尊重女生的意味;后者是恰当的,热情、真诚的邀请,流露出男女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真诚、尊重是交往的前提。只有真诚相待,彼此尊重,交往、相处才会自然顺畅,男女同学才能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情。
名言:(见教材P19页——马克思语)
相关链接:(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材料,细心体会。)
3、与异性同学应广泛交往
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20页材料)
议一议:牟莉与同学的交往有何特点?这样交往有什么好处?
(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按教材简要讲述)
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20页材料)
说一说:
①小强为什么不再与女同学交往?他的处理方式对吗?
②小强今后应该怎么办?请为他出谋划策。
议一议:
同性同学之间交往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是否应有所不同?举例说明。
(同性同学之间交往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方式从大的原则来说,应该是相同的,只是异性同学在交往中,应该注意性别差异。)
三、课堂小结
让我们学会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建立起积极向上、纯洁健康的友谊,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作业、与异性同学交往时,我们应遵循哪些原则?(见教材P18——20页教材)
2、为什么说“真诚、尊重”是交往的前提?(见教材P19页正文)
第三课时(总第5课时)
探究与实践
一、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
情境活动一:(教材P21页材料)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活动设置意图:让学生正确对待他人在青春期中产生的生理变化,学会学会尊重)
想一想:
①怎样评价小伟的观点和行为?
②若自己是小伟的同学,应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小结:
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说三道四,在中学生中较为常见,如有的同学喊这个“傻大个”,叫那个“小胡子”,说那个“慢脸星”等等。
这种行为惠对对方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伤害,是应该杜绝的行为。
作为小伟的同学应该告诉他,同学间交往“尊重,真诚”是前提。尊重别人也是在尊重自己。
情境活动二:(教材P21页材料)出谋划策
李冰是个十分内向的男生。他认为自己相貌平平,个子矮,女同学会看不起自己,所以平时很少与女同学交往。当看到其他男同学与女同学自然大方地交往时,他总有一种自卑感,心里非常苦恼。
议一议:请告诉李冰同学应怎样摆脱烦恼?
分析:
苦恼产生原因:
认为自己相貌平平,个子矮……看不起
导致结果:很少与女同学交往
苦恼产生的内在因素:缺乏自信
解决办法:
正确认识什么是美(P8页);积极消除烦恼:①多于人沟通
(二)“活动在线”(略,没有条件进行此项活动)
(三)“我在成长”
一、我的进步、学习本单元前后市怎样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的?
(前:不理解、困惑、羞怯、苦恼;后:青春期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是必然的、正常的,我们要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2、过去是怎样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烦恼的?今后打算用哪些方法消除青春期大烦恼?
(过去:有的同学不习惯自己的身体急剧增高和性征的突然变化,……害羞、腼腆;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发育较晚,和别人的不一样,产生忧虑、苦闷、自卑、孤独、惊慌、不知所措等等。今后:(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教材P5—8页):①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必然的、正常的;②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③努力追求美。(2)积极消除烦恼(教材P11页):①多与人沟通;②增强自我调控能力;③不断丰富自己。)
3、以前是如何看待青春期心理矛盾的?现在如何看待?列出自己解决心理矛盾的方法?
(见教材P10—11页正文)
4、过去是如何看待男女同学交往的?今后打算怎样去做?
(过去:<学生自己讨论交流>;今后:正常交往共同进步——(1)与异性交往要自然、适度;(2)与异性交往要尊重、真诚;(3)广泛与异性同学交往。)
二、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
三、我还希望
四、倾听他人的心声
(四)作业
第四篇:高一【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语句与顺序结构(第十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语句与顺序结构 教科书 书名:
《信息技术》必修 1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 6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
2.进一步理解赋值语句的用法。
3.进一步理解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
4.应用恰当的语句编写顺序结构的计算机程序,增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如果编写一个简单程序模拟倒计时器,应该如何设计算法呢?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任务 1-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顺序结构 任务 1-2:修改倒计时器小程序,实现先红色 3 秒倒计时再绿色 3 秒倒计时的变化。
【学习任务二】
任务 2-1:
有两个一样的杯子,分别装了水和白酒,现在要将两杯中的液体互换,用水杯装白酒,用酒杯装水,请问你有什么办法? 请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尝试编程解决这一问题。
任务 2-2:
练习1:判断以下赋值语句写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D=6+9
(2)F+3=E+6
(3)Z=X*Y
(4)C$=goodnight 练习2: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多少? A=30 A=A+10 A=50 print(A)
【学习任务三】
任务 3-1:
目前,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使用摄氏温度,而美、英等国家使用华氏温度。对于去美国旅行的中国游客来说,需要将当地发布的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以符合自己的理解习惯;同样,来中国旅行的美国游客亦如此。
请你想一想,能否利用计算机辅助旅行者进行温度转换? 请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尝试编程解决这一问题。
任务 3-2:
根据键盘输入的身高和体重值,编写程序计算体重指数 BMI。(BMI=w/h/h,w 为体重kg,h 为身高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