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围城》读后感
读《围城》有感
我第一次读《围城》是在高二下学期,一次在书店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又恰逢语文老师在课上介绍此书,便心生兴趣买了下来。当时由于忙于学习,并未细看,只想放了暑假再细细品读。于是便粗略的看了一遍,看过后只觉得风趣幽默,其精彩程度,一点也不比平时看的玄幻小说差。不过由于是略读,对书中人物映像并不深刻。不久后我将这本书借给了一位同学,但至今为止他也并未将此书归还,于是等到暑假在细细品读的打算便不了了之。但没想到,这一次却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这是我第二次读《围城》,虽是第二次阅读,但仍感觉就是初次阅读,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第一次读得太不仔细,以至于人物情节全忘光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便是此书太过精彩,每次阅读都会读出不同的味道,以至于每一次都会觉得是在第一次拿起这本书在阅读。
《围城》以小说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一段段精彩、风趣、幽默、讽刺的故事。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讲方鸿渐留学回国,在回国的轮船上与鲍、苏两位小姐之间的情感纠葛;第二章是讲鸿渐回到上海,回到家乡后发生的演讲、相亲等一件件趣事;
第三章是讲方鸿渐在上海时与苏文执,唐晓芙二人之间错中复杂的恋爱关系,以及方鸿渐,苏文执,赵幸楣三人间的情感纠葛;第四章讲了鸿渐与幸楣双双失恋后冰释前嫌,由对手转变为挚友后,与董斜川把酒言欢时的种种,以及方、赵二人为同去内地三闾大学而做准备;
第五章是讲方鸿渐、赵幸楣,孙柔嘉、李梅亭、顾尔谦五人在同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发生的种种趣事,以及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抵达了三闾大学;第六章是讲三闾大学内校长、主任、教授、讲师、助教、学生之间的种种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明刀暗箭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七章讲汪太太为方、赵二人与刘、范二女做媒,结果弄巧成拙,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以及鸿渐与孙柔嘉二人草草订婚;第八章讲鸿渐被高松年解聘后与孙柔嘉一同离开了三闾大学,并于回家的路上经赵幸楣劝说,草草结婚,以及结婚后两人之间的口角争执;第九章讲方、孙二人的口角争执在家庭亲朋好友的介入下渐渐升级,最终闹得两人分居,鸿渐独守空房的局面。
全书九章中,我最喜爱看第三、五、六章。因为第三章讲的是主人公与两位美女之间的儿女情长,爱恨纠葛,或许是因为我的年龄关系,对于这些事情总是会更加关注喜爱。第五章应当是最有趣的了,有方、赵二人的谈话被孙小姐撞到后的尴尬,有冒雨赶路的艰难,有坐汽车太拥挤的辛苦,有路遇王美人的滑稽,有车上结识寡妇最后闹翻脸的可笑,有投宿旅店被虱子咬得睡不着的痛苦,有途中盘缠用尽饿得发慌的难受,有露宿坟山的惊恐,仿佛是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抵达了终点,也正是在这样的磨难中,人的本性才会彻底展露出来,李梅亭就是最好的例子。第六章当是最精彩的了,三闾大学中人人都是工于心计,各种勾心斗角,暗箭伤人,表面和睦,背后却不怀好意,一个个都想方设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可谓用尽手段。在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能看清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
《围城》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无疑是唐晓芙,她应当是本书中最美的人物,作者在她出场时这样写道: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可见唐晓芙的美是与众不同的,在充满胭脂水粉的时代里,她的美是不加修饰的,是纯洁的,是空灵的,即使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她的美也是万中无一的。美丽的不只是她的外表,她的内心同样美丽,她没有其他人那样深的城府,纯洁的心灵只容得下一场真真正正的爱情,唐晓芙当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样的女孩子方鸿渐配不上她,若是她们两人结了婚,那无疑是把一件美好的存在毁掉了。小说中映像最深刻的当是主人公方鸿渐,读他的时候我的确是如杨绛女士所说的那般:对他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而为一。我发现我与他有着许多共同点:没有卓越的文采,没有高深的学历,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可靠的背景,没有一技之长。但方鸿渐有一点我是没有的:他的口才很好。如他在回国的船上议论医生与教徒,如他在家乡学校的演讲,如他在苏家对女政治家的追捧等等,无不显示了他的狡辩能力很强。小说中其他人也颇具特点,如苏文执的自命不凡,如方父的陈腐,如赵幸楣的耿直,如李梅亭的势利,如高松年的虚伪,如孙柔嘉的心计„„这诸多人物在为小说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陋。
起初读围城的时候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把主人公写得那么一无是处,那么无能那么自命清高。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作者是借他来揭示当时部分留学生,知识分子心态的沉浮和变迁,从而点明小说的题目“围城”。小说中共有两次提到“围城”一词。第一次是在第三章苏文执提到——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第二次是同去三闾大学时,鸿渐以狗追求水中肉骨头作比喻。虽只提到两次,但“围城”却多次体现,如三闾大学,战时的上海,方、孙二人的婚姻,甚至当时的社会也是一座围城!得不到的想得到,得到了的又嫌弃。《围城》一书很好的阐明了这一点。
本书中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作者的比喻,可谓是用得出神入化!生动形象的同时又增添许多风趣幽默。总而言之,《围城》是一部很值得品读的好书!
第二篇:读后感围城
《围城》读后感
围城早在三年前便已看过,如今时隔三年,当年的懵懂少年已经历了许许多多,回头再读,又有颇多不一样的感触。
方鸿渐,一个留洋回来的伪博士。传统而封建的朽木为骨,却被西方文明刷了层白漆的栋梁之才,上层知识分子。随着兴趣寥寥上几节课,待钱财花尽了,便揣着一张假文凭,回乡光耀门楣。方鸿渐并不笨,有几分小聪明。他给人印象性子温和,偶尔会说几句俏皮话,不惹人厌。做事优柔寡断,想将事情做得滴水不漏,但又非长袖善舞之辈。
回国的船上,他的故事由此铺展开。
起初对方鸿渐并没什么好感,与鲍小姐的真实相比,他倒给人分“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印象。一面怪着鲍小姐行为不检点,一面又为她的调情而兴奋。
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镂空白皮鞋里露出的涂得鲜红的指甲。皮肤暗而不黑,丰唇大眼。与鲍小姐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冷若冰霜的苏文纨。眉清目秀,白肤薄唇,典型的东方美人。穿着讲究斯文的衣服,身上摊着一本小说。看着太阳镜,也难掩面上孤芳自赏的神色。
看着满船的人,她觉得也只有那方鸿渐配与她说句话。偏偏方鸿渐与她最看不入眼的鲍小姐打得火热。她既是气这方鸿渐看上行为不检的鲍小姐,又是醋意萌生。免不得,几句冷言冷语讽刺。但是,这里心有不甘,与下船后方鸿渐的几分主动,却发生了化学反应。让这清高的苏小姐对他生了情愫。
其实我并不太理解苏小姐为什么会喜欢方鸿渐。但有时候就是那么巧合,方鸿渐无心一句俏皮话“要奉陪你,就怕没福气呀,没资格呀”,促成了两人进一步相识。他的话也并无不对,苏小姐心高气傲,实在难以接近。但苏文纨内心依旧渴望爱情,只是被世俗与自身认知所束缚。
方鸿渐在日后的相处中,却对唐晓芙情有独钟。唐晓芙聪明,但不会太过聪明。引人注意,却不锋芒毕露。在这摩登的文明社会里,不受任何沾染。比起苏文纨这样的女子,想来多数男子更钟情唐晓芙吧。钱老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女子的喜爱,最终不让她和方鸿渐在一起,想必也是为了将她的美好长存吧。看似柔顺的孙柔嘉,用着心思,嫁给了方鸿渐。最后的相处,还不是将自己那点美好摧毁的干净。而唐晓芙则如“窗前的月光”、“心口的朱砂痣”,在无论多久之后,再被方鸿渐想起,都是错过的风景。最美的风景总在岔开的另一条路上,最好的人总是错肩而过的那位。
但是对于赵辛楣错过苏文纨,我倒并不可惜。赵辛楣是《围城》中我最喜欢的人物,简单而真实,单纯执着如孩童。起初,毫不掩饰对假想情敌的敌意,坚守自己认定的爱情。而后,与方鸿渐难兄难弟相称,一路相扶相持。他没有方鸿渐的敏感多疑,没有李梅亭的算计贪婪,没有顾尔谦的谄媚逢迎。如果夜访汪夫人是他的污点,那我看到更多的是他仍爱着苏文纨的执着。他只是想多看看这个与苏文纨神似的女子,并非有非分之想。
在三闾大学之中,上至校长、下至教授助理,勾心斗角,弄得学校是乌烟瘴气。赵辛楣在其中,更显得过于透明,而格格不入。他没有曲意逢迎的念头,更没有道人是非的雅兴。本想来教书、顺便治治情伤,但三闾大学实非良地。他的离开,不是被迫,反而是必然。
在我看来,这赵辛楣不知比方鸿渐好多少倍,偏偏苏文纨不中意。如果苏文纨一气之下与赵辛楣结婚,而不是那个曹元朗,她是否不会变成后来那个精明刻薄的曹太太?还是无论嫁了谁,她都是那样的曹太太?“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围城中的苏文纨是不是和赵辛楣一直深爱的判若两人?就像孙柔嘉,就像方鸿渐。
战火纷飞的年代,变的是战局,不变的是人心。留洋回来的人受人敬仰,开口都不离西方的思想文化。仿佛中国的东西便是流感,一碰便会传染。上层知识分子一面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在,一面又被传统观念所束缚。方鸿渐一面劝说父母支持孙柔嘉外出工作,自己却走不出女子理应在家相夫教子的念头。在这个时期,没有真正治学之人,没有支持人们的信念。所有人在中西两方思想的罅隙里生存,伸手不见五指。你有你的迂腐,我有我的先进。可是根骨中的旧观念,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从家族中、从社会中、从自己内心深处攀伸出来,捂住口鼻,让人窒息。
想进城的人,想出城的人,都围着城墙,孤独而绝望。
第三篇:《围城》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我说:“心灵也是一座围城,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中,只会越困越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走出围城。”
——题记
在看之前,我除了知道这部经典之作的名字和作者外,甚至连主要内容都摸不清楚。因为一种好奇与向往,在书柜前捧起了它。每每去玩几页合上书后,心中便会升起一种挂念,对下一段的内容便会有无限的幻想。于是,我就这样怀着始终不变的热忱读完了整本小说。
读《围城》时的感觉,跟读一般的小说感觉很不一样。总觉得大师的作品吧,肯定是生硬晦涩,至少是我辈很难读懂的,要想读懂,也要摆上好几本字典在旁边,才能有读下去的勇气,《围城》不是这样,它通俗的可以,从身边琐事娓娓道来,总有那么一处是撞击到你尘世的灵魂。本来觉得40年代的作品,是太公太爷辈的事了,想要找到一丝与现实相关的东西无异于到秦始皇的墓里挖计算机。谁知读的时候,它竟多次引起我的共鸣!很多的事情,就像是发生在身边;人物的心情,就像是从自己记忆中掏出来的东西,贴切的让人吃惊!仿佛去看心理病的人被人一下子戳中了心事一样,有几分不可思议,又有几分难堪,却还有几分爽快!抨击人生病态,笑骂人性弱点。在这个领域来说,鲁迅应该算的上是鼻祖级人物了。鲁迅是严肃的,狠狠的提出问题,像是尖锐的猫爪抓的你鲜血淋淋,钱钟书则不然,他漫不经心的提出问题,就像有只手在轻轻的挠你,他挠啊挠,你笑啊笑„„最后终于发现了!原来自己身上有只虱子!也可以这么说,鲁迅用的是锋利无比的匕首,一触见血,给人一种鲜血淋漓的感觉;钱钟书用的是尖锐的长针,乍看之下,对患部没什么用,但像针灸似地对准医疗部位刺下,刺得深,刺得透,一疼之后便觉舒畅无比,让人被刺得心服口服。一部好作品,就应该在某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才能显示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品质。契诃夫的作品追求辛辣幽默,欧·亨利追求精巧的构思,《围城》所表现出来的是钱钟书的学者式的幽默讽刺。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这是书中才女苏文执小姐说的一句颇有哲理的话,也正是《围城》这本书索要阐释的人生哲理,书中谈话、吃饭、交友、恋爱、工作、家庭,这些全是生活中种种细节,极其普通的琐事,然而正是在这些琐事中,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呈现在读者眼前,是那样生动,艳活和逼真。方鸿渐的虚伪,赵辛楣的坦白,褚慎明的爱面子,苏文纨的媚俗,唐晓芙的纯真,孙柔嘉的狡黠,都一跃纸上,让人又爱又恨。钱钟书善于用洞烛幽微,纤芥并肖的笔触刻画人物心理,其犀利精微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很具立体感。老处女范懿年华老去却乏人问津,一心想汪太太帮他做媒,却又装腔作势,故作矜持。一见到赵辛楣就原形毕露,“像画了个无形的圈子,把自己跟辛楣华围在里面,说话密切泼水不入”,回去的路上,她几次设法要把同行的方鸿渐、刘小姐支开,留下赵辛楣和她两个人走。她一会儿说桥太窄,让赵辛楣拍她走河底;一会儿说忘了手提包,让赵辛楣陪她回去取。又有幽默,又有讽刺色彩,妙哉!第三章写几个知识分子的聚会就更加叫绝了。赵辛楣一心想灌醉方鸿渐以泄爱人被夺之恨,谁知苏文纨对方鸿渐的关怀更教他醋上心头,褚慎明和方鸿渐在席上互相鄙视,相互拆台,褚慎明看到方鸿渐酒醉后呕吐,故意嫌恶的捂着鼻子,心生一种幸灾乐祸和解脱的快感,“觉得自己泼出的牛奶,给方鸿渐的呕吐在同席者的记忆里冲掉了”,这种知识分子的丑陋灵魂,通过心理战昭然若揭,猛然外化的手法,显示出钱钟书讽刺幽默的高超、犀利。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钱钟书先生把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云,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就那还算单纯的学生来讲,学校、家庭、社会,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围城,每一种行为都处于一个围城。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我想,《围城》中的幽默诙谐,有赖于钱先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深沉厚重的依托。而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幽默”,显然就缺少这样的人文精神,那样的“幽默”,实在可鄙。《围城》,钱钟书,才是真正厚重的高雅的幽默。
先哲们曾说过:“外在的敌人纵然强大,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要征服世界,首先就必须征服自己。”既然围城不可破,既然围城也不能出,那就让我们凭借自己的睿智,自己的果敢个性,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自己的执着追求在围城中活出个精彩来。
第四篇:围城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近代小说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初次读此书时还是还小,所以也不求甚解,只是觉得书中几个人物纠缠在一起,很麻烦。最近又认真读了一遍,或许是因为阅历的增长,对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围城这两个字,源自于书中的一位才女苏文纨:“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句话非常贴切地描绘出了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状态,在他的生活中,有着一重又一重的围城,当他在城外进不去的时候,苦苦的希望进到城里去,但当他终于进入了城里,又开始想着如何能够离开。
加在方鸿渐身上的第一重围城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骄傲,这表现在他对学位的看重上,因为在外国留学期间没有得到学位,但是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骄傲不允许他就这样回到自己的国家,在加上家人对他的期望,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他只好采取了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从一个爱尔兰人手中购买了一张所谓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好像这样就能让他的那颗骄傲的知识分子的心得到安慰,他甚至为此找好了理由:“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在一番弄虚作假之后总算进入了他的第一座围城,但当他回到国内以后,在和当时一些上流知识分子打交道以及谋一份生计时,对于自己的学位表现出极大的不自信,甚至于后悔购买学位,但是他知识分子的骄傲却又不容许他承认学位是假的,从这些上来看,方鸿渐虽然留过洋,虽然接受过国外的先进的教育,但是在思想上还是余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名誉,地位,面子看得十分重要。就是因为对于这些,让他把自己困在了一个由自己,或者说由当时的社会筑成的出不来的围城里面。
加在方鸿渐身上的的第二重围城就是他对于爱情的玩世不恭,以及与孙柔嘉的婚姻。书中与方鸿渐有感情纠葛的女性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后来与他结成夫妻的孙柔嘉,还有两个便是才女苏文纨和在本书众多女子中堪称完美的唐晓芙。苏文纨是钱老在书中第一个花费大量笔墨描写的女性——衣服极斯文讲究,脸色白得带些干滞,眉清目秀,身段瘦削。姣好的相貌,优越的家境,再加之一纸海归博士的文凭,一个优秀女人所能拥有的一切她基本全都拥有了,除了一个能够和配的上的乘龙快婿,他是第一个和方鸿渐发生感情纠葛的,但是从书中的描写来看,她似乎喜欢的并不是爱情,而是众多男人围着他转,或许是因为他发现即使自己拥有众多光环,自己依然不过是意见已经过时的衣服,毫无疑问同时优秀的,但是她的虚伪,和她对于感情的玩弄,是他最终没有得到真正幸福的主要原因,他开始时主动向方鸿渐示好,但是却只敢躲在背后用英语让方鸿渐吻她但是半路杀出的他的表妹唐晓芙却让方鸿渐转移了注意力,而苏文纨还是游走在方鸿渐,赵辛楣以及曹元朗之间,他可能喜欢方鸿渐,但是他肯定不喜欢赵辛楣,在我看来,一直爱着她的赵辛楣在他眼里就是一件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也正是因为这点,他始终没有将赵辛楣赶离自己的身边,但是因为他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最终她选择与之度过一生的是长相并不出众,但是有着显赫家世的曹元朗,二赵辛楣最终也是与家里给他安排的额未婚妻结婚。
从书中看,方鸿渐真正喜欢的女人应该是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这是一个在当时看来近乎完美的女子,也是生活中男人们心中的白雪公主般的存在。当她第一次出现时,就吸引了方鸿渐的目光,从整本书中来看,方鸿渐做的最具有自主意识的一件事应该就是主动追求唐晓芙了,但是却并不完美,因为苏文纨出于嫉妒的从中作梗,将方鸿渐的种种劣行告知了唐晓芙,导致了本来对方鸿渐颇有好感的唐晓芙对他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虽然这次方鸿渐没有就此放弃,但是这是唐晓芙的矜持却给了他最后一击,将他直接打入了低谷,离开了唐晓芙,但是可以看出,一直到最后,他心里真正喜欢的应该还是唐晓芙。
在于方鸿渐有感情纠葛的三个女性中,最没有特色的就是最终和他走到了一起的孙柔嘉了,甚至于他对于孙柔嘉有的感情只是不讨厌罢了。刚开始在穿上相遇孙柔嘉时,觉得孙柔嘉只是一个什么东西都需要请教他的小女孩,于是也就愿意与她走得更近,但是随着接触的不断深入,他发现孙柔嘉其实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相反的,他是非常有自己的主见,可以说,在小说中,孙柔嘉是一步步给方鸿渐设置了一个爱情陷阱,而不知情,或者说是在唐晓芙那里受了伤的方鸿渐则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下一步步的走了进去,最终与之结成了夫妻。但是结婚后各种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孙柔嘉可以自食其力,但是方鸿渐却连个正规的工作都没有,这让方鸿渐面子上很过不去,再加上来自孙柔嘉家里的羞辱,他婚后的生活可以说是过的非常的不如意,于是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也就出来了,避免不了争吵,但是孙柔嘉虽然会设下陷阱,但明显在如何对待猎物上并不擅长,每当夫妻两出现矛盾时,她总是拿出他的杀手锏,也就是具有暴发户性质的女强人,她的姑妈,但是他的姑妈在处理事情上很明显的偏向于孙柔嘉,方鸿渐只能忍受,但是总有忍不住的时候,这也为两人的结局埋下了深深地隐患。
加在方鸿渐身上的第三重围城就是事业,在方鸿渐心里,自己的身份是一个留洋归来的博士,再加上内心里那份知识分子的骄傲,自然不屑于一般的工作,可以说,三闾大学de聘书来的正是时候,于是主人公怀着美好的愿景踏上了去往三闾大学的旅程,但是情况依旧不会像他想象的那般美好,从本质上说,方鸿渐是善良的,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方鸿渐打心底里还是十分讨厌,而且他自身对于这些也不擅长,所以当他意识到三闾大学这个他认为应该是一方净土的地方也存在着那么多的不信任,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他又茫然了,觉得这种地方不适合他,从一开始踏入这座围城开始,就注定了他要挣扎着离开的结局,这是本书表达所需要的,最终,当所有的美好的理想全部幻灭之后,他离开了这座城,但是他真的走出了束缚他的围城吗?
看完全书,也许会有这样的理解,方鸿渐的一生就是一个大大的围城,在这座城中,还有许多的小城,从留洋,到爱情,到事业,他总是出了一座城,却又进了另一座城,当他最终离开婚姻的时候,他或许在想,现在应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束缚住他了吧,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生活的这个时代,其实才是束缚住他的最大的围城,你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但是旧的东西,旧的思想,旧的习俗依旧在社会上占据主导,主导人们对于事业,对于爱情,对于婚姻的观念,所以造就方鸿渐命运的实际上是那个时代造出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的缩影。他们接受新式的教育,甚至于出国留学,但是这些都没有改变他们内心里的属于中国旧文人的思想,这些思想与他们接受的新式文化产生碰撞,使得他们更加的固执,固执的结果也就是命运的坎坷。其实通览全书,书中与方鸿渐一样在围城内外挣扎的还有很多人,例如一直帮助方鸿渐的赵辛楣,他看似洒脱,在社会上混的也比方鸿渐要好,经常在各方面帮助方鸿渐,但是他却喜欢虚伪又虚荣的苏文纨,很明显,苏文纨是不喜欢赵辛楣的,因为赵辛楣不符合她的标准,但是她却一直没有直接让赵辛楣离开他的身边,因为她意识到了赵辛楣对他的爱,把他当成了那种随叫随到,不需要时不理睬的角色,可赵辛楣一直困在这种感情里,就算是后来和他的未婚妻结婚之后,依然能够看出他对苏文纨的爱,他参加苏文纨的婚礼,给予祝福,在苏文纨和曹元朗结婚后,还是讽刺曹元朗毛,能看出来,他希望苏文纨能够幸福。这就是赵辛楣的围城,一直到最后他都没有走出这座围城,或许他也没有想过走出,又或者他也曾经挣扎过,但是他确实到最后都还一直在这座城中,没有走出。
整本书语言风格诙谐幽默,下笔处却又包含着辛辣的毫不留情地批判与讽刺,有人说主人公方鸿渐是作者自己的影子,但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方鸿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难道我们在生活中不是纠结在一个个围城内外,这部作品值得深读,值得精心研究,值得深入思考,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们更不能走上和主人公相同的道路,我们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我们不应该被我们追求的东西束缚住自己,那应该是让我们走的更远的东西,而不是让我们止步不前的东西。
以上就是再读围城的一点小小的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时刻警醒自己吧,希望让我们能更清楚的看清自己所要的一切吧。
第五篇:围城读后感
初读《围城》,会被它幽默的语言和辛辣的讽刺所吸引;重读《围城》,则被它幽默的语言和辛辣的刺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所折服;再读《围城》,又会被它幽默的语言和辛辣的讽刺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背后的忧世伤生所感染,慢慢体会出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围城》无情地鞭挞了隐藏在民族心理深层的那种麻木短见近于可耻的实用主义劣根性。在兵火中奔赴内地的一行人中,没有一个想到国家会怎么样,民族的命运会如何!他们最关心的只是明天的工作薪水职称地位,眼前的天气住宿伙食旅费。他们惶惶如丧家之犬,看重的不过是自己的一介蚁命。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李梅亭那只一半是书一半是药的大箱子,沉甸甸的,仿佛从书里扛到了书外,让人恶心生厌。国家风雨飘摇,他们居然还有心思为一己的蝇头小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该如何理解《围城》,钱钟书没有过多地表示出社会形态或阶级等问题,就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作者也没有过多地描写时局,只是在牵扯到有关人物和对故事发展有影响的地方略加提及而已。再看主人公方鸿渐,国难当头,作者并未将他描写成一个抗日民族的英雄,甚至连具有忧国忧民思想的进步青年都不是。他只是一个无恶意的好人,不令人讨厌,可也一无用处。换句话说,钱钟书只是把方鸿渐当作“无毛两足动物”来写而已。显然,钱钟书就是要让书中的人物去展示自身的特性,即原始人性。
我想,“围城”并没有具体所指,它不是指婚姻,也不是指家庭。它实际上代表了尘世中人、事、物等等的一个过程或轮回。代表了文明社会中人们心路历程的一种循环。进围城也好,出围城也罢,围城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是暗示也是诱惑。像悬在驴子眼前的萝卜,暗示我们那可以吃,又诱惑我们去吃,我们就在这暗示与诱惑之中一步步前进。而萝卜与驴嘴之间的距离,也即人与围城之间的那段我们仿佛走过的距离,才“施舍般地”体现了人生追求的正值。走出围城可以看成负值也可以看成更高意义上的正值。人一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都不过是进城出城的重复,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荒诞的怪圈。其实这种怪圈正是人生中随处可见的那种酸甜苦辣,令人啼笑皆非的“轻悲剧”。不是古希腊式的,是美国黑色幽默式的。要摆脱这种处境,只有牺牲人格价值,而牺牲人格价值却意味着堕落。这也许是《围城》最让人深思的地方。
人总是很矛盾的,在没进入社会的时候,总是一心想到社会上去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方鸿渐同船回国的那些留学生们个个不都是这样的吗?“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回去为它服务。”真正回到了祖国才知道:“工作并不好找,爱情也很难成就。”小说的最后,方鸿渐潦倒之时,看到那个可怜的卖“泥娃娃和蜡纸粘的风车”的老头时,竟忽然联想到自己正像他篮中的玩具,这个年头没有人过问,所以找职业为样困难。这也暗合了关于“围城”的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社会具有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不光是围城中的方鸿渐们,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走进,就好比角斗士不得不进入角斗场一样。
很多人读完〈围城〉之后,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方鸿渐。方鸿渐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有着普遍的意义。虽然围城中的人物活动场景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但所发生的事情就像是在我们的周围。书中的各种人性的表演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不是还在一幕幕的上演着吗?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读者与打上时代烙印的英雄之间多少都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他们对英雄只会有那种或景仰,或赞叹,或惋惜的情感,也许还能激发些豪情,给一些鼓舞,但绝不会把自己和英雄等同起来,最多是希望成为那样的英雄罢了。对于特定的时代,身处那个历史时期的人会有那个时期的特定情感。当时代在变迁,环境改变之后,这种情感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说:中国人都知道“九一八”是中国人的耻辱,但同那个时代的人相比现在的人对于亡国的耻辱和愤怒的情感体验却要淡漠的多。
作者的思想超越了国家、民族,高高地站在了整个人类头顶之上。时代中的英雄很少,但世俗中平凡而又平庸的人却很多,钱钟书选择了无用的方鸿渐作为文章的主人公,是他的高明之处。虽然物质文明在飞速发展,但人的基本情感和最初的原始人性却没有多少改变。无论是英雄也罢,凡人也罢,都超越不了最基本的人性。无论是国家也罢,阶级也罢,人性中原始的欲望才是它们向前发展的动力。说到底,都是人类的生存问题。解决好了人类社会更好地生存问题,社会就会顺利地向前发展。所以说,无论是社会的更替也好,还是新政权代替旧政权也好,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生存问题。钱钟书说“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根性”,其实就是说人性中的许多方面都是和动物相同的。比如贪婪、争抢、自私自利。只不过人类的智商比动物高了许多,把相互之间的争抢或残杀说成是竞争、战争而已。
他通过对人生困境的描写,来对人性的丑恶进行讽刺与嘲弄。<围城> 就仿佛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每个人的粗鄙与丑陋。假若每个人都能扪心自省,对照这面镜子把自己洗涤干净,相信整个社会都会变得纯洁起来,至少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