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一堂英语课的拓展活动环节,我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保持沉默,并不是积极地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而另外一些人则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想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甚至是某位同学一直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充当看客。
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更多地是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但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忽略了备课备学生这一环节。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阶段、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俨然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分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闪光的亮点。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教学反思《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社会是丰富多变的,行业是不同的,每个人担当的角色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开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学生已经习惯而且总想着怎样去做一个旁观者,这种现象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以前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就是表扬正确,呵斥错误。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而大多数学生却在无数次的呵斥下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别人讥笑,怕老师呵斥,干脆充当看客,什么也不说。这样的教学行为扼杀了个性,压抑了思想,泯灭了个人发言的积极性。很多时候,教师站在讲台上,让下面学生一组组开展学习与讨论,在看似热闹的场景中,实质上学生有没有开展有效性的学习活动,上面讲台上的老师是不知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员参与,也包括教师参与,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经过一个教师耐心辅导的过程。
二是这种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是做秀还是教学的需要。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同,还需要课程的认同,学生的认同。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研究讨论中去,一句话,要看是不是开展小组学习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教学实际操作,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因此,教师应多思考,不要被热热闹闹的假象所迷惑,盲目模仿别人的结果是适得其反。多走下讲台,弯下腰和学生近一些,就可以听到学生的心声,就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唯一出发点。
第二篇: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即合作学习纳入语言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就该模式的内涵、实施策略、内容及其反思等方面初步探讨。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反思
Abstract: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 promote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various learning activities such as cooperation、communication and exploration, to improve learning methods, to promote students to help each other, honor and sense of collective experi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help students truly become the masters.”It requires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 into language learning activities.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teaching strategy that can fully mobilize the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and improve their study effect.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have an initial discussion on aspects such as pattern connota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content and reflection.Key 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Reflection
一、引语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学生所采用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等方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小组合作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它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
合作学习不仅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同时,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能起到重要作用。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实践、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教
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喜悦,它既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接手新的班级时,教师应先尽快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业水平、能力倾向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做一个详细的调查,从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角度安排一个英语课堂的座位表。合作学习的分组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英语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教师要注意协调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都尽可能有各科成绩各优异的学生。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过程或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2.有效地开展任务活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如在教学模块1时foreign foods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为除夕的晚餐作准备的任务; 教学Moudle 3 the life in the future时,设计给出一个设想20后的“城市”等任务活动。这些活动,学生都乐于参与、上台表演,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胆量,更提高了他们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这些任务的选择都非常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使小组合作更为积极有效。
3.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能力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而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浅层次、表面化而忽略深层、独特性的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指导,才能使学生很快地排除障碍,使小组合作活动顺利有效。
4.合理的评价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在评价时,要做到客观公正,而且形式要多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此外,还可结合组内成员自评、组内成员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自我评价以及师生合作评价等。教师还可根据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分别作具体的指导,促进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班级合作小组形成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5.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原动力
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可以是课堂上的分享,也可以是期末根
据学期初对各小组布置的各个不同的主题进行一个成果交流会。交流的过程是认知与技能的交流,也是学习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价值观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一次演讲,一次总结,一篇读后、观后感,甚至以绘画、相片和图片的表达方式,或以唱歌或表演的方式等。交流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合作的兴趣,并且能得到相当的成就感,这些都为合作学习的成功提供了原动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
1、合作预习新课
A、预习单词。英语新授课的教学中,对于“new words“的处理,笔者曾看过一篇文章,深受启发,现将其中单词教学的过程介绍如下:
1)be seated in groups.(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每组6—8人。上课时小组成员围着课桌坐成一圈。)
2)write down the new words while listening to the text.(教师讲解教学目的后,学生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记下所听不懂单词的大致音标。)
3)make sure what the new words mean in each paragraph.(学生打开书,每个小组负责寻找课文里一个自然段中的生词。组长将小组成员所写的单词集中,确定该段生词分别是哪些。小组成员分工,通过查词典和讨论,找出它们的读音、用法及例句,并将它们按顺序写在纸上。每组约有3—4个生词。)
4)show the results of each group.(各小组准备就绪后,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与展示。代表们将写着生词、音标和意义的词汇表放在投影仪下,再简要解释生词的发音与词义。)
5)show the correct answer of the teacher’s.(各小组的学生将所有的生词解释完毕后,教师出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标准版本,并将这份书写清晰的生词表放在投影仪下,请个别学生逐词朗读,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后,带领全班将全部生词朗读一遍。)
6)competition.(按生词的顺序,各小组派一位代表参加“make a sentence with the new word.”竞赛。)
7)teacher’s comments.整个新授单词的教学过程不到8分钟,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单词学习的活动。老师组织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完成不同形式的“tasks”掌握了生词。如,有的同学负责查字典、有的负责解释词义、有的负责记录。每个组员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参与了本组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受了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最后的竞赛活动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B.预习课文(包括查阅词典,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找出重点、难点,提出质疑以及预做课后练习等),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别做好准备,再相互讨论、补充,再指定代表小组发言的成员(答题的小组成员不能固定),记录小组的集体成绩。例如,在学习MODULE4 Ethnic group 这一课时,教师布置如下课前学习任务:a.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Yunnan ? b.What do you know the music ,the women ,the scenery and so on ?搜集其他有关云南的材料。
C、课前表演。课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课开始的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围绕学过的,将要学的或课外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英语表演的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便学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课前表演形式一般有对话表演、讲故事、看图说话、游戏、提问等。教师可以把表演的任务落实给某一小组,每一小组在学期中都有表演的机会。例
如,在笔者所任教的二年十班,就组织了诗歌的小竞赛。以便学生更多了解唐朝诗歌。
D、课前活动还可围绕当日天气、学生出勤、班级记事、新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课前几分钟报告”活动。
2、合作进行课堂活动。
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高中英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A.合作表演对话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能开口,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现有的中学英语课本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dialogue”。在教师呈现对话内容后,若让每个学生在全班表演,课堂教学的45分钟(或40分钟)就会明显不足。这时适宜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例如,MODULE Oliver asks for more“是一段较长的对话。在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个学生背诵3个不同角色的对白,大多数同学会有困难。若按角色让3位同学分担不同的”task“来分别扮演Oliver, warden和the others。在各人熟悉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再“combine”。这样先将“dialogue”按角色拆分,再按情节“汇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降低了对话的难度,保证了每位同学有机会开口,为小组成员共同分角色排演对话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B、合作完成作业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一些拓展性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task”。例如,学习完THE LIFE IN THE FUTURE, 教师请同学以“THE LIFE IN FUTURE“为题做一份英语宣传报。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单靠个人的努力难以完成“project”。这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分别担任“editor, designer, writer“等角色。各尽所能,共同努力,合作完成“project”。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C. 合作进行辩论
语言的学习不仅在于语言知识的记忆,更在于语言的应用,并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一系列的“task”。如,组织一些有意义的“discuss” 或“debate"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章中的内容时常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还会出现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这时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如:
课题:no smoking, please!
学习完课文后,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 task: debate on “ tobacco companies should be closed.”
◆ group work:
1.小组自报正方或反方。
2.小组成员在课文中或上网搜索,找出有关材料或从实际生活中取证。
3.小组成员分工:提供观点、记录、辩论(由口语好、反应快的同学承担)。
4.组织辩论的材料。
5.小组内模拟演讲。
6.组际正、反方辩论。
7.教师点评。
◆ result:
positive: tobacco companies should be closed, because they produce cigarettes.argument 1.many people died of smoking.argument 2.smoking makes the air dirty.argument 3.smoking burns(wastes)lots of money.argument 4.tobacco companies always persuade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to start smoking cigarettes.when the young people can′t get enough money, they will steal money.argument 5.smoking is harmful to man′s health.it will cause lung cancer.and it will make many families sad.negative:tobacco companies should not be closed.argument 1.tobacco companies pay a large amount of taxes to the government.argument 2.tobacco companies can provide many jobs for people.argument 3.smoking can help people thinking clearly, and many good ideas come into being during smoking.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学生的英语反应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尊重和张扬。
另外,在“discuss or debate”中,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单靠一个人回答问题往往不全面。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的几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相互补充。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同伴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其他途径,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的能力。
3.合作进行复习
当学生对某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但又缺乏完整的认识,如果仅靠教师的堂上讲解,不可能解决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在英语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例如,复习“attributive clause”时,教师在介绍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可开展“group work”。
1.每位同学回忆“attributive clause”的组成规则、用法及相关的例句。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别负责:“关系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关系词的应用、例句的补充。
3.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
4.学生分享学习经验。
5.教师点评。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发挥群体力量,使学生在对相关知识的分析、归类、汇总过程中进一步建构、完善认知图式。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通过亲身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合而不作” ﹑“合而滥作”的低效现象:
1、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课堂上,学生有时鸦雀无声,出现“冷清”场面。有时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用英语参与讨论,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使合作流于形式。
2、分组活动时间有限 学生合作不充分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时教师在布置组织小组活动任务时,没有给学生就所布置的任务以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一旦个别小组展示了活动成果,教师就匆匆忙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会使问题的讨论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缺乏深度,许多学生只好被动地接纳别人的观点而无法阐述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对合作学习容易失去兴趣。
3、合作学习活动不够深入。
由于缺少明确的合作学习问题, 小组成员往往是想到哪说到哪, 而且有时候小组成员各自为政,之间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能深入开展。
4、角色分工不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中,各人担当的角色比较固定,往往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代表发言,而忽视了表达能力较差学生的锻炼机会。合作学习时,不少同学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然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习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只是其陪衬。
六.体会
总之,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合作学习突出语言的运用,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和语言能力的获得。重视小组合作交际,重视生生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品质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效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最后,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与合作。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适应变化,从而推进英语课程的改革,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相信在新课程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能走得更远,我们的队伍会更庞大,让我们一起同心、同行、同乐,将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日趋完善,让初见端倪的新课程撑起素质教育的大厦。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桃村中学孙谭华
从松山听课回来以后两个月的时间里,近日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要不要将外出学习的课堂照搬到我们的课堂上来呢?这是不是适合我们的课、我们的学生呢?下面是我在近一段时间在历史课任务分配、问题讨论及新授课讲课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想法。
1、历史课任务分配实践。我们可以将一节课的历史内容分解成与小组数相同的几个问题,每组一个或两个问题,可以教师指派,也可抽签分派,看哪个组答得最快最准确。一般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问题列在黑板上,学生看书、讨论归纳后派代表到黑板上将答案板书出来,其他小组到黑板上修改补充,然后教师讲评;第二种是教师出示问题后,学生看书、讨论,将答案整理归纳,然后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后教师讲评。
2、合作学习的讨论实践。我们可以将每节课中最重要最难理解的问题,让所有的组都一起讨论解决。当然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然后将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或者小组自己选择;二是各组讨论归纳答案,一个组先答,其他组补充、纠错。通过实践,前一种方式更容易操作,也容易腾出时间来讲评。
3、(想法)合作学习中讲新授课。我们在上新授课时可以将历史学习内容分成与小组数目相当的部分,让各组自由选择,或者抽签决定某组讲哪一部分内容。任务接受之后,各个小组成员首先要自主学习,然后讨论决定采用的讲课方式。讲课方式可以是推荐某一个人代表全组讲课,小组同学给讲课者提供自己的建议,讲课者在有任务时,可以让各小组同学分别去完成,讲完之后,学生分组进行评议,给出一个分数,并陈述理由,讲课者自行评价,最后老师总评。
以上看法仅是我个人的浅显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3.5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早已成为新课改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给了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但如果不能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便会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学生不善于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也有的当旁观者。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不能有实质性的效果。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反思如下:
在新课改课堂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学生要“动”。学生动用各种器官去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从主演变成导演,更多起组织、协调、引导、帮助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合作学习要保持一定的安静,一定的秩序,一定的氛围,相互讨论、研究,在别人说明自己的见解时,其他同学能倾听,并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小组的意见综合,归结出这个小组的最完善的见解,这才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后,学生们对问题的理解加深了,明确了对问题的理解是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自己的见解只是集体中的一部分,想要集思广益,必须在和多数同学的交流中才能获得。使学生渴望在合作中去学习、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不但要求每个学生担任相应的角色而且每个角色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在平常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的能力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而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那样的合作才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通过参加“仁乐杯”教学大赛我对自己的赛课进行了如下反思: 1.课前,我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情况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四人至六人为一组安排学生的座位,且每组选择一个组长。这种临近组合的合作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的随机,分散的分组讨论,它是在公共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以往我的教学,就是采取随机的以座位就近的四人小组的分组讨论,而造成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合而不作:(1)优生组出现自顾自的做法,反正我能,我已经会啦,你们要练习可以,该我做的一定到位,没有让小组成员得到充分的合作练习。(2)要么男女生互不理睬。(3)优生做,中差生静观。(4)整个小组无法开展活动,没有一个学生能够组织本组的合作学习,大家静坐或者观看他组的做法。二是合而滥作:(1)小组成员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不明确。2)性格内向的往往发言甚少或者不发言。(3)成绩差的不知所云。(4)发言人和汇报人往往都让优生担任,差生和内向的学生根本无法得到相应的锻炼。
2.课中 step 1 Warming-up 我首先与学生们问好,然后在全班任意抽一位同学作值日报告。此同学的报告与本单元的主题很贴切,她描述了本班的某个同学,其中用到了上节课所学到的句型“have two big eyes and a round face”“have long curly black hair”“be a little bit heavy”“be of medium height”,并且积极主动地查阅了字典和预习了课文中section A中的3a部分,用上了“she always smiles.Today she is wearing a red shirt.”最后用上了句型“Can you guess who she is?”让大家猜猜她是谁。针对此项活动,我事先给全班布置了任务-一份值日报告,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参与欲望和表现能力,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此节课做值日的同学的胆识和语言讲述、组织能力。而以往在设计此内容的活动时,往往是我举例子,让学生猜或者只是让当堂课的值日生准备值日报告。这种方法虽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原则,不能让全班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使教学更加融洽的沟通和相互交流。
Step 2 Review the drills and leading-in 我呈现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明星漫画像,如潘长江,周杰伦,何炅等,让学生们通过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复习我们上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此活动中的图片都是由学生课前提前准备或者自己绘画,然后由每个组的小组长评选而挑出来的),所以相对于以往我自己准备的有趣图片,学生们看到代表自己小组合作心血的图片时,兴趣会格外的盎然,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也产生了。而后我也很自然的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词汇,如popular ,good-looking ,the basketball team ,tell jokes ,never,为紧接着的阅读环节,扫除单词障碍,做好铺垫。Step 3 Reading(Section A 3a)阅读材料的处理分四步走:
1)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由于在上一个环节新单词已经呈现,学生已基本了解,而此阅读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在此环节让学生自读,完成搭配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泛读习惯。
2)present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and phrases 以前对这部分的处理,都是由我选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型和短语,让学生翻译,从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而这一次,我在课前事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和要求告诉学生,让小组中的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阅词典,找出此3a阅读中的重点、难点,整理出重点词组和语法,提出质疑,利用课前时间在小组中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所以,这一次对这部分的处理,是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出重要句型和短语以及意思,然后由各组指定的小组长进行汇报。对于他们不能理解的部分,我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对于个别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我也进行了及时的点拨和解决。而学生对于自己动脑筋而得来的劳动成果,也记得格外的牢固,再接下来的重点词汇与句型的具体操练与应用中,自然也很得心应手。3)Oral practice and see who reads the best 让学生大声跟读磁带,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并且请四个小组中的成员表演朗读,我也及时的给予鼓励性评价,而全班也报以热烈有节奏的掌声,使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这也为第四步的复述打好基础。
4)Describe the person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归纳这些短文是怎样描述人物的,使学生了解到描述一个人,不仅要描述人的外表特征,而且要描写人物的喜好,性格特征等。为下一环节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相对于我以往的传统的“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而使课堂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并且这一活动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验学习的过程。
Step5 Games 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通过让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的方式,来描述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李咏的漫画肖像。要求:看图描述人物;追加描述,不得重复;单词,短语,句子都可以;每个答案得一分;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在这一环节中,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充分展现自我,描述人物的词汇也十分丰富,如He is thin;He has two small eyes;He is a great host;He loves his job very much;He never stops smiling;He is humorous;He is a popular host in China;He meets many interesting people;He is very funny;He always wear black clothes;He is friendly to other people;He is very busy„„相对于以往的让学生自主动脑筋,描述人物来说,这种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潜力,让学生学生不仅有机会运用所学的书面知识,进行综合语言能力操练,而且还促使学生增进对英语的兴趣和重要性的体会。Step 6 Writing Practice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运用所学,描写一位熟悉的老师。要求:5分钟;句子越多越好。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对这一环节的处理,只是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运用当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然后再挑选1-2篇范文在全班朗读。这种方法很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且不能使每位学生的作文都得以批改和展示。而在这节课中,在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作文之后,遵循学习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原则,我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相互探讨的方式,互相批改彼此的作文,从而使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写作得以充分的操练。最后再由各小组推选出1篇佳文贴在教室的后黑板的位置展示。
通过这堂课的实践,我深切的明白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设计一些探究性、发散性的、对学生有挑战性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才能防止合作学习趋于随意性和形式化,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的理念。